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16 27 33
    • 徐伟,白婕
      2016, 27(33)
      摘要:目的:为完善我国创新药物国家医保目录准入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以创新药物进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以下简称《医保目录》现状为切入点,考察我国医保制度对创新药物的政策支持度,通过描述性统计及制度比较法,对进入我国《医保目录》中的一类新药的数量、等待审批时间进行分析,并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结果与结论:我国创新药物进入《医保目录》种类少(只占同期批准上市一类新药的20.17%)、等待审批时间长(进入目录的平均等待审批时间为935天)。药品遴选方式欠妥、静态的目录调整机制及相关政策间缺乏联动机制是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创新药物;医保目录;准入   
      1377
      |
      2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5159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张锋,袁明洋,张芸,刘毓玲,张义生,刘学安,李琛
      2016, 27(33)
      摘要:目的:了解湖北省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膏方业务开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湖北省91家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医疗卫生机构膏方业务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91份,回收有效问卷91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受访机构膏方业务开展率为61.54%;2011-2013年湖北省膏方生产量年平均增长率为25.57%;单料膏方平均价格≤400元的占比最高(32.14%)。膏方管理涉及的项目实施较好的是“制定膏方工作制度、规范、流程”“膏方第一负责人为科主任及以上”“进行膏方宣传和推广”。膏方处方人员以高级职称中医师为主,多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而膏方制备人员以初、中级职称人员为主,大多为本科及以下学历;膏方相关人员参加省级培训的比例仅为8.71%。湖北省开展膏方业务的受访机构膏方生产总面积为3 090 m2,平均每料生产时间为33.6 h。膏方质量控制多依据外观、性状判断。湖北省对膏方的科研工作目前还没有真正开始。结论:湖北省膏方业务发展迅速,但全省各地区发展不均衡,膏方管理、培训、质量控制、科研等方面仍相对不足。  
      关键词:湖北省;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膏方;调查分析   
      196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5149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杨静,王治海,樊点莲
      2016, 27(33)
      摘要:目的:为改善结直肠科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结直肠科收治的直肠癌、结肠癌和结直肠息肉住院患者为对象,应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2002”对其进行营养状况评估,调查其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发生情况。结果:纳入的370例患者中,总体营养不足发生率为25.1%,总体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1.4%;经统计学分析,男、女性患者间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疾病患者间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患者高于直肠癌和结直肠息肉患者)。3种疾病患者入、出院时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白蛋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显著降低)。结论:结直肠科应对住院患者(尤其是结肠癌患者)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发生情况予以重视,给予充分的营养支持治疗,并加强对患者的术后营养恢复指导。  
      关键词:结直肠科;营养不足;营养风险;营养风险筛查工具2002;调查   
      174
      |
      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5162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罗秋林,佘强,何文生
      2016, 27(33)
      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市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使用现状,为促进两类药物在该类患者中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9月-2015年9月在重庆市4家医院治疗的部分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相关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1 8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8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1 800名受访患者中,在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比例仅为28.9%,其中33.7%服药时间短于其罹患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病史时间,21.5%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自认为没有必要(39.2%)、担心副作用(23.0%)、不知道需要使用该药物(17.5%)是受访患者未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主要原因。45.7%的受访患者在服用他汀类药物,其中29.3%服药时间短于其罹患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病史时间;辛伐他汀20~39 mg/d和阿托伐他汀10~19 mg/d为最常用药物品种和剂量,分别占服用他汀类药物患者总数的24.4%和25.3%;自认为没有必要(33.2%)、药物价格太贵(20.9%)、不知道需要使用该药物(15.8%)是受访患者未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主要原因。结论:重庆市4家医院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仍明显不足。  
      关键词:高血压;糖尿病;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调查   
      186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5142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李兴德,宋沧桑,张阳,陆维,贾俊琴,包金颖,秦芳,许恒瑞
      2016, 27(33)
      摘要:目的:为医疗卫生机构完善药学人员的合理配置提供依据,为制定药师管理相关规定提供参考。方法:对昆明市114所一级以上医院药学部人员基本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输入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建议。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114份,回收有效问卷114,有效回收率为100%。结果显示,9家三级医院、32家二级医院、73家一级医院中,药学人员占医务人员数比例分别为5.75%、6.06%、4.87%,30岁以下药学人员占总药学人员比例分别为53.06%、36.38%、43.45%,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药学人员占总药学人员的比例分别为43.27%、37.19%、21.43%,具有药师及以上职称药学人员占总药学人员的比例分别为51.03%、40.04%、38.69%,参加继续教育的药学人员占总药学人员的比例分别为21.84%、10.57%、 42.26%。结论:医疗卫生机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不足,需要加强药学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提高药学人员学历、职称,优化年龄结构,多种途径加强药学人员继续教育,提高药师队伍素质,以促进医院药学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昆明市;医疗卫生机构;药学人力资源   
      1002
      |
      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869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叶沃若,王俊,刘书宇
      2016, 27(33)
      摘要: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QRS-T夹角的影响。方法:100例ACS并成功行PCI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50例)和比索洛尔组(50例),另同期选择50例冠脉狭窄<50%者作为对照组。常规组患者在PCI术前30 min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口服,每日1次+硫酸氢氯吡格雷片600 mg,口服,每日1次,PCI术后当晚开始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口服,每日1次+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口服,每日1次+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口服,每日1次等常规治疗。比索洛尔组患者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5 mg,口服,每日1次。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用法用量均同常规组PCI术后)。各组均连续用药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后QRS-T夹角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记录Gensini积分,随访1年的主要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比索洛尔组患者QRS-T夹角显著低于同组术前及常规组,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Gensini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索洛尔组患者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索洛尔组患者(术前-术后)QRS-T夹角与MACE发生率呈负相关(r=-0.339,P=0.057),QRS-T夹角每增加1°,MACE风险降低8%(P=0.041);Gensini评分每增加1分,MACE发生风险升高32%(P=0.03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CS患者急诊PCI术后早期应用比索洛尔可降低QRS-T夹角及MACE的发生风险,且QRS-T夹角下降幅度与MACE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关键词:比索洛尔;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QRS-T夹角   
      154
      |
      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5446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郭佳栋,张雪梅,刘影,杨丽娜,闫江宇,石浩皓,冯变玲
      2016, 27(33)
      摘要:目的:探讨氟尿嘧啶、卡培他滨、表柔比星、顺铂、伊立替康、紫杉醇、奥沙利铂和多西他赛致不良反应(ADR)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检索国内外发表的关于氟尿嘧啶、卡培他滨、表柔比星、顺铂、伊立替康、紫杉醇、奥沙利铂和多西他赛治疗胃癌致ADR病例报告,并就收集的ADR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06篇文献,合计511例患者、663例次ADR。男女性别比例为1.30 ∶ 1,41~60岁有227例(占比48.19%)。ADR的临床表现主要以胃肠系统损害(273例次,占比41.18%)、心血管系统损害(156例次,占比23.53%)、呼吸系统损害(76例次,占比11.46%)较为多见,临床症状列前5位的分别是恶心(82例次)、呕吐(78例次)、骨髓抑制(69例次)、腹泻(52例次)和消化系统反应(41例次)。49.90%的患者在用药30 min内出现ADR,多数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均可好转或痊愈。结论:临床治疗胃癌时应针对易发生ADR的性别、年龄和累及器官系统等角度进行充分评估后给予患者用药,以减少ADR的发生。  
      关键词:胃癌;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报告   
      260
      |
      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5131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张茂,陈健龙,彭浩,符传艺,符策锐
      2016, 27(33)
      摘要: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法舒地尔辅助早期高压氧对脑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150例脑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早期高压氧治疗,每日1次, 7 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1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微泵持续输注,q8 h。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3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40 ml中,微泵持续输注,q8 h。两组疗程均为3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Glasgow)昏迷评分、大脑中动脉(MCA)平均血流速度、神经功能缺损(NFI)评分、巴氏(Barthel)指数评分、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分级情况、术后30 d脑梗死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Glasgow昏迷评分、MCA平均血流速度、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NFI评分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GOS各级例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脑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法舒地尔辅助早期高压氧用于脑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加快脑动脉血流速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尼莫地平;法舒地尔;高压氧;脑动脉瘤栓塞术;脑血管痉挛;疗效;安全性   
      259
      |
      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5330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林岚,王晓燕,杨淑,唐浩,梅茸
      2016, 27(33)
      摘要:目的:观察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4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降血脂、降血压、改善微循环、降低颅内压、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及脑神经保护药等常规治疗,对于癫痫持续状态患者酌情给予地西泮控制症状。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15~20 mg/(kg·d),每日3 次,连用7 d,若症状得到控制则维持此剂量;若症状未得到控制则增加剂量至20~30 mg/(kg·d),每日3 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左乙拉西坦片初始剂量0.25 g,每日2次,连用7 d后增加剂量至0.5 g,每日2次,若症状得到控制则维持此剂量;若症状未得到控制则增加剂量至3 g,每日2次。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12个月,后每周减少左乙拉西坦片0.25 g至完全停药,对于停药后复发者需终身用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癫痫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痫样放电、累及导联数、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2、IL-6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癫痫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痫样放电、累及导联数、NSE、TNF-α、IL-2、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癫痫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痫样放电、累及导联数、NSE、TNF-α、IL-2、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用丙戊酸钠,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脑卒中后癫痫;疗效;安全性   
      917
      |
      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5176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魏国政,邓长金
      2016, 27(33)
      摘要:目的:观察长春西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0例ACS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口服,每日1次+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口服,每日1次+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 mg,口服,每日1次+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40 mg,口服, 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长春西汀注射液3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发作间隔时间、ST段下移、血液黏度、D-二聚体、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BP、DBP、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发作间隔时间、ST段下移、血液黏度、D-二聚体、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频率、持续时间、ST段下移、血液黏度、D-二聚体、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发作间隔时间显著长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长春西汀治疗ACS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  
      关键词:长春西汀;急性冠脉综合征;高血压;疗效;安全性   
      347
      |
      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852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葛晓春,王英南,刘晓燕,金凤表,高宇,韩桂艳
      2016, 27(33)
      摘要:目的:观察血脂康胶囊治疗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NAFLD)的疗效、安全性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100例绝经后女性T2DM合并NAFL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两组患者给予常规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干预、控制体质量和适当运动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起始剂量0.5 g,口服,每日2次,后逐渐增加剂量至0.5 g,口服,每日3次+辛伐他汀片起始剂量10~20 mg,口服,每日1次,后逐渐增加剂量至40 mg,口服,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脂康胶囊0.6 g,早晚饭后服用。两组疗程均为12周。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禁用其他影响血糖血脂代谢、肝肾功能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水平[血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肝肾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胺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PG、HbA1c、FINS、HOMA-IR、TC、TG、LDL-C、ALT、AST、GGT 、TBIL、MDA、CRP、IL-6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HDL-C、SOD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血脂康胶囊治疗绝经后女性T2DM合并NAFLD的疗效显著,可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且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血脂康胶囊;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胰岛素抵抗;疗效;安全性   
      142
      |
      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5473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吴颖,刘淑红,刘亚晶,崔朝勃#,赵媛媛
      2016, 27(33)
      摘要:目的:探讨氨溴索辅助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术对颅脑外伤患者行气管切开后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90例颅脑外伤行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两组患者均行止血、吸痰、气管雾化、持续吸氧及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行BAL术;观察组患者于BAL术后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3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7 d。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术后1、3、5、7 d的白细胞计数和多形核细胞计数。结果:观察组患者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多形核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同组术前,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氨溴索辅助BAL术可有效降低颅脑外伤患者行气管切开后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及炎症水平。  
      关键词:氨溴索;支气管肺泡灌洗术;颅脑外伤;气管切开;肺部感染   
      112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839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南宝,李烜
      2016, 27(33)
      摘要: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组方辅助伊立替康与雷替曲塞用于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8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盐酸伊立替康160 mg/m2,静脉滴注90 min,d1+注射用雷替曲塞3 mg/m2,静脉滴注,d2。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依据中医证型证候的不同,在每个化疗周期前2 d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中药煎剂治疗,每日1剂,于中、晚餐前2 h温热服用150 ml,连用10 d。化疗以21 d为1个周期,中药10 d为1个周期,两组均治疗2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和生存质量改善情况,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总改善率、中医证候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腹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恶心呕吐发生率、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骨髓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组方辅助伊立替康与雷替曲塞用于晚期结直肠癌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提高生存质量,减轻化疗引起的腹泻,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伊立替康;雷替曲塞;晚期结直肠癌;化疗;疗效;安全性   
      215
      |
      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5451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刘春花,周志愉,孙法莹,肖纯
      2016, 27(33)
      摘要: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润肺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资料,按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7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左氧氟沙星片0.2,bid+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10 ml,bid。观察组患者口服左氧氟沙星片0.2 g,bid+润肺膏15 g,温开水冲服,tid。两组患者连用左氧氟沙星片7 d后停药,对照组患者继续服用盐酸氨溴索溶液7 d,剂量保持不变;观察组患者继续服用润肺膏7 d,剂量保持不变。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发热、咳嗽、咳痰、气喘)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咳嗽、咳痰持续时间、气喘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热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润肺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显著,可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持续时间,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润肺膏;左氧氟沙星;氨溴索;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安全性   
      260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5564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徐远久,鲁小龙,甘文波,刘晓川
      2016, 27(33)
      摘要:目的:探讨以埃索美拉唑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对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长期用药后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96例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长期用药后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快速尿素酶试验后有62例为幽门螺杆菌阳性,34例为幽门螺杆菌阴性(阴性对照组)。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2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阴性对照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活动性出血期间给予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4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同时停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在活动性出血停止3 d后,恢复服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并根据不同的出血原因给予相应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20 mg,口服,每日2次+阿莫西林胶囊1.0 g,口服,每日2次+克拉霉素片0.5 g,口服,每日2次,连用2周。在结束治疗后1个月,进行14C呼气试验,根除失败者在治疗结束后的第2个月给予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20 mg,口服,每日2次+枸橼酸铋钾胶囊0.3g ,口服,每日2次+阿莫西林胶囊1.0 g,口服,每日2次+左氧氟沙星片0.5 g,口服,每日1次,连用2周。所有患者在完成治疗后均随访6个月。观察各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消化道症状缓解时间、上消化道再出血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观察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治疗后有22例幽门螺杆菌为阴性,根除率为71.0%,未根除者经第二次治疗后幽门螺杆菌均为阴性,总根除率为100%。观察组患者上消化道再出血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消化道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埃索美拉唑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可通过根除幽门螺杆菌来降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长期用药后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上消化道再出血发生率,且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埃索美拉唑;长期用药;上消化道再出血   
      184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855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王涛,赵永兴,林建能,周国平,陈秀敏
      2016, 27(33)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利多卡因辅助氧疗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8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氧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利多卡因凝胶2 g,涂抹覆盖溃疡黏膜表面,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10 ml,口含5 min后服下,30 min内禁食禁漱口,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7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溃疡愈合时间、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随访6个月的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溃疡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利多卡因辅助氧疗用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症状体征,加快溃疡愈合进程,改善免疫功能,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康复新液;利多卡因;氧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免疫功能;疗效;安全性   
      335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5380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聂军,吴伟民
      2016, 27(33)
      摘要:目的:探讨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UG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36例AUGH患者资料,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6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泮托拉唑8 mg/h,持续静脉泵入72 h+注射用凝血酶2 000 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5 ml中口服,bi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生长抑素0.25 mg/h,持续静脉泵入72 h(首次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时应先静脉注射生长抑素0.25 mg约3~5 min)。两组疗程均为1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止血时间、住院时间、24 h止血率、48 h止血率、再出血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24 h止血率、48 h止血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再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AUGH的疗效较好,可缩短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再出血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生长抑素;泮托拉唑;凝血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安全性   
      190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5406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朱颀峰,李新玲
      2016, 27(33)
      摘要:目的:观察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10例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 例)和观察组(55 例)。治疗前所有患者均停用原抗精神药物7 d。洗脱期后,对照组患者给予碳酸锂片,起始剂量0.25 g,饭后服用,每日2~3次,连用3 d,后加量至1~1.5 g,分2~3次,饭后服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富马酸喹硫平片,第1天0.05 g,第2天0.1 g,第3天0.2 g,第4天0.3 g,均为每日2次,后改为0.4~0.6 g,分2~3次。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躁狂量表(BRMS)评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RMS评分、PANSS 评分、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RMS评分、PANSS 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认知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均优于单用碳酸锂,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关键词:双相障碍;躁狂发作;喹硫平;碳酸锂;认知功能;疗效;安全性   
      509
      |
      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5413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姜卫荣,蒋士新,宋春梅
      2016, 27(33)
      摘要:目的:比较芬太尼透皮贴剂与布托啡诺鼻喷剂对吗啡不耐受的晚期中重度癌痛患者的镇痛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64例口服吗啡镇痛后存在对吗啡不耐受的晚期中重度癌痛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组(32例)和布托啡诺组(32例)。所有患者按口服吗啡剂量为参考换算芬太尼透皮贴剂与布托啡诺鼻喷剂的使用剂量:口服吗啡100 mg/d=芬太尼透皮贴剂1 mg/d=布托啡诺鼻喷剂1 mg/d。芬太尼组患者给予芬太尼透皮贴剂1贴,每72 h更换1次。布托啡诺组患者给予酒石酸布托啡诺鼻喷剂1喷,每24 h1喷。镇痛效果控制不佳者加用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至患者疼痛控制且不良反应缓解,若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则在自控镇痛时减少剂量。两组均连续用药10 d。观察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治疗前后疼痛评分、5-羟色胺(5-HT)水平、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生存质量(一般状态、日常活动、情绪、行走、社交、睡眠、娱乐)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芬太尼组患者镇痛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布托啡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5-NT水平、NE水平、生存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5-NT水平、NE水平、生存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芬太尼组患者疼痛评分、5-NT水平、NE水平、一般状态评分、日常活动评分、情绪评分、娱乐评分、头晕嗜睡发生率均低于布托啡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用于对吗啡不耐受的晚期中重度癌痛患者在镇痛疗效、降低疼痛介质水平、改善生存质量及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布托啡诺鼻喷剂。  
      关键词:芬太尼透皮贴剂;布托啡诺鼻喷剂;吗啡;癌痛;镇痛   
      420
      |
      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5166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吴东媛,刘铎,董梅
      2016, 27(33)
      摘要:目的:为制订甲氨蝶呤(MTX)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纳入我国患者应用MTX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文献,统计分析患者病种、MTX监测例次、监测方法、监测时间点、甲酰四氢叶酸(CF)开始解救时间和停止解救标准、MTX参考浓度标准、文献发表时间和研究类型等信息。结果:共纳入146篇文献,合计6 109例患者,共计20 000余例次MTX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其中,53篇文献为前瞻性研究,93篇为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1月-2009年12月发表了75篇MTX监测相关文献(占比51.4%);MTX血药浓度监测方法以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为主;43.5%的文献监测时间点为MTX用药后24、48、72和96 h,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推荐的相同;56.1%的文献采用FDA推荐的MTX参考浓度标准(24 h≤10 μmol/L,48 h≤1 μmol/L,72 h≤0.2 μmol/L)。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CF的开始解救时间普遍为MTX用药后36 h,而骨肉瘤的CF开始解救时间以用药后6 h和12 h为主;以MTX血药浓度<0.1 μmol/L为CF停止解救标准的占73.6%,而以FDA推荐的MTX血药浓度<0.05 μmol/L为停止解救标准的仅占8.3%。结论:目前我国对MTX的监测时间点、参考浓度标准、CF开始解救时间和停止解救标准等方面尚未完全统一,但趋于一致。建议相关机构根据中国人MTX的代谢特点,尽快建立国内MTX的血药浓度监测指南,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监测MTX血药浓度,进行个体化给药。  
      关键词:甲氨蝶呤;治疗药物监测;血药浓度;文献分析   
      1153
      |
      1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890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张延菲,吴志刚
      2016, 27(33)
      摘要:目的:为促进抗菌药物类基本药物在妇产科专科医院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收集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妇产科专科医院2013-2015年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数据,重点对其中基本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13-2015年该院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呈下降趋势,而基本药物使用金额占比逐年升高。3年间大环内酯类药物使用金额均排在首位,且其中基本药物使用金额也是最高的;头霉素类(均为非基本药物)使用金额及排序均呈下降趋势;硝基咪唑类药物使用金额排序虽比较靠前,但其中基本药物使用金额占比仍较低。3年间使用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排序前10位抗菌药物品种多数为基本药物,总体用药趋势良好,但基本药物地红霉素肠溶胶囊在同类药品中价格相对较高,使用金额与DDDs排序比<1,经济效益大于社会效益;非基本药物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使用金额明显高于同类基本药物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且排序靠前。结论:抗菌药物类基本药物在该院使用整体状况良好,但个别品种和类别临床使用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加强管理。  
      关键词:妇产科专科医院;抗菌药物;基本药物;使用金额;用药频度;分析   
      190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5576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郭强,赵欢,雷星星,鲁燕,王胜菊,方威,祖义志,唐小妹,祝然然,陈秋
      2016, 27(33)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糖脉康颗粒/片联合常规降糖药治疗糖尿病肾脏病(DKD)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 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糖脉康颗粒/片联合常规降糖药(试验组)对比单用常规降糖药(对照组)治疗DKD的相关试验,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RCT,合计88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OR=4.88,95%CI(2.56,9.32),P<0.001],血肌酐(Scr)[MD=-28.48,95%CI(-34.90,-22.06),P<0.001]和24 h尿蛋白定量[MD=-100.26,95%CI(-106.00,-94.52),P<0.001]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血尿素氮(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85,95%CI(-1.36,-0.34),P=0.001]。结论:糖脉康颗粒/片联合常规降糖药治疗DKD的疗效较好,可降低患者的Scr和24 h尿蛋白定量。  
      关键词:糖尿病肾脏病;糖脉康颗粒;糖脉康片;系统评价;疗效   
      233
      |
      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5569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黎明丽,宋薇,刘薇芝,胡汉昆
      2016, 27(33)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对比单用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Ovi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试验组)对比单用氯吡格雷(对照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 Man 5.3 统计软件进行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18 项RCT,合计1 611例患者。Meta 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 [OR=4.07,95%CI(3.01,5.49),P<0.001]、基本痊愈率[OR=2.09,95%CI(1.68,2.59),P<0.001]、日常生活能力评分[MD=13.42,95%CI(11.62,15.23),P<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MD=-6.20,95%CI(-8.14,-4.26),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期复发率[OR=0.52,95%CI(0.24,1.13),P=0.10]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用氯吡格雷,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在安全性方面两者相当。  
      关键词:依达拉奉;氯吡格雷;急性脑梗死;Meta分析;疗效;安全性   
      157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896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房剑英,牛林
      2016, 27(33)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恩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的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恩格列净(试验组)对比安慰剂(对照组)治疗2型糖尿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 统计软件进行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RCT,合计10 26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RR=0.98,95%CI(0.97,0.99),P=0.006],生殖道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RR=3.85,95%CI(3.11,4.75),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 [RR=1.01,95%CI(0.96,1.07),P=0.66]和尿路感染发生率[RR=1.00,95%CI(0.91,1.10),P=0.9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恩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的总体安全性较好,临床使用时应注意防止患者生殖道感染。  
      关键词:恩格列净;用药安全性;Meta 分析;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   
      244
      |
      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5183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张映,柯正华
      2016, 27(33)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血必净注射液对SAP患者炎症因子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 Man 5.2 统计软件进行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RCT,合计811例患者。Meta 分析结果显示,血必净注射液能显著降低SAP患者白细胞介素(IL)-1水平[SMD=1.22,95%CI(0.64,1.79),P<0.001]、IL-6水平[SMD=1.86,95%CI(1.46,2.27),P<0.001]、IL-8水平[SMD=2.16,95%CI(1.45,2.88),P<0.001]、肿瘤坏死因子水平[SMD=2.16,95%CI(1.56,2.76),P<0.001]、C反应蛋白水平[SMD=1.63,95%CI(0.56,2.70),P<0.001]和内毒素水平[SMD=2.39,95%CI(1.33,3.45),P<0.001],还能显著提高SAP患者IL-10水平[SMD=-2.75,95%CI(-3.84,-1.67),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血必净注射液可以显著改善SAP患者各种炎症因子水平。  
      关键词:血必净注射液;重症急性胰腺炎;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C反应蛋白;内毒素;Meta分析   
      402
      |
      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5559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胡晓琴,韩春
      2016, 27(33)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尼莫地平缓释片中乙醇和丙酮残留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以6%氰丙基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DB-624)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为230 ℃,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50 ℃,载气为氮气,流速为2.0 ml/min,分流比为5 ∶ 1,顶空加热温度为90 ℃,平衡时间为20 min,顶空进样量为1.0 ml。结果:乙醇、丙酮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1.25~500.0 μg/ml(r=0.999 9)、0.50~202.0 μg/ml(r=0.999 2);定量限分别为5.01、2.02 μg/ml,检测限分别为1.67、0.67 μ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3.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81%~102.00%(RSD=1.89%,n=9)、96.64%~102.31%(RSD=1.82%,n=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同时测定尼莫地平缓释片中乙醇和丙酮的残留量。  
      关键词:顶空气相色谱法;尼莫地平;乙醇;丙酮;有机溶剂;残留量   
      241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5461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白万富,鞠爱华,张静,蔡丽娟,庄志鹤
      2016, 27(33)
      摘要:目的: 建立蒙药大栀子超微饮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观察超微饮片的显微鉴别特征;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超微饮片进行定性鉴别;检测超微饮片水分、灰分、浸出物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超微饮片中栀子苷的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流动相为乙腈-水(15 ∶ 85,V/V),流速为1.0 ml/min, 检测波长为238 nm,柱温为30 ℃,进样量为10 μl。结果:超微饮片细胞已完全破壁,粒径为5~60 μm。超微饮片TLC斑点清晰,分离良好。超微饮片水分为3.89%~5.55%,灰分为3.13%~5.22%,酸不溶性灰分为0.16%~0.80%,浸出物为29.2%~43.4%。栀子苷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1.56~7.82 μg/ml(r=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加样回收率为100.17%~102.04%(RSD=1.07%,n=6)。结论:该研究所建标准可用于蒙药大栀子超微饮片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蒙药大栀子;超微饮片;栀子苷;质量标准   
      132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5389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逯雯洁,刘亚蓉,韩晓萍,刘学良
      2016, 27(33)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风湿关节炎片中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马钱子碱、士的宁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 XTerra-C18,流动相为乙腈-0.01 mol/L庚烷磺酸钠与0.01 mol/L磷酸二氢钾的等量混合溶液(用磷酸调pH至 2.8)(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6 nm(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260 nm(马钱子碱和士的宁),柱温为30 ℃,进样量为10 μl。结果:盐酸伪麻黄碱、盐酸麻黄碱、马钱子碱和士的宁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916~18.320 0 μg/ml(r=0.999 6)、10.034~200.680 0 μg/ml(r=0.999 7)、8.693~121.700 0 μg/ml(r=0.999 9)、9.696~193.920 0 μg/ml(r=0.999 9);定量限分别为0.03、0.07、0.04、0.03 ng,检测限分别为0.01、0.02、0.01、0.01 ng;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30%~99.79%(RSD=0.96%,n=6)、95.81%~99.36%(RSD=0.38%,n=6)、95.34%~99.93%(RSD=2.00%,n=6)、95.59%~99.80%(RSD=1.76%,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同时测定风湿关节炎片中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马钱子碱、士的宁的含量。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风湿关节炎片;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马钱子碱、士的宁;含量测定   
      149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5367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赵呈雷,黄一平,田耀洲,曹鹏
      2016, 27(33)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桂朴微丸中厚朴酚、和厚朴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lltima C18,流动相为甲醇-水 (70 ∶ 30,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94 nm,柱温为35 ℃,进样量为10 μl。结果:厚朴酚、和厚朴酚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206 4~2.064 μg(r=0.999 8)、0.088 0~0.880 μg(r=0.999 9);定量限分别为0.41、0.26 μg/ml,检测限分别为0.12、0.075 μ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6%~102.11%(RSD=1.02%,n=6)、96.53%~101.74%(RSD=1.83%,n=6)。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桂朴微丸中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含量。  
      关键词:桂朴微丸;厚朴酚;和厚朴酚;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225
      |
      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5271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杨平,曾蔚欣,孙路路
      2016, 27(33)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丁氯麻滴眼剂中氯霉素、盐酸麻黄碱、盐酸丁卡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多波长法。色谱柱为ZORBAX SB-C18,流动相为pH 3.0磷酸盐缓冲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柱温为室温,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20 μl,检测波长为277 nm(氯霉素)、210 nm(盐酸麻黄碱)、310 nm(盐酸丁卡因)。结果:氯霉素、盐酸麻黄碱、盐酸丁卡因的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12.56~125.6 μg/ml(r=0.999 8)、25.55~255.5 μg/ml(r=0.999 9)、25.25~252.5 μg/ml(r=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回收率分别为98.39%~100.44%(RSD=0.79%,n=9)、100.40~101.74%(RSD=0.66%,n=9)、98.83~100.67%(RSD=0.70%,n=9)。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定量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丁氯麻滴眼剂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丁氯麻滴眼剂;氯霉素;盐酸麻黄碱;盐酸丁卡因;含量测定   
      130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5522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罗文汇,刘布鸣,彭丽诗,邱宏聪,陈昭,江洁怡
      2016, 27(33)
      摘要:目的:建立石柑子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Thermo Hypersil ODS-2,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00 nm,柱温为30 ℃,进样量为10 μl。以阿魏酰酪胺色谱峰为参照峰,测定24批药材的HPLC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进行共有峰鉴定和相似度评价。结果:24批石柑子药材有16个共有峰,其中21批药材的相似度>0.8。结论:该研究所建指纹图谱专属性强、结果稳定,可为石柑子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关键词:石柑子;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   
      125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5191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谢凤凤,唐玉荣,黎理,蔡毅
      2016, 27(33)
      摘要:目的:初步建立瑶药过节风的质量标准。方法:观察原植物形态、性状和显微鉴别特征;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药材进行定性鉴别;测定药材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量。结果:过节风的植物形态、性状、显微鉴别特征显著;药材的TLC斑点清晰,分离良好,阴性对照无干扰;药材水分为6.45%~12.71%,总灰分为2.74%~5.86%,酸不溶性灰分为0.09%~0.68%,浸出物为52.32%~72.98%。结论:该研究所建标准可用于瑶药过节风的质量初步控制。  
      关键词:过节风;质量标准;薄层色谱法;显微鉴别   
      149
      |
      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5200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司席席,孙洪胜,曹广尚,陈倩倩,刘丹
      2016, 27(33)
      摘要:目的:建立青连宁心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黄连、青蒿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青蒿素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缓冲液(45 ∶ 55,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0 nm,柱温为30 ℃,进样量为10 μl。结果: 黄连、青蒿的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青蒿素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5.62~56.2 μg/ml(r=0.999 4);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的RSD<1.0%;加样回收率为97.46%~99.72%(RSD=0.75%,n=6)。结论:该研究所建标准可用于青连宁心胶囊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青连宁心胶囊;青蒿素;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质量标准   
      135
      |
      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5319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张伟,张娟娟,尹震花,康文艺
      2016, 27(33)
      摘要:目的:建立快速检测积雪草挥发性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色谱条件:色谱柱为HP-5 MS石英弹性毛细管柱,载气为高纯氦气(99. 999%),流速为1.0 ml/min,进样口温度为250 ℃,程序升温,分流进样,分流比为10:1。质谱条件:电离方式为电子轰击离子源,电离能量为80 eV,离子源温度为230 ℃,四极杆温度为150 ℃,传输线温度为280 ℃,电子倍增器电压为1 494 V,扫描范围为m/z 30~400。以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积雪草中鉴定出16个挥发性成分,占总峰面积的79.22%,其主要挥发性成分为(E)-β-金合欢烯 (36.97%)、石竹烯 (13.61%)、大根香叶烯 D (10.95%)、α-菖蒲二烯 (2.76%) 和香树烯 (2.33%)。结论:该研究基本明确了积雪草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进一步认识积雪草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  
      关键词:积雪草;挥发性成分;快速检测;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116
      |
      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5400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凌海燕,汤燕,朱宁,杨军,文筱,杨安东
      2016, 27(33)
      摘要:目的:建立检测降压类中成药中非法添加的24种化学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流动相为0.05%甲酸溶液-甲醇(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30 ℃,进样量为5 μl。质谱条件:离子源为电喷雾电离源,毛细管电压为4.0 kV,毛细管出口电压为135 V,锥孔电压为65 V,脱溶剂温度为350 ℃,干燥气流速为10 L/min,雾化器压力为40 psi,碰撞能量为8~45 V,扫描范围为m/z 100~1 700,检测方式为正离子模式(ESI+)。结果:卡托普利、硝苯地平、氢氯噻嗪、盐酸可乐定、利血平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2.0~32 μg/L,苯磺酸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缬沙坦、拉西地平、坎地沙坦酯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3.0~48 μg/L,其余14种化学物质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2.5~40 μg/L(r≥0.995 9);定量限≤2.944 1 ng,检测限≤0.988 5 ng;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5.1%;回收率为81.5%~115.5%(RSD=1.81%~4.86%,n=9)。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简便快捷,适用于降压类中成药中非法添加化学物质的检测。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降压类中成药;化学物质;非法添加   
      341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5263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曾祥燕,颜萍花,王淼,蔡毅
      2016, 27(33)
      摘要:目的:建立壮药藤茶的生药学鉴别方法。方法:观察壮药藤茶原植物、药材性状和显微鉴别特征;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藤茶原植物枝、叶、花形态特征显著;药材茎、须、叶鉴别特征显著;药材茎横切面、叶横切面、叶表面、粉末鉴别特征显著;药材的TLC图斑点清晰,分离度好。结论:该研究所建方法可用于壮药藤茶的生药学鉴别。  
      关键词:藤茶;原植物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法;生药学   
      144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5327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何盛江,聂阳,陈刚,焦豪妍,杨燕军
      2016, 27(33)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羊蹄药材中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含量的方法,并比较不同产地药材各成分含量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C18,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5 ℃,进样量为20 μl。结果: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2.04~24.48 μg/ml(r=0.999 7)、2.00~24.00 μg/ml(r=0.999 5)、1.02~12.24 μg/ml(r=0.999 8);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09%~102.65%(RSD=1.79%,n=9)、97.10%~100.31%(RSD=0.97%,n=9)、95.45%~100.18%(RSD=1.45%,n=9)。结论:该方法检测简便,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好,可用于羊蹄药材中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含量的同时测定;不同产地药材中各成分含量差异显著。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羊蹄;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含量测定   
      164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912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范桂强,宋更申,杜艳雪,张李莉
      2016, 27(33)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三嗪芦丁片中维生素B6、氢氯噻嗪、芦丁、盐酸异丙嗪、利血平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ZORBAX SB-C18,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5 ml/min,检测波长为291 nm(0~3 min,维生素B6)、273 nm(3~5 min,氢氯噻嗪)、251 nm(5~11 min,芦丁和盐酸异丙嗪)、218 nm(11 min,利血平),柱温为30 ℃,进样量为20 μl。结果:维生素B6、氢氯噻嗪、芦丁、盐酸异丙嗪和利血平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84.0~1 344.0 μg/ml(r=0.999 8)、171.0~2 736.0 μg/ml(r=0.999 2)、428.0~6 848.0 μg/ml(r=0.999 9)、173.5~2 776.0 μg/ml(r=0.999 5)、5.03~80.48 μg/ml(r=0.999 1);定量限分别为18.80、14.92、25.70、12.20、4.99 ng,检测限分别为5.54、4.50、8.04、3.66、1.50 ng;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1.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20%~100.60%(RSD=0.89%,n=6)、99.11%~100.28%(RSD=0.39%,n=6)、99.07%~100.12%(RSD=0.38%,n=6)、98.27%~99.70%(RSD=0.50%,n=6)、97.41%~99.40%(RSD=0.88%,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复方三嗪芦丁片中维生素B6、氢氯噻嗪、芦丁、盐酸异丙嗪、利血平的含量。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复方三嗪芦丁片;维生素B6;氢氯噻嗪;芦丁;盐酸异丙嗪;利血平;含量测定   
      218
      |
      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5338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陈晓亮,汪旭
      2016, 27(33)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克敏乳膏中盐酸利多卡因、马来酸氯苯那敏和氯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ondaSil C18,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25 ℃,进样量为10 μl。结果:盐酸利多卡因、马来酸氯苯那敏和氯霉素的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604 5~2.871 4 μg(r=0.999 9)、0.169 9~0.807 0 μg(r=0.999 9)、0.326 5~1.550 9 μg(r=0.999 9);定量限分别为3.17、1.50、2.33 ng,检测限分别为0.95、0.45、0.70 ng;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29%~100.10%(RSD=0.64%,n=9)、98.04%~100.70%(RSD=0.80%,n=9)、98.02%~99.81%(RSD=0.70%,n=9)。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精密度高,可用于同时测定克敏乳膏中盐酸利多卡因、马来酸氯苯那敏和氯霉素的含量。  
      关键词:克敏乳膏;高效液相色谱法;盐酸利多卡因;马来酸氯苯那敏;氯霉素;含量测定   
      244
      |
      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5396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于士婷,赵大庆,李修刚,白雪媛,赵雨
      2016, 27(33)
      摘要:目的:建立测定利心丸中毛蕊花糖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ZORBAX SB-Aq,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6 ∶ 84,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34 nm,柱温为30 ℃,进样量为10 μl。结果:毛蕊花糖苷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254 4~1.526 4 μg(r=0.999 7);定量限为1.358 6 μg/ml,检测限为0.407 6 μ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加样回收率为95.06%~97.31%(RSD=1.05%,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测定利心丸中毛蕊花糖苷的含量。  
      关键词:利心丸;毛蕊花糖苷;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167
      |
      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5534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章激
      2016, 27(33)
      摘要:目的:建立测定妥舒沙星环合物中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YMC-Pack ODS A-312,流动相为乙腈-水(5 ∶ 3,V/V),流速为1.2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为25 ℃,进样量为10 μl。结果:该色谱条件能将妥舒沙星环合物中主成分与有关物质基线分离;妥舒沙星环合物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04~1.8 μg/ml(r=0.999 9);妥舒沙星环合物定量限为40.56 ng/ml,检测限为6.3 n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3%;回收率为99.88%~100.68%(RSD=0.29%,n=9);6批样品总杂质含量测定结果均<0.1%。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高,可用于妥舒沙星环合物中有关物质的测定。  
      关键词:妥舒沙星环合物;高效液相色谱法;有关物质   
      159
      |
      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5532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乙永林,孙连先
      2016, 27(33)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独一味中山栀苷甲酯、木犀草素、芹菜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ds C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8 nm(山栀苷甲酯)、348 nm(木犀草素、芹菜素),柱温为25 ℃,进样量为10 μl。结果:山栀苷甲酯、木犀草素、芹菜素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3.08~308 μg/ml(r=0.999 8)、3.72~372 μg/ml(r=0.999 9)、2.92~292 μg/ml(r=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3.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38%~103.15%(RSD=1.85%,n=9)、 96.05%~102.66%(RSD=2.07%,n=9)、95.49%~103.59%(RSD=2.18%,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好,可用于独一味中山栀苷甲酯、木犀草素、芹菜素含量的同时测定。  
      关键词:独一味;山栀苷甲酯;木犀草素;芹菜素;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   
      159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904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盛春帅,周鹃,李海霖
      2016, 27(33)
      摘要:目的:建立参附益肾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检测制剂中手参的显微特征;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丹参、大黄、甘草、红景天、肉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C18,流动相为乙腈-水(35 ∶ 65,V/V),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 ℃。结果:制剂中手参显微特征显著。丹参、大黄、甘草、红景天、肉桂TLC图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黄芪甲苷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832 8~4.164 0 μg(r=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3%;加样回收率为95.02%~104.33%(RSD=3.80%,n=6)。结论:该研究所建标准可用于参附益肾胶囊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参附益肾胶囊;质量标准;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黄芪甲苷   
      173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5429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张晖,张伟,郭庆明,萧伟
      2016, 27(33)
      摘要:目的:评价阿折地平片自制制剂与原研制剂溶出曲线的相似性,为其质量控制和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桨法,转速为50 r/min,分别以500 ml的pH1.2盐酸-氯化钠缓冲液、pH4.0乙酸盐缓冲液、pH6.8磷酸盐缓冲液和水为溶出介质进行溶出度试验,用光纤药物溶出实时测定仪测定阿折地平片自制制剂与原研制剂中主成分在不同时间点的累积溶出度,并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进而绘制溶出曲线,采用相似因子(f2)法评价二者溶出曲线的相似性。结果:光纤药物溶出实时测定仪测定的累积溶出度结果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阿折地平片自制制剂与原研制剂在各溶出介质中溶出曲线的f2均>50,说明二者溶出曲线具有相似性,但在后3种溶出介质中自制制剂较原研制剂溶出度略低。结论:采用光纤药物溶出实时测定仪能够准确、方便地提供药物的实时溶出度数据,反映药物的动态溶出过程,为全面考察药物的内在质量提供有力的检测手段。而阿折地平片自制制剂的处方和工艺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阿折地平片;光纤药物溶出实时测定仪;溶出曲线;相似因子法;评价   
      193
      |
      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5385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祝清芬,冯巧巧,肖英,魏霞
      2016, 27(33)
      摘要:目的:为建立复方氨基酸(15AA)双肽(2)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的标准方法提供参考。方法:按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要求确定复方氨基酸(15AA)双肽(2)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限值,并分别采用凝胶法与动态浊度法考察样品对细菌内毒素检查的干扰情况。结果:样品调节pH近中性后,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在4倍稀释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均无干扰作用。结论:凝胶法与动态浊度法均可用于复方氨基酸(15AA)双肽(2)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由于动态浊度法回收率波动大,建议采用凝胶法。  
      关键词:复方氨基酸(15AA)双肽(2)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干扰试验;凝胶法;动态浊度法   
      286
      |
      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5361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李志得,张彩云,汪霞
      2016, 27(33)
      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测定琥乙红霉素片中琥乙红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Dikma-C18,流动相为乙腈-0.05%二乙胺(70 ∶ 30,V/V),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 ℃,进样量为10 μl。结果:琥乙红霉素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为1.216~7.296 μg(r=0.999 2);定量限为0.304 μg,检测限为0.076 μg;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加样回收率为97.59%~104.19%(RSD=1.71%,n=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琥乙红霉素片中琥乙红霉素的含量。  
      关键词:琥乙红霉素片;高效液相色谱法;琥乙红霉素;含量测定   
      199
      |
      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5257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刘丛海,何雯,张成贵,彭绍贤,吴让兵,孙小东,冯靖雄,张琳,吴美霖
      2016, 27(33)
      摘要:目的:为提高临床药学本科实习生(以下简称“实习生”)的实习效果提供参考。方法:以从参考书、带教老师结合日常工作设计、历届培训学员收集总结、数据库检索等途径获得的案例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以案例联合问题导入(PBL)的方式进行教学;并在课程结束后采用三重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结果与结论:实习生普遍接受该教学方法,且实习成绩均合格。以多途径遴选案例,以案例联合PBL的新案例教学法,规避了传统案例教学法的案例来源渠道窄、内容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低、参与感不强的弊端,充分调动了实习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快了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且该教学法也有利于促进带教老师从“被动教学”到“主动教学”的转变,不断提高带教老师的带教意识、带教水平。  
      关键词:临床药学;本科生;实习;新案例教学法   
      322
      |
      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5546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徐男,黄欣,孙蓉,张成博,时海燕
      2016, 27(33)
      摘要:目的:为进一步开展与三棱功效、毒性相关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三棱化学成分、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结果:芒柄花素、山萘酚、阿魏酸、对香豆酸、香草酸等是三棱的主要成分和活性成分,是三棱发挥功效的主要物质基础。文献报道三棱具有生殖毒性,但关于其毒性的物质基础缺乏相应的研究;同时,对于三棱主要活性部位总黄酮的制备工艺研究均以提取率为指标,尚未发现有富集纯化方面的研究;另外,三棱质量控制方法主要包括总黄酮含量测定、指纹图谱分析、标准物质含量测定、生物效价测定等,但应用上均有局限性。目前关于三棱化学成分、功效和毒性的研究都是孤立的,彼此之间缺少关联性。结论:建立适应三棱特点的“功效-毒性-物质基础”并行的制备工艺研究体系和质量控制模式,有利于提高三棱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三棱;功效-毒性-物质基础;化学成分;制备工艺;质量控制   
      480
      |
      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5372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