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17 28 24
    • 陈敏,张伶俐,曾力楠,李汶睿,刘丹
      2017, 28(24)
      摘要:目的:评价全球儿童合理用药国家药物政策现状及实施情况,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童合理用药国家药物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查阅世界卫生组织(WHO)、欧盟以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药品管理相关网站,用预先设计的数据提取表收集儿童合理用药政策相关信息,并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45篇文献,涉及WHO和欧盟、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荷兰、德国、西班牙、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印度、韩国、日本、南非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各国儿童合理用药国家药物政策共同关注的要点包括促进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开展,制定和推广儿童基本药物目录,制定和推广国家儿童处方集、标准治疗指南等用药标准,促进儿童药物上市后的监测等4个方面。美国、欧盟和日本制定了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国家法规政策, WHO、南非和印度制定了儿童基本药物目录,WHO、英国和我国制定了儿童处方集。结论:建议相关部门参考美国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儿童疾病负担和用药情况的国家药物政策。  
      关键词:儿童合理用药;国家药物政策;基本药物;处方集   
      431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748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陈吟,孙静,刘远立
      2017, 28(24)
      摘要:目的:为我国制定合理的药品医保支付价格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检索分析国内外正式发表的学术文章、官方网站和政府文件、新闻报道等资料和知情人访谈,总结国际主要药品医保支付价格形成机制,高值药可持续的公平可及的解决方式,为我国制定合理的药品价格政策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国际通用的医药支付价格的确定依据为内部参考定价法、增量成本-效果评价法、外部参考定价法。国际社会还采取以公平药价计划、药品专利池、开源药物研发组织等形式促进高值药可持续地公平可及。我国实现全民医保目标后,应积极探索制定合理的医保支付价格。可以在仿制药质量和临床疗效一致性评价后,采用内部参考定价法确定有仿制药竞争品种的支付标准,采用外部参考定价法或增量成本-效果评价法确定创新专利药品价格谈判的参考价格,对高值药物采用公平定价的理念。  
      关键词:药品价格;价格形成机制;国际经验   
      298
      |
      1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651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洪兰,叶桦
      2017, 28(24)
      摘要:目的:为构建合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采用理论分析、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等方法设计备选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进而运用德尔菲法构建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的受访专家积极系数均较高,分别为88.24%(15/17)和86.67%(13/15);第1轮咨询结构指标、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的受访专家权威程度系数分别为0.68、0.68和0.69,表明受访专家权威程度较高;第2轮咨询较第1轮的受访专家协调系数有所提高(结构指标、过程指标、结果指标两轮分别为0.286、0.306、0.193和0.345、0.358、0.337),说明经两轮专家咨询后受访专家意见具有较强的一致性。最终形成了由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27个三级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本研究专家选择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咨询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较为合理,权重设置比较科学,是一次方法学上的探索。  
      关键词: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   
      190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771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王东泽,苏巍巍,吴文辉,涂诗意
      2017, 28(24)
      摘要:目的: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门诊药房药品拆零分装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在上海市选取两个区共6家一、二级医疗卫生机构(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家二级医院)就其药品使用情况和门诊药房药品拆零分装开展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并就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发放机构调查问卷6份、药剂人员调查问卷6份,均全部回收且均为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2015年,受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级医院基本药物平均配备品种数分别为496.50、542.00种,平均销售药品品种数分别为530.75、1 052.00种。受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药房拆零药品品种数为10~21种,均为基本药物和甲类医保药物,拆零药品销售额为5.56~16.70万元;2家受访二级医院门诊药房拆零药品品种数分别为17、23种,大多数为基本药物和甲类医保药物,拆零药品销售额分别为13.19、158.06万元;两类受访机构拆零药品品种数占销售药品品种数的比例均不足5%,拆零药品销售额占药品总销售额的比例均不足1%。艾司唑仑片、阿普唑仑片在两类受访机构拆零药品销售额排名中均位列前5。受访机构均未在门诊药房配备自动分包机,仍主要以手工拆零方式进行药品拆零分装;有4家以定期安排拆零为主,拆零频率通常每周1~3次,辅以按需安排拆零,另有2家实行每天拆零;有5家制定了机构内部的拆零工作制度,但相关制度尚不完善。结论:上海市一、二级医疗卫生机构及其药剂人员开展或从事拆零工作的积极性有待提高,拆零药品相关说明书无法按要求提供,拆零方式仍需加以探讨。  
      关键词:上海市;一、二级医疗卫生机构;门诊药房;药品拆零;调查   
      352
      |
      1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721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曹俊岭,闫沛沛,张志杰,李娆娆,杨文华,张玉君,黄璐琦
      2017, 28(24)
      摘要:目的:为山药药材规格等级划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德尔菲法,选择与山药药材流通和临床应用等研究相关的17名专家就18份药材样品进行两轮咨询,对山药药材感官评价指标的重要性进行筛选,对整体满意度进行评价,并初步确定山药药材的规格等级。结果:每轮咨询均发放问卷17份,回收有效问卷17份,有效回收率均为100%。经统计学分析,受访专家权威程度系数平均值为0.77±0.07,个人评审重现率平均值为(91.18±7.64)%,两轮咨询群体评审重现率平均值分别为(66.67±13.50)%和(65.97±14.01)%;工作年限、从业背景和教育背景对受访专家群体评审重现率的影响是综合发挥作用的。受访专家对药材样品外观形状和断面特征两个感官评价指标的重要性评分满分比均>80%,平均值均>0.8;铁棍山药样品两轮整体满意度评分满分比和平均值均较高。结论:凭借感官经验评价中药材规格等级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山药药材最主要的感官评价指标为外观形状和断面特征;规格初步分为铁棍山药和非铁棍山药。铁棍山药等级由高到低分为:河南沙土铁棍山药、山东沙土铁棍山药、河南垆土铁棍山药;非铁棍山药等级由高到低分为:河南怀山药、河北小白嘴山药、河北麻山药和山西长山药。  
      关键词:德尔菲法;山药药材;规格等级;评价   
      311
      |
      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728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万红松
      2017, 28(24)
      摘要:目的:为更好地开展药学服务、指导居民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江苏省滨海县环城社区部分居民为对象,就其对药品说明书的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就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983份,回收有效问卷955份,有效回收率为97.15%。用药前“认真阅读”“偶尔浏览”“从不阅读”药品说明书的受访者分别占61.68%、36.44%、1.88%;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受访者用药前阅读药品说明书的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文化程度高者阅读情况较好,农民阅读情况较差。“不能完全看懂”为受访者未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的最主要原因(选择频次达285次)。受访者对药品说明书内容关注度较高的为适应证、用法用量、有效期、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贮藏等项(均在60%以上)。受访者中对药品说明书内容“完全理解”的仅占21.57%;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受访者对药品说明书内容的理解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轻者、文化程度高者理解程度较高,农民理解程度较低。结论:社区居民对药品说明书关注程度较高,理解程度不高,存在用药安全隐患。  
      关键词:社区;居民;药品说明书;认知情况;调查   
      214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659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马红,王劲松,乔溪莹
      2017, 28(24)
      摘要:目的:为促进中药饮片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北京市中药饮片调剂规程》为依据,分层随机抽取我院(“三甲”中医专科医院)部分医师,就其对黄芩、当归、贝母、黄柏、附子、杜仲、大枣、大黄8种常用中药饮片处方应付的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就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81份,回收有效问卷81份,有效回收率为100%。职称方面,受访副主任医师对常用中药饮片处方应付的认知平均错误率(27.5%)低于受访医师(35.8%)和主治医师(37.0%),受访副主任医师对贝母、杜仲认知错误率较高;受访医师和主治医师均对杜仲认知错误率最高。工作年限方面,不同工作年限受访医师对常用中药饮片处方应付的认知平均错误率(31.3%~38.8%)差别不大,各工作年限受访医师均对黄柏、杜仲认知错误率较高。专业方向方面,西医内科受访医师对常用中药饮片处方应付的认知平均错误率(43.8%)相对高于中医内科(36.8%)、中医骨伤(31.8%)、针灸(36.5%)等专业方向受访医师,各专业方向受访医师均对杜仲认知错误率较高。受访医师对8种中药饮片处方应付的认知总体错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杜仲、黄柏、贝母、大黄、黄芩、附子、大枣、当归。结论:“三甲”中医专科医院中不同职称、不同工作年限、不同专业方向医师对8种常用中药饮片处方应付的认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对杜仲总体认知情况最差。  
      关键词:北京市;中医专科医院;医师;中药饮片;处方应付;认知;调查分析   
      203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691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周盈莹,杨燕,孟玲,王永庆
      2017, 28(24)
      摘要:目的:了解江苏省主要医院临床药学工作开展现状,为促进临床药师制建设、发挥临床药师在合理用药和药学服务方面的积极作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电子邮件方式发放调研表,对江苏省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的28位委员(分别来自28家医院)进行临床药学工作开展现状调查,并对有关数据及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发放调研表28份,回收有效调研表28份,有效回收率为100%。28家受访医院中综合性医院有25家,“三甲”医院有26家。共有专兼职临床药师312名,平均每家受访医院有7.32名专职临床药师和3.82名兼职临床药师;专职临床药师硕士学历、中级职称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兼职临床药师(P<0.05)。专职临床药师中经培训获得临床药师资质的共有144人(占70.24%);13家具有国家卫计委临床药师培训基地资格的受访医院平均师资人数为3.77人,5家具有省级临床药师培训基地资格的受访医院平均师资人数为5.80人,1家具有国家卫计委临床药师师资培训基地资格的受访医院师资人数为5人。受访医院开展临床药学相关工作以参与日常医师查房、参与医嘱和处方点评、对抗菌药物进行专项点评、书写药历、药学信息服务、门诊药物咨询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比例最高,均为100%,而以专家咨询门诊比例最低(占10.71%),其他比例较低的项目有开设手麻科药房(占28.57%)、社区药学服务(占57.14%)、药物基因组学检测(占46.43%)和参与管理药物临床试验(占53.57%)等;培训基地医院临床药学各项工作开展比例总体高于非培训基地医院,受访省级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医院抗肿瘤药物、激素类药物和血液制品专项点评及专家咨询门诊、开设手麻科药房、社区药学服务、药物基因组学检测、参与管理药物临床试验等项开展比例与受访医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每家省级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医院与平均每家受访医院比较,在专科会诊次数、病案分析例次、住院病患注射剂医嘱审核份数、静脉配置医嘱审核条数、门诊处方审核张数、治疗药物监测品种和例数以及药物基因组学检测例数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江苏省“三甲”综合性医院临床药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兼职临床药师还需加速转型,同时临床药学相关工作开展水平尚待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江苏省;临床药学;临床药师;现状;调查;建议   
      261
      |
      1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789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赵池,邓晓琴,李永平
      2017, 28(24)
      摘要:目的:评价戊乙奎醚与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经济性。方法:收集118例AOPP患者资料,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A组(59例)和B组(59例),其中A组轻度22例、中度20例、重度17例;B组轻度21例、中度21例、重度1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 组患者肌内注射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首次剂量1 mg(轻度)、2 mg(中度)、 4 mg(重度),B 组患者静脉注射硫酸阿托品注射液首次剂量2 mg(轻度)、5 mg(中度)、10 mg(重度),两组均视情况给予维持治疗待症状消失后停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乙酰胆碱酯酶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评定两组轻、中、重度患者用药方案的经济性。结果:两组轻度中毒患者总有效率、乙酰胆碱酯酶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重度中毒患者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B组,乙酰胆碱酯酶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轻、中、重度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毒患者,戊乙奎醚与阿托品的成本-效果比相当;中、重度中毒患者,戊乙奎醚的成本-效果比均显著低于阿托品。敏感度分析结果与一致。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戊乙奎醚与阿托品治疗轻度AOPP患者的疗效、乙酰胆碱酯酶恢复时间均相当,对于中、重度AOPP患者戊乙奎醚在提高疗效、改善乙酰胆碱酯酶恢复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阿托品,且两种用药方案的安全性均较好。戊乙奎醚治疗中、重度AOPP患者具有成本效果优势。  
      关键词:戊乙奎醚;阿托品;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成本-效果分析   
      590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987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佐志刚,汤继英,蔡晓军
      2017, 28(24)
      摘要:目的:观察华蟾素胶囊联合紫杉醇、顺铂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2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盆腔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近距离放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紫杉醇注射液135 mg/m2,d1+顺铂注射液75 mg/m2,d1,21 d为1个周期,放疗第1天开始化疗,放疗期间同步化疗2个周期。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华蟾素胶囊0.5 g,口服,每日3次,于放疗当天开始口服,直至放疗结束。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小板、功能状态(KPS)评分、体质量,疼痛患者的缓解情况及血小板异常患者的恢复情况,并记录毒性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率、血小板异常患者的恢复正常率、疼痛患者治疗3周后的缓解率及总缓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疼痛患者治疗4、5周后的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小板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KPS评分及观察组患者的体质量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对照组患者的体质量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Ⅲ~Ⅳ级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发生率,Ⅰ~Ⅱ级腹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华蟾素胶囊联合紫杉醇、顺铂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及生存质量,减轻疼痛,降低毒性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华蟾素胶囊;紫杉醇;顺铂;疗效;安全性   
      369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673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杜方杰,刘勇,卢贤敏,袁智莉
      2017, 28(24)
      摘要:目的:观察兰索拉唑三联疗法用于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Hp相关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联合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兰索拉唑胶囊30 mg,晨起或睡前服用1次,连用6周。联合组患者口服兰索拉唑胶囊(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克拉霉素片0.5 g,每日2次+阿莫西林分散片1 g,每日2次,连用1周后,仅服用兰索拉唑胶囊30 mg,晨起或睡前服用1次,连用5周;阿莫西林过敏者则改用甲硝唑片0.4 g,口服,每日2次。观察两组患者Hp根除率,治疗6、12个月后Hp阴性患者复燃率及治疗总有效患者的复发情况,治疗前后Th1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IL-12]、Th2型细胞因子(IL-4、IL-6、IL-10)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溃疡愈合总有效率、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联合组患者复发率和治疗6、12个月后联合组患者复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Th1型、Th2型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及6、12个月后,两组患者INF-γ、IL-2、IL-12、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治疗12个月后联合组INF-γ、IL-2、IL-1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治疗1周及6、12个月后,两组患者 IL-4、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治疗12个月后联合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三联疗法用于Hp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显著,可改善细胞因子水平,降低复发率和复燃率,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幽门螺杆菌;胃溃疡;复发;安全性   
      464
      |
      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665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张红梅,唐树芝,武海英,胡国志
      2017, 28(24)
      摘要:目的:观察谷氨酰胺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重症肺炎(S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老年SP患者资料,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鼻饲肠内营养混悬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20 g,以至少1 ∶ 5的比例溶入氨基酸溶液中,最大浓度不应超过3.5%,静脉滴注,每日1次+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4 KU/kg,每日1次,皮下注射。两组均治疗7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恢复情况[呼吸机支持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A(IgA)、Ig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血气分析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pO2)、氧合指数(Oi)、血氧分压[pa(O2)]}、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72.73%),呼吸机支持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gA、IgG、Oi、SpO2、pa(O2)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TNF-α、hs-CRP、APACHEⅡ评分、凝血功能指标、pa(CO2)、RAGE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谷氨酰胺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SP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凝血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降低RAGE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老年重症肺炎;低分子肝素;谷氨酰胺;疗效;安全性   
      168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495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陆蒂青,张冬云,闪海霞
      2017, 28(24)
      摘要:目的:探讨甘露醇联合地塞米松对感染性脑水肿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感染性脑水肿患者资料,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呋塞米注射液20 mg+20%甘露醇注射液1 g/(kg·次)+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静脉滴注,每6 h 1次,用药3 d后视患者病情调整剂量。观察组患者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20 mg+20%甘露醇注射液1 g/(kg·次)+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静脉滴注,每6 h 1次,用药3 d后视患者病情调整剂量。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病死率、后遗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O、IL-1、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O、IL-1、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病死率、后遗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醇联合地塞米松能降低感染性脑水肿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后遗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甘露醇;地塞米松;呋塞米;感染性脑水肿;炎症因子;安全性   
      166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693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陈国友,钱玉凤,方存明
      2017, 28(24)
      摘要: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清亲环素A(CyP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 拟行PCI术的115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于术后第1天开始口服通心络胶囊0.78 g,每日3次,连用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CyPA、MMP-9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血清CyPA、MMP-9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1个月及对照组患者术后6个月CyPA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术前,但观察组术后1、6个月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间及观察组术后6个月CyPA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1个月MMP-9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术前,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MMP-9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通心络胶囊可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CyPA、MMP-9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通心络胶囊;血清亲环素A;基质金属蛋白酶9   
      181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818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蔡亲武,杨子江,王昌乐
      2017, 28(24)
      摘要:目的:比较布地奈德或丙酸倍氯米松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小儿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10例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A组(55例)和B组(5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患儿给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1 mL,雾化吸入,每日2次+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2 mL,雾化吸入,每日2次;B组患儿给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用法用量同A组)+吸入用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2 mL,雾化吸入,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7 d。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哮喘缓解率,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呼气峰流速(PEF)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总有效率、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哮喘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症状体征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EF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布地奈德或丙酸倍氯米松联合特布他林均可用于治疗小儿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且两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均相当。  
      关键词:布地奈德;丙酸倍氯米松;特布他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疗效;安全性   
      981
      |
      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823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汪涛,李荣
      2017, 28(24)
      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80例拟行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自控镇痛(PCA),镇痛维持48 h。对照组患者给予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PCA,镇痛维持48 h。观察两组患者从应用多功能监护仪到连接PCA时(T0)、连接后12 h(T1)、48 h(T2)的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疼痛视觉模拟(VAS) 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0时,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2时,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T0时,T1显著高于T2,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MAP、SpO2、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抑制、剧痛、恶心呕吐、低血压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用于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显著,对血流动力学无影响,且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芬太尼;骨科手术;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安全性   
      130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984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谭朝阳,刘大伟
      2017, 28(24)
      摘要: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156例AMI患者资料,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9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 每日1次 。两组均连续治疗5 d。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再通时间、再闭塞发生率,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闭塞发生率、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再通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APTT、PT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FIB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疏血通注射液可降低AMI患者的血管再闭塞发生率,改善心功能,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疏血通注射液;尿激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安全性   
      437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780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盛晶,万里新,屈中玉
      2017, 28(24)
      摘要:目的:比较洛铂与顺铂分别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60例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顺铂30 mg/m2,静脉滴注,每3周1次+替吉奥胶囊50 mg,饭后口服,每日2次,连服14 d。观察组患者给予注射用洛铂30 mg/m2,静脉滴注,每3周1次+替吉奥胶囊(用法用量同对照组)。每3周为1个周期,两组均治疗2个周期。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客观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淋巴结、肺部、肝脏、骨组织的转移病灶化疗效果、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远期疗效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ORR(67.50% vs. 46.25%)、DCR(85.00% vs. 66.25%)、淋巴结转移ORR(71.43% vs. 47.83%)、肺部转移ORR(60.71% vs. 40.00%)和DCR(78.57% vs. 56.00%)、骨组织转移ORR(28.57% vs. 16.67%)、1年生存率(75.00% vs. 52.50%)和2年生存率(42.50% vs. 17.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3.75% vs. 7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转移DCR、骨组织转移DCR、肝脏转移ORR和DCR、半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顺铂联合替吉奥相比,洛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淋巴结转移、骨组织转移、肺部转移治疗效果,1年以上远期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均较好,而两者肝脏转移治疗效果相当。  
      关键词:洛铂;顺铂;替吉奥;转移性乳腺癌;疗效;不良反应;生存率   
      182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681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吉文倩,何娟,刘亚敏
      2017, 28(24)
      摘要:目的: 比较甲氨蝶呤静脉滴注给药与子宫动脉灌注栓塞给药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5例。A组患者在清宫术前给予甲氨蝶呤注射液50 mg/m2,静脉滴注;B组患者在清宫术前采用Seldinger 法穿刺插管,以甲氨蝶呤注射液50 mg/m2与明胶海绵颗粒序贯注入子宫动脉内,复查影像学确定栓塞满意后拔除置管。两组患者均每24 h复查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待血β-HCG水平降至1 000 mU/mL以下后行清宫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瘢痕妊娠病灶直径、血β-HCG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均显著低于A组,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A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患者瘢痕妊娠病灶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清宫术前,两组患者瘢痕妊娠病灶直径显著小于同组用药前,且B组显著小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患者血β-HC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清宫术前后,两组患者血β-HCG水平显著低于同组用药前,且B组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静脉滴注给药,甲氨蝶呤子宫动脉灌注栓塞给药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可有效减少患者围术期出血量,促进血β-HCG水平降低和月经恢复,并有助于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甲氨蝶呤;静脉滴注;动脉灌注栓塞;剖宫产瘢痕妊娠   
      301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638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刘鹏,张敬伟,王尚珍
      2017, 28(24)
      摘要: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盐酸小檗碱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睡前口服,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盐酸小檗碱片0.3 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总面积(TPA)、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大厚度之和(Crouse积分)、不稳定斑块数目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 结果:治疗前,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C、TG、LDL-C、hs-CRP、ox-LDL水平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ADL评分和血清HDL-C水平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IMT、Crouse积分、不稳定斑块数目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亦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瑞舒伐他汀联合盐酸小檗碱能有效降低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稳定或逆转动脉粥样斑块,减轻患者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安全性亦较好。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盐酸小檗碱;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炎症因子;血脂   
      267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892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孟慧,孙旭,念家云,马云飞,王笑民
      2017, 28(24)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乌苯美司联合化疗用于恶性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entral、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乌苯美司联合化疗(试验组)对比单纯化疗(对照组)用于恶性肿瘤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质量,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RCT,包括76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近期有效率[RR=1.24,95%CI(1.08,1.43),P=0.002]、生存质量(KPS)评分改善率[RR=1.69,95%CI(1.46,1.95),P<0.001]显著高于对照组,胃肠道毒性发生率[RR=0.74,95%CI(0.57,0.94),P=0.02]和白细胞抑制发生率[Ⅰ°~Ⅳ°(用药≤3个月):RR=0.54,95%CI(0.37,0.79),P=0.002;Ⅲ°~Ⅳ°:RR=0.44, 95%CI(0.29,0.68),P<0.001]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乌苯美司联合化疗用于恶性肿瘤,可以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改善生存质量,降低胃肠道毒性和骨髓毒性。  
      关键词:乌苯美司;恶性肿瘤;系统评价;Meta分析;疗效;安全性   
      331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710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刘冬,张晋,刘子昀,张晓钰,姜凤丽,乌伊萍
      2017, 28(24)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骨折患者切开内固定术围术期应用单剂量与多剂量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r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查找闭合性骨折患者行切开内固定术治疗后,围术期应用单剂量(试验组)与多剂量(对照组)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按照改良的Jadad评分量表评价质量后,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项RCT,合计3 45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2,95%CI(0.63,1.66),P=0.94]。依据用药不同选择使用头孢唑啉的研究进行亚组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手术部位感染率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OR=1.33,95%CI(0.55,3.20),P=0.52]。结论:闭合性骨折行切开内固定术治疗患者,围术期推荐单剂量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关键词:闭合性骨折;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手术部位感染;Meta分析;疗效   
      190
      |
      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700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杜彪,刘福,范小冬,张春燕,孔文强,周春阳
      2017, 28(24)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哌罗匹隆对比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PubMed,收集哌罗匹隆(试验组)对比利培酮(对照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资料并按照改良后的Jadad评分标准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后,采用Rev Man 5.0统计软件对各效应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RCT,合计 1 05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痊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9,95%CI(0.75,1.30),P=0.93];对照组患者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 [OR=0.63,95%CI(0.43,0.92),P=0.02] 、泌乳素水平升高发生率[OR=0.23,95%CI(0.14,0.38),P<0.001]和体质量增加发生率[OR=0.23,95%CI(0.13,0.39),P<0.001]显著高于试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哌罗匹隆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但哌罗匹隆的安全性优于利培酮。  
      关键词:哌罗匹隆;利培酮;精神分裂症;系统评价;疗效;安全性   
      789
      |
      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840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林林,郭东晓,汪冰,刘广桢
      2017, 28(24)
      摘要:目的:建立羚羊感冒片的气相色谱(GC)指纹图谱。方法: 毛细管柱为DB-5 ms毛细管柱,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样口温度为240 ℃,检测器温度为250 ℃,程序升温,载气为氮气 ,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1 μL,进样方式为分流进样,分流比为20 ∶ 1。以薄荷酮为参照物,测定10批羚羊感冒片的GC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共有峰指认和相似度评价。结果:10批羚羊感冒片的GC图谱有14个共有峰,相似度均>0.98。经验证,10批样品GC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该研究所建指纹图谱可为羚羊感冒片的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羚羊感冒片;气相色谱法;挥发油;特征图谱   
      176
      |
      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850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黄晓婧,周晓英,文永盛
      2017, 28(24)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补骨脂药材中补骨脂二氢黄酮和补骨脂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6 nm,柱温为30 ℃,进样量为10 μL。结果:补骨脂二氢黄酮、补骨脂酚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48.9~489 ng(r=0.999 8)、784~7 840 ng(r=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30%~99.63%(RSD=1.45%,n=9)、96.89%~100.82%(RSD=1.36%,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好,可用于补骨脂药材中补骨脂二氢黄酮和补骨脂酚含量的同时测定;不同辐照剂量下药材样品中待测成分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  
      关键词:补骨脂;补骨脂二氢黄酮;补骨脂酚;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210
      |
      1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973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王哲,金永日,李绪文
      2017, 28(24)
      摘要:目的: 研究干姜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薄层色谱对干姜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与结论: 从干姜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甲基-6-姜酚(1)、4-姜酚(2)、β-桉醇(3)、2,5-二羟基没药烷-3,10-二烯(4)、6-姜脑(5),化合物2、3、4为首次从干姜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干姜;姜酚类化合物;倍半萜类化合物;化学成分   
      273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704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曾桢,艾光丽,李婷婷,文永盛,周世玉
      2017, 28(24)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小儿化毒散中芍药苷、盐酸小檗碱、甘草酸铵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SunFireTM-C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8 nm,柱温为25 ℃,进样量为10 μL。结果:芍药苷、盐酸小檗碱、甘草酸铵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8.808~88.08 μg/mL(r=0.999 8)、1.778~17.78 μg/mL (r=0.999 6)、2.533~25.33 μg/mL(r=0.999 9);定量限分别为4.404、0.889、2.533 μg/mL,检测限分别为1.101、0.445、1.267 μ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08%~99.61%(RSD=1.77%,n=9)、96.93%~99.94%(RSD=0.92%,n=9)、98.33%~102.05%(RSD=1.27%,n=9)。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小儿化毒散中芍药苷、盐酸小檗碱、甘草酸铵含量的同时测定。  
      关键词:小儿化毒散;高效液相色谱法;芍药苷;盐酸小檗碱;甘草酸铵   
      138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955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潘正,高运玲,江生,范刚,张艺,曹纬国
      2017, 28(24)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云连药材中6种生物碱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XtimateTM C18,流动相为30 mmol/L碳酸氢铵溶液(含0.1%三乙胺和0.7%氨水)-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柱温为30 ℃,进样量为10 μL。结果:药根碱、非洲防己碱、表小檗碱、黄连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的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85~16.96 mg/L(r=0.999 9)、1.25~24.96 mg/L(r=0.999 8)、2.05~40.96 mg/L(r=0.999 9)、3.65~72.96 mg/L(r=0.999 9)、2.88~57.60 mg/L(r=0.999 9)、13.25~264.96 mg/L(r=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3.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14%~102.14%(RSD=1.93%,n=6)、97.00%~102.00%(RSD=2.06%,n=6)、98.18%~101.82%(RSD=1.79%,n=6)、96.15%~101.28%(RSD=2.06%,n=6)、96.88%~101.88%(RSD=1.87%,n=6)、99.31%~103.76%(RSD=1.89%,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好,可用于云连药材中6种生物碱含量的同时测定。  
      关键词:云连;生物碱;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151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826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刘志海,范红梅,邹兰,隆林,金昭,余兰
      2017, 28(24)
      摘要:目的:建立黔产喜树叶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Gemini-NX C18,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70 nm,柱温为30 ℃,进样量为10 μL。以山柰素为参照物,测定14批喜树叶药材的HPLC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进行共有峰指认、相似度评价,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4批喜树叶药材的HPLC 图谱共有10个共有峰, 13批喜树叶药材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0.90,1批与对照图谱相似度<0.90。喜树叶药材样品可归为3大类。结论:该研究所建指纹图谱可为黔产喜树叶的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喜树叶;指纹图谱;聚类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   
      123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832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刘葵葵,邓玉晓,邢学敏,王伶
      2017, 28(24)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法匹拉韦原料药中乙醇、丙酮、乙酸乙酯、N,N-二异丙基乙胺、甲苯5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B-624毛细管柱,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为220 ℃,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50 ℃,载气为氮气,载气流速为2.0 mL/min,分流比为10 ∶ 1,顶空平衡温度为80 ℃,平衡时间为20 min,顶空进样量为1 mL。结果:乙醇、丙酮、乙酸乙酯、N,N-二异丙基乙胺和甲苯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10.0~501.4 μg/mL(r=0.999 9)、10.0~501.4 μg/mL(r=0.999 9)、10.1~502.6 μg/mL(r=0.999 9)、0.2~11.4 μg/mL(r=0.999 9)、1.8~89.4 μg/mL(r=0.999 7);定量限分别为5.3、3.4、5.2、6.1、20.4 μg/mL,检测限分别为1.4、1.1、1.3、1.6、5.9 μg/mL;精密度试验的RSD<4.0%,稳定性、重复性试验中只检出丙酮,其RSD<4.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61%~99.70%(RSD=1.01%,n=9)、95.81%~99.50%(RSD=1.29%,n=9)、 96.42%~99.76%(RSD=1.24%,n=9)、96.36%~99.30%(RSD=1.19%,n=9)、97.00%~99.51%(RSD=0.82%,n=9)。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法匹拉韦原料药中5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同时测定。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法匹拉韦;有机溶剂;残留量;乙醇;丙酮;乙酸乙酯;N;N-二异丙基乙胺;甲苯   
      276
      |
      1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605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范义凤,王钦
      2017, 28(24)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甲硝唑克林霉素乳膏中甲硝唑、盐酸克林霉素、螺内酯、维生素B6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流动相为乙腈-[0.68%磷酸氢二钾溶液(含1%三乙胺)](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 210 nm,柱温为25 ℃,进样量为20 μL。结果:甲硝唑、盐酸克林霉素、螺内酯、维生素B6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20.0~120.0 μg/mL(r=0.999 9)、10.0~60.0 μg/mL(r=0.999 1)、4.0~24.0 μg/mL(r=0.999 4)、10.0~60.0 μg/mL(r=0.999 4);定量限分别为13.06、7.36、2.43、6.42 μg/mL,检测限分别为4.18、1.82、0.76、1.79 μ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回收率分别为98.97%~100.91%(RSD=0.79%,n=9)、99.02%~101.80%(RSD=1.03%,n=9)、98.18%~101.05%(RSD=1.01%,n=9)、98.75%~101.36%(RSD=0.87%,n=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用于复方甲硝唑克林霉素乳膏中甲硝唑、盐酸克林霉素、螺内酯、维生素B6含量的同时测定。  
      关键词:甲硝唑;盐酸克林霉素;螺内酯;维生素B6;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   
      206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601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张琳,窦志华,蔡卫华,王建新,陈霞,王征宇
      2017, 28(24)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五酯片中五味子酯戊、戈米辛J、当归酰戈米辛H、五味子酯甲、五味子酯乙、五味子酚、安五脂素、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丙素10种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ymmetry C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5 nm,柱温为30 ℃,进样量为10 μL。结果:五味子酯戊、戈米辛J、当归酰戈米辛H、五味子酯甲、五味子酯乙、五味子酚、安五脂素、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丙素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2.25~67.5 ng(r=0.999 6)、2.1~63 ng(r=0.999 8)、28~840 ng(r=0.999 9)、124.6~3 738 ng(r=0.999 9)、22.7~681 ng(r=0.999 9)、32.7~981 ng(r=0.999 9)、47~1 410 ng(r=0.999 9)、208~6 240 ng(r=0.999 9)、5.36~160.8 ng(r=0.999 9)、4.48~134.4 ng(r=0.999 8);定量限分别为14.17、13.32、9.33、11.37、14.62、19.88、14.66、12.50、16.40、13.55 ng,检测限分别为4.62、4.60、3.08、3.76、4.81、6.74、4.93、4.16、5.86、5.03 ng;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3.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 96.36%~100.00%(RSD=1.83%,n=6)、95.00%~100.00%(RSD=2.07%,n=6)、95.00%~98.00%(RSD=1.22%,n=6)、95.37%~98.91%(RSD=1.29%,n=6)、95.62%~103.71%(RSD=2.85%,n=6)、97.33%~102.67%(RSD=2.00%,n=6)、95.00%~99.33%(RSD=1.75%,n=6)、97.24%~104.93%(RSD=2.63%,n=6)、95.00%~97.50%(RSD=1.42%,n=6)、96.00%~102.00%(RSD=2.45%,n=6)。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五酯片中10种木脂素类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  
      关键词:五酯片;木脂素;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171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860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郑瑞凤,杨晨,任凤英,贾红倩,冉琳,秦其辉,苟小军,冯菊
      2017, 28(24)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阿瑞匹坦原料药中甲醇、乙醇、丙酮、异丙醇、甲基叔丁基醚、四氢呋喃6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B-624毛细管柱,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为180 ℃,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60 ℃,载气为氮气,氮气流速为3.0 mL/min,分流比为5 ∶ 1,顶空进样量为1.0 mL,顶空平衡温度为80 ℃,平衡时间为40 min。结果:甲醇、乙醇、丙酮、异丙醇、甲基叔丁基醚、四氢呋喃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 6.052~605.232 μg/mL(r=0.999 9)、9.987~998.718 μg/mL(r=0.999 9)、9.998~999.768 μg/mL(r=0.999 8)、9.986~998.634 μg/mL(r=0.999 9)、9.991~999.090 μg/mL(r=0.999 7)、1.461~146.133 μg/mL(r=0.999 5);定量限分别为1.782 1、2.079 0、0.749 8、1.777 8、0.223 1、0.607 0 μg/mL,检测限分别为0.594 0、0.693 0、0.249 9、0.592 6、0.074 4、0.202 3 μg/mL;精密度试验的RSD<2.0%,稳定性、重复性试验中只检出丙酮和异丙醇,RSD<2.0%;加样回收率范围分别为99.34%~100.75%(RSD=0.52%,n=9)、98.20%~100.24%(RSD=0.69%,n=9)、98.07%~100.07%(RSD=0.84%,n=9)、99.86%~101.32%(RSD=0.58%,n=9)、97.87%~104.02%(RSD=2.13%,n=9)、98.26%~100.58%(RSD=0.75%,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同时测定阿瑞匹坦原料药中6种有机溶剂的残留量。  
      关键词: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阿瑞匹坦;有机溶剂;残留量   
      232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619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周素芹,李洪兵
      2017, 28(24)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黄连-吴茱萸药对中4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探讨该药对的合理比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elch XB C18,流动相为乙睛-1.5 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磷酸调pH至5.0 )(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5 nm,柱温为30 ℃,进样量为10 μL。结果: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2.24~44.80 μg/mL(r=0.999 9)、1.26~31.50 μg/mL(r=0.999 8)、2.70~81.00 μg/mL(r=0.999 8)、1.65~49.50 μg/mL(r=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3.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11%~100.73%(RSD=1.04%,n=6)、96.54%~103.47%(RSD=1.86%,n=6)、95.49%~102.36%(RSD=2.05%,n=6)、97.19%~103.24%(RSD=2.19%,n=6)。当黄连-吴茱萸比例(m/m)为2 ∶ 1时,各成分综合含量最高。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好,可用于不同配伍比例黄连-吴茱萸药对中4种有效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该药对中黄连-吴茱萸比例(m/m)为2 ∶ 1较合理。  
      关键词:黄连;吴茱萸;药对;高效液相色谱法;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含量测定   
      157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878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康慧,刘亚蓉
      2017, 28(24)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六味能消丸中土木香内酯、异土木香内酯、没食子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1%冰醋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土木香内酯、异土木香内酯、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大黄酚)、270 nm(没食子酸),柱温为25 ℃,进样量为10 μL。结果:土木香内酯、异土木香内酯、没食子酸、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121~3.63 μg(r=0.999 9)、0.122~3.66 μg(r=0.999 9)、0.219~6.57 μg(r=0.999 9)、0.016 4~0.492 μg(r=0.999 7)、0.017 3~0.519 μg(r=0.999 9)、0.015 3~0.459 μg(r=0.999 9)、0.007 2~0.216 μg(r=0.999 9)、0.016 2~0.486 μg(r=0.999 9);定量限分别为0.41、0.26、0.35、0.13、0.17、0.14、0.15、0.13 ng,检测限分别为0.12、0.08、0.11、0.04、0.05、0.04、0.05、0.04 ng;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05%~102.46%(RSD=1.75%,n=6)、98.55%~102.89%(RSD=1.91%,n=6)、98.53%~102.34%(RSD=1.66%,n=6)、101.71%~103.41%(RSD=0.57%,n=6)、101.04%~103.01%(RSD=0.69%,n=6)、101.63%~102.75%(RSD=0.39%,n=6)、96.94%~101.11%(RSD=1.61%,n=6)、98.06%~99.10%(RSD=0.40%,n=6)。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可用于六味能消丸中8种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  
      关键词:六味能消丸;土木香内酯;异土木香内酯;没食子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大黄酚;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   
      206
      |
      1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596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张永昕,曾佳艳,李莎恩,俞发,王振华,李耿
      2017, 28(24)
      摘要:目的:建立蔗糖铁注射液过滤除菌前配制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按照2015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1005”和“通则1006”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分别采用平皿法和薄膜过滤法检查需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数、霉菌及酵母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数,通过比较试验菌回收率来确定适宜的方法,并进行方法验证。结果:以平皿法进行试验,铜绿假单胞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回收率分别为2%、5%,用pH 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稀释样品原液10倍后,试验菌回收率范围为88%~96%,但培养基颜色较深。以薄膜过滤法不加冲洗液进行试验,试验菌回收率范围为88%~95%;加入冲洗液后,试验菌回收率范围为91%~103%。经验证,加入冲洗液的薄膜过滤法回收率为50%~200%,符合规定。结论:本试验建立的薄膜过滤法较平皿法试验菌回收率高且加入冲洗液后,试验菌回收率更高,滤膜表面均无颜色较深的物质残留影响计数,适用于蔗糖铁注射液过滤除菌前配制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关键词:蔗糖铁注射液;配制液;微生物限度检查;薄膜过滤法;平皿法   
      663
      |
      1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632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王存,陈绍成,熊政委,王跃,朴健荣
      2017, 28(24)
      摘要:目的: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和学生实践自主动手能力。方法:结合我校新建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特点及药学专业学生特点,将“翻转课堂”与实验项目模块设计共同应用于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从课程内容设计、教学实施和课程考核三个方面对仪器分析实验教学进行改革。结果与结论:学生借助视频和音频资料,在课下完成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完成知识的吸收与掌握,有效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将“翻转课堂”和实验项目模块设计共同应用于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是可行的,该方法可为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教学改革;仪器分析实验;实验项目模块设计;翻转课堂;药学专业   
      177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867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于德红,姚妍妍,赵琳琳,李小梅
      2017, 28(24)
      摘要:目的:为地方院校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方法:以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着眼点,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深化教学改革、强化项目驱动、拓展实践平台建设,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渗透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结果:通过调整课程体系和学分比例,加强人文课程的设置,建立专业核心、专业细化和专业延展课程群 ,增加选修课开设比例;从教、学、评、建四个方面深化教学改革;激励学生参加竞赛;建立 “三阶段-四模块”的多维实践教学平台等方面来构建TMP三位一体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结论:所构建的体系能够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立体化、创新方法多元化、创新实践多层次化的培养,使学生在素质、知识、能力方面得到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地方院校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地方院校;药学专业;创新能力;课程体系;教学改革;项目驱动;实践能力   
      151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584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高海燕,任恩,刘刚
      2017, 28(24)
      摘要:目的:为借助分子影像技术提高抗肿瘤药物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提供参考。方法:以“分子影像技术”“药物研发”“肿瘤诊断”“生物标志物”等为关键词,通过检索和筛选中国知网、中国国家图书馆、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录的2017年4月以前发表的分子影像技术用于抗肿瘤药物研发的最新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和综述。结果与结论:近年来分子影像技术已取得重大进展,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抗肿瘤药物研发,并在药物生物分布标志物(药物由血液循环运送到体内各脏器的过程)、药效学生物标志物(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疾病生物标志物(用于疾病诊断、判断疾病分期或者用来评价新药或新疗法在目标人群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及患者选择生物标志物(识别可能对治疗有反应的患者,指导治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分子影像技术的成功应用,有望提高抗肿瘤药物开发全链条的效率和收益,其潜在价值有待进一步开发。  
      关键词:分子影像技术;抗肿瘤药物;研发;生物标志物   
      234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899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赵贝,李光慧,张晓丹,赵永红,王斌
      2017, 28(24)
      摘要:目的:为将二甲双胍用于治疗胰腺癌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近十余年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就二甲双胍对胰腺癌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等进行归纳和综述。结果与结论:二甲双胍能降低糖尿病患者胰腺癌的发病率,延长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增加癌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性。其抗胰腺癌的主要作用机制包括激活AMPK、抑制炎症因子、抑制特异蛋白转录因子、抑制肿瘤干细胞等。虽然二甲双胍抗胰腺癌作用的临床前研究较为乐观,但其相关临床研究结果还存在差异,还需设计更严密的临床试验以获取更充分的证据,从而为治疗胰腺癌开辟新的途径。  
      关键词:二甲双胍;糖尿病;胰腺癌;抗肿瘤   
      327
      |
      1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845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