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17 28 15
    • 黄哲,曹阳,李慧
      2017, 28(15)
      摘要:目的:为补充和完善我国基本药物遴选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针对基本药物遴选的要求,运用背包理论,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基本药物遴选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进行基本药物遴选模型的构建,并通过实例分析所建模型的可行性。结果:所构建的模型目标函数为所遴选基本药物组合的成本最小值,即Min∑CjXj,其他还包括药品的疾病覆盖、药品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剂型、规格6个方面的约束条件。以9种常见的口服降糖药作为待选药品,应用该模型选出的降糖类基本药物为格列吡嗪、格列齐特、二甲双胍和瑞格列奈。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基于背包理论的基本药物遴选模型较为科学、客观,有很强的实用性。  
      关键词:背包理论;基本药物;遴选模型;实证研究;合理用药   
      262
      |
      1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005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闫存玲,董梅,刘爽,钟璐
      2017, 28(15)
      摘要:目的:为针对医疗卫生机构药学人员制订健康干预策略提供依据,并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工作满意度MMSS量表(经修改)及生命质量SF-36量表对180名黑龙江省医疗卫生机构药学人员进行调查和测评,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34份,有效回收率为74.44%。受访者工作满意度平均得分为(3.44±0.79)分,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得分最高的维度是与同事的关系,得分最低的维度是福利待遇。受访者生命质量相关的躯体功能、生理职能及社会功能维度得分均高于“中国常模”,而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维度得分均低于“中国常模”,统计学分析显示,除生理职能及活力维度外,其他各维度得分与“中国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其性别、职务、学历、工龄及工作满意度得分对生命质量得分有影响(P<0.05),其中工作满意度得分与生命质量得分呈正相关。结论:医疗卫生机构药学人员生命质量仍有待提高,与多种影响因素相关,其中工作满意度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黑龙江省;药学人员;生命质量;工作满意度;调研   
      218
      |
      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292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张湛,杨建卫,梁永晴,陈唯,夏苏建
      2017, 28(15)
      摘要:目的:为我国药品医保谈判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方法:对参与江苏省、江西省、青岛市、成都市四地药品医保谈判的部分医保经办机构和医药企业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业务熟悉情况和对谈判机制的认可程度,并采用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70份,回收有效问卷68份,有效回收率为97.14%;包括医保经办机构受访者21人,医药企业受访者47人。对于业务熟悉情况,受访者各方面评分平均值均>3(4分制),以“药品谈判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管理方式”评分最低;两类受访者在“药品谈判过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实质性谈判过程中的谈判目标”“业务熟悉情况总评分”方面的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药企业受访者均高于医保经办机构受访者。在对谈判机制的认可程度上,对谈判机制整体效果的认可程度除“有利于维持药企的价格体系”外其余各方面评分平均值均≥4(5分制),对谈判准备工作、实质性谈判工作、谈判协议执行情况、谈判项目监管评估情况的认可程度除“患者取药用药方便快捷”外其他各环节各方面评分平均值均>4。两类受访者对谈判机制整体效果、谈判准备工作、谈判项目监管评估情况的认可程度各方面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实质性谈判工作的认可程度在“谈判过程中双方在平等、合作、融洽的氛围下进行谈判”方面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保经办机构受访者高于医药企业受访者;同时,对谈判协议执行情况的认可程度在“在协议生效后,医保经办机构严格按照协议执行”“基金向药企方支付及时、方式合理”两方面的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保经办机构受访者均高于医药企业受访者。结论:现行药品医保谈判机制整体效果较好,运行较为顺畅,但仍存在准备阶段收集的依据材料不够充分、患者取药用药流程繁复、谈判双方地位不平等、基金向药企方支付不及时、评估工作不完善等不足。  
      关键词:药品医保谈判;机制;运行情况;认可程度;调查   
      225
      |
      1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128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刘兴建,任和
      2017, 28(15)
      摘要:目的:探讨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30例)、依托咪酯组(30例)和联合组(30例)。丙泊酚组患者给予芬太尼注射液1 μg/kg+丙泊酚注射液1.5 mg/kg;依托咪酯组患者给予芬太尼注射液1 μg/kg+依托咪酯注射液 0.3 mg/kg;联合组患者给予芬太尼注射液1 μg/kg+丙泊酚注射液1 mg/kg+依托咪酯注射液0.15 mg/kg。观察3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检查、麻醉诱导、苏醒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NCSE)情况,不同时间点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丙泊酚组患者检查时SBP、DBP、MAP、SpO2均显著低于同组麻醉前、检查后及联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丙泊酚组检查后与同组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苏醒、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丙泊酚组和依托咪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依托咪酯组与丙泊酚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记忆能力、计算能力、定向力检查通过例数占比均显著高于丙泊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组与依托咪酯组、依托咪酯组与丙泊酚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患者麻醉后15、30 min及依托咪酯组患者麻醉后15 min MMSE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麻醉前及联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丙泊酚组麻醉后1 h、依托咪酯组麻醉后30 min及1 h与同组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暂停、低血压、注射痛发生率联合组、依托咪酯组<丙泊酚组,体动反应、肌阵挛、恶心呕吐发生率联合组、丙泊酚组<依托咪酯组,心动过缓发生率联合组<丙泊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麻醉效果较好,可减少检查后认知功能障碍,缩短苏醒时间,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依托咪酯;丙泊酚;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效果;认知功能   
      311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250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冯静,王新玲,李红艳,霍琰,刘素新
      2017, 28(15)
      摘要:目的:比较多次皮下给予胰岛素与胰岛素泵持续皮下给予胰岛素对高龄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高龄GDM患者资料,按用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60例)和B组(60例)。A组患者给予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初始剂量0.5 U/(kg·d),根据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2 hPG)调整剂量,于三餐前皮下注射+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初始剂量0.5 U/(kg·d),根据FPG和2 hPG调整剂量,每日睡前皮下注射。B组患者给予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初始剂量0.5 U/(kg·d),加入胰岛素泵,以每日胰岛素总量的40%作为基础泵注量,如血糖控制效果不佳则追加总量的60%,根据FPG和2 hPG调整剂量。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和胰岛素用量,治疗前后FPG、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水平,患者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显著短于A组,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早产、羊水过多、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巨大儿、畸形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 hPG、HbA1c、Hcy、Cys-C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B组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给予胰岛素在有效控制高龄GDM患者血糖水平、降低胰岛素用量、下调Hcy和Cys-C水平、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方面均显著优于多次皮下给予胰岛素。  
      关键词:胰岛素;胰岛素泵;皮下给药;妊娠期糖尿病;血糖;并发症   
      257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188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柴林,刘智慧,郑智文,解志强,李海燕
      2017, 28(15)
      摘要:目的:探讨靶控输注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对老年手术患者机体免疫及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泊酚注射液1.5~2 mg/kg,静脉注射;观察组患者给予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泵注量为0.5 μg/(kg·min),然后靶控输注依托咪酯注射液0.1~0.3 mg/kg,术中根据患者肢体活动情况追加依托咪酯注射液0.05~0.1 mg/kg。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免疫指标(CD4+、CD8+和CD4+/CD8+)及应激反应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和皮质醇(Cor)]水平,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CD4+、CD8+和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手术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CD4+/CD8+显著低于同组手术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NE、E、Co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NE、E、Cor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手术前,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老年手术患者围术期采用靶控输注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理想,可显著改善患者相关免疫指标及应激反应指标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靶控输注;依托咪酯;瑞芬太尼;免疫指标;应激反应;老年;手术患者   
      182
      |
      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337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娄满,高春燕,苏宁,胡晓英,英俊岐
      2017, 28(15)
      摘要:目的:观察左旋氨氯地平、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反杓型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150例反杓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B、C组,每组50例。A组患者给予替米沙坦片40 mg+氢氯噻嗪片10 mg,每日1次,清晨口服;B组患者给予左旋氨氯地平片5 mg,每日1次,晚间口服;C组患者给予替米沙坦片(用法用量同A组)+氢氯噻嗪片(用法用量同A组) +左旋氨氯地平片(用法用量同B组)。3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电解质水平、24 h动态血压变化情况及治疗后反杓型节律逆转为正常杓型节律的逆转率,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后电解质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24 h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24 h血压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C组均显著低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反杓型节律逆转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分时服药治疗反杓型高血压不仅可以降低患者24 h血压,还能有效逆转反杓型节律,安全性亦较好。  
      关键词:左旋氨氯地平;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反杓型高血压;疗效;安全性   
      456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906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龚红英,徐光辉
      2017, 28(15)
      摘要:目的:观察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多发性肌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多发性肌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泼尼松片口服,初始给药剂量为60~100 mg/d,每日3次,然后根据患者肌酸肌酶(CK)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逐渐减量至维持剂量10 mg/d,每日3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来氟米特片10 mg,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120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肌力评价情况,比较治疗前后肌酶谱[包括CK、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磷酸激酶(CPK)、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包括白细胞介素2(IL-2)、IL-8、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87.8%)和肌力达3级率(81.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5.5%、55.1%),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2.2% vs. 2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肌酶谱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多发性肌炎疗效较好,可以显著提升患者肌力,改善肌酶谱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来氟米特;泼尼松;多发性肌炎;疗效;安全性   
      251
      |
      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140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孙桂霞,杨少琴
      2017, 28(15)
      摘要:目的:观察奈达铂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00例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6MV直线加速器外放射联合腔内后装照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顺铂注射液20 mg/m2,d1+紫杉醇注射液35 mg/m2,d1,3 h内滴完;观察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奈达铂 20 mg/m2,d1+紫杉醇注射液(用法用量同对照组)。两组均以1周为1个周期,共治疗6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VEGF-C、VEGF-D水平和微淋巴管密度(LVD)、微血管密度(MVD)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52.00%)、疾病控制率(86.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2.00%、6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EGF-A、VEGF-C、VEGF-D水平和LVD、MVD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奈达铂联合紫杉醇可提高晚期宫颈癌患者的近期疗效,降低VEGF水平及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减少胃肠道反应,但应注意血小板毒性反应。  
      关键词:晚期宫颈癌;奈达铂;紫杉醇;顺铂;疗效;安全性   
      506
      |
      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024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雷旭珍,乔彦生
      2017, 28(15)
      摘要: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对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8例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资料,按照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脱水、活血化瘀、抗凝、降纤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帕罗西汀片20 mg,每天1次;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舍曲林片50 mg,每天1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抑郁缓解情况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MES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抑郁缓解总有效率(70.37%)和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66.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8.89%、40.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和MES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和MESS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帕罗西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后抑郁疗效较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间接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安全性亦较好。  
      关键词:帕罗西汀;急性脑梗死;抑郁;神经功能   
      345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008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柴红,路一芳,肖红珍,李颖,崔坤,张援月
      2017, 28(15)
      摘要:目的:观察天芪降糖胶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脑微血管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6例老年2型糖尿病伴脑微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0.5 g,口服,每日3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天芪降糖胶囊1.6 g,口服,每日3次。两组均用药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内皮素-1(ET-1)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9.58% vs. 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和血糖、hs-CRP、ET-1、TC、TG、LDL-C、血液流变学指标、MDA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中医证候总积分、FPG、2 hPG、hs-CRP、ET-1、TC、TG、LDL-C、血液流变学指标、MD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SOD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 HDL-C水平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天芪降糖胶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脑微血管病变的疗效显著,可降低血糖、血脂水平,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状态及氧化应激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2型糖尿病;脑微血管病变;天芪降糖胶囊;二甲双胍;疗效;安全性   
      182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331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张德重,王丽丽
      2017, 28(15)
      摘要:目的:探讨咪达唑仑联合曲马多对实施胃肠外科肿瘤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胃肠外科肿瘤患者资料,按用药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曲马多片100 mg,每日3次+咪达唑仑注射液3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60 mL中静脉泵注,2.5 mL/h,连续泵注24 h,持续3 d;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曲马多注射液100 mg,肌内注射,每日3次,连用3 d。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睡眠质量评分、疼痛程度评分、术后坠积性肺炎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评分、术后坠积性肺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联合曲马多可显著减轻胃肠外科肿瘤患者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及术后下床时间,提高睡眠质量,降低坠积性肺炎发生率,且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咪达唑仑;曲马多;术后康复;胃肠外科;肿瘤;坠积性肺炎   
      202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288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丁剑锋,罗远湘,李璐
      2017, 28(15)
      摘要:目的: 观察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8例MG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物理清洁方式清理眼睑,同时饭后温水送服盐酸多西环素片0.1 g,每日2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长约1.0~1.5 cm,涂入结膜囊,每日4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眼睑观察评分、症状评分、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9.1% vs. 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眼睑观察评分、症状评分、IL-6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眼睑观察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症状评分、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治疗MGD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睑板腺功能障碍;疗效;安全性;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341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102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胡丽丽,董超,王来成,尹弟,朱正秋,高超,黄广清,李晓
      2017, 28(15)
      摘要:目的:观察紫杉醇所致肌肉酸痛的发生情况,并观察双氯芬酸钠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4例接受紫杉醇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中共有56例出现紫杉醇所致肌肉酸痛,其中22例女性患者发生中、重度肌肉酸痛,将其随机分为A组(11例)和B组(11例)。A组患者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 mg,口服,每日1次;B组患者给予氨酚曲马多片1片,口服,每日1次,肌肉酸痛难以忍受时给予盐酸布桂嗪注射液100 mg,皮下注射,每日2~3次。两组疗程均为5 d。观察患者肌肉酸痛分布情况及疼痛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间,A、B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84例患者中,肌肉酸痛发生率为66.67%,其中轻度疼痛占23.81%,中度疼痛占13.10%,重度疼痛占29.76%。56例肌肉酸痛患者中,疼痛最早出现在给药当天,大多数患者出现在用药1~3 d后,主要表现为酸痛,严重疼痛时活动受限,多数伴乏力。A、B组患者疼痛缓解率均为100%,但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氯芬酸钠治疗紫杉醇所致肌肉酸痛的疗效与氨酚曲马多相当,且安全性优于氨酚曲马多。  
      关键词:双氯芬酸钠;氨酚曲马多;紫杉醇;肌肉酸痛;疗效;安全性   
      1122
      |
      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366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杜美欣,陈细兰,刘晓琦
      2017, 28(15)
      摘要:目的:总结应用胺碘酮致肺毒性的一般规律与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胺碘酮及避免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收录的1990-2016年间发表的胺碘酮致肺毒性相关个案报道文献,对符合要求的病例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收集到19篇相关文献,涉及20例应用胺碘酮致肺毒性的患者。其中,年龄>60岁的患者占75.0%,男女比例为3 ∶ 1;75.0%的患者肺毒性发生时的用药时间>1个月;17例患者胺碘酮的口服维持量为200~400 mg/d;6例患者死亡,占30.0%。结论:胺碘酮致肺毒性可能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用药时间、用药剂量等因素有关,其致死率相对较高,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关注,定期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  
      关键词:胺碘酮;肺毒性;文献分析   
      151
      |
      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300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索朗央宗,张伶俐,泽碧,蒋璐灿,归舸,白玛央宗,兰珍
      2017, 28(15)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阿苯达唑治疗囊型棘球蚴病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阿苯达唑单药或联合其他阳性药物/外科手术治疗囊型棘球蚴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提取资料并按照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价工具 5.1.0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RCT,合计1 02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阿苯达唑单药治疗囊型棘球蚴病可以显著提高有效率[RR=4.08,95%CI(1.82,9.14),P<0.001];阿苯达唑联合其他阳性药物的有效率显著高于阳性药物单用[RR=1.28,95%CI(1.01,1.63),P=0.04];阿苯达唑联合外科手术治疗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外科手术治疗[RR=1.22,95%CI(1.10,1.35),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苯达唑单药或联合其他阳性药物/外科手术治疗囊型棘球蚴病疗效均较好。  
      关键词:阿苯达唑;囊型棘球蚴病;疗效;系统评价   
      146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013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李艺,杨莉萍
      2017, 28(15)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西格列汀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西格列汀单药或联合常规方案(试验组)对比安慰剂单用或联合常规方案(对照组)治疗2型糖尿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 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了5项RCT,合计1 25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胰岛B 细胞功能指数(Homa-B)变化值[西格列汀单药治疗组:MD=9.21,95%CI(4.16,14.25),P<0.001;联合用药组:MD=7.24,95%CI(0.80,13.68),P=0.03]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变化值[西格列汀单药治疗组:MD=-0.40,95%CI(-0.44,-0.36),P<0.001;联合用药组:MD=-0.35,95%CI(-0.63,-0.07),P=0.0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西格列汀在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方面有一定效果。  
      关键词:西格列汀;胰岛B细胞功能;2型糖尿病;Meta分析   
      153
      |
      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039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田波,胡建新#,胡瑞钺,李志优
      2017, 28(15)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炎琥宁注射剂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探索省增补基本药物循证评价的有效方式,为新版基本药物目录遴选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收集炎琥宁注射剂单用或者联合其他阳性药物(试验组)对比其他阳性药物(对照组)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改良的Jadad评分量表评价质量后,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6项RCT,合计2 61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OR=5.28,95%CI(3.92,7.11),P<0.001]显著高于对照组,退热时间[MD=-1.97,95%CI(-2.83,-1.12),P<0.001]、肿胀消退时间[MD=-2.05,95%CI(-2.53,-1.58),P<0.001]、疼痛消失时间[MD=-1.39,95%CI(-2.02,-0.75),P<0.001]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炎琥宁注射剂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较好,可显著缩短患者退热时间、肿胀消退时间和疼痛消失时间。  
      关键词:益肾化湿颗粒;慢性肾炎;Meta分析;疗效   
      195
      |
      1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145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段小军,陈淑云,谈平
      2017, 28(15)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益肾化湿颗粒辅助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Medline、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收集益肾化湿颗粒辅助治疗慢性肾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手工检索相关中文期刊。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筛选和资料提取后,按照改良的Jadad评分量表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 Man 5.3.5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RCT,合计1 02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RR=1.33,95%CI(1.24,1.42),P<0.001]显著高于对照组,24 h尿蛋白定量[MD=-0.32,95%CI(-0.40,-0.24),P<0.001]、血肌酐[MD=-22.38,95%CI(-23.37,-21.39),P<0.001]、血尿素氮[MD=-1.45,95%CI(-2.05,-0.84),P<0.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肾化湿颗粒辅助治疗慢性肾炎疗效较好,可以降低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改善肾功能。  
      关键词:益肾化湿颗粒;慢性肾炎;Meta分析;疗效   
      194
      |
      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377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张勉,李超
      2017, 28(15)
      摘要:目的:改进双氢青蒿素哌喹片中双氢青蒿素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桨法进行溶出试验,以0.1 mol/L盐酸溶液为溶出介质,溶出介质体积为500 mL,转速为75 r/min,取样时间为45 min;样品前处理中加入3.6%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由原来的5 mL改为20 mL,加入磷酸的体积由原来的0.2 mL改为0.7 m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双氢青蒿素的溶出度:色谱柱为YMC-Pack ODS-A,流动相为0.02 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用磷酸调节pH为2.4)-乙腈(65 ∶ 35,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7 nm,柱温为30 ℃,进样量为20 μL。结果:双氢青蒿素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7.802~117.03 μg/mL(r=0.999 9);定量限为2.0 ng,检测限为0.6 ng;精密度、重复性试验的RSD<1.0%;回收率为99.18%~100.46%(RSD=0.45%,n=9)。3批样品中双氢青蒿素的平均溶出度分别为94.9%、77.9%、89.6%。结论:改进后的方法提高了其灵敏度、溶出度以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双氢青蒿素哌喹片;双氢青蒿素;溶出度测定;方法改进   
      268
      |
      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156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白雪梅,刘德龙,魏永巨
      2017, 28(15)
      摘要:目的:采用三维荧光光谱结合交替三线性分解(ATLD)算法测定徐长卿药材中丹皮酚的含量。方法:构建三线性模型,利用最小二乘原理进行ATLD,采用核一致诊断法对体系的组分数进行拟合,采用数学校正法校正内滤光效应。三维荧光光谱扫描条件:激发波长范围为250~400 nm,发射波长范围为410~600 nm,波长间隔为5 nm,狭缝宽度为5.0/5.0 nm,扫描速度为1 200 nm/min;测定吸收光谱条件:扫描波长范围为250~600 nm,扫描速度为600 nm/min;以Al(Ⅲ)作敏化剂增强丹皮酚的荧光强度。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药材样品中丹皮酚含量作为验证。结果:丹皮酚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132~1.188 μg/mL(r=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3.0%;加样回收率为100.1%~104.7%(RSD=2.39%,n=9);丹皮酚的解析光谱与其真实光谱几乎完全重合。HPLC测定结果与ATLD算法结果十分相近。结论:三维荧光光谱结合ATLD算法简便、快速、高效、准确,可用于复杂体系中特定组分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关键词:三维荧光光谱;交替三线性分解算法;徐长卿;丹皮酚;高效液相色谱法   
      186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353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姜鹰雁,耿志鹏,刘燕,索栋,杨海霞
      2017, 28(15)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艾司奥美拉唑镁原料药中甲醇、异丙醇、乙腈、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苯6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B-624毛细管柱,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为200 ℃,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50 ℃,载气为氮气,氮气流速为2.0 mL/min,分流比为5 ∶ 1,顶空进样量为1 mL,顶空平衡温度为80 ℃,平衡时间为20 min。结果:甲醇、异丙醇、乙腈、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苯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12.56~628.00 μg/mL(r=0.999 7)、20.22~1 011.20 μg/mL(r=0.999 9)、1.96~97.76 μg/mL(r=0.999 7)、3.10~154.88 μg/mL(r=0.999 8)、20.69~1 034.56 μg/mL(r=0.999 8)、3.53~176.72 μg/mL(r=0.999 8);定量限分别为1.00、0.91、0.47、0.93、0.41、0.35 μg/mL,检测限分别为0.31、0.30、0.14、0.31、0.12、0.11 μ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3%;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4.53%~101.29%(RSD=2.15%,n=9)、97.78%~103.42%(RSD=1.77%,n=9)、96.99%~105.76%(RSD=2.59%,n=9)、96.83%~102.05%(RSD=1.86%,n=9)、97.98%~101.13%(RSD=0.88%,n=9)、97.80%~102.40%(RSD=1.41%,n=9)。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艾司奥美拉唑镁原料药中甲醇、异丙醇、乙腈、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苯6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同时测定。  
      关键词:艾司奥美拉唑镁;顶空气相色谱法;有机溶剂;残留量;甲醇;异丙醇;乙腈;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苯   
      172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052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张小强,吴云,杨一帆,王振中,丁岗
      2017, 28(15)
      摘要:目的:建立胆木叶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和薄层色谱法(TLC)对药材进行定性鉴别;测定药材水分、灰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中异长春花苷内酰胺含量:色谱柱为Lichrospher C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26 nm,柱温为30 ℃,进样量为10 μL。结果:胆木叶的显微鉴别特征性强,TLC图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异长春花苷内酰胺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010 5~0.21 mg/mL(r=0.999 5);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加样回收率为96.25%~101.82%(RSD=1.86%,n=9)。测得药材样品总灰分为5.27%~6.44%,酸不溶性灰分为0.23%~0.36%,水分为9.48%~11.46%,异长春花苷内酰胺含量为0.124%~1.003%。结论:该研究所建标准可用于胆木叶药材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胆木叶;质量标准;显微鉴别法;薄层色谱法;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156
      |
      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272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陈鸿玉,李劲平,李文莉,丁野,孙辉,杨清,黄晓燕
      2017, 28(15)
      摘要:目的:建立驴胶补血颗粒中阿胶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胰蛋白酶对制剂中阿胶进行酶解,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检测制剂中阿胶成分。色谱条件:色谱柱为Hypersil GOLD C18,流动相为0.1%甲酸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 0.3 mL/min,柱温为30 ℃,进样量为5 μL。质谱条件:离子源为电喷雾离子源,离子化模式为电喷雾正离子化模式(多反应监测),检测离子对为阿胶特征分子离子峰m/z 539.8(双电荷)→612.4和m/z 539.8(双电荷)→923.8,喷雾电压为3 100 V,鞘气压为20 Arb,辅助气压为8 Arb,离子传热管温度为350 ℃,蒸发温度为350 ℃,扫描模式为单离子检测扫描,碰撞气体为高纯氩气。结果:阿胶成分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20.24~2 024 μg/mL(r=0.997 8);检测限为1%;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6.0%。27批样品中均检出阿胶特征分子离子峰。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可用于驴胶补血颗粒中阿胶的检测。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驴胶补血颗粒;阿胶;特征分子离子峰   
      244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185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叶绿萍,宾彬,龚敏阳,唐春丽,马儒清
      2017, 28(15)
      摘要:目的:建立普乐士泰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太子参、石菖蒲、大血藤、茜草、王不留行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益母草碱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流动相为甲醇-0.02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pH至2.5)(24 ∶ 76,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7 nm,柱温为30 ℃,进样量为10 μL。结果:太子参、石菖蒲、大血藤、茜草、王不留行的TLC图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盐酸益母草碱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4.05~81.00 μg/mL(r=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加样回收率为98.47%~103.83%(RSD=2.04%,n=9)。结论:该研究所建标准可用于普乐士泰胶囊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普乐士泰胶囊;质量标准;薄层色谱法;益母草碱;高效液相色谱法   
      197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067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李宵,吴茵,支旭然,李倩,李颖,董占军
      2017, 28(15)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苦黄注射液中苦参碱、槐果碱、大黄素、大黄酸、绿原酸、柴胡皂苷a、芦荟大黄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色谱柱为 Phenomenex Kinetex C18,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柱温为20 ℃,进样器温度为10 ℃,平衡时间为4 min,进样量为5  μL。离子化模式为电喷雾电离,源喷射电压分别为5 500、-4 500 V,雾化气压力为4.14×105 Pa,加热气压力为4.48×105 Pa,帘气压力为1.72×105 Pa,离子源温度为600 ℃,工作模式为多反应监测模式。结果:苦参碱、槐果碱、大黄素、大黄酸、绿原酸、柴胡皂苷a、芦荟大黄素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1.25~80.0 ng/mL(r=0.999 3)、1.10~70.0  ng/mL(r=0.999 5)、0.16~10.5  ng/mL(r=0.999 3)、2.61~168 ng/mL(r=0.999 3)、1.50~96.0  ng/mL(r=0.999 3)、1.48~94.5  ng/mL(r=0.999 6)、6.11~391 ng/mL(r=0.999 1);定量限分别为0.061、0.109、0.041、1.313、0.500、0.492、3.055 ng/mL,检测限分别为0.025、0.054、0.016、0.656、0.150、0.148、1.528 n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3%;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45%~99.45%(RSD=1.43%,n=6)、97.50%~101.00%(RSD=1.50%,n=6)、95.67%~101.73%(RSD=2.85%,n=6)、97.17%~100.57%(RSD=1.16%,n=6)、95.19%~98.90%(RSD=1.71%,n=6)、95.38%~103.85%(RSD=3.39%,n=6)、95.50%~101.17%(RSD=1.20%,n=6)。结论:该方法简便、高效、准确、可靠,适用于同时测定苦黄注射液中7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关键词:苦黄注射液;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苦参碱;槐果碱;大黄素;大黄酸;绿原酸;柴胡皂苷a;芦荟大黄素   
      240
      |
      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161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吴明侠,李会,崔永霞,侯珊珊,丁亚慧
      2017, 28(15)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金银花中6种成分含量的方法,并研究金银花炒炭前后上述成分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Plus C18 RRHD,流动相为0.1%磷酸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检测波长为350 nm,柱温为25 ℃,进样量为1 μL。结果:绿原酸、芦丁、木犀草苷、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 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21.2~424 μg(r=0.999 3)、1.17~23 μg(r=0.999 5)、2.18~43 μg(r=0.999 8)、5.10~102 μg(r=0.999 3)、2.60~52 μg(r=0.999 1)、4.95~99 μg(r=0.999 8);精密性、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11%~99.76%(RSD=1.20%,n=6)、95.20%~99.90%(RSD=2.20%,n=6)、95.71%~100.30%(RSD=2.20%,n=6)、95.00%~96.98%(RSD=0.88%,n=6)、96.47%~103.00%(RSD=2.40%,n=6)、95.78%~103.80%(RSD=3.20%,n=6)。与炮制前比较,炮制后的金银花中芦丁、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的含量增加,绿原酸、异绿原酸A的含量明显下降,而木犀草苷的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好,可用于金银花中6种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金银花炒炭前后化学成分有一定变化。  
      关键词:金银花;炒炭;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变化   
      181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360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马丽娟,韩乐,刘训红,吴启南,傅兴圣,许虎
      2017, 28(15)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地耳草药材中21种无机元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功率为1 300 W,冷却气流量为1.5 L/min,载气流速为0.8 L/min,辅助气流量为0.2 L/min,积分时间为10 s,延迟时间为1 s,重复1次,测量方式为标准曲线法。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铁、镁、钙、铝、钾、钠、锌、钴、镍、钡、锰、磷、硒、钛、锶、铜、砷、镉、铬、铅、汞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50~250 μg/mL(r=0.997 2)、25~100 μg/mL(r=0.998 9)、25~100 μg/mL(r=0.997 7)、2.5~15 μg/mL(r=0.999 6)、25~150 μg/mL(r=0.999 1)、2.5~15 μg/mL(r=0.999 9)、2.5~10 μg/mL(r=0.999 9)、2.5~10 μg/mL(r=0.999 9)、2.5~10 μg/mL(r=0.999 9)、2.5~10 μg/mL(r=0.999 9)、2.5~10 μg/mL(r=0.999 8)、2.5~10 μg/mL(r=0.999 6)、0.5~2 μg/mL(r=0.999 5)、2.5~10 μg/mL(r=0.999 9)、0.5~2 μg/mL(r=0.998 3)、2.5~10 μg/mL(r=0.999 7)、2.5~10 μg/mL(r=0.999 9)、2.5~10 μg/mL(r=0.999 9)、2.5~10 μg/mL(r=0.999 9)、0.05~0.2 μg/mL(r=0.999 2)、0.05~0.2 μg/mL(r=0.999 7);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5.0%;加样回收率为93.9%~106.9%(RSD为0.22%~2.94%,n均为6)。钾、镁、磷、钙、铝为药材样品中主要的无机元素成分;21种元素中部分元素间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好,可用于地耳草药材中21种无机元素含量的同时测定。  
      关键词:地耳草;无机元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154
      |
      1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383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王中华,马瑛
      2017, 28(15)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蜂房中5种重金属含量的方法,探讨不同产地和药用部位对其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原子分光光度法(氢化物还原法、冷蒸气法、石墨炉法、火焰法)测定药材中砷(As)、汞(Hg)、铅(Pb)、镉(Cd)、铜(Cu)的含量。比较不同产地和药用部位的药材中重金属含量的差异。结果:As、Hg、Pb、Cd、Cu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40、0~0.9、0~80、0~8、0~800 ng/mL(r分别为0.993 0、0.997 4、0.995 5、0.992 7、0.996 6);定量限分别为4.473、2.35×10-3、8.380、2.128、54 ng/mL,检测限分别为1.342、0.701×10-3、2.514、0.632、16 ng/mL;精密性、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5.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84.26%~102.25%(RSD=7.71%,n=6)、90.90%~115.31%(RSD=9.38%,n=6)、92.16%~105.70%(RSD=6.19%,n=6)、90.81%~113.99%(RSD=8.86%,n=6)、91.63%~102.79%(RSD=5.09%,n=6)。山东、河北产药材样品中重金属超标情况最为严重,其主要超标的重金属是Pb;蜂室药材样品中Pb含量高于其他药用部位。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好,可用于蜂房中5种重金属含量的同时测定。不同产地和药用部位蜂房中重金属含量有一定不同。  
      关键词:产地;药用部位;蜂房;重金属;含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87
      |
      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099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漆立军,黄华斌,覃鸿恩
      2017, 28(15)
      摘要:目的:建立复方独正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独正杆、刺老苞、刺五加、三七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紫丁香苷、齐墩果酸、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的含量:色谱柱为Inertsil ODS-SP C18,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5 nm,柱温为25 ℃,进样量为10 μL。结果:独正杆、刺老苞、刺五加、三七的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紫丁香苷、齐墩果酸、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056~0.337 μg(r=0.999 8)、0.022~0.130 μg(r=0.999 9)、0.030~0.182 μg(r=0.999 5)、0.010~0.061 μg(r=0.999 8)、0.038~0.226 μg(r=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3.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55%~103.80%(RSD=2.0%,n=9)、100.00%~104.56%(RSD=3.0%,n=9)、97.06%~102.94%(RSD=2.1%,n=9)、97.06%~102.94%(RSD=2.0%,n=9)、96.67%~100.00%(RSD=1.5%,n=9)。结论:该研究所建标准可用于复方独正片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复方独正片;质量标准;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547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075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袁浩宇,王鹏,易红,俞瑜
      2017, 28(15)
      摘要:目的:改进测定洛索洛芬钠片中主成分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迪马Inspire C18,流动相为乙腈-0.01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含0.2%三乙胺,磷酸调节pH至3.0±0.1)(62 ∶ 38,V/V),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40 ℃,检测波长为221 nm,进样量为20 μL。结果:洛索洛芬钠峰与相邻杂质峰达到良好分离(分离度>1.5);洛索洛芬钠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30.0~90.0 μg/mL(r=0.999 8);洛索洛芬钠检测限为0.3 μ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1.0%;回收率为99.00%~99.87%,RSD=0.33%(n=9)。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适用于洛索洛芬钠片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洛索洛芬钠片;含量;有关物质   
      339
      |
      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298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纪宏,刘晶,王威,祁进,刘清华
      2017, 28(15)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缬沙坦氢氯噻嗪片中缬沙坦和氢氯噻嗪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流动相为[0.1%磷酸溶液-乙腈(95 ∶ 5,V/V)]-[0.1%磷酸溶液-乙腈(5 ∶ 95,V/V)](梯度洗脱),流速为0.25 mL/min,检测波长为272 nm,柱温为35 ℃,进样量为1.5 μL。结果:缬沙坦和氢氯噻嗪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8.1~324.2 μg/mL(r=0.999 9)、1.2~50.1 μg/mL (r=0.999 9);定量限分别为0.24、0.04 ng,检测限分别为0.06、0.01 ng;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69%~100.35%(RSD=1.03%,n=9)、98.27%~100.60%(RSD=0.83%,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可用于缬沙坦氢氯噻嗪片中缬沙坦和氢氯噻嗪含量的同时测定。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缬沙坦氢氯噻嗪片;缬沙坦;氢氯噻嗪;含量   
      224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246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田洁,彭博,吴世杰,赵丽元,邹亮,郝爱鱼,丁红雨
      2017, 28(15)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市售滴眼液中羟苯甲酯、羟苯乙酯、羟苯丙酯和苯扎氯铵4种抑菌剂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 GOLD C18,流动相为0.005 mol/L醋酸铵溶液(每1 L中含三乙胺10 mL,用冰醋酸调节pH为5.0±0.5)-乙腈(45 ∶ 55,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分别为262 nm(羟苯甲酯、羟苯乙酯和羟苯丙酯)、214 nm(苯扎氯铵),柱温为30 ℃,进样量为20 μL。结果:羟苯甲酯、羟苯乙酯、羟苯丙酯和苯扎氯铵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1.235 0~15.438 0 μg/mL(r=0.999 9)、1.317 0~16.383 6 μg/mL(r=0.999 7)、1.207 2~15.089 4 μg/mL(r=0.999 6)、17.776~222.0 μg/mL(r=0.999 9);定量限分别为2.0、2.0、2.0、1.11 μg,检测限分别为0.375、0.375、0.375、0.333 μg;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14%~102.48%(RSD=1.6%,n=9)、98.79%~102.42%(RSD=1.3%,n=9)、98.19%~102.49%(RSD=1.5%,n=9)和98.76%~100.53%(RSD=0.6%,n=9)。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操作简单,适用于市售滴眼液中羟苯甲酯、羟苯乙酯、羟苯丙酯和苯扎氯铵含量的同时测定。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滴眼液;抑菌剂;羟苯甲酯;羟苯乙酯;羟苯丙酯;苯扎氯铵   
      187
      |
      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222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黄姗,张梦泽
      2017, 28(15)
      摘要:目的:建立测定维格列汀片中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 Xterra MS C18,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水-乙腈-甲醇(400 ∶ 600 ∶ 15 ∶ 15,V/V/V/V)]-[磷酸盐缓冲液-乙腈-甲醇(400 ∶ 450 ∶ 150,V/V/V)](梯度洗脱),流速为1.2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5 ℃,进样量为10 μL。结果:杂质A、B、C、D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18.80~188.0 μg/mL(r=0.999 5)、22.64~226.4 μg/mL(r=0.999 6)、21.74~217.4 μg/mL(r=0.999 7)、19.12~191.2 μg/mL(r=0.999 8);检测限分别为4.18、2.68、1.12、1.34 μ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3%;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9%~103.1%(RSD=2.01%,n=9)、98.8%~104.1%(RSD=1.93%,n=9)、98.0%~103.6%(RSD=1.81%,n=9)、100.8%~104.1%(RSD=0.98%,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用于维格列汀片中有关物质的测定。  
      关键词:维格列汀片;有关物质;高效液相色谱法   
      316
      |
      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902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张静,翟丽杰,高立娜
      2017, 28(15)
      摘要:目的:建立测定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中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 Hypersil ODS,流动相为0.01 mol/L磷酸氢二钾溶液(调节pH为7.0)-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90 nm,柱温为40  ℃,进样量为20 μL。结果:杂质A、B、C+E、D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416 8~1.042 0 μg/mL(r=0.999 8)、0.195 0~0.487 5 μg/mL(r=0.999 9)、0.389 0~0.972 5 μg/mL(r=0.999 8)、0.198 6~0.496 5 μg/mL(r=0.999 8);定量限分别为0.834、0.780、1.556、0.794  ng/mL,检测限分别为0.417、0.390、0.778、0.397 ng/mL;精密度试验的RSD<1.0%,重复性试验中总杂质峰面积的RSD<1.0%;回收率分别为98.81%~102.49%(RSD=1.18%,n=9)、95.31%~98.44%(RSD=0.91%,n=9)、96.88%~98.44%(RSD=0.52%,n=9)、97.87%~101.28%(RSD=1.05%,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中有关物质的测定。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有关物质;测定   
      264
      |
      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228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冒小璟,张吉,胡琴
      2017, 28(15)
      摘要:目的:为提高我校临床药学专业本科生的毕业实习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针对我校临床药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实习模式存在的问题,从带教师资安排、科室轮转安排、考核方式3个方面在我校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试点改革。结果:新的毕业实习模式中,在带教师资安排方面,学生在临床医学科室实习时,由临床医师与临床药师共同带教,并加强师资培训,开展多种教学方式;在科室轮转安排方面,缩短药学基本科室实习时间,增加临床药学相关实习科室及实习时间,并整合临床医学与临床药学实习内容,选择配备有临床药师的临床医学科室进行实习;在考核方式方面,分为临床药学实践技能考核、药物相关理论知识考核和实习期间的基本情况考核3个部分。结论:新的毕业实习模式着重于学生临床药学应用技能培训,注重学生实践技能考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合理用药思维,提升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适用于我校临床药学专业本科生的毕业实习。  
      关键词:临床药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实习模式;改革;探索   
      184
      |
      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081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徐倩,姜玉琴,余童,杨俊龙
      2017, 28(15)
      摘要:目的:为推动“全程导师制”在医药类高职院校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医药类高职院校本科实习生106名,随机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3)。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程导师制”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生实习教学结束后的考核指标得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实习教学结束后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运用能力、沟通能力、自主判断能力和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等考核指标得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学生实习教学结束后反映教学质量的实践能力强、应变能力好、关心体贴患者、学习状况佳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8.11% vs. 88.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药类高职院校实习教学中在常规教学方法基础上实施“全程导师制”教学方法的效果理想,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满意度。  
      关键词:全程导师制;医药类高职院校;实习教学;应用效果;考核指标;教学质量;满意度   
      134
      |
      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112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李心怡,蒋运斌,马逾英
      2017, 28(15)
      摘要:目的:为电喷雾检测器(CAD)在药物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中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收集国内外近十余年来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对比和综述。结果与结论:HPLC法常用的检测器有多种,而药物的化学结构多种多样,不同化学结构的化合物应选择适当的检测器来进行检测和分析。CAD检测器以其较高的灵敏度、低检测限及较强的通用性等突出的优势,广泛应用于检测不挥发性或半挥发性物质,尤其适用于皂苷类、糖类、生物碱类、脂类化合物等无紫外吸收或弱紫外吸收成分的分析与检测。CAD检测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他检测器的不足,其应用范围有望得到进一步拓展。  
      关键词:电喷雾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法;药物分析;优势;进展   
      294
      |
      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106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路立峰,高源,汤志强
      2017, 28(15)
      摘要:目的:为深入研究和开发白芷提供参考。方法:以“白芷”“炮制”“鉴别”“质量控制”等为关键词,组合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等收载的2007-2016年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献,就白芷的加工炮制、定性鉴别、质量控制等进行总结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查阅到相关文献145篇,其中有效文献37篇。当前白芷加工炮制研究涉及加工、切制、炮制、干燥、粉碎等,但关于其炮制机制研究较少;除香豆素类成分外其他类成分研究较少;质量控制模式研究呈现多元化,但尚不能全面表征其药效。故应加强白芷炮制方法和机制研究,创新和完善其质量控制模式。  
      关键词:白芷;加工炮制;定性鉴别;质量控制   
      215
      |
      1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216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