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17 28 21
    • 田波,胡建新,胡瑞钺,李志优
      2017, 28(21)
      摘要:目的:为我国各省增补基本药物进行可定量的综合评价,为新版基本药物目录的遴选提供参考。方法:以德尔菲法为基础建立评价指标,并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两两比较,构建判断矩阵,计算出各指标权重系数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构建了由6个一级指标(包括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可供应性、可负担性、适应性)和24个二级指标构成的评价模型,并求解出各指标对目标层的权重,其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权重值居前两位。结论:层次分析法能较科学、合理地确定权重系数,提高评价指标体系的可信度和可操作性,是探索省增补基本药物科学遴选体系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增补基本药物;评价指标;权重系数   
      284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794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马洁,陶宜富,张海涛,刘义保
      2017, 28(21)
      摘要:目的:为制定促进基本药物在二、三级医疗卫生机构推广应用的政策提供依据。方法:调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南京市属所有的共计31家二、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药品采购入库数据,利用Excel 2010和SPSS 20.0软件汇总、统计和分析基本药物的采购金额和配备数量情况。结果:2012-2015年,31家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金额占药品总采购金额的比例(简称“基本药物采购金额占比”)平均分别为18.33%、18.56%、17.19%、17.53%,国家基本药物采购金额占基本药物采购金额的比例(简称“国家基本药物采购金额占比”)平均分别为31.14%、29.40%、25.69%、25.79%,配备的基本药物通用名数平均分别为189.84、205.58、210.26、206.65个;其中,2014年基本药物采购金额占比、国家基本药物采购金额占比均较2013年显著降低(P<0.05),2013年配备的基本药物通用名数较2012年显著增加(P<0.05)。各年度二级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金额占比均显著高于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综合医院基本药物采购金额占比均显著高于专科医院,配备的基本药物通用名数均显著高于中医院和专科医院;下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二级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金额占比均显著高于未下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二级医疗卫生机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度综合医院基本药物采购金额占比与药品总采购金额均具有负相关性(P<0.05);所有医疗卫生机构配备的基本药物通用名数与全部药品通用名数均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2012-2015年南京市二、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金额占比、国家基本药物采购金额占比及配备的基本药物通用名数差异较大,数值普遍较低,除个别医疗卫生机构外绝大多数没有达到江苏省卫生计生委的要求。医疗卫生机构的级别、类型、药品采购配备规模及是否下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可能对其基本药物采购配备产生影响。  
      关键词:南京市;二、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配备   
      293
      |
      1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164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王琼,万华麒,吴金府,孙雪,黄世超,潘永帅
      2017, 28(21)
      摘要:目的:为进一步推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和完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四川省泸州市的252名基层医师,就其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与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并就相关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252份,回收有效问卷243份,有效回收率为96.4%。242名听说过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受访者中选择“听说过但不清楚”的比例最高(占52.1%);149名参加过国家基本药物知识培训或学习的受访者中仅参加过“1次”的比例最高(占57.0%);受访者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各项常识的知晓率最高为45.0%,最低为16.5%。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受访者中经常向诊疗对象宣传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仅占23.1%,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工作量选择“没有变化”的比例最高(均占58.3%),认为对临床用药习惯的“影响不大”的比例最高(占38.8%);受访者中86.4%愿意优先考虑使用国家基本药物,排在前4位的原因依次是“可以获得有关基本药物使用的培训和指导”“规定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的使用率”“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宣传力度加大”“定期评价医师的处方”,而13.6%不愿意优先考虑使用国家基本药物,排在前4位的原因依次是“缺乏使用基本药物的信心”“基本药物可及性太差”“担心因处方基本药物出现医疗事故,引发医疗纠纷”“不知道哪些是基本药物”。结论:泸州市基层医师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和贯彻落实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与其参与国家基本药物知识培训或学习的次数较少且效果不明显有关,同时也与政府的相关配套政策不完善有一定关系。  
      关键词:基层医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认知;行为;调查   
      205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944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贾海玲,王健,张萍,杨灵芝,王红英,李冰,史玲,栗克清,张云淑
      2017, 28(21)
      摘要:目的:为老年抑郁症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7月2-9日河北省11市39家精神卫生机构的门诊及住院老年抑郁症患者96例,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并结合处方/医嘱查阅对其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就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96份,回收有效问卷96份,有效回收率为100%。96例受访患者中,95例使用新型抗抑郁药,以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为主(占75.0%);使用例数排前5位的分别是舍曲林(23例,占24.0%,日剂量:25~200 mg)、帕罗西汀(22例,占22.9%,日剂量:20~60 mg)、艾司西酞普兰(20例,占20.8%,日剂量:5~40 mg)、文拉法辛(13例,占13.5%,日剂量:75~300 mg)、米氮平(12例,占12.5%,日剂量:8~30 mg)。96例受访患者中,22例(占22.9%)单独使用1种抗抑郁药,其余74例(占77.1%)为联合用药,其中47例为2种药联用,22例为3种药联用,4例为4种药联用,1例为5种药联用;联用心境稳定剂的有6例,联用抗精神病药的有21例,联用苯二氮 [卓]类药物的有50例(其中6例联用2种苯二氮 [卓]类药物),联用其他类型安眠药的有2例,联用抗焦虑药的有14例,联用抗胆碱药的有2例。结论:河北省精神卫生机构老年抑郁症患者用药基本符合当前趋势,但仍存在用药剂量达到或超过规定的最高剂量、联合用药品种偏多或方式不当等不合理用药现象。  
      关键词:河北省;精神卫生机构;老年;抑郁症;药物;调查分析   
      255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798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刘学伟
      2017, 28(21)
      摘要:目的:为提高紧急避孕药物使用比例和减少非意愿妊娠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我院458例因非意愿妊娠要求流产的妇女的紧急避孕知识知晓情况及来源、紧急避孕药物使用情况、未使用紧急避孕药物的主要原因以及相关药物可获得性等进行调查,并就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458份,回收有效问卷426份,有效回收率为93.0%。受访妇女紧急避孕知识知晓率为81.2%(346/426),其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受访妇女紧急避孕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其他文化程度的受访妇女(P<0.001);曾使用过相关药物的比例为56.3%(240/426),其中年龄<30岁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受访妇女曾使用过相关药物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和文化程度的受访妇女(P<0.01)。受访妇女本次妊娠发生的末次月经后使用过紧急避孕药物的占20.2%(86/426),其中按正确方法服用紧急避孕药物的仅占3.5%(3/86);未使用紧急避孕药物的主要原因是对紧急避孕不太了解和不知晓,占60.6%(206/340)。受访妇女紧急避孕知识主要来源于网络信息平台的比例最高,占53.5%(185/346)。有购买紧急避孕药物经历的受访妇女中,37.0%(81/219)认为不能方便地购买到药物。结论:紧急避孕药物在非意愿妊娠妇女中的使用比例有待提高,且不规范用药的现象较为普遍,表明避孕知识健康教育仍待加强,紧急避孕药物可获得性仍待提升。  
      关键词:非意愿妊娠;紧急避孕药物;使用;调查   
      322
      |
      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955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徐凤玲,朱瑞,倪秀梅,周敏
      2017, 28(21)
      摘要: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对感染性休克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组织灌注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26例感染性休克引起的ARDS患者均给予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5 μg/(kg·min),持续泵注20 min,后每20 min增加5 μg/(kg·min),直至15 μg/(kg·min),持续泵注维持6 h,泵注过程中维持平均动脉压(MAP)在65 mmHg左右。记录所有患者用药前,用药后6、24、48 h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I)、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组织灌注量指标(去甲肾上腺素、尿量、血氧饱和度、血乳酸)、呼吸机参数指标(呼气末正压、每分钟通气量、呼吸频率、吸气峰压、平台压)。结果:患者用药前后HR、MAP、GEDV、ITBI、血氧饱和度、血乳酸、呼吸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用药后6、24、 48 h的CO、SV、尿量、每分钟通气量均显著高于用药前,且随用药时间延长逐渐升高;用药后ELWI、SVRI、呼吸末正压、吸气峰压、平台压均显著低于用药前,且随用药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用药后24、 48 h的去甲肾上腺素均显著低于用药前及用药后6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用药前与用药后6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多巴酚丁胺可改善感染性休克引起的ARDS患者的ELWI、组织灌注及呼吸功能,稳定血流动力学。  
      关键词:多巴酚丁胺;感染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水指数;组织灌注;呼吸功能;血流动力学   
      222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776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景良洪,陈琼科#,宋凤萍,曾艳丽
      2017, 28(21)
      摘要:目的:探讨甲巯咪唑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贴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激素水平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15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50例)、B组(50例)和C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患者给予甲巯咪唑片起始剂量20~40 mg,口服,每日1~2次,连用2~6周后若病情改善,则减量至2.5~10 mg并维持,若无改善则维持20~40 mg;B组患者给予穴位敷贴治疗贴1贴,每日早餐后1 h贴于足三里、三阴交、神门、太冲、内关等穴位处。C组患者给予甲巯咪唑片(用法用量同A组)+穴位敷贴治疗贴(用法用量同B组)。3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睾酮(T)、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血清降钙素(CT)、骨钙素(BGP)、甲状旁腺素(PTH)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TSH、PTH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C组显著高于A、B组;3组患者FT3、FT4、T3、T4、T、E2、LH、FSH、CT、BGP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C组显著低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项指标A、B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甲巯咪唑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贴可显著改善甲亢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性激素水平紊乱和骨代谢异常,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巯咪唑;穴位敷贴治疗贴;甲状腺激素;性激素;骨代谢;安全性   
      291
      |
      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951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王娟,申文娟,姚旭,郑自通,邓珊珊
      2017, 28(21)
      摘要:目的:观察氟桂利嗪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偏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2例急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65岁及以下每晚10 mg,每日1次,65岁以上每晚5 mg,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20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至痊愈或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起效时间、痊愈时间,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 (VAS) 评分、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无患者终止、脱落,均完成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86.11%),起效时间、痊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氟桂利嗪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偏头痛的疗效与安全性均较好。  
      关键词:氟桂利嗪;丹参多酚酸盐;急性偏头痛;疗效;安全性   
      269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888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刘燕琳,宋传杰,尹玲,梁晓燕,张晗,李长征
      2017, 28(21)
      摘要:目的:研究美罗培南(MPN)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SCF)对3种多重耐药(MDR)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方法:收集2016年1-12月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患者的痰、血、尿、腹水或引流液标本,从中分离得到的MDR-大肠埃希菌(EC)、MDR-肺炎克雷伯菌(KPN)、MDR-鲍曼不动杆菌(AB)各50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棋盘法测定MPN、SCF、MPN+SCF对MDR-EC、MDR-KPN、MDR-AB的半数抑菌浓度(MIC50)、90%抑菌浓度(MIC90)及平均抑菌浓度(MICG),计算联合抑菌浓度(FIC)指数,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MPN单用时MDR-EC、MDR-KPN、MDR-AB的MICG分别为36.82、82.45、34.32 μg/mL,SCF单用时MDR-EC、MDR-KPN、MDR-AB的MICG分别为42.14、112.67、24.11 μg/mL,MPN+SCF时MDR-EC、MDR-KPN、MDR-AB的MICG分别为25.97、56.64、11.36 μg/mL,MDR-EC、MDR-KPN中的MICG为MPN+SCF<MPN<SCF,MDR-AB中的MICG为MPN+SCF<SCF<MP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PN+SCF对MDR-EC、MDR-KPN、MDR-AB的FIC最高分别为>0~0.5(78.00%)、>0~0.5(72.00%)、>0.5~1.0(82.00%)。结论:MPN联合SCF可有效提高对MDR-EC、MDR-KPN、MDR-AB等MDR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且两药联用具有协同作用。  
      关键词: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杆菌;抗菌活性   
      1143
      |
      1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960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秦建华,张雪容,马庆军,何亮,田永芳
      2017, 28(21)
      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葡萄糖对体外循环下联合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120例在我院接受体外循环下联合瓣膜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所有患者均按照常规操作进行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4 ℃托马斯停跳液与氧合血按照1 ∶ 4(V ∶ V)混合进行心肌保护。观察组患者心肌保护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但在4 ℃托马斯停跳液中加入胰岛素注射液10 IU/L和葡萄糖注射液10 g/L。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体外循环结束时(T1)、术后12 h(T2)、术后24 h(T3)、术后48 h(T4)、术后72 h(T5)血浆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主动脉开放后自动复跳率、T1时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使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0时,两组患者血浆BNP、cTnⅠ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5时,两组患者BNP、cTnⅠ水平显著高于T0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TnⅠ水平在T4时开始降低,BNP水平在T5 h时开始降低。此外,观察组患者BNP、cTnⅠ水平在T1-5时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脉开放后,两组患者自动复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多巴胺使用量(T1时)、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见严重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胰岛素-葡萄糖可以减轻体外循环下联合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心肌损害,减少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亦较好。  
      关键词:胰岛素;体外循环;联合瓣膜置换术;心肌保护;脑钠肽;心肌肌钙蛋白Ⅰ   
      247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028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杨琛,尹中普
      2017, 28(21)
      摘要:目的:比较地塞米松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50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患者于内镜下经鼓膜穿刺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 mg。观察组患者于内镜下经咽鼓管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 mg。两组均每2 d 1次,共治疗3次。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1、2、4、8 kHz 频率骨导阈值、水通道蛋白1、水通道蛋白4水平,复发情况和鼓室积液发生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复发率、鼓室积液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频率骨导阈值、水通道蛋白1、水通道蛋白4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频率骨导阈值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水通道蛋白1、水通道蛋白4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经咽鼓管给予地塞米松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在疗效、减轻临床症状、改善各频率骨导阈值、上调水通道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复发和鼓室积液风险方面均显著优于经鼓膜穿刺给药,但两种给药方式的安全性相当。  
      关键词:鼓膜穿刺;咽鼓管;地塞米松;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安全性   
      339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939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黄园,李璐
      2017, 28(21)
      摘要: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清炎症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146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丹红注射液3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5 000 IU,皮下注射,每天2次。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白细胞介素6( 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l)、1秒呼出的气体量占肺内总量的百分比(FEVl/FVC)、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15% vs. 78.08%,P<0.05)。治疗前,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单项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症状总评分、IL-6、IL-8、TNF-α和pa(CO2)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FEVl、FEVl/FVC、pa(O2)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COPD疗效较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肺功能,安全性亦较好。  
      关键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丹红注射液;低分子肝素;炎症因子;肺功能   
      441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710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王会洪,黄鹤,任贻强
      2017, 28(21)
      摘要: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低剂量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资料,按照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胺碘酮片口服治疗(第1周:每次0.2 g,每日3次;第2周:每次0.2 g,每日2次;第3周至疗程结束:每次0.2 g,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予以盐酸胺碘酮片口服治疗(第1周:每次0.2 g,每日2次;第2周至疗程结束:每次0.2 g,每日1次)+参松养心胶囊1.6 g,口服,每天3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压,心率,心电图中PR间期、QT间期,复律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4.34%)显著高于对照组(81.13%),不良反应发生率(3.77%)显著低于对照组(13.21%),复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PR间期和QT间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参松养心胶囊联合低剂量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较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心率,起效较快,安全性亦较好。  
      关键词:参松养心胶囊;胺碘酮;室性心律失常;心率;疗效;安全性   
      296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965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王昕雯,田向阳
      2017, 28(21)
      摘要: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急性脊髓炎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锥体束传导功能和感觉障碍的影响。方法: 116例急性脊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 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0.4 mg/(kg·d),静脉滴注,每天1次,7 d后改服醋酸泼尼松片 60 mg,每天1次并逐渐减量至5 mg/d。观察组患者给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 000 mg,静脉滴注,每天1次,7 d后改服醋酸泼尼松片60 mg,每天1次并逐渐减量至5 mg/d。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时间、锥体束传导功能、感觉障碍评分、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10% vs. 79.31%),肌力改善≥2 级时间、下地行走时间、排尿排便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上、下肢锥体束传导潜伏期、波幅和感觉、痛觉、触觉损伤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下肢锥体束传导潜伏期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锥体束传导波幅和感觉、痛觉、触觉损伤评分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急性脊髓炎疗效较好,有助于改善患者锥体束传导功能,缓解感觉障碍程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安全性亦较好。  
      关键词:甲泼尼龙;急性脊髓炎;锥体束传导功能;感觉障碍   
      736
      |
      1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936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杨红芳,程昌盛,程冬瑀
      2017, 28(21)
      摘要:目的:比较吲达帕胺分别联合贝那普利、厄贝沙坦、氨氯地平治疗2级原发性高血压(E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50例2级EH患者随机分为贝那普利组(50例)、厄贝沙坦组(50例)和氨氯地平组(50例)。3组患者均给予吲达帕胺片2.5 mg,口服,每日1次。在此基础上,贝那普利组患者口服盐酸贝那普利片10 mg,每日1次;厄贝沙坦组患者口服厄贝沙坦片150 mg,每日1次;氨氯地平组患者口服氨氯地平片5 mg,每日1次。3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钾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贝那普利组、厄贝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0% vs. 88.0% vs. 92.0%,P>0.05)。治疗前,3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TC、TG、血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TC、TG及贝那普利组、厄贝沙坦组治疗前后血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氯地平组患者血钾水平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厄贝沙坦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贝那普利组和氨氯地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贝那普利组与氨氯地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吲达帕胺分别联合贝那普利、厄贝沙坦、氨氯地平治疗2级EH的疗效相当,但厄贝沙坦组的安全性优于贝那普利组和氨氯地平组。  
      关键词:吲达帕胺;贝那普利;厄贝沙坦;氨氯地平;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安全性   
      342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870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丁亚平,魏万鹏,和建杰
      2017, 28(21)
      摘要:目的:比较吗啡与纳布啡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120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术后,观察组产妇采用盐酸纳布啡注射液20 mg+0.75%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20 mL,硬膜外自控镇痛;对照组产妇采用盐酸吗啡注射液8 mg+0.75%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20 mL,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镇痛开始时(T0)、镇痛后6 h(T1)、12 h(T2)、24 h(T3)、48 h(T4)时的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速率(RR)、血氧饱和度(SpO2),T0、T3、T4时的白细胞介素6(IL-6)、IL-8、C反应蛋白(CRP)、泌乳素(PRL)水平,镇痛满意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产妇镇痛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67% vs. 98.33%,P>0.05)。两组产妇T0、T1、T4时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3时,两组产妇VAS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T0、T1及T4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T0-2时的收缩压及不同时间点的舒张压、RR、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T3-4时收缩压均显著高于同组T0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0时,两组产妇IL-6、IL-8、CRP、PR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3时,两组产妇IL-6、IL-8、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T0时,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4时,对照组产妇IL-6、IL-8、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T0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产妇T0与T4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T3-4时PRL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T0时,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布啡用于剖宫产产妇术后的镇痛效果、心血管影响与吗啡相当,但在降低炎性水平、促进泌乳、安全性方面优于吗啡。  
      关键词:吗啡;纳布啡;剖宫产;硬膜外自控镇痛;镇痛效果;安全性   
      271
      |
      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804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许坤,赵弘卿,冯金萍,朱湘芸,韩曙光,王洵
      2017, 28(21)
      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和利伐沙班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A组(21例)、B组(26例)和C组(25例)。A组患者入院后立即肌内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2 d后加用华法林钠片,7 d后停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继续服用华法林3~6个月。B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用法用量同A组),2 d后加用利伐沙班片7 d后停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继续服用利伐沙班3~6个月。C组患者在B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持续3~6个月。观察3组患者呼吸困难、胸痛、发绀消失时间,治疗前后心率(HR)、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IL-6、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临床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呼吸困难、胸痛、发绀消失时间A组>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HR、pa(O2)、pa(CO2)、CRP、IL-1、IL-6、TNF-α、D-D、ET-1、NO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HR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A组<B组<C组;3组患者pa(O2)、pa(CO2)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A组>B组>C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CRP、IL-1、IL-6、TNF-α、D-D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C组<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ET-1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C组<B组<A组;3组患者NO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C组>B组>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和利伐沙班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改善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气指标,减轻血管内皮受损程度,降低细胞因子水平,改善预后,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低分子肝素钙;利伐沙班;阿托伐他汀;安全性   
      276
      |
      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002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林升汉,黄卫,孙占玉,李猛
      2017, 28(21)
      摘要:目的:观察他达拉非联合坦索罗辛治疗经尿道四区分割法双极等离子体前列腺剜切术(FPKRP)后继发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0例FPKRP术后继发E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FPKRP术治疗,术后1 d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2 mg,口服,每天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他达拉非片10 mg,每天1次。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前列腺特异抗原、最大尿流率、国际勃起功能问卷-5评分、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7.14% vs. 71.43%,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最大尿流率、国际勃起功能问卷-5评分和生活质量指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指数评分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最大尿流率和国际勃起功能问卷-5评分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达拉非联合坦索罗辛治疗FPKRP术后继发ED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阴茎勃起功能,缓解下尿路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安全性亦较好。  
      关键词:他达拉非;坦索罗辛;经尿道四区分割法双极等离子体前列腺剜切术;勃起功能障碍;疗效;安全性   
      299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925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郭惟,何颖贤,张徐文,温俊茂,刘煜德
      2017, 28(21)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玉屏风散加减辅助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EMBase、PubMed,收集玉屏风散加减联合化学药(试验组)对比单纯化学药(对照组)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提取资料并按照Cochrane 系统评价员手册5.1.0评价纳入研究质量,采用Rev Man 5.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项RCT,合计1 36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OR=3.95,95%CI(2.80,5.58),P<0.001]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OR=0.37,95%CI(0.22,0.63),P<0.001]和不良反应发生率[OR=0.15,95%CI(0.06,0.35),P<0.001]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玉屏风散加减辅助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较好,可以降低复发率,安全性亦较好。  
      关键词:玉屏风散;过敏性鼻炎;Meta分析;系统评价;疗效;安全性   
      334
      |
      1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038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董辉,张海滨,吕志坚,马勇
      2017, 28(21)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长期口服小剂量阿奇霉素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临床体征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收集长期口服小剂量阿奇霉素用于稳定期COPD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资料并按照改良的Jadad评分表评价质量后,采用Rev Man 5.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RCT,合计1 20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长期口服小剂量阿奇霉素能显著提高稳定期COPD患者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SMD=0.78,95%CI(0.62,0.93),P<0.001]、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 [SMD=0.81,95%CI(0.61,1.00),P<0.001]、1秒呼出的气体量占肺内总量的百分比(FEV1/FVC) [SMD=3.91,95%CI(2.58,5.24),P<0.001]和6分钟步行距离(6MWD)[SMD=23.74,95%CI(21.20,26.18),P<0.001],显著降低呼吸困难评分[SMD=-1.15,95%CI(-1.60,-0.71),P<0.001]和生活质量评分[SMD= -1.82,95%CI(-2.74,-0.90),P<0.001],减少24 h 痰量[SMD=-18.68,95%CI(-24.79,-12.56),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口服小剂量阿奇霉素可以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减轻呼吸困难,减少咳痰量,增加活动耐受力,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阿奇霉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功能;生活质量;循证研究   
      212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931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田方圆,邹敏,吴斌,徐珽,蒋学
      2017, 28(21)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前列地尔注射液不同给药方式致静脉炎发生情况的差异,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前列地尔注射液不同给药方式致静脉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评价质量后,采用Rev Man 5.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0项RCT,合计2 56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静脉注射前列地尔注射液致静脉炎发生率显著高于小壶静脉滴注[OR=4.11,95%CI(1.59, 10.67),P=0.004]和静脉泵入[OR=3.50, 95%CI(1.50, 8.16),P=0.004];普通输液器致静脉炎发生率显著高于精细过滤输液器[OR=0.03,95%CI(0.01,0.08),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浓度的前列地尔注射液,或使用精细过滤输液器致静脉炎发生率较低,静脉注射给药致静脉炎发生率较高。  
      关键词: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炎;剂量;输液器;给药途径;系统评价   
      624
      |
      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983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孙志,胡玉荣,左莉华,周霖,姜晓芳,刘新,吕晓景,包晓悦,康建,张晓坚
      2017, 28(21)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血栓通胶囊中丹参素、咖啡酸、迷迭香酸、丹酚酸B、丹酚酸A、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和熊果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柱温为40 ℃,进样器温度为 10 ℃,分析时间为7 min,进样量为5 μL;离子化模式为电喷雾电离,离子源温度为150 ℃,毛细管电压为3.5 kV,锥孔气流量为50 L/h,脱溶剂气温为350 ℃,脱溶剂气流量为650 L/h,雾化气压力为7×105 Pa,工作模式为正、负离子结合的多反应监测模式。结果:丹参素、咖啡酸、迷迭香酸、丹酚酸B、丹酚酸A、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和熊果酸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10.0~100.0 μg/mL(r=0.999 8)、0.1~1.0 μg/mL(r=0.999 8)、4.0~40.0 μg/mL(r=0.999 9)、10.0~100.0 μg/mL(r=0.999 9)、15.0~150.0 μg/mL(r=0.999 7)、8.0~80.0 μg/mL(r=0.999 8)、10.0~100.0 μg/mL (r=0.999 7)、50.0~500.0 μg/mL(r=0.999 7)、6.0~60.0 μg/mL(r=0.999 8);定量限分别为40.0、9.6、38.0、88.0、130.0、39.0、4.4、3.2、10.0 ng/mL,检测限分别为12.0、3.0、11.0、26.0、39.0、12.0、1.3、1.0、3.0 n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3%;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34%~103.20%(RSD=2.19%,n=6)、97.22%~102.39%(RSD=2.03%,n=6)、98.51%~101.70%(RSD=1.32%,n=6)、97.86%~102.49%(RSD=2.09%,n=6)、96.75%~103.12%(RSD=2.36%,n=6)、98.43%~101.65%(RSD=1.25%,n=6)、97.59%~101.50%(RSD=1.50%,n=6)、96.45%~102.88%(RSD=2.58%,n=6)、97.02%~103.11%(RSD=2.38%,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用于复方血栓通胶囊中9种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复方血栓通胶囊;含量测定;丹参素;咖啡酸;迷迭香酸;丹酚酸B;丹酚酸A;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熊果酸   
      169
      |
      1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994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翟欣,庞克坚,唐辉,刘新豫,孙小雅,王亚乔
      2017, 28(21)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热感赛比斯坦颗粒中没食子酸、迷迭香酸、甘草苷和甘草酸铵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RP-C18,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没食子酸、迷迭香酸和甘草苷)、230 nm(甘草酸铵),柱温为28 ℃,进样量为20 μL。结果:没食子酸、迷迭香酸、甘草苷和甘草酸铵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274 4~7.546 μg (r=0.999 8)、0.187 0~5.143 μg(r=0. 999 6)、0.130 0~3.575 μg(r=0. 999 9)、0.254 0~6.985 μg(r=0.999 8);定量限分别为2.67、1.36、1.09、2.11 ng,检测限分别为1.03、0.62、0.87、0.91 ng;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26%~101.00%(RSD=1.1%,n=9)、97.66%~101.80%(RSD=1.3%,n=9)、97.45%~101.70%(RSD=1.4%,n=9)、97.74%~101.70%(RSD=1.4%,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热感赛比斯坦颗粒中没食子酸、迷迭香酸、甘草苷和甘草酸铵含量的同时测定。  
      关键词:热感赛比斯坦颗粒;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没食子酸;迷迭香酸;甘草苷;甘草酸铵   
      116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875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刘斌斌,简晖,黄珊珊,刘微,朱益雷,罗晓健,李 翔
      2017, 28(21)
      摘要:目的:建立测定盐酸表阿霉素-索拉非尼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PLGA)栓塞微球载药量和包封产率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制剂中盐酸表阿霉素和索拉非尼的含量,再通过公式计算载药量和包封产率。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5u C8(2) 100A,流动相为甲醇-[水(含0.05%三氟乙酸和0.14%十二烷基硫酸钠)] (75 ∶ 25,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2 nm,柱温为25 ℃,进样量为10 μL。结果:盐酸表阿霉素和索拉非尼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2.020~101.00 μg/mL(r=0.999 8)、2.048~102.40 μg/mL(r=0.999 7);定量限分别为3.297 0、2.546 8 μg/mL;检测限分别为0.989 1、0.764 1 μ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回收率分别为96.41%~101.80%(RSD=1.64%,n=9)、99.46%~101.45%(RSD=0.70%,n=9)。3批样品中两种成分的载药量≥1.17%,包封产率≥58%。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用于测定盐酸表阿霉素-索拉非尼PLGA栓塞微球的载药量和包封产率。  
      关键词:盐酸表阿霉素;索拉非尼;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栓塞微球;高效液相色谱法;载药量;包封产率   
      158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653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张妍,董琳,雍婧姣,毛福英,尹蕾,付雪艳
      2017, 28(21)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黄芪药材中10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SB-C18,流动相为乙腈-0.3%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5 ℃,进样量为10 μL。结果:毛蕊异黄酮-7-O-葡萄糖苷、异槲皮苷、染料木苷、刺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槲皮素、染料木素、山柰酚、异鼠李素和芒炳花素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030 29~1.514 5 μg(r=0.999 4)、0.015 00~0.7 500  μg(r=0.999 5)、0.007 39~0.369 5 μg(r=0.999 1)、0.120 11~6.005 5 μg(r=0.999 8)、0.038 36~1.918 μg(r=0.999 9)、0.029 89~1.494 5 μg(r=0.999 5)、0.007 04~0.352 μg(r=0.999 4)、0.016 83~0.841 5 μg(r=0.999 5)、0.004 54~0.227 μg(r=0.999 9)、0.013 36~0.668 μg(r=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55%~100.45%(RSD=0.36%,n=6)、99.34%~101.00%(RSD=0.59%,n=6)、98.05%~100.36%(RSD=1.27%,n=6)、99.73%~100.13%(RSD=0.18%,n=6)、99.70%~100.30%(RSD=0.22%,n=6)、99.67%~103.27%(RSD=1.37%,n=6)、98.13%~104.41%(RSD=2.37%,n=6)、96.35%~100.06%(RSD=1.46%,n=6)、99.47%~101.13%(RSD=0.60%,n=6)、99.70%~100.06%(RSD=0.15%,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好,可用于黄芪药材中10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  
      关键词:黄芪;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166
      |
      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020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白瑞斌,马玉玲,张培,王燕萍,李应东,胡芳弟
      2017, 28(21)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基于苯酚-硫酸法结合校正因子法测定含半乳糖醛酸(GalA)的多糖中糖含量的方法。方法:优化苯酚-硫酸法的测定条件,以不同质量比的GalA-葡萄糖(Glc)混合对照品溶液绘制系列标准曲线并测定含GalA的党参多糖CPP1b样品中的糖含量,在此基础上,根据GalA-Glc质量比为0-100%时的回归方程,以党参多糖CPP1b为参照多糖计算校正因子,对样品中的糖含量测定结果进行校正,并以与党参多糖CPP1b组成相同的混合单糖对照品对此方法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经计算,党参多糖CPP1b对Glc的校正因子为3.33,验证试验中与党参多糖CPP1b组成相同的混合单糖对照品的糖含量测定结果为103.47%。精密度、稳定性试验的RSD<1%;加样回收率为93.52%~107.35%(RSD=5.09%,n=6)。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方法可准确测定类似于党参多糖CPP1b的含GalA的多糖中的糖含量。  
      关键词:多糖;半乳糖醛酸;党参多糖CPP1b;苯酚-硫酸法;校正因子法;糖含量;测定   
      363
      |
      2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008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刘梦云,江洁怡,毕晓黎,李素梅,李养学
      2017, 28(21)
      摘要:目的:建立葛花配方颗粒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UPLC法。色谱柱为Zorbax Eclipse XDB-C18,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检测波长为264 nm,柱温为25 ℃,进样体积为1 μL。以鸢尾苷元为参照物,测定10批葛花配方颗粒的UPLC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版)进行共有峰指认和相似度评价。结果:10批葛花配方颗粒的UPLC图谱有14个共有峰,相似度均>0.90。经验证,10批样品UPLC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该研究所建UPLC指纹图谱可为葛花配方颗粒的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葛花配方颗粒;超高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鸢尾苷元   
      129
      |
      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060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许丽丽,王玉团,徐丽华,林永强,牛艳
      2017, 28(21)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抗菌消炎片中绿原酸、黄芩苷、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Extend C18,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分别为327 nm(绿原酸)、280 nm(黄芩苷)和450 nm(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柱温为30 ℃,进样量为10 μL。结果:绿原酸、黄芩苷、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209 4~4.188 0 μg(r=0.999 9)、0.372 0~7.440 0 μg(r=0.999 9)、0.006 3~0.126 2 μg(r=0.999 9)、0.011 6~0.232 2 μg(r=0.999 9)、0.005 3~0.106 0 μg(r=0.999 8)、0.012 8~0.256 4 μg(r=0.999 9)、0.016 5~0.330 3 μg(r=0.999 8);定量限分别为2.01、1.93、0.76、1.25、1.24、0.53、1.53 ng,检测限分别为0.98、0.65、0.25、0.42、0.41、0.18、0.52 ng;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41%~100.40%(RSD=0.76%, n=9)、96.17%~100.10%(RSD=1.58%,n=9)、96.11%~100.10%(RSD=1.33%,n=9)、96.29%~100.80%(RSD=1.85%,n=9)、96.88%~100.10%(RSD=1.22%,n=9)、97.81%~101.90%(RSD=1.64%,n=9)、96.46%~101.30%(RSD=1.85%,n=9)。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抗菌消炎片中7种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  
      关键词:抗菌消炎片;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绿原酸;黄芩苷;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含量测定   
      107
      |
      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922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袁会琼,刘江,夏从龙
      2017, 28(21)
      摘要:目的:建立毛重楼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从原植物形态、性状特征、显微特征(横切面、粉末)对毛重楼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中重楼皂苷Ⅰ、Ⅱ、Ⅵ、Ⅶ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C18,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9 mL/min,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为25 ℃,进样量为5 μL;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材中重楼总皂苷的含量。结果:毛重楼根状茎呈结节状扁圆柱形,略弯曲。横切面木质部导管较大,韧皮部细胞小,粉末有大量淀粉粒,多为单粒。重楼皂苷Ⅰ、Ⅱ、Ⅵ、Ⅶ和重楼总皂苷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64~12.8、0.46~9.2、0.26~5.2、0.23~4.6、20.5 ~143.5 μg(r分别为0.999 9、0.999 9、0.999 9、0.999 9、0.999 7);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3.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38%~105.24%(RSD=3.01%,n=6)、97.24%~102.57%(RSD=2.50%,n=6)、97.19%~101.74%(RSD=1.52%,n=6)、93.72%~104.00%(RSD=3.53%,n=6)、98.11%~104.50%(RSD=2.57%,n=6)。结论:该研究所建标准可用于毛重楼药材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毛重楼;药材鉴定;含量分析;重楼皂苷;高效液相色谱法   
      190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816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曾祥燕,唐玉荣,颜萍花,黎理
      2017, 28(21)
      摘要:目的:建立壮药竹节蓼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药材样品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药材样品中槲皮苷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流动相为乙腈-0.1%冰醋酸溶液(20 ∶ 80,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60 nm,柱温为30 ℃,进样量为10 μL;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测定药材样品水分、灰分和浸出物的含量。结果:竹节蓼药材的TLC图斑点清晰,分离度好。槲皮苷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023~0.46 mg/mL(r=0.999 1);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加样回收率为98.01%~103.05%(RSD=1.71%,n=6)。药材样品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和槲皮苷含量分别为6.39%~9.78%、2.82%~8.07%、0.02%~0.27%、14.14%~28.45%、0.09%~0.50%。结论:该研究所建标准可用于壮药竹节蓼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壮药;竹节蓼;槲皮苷;定性;定量;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155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758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姜泽静,黄泽豪
      2017, 28(21)
      摘要:目的:分析红木香药材根和果实中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HP-5MS石英弹性毛细管柱,载气为高纯氮气,流速为0.9 mL/min,进样口温度为250 ℃,色谱柱初始温度为50  ℃(程序升温),柱压为80 kPa,分流进样,分流比为40 ∶ 1,进样量为1.0 μL。质谱条件:离子源为电子轰击离子源,电子能量为70 eV,接口温度为230 ℃,质量扫描范围m/z 40~400,扫描间歇时间为1.0 s。结果:从红木香根的挥发油中总共检出43个色谱峰,鉴定出其中24个,占总量的91.5%;主要成分为倍半萜和单萜类化合物,其中 (+)-δ-杜松烯、γ-毕澄茄烯和异朱栾倍半萜相对含量较高。从红木香果实的挥发油中总共检出52个色谱峰,鉴定出其中36个,占总量的82.2%;主要成分为倍半萜和单萜类化合物,其中石竹烯、γ-毕澄茄烯和紫穗槐烯相对含量较高。结论:该研究基本明确了红木香药材根和果实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并且二者存在明显差异。  
      关键词:红木香;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699
      |
      1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665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李祥,梁颖,杨新建
      2017, 28(21)
      摘要:目的:建立齐墩果酸滴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鉴别制剂性状,检测制剂重量差异、溶散时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齐墩果酸的含量: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流动相为乙腈-水(70 ∶ 30,V/V),流速为0.30 mL/min,检测波长为206 nm,柱温为30 ℃,进样量为5 μL。结果:制剂鉴别特征明显,丸重差异为37.62%~46.56%,溶散时间均为24 min。齐墩果酸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006~0.06 mg/mL(r=0.999 8);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加样回收率为99.34%~100.40%(RSD=0.4%,n=6)。结论:该研究所建标准可用于齐墩果酸滴丸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齐墩果酸滴丸;超高效液相色谱法;齐墩果酸;质量标准   
      188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787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郑培,汤兵力,林艳珠,冯春艳,刑征宇
      2017, 28(21)
      摘要: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裸花紫珠干浸膏中5 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Zorbax Eclipse Plus C18,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40 ℃,进样量为2 μL;质谱条件:多反应监测离子扫描模式,干燥气/雾化气为氮气,干燥气温度为325 ℃,干燥气流量为6 L/min,雾化气压力为45 psi,鞘流气温度为350 ℃,鞘流气流量为12 L/min,毛细管电压为4 000 V(+)、3 500 V(-),喷嘴电压为500 V。结果:木犀草苷、毛蕊花糖苷、槲皮素、木犀草素、芦丁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504 8~252.4 ng/ mL(r=0.999 9)、0.712 4~356.2 ng/mL(r=0.999 0)、0.509 4~254.7 ng/mL(r=0.996 2)、0.303 0~151.5 ng/ mL(r=0.999 8)、0.602 2~301.1 ng/ mL(r=0.999 6);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3.0%;定量限分别为0.42、0.87、0.33、0.12、0.76 ng/mL;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99%~101.20%(RSD=1.3%,n=6)、96.50%~101.20%(RSD=1.7%,n=6)、94.81%~99.34%(RSD=1.7%,n=6)、97.54%~100.51%(RSD=1.2%,n=6)、93.37%~98.70%(RSD=1.9%,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好,可用于裸花紫珠干浸膏中5 种有效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裸花紫珠干浸膏;木犀草苷;毛蕊花糖苷;槲皮素;木犀草素;芦丁   
      214
      |
      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172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张宁,秦昆明,金俊杰,刘美辉,杨冰,曾庆琪
      2017, 28(21)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六神丸中和蟾蜍他灵、沙蟾毒精、远华蟾毒精、去乙酰华蟾毒它灵、蟾毒它灵、华蟾毒它灵、蟾毒灵、华蟾酥毒基、酯蟾毒配基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色谱柱为ODS-2 C18,流动相为乙腈-0.1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96 nm,柱温为40 ℃,进样量为10 μL。结果:和蟾蜍他灵、沙蟾毒精、远华蟾毒精、去乙酰华蟾毒它灵、蟾毒它灵、华蟾毒它灵、蟾毒灵、华蟾酥毒基、酯蟾毒配基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1.10~70.39 μg/mL(r=0.999 6)、4.03~257.78 μg/mL(r=0.999 9)、4.09~261.89 μg/mL(r=0.999 9)、0.67~42.96 μg/mL(r=0.999 9)、3.36~214.73 μg/mL(r=0.999 9)、5.73~366.44 μg/mL(r=0.999 9)、3.77~241.56 μg/mL(r=0.999 9)、7.31~468.11 μg/mL(r=0.999 9)、5.18~331.56 μg/mL(r=0.999 9);定量限分别为1.10、0.85、1.02、0.34、0.84、1.43、0.94、3.66、2.59 μg/mL ,检测限分别为0.27、0.21、0.51、0.17、0.42、0.72、0.47、0.91、1.30 μ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3.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35%~103.10%(RSD=2.72%,n=6)、96.76%~103.24%(RSD=2.49%,n=6)、97.01%~101.39%(RSD=1.64%,n=6)、97.32%~104.01%(RSD=2.61%,n=6)、95.76%~103.60%(RSD=2.92%,n=6)、95.07%~102.59%(RSD=2.92%,n=6)、95.77%~101.43%(RSD=2.03%,n=6)、95.11%~103.72(RSD=3.19%,n=6)、95.23%~103.34(RSD=3.24%,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重复性好,适用于同时测定六神丸中蟾蜍二烯内酯类成分的含量。  
      关键词:六神丸;蟾蜍二烯内酯类成分;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184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036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张申亮,聂黎行
      2017, 28(21)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小儿清咽颗粒中哈巴苷、哈巴俄苷、绿原酸、咖啡酸、连翘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Zorbax SB-C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0~13 min,哈巴苷)、327 nm(13~25 min,绿原酸、咖啡酸)、277 nm(25~29 min,连翘苷)、210 nm(29~40 min,哈巴俄苷),柱温为30 ℃,进样量为10 μL。结果:哈巴苷、哈巴俄苷、绿原酸、咖啡酸、连翘苷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8.400~168.0 ng(r=0.999 6)、11.30~226.0 ng(r=0.999 8)、128.8~257.6 ng(r=0.999 3)、8.110~162.2 ng(r=0.999 6)、29.69~593.8 ng(r=0.999 4);定量限分别为33.39 、451.2、515.2 、324.5、1 188 ng/mL,检测限分别为8.348、112.8、128.8、81.12 、297.0 n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39%~98.64%(RSD=0.83%,n=6)、96.60%~98.89%(RSD=0.89%,n=6)、96.28%~99.22%(RSD=1.25%,n=6)、96.49%~99.54%(RSD=1.16%,n=6)、96.26%~99.70%(RSD=1.30%,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适用于小儿清咽颗粒中5种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  
      关键词:小儿清咽颗粒;高效液相色谱法;波长切换;哈巴苷;哈巴俄苷;绿原酸;咖啡酸;连翘苷   
      180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677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崔俊凤,于志华,刘晓鹏
      2017, 28(21)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白蒲黄片中白头翁皂苷B4、咖啡酸、黄芩苷、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方法。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ela Technologies Venusil XBP C18(L),流动相为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03 nm(白头翁皂苷B4)和323 nm(咖啡酸、黄芩苷、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柱温为30 ℃,进样量为10 μL。结果:白头翁皂苷B4、咖啡酸、黄芩苷、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081 41~8.141 μg(r=0.999 8)、0.018 71~1.871 μg(r=0.999 4) 、0.037 33~3.733 μg(r=0.999 2) 、0.028 85~2.885 μg(r=0.999 6)、0.027 58~2.758 μg(r=0.999 7);定量限分别为0.009、0.006、0.008、0.011、0.013 ng,检测限分别为0.030、0.020、0.025、0.034、0.036 ng;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39%~102.34%(RSD=1.81%,n=6)、96.77%~98.92%(RSD=0.85%,n=6)、97.38%~103.72%(RSD=2.46%,n=6)、96.73%~102.01%(RSD=2.22%,n=6)、96.47%~101.07%(RSD=1.61%,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白蒲黄片中白头翁皂苷B4、咖啡酸、黄芩苷、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含量的同时测定。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白蒲黄片;白头翁皂苷B4;咖啡酸;黄芩苷;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含量   
      293
      |
      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049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邓庆华,杨元娟,王军
      2017, 28(21)
      摘要:目的:探讨执业药师考试改革方向,为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课程设置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和综合分析的方法,对第七版《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大纲的变化、试卷内容结构和分值分布、教材内容与试卷分值的相关性、试卷考点及考点分布、重点难点等进行深入分析。结果:第七版《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大纲的具体内容从原来的7个系统改为16个章节,每个章节都包含药理作用和临床评价、用药监护、常用药品的临床应用,其中药理作用和临床评价部分考点最多,为重点内容;减少了题量,增加了综合分析选择题,主要考查用药监护。试卷中第5、8、10章所占分值最多,第1~2、4、9、14~16章页码与分值的比值<平均比值;药理作用和临床评价部分为重点内容,常用药品的临床应用为难点内容,强调药学服务实践技能。结论:执业药师考试紧密联系临床实际,体现了“以用定考”“以用为先”的特点,可为药学专业课程设置提供参考。  
      关键词:第七版;药学专业知识(二);执业药师考试;重点难点   
      205
      |
      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069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陈亚丹,洪铁,王鑫璐,孙秀波,付秀娟
      2017, 28(21)
      摘要:目的:为提升药学硕士研究生《药物滥用与不良反应监测》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在吉林大学药学院,对2014级药学硕士研究生(n=30,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对2015级药学硕士研究生(n=32,观察组)采用案例教学法开展《药物滥用与不良反应监测》课程教学,通过考试结合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考试和案例分析成绩得分及案例分析成绩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方法、调动课堂学习兴趣及树立安全合理用药意识等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学硕士研究生《药物滥用与不良反应监测》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安全合理用药意识的树立,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药学硕士研究生;药物滥用与不良反应监测课程;效果   
      204
      |
      1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669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罗俊,顾恩华
      2017, 28(21)
      摘要:目的:为非注射类镇静药物用于儿童手术室外镇静提供参考。方法:以“儿童”“手术室外镇静”“一氧化二氮”“水合氯醛”“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Children”“Sedation outside the operating room”“Nitrous oxide”“N2O”“Chloral hydrate”“Dexmedetomidine”“Midazolam”等为关键词,查阅近年来在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中收录的有关非注射类镇静药物用于儿童手术室外镇静的相关研究文献,并进行总结和综述。结果与结论:水合氯醛、N2O、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等非注射类镇静药物均可较安全、有效地用于儿童手术室外镇静,但不同镇静药物存在各自优势和应用局限性,尚无一种药物可达到儿童手术室外镇静的理想状态并满足各方面的要求。多种非注射类镇静药物联合应用可达到相互补充、降低风险的目的,是未来儿童镇静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关键词:儿童;手术室外镇静;非注射类镇静药物   
      333
      |
      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751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刘鑫,徐小薇
      2017, 28(21)
      摘要:目的:为避免或减少药源性男性生育功能损害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以“男性不育”“生育能力”“药物作用”“Male infertility”“Spermatogenesis”“Fertility”“Drug effects”等为关键词,组合查阅PubMed、ScienceDirect、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有关药物对男性生育功能影响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查阅到相关文献876篇,其中有效文献42篇。部分抗高血压药物(如普萘洛尔、硝苯地平)、皮肤科药物(如甲氨蝶呤)、精神神经系统药物(如阿米替林)、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可不同程度地影响男性生育功能。药物对男性生育功能损害的机制多样而复杂,影响大小具有个体差异。临床在选择用药时应权衡利弊、合理用药,严格掌握适应证、用药剂量、剂型和给药方法。  
      关键词:药物;男性;生育功能;影响   
      284
      |
      4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057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