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18 29 11
    • 白鸽,霍兆桦,何世英,张崖冰,李婉莹,周帅,曹晓琳,张天天,戴瑞明,周奕男,周良,熊雪晨,罗力
      2018, 29(11)
      摘要:目的:探索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引致的某县医保损益及损益率。方法:以我国西部某县为样本地区,采用现场调查法收集2009-2015年该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门诊和住院人次、门诊和住院收入、药品收入、总住院日数据和医保报销标准等。以2009年为基准年,模拟测算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时的医保报销药品费用,通过与实际发生的医保报销药品费用进行比较,来计算医保的损益及损益率。结果:以样本县全面落实基本药物制度的2012年为界,2010-2011年,该县内基层医疗机构药品费用的医保报销表现为损失(损失金额分别为43.7万、91.5万元),在2012-2015年表现为得益(得益金额分别为19.9万、49.4万、85.8万、129.0万元),损益率从-0.67%上升到1.21%。而报销门诊药费和住院药费的医保损益变化趋势不同;报销村卫生室药费和乡镇卫生院药费的医保损益变化趋势有所不同。结论: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能给该县带来医保得益,节省了医保费用。  
      关键词:基本药物制度;县域;医保;损益   
      257
      |
      2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735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张佳颖,郭西芮,吴行伟,熊欢,熊祥樽,刘欢,龙恩武
      2018, 29(11)
      摘要:目的:了解居民用药知识-态度-行为(KAP)的现状,探索可能引起居民用药风险的因素。方法:采用近似随机抽样的方法,采用线上(问卷星)和线下(成都主城区5个社区)的方法于2017年7-8月抽取年龄在19岁以上的居民进行基本信息(性别、年龄、月收入、居住地、医疗保障情况、受教育程度、工作状况、职业)、用药KAP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居民基本信息对KAP的影响。结果:线上和线下调查最终共获得有效问卷517份,其中线下调查问卷共发放200份,回收184份,回收率为92%。居民用药知识、态度、行为平均得分分别为(71.4±32.3)、(33.7±14.0)、(60.7±19.4)分,评分均达到问卷结果评价标准中的“良好”;多重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年龄大、受教育程度低是居民用药知识匮乏的显著影响因素,居民用药态度较差的为低收入和低受教育人群,男性、高龄、低收入、低受教育程度是居民用药行为不佳的影响因素。结论:我国平均居民用药风险较低,但对特殊人群仍需加强用药教育。需重点关注老年人、低教育水平人群、低收入人群及男性居民。  
      关键词:知识-态度-行为;用药知识;用药态度;用药行为;影响因素;问卷调查   
      390
      |
      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794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王琴,徐德生,刘力
      2018, 29(11)
      摘要:目的:加强二、三级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对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管理,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根据上海市中医质量控制中心制订的《2016年全国医疗机构中药饮片管理专项检查评分表》,采用现场督查的形式,对上海市22所二、三级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分别为14、8所)的中药饮片管理情况,从药事管理、验收贮存养护、调剂、代煎或外加工代煎、处方规范化及处方点评等7个模块逐项进行评分(总分100分)、汇总分析,并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22所医院平均分为91.97分,评分为优秀(二、三级医院分别为11、5所)与良好者(二、三级医院分别为2、3所)占比为95.45%;各医院在药事管理方面评分结果良好(总分12分,得分11.73分),但多所医院在验收贮存养护、调剂、代煎或外加工代煎、处方规范化及处方点评管理上存在不足。建议严格把控中药饮片采购和验收、加强中药饮片养护和贮存、强化中药饮片批号管理、有效监管中药饮片外加工煎药、提高处方规范性,落实中药饮片处方点评、规范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使中药饮片管理总体质量得到提升。  
      关键词:医疗机构;中药饮片;药事管理;质量控制   
      237
      |
      2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859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张楠,张娜,闫阔,陆红柳,鲁秀玲,尤秀梅,李桃园,杨慧鹃,薛兵,皮林,张新庆,夏文斌
      2018, 29(11)
      摘要:目的:为药师参与慢病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我院及某医联体所辖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且符合入选标准的259例慢性气道疾病患者(包括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对其进行由我院临床药师带动并指导社区药师共同参与的长期用药安全评估管理,该管理模式主要包括用药安全综合评估与风险分级管理、追踪随访与用药指导、全程化处方审核、建立共享数据库等,实施1年后通过对相关组别的相关指标进行评分评估其效果。结果:实施该管理模式1年后,与实施前比较,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患者安全用药认知能力评分分别由(4.49±1.26)和(7.31±1.01)分提高至(5.40±1.56)和(7.44±0.91)分;患者用药依从性评分分别由(4.96±1.21)和(7.08±1.24)分提高至(6.66±1.08)和(7.38±0.98)分;哮喘患者疾病控制测试(ACT)评分分别由(16.15±2.58)和(21.15±1.03)分提高至(16.80±2.57)和(21.64±1.55)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疾病控制测试(CAT)评分分别由(25.51±4.07)和(14.90±3.95)分降至(24.20±3.96)和(13.80±4.08)分;药师对不合理处方的有效辨识率和干预率分别由3.6%和1.4%提高至9.4%和7.6%,以上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师协作团队参与慢性气道疾病患者长期用药安全评估的管理模式可提高慢性气道疾病患者用药认知能力和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疾病控制效果、提升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辨识和干预能力。  
      关键词:用药安全评估;慢性气道疾病患者;医联体;药师协作团队;管理模式;用药安全   
      257
      |
      3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866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马婧,徐爱军
      2018, 29(11)
      摘要:目的:为我国药品集中采购模式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方法:检索2015年国务院《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颁布后各省(区、市)发布的和药品集中采购政策文件,了解各省(区、市)在药品地市带量采购的具体模式进展;分析典型省份福建省各市的药品采购模式。结果与结论:截至2017年8月31日,全国有12个省(区、市)正式实施了地市带量采购模式,具体模式包括以医联体组成形式为主体[包括以地市为单位、以地市为单位+医院联合、全省(区、市)仅一个医联体]和以议价药品种类为主体[包括对省(区、市)级直接挂网药品议价、对全品种议价]2种。福建省7个市已经公布了采购方案,制订了报价规则与议价规则,即将步入采购阶段。建议相关部门在积极推进以地市为单位的药品带量采购模式的同时,也要平衡药品价格与药品质量、药品采购量、货款支付的关系,关注药品采购中“二次议价”“三次议价”等问题。  
      关键词:药品;集中招标;带量采购;进展;福建省   
      1110
      |
      3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505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王亚楠,李琛,蔡毅,肖琳琪,张欲晓,毛宗福
      2018, 29(11)
      摘要:目的:分析湖北省县、乡级公立医疗机构药物采购与配送环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方法:采用分层典型抽样的方法,抽取湖北省3个县的3家县级医疗机构和40家乡级医疗机构2015年5月-2016年4月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药物招标采购平台和医疗机构医院信息系统(HIS)的药物数据,分析各级别医疗卫生机构药物采购与配送总体情况及配送率;基本药物、中成药及注射药物采购和配送情况,采购金额排序前十的药物基本情况。结果:各乡级医疗机构院均采购与配送金额均低于县级医疗机构,但药物采购与配送总金额、药物整体配送率均高于县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采购金额约占采购总金额的3/4(其中乡级占比为90.6%、县级占比为48.4%),中成药采购金额约占采购总金额的1/4(其中乡级占比为35.4%,县级占比为15.4%);注射药物采购金额占采购总金额近一半(其中乡级占比为34.6%,县级占比为59.3%);乡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中成药和注射药物的配送率分别为93.0%、93.3%、93.2%,县级医疗机构分别为81.8%、78.6%、79.6%,乡级医疗机构药物配送率高于县级医疗机构;采购金额排序前十的药物中抗菌药物有6种,排序前五的药物中注射药物有2种。结论:湖北省基本药物采购政策落实较好,采购率符合省政策要求(40%~50%),但从注射药物采购比例反映出注射药物使用量较大,提示可能存在注射药物滥用的情况,同时,中成药采购成为药物采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外,药物配送仍存在不到位的情况,但乡级医疗机构药品配送情况优于县级医疗机构。  
      关键词:湖北省;县级医疗机构;乡级医疗机构;药物采购;药物配送;现状   
      288
      |
      3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982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卢兴,钟慧,陈彪,黄玲,钟波,陈洁,王艳宁
      2018, 29(11)
      摘要:目的:提高小袋包装中药配方颗粒的调剂质量,降低调剂差错率、缩短摆药时间。方法:对我院中药房小袋包装中药配方颗粒的调剂,从“人、机、环、法、物”5个方面找出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两轮PDCA循环管理干预。比较PDCA循环管理干预前(2015年7-12月,A组)、第1轮PDCA循环管理干预组(2016年1-6月,B组)、第2轮PDCA循环管理干预组(2016年7-12月,C组)3个阶段的调剂内差、摆药时间,评价管理效果。结果:通过改善调剂环境、建立调剂标准操作规程、制订奖惩制度、人员培训等整改措施,经过两轮PDCA 循环管理干预后,我院中药房小袋包装中药配方颗粒的调剂差错率由干预前A组的4.19%(170/4 061)下降至干预后B、C组的1.69%(85/5 043)、0.98%(53/5 408)(P<0.05或P<0.01),剂数为7剂的处方平均摆药时间由干预前A组的(9.08±2.56) min缩短至干预后B、C组的(7.37±1.98)、(5.97±1.64) min(P<0.05)。结论:我院实施的PDCA循环管理干预可降低小袋包装中药配方颗粒的调剂差错率、缩短摆药时间。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小袋包装;中药配方颗粒;调剂差错;摆药时间;干预效果   
      312
      |
      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640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王柯静,陈琳
      2018, 29(11)
      摘要:目的:评价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规范儿童合理用药中的效果,探讨利巴韦林用于儿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临床药师采用4次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利巴韦林在儿科门诊的使用进行持续性干预,并查阅权威指南和循证证据,制订了我院《儿科门诊抗病毒治疗方案简表》,为临床提供儿童常见感染性疾病的抗病毒治疗方案;通过比较采用PDCA循环管理前、后(分别为非干预组、干预组)利巴韦林处方的合理性,评价规范管理的效果。结果与结论:经过4次PDCA循环,利巴韦林的使用量明显下降;含利巴韦林制剂的处方比例由3.10%下降至0.80%(P<0.01);用药适应证适宜的处方比例从56.14%提高到90.30%(P<0.01),常规开具利巴韦林处方的诊断病种从26个下降到5个;用药途径适宜的处方比例从73.43%提高到93.75%;利巴韦林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比例从59.74%降至12.91%(P<0.01)。临床药师采用PDCA循环管理对利巴韦林儿童用药的管理有效、可行;利巴韦林用于儿童临床获益不明,毒副作用突出,不宜作为广谱的抗病毒药常规用于儿童。  
      关键词:利巴韦林;儿童用药;临床药师;PDCA循环管理;应用效果;实践   
      255
      |
      1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596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鲁艳柳,黄思,刘浩,曾瑶,王建秋,徐亚沙,陆远富,何芋岐
      2018, 29(11)
      摘要:目的:首次建立测定小鼠血浆中石斛碱及其代谢产物M-250、M-280浓度的方法。方法:小鼠灌胃石斛碱60 mg/kg,1 h后收集血浆处理后,以盐酸伪麻黄碱为内标,以石斛碱对照品为对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一测多评法测定石斛碱及其代谢产物M-250、M-280的血药浓度。色谱柱为Hypersil Gold C18,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40 ℃,进样量为5 μL;采用可加热电喷雾离子源,全扫描/正离子模式,雾化温度为300 ℃,离子传输管温度为350 ℃,鞘气流速为35 arb,辅助气流速为15 arb,喷雾电压为3.5 kV,碰撞电压为30、40、50 eV,质荷比检测范围为100~1 500。结果:小鼠血浆中内源性物质对石斛碱及其代谢产物M-250、M-280浓度测定无干扰;石斛碱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9.13~912.94 ng/mL(r=0.999 6);定量下限为3.04 ng/mL,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7.5%(n=5或n=3);准确度为96.8%~107.5%(n=5);基质效应为97.1%~106.0%(RSD=1.8%~4.7%,n=5);质控血浆样品溶液15 ℃保存24 h、-70 ℃保存并反复冻融3次以及-70 ℃保存15 d后浓度的RSD≤12.8%(n=3)。小鼠血浆样品中石斛碱质量浓度为(41.3±5.7) ng/mL(n=12),以相对校正因子(RCF)按1.0计,代谢产物M-250、M-280的质量浓度分别为(493.0±73.1)、(41.4±3.0) ng/mL(n=12)。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小鼠血浆中石斛碱及其代谢产物M-250、M-280的浓度测定。  
      关键词:石斛碱;代谢产物;M-250;M-280;小鼠;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一测多评法   
      169
      |
      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808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金粟,王秀丽,曲昌海,阮婧华
      2018, 29(11)
      摘要:目的:考察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型号:NPAM 1400)单用及与纳米微粉硅胶(nSiO2)联用对甘草次酸脂化乳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脂化乳离心前后稀释液在500 nm波长处的吸光度,以未加入稳定辅料的制剂为空白计算稳定性系数(KE)和稳定性系数之比(KE/KE空白),评价加入不同浓度(200~600 mg/L)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对甘草次酸脂化乳稳定性的影响,初步确定单用最佳浓度后,再考察其与不同浓度的nSiO2[亲水性(0.2%、0.3%、0.4%)和疏水性(0.2%、0.3%、0.5%)]联用对甘草次酸脂化乳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单用时,加入300 mg/L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甘草次酸脂化乳的KE最小,KE/KE空白为0.22;联用时,加入300 mg/L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0.2%疏水性nSiO2的甘草次酸脂化乳的KE最小,KE/KE空白为0.27。结论:单用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及与nSiO2联用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甘草次酸脂化乳的稳定性,其中单用300 mg/L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效果最佳。  
      关键词: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粉硅胶;甘草次酸脂;脂化乳;稳定性   
      199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926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刘俊,张青艳,杨馨,周孟,廖尚高,徐国波
      2018, 29(11)
      摘要:目的:鉴定头花蓼内生真菌Aspergillus terreus油脂类代谢物并考察其抗多药耐药菌和抗炎作用。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鉴定A. terreus的油脂类代谢物;采用96孔板微量稀释法测试油脂类代谢物和主要成分对10株多药耐药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普通变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奇异变形杆菌、屎肠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涂布平板法测定各样品对细菌的最低杀菌浓度(MBC)。以脂多糖诱导体外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考察不同质量浓度(50、100、200 μg/mL)油脂类代谢物作用24 h后对细胞中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释放的影响。结果:从A. terreus的油脂类代谢物中共鉴定了13个化合物,其中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和油酸为主要成分,其相对百分含量依次为29.35%、10.87%、21.94%、34.85%。油脂类代谢物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表现出较好的抗菌活性,MIC分别为12.5、50 mg/mL,MBC分别为25、100 mg/mL;4个主要成分均具有抑制大肠埃希菌生长的作用,MIC范围为0.5~1 mg/mL,其中棕榈酸显示出较为广泛的抗菌活性,且对屎肠球菌活性最强(MIC为0.25 mg/mL)。50、100 μg/mL的油脂类代谢物可显著抑制RAW264.7细胞中炎症因子NO和TNF-α的释放。结论:头花蓼内生真菌A. terreus的油脂类代谢物具有抗多药耐药菌和抗炎作用。  
      关键词:头花蓼;内生真菌Aspergillus terreus;油脂类代谢物;抗多药耐药菌活性;抗炎作用   
      185
      |
      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623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左玮,张波,梅丹
      2018, 29(11)
      摘要:目的:探讨红景天苷(SALD)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肝脏损伤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阳性组(乙酰半胱氨酸,150 mg/kg)和SALD低、中、高剂量组(100、200、300 mg/kg),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灌胃500 mg/kg的APAP复制肝损伤模型。造模前1 h,各组小鼠灌胃相应药物,连续5 d。给药结束后,测定小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细胞核内)、核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Nrf2)(细胞核内)、血红素氧合酶1(HO-1)(细胞质中)、还原型辅酶/醌氧化还原酶(NQO1)(细胞质中)以及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GCLC)(细胞质中)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ALT、AST、ALP和LDH含量显著增加(P<0.01),肝组织发生肝小叶结构紊乱辨别不清、肝细胞嗜酸性坏死等病变,肝组织中Nrf2、Keap1、HO-1、GCLC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除SALD低剂量组小鼠血清中LDH含量减少和阳性组小鼠肝组织中Nrf2、Keap1表达水平升高不显著外,其余各组小鼠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1),且各给药组小鼠肝组织中NQO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各给药组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均得到不同程度好转。结论:SALD对APAP诱导的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Keap1、Nrf2入核,增强肝组织中NO-1、NQO1和GCLC蛋白表达有关。  
      关键词:红景天苷;对乙酰氨基酚;肝损伤;小鼠;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1;核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   
      470
      |
      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510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李琦,裴河欢,李静,罗亚虹
      2018, 29(11)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余甘子中5种成分含量的方法,同时对广西不同产地余甘子中5种多元酚类成分的含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余甘子中没食子酸、没食子儿茶素、柯里拉京、诃子联苯酸、鞣花酸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为25 ℃,进样量为20 μL。对含量测定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没食子酸、没食子儿茶素、柯里拉京、诃子联苯酸、鞣花酸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1.994~31.90、0.159 8~2.556、4.533~45.33、14.75~88.49、2.956~47.30 μg/mL(r均≥0.999 8);检测限分别为0.025 6、0.027 1、0.052 9、0.186 7、0.133 1 μg/mL,定量限分别为0.085 1、0.089 3、0.170 6、0.615 2、0.441 9 μg/mL;精密度、稳定性(24 h)、重复性试验的RSD均<2.0%(n=6或n=7);加样回收率为96.19%~101.49%,RSD为0.98%~1.41%(n=6)。12批样品有3个主成分,可聚为2类,其中广西玉林市容县的余甘子综合主成分得分最高,药材质量较好。结论: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余甘子中没食子酸、没食子儿茶素、柯里拉京、诃子联苯酸、鞣花酸含量的同时测定;广西不同产地余甘子质量有差异。  
      关键词:余甘子;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162
      |
      1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659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何礼,金虹,韩瑞伟,阎雪莹
      2018, 29(11)
      摘要:目的:研究染料木素甲氧基封端的聚乙二醇-乳酸羟基乙酸(MePEG-PLGA)共聚物胶束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特征。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染料木素在小鼠血浆及各组织(心、肝、脾、肺、肾)中的浓度。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 C18,流动相为甲醇-水 (60 ∶ 40,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0 nm,柱温为35 ℃,进样量为10 μL。48只小鼠分为乳剂组和胶束组,每组24只,分别按40 mg/kg剂量尾静脉注射染料木素乳剂或染料木素MePEG-PLGA共聚物胶束,检测给药后5、30、90 min血浆及各组织(心、肝、脾、肺、肾)中染料木素的含量,比较两组AUC0-90 min和平均驻留时间(MRT)。结果:胶束组小鼠给药后5、30、90 min血浆中染料木素的含量均高于乳剂组,给药后5、30 min肝组织中染料木素的含量均低于乳剂组。与乳剂组比较,胶束组小鼠血浆中染料木素的AUC0-90 min明显增加、MRT明显延长(P<0.01),肝组织中染料木素的AUC0-90 min明显降低、MRT明显缩短(P<0.05),肾组织中染料木素的AUC0-90 min明显增加(P<0.05),其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染料木素制成MePEG- PLGA共聚物胶束后,可增加血浆中染料木素的分布,降低其在肝组织中分布,从而可能会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药物肝毒性。  
      关键词:染料木素;甲氧基封端的聚乙二醇-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胶束;小鼠;组织分布   
      192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728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吴琪,吴倩,周晓红,吴玲慧
      2018, 29(11)
      摘要:目的:研究丹皮酚对强直性脊柱炎(AS)模型小鼠分泌型糖蛋白(Wnt)和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细胞信号转导分子(Smad)通路的影响,探讨丹皮酚防治AS的机制。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阳性对照,9 mg/kg)和丹皮酚组(3 mg/kg),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的其余各组小鼠均采用完全弗氏佐剂+蛋白聚糖腹腔注射法复制AS模型。各给药组小鼠在成模后灌胃相应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等体积蒸馏水,每天给药1次,连续20 d。末次给药后处死小鼠,透射电镜下观察各组小鼠骶髂关节滑膜细胞超微病理结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Wnt信号通路病理性骨化相关因子(DKK-1)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小鼠滑膜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细胞内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Smad1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TNF-α含量明显增加、DKK-1含量明显减少,滑膜组织中BMP-2、Cbfα1和Smad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电镜下可见模型组小鼠滑膜细胞增生,排列紊乱,分泌活性细胞器分泌亢进,细胞间隙增宽。与模型组比较,柳氮磺吡啶组和丹皮酚组小鼠血清中TNF-α含量均明显减少,丹皮酚组小鼠血清中DKK-1含量明显增加,滑膜组织中BMP-2、Cbfα1和Smad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电镜下可见丹皮酚组小鼠滑膜细胞线粒体、溶酶体、粗面内质网的形态明显改善。结论:丹皮酚防治AS的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中TNF-α含量、升高血清中DKK-1含量,下调滑膜细胞中BMP-2、Cbfα1和Smad1 mRNA表达,抑制Wnt和BMP/Smad骨化相关信号转导通路逆转滑膜细胞成骨分化有关。  
      关键词:丹皮酚;强直性脊柱炎;分泌型糖蛋白;骨形态发生蛋白/细胞信号转导分子;小鼠   
      146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616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李好,陈连国,尤玮玮
      2018, 29(11)
      摘要: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美沙酮和文拉法辛及其代谢产物浓度的方法并用于其药动学研究。方法:大鼠血浆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后,以地西泮为内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柱温为40 ℃,进样量为2 μL。采用电喷雾电离源,以多反应监测方式进行正离子扫描,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对分别为m/z 310.4→265.4(美沙酮)、m/z 278.2→234.1[2-亚乙基-1,5-二甲基-3,3-二苯基吡咯烷(EDDP)]、m/z 278.1→57.8(文拉法辛)、m/z 263.9→57.9(O-去甲文拉法辛)、m/z 285.1→193.1(内标)。取8只SD大鼠分别灌胃盐酸美沙酮6 mg/kg、盐酸文拉法辛10 mg/kg(每个药物各4只大鼠),分别于给药前及给药后0.083、0.167、0.25、0.5、0.75、1、1.5、2、3、4、6、8、10、12、24 h经尾静脉取血0.3 mL进样测定,采用DAS 3.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美沙酮、EDDP、文拉法辛和O-去甲文拉法辛的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5~250 ng/mL(r=0.999 7)、0.5~250 ng/mL(r=0.999 2)、0.4~200 ng/mL(r=0.999 9)、0.4~200 ng/mL(r=0.999 9),定量下限分别为0.5、0.5、0.4、0.4 ng/mL;日内、日间RSD均小于9.0%(n=6);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4.20%~102.87%、90.93%~102.94%、92.95%~101.61%、90.33%~101.97%(RSD均≤5.5%,n=6);提取回收率分别为85.90%~94.45%、85.97%~91.66%、87.97%~93.58%、88.53~94.54%(RSD均≤5.9%,n=6);基质效应分别为95.96%~97.78%、92.33%~97.40%、95.28%~97.71%、95.33%~95.74%(RSD均≤4.9%,n=3);t1/2分别为(1.42±1.02)、(2.59±0.76)、(0.63±0.08)、(1.29±0.14) h;cmax分别为(52.21±5.42)、(25.68±3.45)、(52.64±2.29)、(47.63±13.09) μg/L;MRT0-24 h分别为(3.55±0.21)、(3.98±0.41)、(1.44±0.21)、(2.01±0.17) h;AUC0-24 h分别为(201.95±51.14)、(86.09±15.95)、(75.38±23.95)、(82.90±23.44) μg·h/L。结论: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分离完全、快速灵敏,可用于同时测定美沙酮及文拉法辛及其代谢物的血药浓度及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大鼠;美沙酮;文拉法辛;代谢产物;血药浓度;药动学   
      132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959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胡丹
      2018, 29(11)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黄芩片中6种活性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一测多评法(QAMS)。方法:采用HPLC法,以黄芩苷为内参物,分别计算其与虎杖苷、汉黄芩苷、黄芩素、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的相对校正因子(RCF),通过RCF计算复方黄芩片中上述5种成分的含量(计算值),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这6种成分的含量(实测值),比较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异。色谱柱为ZORBAX Eclipse XDB C18,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06 nm(虎杖苷)、225 nm(穿心莲内酯)、275 nm(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254 nm(脱水穿心莲内酯),柱温为25 ℃,进样量为10 μL。结果:虎杖苷、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的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555~81.99、47.03~846.5、12.73~229.1、12.88~231.8、2.632~47.38、3.508~63.14 μg/mL(r为0.999 2~0.999 7);检测限分别为2.25、6.92、1.76、4.69、1.37、1.51 ng,定量限分别为6.89、19.98、5.28、13.81、4.15、4.71 ng;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2%、98.8%、97.9%、98.9%、98.8%、98.7%(RSD为0.91%~1.32%,n=9);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48 h)试验的RSD<2.0%(n=6或n=7)。虎杖苷、汉黄芩苷、黄芩素、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的RCF分别为0.529、0.506、1.004、0.831、1.087,其计算值和实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方法简单、有效、结果准确、节约成本,可用于复方黄芩片中上述6种活性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  
      关键词:一测多评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复方黄芩片;相对校正因子;活性成分;含量测定   
      167
      |
      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821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李海兰,冯卫军,朴光春,元海丹
      2018, 29(11)
      摘要:目的:为朝药关苍术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关苍术”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Atractylodes japonica”“Chemical constituents”“Pharmacological effects”等中英文为关键词,利用中国知网、PubMed、ScienceDirect全文文献数据库,对1983-2017年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对关苍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论述。结果与结论:截至2017年6月21日,共查阅到相关文献226篇,其中有效文献43篇。关苍术挥发油中主要含有萜类、脂肪族、芳香族等化合物成分,根部还含有糖苷类化合物等有效成分;其主要具有抗炎镇痛、保护心脑血管系统、抗过敏、抗菌、抗病毒、抗溃疡等药理作用。目前为止,对关苍术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已取得初步进展,但有关关苍术的毒性研究报道较少。因此,在研究其药理作用的同时,建议兼顾安全性评价。  
      关键词:关苍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215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803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李亚玲,张继,陈洪燕,李玲,张世波
      2018, 29(11)
      摘要:目的:考察松贝和青贝的镇咳、平喘、化痰和抗炎作用效果差异。方法:将小鼠、豚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蒸馏水),松贝和青贝的醇提物组、水提物组、粉末组(给药剂量小鼠为1.13 g/kg、豚鼠为0.42 g/kg,均以生药量计)以及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各组动物均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5 d,末次给药30 min后进行相关指标检测。采用氨水引咳法,通过测定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和3 min内咳嗽次数来考察止咳作用(阳性药为氢溴酸右美沙芬,0.013 g/kg);以2%磷酸组胺引喘15 s后,通过测定豚鼠的引喘潜伏期和抽搐跌倒只数来考察平喘作用(阳性药为氨茶碱,0.033 g/kg);采用酚红注射法,通过测定小鼠气管中酚红含量来考察化痰作用(阳性药为盐酸氨溴索,21.304 g/kg);采用二甲苯致炎实验,通过测定小鼠耳肿胀度和耳肿胀抑制率来考察抗炎作用(阳性药为醋酸地塞米松,9.225×10-4 g/kg)。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松贝和青贝的醇提物组、粉末组以及阳性对照组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和引喘潜伏期显著延长、3 min内咳嗽次数显著减少,松贝粉末组、青贝醇提物组、青贝粉末组和阳性对照组抽搐跌倒豚鼠只数显著减少,各给药组小鼠气管中酚红含量显著增加、耳肿胀度和耳肿胀抑制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粉末组小鼠各指标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松贝相同组间比较,青贝醇提物组小鼠的咳嗽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松贝的镇咳、平喘、化痰和抗炎效果与青贝相当或稍弱。  
      关键词:松贝;青贝;镇咳作用;平喘作用;祛痰作用;抗炎作用;小鼠;豚鼠   
      793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751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韩跃东,张超,张松,张衍国
      2018, 29(11)
      摘要:目的:研究蝇蛆油对急性皮肤创伤感染模型大鼠愈合的影响及机制,为蝇蛆油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蝇蛆油组和京万红组(阳性对照),每组70只。除正常组外的其余各组大鼠均通过在伤口处涂抹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复制急性皮肤创伤感染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涂抹生理盐水,蝇蛆油组和京万红组大鼠涂抹0.3 mL/100 g的相应药物,每天9:00和17:00各给药1次,连续给药15 d。每天观察各组大鼠创面大体情况并记录创面愈合时间;于给药1、2、4、6、8 d后每组选10只大鼠测定创面组织中羟脯胺酸含量,并测定给药 2、4、6、8 d后创面含水量;末次给药2 h后,每组选10只大鼠测定血清中溶菌酶含量和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皮肤组织中核转录因子   κB p65(NF-κB p65)(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和磷酸化NF-κB 抑制因子(p-IκB-α)(细胞质中)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创面水肿明显,创面愈合时间为(14.3±2.1) d;给药4、6、8 d后,模型组大鼠创面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显著减少(P<0.05或P<0.01);给药2、4、6、8 d后,模型组大鼠创面含水量显著增加(P<0.01);给药15 d后,模型组大鼠血清中溶菌酶、TNF-α、IL-6含量均显著增加(P<0.01),创面组织中NF-κB p65(细胞质)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NF-κB p65(细胞核中)和p-IκB-α(细胞核中)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上述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或P<0.01)。结论:蝇蛆油对急性皮肤创伤感染引起的组织损伤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促进创面愈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胶原蛋白生成、增加溶菌酶含量、调节NF-κB信号通路而发挥抗炎作用。  
      关键词:蝇蛆油;急性皮肤创伤感染模型;愈合;核转录因子κB p65;抗炎作用;大鼠   
      161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755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廖秀,许晶晶,杨艳,李立郎,王科,李齐激,杨小生
      2018, 29(11)
      摘要:目的:建立苗药妇肤康喷雾剂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方法:色谱柱为Thermo Hypersil GOLD C18,流动相为乙腈-0.2%冰醋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2 nm,流速为0.6 mL/min,柱温为25 ℃,进样量为10 μL。以6′ -羟基-爵床定B为参照,绘制10批样品的HPLC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04 A版),对10批样品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10批样品的共有峰。采用建立的方法测定10批样品中6′ -羟基-爵床定B和爵床定B的含量。结果:10批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有12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0,其HPLC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具有较好的一致性。10批样品中6′ -羟基-爵床定B和爵床定B含量分别为1.64~5.84、0.83~2.78 mg/100 mL。结论: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为妇肤康喷雾剂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妇肤康喷雾剂;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6′ -羟基-爵床定B;爵床定B   
      168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929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朱敏,姚毅,居文政,刘志辉,方祝元
      2018, 29(11)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炮制方法及不同提取溶剂对何首乌中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黑豆汁蒸法和清蒸法对生何首乌进行炮制,分别用水、50%乙醇、70%乙醇、90%乙醇对生何首乌、黑豆汁制何首乌、清蒸制何首乌和市售制何首乌4种饮片进行提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各样品中4种主要成分没食子酸、二苯乙烯苷、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的含量。结果:3种何首乌炮制品的4种提取液中4种主要成分的含量均较生品中更高;没食子酸以水提时含量最高,二苯乙烯苷以90%乙醇提取时含量最低,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以50%和70%乙醇提取时含量较高。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和提取溶剂能明显影响何首乌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各炮制品中各成分的含量变化未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关键词:何首乌;炮制方法;提取溶剂;没食子酸;二苯乙烯苷;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含量   
      179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876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阮毅铭,梅全喜,关健缨,王书芹,伍军军,陈剑波,曹崇波
      2018, 29(11)
      摘要:目的:考察漆大姑水提物外用对慢性皮炎-湿疹模型小鼠的改善作用,为开发一种皮肤科新药提供参考。方法:将60只小鼠按体质量和性别随机分为空白组(蒸馏水)、模型组(蒸馏水)、复方醋酸曲安奈德组(阳性对照,原液)和漆大姑水提物高、中、低浓度组(以生药量计分别为2.0、1.0、0.5 g/mL),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以2,4-二硝基氯苯诱导复制慢性皮炎-湿疹模型。于实验第3天开始,每天7:00和15:00分别在小鼠右耳正反两面涂抹相应药物2次,每次15 μL,连续用药12 d。于实验第10、13、16天,计算小鼠右耳厚度差(与实验前的差值),并记录小鼠 30 min内对耳部的搔抓次数;于实验第16天,测定小鼠的耳肿胀度,计算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耳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右耳厚度差、耳肿胀度、脾指数、搔抓次数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耳组织发生表皮棘层明显增厚,细胞明显增生,表皮中可见海绵样水肿等病理学改变。与模型组比较,除漆大姑水提物低剂量组小鼠在实验第16天的右耳厚度差和在实验第10、16天对耳部的抓搔次数以及漆大姑枝叶水提物中、低浓度小鼠胸腺指数减少不显著外,其余组各指标均显著减少(P<0.05或P<0.01);各给药组小鼠耳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均得到一定改善。结论:漆大姑枝叶水提物外用对小鼠慢性皮炎-湿疹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  
      关键词:漆大姑水提物;慢性皮炎-湿疹模型;小鼠   
      216
      |
      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848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包玉秋,那仁朝克图
      2018, 29(11)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蒙药达乌里芯芭中梓醇和益母草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XSelect HSS T3 C18,流动相为乙腈-1.0%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40 ℃,检测波长为203 nm,进样量为10 μL。采用建立的方法测定7批达乌里芯芭样品中梓醇和益母草苷的含量。结果:梓醇、益母草苷进样量检测线性范围分别为0.17~3.4、0.25~5.0 μg(r均≥0.999 5),检测限分别为3.57、4.72 ng,定量限分别为12.24、41.98 ng,精密度、稳定性(24 h)、重复性试验的RSD均<2.0%(n=6),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3.0%~97.3%、92.1%~97.9%(RSD分别为1.9%、2.4%,n=6)。7批样品中梓醇、益母草苷的含量分别为0.53~0.81、0.79~1.25 mg/g。结论:建立的方法快速简便、稳定可靠,可用于达乌里芯芭中梓醇和益母草苷含量的同时测定。  
      关键词:蒙药;达乌里芯芭;高效液相色谱法;梓醇;益母草苷;含量测定   
      306
      |
      1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914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袁静,汤少梁
      2018, 29(11)
      摘要:目的:分析国内外药物经济学的研究热点,找出国内药物经济学研究存在的不足。方法:以“Pharmacoeconomics”为英文主题词,“药物经济学”为中文主题词,分别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SCI来源期刊、E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CSSCI的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从学科分析、主题词分析、被引分析、关键词聚类分析、研究前沿分析共五个方面分析2007年1月-2017年10月国内外药物经济学文献的研究热点与研究趋势。结果:共纳入英文文献912篇、中文文献486篇。学科分析发现,关于药物经济学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理学与药学”“保健科学与服务”等学科,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学”“工业经济学”等学科;主题词分析发现,英文文献中“生活质量”“成本效益分析”等关键词出现频率较高,中文文献中“成本效果分析”“药物经济学评价”等关键词出现频率较高;被引分析发现,英文文献中被引次数前5的文献大多是相关政府部门或组织发布或提出的研究报告,而中文文献中被引次数前5的文献多是个人撰写的研究论文;聚类分析发现,中文文献药物经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品价格、药品政策、对不同药品和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上,相较于英文文献,中文文献药物经济学研究在药品的长期安全、药品的风险评估、患者的健康等方面还有所欠缺。结论:国内关于药物经济学的研究热点仍然集中在不同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方面,相较于国外研究,缺乏对居民卫生保健以及质量调整生命年等方面的研究。另外,国内对药物经济学的研究不足、质量较低,限制了药物经济学在国内的应用。  
      关键词:药物经济学;CiteSpace软件;学科;主题词;被引;聚类   
      505
      |
      2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677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齐晓涟,杨迦雯
      2018, 29(11)
      摘要:目的:探讨丙戊酸引起癫痫患者纤维蛋白原减少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17年3月1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癫痫诊疗中心规律服用临床常规剂量丙戊酸1周以上的癫痫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用药情况(丙戊酸剂量、丙戊酸剂型、合并用药),肝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指标,采用单因素和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因素与发生纤维蛋白原减少之间的相关性,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筛选预测纤维蛋白原减少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好时的因素切点值。结果:本次调查的有效病例共59例,其中男性40例(67.8%)、女性19例(32.2%);14岁及以下35例(59.3%)、14岁以上24例(40.7%),平均年龄(17.2±15.7)岁;有24例(40.7%)发生纤维蛋白原减少。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纤维蛋白原减少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P=0.042),与丙戊酸剂量呈正相关(P=0.003),与患者性别(P=0.679)、丙戊酸剂型(P=0.790)及合并用药(P=0.502)无关;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丙戊酸剂量及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红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是引发纤维蛋白原减少的相关危险因素,其相关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1.101、0.925、0.132、0.976;ROC曲线结果显示,与丙戊酸剂量相关的纤维蛋白原减少的曲线下面积为0.766,敏感度为98.5%,特异度为54.3%,切点所示丙戊酸剂量为13.311 7 mg/kg。结论:患者使用丙戊酸剂量越大、年龄越小,发生纤维蛋白原减少的可能性越大,对于长期使用丙戊酸的患者即使使用正常剂量,也要注意定期监测纤维蛋白原变化,剂量大于13.311 7 mg/kg时,应增加纤维蛋白原监测频率。  
      关键词:癫痫患者;丙戊酸;纤维蛋白原减少;相关因素分析   
      235
      |
      1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772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张五萍,林玮玮,伍锡栋
      2018, 29(11)
      摘要:目的:为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针对1例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药师结合缺血性脑卒中、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原则,依据患者病情进展调整降脂方案,依据患者个体情况推荐二级预防,并协助临床医师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当患者出现肝功能损伤时,建议停用可能引起肝功能减退的药物;及早发现肾功能损伤,并分析出是因液体循环不足所引起的肾功能损伤,建议及时补液,从抗凝、降脂、抗感染治疗等多方面全程实施药学监护。结果:临床医师采纳药师建议,共同为该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制订了其个体化治疗方案,患者病情好转,肝、肾功能恢复正常,出院时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1.8,控制较好,同时临床药师对其进行出院教育。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全过程,可依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协助医师优化治疗方案,当发生不良反应时,及时更改方案,保证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个体化治疗方案;药学监护;肝功能;肾功能   
      251
      |
      2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841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卫晋菲,周亮,王明媚,王心慧,李莎,许玉莲
      2018, 29(11)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瑞格列奈对比格列美脲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图书馆,收集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试验组)对比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对照组)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水平]和安全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血糖反应发生率、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并采用Cochrane 系统评价手册5.1.0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RCT,合计95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2 hPG降低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70,95%CI(-1.02,-0.38),P<0.001];两组患者HbA1c降低水平[MD=0.00,95%CI(-0.24,0.25),P=0.98]、FPG降低水平[MD=0.10,95%CI(-0.17,0.36),P=0.47]、不良反应发生率[OR=0.54,95%CI(0.28,1.06),P=0.07] 、低血糖反应发生率[OR=0.52,95%CI(0.13,2.06),P=0.35]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OR=0.60,95%CI(0.15,2.41),P=0.4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降低2 hPG效果优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安全性相当。  
      关键词:瑞格列奈;格列美脲;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   
      408
      |
      3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766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孙楠,庄伟,林晓兰,黄胜男
      2018, 29(11)
      摘要:目的:总结临床药师在预防药源性癫痫中的作用和临床常见易引发癫痫的药物。方法:通过分析临床药师在某例癫痫患者的全程药学监护中的作用,协助临床降低药源性癫痫的风险。在监护的全过程中通过查阅文献,总结能诱发癫痫的药物,并分析作用机制,探索临床药师在预防药源性疾病中的作用。结果:临床药师在癫痫患者诊疗工作中的作用,主要包括询问患者用药史分析药源性癫痫风险、指导患者逐步停用风险药物、参与临床用药方案的制订和诊疗环节的用药风险并协助临床医师调整用药方案、监护患者服药后症状的改变、对患者进行“癫痫患者特殊用药告知”等。常见诱发癫痫的药物包括抗菌药物(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等)、中枢神经系统药(镇静催眠和抗癫痫药、治疗精神障碍药等)、中草药和中成药以及解热镇痛抗炎药、循环系统药等其他药物。药物的作用机制包括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脑组织、抑制γ-氨基丁酸与受体部位结合、生成氨基或自由基影响大脑皮层一部分神经元等。结论:临床药师在癫痫患者的用药安全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其对诱发癫痫的药物的关注对临床用药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药源性癫痫;临床药师;药学监护;合理用药;安全用药   
      241
      |
      4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776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徐良辉,江砚,马月光
      2018, 29(11)
      摘要:目的:为临床药师将八纲辨证理论用于中药咨询服务提供参考。方法:从中草药辨证用药、中成药辨证用药、饮食禁忌等方面举例说明笔者运用八纲辨证理论指导患者用药咨询的实践。根据笔者多年工作经验,从被咨询者、咨询者、咨询条件三方面来分析国内各大医院开设的中药用药咨询窗口未能为医护人员、患者提供有效的中药合理用药、适宜膳食的原因。结果与结论:八纲辨证理论是根据四诊搜集患者症状、体征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以确定疾病基本证候的理论。运用八纲辨证理论能给予患者合理用药、适宜饮食等建议。针对临床药师对八纲辨证理论的知识与能力不足、大众对临床药师在中药咨询服务中的服务范围不熟悉、中药用药咨询条件不足等问题,建议加强临床药师对八纲辨证理论的学习,借助电视、微信等媒体指导大众辨证使用中草药、中成药及适宜膳食,通过建立中药咨询室、中药咨询门诊等为中药咨询创造硬件条件,以提高临床药师中药咨询服务水平。  
      关键词:临床药师;八纲辨证理论;中药咨询;实践   
      283
      |
      3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682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张崇,钟磊,赵珊珊,潘洁
      2018, 29(11)
      摘要:目的:探讨病区急救车上配备药品品种和数量的优化方案,以及时、准确地满足临床急救药品需求。方法:采用大数据分析法,对我院2016年5月-2017年3月(优化配备前)发生的大、中型急救的用药数据进行提取分析,计算完全满足急救需求的占比;参照相关急救药品目录确定我院急救车上配备的药品品种;对优化配备前各急救药品按单次急救使用量进行升序排列,运用四分位法,按75%分位确定急救车上各品种配备的数量;对各病区急救车上配备药品按使用频次进行降序排列,按95%累计比确定各病区急救车上应配备的品种。计算优化配备后(2017年4-7月)各病区急救时取用急救车外的品种占比并与优化配备前进行比较,验证优化方案的合理性。结果:优化配备前,我院急救车上配备的药品各病区均为8种,每种均为4支;完全满足急救需求的占比约为38%(776次/2 042次)。优化配备后,全院范围内确定了19种临床使用量最多的急救药品目录,各种药品配备数量实现了科学配备,完全满足急救需求的占比约为78%(636次/815次);根据各科室特点,给出了个性化的急救车上配备药品的方案(包括具体品种及对应的数量),取用急救车外药品的品种占比平均值由优化配备前的46.42%降至25.51%。结论:运用大数据分析制订的优化方案能更准确地满足临床急救需求。  
      关键词:病区;急救车;配备药品;大数据分析;品种和数量;优化方案   
      294
      |
      4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788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高婉婷,王莹,李岩,芦梦,刘琦
      2018, 29(11)
      摘要:目的:为西地那非用于中国肺动脉高压(PAH)患者的治疗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西地那非”“肺动脉高压”“儿童” “疗效”“安全性”“超说明书用药”“Sildenafil”“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Children”“Therapeutic efficacy”“Safety”“Off-label drug use”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4-2017年在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万方、维普、PubMed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从西地那非的作用机制、安全性和有效性、特殊人群用药、联合用药等方面,对西地那非治疗PAH的研究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14篇,其中有效文献41篇。西地那非是一种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PDE-5i),主要通过增强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信号通路来改善肺循环。使用西地那非治疗PAH应有一套完整的治疗策略,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PAH患者,早期就开始采取联合治疗策略也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西地那非在儿童PAH中的临床应用是有效的,但因患者数量有限,缺少对照试验,最佳给药方案和治疗方法也并不十分统一,因此口服西地那非治疗儿童持续性PAH仍存在用药风险,其推荐剂量以及是否会产生严重的潜在毒性仍需要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来证实。临床应用西地那非时需警惕可能引起的低血压及视觉异常、头胀头痛等不良反应,但通常是一过性的。此外,长期使用西地那非治疗PAH疗效会逐渐降低,其远期疗效仍需深入研究。  
      关键词:西地那非;肺动脉高压;小儿肺动脉高压;儿童;疗效;安全性;超说明书用药   
      1226
      |
      5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703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李力,潘倩雯,刘宏
      2018, 29(11)
      摘要:目的:为更准确地分析并反映中药谱效关系和更多地鉴定出中药中复杂的药效成分提供参考。方法:以“谱效学”“灰色关联度分析”“灰色关联度算法”“Spectrum pharmacodynamics”“Grey relational analysis”“Grey relational algorithm”等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Science Direct、SpringerLink、Wiley等数据库收录的1982年1月-2018年1月发表的文献进行检索,对灰色关联度的算法进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中药谱效学中的应用以及中药谱效学中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与其他方法的联合应用现状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 285篇,其中有效文献35篇。目前的灰色关联度算法既满足保序性亦满足规范性。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可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以及气相色谱-质谱等各种指纹图谱的谱效学研究,其对数据要求较低,可分析小样本。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可以分析药效与成分的关联度,但不能反映成分对药效的综合贡献。在现阶段很多中药药效成分尚未被鉴定出的情况下,今后可将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与回归分析、人工神经网络、主成分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等多种分析技术联合应用或开发新的分析技术。  
      关键词:灰色关联度分析;谱效学;灰色关联度算法;应用;进展   
      501
      |
      12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837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