摘要:目的:探讨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s)的形貌对细胞及其体内行为的影响。方法:以“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形貌”“体内行为”“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Shape”“in vivo behavior”等为关键词,检索2010年1月-2016年4月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 、Elsevier、Springer Link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及其参考文献,就MSNs不同形貌对其与细胞相互作用及在生物体内行为的影响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68篇,其中有效文献32篇。MSNs具有球状、棒状和一些特殊形貌(如内部完全中空或内部有部分空穴等)。MSNs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依赖于形貌,即随着纵横比的降低,MSNs在肝脏中的分布显著降低,在小肠和其他器官的吸收程度逐渐增加;棒状磁-MSNs的细胞内吞比传统球状磁-MSNs具有优势;随着纵横比的升高,MSNs被细胞摄取的数量越多;空心结构的MSNs内部空腔可以在装载更多药物的同时发挥缓释作用。未来研究应将粒径、纵横比、中空情况等形貌特征与化学组成、表面电荷等结构参数相结合,以设计出高载药量、高抑瘤率、高细胞摄取率、低毒性的MSNs。
摘要:目的:为环境响应性纳米给药系统的设计提供新思路。方法:以“纳米给药系统”“环境敏感制剂”“药物释放”“Nanometer drug delivery system”“Drug release”“pH-responsive”“Redox-responsive”等为关键词,组合检索2000年1月-2016年2月在Web of Science、PubMed、ScienceDirect、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纳米给药系统环境的敏感条件及其释药机制方面作简要综述。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37篇,其中有效文献26篇。常见的敏感条件有pH敏感、氧化还原敏感、热敏感、超声波敏感、光敏感等;此类给药系统在稳态中可保持稳定,但经环境刺激后可响应性改善纳米制剂的释药性能与结构、改变药物的释放位点、调控胞内药物代谢途径,发挥靶向治疗、快速释药的效果,提高肿瘤治疗的疗效。结论:本研究为设计性能更佳的纳米给药系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后续研究需深入探索肿瘤微环境,充分了解外加刺激的性质以及环境响应性纳米聚合物的相关特性,以提高给药系统药物释放速率,增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