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联合中药方剂穴位敷贴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便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0例2型糖尿病便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所有患者根据病情合理应用控制血压、调节血脂药物,饮食控制结合运动,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0.5 g/次,2次/d)和阿卡波糖片(100 mg/次,3次/d)。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5 mg,每日3次;观察组患者口服六味地黄丸8丸(每日3次)并联合中药方剂穴位(双天枢穴、双涌泉穴、双神阙穴、双足三里)敷贴。7 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糖情况[2 h餐后血糖(2 h PG)、空腹血糖(FPG)]、临床症状指标(排便间隔时间、每次排便时间、周排便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2 h PG、FPG、排便间隔时间、每次排便时间、周排便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 h PG、FPG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排便间隔时间、每次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周排便次数均显著多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共计6例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共计5例发生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中药方剂穴位敷贴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便秘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便秘症状,降低患者排便间隔时间和每次排便时间,增加患者周排便次数,不影响降糖疗效,且临床不良反应较小,安全性较高。
摘要: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肽素(Copeptin)、N端前脑钠肽(NT-proBNP)、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水平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1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片,qd+肌氨肽苷注射液20 ml加入50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qd+奥扎格雷钠注射液4 ml加入25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q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5 ml加入25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qd。7 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考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peptin、NT-proBNP、IMA水平[以血清钴结合白蛋白(ACB)值表示]和相关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Copeptin、NT-proBNP、血清ACB值、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血细胞沉降率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opeptin、NT-proBNP、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血细胞沉降率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而血清ACB值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可以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Copeptin、NT-proBNP、IMA水平,改善血液流变性。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左卡尼汀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Medli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左卡尼汀治疗心力衰竭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 Man 5.1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2项RCT,合计3 49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左卡尼汀可以显著提高有效率[OR=4.07,95%CI(3.16,5.25),P<0.001]、升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MD=4.49,95%CI(3.49,5.49),P<0.001]、降低脑钠肽(BNP)水平[MD=-130.17,95%CI(-193.81,-66.52),P<0.001]、增加6分钟步行距离[MD=46.12,95%CI(35.72,56.51),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左卡尼汀治疗心力衰竭疗效较好, 可以显著升高患者的LVEF,降低BNP水平,增加6分钟步行距离。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西罗莫司(SRL)对比他克莫司(Tac)在肾移植后抗排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Science Direct、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SRL(试验组)对比Tac(对照组)用于肾移植后抗排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资料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后,采用Rev Man 5.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项RCT,合计59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急性排异反应发生率[RR=1.26,95%CI(0.82,1.93),P=0.30]、移植物丢失率[RR=0.91,95%CI(0.32,2.55),P=0.85]和死亡率[RR=0.87,95%CI(0.34,2.22),P=0.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试验组患者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13,95%CI(0.04,0.40),P<0.001]。结论:相比Tac,肾移植后抗排异治疗中使用SRL具有相同的抗排异效果,且不改变移植物丢失率和患者死亡率,还能降低患者用药后的感染风险,安全性较高。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吉西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lsevier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吉西他滨联合多西他赛(试验组)对比第三代化疗药联合顺铂(对照组)治疗NSCLC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提取资料,并采用改良的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RCT,合计1 98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总有效率[RR=0.93,95%CI(0.83,1.05),P=0.27]、1年生存率[RR=0.97,95%CI(0.87,1.09),P=0.64]、肝功能损害发生率[RR=0.35,95%CI(0.06,2.18),P=0.26]、白细胞减少发生率[RR=0.80,95%CI(0.57,1.10),P=0.17]、血红蛋白下降率[RR=0.65,95%CI(0.25,1.69),P=0.3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肾功能损害发生率[RR=0.09,95%CI(0.02,0.38),P=0.001]、神经毒性发生率[RR=0.51,95%CI(0.28,0.94),P=0.03]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肺损伤发生率[RR=8.71,95%CI(2.04,37.12),P=0.003]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NSCLC的疗效与第三代化疗药联合顺铂相当,但其对患者肾功能及神经系统的损害更小而肺毒性较大。
摘要:目的:为临床合用5-氨基水杨酸(5-ASA)与硫嘌呤类药物治疗炎症性肠病(IBD)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知网等相关专业数据库十多年来有关合用5-ASA对IBD患者应用硫嘌呤类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影响的研究文献,整理、归纳和综述二者合用对后者个体化应用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与结论:5-ASA和硫嘌呤类药物是治疗IBD的常用药物,二者合用会升高后者活性代谢产物浓度,从而增强疗效,同时增大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其作用机制研究主要关注5-ASA对硫嘌呤类药物相关代谢酶和转运体活性的影响以及遗传因素与上述影响的相关性,但尚无统一结论。合用5-ASA对IBD患者硫嘌呤类药物个体化应用的影响及其机制仍有待于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加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