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18 29 4
    • 陈永法,石伟峰
      2018, 29(4)
      摘要:目的:借鉴《英国罕见病策略》实施经验,为我国罕见病医疗保障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介绍《英国罕见病策略》的出台背景、实施现状及内容主旨,分析并总结其实施经验,并为我国相应机制的建立提供借鉴。结果与结论:英国通过加强信息收集、提升服务质量及联合患者组织等行为强化患者赋能,同时推广先进的疾病筛查及基因检测技术,开展罕见病诊疗培训,积极吸纳患者参与研究等,形成了完善的罕见病医疗保障体系。我国应当借鉴英国经验,同时立足本国罕见病现状,建立全面的罕见病医疗保障框架、扶持患者组织发展、完善罕见病服务体系并加强罕见病研究,以期为我国罕见病患者提供更好的健康保障。  
      关键词:英国罕见病策略;患者赋能;患者组织;罕见病   
      358
      |
      2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837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周鹏翔,梁舒瑶,翟所迪
      2018, 29(4)
      摘要:目的:规范和指导指南制订流程,保障科学和循证地完成《儿科阿奇霉素注射使用的快速建议指南》的制订。方法:介绍本指南实施方案,包括制订机构和指南注册,项目组的组建,指南适用范围,利益声明和资金资助,临床问题和结局指标的确定,循证证据的检索与处理,患者偏好和价值观调查,经济学分析,推荐意见的形成、外审和批准,指南发布、传播、更新等过程。结果:按本实施方案已完成指南指导委员会、专家组、秘书组的组建和指南的注册(注册号:IPGRP-2016CN013),形成了适应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护理、特殊人群用药等临床问题以及有效性和安全性结局指标;并已于2017年末发布推荐意见,拟于2018年发表本指南全文及解读,计划于2022年对本指南进行更新。结论:本实施方案提供了方法学和纲要性的指导,可为科学和循证地制订指南提供依据,进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关键词:阿奇霉素;儿科;注射剂;快速建议指南;指南实施方案   
      2094
      |
      17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948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闵慧,李春花,闫抗抗,李琼阁,胡斌,王静,薛小荣
      2018, 29(4)
      摘要:目的:为进一步提高医院抗菌药物管理水平及形成相关管理决策和长效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选取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等8项抗菌药物管理指标对2012-2016年西安市10家三级综合医院的抗菌药物管理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通过采用TOPSIS法综合评价可知,抗菌药物管理效果2012年最差[评价对象与最优值的相对接近程度系数(Ci)=0],2013-2015年逐步提升,到2015年达到最优(Ci=0.918 3),而到2016年有倒退迹象(Ci=0.838 5)。5年间,8项指标中仅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微生物送检率1项指标得到显著改善(P<0.01),其余7项指标数据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西安市10家三级综合医院抗菌药物管理效果在2012-2015年逐步优化,但到2016年略有倒退,可能出现一定的松懈。故当地三级综合医院应建立抗菌药物管理长效机制,巩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获得的成果,进一步推进各项抗菌药物管理措施常态化和动态化运行。采用TOPSIS法对医院抗菌药物管理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有助于得出客观、全面的评价结果,对保障医院抗菌药物的监管与使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西安市;三级综合医院;逼近理想解排序法;抗菌药物;管理;效果评价   
      217
      |
      1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109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赵静
      2018, 29(4)
      摘要:目的:为网上药店经营及政府相关政策的调整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宁波市为例,在各大药店及主要商业中心进行拦截式问卷调研,对影响网络购药的因素、未网络购药的具体原因、网络购药“5W1H”行为特征及购买决策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应用EpiData 3.1和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60份,有效回收率为94.29%。受访者的学历、上网频率和网购频率对是否网络购买过药品有显著影响(P<0.05),性别、年龄、居住地和参加的医保类型对是否网络购买过药品无显著影响(P>0.05)。未网络购药的具体原因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担心网络购药的安全性、担心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无法获得医学和药学专业服务。网络购药行为特征方面,消费者网络购药有50.2%是出于网上药店价格便宜,有41.2%是因为可以买到当地没有的商品;天猫网和京东网是主要的购买途径,分别占78.9%、44.2%;最近半年内网络购药频率<5次的占72.4%,购药金额<300元的占57.3%;消费者最期望以支付宝和医保卡支付,各占53.8%。购买决策影响因素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商品因素、售后服务及配送、店铺及商家资质、专业服务,价格因素得分最低。结论:学历越高、上网频率越高和网购频率越高者,越倾向于网络购药;信任度不高、售后及物流服务难保障和无法获得专业服务是未网络购药的主要原因。网络购药呈现金额不高、频率不高、途径单一的特征;消费者购买决策时最重视药品本质属性、商家资质、售后权益保障及配送效率。建议从形成差异营销模式、增强消费信心、培养消费习惯、加强售后保障和物流建设、选择适合的销售平台、专业化发展、避免恶性降价竞争等方面改善网上药店经营并作相应政策调整。  
      关键词:网上药店;网络购药;购买行为;影响因素   
      658
      |
      2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857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龚晓英,马晶晶,虞勋,程姣,郑晓娴
      2018, 29(4)
      摘要:目的:实现门诊癌痛和慢性疼痛患者的规范化管理与随访。方法:设计并建立门诊癌痛和慢性疼痛患者信息化管理平台,包括信息录入、信息查询、提前配药提示、档案统一管理、定期筛选去除多余病历等版块,介绍该平台使用时首诊、复诊、随访患者开具麻精药品的流程。比较平台建立前后档案管理情况和处方合理性,统计平台建立后药师建议采纳情况。结果: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后,患者档案的完善情况和处方的合理性有了明显改善。与平台建立前比较,问题档案的比例从42.96%降至7.06%(P<0.05);不合理处方的比例从4.39%降至1.19%(P<0.05)。药师针对疼痛控制较差的患者和存在不良反应的患者共提出建议1 542条,建议采纳率为63.62%。结论:该平台的建立有效完善了门诊癌痛和慢性疼痛患者的档案管理,提高了处方的合理性,同时也发挥了药师在门诊疼痛治疗中的作用。  
      关键词:疼痛;门诊患者;麻精药品;药学服务;信息化   
      510
      |
      1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887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孙健文,温宪春,蔡德富,王玥,吴永会
      2018, 29(4)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新疆紫草中紫草素、乙酰紫草素、β,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 100-5 C18,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溶液(80 ∶ 20,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516 nm,柱温为25 ℃,进样量为10 μL。结果:紫草素、乙酰紫草素、β,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404~10.100 μg/mL(r=0.999 8)、5.350~107.000 μg/mL(r=0.999 6)、2.035~40.700 μg/mL(r=0.999 8);定量限分别为0.40、2.91、1.34 μg/mL,检测限分别为0.12、0.87、0.40 μ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n=6);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12%~104.18%(RSD=1.85%,n=6)、96.51%~100.21%(RSD=1.43%,n=6)、98.11%~102.51%(RSD=1.42%,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好,可用于新疆紫草中紫草素、乙酰紫草素、β,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含量的同时测定。  
      关键词:紫草;紫草素;乙酰紫草素;β;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   
      204
      |
      1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329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邓可众,苌美燕,宗琪,熊英
      2018, 29(4)
      摘要:目的:研究枳实药材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开放ODS柱、制备液相色谱、HW-40F凝胶柱、大孔树脂柱对枳实药材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质谱、氢谱、碳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枳实药材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Rimboxo (1)、胸苷(2)、尿嘧啶(3)、环-(亮氨酸1-异亮氨酸2-丙氨酸3-苏氨酸4-甘氨酸5-苏氨酸6-苯丙氨酸7)(4)、环-(亮氨酸1-亮氨酸2-脯氨酸3-酪氨酸4-甘氨酸5-丝氨酸6-脯氨酸7) (5)、水合橙皮内酯-β-D-葡萄糖苷(6)、伞形花内酯(7)、里那醇苷(8)。结论:化合物1、2、3、8为首次从柑橘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5、6为首次从枳实药材中分离得到,该研究为枳实药材质量评价奠定了一定基础。  
      关键词:枳实;化学成分;结构鉴定;乙醇提取物;柑橘属   
      306
      |
      1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174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刘清茹,谭伟民,文诗泳,肖幸华,陈婷,郭英,曾晓艳,刘塔斯
      2018, 29(4)
      摘要:目的:建立枳壳药材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指纹图谱。方法:采用GC-MS法,色谱柱为RTX-5MS毛细管柱,进样口温度为250 ℃,载气为高纯氦气(≥99.999%),流速为1.0 mL/min,分流比为10 ∶ 1,进样量为1 μL(程序升温);采用电子轰击离子源,离子源温度为230 ℃,检测器温度为250 ℃,溶剂延迟时间为3 min,扫描范围为m/z 35~550。以月桂烯为参照,测定21批药材挥发油样品的GC-MS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共有峰,采用LC Solution 2质谱库(NIST05.LIB和NIST05s.LIB)确定共有峰成分,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共有峰的相对含量。结果:21批药材挥发油样品的GC-MS图谱有20个共有峰,相似度均>0.90;经验证,21批药材挥发油样品GC-MS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枳壳药材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柠檬烯、萜品烯、月桂烯和D-Cadinene。结论:所建指纹图谱可为枳壳药材挥发油的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枳壳;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指纹图谱;道地药材   
      307
      |
      1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056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张静,叶六奇
      2018, 29(4)
      摘要:目的:了解中药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及相互关联,以促进中药质量改善、中药安全管理水平提升,推动中药安全问题的深入研究。方法:运用词频分析法,借助SATI 3.2软件和Ucinet 6软件,统计研究文献中与中药安全、质量及风险相关的关键词或主题词出现的频次。对高频关键词作共现分析,并以共现矩阵为基础绘制高频关键词的可视化网络图谱;从网络密度、集聚度、小世界效应3个方面进行关键词网络整体特征分析,从节点中心性、中间中心性和接近中心性3个方面进行网络个体特征分析,探讨研究主题热点及关联性。结果与结论:“中药饮片”“加工炮制”“中药质量”“质量管理”等为中药安全研究领域的主要问题和关键点;中药饮片是其中最主要的领域,其问题集中体现在中药加工炮制中;中药加工炮制的方法、工艺等对中药安全的影响显著。建议应树立质量观念,通过质量管理、质量标准建设、质量控制等手段来改善中药安全水平,降低中药安全风险,提升中药质量,并充分发挥《中国药典》的标准和规范作用。  
      关键词:中药;安全;质量;风险;主题;词频;知识图谱   
      456
      |
      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853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杨昌贵,肖承鸿,江维克,周涛,胡红莲
      2018, 29(4)
      摘要:目的:提高十大功劳叶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药材样品进行定性鉴别。测定药材样品水分、灰分、醇浸出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样品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色谱柱为WondaSil C18,流动相为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25 ∶ 75,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4 nm,柱温为30 ℃,进样量为10 μL。结果:药材样品TLC图斑点清晰,分离度好。药材样品水分为3.92%~7.03%,总灰分为3.65%~6.95%,酸不溶性灰分为0.05%~1.03%,醇浸出物为10.87%~33.14%。盐酸小檗碱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183~0.915 μg(r=0.999 9);定量限、检测限分别为0.143、0.095 μg;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n=6);加样回收率为95.21%~103.10%(RSD=2.95%,n=6)。结论:药材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分别不得过8.0%、6.0%、0.4%,醇浸出物、盐酸小檗碱含量分别不得低于16.0%、1.0%。所建标准可用于十大功劳叶药材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十大功劳叶;质量标准;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   
      258
      |
      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196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林源,陈敏
      2018, 29(4)
      摘要:目的:建立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并进行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方法:采用UPLC法,色谱柱为 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流动相为甲醇-0.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检测波长为260 nm,柱温为40 ℃,进样量为0.5 μL。以葛根素为参照,测定14批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样品的UPLC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对14批样品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共有峰。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14批样品的UPLC图谱有15个共有峰,相似度均>0.90;经验证,14批样品UPLC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具有较好的一致性。14批样品可聚为两大类。结论:所建指纹图谱可为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超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质量控制   
      247
      |
      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953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宋晓萍,张宁欣,王健,朱元祺,杨德胜
      2018, 29(4)
      摘要:目的:分析青岛地区3家“三甲”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耐亚胺培南革兰氏阴性杆菌碳青霉烯酶的基因型,为临床防控和治疗耐药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6月青岛地区3家“三甲”综合性医院ICU分离的耐亚胺培南肺炎克雷伯菌(IRKP)、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IRAB)各60株,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Carba NP试验确证其碳青霉烯酶表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扩增其碳青霉烯酶基因,应用双脱氧链终止法进行双向测序,并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结果:3种耐亚胺培南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唑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庆大霉素等大部分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但对多黏菌素B敏感(耐药率均为0)。180株耐药菌株中,A、B、D类碳青霉烯酶阳性菌株分别有52、13、39株,检出率分别为28.89%、7.22%、21.67%。检出KPC-2、IMP-1、VIM-2、OXA-23基因的分别有52株(IRKP)、4株(IRPA)、8株(IRPA 7株、IRAB 1株)、39株(IRAB),检出率分别为28.89%、2.22%、4.44%、21.67%;未检出IMP-2、VIM-1、NDM-1、OXA-24、OXA-58基因。Blast比对结果显示,上述检出基因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已知基因100%同源。结论:该地区3家“三甲”医院ICU耐亚胺培南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耐药情况严重,对大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度均较低。检出的主要基因型包括KPC-2(肺炎克雷伯菌)、OXA-23(鲍曼不动杆菌)、IMP-1和VIM-2(铜绿假单胞菌)。  
      关键词:青岛地区;“三甲”医院;重症监护病房;耐亚胺培南革兰氏阴性杆菌;碳青霉烯酶;Carba NP试验;KPC基因;VIM基因;NDM基因;OXA基因   
      219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000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陈敏,张伶俐,张川,黄亮,胡志强
      2018, 29(4)
      摘要:目的:评价儿科临床药师为住院患儿提供药学服务的经济性。 方法: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采集某项儿科临床药师干预住院患儿药物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数据,研究对象为某院因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入院的0~18岁患儿;试验组患儿在常规医疗服务基础上接受儿科临床药师提供的药学服务,对照组患儿仅接受常规医疗服务;成本指标为临床药学服务成本,效益指标为降低的住院费用和药品费用,计算两组患儿的效益-成本比,并对结果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儿的住院费用和药品费用分别降低30.0%和33.7%,临床药学服务成本为184.1元/人,效益-成本比分别为9.45和4.61(均大于1),具有经济性。敏感度分析支持成本-效益分析结果。结论:儿科临床药师为住院患儿提供药学服务具有积极的经济效果。  
      关键词:临床药师;药学服务;儿童;成本-效益分析;药学服务成本;经济学评价   
      268
      |
      3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120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田燕,方煜,胡明
      2018, 29(4)
      摘要:目的:评价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经济性,为临床治疗用药决策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或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比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相关文献,基于Meta分析方法间接比较这两种药品的临床疗效,基于国内常规治疗方案和费用水平进行成本测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合计1 305例患者。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方案与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方案的平均总有效率分别为89.63%和94.11%,成本分别为3 855.29和4 198.68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43.01、44.61;增量成本-效果比为76.65,即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方案每增加1%的平均有效率需额外花费76.65元,高于我国居民日均可支配收入(60.18元)。敏感性分析支持成本-效果分析结果。结论:与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相比,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可能更具有成本-效果优势。此结论有待基于RCT的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予以验证。  
      关键词:脑梗死;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参芎葡萄糖注射液;Meta分析;成本-效果分析   
      303
      |
      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169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田磊,管欣,马爱霞
      2018, 29(4)
      摘要:目的: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与观察性研究进行系统性地比较,为临床研究者选择合适的设计类型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比较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与观察性研究的研究设计、研究报告范式,并检索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文献,分析国内外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与观察性研究文献发表的差异。结果: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与观察性研究在设计原则、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干预措施、效度等多方面均存在差异。CONSORT声明和STROBE声明对两种研究报告范式的题目和摘要、引言、结果、讨论等内容的要求基本一致, 主要差别在于方法和其他信息方面。国外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与观察性研究的文献数量相差较小,而国内相差较大,特别是在证据等级较高的队列研究方面。结论:观察性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仍然是临床研究中评价因果效应的“金标准”,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设计类型。  
      关键词: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观察性研究;系统比较;设计类型   
      1047
      |
      1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036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韦柳华,罗国兰,李梦薇,林盛张,周格琛,邹燕
      2018, 29(4)
      摘要:目的:对临床分离的解葡萄糖苷棒状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从我院泌尿系统结石致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标本中分离得到的2株菌株接种至哥伦比亚血平板和麦康凯平板上,观察其生长情况并计数;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检测菌株的蛋白质谱图;提取菌株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其16S核糖体RNA(rRNA)序列,对片段大小约为1 500 bp的目标条带进行双向测序,并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鉴定菌种;采用Etest法监测2株菌株的耐药情况。结果:2株菌株在哥伦比亚血平板上生长(菌落数>105 CFU/mL),在麦康凯平板上不生长;均为革兰氏阳性棒状杆菌,多呈栅栏样或八字形排列。MALDI-TOF-MS鉴定其均为解葡萄糖苷棒状杆菌,可信度为99.9%,在m/z 2 431、3 089、3 364、3 378、4 200、5 508、6 302、6 637、6 730、6 946、12 603处出现特征峰;Blast比对结果显示,2株菌株与GenBank中已知解葡萄糖苷棒状杆菌的序列同源性超过98%。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菌株1对头孢曲松、环丙沙星耐药,对青霉素G等其他14种抗菌药物敏感;菌株2对头孢曲松、红霉素、环丙沙星、四环素、克林霉素耐药,对头孢噻肟中介,对其他10种抗菌药物敏感。结论:2株菌株均为解葡萄糖苷棒状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有所差异。该菌为罕见的泌尿道病原菌,且呈多重耐药,临床应根据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关键词:尿路感染;解葡萄糖苷棒状杆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鉴定;药敏试验   
      1535
      |
      1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125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张春林,王小翠,王慧,童强,张瑞
      2018, 29(4)
      摘要:目的:观察非布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DN)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2型DN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13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6例)、B组(47例)、C组(44例)。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A组患者口服别嘌醇片,起始剂量0.05 g,bid;2周后增至0.10 g,bid。B组患者口服苯溴马隆片50 mg,qd。C组患者口服非布司他片,起始剂量40 mg,qd;2周后增至80 mg,qd。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尿酸(SUA)、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B、C组各有4、6、3例患者脱落。B、C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7.8%、85.4%)显著高于A组(7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SUA、Scr、BU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3组患者SU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余指标组间及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3组患者SUA水平均较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显著降低,且B、C组显著低于A组;A、C组患者Scr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B组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B组显著高于A、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患者Scr、BUN水平与治疗后4周比较,B、C组SUA水平比较,A、C组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2.20%)显著低于A、B组(25.58%、24.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布司他降低2型DN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SUA水平的效果优于别嘌醇,且对肾功能的影响小,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非布司他;别嘌醇;苯溴马隆;2型糖尿病肾病;高尿酸血症;临床疗效;血尿酸;血肌酐;血尿素氮   
      319
      |
      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970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谈晓娅,童强
      2018, 29(4)
      摘要:目的:探讨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胰岛功能及血清微核糖核酸-126(miR-126)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重庆市南川宏仁医院收治的初诊2 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Ⅱ)起始剂量0.5 g,每日1次,连用12周后调整为0.5 g,每日2次,最大日剂量不超过1 g,进餐时或餐后服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格列美脲片2 mg,每日1次,早餐时服用。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至少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胰岛功能[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 hINS)、空腹C肽(FCP)、餐后2 hC肽(2 hC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miR-126表达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血脂、胰岛功能、血清miR-126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HOMA-IR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血糖水平、HOMA-I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FINS、2 h INS、FCP、2 hCP、血清miR-126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可显著改善初诊2 型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和胰岛功能,调节血清miR-126表达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格列美脲;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血糖;血脂;胰岛功能;微核糖核酸-126   
      210
      |
      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080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寇炜,郭代红,田小燕,贾王平,赵靓,王啸宇,胡鹏洲
      2018, 29(4)
      摘要:目的:了解抗肿瘤药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9 年1月-2016年12月108家医院上报至解放军ADR监测中心的抗肿瘤药致ADR报告,对ADR报告类型、患者性别与年龄、给药途径、ADR发生时间、抗肿瘤药类别、患者罹患肿瘤情况、ADR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转归等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 183例ADR报告中,新ADR有462例,严重ADR有2 873例。男性8 039例(52.95%),女性7 144例(47.05%);其中女性严重的ADR发生比例(20.00%)显著高于男性(1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90.53%),且多发生于用药后2~<7 d(23.00%)。 共涉及抗肿瘤药117种,排名前3位的药物类别依次为金属铂类(25.63%)、植物来源及衍生物类(24.42%)和抗代谢类(18.50%)。男性患者罹患肿瘤排名前3位的分别为肺癌、结直肠癌和胃癌,女性患者为乳腺癌、肺癌和结直肠癌。ADR累及系统/器官主要为胃肠系统、血液系统和全身性损害,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皮疹和发热。92.57%发生ADR的患者经治疗后痊愈和好转,但有5例患者死亡。结论:抗肿瘤药致ADR较多,且危害严重。临床应加强重点人群、重点药物的监测,以减少ADR的发生。  
      关键词:抗肿瘤药;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328
      |
      1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221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史敏,杨东东,罗丹青,王倩男,宁金丽
      2018, 29(4)
      摘要:目的: 探讨注射用血塞通对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伴微栓子(MES)阳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MES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MCA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伴MES阳性TIA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血塞通组,各49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血塞通组患者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血塞通(冻干)40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5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5 d及第3、6个月后MES各级分布情况和MES个数,治疗前及治疗15 d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记录缺血性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5 d后,两组患者MES各级分布情况均显著优于同组治疗前,且血塞通组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6个月后,血塞通组患者MES各级分布情况均显著优于同期常规组,且治疗后6个月显著优于治疗后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 d及第3、6个月后,两组患者MES个数均显著少于同组治疗前,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少,且血塞通组显著少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 d后,两组患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血栓通组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6个月后,常规组患者缺血性事件总发生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第3个月后,血塞通组患者治疗第3、6个月后缺血性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同期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6个月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第3个月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血塞通可减少MCA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伴MES阳性TIA患者的MES数量,降低缺血性事件发生率,进一步改善血脂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微栓子;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注射用血塞通;影响   
      189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965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张则明,邬志锋,季佳,王桥,徐岩,周辰,许远志
      2018, 29(4)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疮疡灵、明胶海绵对2型糖尿病患者阻生牙拔除术后干槽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发生阻生牙的2型糖尿病患者8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29例)、B组(25例)和C组(3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专用涡轮钻法拔牙后,A组患者创面部位填塞康复新液+吸收性明胶海绵;B组患者创面部位填塞疮疡灵-康复新液明胶海绵复合制剂;C组患者创面部位直接填塞纱布而不使用药物。所有患者术后常规进行抗感染治疗5~7 d。比较3组患者阻生牙拔除时间,术后7 d牙槽窝肉芽组织覆盖完整率、干槽症发生率,术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治疗费用及满意度评分。结果:3组患者阻生牙拔除时间、治疗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牙槽窝肉芽组织覆盖完整率、满意度评分均为B组>A组>C组,干槽症发生率均为B组<A组<C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B组患者出血、疼痛、肿胀、张口受限等其他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疮疡灵、明胶海绵可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阻生牙拔除术后牙槽窝肉芽组织覆盖完整度,降低术后干槽症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且不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患者满意度较高。  
      关键词:康复新液;疮疡灵;明胶海绵;2型糖尿病;阻生牙拔除术;干槽症   
      203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978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钱石静,周陶然,吴涓,祝德秋
      2018, 29(4)
      摘要:目的:探讨非鳞癌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首次化疗后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因素,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于我院行首次化疗并接受随访的84例非鳞癌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因素[性别、年龄、功能状态(PS)评分]、疾病因素[肿瘤分期、肿瘤标志物(TM)水平]、治疗因素(化疗方案与疗程、疗效)对其PFS的影响。结果:84例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11.933个月(末次随访时间为2017年6月30日),其中位PFS为4.017个月。其中,男性患者的中位PFS略短于女性患者,≥65岁患者的中位PFS略短于<65岁患者,PS评分0~1分者的中位PFS略长于2~4分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期患者的中位PFS显著长于Ⅳ期患者,至少1项TM指标高于正常值上限10倍者的中位PFS显著短于4项TM指标均低于正常值上限10倍者,完成1~3个疗程者的中位PFS显著短于完成4~6个疗程者,疗效判定为“疾病进展”者的中位PFS显著短于“疾病稳定”及以上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84例患者中有81例患者选择了PP方案(培美曲塞二钠+铂类),其余选择了非PP方案,由于两者病例数相差较大,故未考察化疗方案对患者PFS的影响。结论:患者的疾病因素和治疗因素可能与其PFS有关,其中肿瘤分期、至少1项TM指标高于正常值上限10倍、完成化疗疗程数、化疗疗效是非鳞癌型NSCLC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  
      关键词:非鳞癌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无进展生存期;肿瘤分期;肿瘤标志物;化疗疗程;疗效   
      189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010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张祖峰,王晓红,郝晓慧,王彩歌,朱秋平,张超,张玉芝,赵明中
      2018, 29(4)
      摘要: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福辛普利、培哚普利、贝那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室重构的改善作用,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AMI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各3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对症治疗,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在血管再通且血压稳定后开始使用ACEI类药物:A组患者服用福辛普利钠片10 mg,qd;B组患者服用培哚普利叔丁胺片4 mg,qd;C组患者服用盐酸贝那普利片10 mg,qd。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脏结构及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排血量(CO)]、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和相关实验室指标[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和相关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LVESD、LVEDD、LVPWD、CO、HR、FPG、TG、TC、LDL-C水平显著降低,LVEF、SBP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的Scr水平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A、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IVSD、DBP、HDL-C、AST、ALT、BUN水平比较,A、C组患者治疗前后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福辛普利、培哚普利和贝那普利对AMI患者心室重构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可使其心腔缩小、收缩压升高、心率降低、心室耗氧量降低,且作用相当。培哚普利可能会导致Scr水平升高,故对于存在肾功能异常的AMI患者,选择福辛普利和贝那普利的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福辛普利;培哚普利;贝那普利;急性心肌梗死;心室重构;改善作用   
      300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992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白尚杰,梁莎,鲁晓军
      2018, 29(4)
      摘要:目的 :探讨玉屏风颗粒对变应性鼻炎(AR)合并支气管哮喘(BA)患儿免疫功能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7年9月101例AR合并BA患儿的资料,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患儿经口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1吸,每日2次+每侧鼻孔喷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50 μg;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玉屏风颗粒5 g,每日3次,连用2周、后停药2周,循环3次。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IL-4、IFN-γ、IgE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CD4+、CD4+/CD8+、血清IL-4、IgE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CD8+、血清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可有效改善AR合并BA患儿的免疫功能,缓解临床症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玉屏风颗粒;沙美特罗替卡松;莫米松;变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免疫功能;安全性   
      165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099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贺丹,谭军,张杰文
      2018, 29(4)
      摘要:目的:探讨盐酸美金刚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脑血流动力学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VD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美金刚片口服,起始剂量为5 mg/d,qd,随后以5 mg/周递增,第4周至维持剂量20 mg/d,qd;对照组患者给予吡拉西坦片0.8 g,口服,tid。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Vmax)、舒张期峰值速度(Vmin)、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屏气指数(BHI),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脱落4例,观察组脱落2例,两组各有32例患者完成本研究。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oCA、ADL评分及SOD水平均显著升高,MDA、Hcy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Vmax、BHI显著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min、PI、RI比较,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Vmax、BH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美金刚治疗VD可改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提高其认知功能,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盐酸美金刚;疗效;脑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氧化应激   
      343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138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邬志锋,徐岩,杨旭,张则明,方丽丽
      2018, 29(4)
      摘要:目的:观察术前加用西帕依固龈液的牙周基础治疗方案治疗妊娠期牙龈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86例妊娠期牙龈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根据瘤体大小进行结扎术以及口腔微电刀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术前进行基于西帕依固龈液(含漱3~5 mL,每次2~3 min,每日3~5次,疗程为5 d)的牙周基础治疗,再进行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牙龈相关指标(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在治疗后1年随访两组患者牙龈瘤复发情况。结果:研究过程中未见脱落病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牙龈相关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发生。治疗后1年,观察组患者的牙龈瘤复发率为2.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95%(P<0.05)。结论:较之单纯手术治疗,术前加用基于西帕依固龈液的牙周基础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更佳、复发率更低,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西帕依固龈液;牙周基础治疗;手术;妊娠期牙龈瘤   
      369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163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归舸,蒋璐灿,张伶俐,曾力楠,张扬
      2018, 29(4)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全球现有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药物治疗的循证指南,为我国儿童ITP临床诊治及指南制定提供循证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house、Guidelines International Network、TRIP指南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纳入含有儿童ITP的循证治疗指南,采用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第2版)(AGREEⅡ)工具评价指南的质量,分析并比较各指南推荐的异同。结果:共纳入儿童ITP循证指南7篇,其中美国2篇、意大利2篇、英国2篇、马来西亚1篇。7篇指南总体质量不高,6篇为B级推荐,1篇为C级推荐,且仅1篇为GRADE循证指南。纳入指南在AGREEⅡ各领域得分高低依次为:范围和目的、清晰性、制定的严谨性、参与人员、应用性、编辑的独立性。7篇指南主要推荐用药为: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抗 D-免疫球蛋白,部分指南推荐血小板、利妥昔单抗及联合用药方案。结论:纳入的儿童ITP循证指南用药证据质量低,整体质量有待提高;我国尚无儿童ITP循证指南,建议以AGREEⅡ条目为参考标准,制定适应我国ITP患儿的高质量循证指南。  
      关键词: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儿童;指南;循证评价;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第2版)   
      426
      |
      1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005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白浩,孙朴,陈霞
      2018, 29(4)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利妥昔单抗与肺炎发生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图书馆、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等数据库,收集随机对照试验、半随机对照试验及临床对照试验等,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起至2017年3月。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参照《Cochrane干预措施系统评价手册》(5.3版)进行文献质量评定和偏倚风险分析,采用Rev Man 5.3软件对两组患者的肺炎发生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6篇文献,共14个RCT,涉及1 38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示,观察组患者利妥昔单抗致肺炎的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9,95%CI(0.75, 1.91),Z=0.74, P=0.46]。按样本量大小、是否多中心和干预剂量等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均显示两组患者利妥昔单抗致肺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肺炎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利妥昔单抗与肺炎的发生并不相关。由于受纳入研究的方法学限制,许多高质量长期随访研究并未纳入,今后仍有待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关键词:利妥昔单抗;肺炎;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   
      379
      |
      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205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李艳艳,冷静,方志娥,杨雅淋,王军大
      2018, 29(4)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宫内感染致脓毒性休克患者抗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宫内感染致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协助医师制订早期经验性抗感染方案、判定大肠埃希菌为致病菌、分析体温波动原因。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辅助检查结果,临床药师先后建议给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1.0 g,ivgtt,q6 h;停用注射用替考拉宁;降阶给予注射用头孢西丁钠2.0 g,ivgtt,q8 h抗感染,可序贯为口服。结果:医师部分采纳临床药师建议,经30 d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制订个体化的抗感染治疗方案,有利于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和成功率。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宫内感染;抗感染治疗;临床药师   
      406
      |
      2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048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年华,马明华,徐熠,吴铁军,刘静,张婧婷,徐泯
      2018, 29(4)
      摘要:目的:提高用药咨询的质量和效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合理用药咨询门诊520例患者的咨询记录,按咨询内容、咨询者年龄及类别、咨询科室、咨询药品种类、中西药联用品种数分布情况以及咨询者满意度等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结果:咨询内容主要为药品用法用量(41.92%)、中西药联用(12.88%)等;咨询者年龄以50~70岁(48.27%)为主,且多为患者本人或其家属(95.96%);初诊科室以心内科、内分泌科居多;咨询药品种类排名前3位分别为心血管系统药物、神经系统药物及消化系统药物,中成药种类以调理药及活血化瘀药为主;中西药联用总品种数≤3种的有420例(80.77%);多数患者对门诊用药咨询非常满意(93.65%)。结论:合理用药咨询能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满足其对安全用药知识的需求,为临床用药的安全、合理提供保障。  
      关键词:用药咨询;药学服务;合理用药;临床药学   
      359
      |
      1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059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李思婵,徐华,汪洋
      2018, 29(4)
      摘要:目的:探讨群体药动学(PPK)在甲氨蝶呤(MTX)严重排泄延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个体化解救过程中的价值,为临床药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MTX严重排泄延迟ALL患儿的临床解救过程。患儿接受大剂量MTX(HD-MTX)化疗后,出现MTX严重排泄延迟。临床药师借助PPK模型和贝叶斯反馈法预测患儿体内MTX血药浓度,并根据实测及预测结果在亚叶酸钙(CF)初始解救剂量(15 mg/m2,ivgtt,q6 h)的基础上,将入院第6、7天的CF解救剂量调整至160 mg/次,维持静脉滴注1 h;入院第8天,调整至42 mg/次;入院第9、10天,调整至21 mg/次;入院第11~16天,调整至10.5 mg/次;均为每天给药4次。考虑到患儿肾功能轻度受损,临床药师建议停用奥美拉唑,改用西咪替丁注射液0.2 g,ivgtt,qd护胃,并将注射用头孢他啶减量至0.4 g,ivgtt,tid;并嘱临床加强水化、碱化及口腔黏膜护理。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患儿体内MTX血药浓度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差值不超过±0.32 μmol/L,预测准确度良好。患儿在PPK模型指导下调整CF解救方案后,其体内MTX血药浓度降至0.13 μmol/L,顺利完成此次化疗,于入院第18天出院。结论:PPK理论可为MTX严重排泄延迟ALL患者的临床解救提供参考,可作为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的切入点之一。当患者出现MTX严重排泄延迟时,临床药师应充分掌握影响MTX排泄的因素,从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联合用药,体内血药浓度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以确保解救的及时、有效。  
      关键词:甲氨蝶呤;亚叶酸钙;排泄延迟;解救;群体药动学;贝叶斯反馈法;药学监护   
      266
      |
      1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191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刘晓晨,刘丽,张立芬,肇东薇,董梅
      2018, 29(4)
      摘要:目的:加强静脉药物调配中心(PIVAS)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确保药品运送的安全、及时。方法:用牛津布、丝绒棉、珍珠棉、硅胶、活性炭、绳等材料制作细胞毒性药品打包袋。以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为例考察打包袋的应用效果。选取PIVAS调配的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医嘱156份,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8份。试验组调配药品使用细胞毒性药品打包袋进行打包,对照组使用原有塑料打包袋进行打包。比较两组药品的打包时间、运送时间、渗漏和碎瓶情况、破损处理时间、损耗金额等。结果:两组调配药品的运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打包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对照组渗漏16瓶、碎瓶8瓶,试验组渗漏且非溢出(渗在硅胶层)3瓶,无碎瓶情况发生;试验组的破损处理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损耗金额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所研制的细胞毒性药品打包袋可起到防溢、抗震作用,降低了药品损耗,同时还加强了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关键词:细胞毒性药品;打包袋;静脉药物调配中心;职业防护   
      215
      |
      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018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温红,谭蓓蓓,窦冕,邓霖芳,单佳晶,李君山,刘江云
      2018, 29(4)
      摘要:目的:为藜豆及其变种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Mucuna pruriens”“藜豆”“猫豆”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8-2017年在PubMed、Elsevier、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收录的相关文献,对藜豆及其变种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综述。结果与结论:作为一种在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的传统药用植物,藜豆及其变种在治疗帕金森病中的作用主要与左旋多巴及其类似物有关;其在治疗男性不育症、降血糖、抗蛇毒等其他方面也具有明确的药理作用,相关的氨基酸、生物碱、多酚、蛋白质等活性成分正在被逐步揭示。目前,藜豆及其变种的国际研究还主要集中在药效学验证方面,但其提取物的制备工艺和主要成分组成还不统一,其应用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藜豆及其变种对于上述疾病的药理作用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和资源开发利用仍有待进一步重视和加强。  
      关键词:藜豆;猫豆;变种;药理作用;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422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085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卢岩,叶子平,辛倩,蔡万青,郑义,王焱琪,孙利华
      2018, 29(4)
      摘要:目的:明晰预混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T2DM)治疗中的地位,为临床合理用药及医疗卫生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以“Type 2 diabetes mellitus”“Insulin”“Pre-mixed insulin”“Guideline”和“2型糖尿病”“胰岛素”“预混胰岛素”“糖尿病防治指南”等为关键词,通过计算机检索 PubMed、ScienceDirect、SpringerLink及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起至2016年9月13日),收集和筛选相关研究文献,并登录T2DM防治指南/共识发布方官方网站查阅相关资料,从预混胰岛素作用特点、T2DM防治指南使用建议和相关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整理和归纳,对其在T2DM治疗中的地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结论:作用特点方面,预混胰岛素可同时改善基础和餐时胰岛素分泌不足,更好地模拟生理胰岛素的分泌曲线,用于T2DM患者可有效控制空腹血糖和降低餐后血糖;而预混胰岛素类似物相较于预混人胰岛素,具有快速吸收、快速达峰和快速消除等药动学优势,在体内的代谢更接近于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可显著降低夜间和严重低血糖发生风险,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相对更具优势。T2DM防治指南使用建议方面,我国及美国、英国、印度等国家和国际糖尿病联盟等国际组织的相关指南/共识在起始和强化胰岛素治疗阶段均有使用预混胰岛素的建议,其中印度的指南仅推荐使用预混胰岛素。相关使用情况方面,相比于在欧美等国家,在诸如印度、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一些亚洲国家,预混胰岛素用于治疗T2DM更为普遍;而在我国,超过60%接受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使用预混胰岛素进行治疗。基于现有公开发表的证据,鉴于我国T2DM患者具有胰岛素早相分泌不足、餐后高血糖问题突出等特点,推荐使用预混胰岛素方案,尤其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是其胰岛素治疗的适宜选择。  
      关键词:预混胰岛素;预混胰岛素类似物;2型糖尿病;综合评价   
      237
      |
      1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033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