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为从天然皂苷类成分的代谢物中寻找活性化合物提供参考。方法:以“肠道菌群”“肝药酶系”“皂苷”“代谢”“Intestinal bacteria”“Liver microsomes”“Saponins”“Metabolism”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1994年1月-2016年1月在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天然皂苷类化合物在肠道菌群/肝药酶系中的代谢研究情况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英文文献200余篇、中文文献800余篇,其中有效文献37篇。皂苷类化合物主要被肠道菌群代谢,吸收进入体内的代谢物经肝脏代谢的较少,大多数以次生苷或苷元直接发挥其药理作用。对皂苷类化合物代谢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单一的代谢系统,并没有将肠道菌群/肝药酶系作为整体对物质的代谢进行研究。因此,可以基于肠道菌群/肝药酶系,应用液质联用和液核联用等现代分析技术对代谢产物进行分离、鉴定与富集,从而筛选出天然皂苷类化合物在人体内外转化处置后的最终活性代谢产物。
摘要:目的:通过讨论基因芯片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为中药研究开辟新的思路,为中药现代化的深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药”“基因芯片”“作用机制”“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ene chip”“Mechanism”等为关键词,组合检索2000年1月-2016年2月在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中发表的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13篇,其中有效文献37篇。基因芯片技术系统、全面、高通量的优势与中医药多靶点、多效应、整体观的理论具有同一性。该技术在中药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和抗衰老3个方面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中应用较为广泛,主要体现在对中药单体、提取物和中药复方的基因表达谱进行研究分析,从基因水平阐释其作用机制,有效解决了中药作用机理不明的问题。不足之处主要有研究方向相对独立,系统性综合性不足;中药复方研究较多,单体研究较少,国际认可度不够;深入研究较少,解决的实际科学问题不多。基因芯片能够对中药产生的复杂作用机制提供科学合理的解释,有利于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科研工作者应该积极挑战相关技术瓶颈,努力克服其中的不足,将基因芯片技术与中医药研究更加有效地结合,为中药现代化研究开辟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