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17 28 36
    • 殷潇,毛宗福,张欲晓
      2017, 28(36)
      摘要:目的:为我国制定贫困、边远地区基本药物供应保障改革评价体系提供参考。方法:梳理“新医改”以来我国基本药物供应保障领域的研究文献和改革政策,分析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索供应链治理理论在基本药物供应保障领域运用的可行性。结果:现有研究的研究边界不够清晰,评价和分析方法运用不足,过于关注利用可获得的数据及其量化的结果,而缺乏理论框架构建下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分析。将供应链理论引入基本药物供应保障评价,能够更清晰地揭示政策效果的因果机制,为下一步政策走向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结论:基于供应链治理理论构建评价的理论框架,并以之为基础构建评价方法体系,将丰富药品流通领域的研究策略和数据收集技术。供应链治理的理论和方法极具可推广性,其应用不局限于贫困、边远地区和基本药物供应保障评价,而是能应用于整个药品流通改革领域。  
      关键词:基本药物;供应保障;贫困;边远地区;供应链治理   
      297
      |
      1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061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王亚芹,陈璐,张文,汪琳,周德喜,郭金虎,栾家杰
      2017, 28(36)
      摘要:目的:为进一步推动时辰药理学应用于临床和指导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借助某会议对安徽省40家医院的参会药师进行现场调查,并就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170份,回收有效问卷166份,有效回收率为97.65%。受访药师对昼夜节律的知晓率为93.37%,知晓2种以上其他种类生物节律的占87.35%;受访药师对胃酸分泌(75.30%)、血压(67.47%)和生长激素(66.87%)等生理过程或指标的生物节律性的知晓率较高,对过敏性鼻炎(66.87%)、胃溃疡(50.60%)和周期性偏头痛(50.00%)等疾病的生物节律性的知晓率较高;受访药师对按时辰药理学给药具有疗效高(84.34%)、副作用低(81.33%)等优势的知晓率高;在各类药物中,受访药师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的时辰药理学特点知晓率最高(34.34%),其次是抗高血压药(25.30%)。结论:安徽省医院药师对生物节律、生理过程或指标以及疾病的生物节律性、按时辰药理学给药的优势等时辰药理学相关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反映出我国在临床用药中已经存在普及和推广时辰药理学理念的基础,但其对一些不常接触的生理过程或指标以及不常见的疾病的生物节律性了解仍存在不足,且对于各类药物的时辰药理学特点的了解总体不够理想。  
      关键词:安徽省;医院药师;时辰药理学;认知;调查   
      219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394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MA Jiang
      2017, 28(36)
      摘要:目的:为中药麻黄汤的临床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文献检索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对麻黄汤的中药组分进行分析,建立其中药组分数据库,利用计算机模拟预测的方法筛选其中的活性化合物,对相关靶点进行预测,探索其治疗伤寒证的分子药理学机制。结果:麻黄汤中约含有723个化合物,其中麻黄约含有236个,桂枝约含有115个,甘草约含有287个,杏仁约含有85个。通过计算机模拟预测共筛选出43个活性化合物,相关的18个作用靶点主要与舒张血管作用、肾上腺素样作用和促进平滑肌收缩作用有关。结论:本研究通过计算机口服生物利用度预测、类药性分析和靶点预测相结合,明确了麻黄汤中的活性化合物是通过舒张血管、促肾上腺素效应和促平滑肌收缩等作用发挥治疗伤寒证的功效。  
      关键词:中药;麻黄汤;分子药理学;机制研究   
      464
      |
      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038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何丹,吕雄文,解雪峰
      2017, 28(36)
      摘要:目的:为提升零售药店的药学服务能力提供参考。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对合肥市180家零售药店的180名执业药师就药学服务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并就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50份,有效回收率为83.33%。150名受访药师中,大专及以下学历者占74.67%,药学及药学相关专业人员仅占44.66%;经常及较多提供用药指导的分别占72.67%和21.33%,经常及较多开展处方审核的分别占53.33%和27.33%,经常及较多收集投诉建议的分别占50.67%和35.33%,而经常及较多为患者建立药历的分别均仅占1.33%,经常及较多追溯患者用药情况的分别仅占18.67%和14.00%,经常及较多开展健康教育及用药讲座的分别仅占4.00%和6.00%;对所从事的工作表示满意的占58.67%。结论:目前合肥市零售药店的执业药师学历及专业层次总体较低,药店药学服务内容较为单一,执业药师的工作满意度不理想,虽基本能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服务,但在开展处方审核、收集投诉建议等项目上仍有待进一步加强,在为患者建立药历、追溯患者用药情况等项目上所做工作较少。故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有效提升零售药店的药学服务能力。  
      关键词:零售药店;药学服务;调查;执业药师   
      374
      |
      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051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周鹏,祝红英,崔岚
      2017, 28(36)
      摘要:目的:为完善医院的药品不良反应(ADR)上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就某三级甲等医院所有科室医务人员对ADR的上报情况及漏报原因等进行调查,并就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967份,回收问卷900份,回收率为93.07%;其中有效问卷875份,回收问卷有效率为97.22%。受访者中能够正确回答产生ADR的主要原因(“是药三分毒”和个体差异)的分别只占42.51%和49.26%;1年中未接受过任何ADR培训的占35.89%,不了解ADR上报制度及途径的占33.83%,表示会主动并详细填写ADR报表的仅占30.06%,对上报ADR存在的困难认为无专职人员是最主要的(占61.49%);表示上报过ADR的只占41.60%。对导致医务人员漏报ADR的原因选择比例从高到低分别为:对ADR不确定,医院又无可供查阅的相关信息(占45.94%);ADR报表填写烦琐(占34.97%);无院内ADR监测部门电话(占33.60%);不知道上报程序(占33.49%),等等。结论:该院医务人员的ADR上报情况尚不理想,大部分人都有不同程度的ADR漏报现象,而医院对ADR监测工作的管理和宣传、培训不到位是漏报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医务人员;上报情况;漏报原因;调查   
      632
      |
      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155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杨晴晴,陈红斗,王梦雷,叶露
      2017, 28(36)
      摘要:目的:为我国医院评审标准中药事管理方面内容的进一步细化与完善提供参考。方法:深入研究和比较《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医院评审标准(第6版)》(简称“《JCI标准(第6版)》”)与我国《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简称“《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中涉及药事管理方面内容的异同,分析我国《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的优势及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结果:《JCI标准(第6版)》涉及药事管理的评审项目、标准及要点的数量分别为8、22、89,《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数量分别为11、39、280。二者的相同点主要体现在药事管理应遵守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人员要求,药品采购、储备、贮存及召回,药品调剂与制剂,特殊药品管理,处方管理,抗菌药物管理,用药监测及不良反应报告等方面的大部分内容上。《JCI标准(第6版)》特有的规定涉及药物管理系统文档回顾、在夜间或药房关闭时药品的获取、药品目录审查、对比患者入院前用药清单与首次医嘱等方面;《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特有的规定涉及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临床药师制建设等方面。结论:我国《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在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临床药师制建设等方面有明确规定,较为符合我国现阶段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要求,但相比《JCI标准(第6版)》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版本更新速度、患者自带药品的管理、患者身份确认的安全管理、评审标准的可衡量性等。故我国《标准实施细则》在药事管理方面应通过定期更新版本、加强细节管理、增加评审标准的可衡量性、加强对药学部以外部门的药品管理、强化药品的供应管理等措施进一步细化与完善。  
      关键词:中国;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医院评审标准;药事管理;比较;启示   
      388
      |
      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375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李宏松,许向东,吴国林,张方亮,张莉,陈霞,陈颖敏
      2017, 28(36)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应用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136例急性NSTEMI患者随机分为负荷剂量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两组中未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入院后即刻给予负荷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硫酸氢氯吡格雷片600 mg;以往常规服用阿司匹林者入院后仅给予1次负荷剂量硫酸氢氯吡格雷片600 mg,常规服用氯吡格雷者入院后仅给予1次负荷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服药后12~24 h行PCI术。PCI术后,终身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至少服用12个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负荷剂量组患者于术前12 h口服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钙片20 mg。所有患者于PCI术后当晚开始服用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每日1次。观察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情况、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手术前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水平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两组患者病变血管数、罪犯血管数、罪犯血管狭窄程度、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负荷剂量组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再灌注心律失常患者罪犯血管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CK-MB、cTn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 CK-MB、cTnT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术前,但负荷剂量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CI术前应用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可降低急性NSTEMI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再灌注心律失常;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160
      |
      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302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李德辉,孙春霞,范焕芳
      2017, 28(36)
      摘要:目的:观察六君子汤加减辅助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1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两组患者于化疗前12、6 h给予醋酸地塞米松片15 mg,口服,化疗前30 min给予盐酸苯海拉明注射液20 mg,肌内注射,同时行常规抑酸、保肝、止吐、水化、利尿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紫杉醇注射液175 mg/m2,静脉滴注,3 h内滴完,d1,30 min后给予注射用顺铂25 mg/m2,静脉滴注2 h,d1-3;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六君子汤加减,水煎至200 mL,每日1剂,早晚分服。两组均以21 d为1个周期,共治疗4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肿瘤标志物水平[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和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CYFRS21-1)]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总有效率(49.15%)显著高于对照组(32.20%),血小板降低、白细胞降低、肝功能异常、消化道反应、外周神经损伤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观察组患者CD4+、CD4+/CD8+均显著高于同组化疗前,CD8+显著低于同组化疗前,对照组患者CD4+、CD4+/CD8+均显著低于同组化疗前,CD8+显著高于同组化疗前,且观察组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化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六君子汤加减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减轻毒副反应。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紫杉醇;顺铂;六君子汤;疗效;安全性   
      251
      |
      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130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余超,徐玉茗,徐瑾,万凯化,袁兴东,李穗,周鹃
      2017, 28(36)
      摘要:目的:探讨破伤风抗毒素(TAT)致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TAT致ADR的文献,并就收集到的2 636例ADR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记录了性别、年龄的患者中,TAT致ADR男性高于女性,以15~35岁为主,约占70.32%(289/411);溶剂为注射用水的约占28.28%(56/198);用药30 min内发生ADR占5.84%(154/2 636),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循环系统损害及全身反应为主;临床表现主要为荨麻疹、皮肤瘙痒、胸闷、过敏性休克等。死亡病例10例,留有后遗症7例,其余患者经积极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或痊愈。结论:TAT致过敏反应尤其是过敏性休克的比例较高,但罕见的听觉和前庭功能障碍、视力损伤、白细胞升高等ADR仍应引起重视,建议临床加强用药监测,严格按说明书用药,促进合理用药。  
      关键词:破伤风抗毒素;不良反应;文献分析;合理用药   
      324
      |
      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432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张巧丽,邓在春,孙士芳,胡征,翁磊,马红映,丁群力
      2017, 28(36)
      摘要: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肺通气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89例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1吸,每6 h 1次,每次吸药后均反复漱口5次,每日不超过6吸+孟鲁司特片10 mg,口服,每晚1次。对照组患者给予强的松片25 mg,d1-5,早餐后口服,每日1次+茶碱缓释胶囊0.2 g,口服,每日2次+孟鲁司特片10 mg,口服,每晚1次。两组疗程均为5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急性哮喘生活质量问卷(AQLQ)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F%pred)、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急性AQLQ评分、FEV1、PEF%pred、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急性AQLQ评分、FEV1、PEF%pred、SpO2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可显著改善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及预后,且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肺通气功能;预后   
      196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388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王素洁,李培,刘江,陈丽丽,袁莉
      2017, 28(36)
      摘要:目的:观察长春西汀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长春西汀2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血栓通(冻干)15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sVCAM-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NIHSS评分、血清vWF、sVCAM-1、sICAM-1、CRP、IL-8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长春西汀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  
      关键词:长春西汀;血栓通;急性脑梗死;疗效;安全性   
      135
      |
      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087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王莹,边艳辉,江芮
      2017, 28(36)
      摘要:目的:比较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资料,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9)和观察组(49)。正在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者,停药洗脱7 d后入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培酮片起始剂量1 mg,口服,每日2次,1周内增加剂量至4~6 mg,每日2次,并维持连续用药6个月。观察组患者给予奥氮平片起始剂量5 mg,口服,每日2次,1周内增加剂量至15~20 mg,每日2次,并维持连续用药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分[总记忆商(MQ)评分)]、连线测验(TMT)评分(TMT-A连线时间、TMT-A错误数、TMT-B连线时间、TMT-B错误数评分)、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分(完成分类数、持续应答数、总错误数、持续错误数及总正确数),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88% vs. 97.96%,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NSS评分、TMT-A连线时间、TMT-A错误数、TMT-B连线时间、TMT-B错误数、持续应答数、总错误数及持续错误数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余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MQ评分、完成分类数、总正确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体质量增加、嗜睡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锥体外系反应、失眠、头痛头晕、口干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均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而奥氮平在改善精神症状方面优于利培酮,但体质量增加、嗜睡发生率较高。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奥氮平;利培酮;精神症状;认知功能;疗效;安全性   
      599
      |
      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139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刘卫东,苏工,谢伟斌,夏瑜秦,蒋轶岭
      2017, 28(36)
      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肝癌根治术患者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行肝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术前,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负荷剂量 0.7 μg/kg,10 min内输注完成,后以0.4 μg/(kg·h)维持,至手术结束;对照组患者给予与观察组同等剂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其余麻醉方案相同。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4、24、72 h时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细胞介素1(IL-1)、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AST、ALT、IL-1、IL-6、CRP、 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AST、ALT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术前,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AST、ALT水平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两组患者术后4、24、72 h IL-1、IL-6水平,术后4、24 h TNF-α水平及24、72 h 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术前,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72 h 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IL-1、IL-6、TNF-α水平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预处理能减轻肝癌根治术患者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预处理;肝癌根治术;缺血-再灌注损伤   
      127
      |
      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383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王群,胡卫红,胡乃刚
      2017, 28(36)
      摘要:目的:探讨多柔比星灌注治疗对行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疗效以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常规行TURBT。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术后7 d给予含20 mg多柔比星的0.9%氯化钠溶液40 mL膀胱灌注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0个月,前8周每周1次,后每月1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和疾病进展情况(缓解率、控制率、进展期生存率),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和肿瘤标志物[重组人Dickkopf相关蛋白1(DKK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同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4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缓解率和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进展期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ICAM-1、sVCAM-1、DKK1和VE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ICAM-1、sVCAM-1、DKK1和VEGF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和尿频/尿急、血尿、排尿困难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柔比星灌注治疗行TURBT后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可以显著降低复发率,减轻肿瘤恶化程度,降低肿瘤活力,安全性亦较好。  
      关键词:浅表性膀胱癌;多柔比星;肿瘤标志物;灌注治疗;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136
      |
      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165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宋敏,陈晓娟
      2017, 28(36)
      摘要:目的:观察香砂养胃丸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脾虚气滞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0例脾虚气滞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兰索拉唑肠溶片30 mg,qd,早晨空腹服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香砂养胃丸9 g,bi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胃镜病理积分,同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95.00%和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86.67%和57.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胃镜病理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胃镜病理积分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砂养胃丸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脾虚气滞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与安全性均较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临床和病理症状。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气滞;兰索拉唑;香砂养胃丸;疗效   
      372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081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李丕武,王海燕,孙玲,张斌
      2017, 28(36)
      摘要:目的:比较舍曲林与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资料,按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口服盐酸舍曲林片第1周起始剂量50 mg,每日1次,后每隔1周增加50 mg,最大剂量不超过200 mg;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片第1周起始剂量10 mg,每日1次,后每隔1周增加10 mg,最大剂量不超过40 mg。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血清5-羟色胺(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化标志物(S100β)水平,并评价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5-HT、BDNF及S100β水平与HAMD评分的相关性;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7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HAMD评分及S100β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HAMD评分、S100β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MMSE评分及血清5-HT、BDNF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5-HT、BDNF水平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 S100β水平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显著优于帕罗西汀,可改善患者抑郁状态及认知功能,且二者在改善神经功能、精神状态及安全性方面相当。  
      关键词:舍曲林;帕罗西汀;脑卒中后抑郁;认知功能;疗效;安全性   
      175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102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廖彬池,茅群霞
      2017, 28(36)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米非司酮治疗中国女性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有效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数据库(SinoMe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米非司酮治疗中国女性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并按照Cochrane 系统评价员手册5.1.0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后,采用Stata 8.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9项RCT,合计5 08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米非司酮高剂量组(12.5 mg/d)患者有效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6.5 mg/d)[OR=2.13,95%CI(1.53,2.97),P<0.001],米非司酮组患者有效率显著高于孕酮类药物组[OR=6.05,95%CI(3.92,9.34),P<0.001];米非司酮组患者有效率与雌激素类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52,95%CI(0.45,5.16),P=0.499]。结论:米非司酮治疗中国女性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优于孕酮类药物,与雌激素类药物相当;并且高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效果优于低剂量。  
      关键词:米非司酮;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中国女性;Meta分析;疗效   
      138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117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王晓彤,林海雄,肖志勋,黄冬欢,金远林,黄枫
      2017, 28(36)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桃红四物汤加减辅助治疗外伤性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收集骨折整复后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试验组)对比单纯骨折整复(对照组)治疗外伤性骨折的相关研究,提取资料并参考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评价质量后,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随机对照试验和3项临床对照研究,合计92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RR=1.35,95%Cl(1.24,1.47),P<0.001]和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RR=5.59,95%Cl(1.30,24.14),P=0.02]显著高于对照组,症状体征积分[MD=-5.50,95%Cl(-6.45,-4.54),P<0.001]、红细胞沉降率[MD=-13.78,95%Cl(-15.97,-11.60),P<0.01]、全血黏度[MD=-1.03,95%Cl(-1.11,-0.95),P<0.001]、血浆黏度[MD=-0.24,95%Cl(-0.27,-0.21),P<0.01]、血细胞比容[MD=-12.12,95%Cl(-13.37,-10.86),P<0.01]和红细胞电泳时间[MD=-7.12,95%Cl(-7.88,-6.35),P<0.01]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辅助治疗外伤性骨折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但会加重患者胃肠道反应。  
      关键词:桃红四物汤加减;骨折整复;外伤性骨折;Meta分析;疗效;安全性   
      116
      |
      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013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周永峰,刘红宇,房吉祥,董旖,乔潆,张蓉蓉,张萍
      2017, 28(36)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六味五灵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万方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收集六味五灵片联合恩替卡韦(试验组)对比恩替卡韦单用(对照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数据并按照Cochrane 系统评价员手册5.1.0评价质量后,采用 Rev Man 5.3 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项RCT,共计72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MD=-16.67,95%CI(-19.83,-13.51),P<0.001]、天冬氨酸转氨酶[MD=-20.52, 95%CI(-25.65,-15.39),P<0.001]、总胆红素[MD=-5.85,95%CI(-11.31,-0.38),P=0.0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RR=1.23,95%CI(1.03,1.46),P=0.02]和乙肝e抗原(HBeAg)转阴率[RR=1.26,95%CI(1.03, 1.54),P=0.0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血清乙肝病毒基因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22,95%CI(0.99,1.52),P=0.07]。结论:与恩替卡韦单用相比,六味五灵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较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生化指标。  
      关键词:六味五灵片;慢性乙型肝炎;Meta 分析;疗效   
      191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073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张英哲,沈志华,陈勇德
      2017, 28(36)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收集参麦注射液联合常规方案(试验组)对比单用常规方案(对照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资料并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评价质量,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 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5项RCT,合计2 093例患者。Meta 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RR=1.31,95%CI(1.25,1.37), P<0.001]和心电图总有效率[RR=1.42 ,95%CI(1.31,1.54),P<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高剂量(>40 mL/d)和低剂量(≤40 mL/d)亚组中,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剂量:RR=1.26,95%CI(1.19,1.34),P<0.001;低剂量:RR=1.36,95%CI(1.27,1.45),P<0.001]和心电图总有效率[高剂量:RR=1.39,95%CI(1.22,1.60),P<0.001; 低剂量:RR=1.43,95%CI(1.30,1.58),P<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66 ,95%CI(0.32,1.40),P=0.28]。结论: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与安全性均较好,建议临床从低剂量开始使用。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安全性;Meta 分析   
      144
      |
      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094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吴科锐,罗景山,吴江凤,何天明,谭黎鑫,李先涛
      2017, 28(36)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参苓白术散联合氨基水杨酸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参苓白术散联合氨基水杨酸制剂(试验组)对比氨基水杨酸制剂单用(对照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资料并按照Corchane 系统评价员手册 5.1.0评价质量后,采用Rev Man 5.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项RCT,共计1 17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OR=3.40,95%CI(2.44,4.74),P<0.001]、 Sutherland 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MD=-1.31,95%CI(-2.07,-0.56),P<0.001]、肿瘤坏死因子α[SMD=-1.90,95%CI(-2.90,-0.90),P<0.001] 、白细胞介素17(IL-17)[MD=-85.18,95%CI(-100.51,-69.85),P<0.001] 、IL-23[MD=-113.27,95%CI(-132.34,-94.21),P<0.00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氨基水杨酸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优于氨基水杨酸制剂单用,可以显著降低患者DAI和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水平。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氨基水杨酸制剂;溃疡性结肠炎;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疗效   
      211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315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罗春颖,黄晓婧,史立川,蒲旭峰
      2017, 28(36)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腰痛胶囊中芍药苷、桂皮醛、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C18,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0 nm(芍药苷、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290 nm(桂皮醛),柱温为35 ℃,进样量为10 μL。结果:芍药苷、桂皮醛、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004 02~0.100 6 mg/mL(r=0.999 8)、0.024 50~0.612 7 mg/mL(r=0.999 8)、0.005 24~0.131 0 mg/mL(r=0.999 9)、0.005 11~0.127 8 mg/mL(r=0.999 9);定量限分别为37.17、1.47、21.76、25.57 ng,检测限分别为11.15、0.44、6.53、7.67 ng;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02%~100.83%(RSD=0.68%,n=6)、98.58%~100.99%(RSD=0.83%,n=6)、99.78%~101.69%(RSD=0.89%,n=6)、100.06%~102.46%(RSD=0.92%,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适用于腰痛胶囊中芍药苷、桂皮醛、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含量的同时测定。  
      关键词:腰痛胶囊;芍药苷;桂皮醛;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165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353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王斌,刘维,裴瑾,王黎,胡静,唐小慧
      2017, 28(36)
      摘要:目的:建立鉴别川牛膝“味”的方法。方法:采用电子舌技术。采集温度为25 ℃,采集时间为120 s,采集周期为1 s,搅动速度为1 r/s,清洗液为纯化水。以电子舌传感器第120 s所得响应值为“味”分析数据,通过主成分(PC)分析、判别因子(DF)分析对获取的“味”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以此区分川牛膝药材及其混淆品,以及川牛膝药材的不同产地、不同生长年限及其市售商品的不同批次。结果:1批川牛膝药材及其4批混淆品判别因子(DF)相差较大;四川宝兴、金口河、天全产药材样品可聚为一类;1、2年生与3、4年生药材样品DF相差较大;不同批次市售商品DF相差较大。结论:川牛膝药材及其混淆品、不同产地川牛膝药材、不同生长年限川牛膝药材及其不同批次市售商品的“味”存在显著差异;电子舌技术能快速区分上述类别药材的“味”。  
      关键词:川牛膝;电子舌技术;鉴别;主成分;判别因子   
      133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365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陈宏降,刘佳楠,陈少军,薛平
      2017, 28(36)
      摘要:目的:研究三白草药材不同部位中微量元素的差异。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药材;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药材不同药用部位中25种微量元素含量:射频功率为1 200 W,冷却气流量为14 L/min,辅助气流量为1.0 L/min,雾化气流量为0.9 L/min,碰撞气体为氦,碰撞气流速为4.8 mL/min,采样锥孔径为1.1 mm,截取锥孔径为0.9 mm,超级截取锥孔径为1.0 mm,积分时间为1 s,延迟时间为40 s,扫描方式为单点跳峰,测定重复3次;采用SIMCA-P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锂(Li)、铍(Be)、硼(B)、镁(Mg)、铝(Al)、钛(Ti)、钒(V)、铬(Cr)、锰(Mn)、铁(Fe)、钴(Co)、镍(Ni)、铜(Cu)、锌(Zn)、镓(Ga)、砷(As)、钴(Sr)、镉(Cd)、锡(Sn)、锑(Sb)、钡(Ba)、汞(Hg)、铊(Ti)、铅(Pb)、铋(Bi)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05~5.0 μg/L(r=0.999 9)、0.05~5.0 μg/L(r=0.999 8)、0.10~10.0 μg/L(r=0.999 5)、1.00~100.0 μg/L(r=0.998 5)、1.00~100.0 μg/L(r=0.999 3)、0.10~10.0 μg/L(r=0.999 9)、0.05~5.0 μg/L(r=0.999 7)、0.05~5.0 μg/L(r=0.999 5)、0.10~10.0 μg/L(r=0.999 8)、1.00~100.0 μg/L(r=0.999 4)、0.05~5.0 μg/L(r=0.999 9)、0.05~5.0 μg/L(r=0.999 7)、0.05~5.0 μg/L(r=0.999 5)、0.05~5.0 μg/L(r=0.999 8)、0.05~5.0 μg/L(r=0.999 6)、0.05~5.0 μg/L(r=0.999 8)、0.05~5.0 μg/L(r=0.999 9)、0.05~5.0 μg/L(r=0.999 3)、0.05~5.0 μg/L(r=0.999 4)、0.05~5.0 μg/L(r=0.999 8)、0.10~10.0 μg/L(r=0.999 6)、0.05~5.0 μg/L(r=0.999 6)、0.05~5.0 μg/L(r=0.999 6)、0.05~5.0 μg/L(r=0.999 7)、0.05~5.0 μg/L(r=0.999 4);检测限≤13.2 ng/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5.12%;加样回收率为90.18%~123.01%(RSD为2.05%~5.79%,n=6)。Sb、Sn、Mn、Cd、Ti、Ba、Co、As、Be、Ga、Ni在药材样品地上部分含量较根茎中高,而Cr在根茎中含量较地上部分高。结论:三白草药材地上部分和根茎中Mg、Fe、Al等含量较为丰富,不同药用部位中所含微量元素含量差异较显著。  
      关键词:三白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微量元素;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120
      |
      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200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朱忠华,任德全,冯利,罗超
      2017, 28(36)
      摘要:目的: 研究草木犀药材的生药学。方法:从原植物形态、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和药材浸提物的紫外光谱、药材粉末的红外光谱方面对草木犀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草木犀药材根横切面可见辐射型维管束中有19束射线;茎横切面髓部占整个横切面的4/5;小叶片横切面主脉维管束正上方有栅栏组织通过;叶柄横切面呈心形,内有3个大小不等的维管束成三角形排列;叶表皮分布有细胞组成的腺毛和单细胞非腺毛;组织解离中叶可见草酸钙方晶的晶纤维,不定式气孔,叶柄有腺毛和非腺毛表面可见疣状突起,螺纹导管;提取物紫外光谱图、药材粉末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图特征明显。结论: 该研究所建标准可用于草木犀药材的生药学鉴别。  
      关键词:草木犀;性状鉴别;组织结构;显微鉴别;紫外光谱;红外光谱   
      247
      |
      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231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左春芳,梁雪琪,喻俊峰,吕亚新,张贤良
      2017, 28(36)
      摘要:目的:建立快速测定西洋参饮片中人参皂苷Rg1、Re、Rb1总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片中人参皂苷Rg1、Re、Rb1的总含量(作为参考值)。采用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NIRS)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饮片中人参皂苷Rg1、Re、Rb1总定量模型:根据参考值采集62份饮片样品,以标准归一化法联合一阶导数法预处理光谱,饮片样品中人参皂苷Rg1、Re、Rb1总含量测定最佳波段为7 664.23~5 236.05 cm-1。结果:饮片样品中人参皂苷Rg1、Re、Rb1总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符合要求。人参皂苷Rg1、Re、Rb1总定量模型的校正集相关系数为0.991 03,校正均方差为0.010 26。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简便无污染,可用于西洋参饮片中人参皂苷Rg1、Re、Rb1总含量的快速测定。  
      关键词:西洋参;人参皂苷;近红外漫反射外光谱技术;偏最小二乘法   
      149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425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彭伟文,何文生,纪梦颖,王珠强
      2017, 28(36)
      摘要:目的:研究黑面神药材70%乙醇提取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D101大孔树脂、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薄层色谱、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对黑面神药材70%乙醇提取部位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黑面神药材70%乙醇提取部分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1)、槲皮素(2)、山柰酚(3)、银椴苷(4)、(+)-南烛木树脂酚(5)、(+)-异落叶松脂素(6)、(+)-Nortrachelogenin (7)、(+) -丁香树脂醇(8)、Icariol A2(9)、5,5′ -二甲氧基-7-氧代落叶松脂醇(10)。结论:1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该研究为黑面神药材质量评价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黑面神;化学成分;黄酮;木脂素   
      316
      |
      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418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方东伟,彭佳庆
      2017, 28(36)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附子理中丸(浓缩丸)中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ondaSil C18, 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7 nm,柱温为35 ℃,进样量为10 μL。结果:甘草苷和甘草酸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9.68~96.8 μg/mL(r=0.999 1)、14.08~140.8 μg/mL(r=0.999 2);定量限分别为0.2、0.3 μg/mL,检测限分别为0.1、0.01 μ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9%~101.2%(RSD=0.62%,n=9)、98.6%~101.5%(RSD=1.06%,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附子理中丸(浓缩丸)中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的同时测定。  
      关键词:附子理中丸(浓缩丸);高效液相色谱法;甘草苷;甘草酸;含量测定   
      296
      |
      1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260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陶俊钰,刘为中,刘伟,何广卫,周洁
      2017, 28(36)
      摘要:目的:建立测定盐酸氯卡色林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elch ultimate XB-ODS,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钠溶液(pH为6.5)-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为35 ℃,进样量为20 μL。结果:杂质1、2、3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075 60~7.560 μg/mL(r=0.999 9)、0.081 40~8.140 μg/mL(r=0.999 9)、0.099 24~9.924 μg/mL(r=0.999 9);定量限分别为0.075 60、0.081 40、0.099 25 μg/mL,检测限分别为0.022 68、0.024 42、0.029 77 μg/mL;精密度试验的RSD<2.0%,稳定性、重复性试验只检出杂质1,RSD<2.0%;回收率分别为98.53%~102.45%(RSD=1.06%,n=9)、98.26%~101.64%(RSD=1.03%,n=9)、100.08%~102.10%(RSD=0.70%,n=9)。结论:该方法灵敏、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盐酸氯卡色林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测定。  
      关键词:盐酸氯卡色林;高效液相色谱法;有关物质   
      206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108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张涛,豆东海,杨鹏波
      2017, 28(36)
      摘要:目的:优化头孢噻肟钠原料药有关物质检查中溶液制备条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头孢噻肟钠原料药杂质总量;以磷酸盐缓冲液pH、放置温度、放置时间和光照条件为因素,以杂质总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溶液制备条件,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优化的溶液制备方法为避光操作,磷酸盐缓冲液的pH为6.50,试验环境温度和控制样品温度为5 ℃,制备溶液后5 min内进样。结论:优化后的方法重复性好、结果可靠。  
      关键词:头孢噻肟钠;有关物质;正交试验;测定   
      264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224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李晓琴,李楠,张晓,刘宇,贾爱琼,刘瑜
      2017, 28(36)
      摘要:目的:建立测定泊沙康唑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Zorbax Eclipse Plus C18,流动相为0.05 mol/L醋酸铵溶液(加醋酸调节pH为4.0)-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2 nm,柱温为30 ℃,进样量为20 μL。结果:中间体Ⅰ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05~5.0 μg/mL(r=0.999 9);定量限为0.05 μg/mL,检测限为0.013 μ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回收率为98.00%~101.69%(RSD=1.22%,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泊沙康唑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测定。  
      关键词:泊沙康唑;原料药;有关物质;高效液相色谱法   
      279
      |
      1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028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郭阳,冯敏,陈玉洁
      2017, 28(36)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埃索美拉唑镁原料药中乙醇、乙酸乙酯、异丙苯、甲醇、甲苯、2-苯基-2-丙醇、二氯甲烷、乙腈8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P-1,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220 ℃,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50 ℃,载气为氮气,流速为4.0 mL/min,分流比为10 ∶ 1,进样量为1 μL。结果:乙醇、乙酸乙酯、异丙苯、甲醇、甲苯、2-苯基-2-丙醇、二氯甲烷、乙腈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45.2~904 μg/mL(r=0.999 7)、45.5~909 μg/mL(r=0.999 7)、9.0~180 μg/mL(r=0.999 8)、27.1~542 μg/mL(r=0.999 8)、8.7~174 μg/mL(r=0.999 7)、9.1~183 μg/mL(r=0.999 4)、5.8~115 μg/mL(r=0.999 4)、3.7~74 μg/mL(r=0.999 4);定量限分别为4.5、3.0、1.4、2.7、0.6、3.0、3.9、2.8 ng,检测限分别为2.2、1.0、0.4、1.4、0.3、1.0、2.0、1.4 ng;精密度试验的RSD<2.0%,重复性试验中只检出乙醇、甲醇、甲苯,其峰面积的RSD均<2.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6%~104.9%(RSD=3.3%,n=9)、98.7%~102.0%(RSD=1.1%,n=9)、100.0%~103.1%(RSD=1.1%,n=9)、95.7%~104.4%(RSD=3.0%,n=9)、99.3%~104.4%(RSD=1.7%,n=9)、95.6%~102.2%(RSD=2.6%,n=9)、95.1%~103.3%(RSD=2.6%,n=9)、97.5%~103.3%(RSD=1.7%,n=9)。结论:该方法灵敏度好、操作简单,适用于埃索美拉唑镁原料药中8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同时测定。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镁;原料药;有机溶剂;残留;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174
      |
      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274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刘世军,孙克明,刘宪勇,张敏,谷雨,王岩,毕文超,魏玮
      2017, 28(36)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桑菊感冒丸中芦丁、连翘苷和桔梗皂苷D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Atlantis C18,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柱温为35 ℃,进样量为10 μL。离子源为电喷雾离子源,采用多反应监测扫描模式和正离子检测模式,干燥气和雾化气均为高纯氮气,干燥气温度为270 ℃,干燥气流量为25 L/min,鞘气流量为10 L/min,毛细管电压为4 500 V,喷嘴电压为2 000 V,扫描时间为0.1 s。结果:芦丁、连翘苷和桔梗皂苷D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010 82~2.164 μg/mL(r=0.999 7)、0.010 18~2.036 μg/mL(r=0.999 4)、0.010 27~2.054 μg/mL(r=0.999 7);定量限分别为1.250、0.260、2.720 ng/mL,检测限分别为0.380、0.078、0.820 n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3.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88%~99.88%(RSD=0.72%,n=6)、98.48%~103.13%(RSD=1.91%,n=6)、98.79%~101.41%(RSD=1.05%,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好,可用于桑菊感冒丸中芦丁、连翘苷和桔梗皂苷D含量的同时测定。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桑菊感冒丸;芦丁;连翘苷;桔梗皂苷D;含量   
      235
      |
      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326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康健,金拓
      2017, 28(36)
      摘要:目的:为更有效地开展医药类院校学生药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分析目前药德教育的现实困境,对医药类院校学生药德教育工作模式的构建进行探索。结果与结论:药德教育存在医药类院校重医德教育、轻药德教育,教师重知识传授、混淆德育与药德教育,学生重专业知识学习、轻药德养成的困境。建议通过将药德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重视教师在药德教育中的作用,运用“第二课堂”等多种方式、方法来进行药德教育的思路进行工作模式构建。  
      关键词:医药类院校;学生;药德教育;工作模式   
      311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318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李德森,王英豪,吴水生
      2017, 28(36)
      摘要:目的:促进临床中药师工作的开展。方法:从高等院校培养现状、医院岗位培训现状、继续教育现状分析培养临床中药师所面临的问题,从岗位服务能力出发,就如何确定临床药师职责定位及提高培养质量进行理论探讨。结果与结论:结合中医医院、西医医院、乡镇社区医院和诊所不同类别医疗卫生机构性质,将临床中药师的角色进行不同职责定位,并通过增设社会药学教育和中药实践教学环节来完善高等院校临床中药学课程体系,结合岗位服务能力、重视临床中药学人才就业后的专业培训,加强继续教育、提升临床中药学人才的理论、实践与科研能力,完善合理用药规范系统等来培养医药兼备的临床中药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中药临床药学;临床中药师;定位;培养   
      351
      |
      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341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任文霞
      2017, 28(36)
      摘要:目的:为提高药学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我国对药学人才的要求及其配备现状和药学高等教育现状,探讨“医、教、研”协同视角下药学人才培养路径。结果: 我校通过融入产业,构筑“政、产、医、教、研”协同育人平台;并注重质量,从落实校院两级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践条件建设、加强质量评价体系方面,建立“管理、师资、实践、评价”保障机制来构建了药学人才培养路径。结论:我校在药学人才培养方面探索出一种可复制的创新模式,药学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关键词:药师;人才培养;“医、教、研”协同   
      203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236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赵淑敏,陈文锋,施晓莹,周若夏,赵文昌
      2017, 28(36)
      摘要:目的:为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OCDDS)的体内外释药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查阅相关研究文献,对OCDDS的体内、体外释药性评价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根据溶出度试验中溶出介质的差异,OCDDS体外释药性评价方法可分为常规的体外释放度测定和改良的体外释放度测定。OCDDS体内释药性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动物体内药动学及组织分布评价、X射线衍射分析、γ-闪烁法分析、同位素标记技术、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多光谱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等。结论:面对人体胃肠道的复杂环境以及新型辅料、新释药机制等的不断出现,现有的OCDDS体内外释药性评价方法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且缺乏统一的标准。因此,探索建立新的、完善的OCDDS体内外释药性评价体系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体内外;释药性;评价方法   
      215
      |
      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346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袁菱,童德银,杨青,胡琴
      2017, 28(36)
      摘要:目的:探讨吸入抗菌药物治疗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NCFB)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促进其进一步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就吸入抗菌药物治疗NCFB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相关研究进行归纳和综述。结果:用于NCFB的抗菌药物吸入制剂尚处在临床研究阶段。大量研究表明,NCFB患者长期予以吸入抗菌药物(包括注射剂雾化吸入和使用吸入制剂)治疗,如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氨曲南及多粘菌素E,可以显著减少患者急性加重的次数和延长急性加重的间歇期,降低痰菌负荷量。同时,相比抗菌药物注射剂注射或雾化吸入给药,使用抗菌药物吸入制剂如环丙沙星干粉吸入剂、环丙沙星脂质体吸入剂、多粘菌素E干粉吸入剂有很好的耐受性,较少引起喘息、胸闷或咳嗽等支气管痉挛的表现。结论:吸入抗菌药物治疗NCFB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应进一步探索其合适的吸入剂型、制剂工艺等,并加强相关安全性和可行性评价。  
      关键词:吸入给药;抗菌药物;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   
      421
      |
      1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123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