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17 28 9
    • 曹骋,刘梦楚,汪杰,邹晓红
      2017, 28(9)
      摘要:目的:评价我国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收录的中成药品种的质量标准整体水平,为下一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成药品种的遴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国内外中成药相关国家标准,收集其质量标准中的关键信息,建立中成药质量标准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与结论: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共收载371个中药制剂,其中267个制剂被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执行药典标准,占总数的71.97%,该类制剂质量标准体系健全,质量控制项多,检测手段丰富,同时加强了安全性控制技术;尚有104个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是执行的非药典标准,占总数的28.03%,其中18个中药制剂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6个中药制剂执行《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均属于较早期的质量标准,存在鉴别项、含量测定项缺失,鉴别药味数少,含量测定指标成分少等问题,其制剂质量标准有待提高。  
      关键词:国家基本药物;质量标准;中成药   
      341
      |
      1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197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林津晶,黄文龙
      2017, 28(9)
      摘要:目的:为乡镇儿童相关的公共卫生政策的研究及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福建省部分乡镇儿童家长为对象就当地儿童用药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986份,回收有效问卷969份,有效回收率为98.28%。受访者总体文化程度不高,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占54.49%。绝大部分受访者表示给儿童用药时曾遇到麻烦或困难,选择频率达97.85%,其中,因药物口感或剂型造成儿童不配合用药的选择频率为17.91%,“没有儿童专用药品或儿童专用药品可选品种过少”的选择频率为17.91%,“不确定儿童的准确用药剂量”的选择频率为17.71%;儿童患常见病时,近半数受访者会选择卫生院(室)就诊,占42.83%;对于第一次给儿童服用某药物前是否会阅读说明书,50.26%的受访者表示只是偶尔会看,同时,有16.49%的受访者表示完全看不懂说明书。对于是否会主动了解儿童用药知识,选择“会主动了解且有了解渠道”“想了解但无了解渠道”“有机会接触就顺便了解”的比例分别为37.67%、22.19%、36.12%;对于“是否知道儿童用药有年龄及体质量差异问题”,选择“知道”“了解一些”的比例分别为28.48%、52.73%;对于“最想得到的儿童用药教育渠道”,选择医师的频率为39.64%,选择药师的频率为33.77%。随着文化程度的提升,受访者对儿童用药知识的关注程度、对儿童用药差异的了解程度及药品说明书阅读习惯均有显著提升(P<0.001)。结论:当前乡镇儿童家长在儿童用药方面存在较多的麻烦或困难,药品说明书中儿童用药信息标注模糊及存在缺项问题,乡镇医疗卫生机构药师药学服务能力欠缺,儿童合理用药知识的教育与宣传较薄弱。  
      关键词:福建省;乡镇;儿童用药;现状;调查   
      255
      |
      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223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沈正泽,金梅,蔡晓丽,陈庆
      2017, 28(9)
      摘要:目的:为促进围孕期药学服务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法,对重庆市永川区的围孕期妇女安全用药知识、态度、行为等进行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15.0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79份,有效回收率为97.38%。受访者安全用药知识总知晓率为57.69%,且知晓率随文化程度升高而提升(P<0.01);同时,已孕受访者所有题项知晓率均高于备孕受访者,其中多数题项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已孕受访者对所有安全用药态度题项的积极回答比例均高于备孕受访者,其中多数题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85名已孕受访者中,按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服用叶酸的仅占56.88%;181名使用过药物的已孕受访者中,有8.29%表示医师或药师没有告知药物是否影响妊娠。结论:该地区围孕期妇女安全用药知识知晓率偏低,且文化程度对其知晓率有影响;同时,备孕妇女安全用药知识知晓情况、安全用药态度与已孕妇女均存在差异,而已孕妇女安全用药行为方面仍有待规范和加强。  
      关键词:围孕期妇女;安全用药;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   
      162
      |
      1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208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雷晓盛,黄明安,王芳,刘朝杰
      2017, 28(9)
      摘要:目的:为制定有效的居民自我药疗干预措施、促进自我药疗合理化提供参考。  方法:基于修改后的Anderson卫生服务利用分析模型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武汉市4城区居民自我药疗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204份,回收有效问卷199份,有效回收率为97.5%。受访居民自感不适2周内选择自我药疗的比例为47.7%,高于选择“看医生”的比例。选择自我药疗受访居民中疾病较轻、疾病严重程度一般、疾病严重的分别占50.5%、46.3%、3.2%;患病时间<7 d、患病时间≥7 d的分别占95.8%、4.2%。感冒咳嗽是受访居民进行自我药疗购药费用最高的疾病种类。受访居民选择自我药疗的原因依次为没必要“看医生”(占43.2%)、图省事(占23.1%)、医疗费用高(占14.6%)、没时间看病(占14.6%);基本用药知识54.1%来自过去的经验,25.5%来自别人推荐,其余来自互联网络和报纸杂志。对于过去1年中自我药疗的疗效,75.4%的受访居民认为大多有效。18.6%的受访居民自我药疗曾发生不良反应,阅读说明书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显著低于未阅读说明书者(P<0.05),且教育程度低者阅读说明书的比例显著低于教育程度高者(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婚姻状况、教育程度、个人月收入、医疗保险、医疗机构可及性、疾病严重程度、患病时间对受访居民自我药疗的选择有显著影响(P<0.05):已婚者对自我药疗的选择比例显著高于未婚者;教育程度较低者对自我药疗的选择比例显著高于教育程度高者;个人月收入较低者对自我药疗的选择比例显著高于个人月收入高者;具有商业医疗保险和自费人群对自我药疗的选择比例显著高于具有基本医疗保险和公费医疗人群;距离医疗机构较远者对自我药疗的选择比例显著高于距离医疗机构近者;疾病较轻者对自我药疗的选择比例显著高于疾病严重者;患病时间≥7 d者对自我药疗的选择比例显著低于患病时间<7 d者。多因素分析表明,疾病严重程度、患病时间是受访居民选择自我药疗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自我药疗行为在武汉市居民中普遍存在,且主要针对常见病和慢性病;居民对药品说明书阅读重视不够,自我药疗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其自我药疗选择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关键词:武汉市;居民;自我药疗;行为;影响因素;调查   
      228
      |
      2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404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张丽雅,何佳,徐东勋
      2017, 28(9)
      摘要: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脑卒中后重性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20例脑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A组(40例)、B组(40例)和C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脑卒中的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给予盐酸帕罗西汀肠溶缓释片25 mg,口服,每日1次;B组患者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20 mg,口服,每日2次;C组患者给予盐酸帕罗西汀肠溶缓释片(用法用量同A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用法用量同B组)。各组均连用28 d。观察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DM)评分、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S-QOL)评分,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C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B组,住院天数显著少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各组患者NIHSS、ADL、HADM、SS-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28 d后,各组患者NIHSS、HADM、SS-QOL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且C组显著低于A、B组同期;各组患者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升高,且C组显著高于A、B组同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帕罗西汀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脑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碍的疗效显著,可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改善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帕罗西汀;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脑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碍;疗效;安全性   
      353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357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张海平,赵慧峰,夏红蕾
      2017, 28(9)
      摘要:目的:观察贞芪扶正颗粒辅助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6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于化疗前0.5 h分别静脉滴注盐酸苯海拉明注射液20 mg,盐酸格拉司琼葡萄糖注射液5 mg,西咪替丁注射液20 mg,静脉滴注0.5 h后开始化疗:多西他赛注射液40 mg/m2,d1,d8,静脉滴注;注射用顺铂25 mg/m2,d1-3,静脉滴注;21 d为1个周期,共4~6个周期。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贞芪扶正颗粒5 g,每日2次。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功能状态(KPS)评分,化疗终止情况、终止时间、化疗次数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化疗终止患者占比显著少于对照组,化疗终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化疗次数显著多于对照组,胃肠道反应、贫血、血小板降低、白细胞下降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口腔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细胞亚群指标及KP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NK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CD8+水平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两组患者KPS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贞芪扶正颗粒可提高宫颈癌患者的疗效,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毒副反应。  
      关键词:宫颈癌;贞芪扶正颗粒;辅助治疗;化疗;疗效;安全性   
      468
      |
      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316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孙飞龙,赵庆春,任刘丽,任天舒,史国兵,汤雨虹,王凡非
      2017, 28(9)
      摘要:目的:比较达比加群、华法林用于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RFCA)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1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并拟行RFCA患者资料,按用药的不同分为华法林组(71例)和达比加群组(70例)。华法林组患者入院前曾服华法林者入院后需停用,改为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100 U/kg,皮下注射,待INR<1.5时行RFCA,术前12 h停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术中静脉注射肝素钙注射液100 U/kg;术后4~6 h口服华法林钠片4.5 mg ,每日1次,同时与低分子肝素桥接重叠治疗至少3~5 d;术后每3 d监测1次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INR 2.0~3.0,至少服用华法林3个月。达比加群组患者入院后停用曾服用的抗凝药物,改为口服达比加群酯胶囊110 mg(年龄≥70岁或体质量<60 kg)或150 mg(年龄<70岁或体质量≥60 kg), 每日2次;术前24 h停用达比加群酯胶囊,术中用药同华法林组;术后6 h口服达比加群酯胶囊,至少服用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1、3个月总死亡率、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缺血性脑病)发生率、外周血管栓塞率及出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3个月总死亡率、脑卒中发生率、外周血管栓塞率、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比加群用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RFCA的抗凝疗效和安全性均与华法林相当。  
      关键词: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华法林;达比加群;疗效;安全性   
      444
      |
      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228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杨慧锋,朱超云,陆荣柱
      2017, 28(9)
      摘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1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资料,按用药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48例)。入院后,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减轻脑水肿、抗凝、抗血小板凝聚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30 min内滴完,每日2次+尼莫地平注射液12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滴速为0.5 μg/(kg·min),连用10 d,后改用口服尼莫地平片60 mg,每日3次,连用5 d。两组疗程均为15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SpO2)、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总量(HBT)、还原血红蛋白(MHb)、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pO2、Hb、HBT、MHb水平及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pO2、HBT、MHb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Hb水平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H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依达拉奉;尼莫地平;急性脑梗死;大面积;疗效;安全性;神经功能   
      250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532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武胜涛,张羽,李富慧
      2017, 28(9)
      摘要: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资料,按用药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 mg,口服,每日1次,以抗血小板聚集;20%甘露醇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12 h 1次,以控制脑水肿;氯化钾缓释片0.5 g,口服,每日3次,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30 min内滴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脑心通胶囊1.6 g,口服,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10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含量、白细胞介素8(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ET-1、NO含量,IL-8、hs-CRP、FT3、FT4 、TSH水平,NIHSS及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T-1含量,IL-8、hs-CRP水平及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NO含量、TSH水平、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T3、FT4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提高疗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TSH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脑心通胶囊;依达拉奉;急性脑梗死;疗效;安全性   
      232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515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王亮,谷席娟,李金博,李辉
      2017, 28(9)
      摘要: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氨溴索联合庆大霉素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食管癌手术后患者资料,根据用药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术前3 d,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每日2次;观察组患者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5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每日2次;术后,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菌药物消炎、镇痛。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8万单位,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中,雾化吸入,每日4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中,雾化吸入,每日4次。两组均连用5 d。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PaO2/吸氧浓度(FiO2)]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CRP、TNF-α水平、PaO2、SaO2、PaO2/Fi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CRP、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术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PaO2、SaO2、PaO2/FiO2均显著高于同组术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雾化吸入氨溴索联合庆大霉素可降低食管癌患者术后的炎症因子水平,促进呼吸功能恢复,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氨溴索;庆大霉素;雾化吸入;食管癌;呼吸功能;炎症因子   
      378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462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张雪霁,曹舫
      2017, 28(9)
      摘要:目的:为促进芬太尼透皮贴剂的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及数字化病历管理系统调取数据,抽取我院2014年6-12月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癌痛的150份住院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150例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癌痛的患者中,疼痛强度数字评分法(NRS)评分为1~3、4~6、7~10分的患者分别有17例(11.3%)、63例(42.0%)、5例(3.3%),其余患者未进行疼痛强度评分;88例为阿片类药物耐受患者,62例为阿片类药物未耐受患者,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的主要原因是患者不能口服或不能承受口服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肝肾功能不全等,有25例患者选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无明确原因;联合用药方面,22例患者合用盐酸吗啡注射液治疗爆发痛,12例患者合用盐酸布桂嗪注射液治疗爆发痛,8例患者合用硫酸吗啡片治疗爆发痛,10例患者合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硫酸吗啡缓释片等长效阿片类药物,8例患者合用氨酚羟考酮片,3例患者合用卡马西平片。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在我院癌痛患者治疗中的使用较为广泛,但在其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情况,如使用前未进行疼痛强度评分,无使用透皮贴剂的用药指征,联合用药不合理等。为此医师应严格把握用药指征,临床药师应加强与医师的沟通配合,注重针对患者的用药教育,以保证其用药的合理性。  
      关键词:芬太尼透皮贴剂;癌痛;合理使用   
      390
      |
      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529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王艳宁,张慧玲,王俏琴,吴曙粤
      2017, 28(9)
      摘要:目的:为促进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医院集中监测法,从我院医院信息系统调取2015年8月7日-10月6日每日新增使用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的病历,由临床药师跟踪及记录患者基本情况、药品信息、药品使用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其临床应用的合理性。结果:共追踪1 014份病例。注射用血栓通(冻干)主要用于骨折、脑梗死、冠心病、白内障等疾病;在骨科、神经内科、心内科、眼科等22个临床科室使用,占全院临床科室总数的56.41%;患者平均年龄为63.12岁,平均使用天数为11 d,剂量为100~500 mg/次,均采用静脉滴注方式每日给药1次,主要以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剂(占93.29%);联用品种平均为10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2‰,均集中于同一批次药品(批号:15040211),主要表现为皮疹、红斑、瘙痒、寒战等;不合理用药情况方面,疗程过长发生率为17.85%,溶剂量不足发生率为13.71%,滴注速度过快发生率为7.59%,溶剂选择不当发生率为0.69%,无适应证用药发生率为0.39%。结论:注射用血栓通(冻干)在临床上特别是在中老年人中广泛使用,联用品种多,且部分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其不良反应发生可能与患者年龄、疗程、溶剂、滴注速度、产品质量等因素相关。临床药师需做好对患者的用药监测,提升其临床应用的合理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注射用血栓通(冻干);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临床药师   
      550
      |
      1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503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李玉梅,谭白菊
      2017, 28(9)
      摘要:目的:观察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于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77例拟行剖宫产妊娠期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87例)和观察组(90例)。两组妊娠期妇女均行剖宫产术,对照组妊娠期妇女于胎儿娩出后立即向切口上方的子宫肌壁注射缩宫素20 U,后给予20 U缩宫素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术后4 h肌内注射缩宫素10 U,后每12 h肌内注射1次,连用3 d;观察组妊娠期妇女于胎儿娩出后立即向子宫切口处肌内注射益母草注射液2 mL,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1 mL,术后4 h再次肌内注射益母草注射液2 mL,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1 mL,后每12 h肌内注射益母草注射液2 mL,连用3 d。观察两组妊娠期妇女的临床疗效,术中、术后2 h、术后24 h出血量,术前及术后24 h血红蛋白(Hb)水平,产后3、7 d宫底高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妊娠期妇女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中、术后2 h、术后24 h出血量及产后3、7 d宫底高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妊娠期妇女H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对照组妊娠期妇女Hb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术前及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期妇女术前、术后24 h H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期妇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于妊娠期妇女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加快子宫复旧,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益母草注射液;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剖宫产;产后出血;疗效;安全性   
      223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248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韩田,谢秋明,郭会江,褚慧贤
      2017, 28(9)
      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膜外阻滞对剖宫产产妇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124例择期行剖宫产术的足月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产妇给予等比重0.5%布比卡因7.5 mg腰麻 +1.6%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对照组产妇给予等比重0.5%布比卡因10 mg腰麻+1.6%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观察两组麻醉前(T0),麻醉后1 min(T1)、3 min(T2)、5 min(T3),切皮时(T4),胎儿娩出后(T5)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平面固定时间及手术开始时间,牵拉反应及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情况,麻黄素使用情况,新生儿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妊娠期妇女T0时HR、SBP、DBP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期妇女不同时间点的HR、SBP、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妊娠期妇女T1-3时 SBP、DBP显著低于同组T0时及观察组同期,HR均显著高于同组T0时及观察组同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妊娠期妇女同组间T1-3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妊娠期妇女T4-5时HR、SBP、DBP与T0时及观察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期妇女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平面固定时间及手术开始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麻黄素使用率、麻黄素使用剂量、恶心呕吐发生率、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牵拉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期妇女呼吸抑制发生率、新生儿评分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膜外阻滞用于剖宫产产妇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可降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布比卡因;小剂量;硬膜外阻滞;剖宫产   
      109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340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敬仁芝,曹晓红
      2017, 28(9)
      摘要:目的:观察磷酸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及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影响。方法:86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运动、生活规律等方面的指导,并进行心理及用药方面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卡波糖片50 mg/次,每日3次,餐时咀嚼服用;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卡波糖片(用法用量同对照组)+磷酸西格列汀片100 mg/次,每日1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B细胞功能指数(HOMA-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同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此外,选取43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GLUT4水平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别。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BMI、FBG、2 hPG、HbAlc、HOMA-IR、FINs、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HOMA-B、HDL-C水平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GLUT4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清GLUT4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GLUT4水平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亦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但仍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水平、改善胰岛B细胞的功能、提高血清GLUT4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磷酸西格列汀;阿卡波糖;老年;2型糖尿病;葡萄糖转运蛋白4   
      294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495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刘俊燕,栗娜
      2017, 28(9)
      摘要:目的: 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赖诺普利氢氯噻嗪与阿托伐他汀治疗重度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0例重度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次,口服,每日1次;同时,对照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次,口服,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赖诺普利氢氯噻嗪片10 mg/次,口服,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峰值流速(PV)、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IMT、PV、hs-CRP、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IMT、PV、hs-CRP、TNF-α水平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赖诺普利氢氯噻嗪与阿托伐他汀治疗重度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病情进展,降低机体炎症反应程度,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钙拮抗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阿托伐他汀;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苯磺酸氨氯地平;赖诺普利氢氯噻嗪   
      273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369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蒋璐灿,全淑燕,李佳莲,归舸,石晶,张伶俐
      2017, 28(9)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图书馆、EMBase(Ovi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西地那非(试验组)对比基础治疗或安慰剂治疗PPHN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并参考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进行质量评价,然后采用Rev Man 5.1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6项RCT,合计210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比较,西地那非治疗PPHN可以显著降低患儿的病死率[RR=0.16,95%CI(0.05,0.45),P<0.001]和氧合指数[2 h后:MD=-12.80,95%CI(-20.11,-5.49),P<0.001;24 h后:MD=-19.41,95%CI(-24.81,-14.00),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基础治疗比较,西地那非治疗PPHN可以显著降低患儿肺动脉压[2 h后:MD=-22.36,95%CI(-24.89,-19.83),P<0.001;24 h后:MD=-29.43,95%CI(-31.12,-27.74),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对病死率无显著影响[RR=0.64,95%CI(0.30,1.39),P=0.26]。结论:西地那非治疗PPHN疗效较好,可以显著降低患儿的氧合指数、肺动脉压和病死率。  
      关键词:西地那非;持续性肺动脉高压;Meta分析;新生儿;疗效   
      212
      |
      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468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魏晓晨,赵菁,朱立勤,王春革,邓琦,李新
      2017, 28(9)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谷胱甘肽(GSH)预防奥沙利铂致周围神经毒性(OIPN)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全面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收录的GSH对比安慰剂/无任何措施(统称安慰剂组)或其他药物预防OIPN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资料并用改良的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项RCT,合计1 20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GSH组患者奥沙利铂致慢性周围神经毒性(OICPN)总发生率[RR=0.71,95%CI(0.59,0.87),P<0.001]、严重OICPN发生率[RR=0.50, 95%CI(0.42, 0.60),P<0.001]显著低于安慰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奥沙利铂致急性周围神经毒性(OIAPN)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9,95%CI(0.72,1.09),P=0.25]; GSH组患者严重OICPN发生率显著高于甲钴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2.06, 95%CI (1.07,3.99),P=0.03];GSH组与钙镁合剂组患者OICPN总发生率[RR=1.38,95%CI (0.83,2.31),P=0.21]与严重OICPN发生率[RR=1.91,95%CI (0.85, 4.30),P=0.1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SH可以有效预防OICPN的发生,预防效果与钙镁合剂相当,但在预防严重OICPN方面疗效劣于甲钴胺。  
      关键词:谷胱甘肽;奥沙利铂;预防;周围神经毒性;系统评价   
      428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582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李锐,李月,袁建梅,郑泰浩,石学军
      2017, 28(9)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益生菌辅助防治化疗相关性腹泻(CID)的有效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Cochrane 图书馆、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益生菌辅助防治CI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资料并根据Cochrane Hand book 5.0推荐的“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价质量,采用Rev Man 5.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项RCT,共87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生菌可以显著降低肿瘤患者总腹泻率[OR=0.31,95%CI(0.20,0.49),P<0.001 ]和Ⅲ~Ⅳ级腹泻率[OR=0.09,95%CI(0.03,0.24),P<0.001],提高总有效率[OR=4.16,95%CI(2.40,7.23),P<0.001]和完全缓解率[OR=2.55,95%CI(1.66,3.90),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对患者Ⅰ~Ⅱ级腹泻率[OR=0.86,95%CI(0.48,1.56),P=0.62]和部分缓解率[OR=1.00,95%CI(0.67,1.50),P=1.00]影响不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化疗前使用益生菌可有效预防肿瘤患者严重CID的发生;在治疗CID中,联用益生菌亦可以提高常规对症治疗的疗效。  
      关键词:化疗相关性腹泻;益生菌;系统评价;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   
      285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279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耿昭,张燕飞,苟琰,周娟,郭力,吴强
      2017, 28(9)
      摘要:目的:确认蒲黄中1种新染色掺假色素,并建立同时检测9种橙黄色色素的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新染色掺假色素进行确认;采用TL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9种橙黄色色素:色谱柱为Welch AQ-C18,流动相为乙腈-0.05 mol/L乙酸铵溶液(梯度洗脱 ),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432 nm(柠檬黄、皂黄、金橙O、碱性橙Ⅱ)和484 nm(日落黄、酸性橙Ⅰ、金橙Ⅱ、橙G、碱性橙21),柱温为35 ℃,进样量为10 μL。结果:金胺O、柠檬黄和新染色掺假色素 TLC图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新染色掺假色素为皂黄。柠檬黄、日落黄、橙G、酸性橙Ⅰ、金橙Ⅱ、金胺O、皂黄、碱性橙21和碱性橙Ⅱ的 TLC图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检测限分别为0.30、0.20、0.33、0.16、0.19、0.19、0.31、0.26、0.30 mg/kg。结论:本研究所建方法可快速准确地对蒲黄中染色掺假色素和橙黄色色素进行定性检测。  
      关键词:蒲黄;色素;薄层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383
      |
      1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233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徐冉,胡楚娇,王聪,肖海涛,汤磊
      2017, 28(9)
      摘要:目的: 研究天葵抗氧化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反相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 柱色谱分离纯化天葵抗氧化活性部位,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天葵抗氧化活性部位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木兰碱(1)、格列风内酯(2)、红景天苷(3)、阿魏酸(4)、染料木素(5)、2, 4-二羟基苯甲酸(6)、绿原酸(7)、咖啡酸(8)、4-羟基香豆酸(9)。结论:该研究首次证实了天葵的抗氧化活性部位的部分活性物质基础。  
      关键词:天葵;化学成分;抗氧化   
      135
      |
      1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587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段丽,张永萍,徐剑,迮薇薇,闻家政,钟敬根
      2017, 28(9)
      摘要:目的:建立精源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的淫羊藿、太子参和何首乌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淫羊藿苷的含量:色谱柱为Odyssil C18,流动相为乙腈-水(28 ∶ 72,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柱温为30 ℃,进样量为10 μL;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制剂中多糖的含量。结果:淫羊藿、太子参和何首乌TLC图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淫羊藿苷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027~0.135 mg/mL(r=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加样回收率为97.87%~101.94%(RSD=1.47%,n=9)。葡萄糖检测质量浓度线性围为0.056~0.121 mg/mL(r=0.999 5);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加样回收率为99.37%~100.38%(RSD=0.36%,n=6)。结论:本研究所建标准可用于精源胶囊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精源胶囊;质量标准;薄层色谱法;淫羊藿苷;多糖;高效液相色谱法   
      177
      |
      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350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刘桂霞,姚静,左利民,李盼盼,山广志,姜威
      2017, 28(9)
      摘要:目的:采用高效阳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尿素[13C]胶囊中尿素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 Zorbax 300 SCX,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20 ∶ 80,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0 nm,柱温为35 ℃,进样量为 20 μL。结果:尿素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003 9~1.003 0 mg/mL(r=0.999 7);定量限为 3.918 μg/mL,检测限为 0.975 μ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加样回收率为99.3%~101.0%(RSD=0.67%,n=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适用于尿素[13C]胶囊中尿素的含量测定。  
      关键词:尿素[13C]胶囊;尿素;含量测定;阳离子交换法   
      171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499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张宏梅,昌盛,崔佰吉,李星梅,冯宪敏
      2017, 28(9)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茵胆平肝胶囊中绿原酸、栀子苷、龙胆苦苷、阿魏酸、黄芩苷、甘草酸铵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onda SilTM-C18,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分别为325 nm(绿原酸和阿魏酸)、250 nm(栀子苷和甘草酸铵)、275 nm(龙胆苦苷和黄芩苷),柱温为30 ℃。结果:绿原酸、栀子苷、龙胆苦苷、阿魏酸、黄芩苷、甘草酸铵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087~3.480 μg(r=0.999 8)、0.201~8.040 μg(r=0.999 7)、0.200~8.000 μg(r=0.999 5)、0.016~0.640 μg(r=0.999 9)、0.105~4.200 μg(r=0.999 9)、0.028~1.120 μg(r=0.999 5);定量限分别为1.31、0.75、1.14、1.25、0.94、0.98 ng,检测限分别为0.87、0.67、0.96、0.93、0.60、0.88 ng;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 %;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9%~101.9%(RSD=0.7%,n=6)、98.7%~100.9%(RSD=0.9%,n=6)、98.1%~101.5%(RSD=1.4%,n=6)、98.5%~101.3%(RSD=1.3%,n=6)、98.5%~101.7%(RSD=1.2%,n=6)、98.2%~101.4%(RSD=1.2%,n=6)。结论: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茵胆平肝胶囊中绿原酸、栀子苷、龙胆苦苷、阿魏酸、黄芩苷、甘草酸铵含量的同时测定。  
      关键词:茵胆平肝胶囊;绿原酸;栀子苷;龙胆苦苷;阿魏酸;黄芩苷;甘草酸铵;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166
      |
      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522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童艳丽,冯汗志,陈缵光
      2017, 28(9)
      摘要:目的:采用微流控芯片非接触电导法测定异烟肼片中异烟肼的含量。方法:探讨缓冲溶液的种类、浓度、pH、添加剂种类和添加量、进样时间、分离电压等因素对分离检测的影响。结果:优选缓冲体系为1.86 mmol/L柠檬酸-0.14 mmol/L柠檬酸钠缓冲溶液(pH3.0),不加添加剂,进样时间为20 s,分离电压为2.5 kV。优化条件下,异烟肼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10~200 μg/mL(r=0.999 3);定量限为8.0 μg/mL,检测限为2.4 μ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加样回收率为97.8%~102.9%(RSD=1.9%,n=9)。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适用于测定异烟肼片中异烟肼的含量。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非接触电导检测;异烟肼;异烟肼片;含量测定   
      158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593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郝乘仪,冯波
      2017, 28(9)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龙泽熊胆胶囊中绿原酸、栀子苷、龙胆苦苷、黄芩苷、盐酸小檗碱、大黄酚6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kma  Platisil ODS,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栀子苷、龙胆苦苷、黄芩苷、盐酸小檗碱、大黄酚)、327 nm(绿原酸),柱温为30 ℃。结果:绿原酸、栀子苷、龙胆苦苷、黄芩苷、盐酸小檗碱、大黄酚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008 2~0.164 μg (r=0.999 8)、0.027~0.540 μg(r=0.999 7)、0.025 25~0.505 μg(r=0.999 8)、0.046~0.920 μg(r=0.999 7)、0.059~1.180 μg(r=0.999 5)、0.008 05~0.161 μg(r=0.999 4);定量限分别为0.61、0.59、0.87、0.51、0.92、0.65 ng,检测限分别为1.67、1.73、1.96、1.82、2.31、1.87 ng;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34%~98.27%(RSD=1.2%,n=9)、98.18%~101.92%(RSD=1.4%,n=9)、97.36%~101.09%(RSD=1.0%,n=9)、95.24%~98.93%(RSD=1.3%,n=9)、95.76%~99.34%(RSD=1.5%,n=9)、95.00%~98.75%(RSD=1.4%,n=9)。结论 :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龙泽熊胆胶囊中绿原酸、栀子苷、龙胆苦苷、黄芩苷、盐酸小檗碱、大黄酚含量的同时测定。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龙泽熊胆胶囊;绿原酸;栀子苷;龙胆苦苷;黄芩苷;盐酸小檗碱;大黄酚;含量   
      198
      |
      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262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李喜香,李兴勇,包强,王雪梅
      2017, 28(9)
      摘要:目的:提高骨痹止痛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独活、羌活、木香、厚朴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欧前胡素、桂皮醛的含量: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Shield RP-C18,流动相为甲醇-水(60 ∶ 40,V/V,欧前胡素)、甲醇-水(35 ∶ 65,V/V,桂皮醛),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欧前胡素)、290 nm(桂皮醛),柱温为25 ℃,进样量为20 μL。结果:独活、羌活、木香、厚朴的TLC图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欧前胡素、桂皮醛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3.0~30.0 μg/mL(r=0.999 8)、3.978~39.78 μg/mL(r=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94%~102.64%(RSD=2.37%,n=6)、96.78%~99.53%(RSD=1.00%,n=6)。结论:提高的标准能更加有效地控制骨痹止痛液的质量。  
      关键词:骨痹止痛液;欧前胡素;桂皮醛;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质量标准   
      136
      |
      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274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张勇,卓宝松,刘宝岩,康文艺
      2017, 28(9)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工蛹虫草不同部位中5种核苷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Inert- Sustain C18,流动相为甲醇 -0.02 mol/L 磷酸二氢钾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6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0 ℃。结果:  尿苷、肌苷、鸟苷、腺苷和虫草素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568~3.408 μg(r=0.999 9)、0.284~1.704 μg(r=0.999 9)、0.264~1.584 μg(r=0.999 9)、0.232~1.392 μg(r=0.999 9)、1.672~10.032 μg(r=0.999 8);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3.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2%~103.9%(RSD=1.97%,n=9)、96.2%~101.6%(RSD=1.76%,n=9)、96.7%~102.0% (RSD=1.94%,n=9)、95.1%~99.4%(RSD=1.43%,n=9)和95.6%~101.3%(RSD=1.82%,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好,可用于人工蛹虫草中5种核苷类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蛹虫草不同部位中所含核苷类成分含量不同。  
      关键词:人工蛹虫草;核苷类;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178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547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冯华,杨烨,王祥培,吴红梅,杨贤友
      2017, 28(9)
      摘要:目的:建立艾纳香及其伪品假东风草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Uitimate-C18,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6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柱温为25 ℃,进样量为7 μL。以槲皮素为参照物,对16批艾纳香药材和5批假东风草药材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版)进行共有峰指认和相似度分析。结果:16批艾纳香药材有61个共有峰,相似度为0.931~0.995,明显高于5批假东风草药材的相似度。结论:该研究所建指纹图谱可为艾纳香的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艾纳香;假东风草;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鉴别   
      178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388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孔彬,李新霞,裴贵珍,漆新文,李文军
      2017, 28(9)
      摘要:目的:建立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并评价仿制药与原研药的质量一致性。方法:采用桨法,转速为50 r/min,分别以pH 1.2盐酸溶液、pH 4.5醋酸盐缓冲液和pH 6.8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出介质,用光纤药物溶出度实时测定仪以10 mm的测定光程,分别测定酒石酸美托洛尔片仿制药与原研药的溶出曲线,并采用相似因子(f2)法评价二者溶出曲线的相似性。结果:在3种溶出介质中,酒石酸美托洛尔片仿制药与原研药的f2分别为80.5、66.8、69.4,说明二者溶出曲线具有相似性。结论:所建立的实时溶出度过程分析方法适用于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的溶出度测定;仿制药与原研药的体外溶出行为具有相似性,故其质量一致性较好。  
      关键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溶出曲线;光纤药物溶出度实时测定仪;相似因子   
      511
      |
      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574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贾媛,张恒玉,柴尧,彭九嫚,杜俊潮
      2017, 28(9)
      摘要:目的: 建立铁线透骨草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Hedera ODS-2 C18,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38 nm,柱温为30 ℃,进样量为20 μL。以芦丁为参照物,测定10批铁线透骨草药材的HPLC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进行共有峰确定和相似度评价。结果: 10批铁线透骨草药材有16个共有峰,相似度均>0.9。经验证,10批药材样品HPLC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所建指纹图谱可为东北地区铁线透骨草药材的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东北地区;铁线透骨草;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   
      268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450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孙婷,姜建国,郭永辉,韩学静
      2017, 28(9)
      摘要:目的:考察比沙可啶肠溶片不同仿制制剂与参比制剂在多种溶出介质中溶出曲线的相似性,为其仿制制剂的生产工艺和内在质量提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桨法,转速75 r/min,分别以1 000 mL的含2%十二烷基硫酸钠的pH 6.0磷酸盐缓冲液、pH 6.8磷酸盐缓冲液、水为溶出介质进行溶出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比沙可啶肠溶片3种仿制制剂与参比制剂中主成分在不同时间点的平均累积溶出度,并绘制溶出曲线,进而采用相似因子(f2)法评价其溶出曲线的相似性。结果:参比制剂在3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基本一致;3个厂家生产的仿制制剂中有1种与参比制剂溶出曲线的f2≥50,即具有相似性。结论:不同厂家生产的比沙可啶肠溶片仿制制剂质量存在明显差异,其在生产工艺和内在质量上有待提高。有必要加强对仿制制剂溶出曲线的实时监控,确保药品质量的可控性。  
      关键词:比沙可啶肠溶片;仿制制剂;参比制剂;高效液相色谱法;相似因子法;溶出曲线   
      331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541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金司阳,刘寒,郭慧,王振月
      2017, 28(9)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东北岩高兰果中17种氨基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C18,流动相为5.0 mmol/L七氟丁酸溶液(含0.7%三氟乙酸)-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2.0 L/min,柱温为37 ℃,漂移管温度为60 ℃。结果:甘氨酸、丝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苏氨酸、谷氨酸、胱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脯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005 9~0.187 7、0.008 2~0.262 8、0.010 4~0.332 8、0.007 0~0.222 7、0.009 3~0.297 8、0.011 5~0.367 8、0.009 4~0.300 4、0.011 4~0.365 5、0.012 1~0.388 0、0.013 6~0.435 5、0.009 0~0.287 8、0.009 2~0.293 0、0.011 7~0.373 0、0.014 2~0.453 0、0.010 3~0.328 0、0.010 3~0.328 0、0.012 9~0.413 0 mg/mL(r均>0.999 0);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加样回收率为98.0%~101.2%(RSD均<2.0%,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好,可用于东北岩高兰果中17种氨基酸含量的同时测定。  
      关键词:东北岩高兰;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检测;氨基酸   
      262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564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周丽云,胡婷霞,李宏,姚彤炜
      2017, 28(9)
      摘要:目的:改进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那曲唑原料药中的有关物质。方法:色谱柱为Welch Materials XB C18,改进后的流动相为乙腈-水(35 ∶ 65,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25 ℃,进样量为20 μL。结果: 阿那曲唑原料药中仅检测出1个杂质(杂质A),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1~1.6 μg/mL(r=0.999 6);定量限为0.1 μg/mL,检测限为0.02 μ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加样回收率为98.95%~105.29%(RSD=1.78%,n=9)。结论:改进后的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测定阿那曲唑原料药中的有关物质。  
      关键词:阿那曲唑原料药;有关物质;高效液相色谱法   
      182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400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罗达龙,王华
      2017, 28(9)
      摘要:目的:采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脂必妥片中桔霉素的残留量。方法:采用固相萃取法进行前处理,色谱柱为Zorbax Eclipse Plus C18,流动相为水(加0.1%甲酸)-乙腈(70 ∶ 30,V/V)(梯度洗脱),流速为0.30 mL/min,柱温为40 ℃,分析时间为7 min,进样量为2 μL;离子化模式为正离子模式,离子源温度为150 ℃,干燥气流速为15 L/min,鞘气温度为350 ℃,鞘气流速为12 L/min,毛细管电压为3 500 V,雾化器压力为40 psi,喷雾电压为0 V,工作模式为多反应监测模式。结果:桔霉素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1~20 ng/mL(r=0.999 4);定量限和检测限分别为0.05、0.01 n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加样回收率为98.868%~103.160%(RSD=1.5%,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结果准确,适用于脂必妥片中桔霉素的残留量测定。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固相萃取;桔霉素;残留量;脂必妥片   
      226
      |
      1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562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余江霞,蔡春江,何武香,陈千诰
      2017, 28(9)
      摘要:目的:为提高高等职业院校(以下简称“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医药方向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我国医药零售连锁行业市场现状,总结目前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针对弊端提出改革方案及措施。结果:基于我国医药零售连锁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专业人才储备不足、新零售模式形成的市场现状,校企合作力度不够深入、设置课程的实践性和针对性不强、师资结构不合理的培养模式现状,提出以现代学徒制为基础,校企共担培养培育责任、招生即招工,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共同考核学生,构建教师和师傅的“双导师”教师队伍。结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医药方向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有利于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高质量医药管理人才。  
      关键词: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医药方向;改革   
      192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270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贾荣曼,徐海女,卞青妮,李想,李莉莉
      2017, 28(9)
      摘要:目的:为我校《药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依据需求分析理论,采用课堂观测、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我校2013级制药工程、生物制药、中药资源专业学生在《药学英语》课堂中的参与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的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并分析学生参与积极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我校《药学英语》课堂中学生主要为被动参与模式,以拿学分(88 人,58.28%)为主要目的,以提高阅读能力(73 人,48.34%)为主要学习目标;学习需求上,对传统教学法与现代教学法热情均不高,期待教师能增加提问难度,注重对学生的反馈真实有效。影响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的主要因素依次是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目的受课程性质影响极大;且其受教学内容的影响程度大于教学方法。结论:我校《药学英语》的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有待改进。可将《药学英语》改为必修课,教学内容与药学实践相结合,并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多样的教学形式,以满足学生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药学英语;课堂参与;调查分析;教学改革   
      251
      |
      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554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林娜,张晓芹,蓝艳,陈红霞,徐文峥
      2017, 28(9)
      摘要:目的:为浙贝母综合开发利用及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文献,从浙贝母的基源鉴定以及质量控制研究方面进行综述和探讨。结果与结论:国内多采用传统方法、物理方法以及分子方法对浙贝母进行基源鉴定。产地、加工及其他(如气候等)因素均可影响浙贝母质量;除以往采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法等外,目前蛋白质电泳指纹图谱法、快速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等现代新技术已经应用于浙贝母的质量控制研究中。而由浙贝母产地差异引起的质量差异,是否导致临床疗效的显著差异,及产地差异形成的内在和外在机制,以及对于浙贝母多成分、多指标的质量控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浙贝母;质量控制;基源鉴定;产地   
      361
      |
      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293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徐文峰,徐硕,金鹏飞,吴学军,姜文清
      2017, 28(9)
      摘要:目的:为减肥类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检测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近年来减肥类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概况以及检测技术和方法研究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减肥类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化学药物有食欲抑制剂类、胃肠道脂肪酶抑制剂类、利尿药类、能量消耗剂类、泻药类、降糖药类等。涉及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包括理化鉴别法、红外光谱法、拉曼光谱法、核磁共振氢谱法、薄层色谱法、质谱法、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离子迁移谱法等。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检测水平的提高以及相应检测标准和指南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更好地打击相关非法行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身体健康。  
      关键词:减肥类保健食品;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检测技术和方法   
      226
      |
      1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4409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