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18 29 5
    • 张宇波,陈阳,孙可心,黄莉
      2018, 29(5)
      摘要:目的:为“两票制”下药品流通企业的发展提供建议。方法:通过分析“多票制”对药品流通企业的消极影响和“两票制”对药品流通企业的积极影响,探讨 “两票制”下药品流通企业的发展方向。结果与结论:“多票制”使得药品价格居高不下,造成药品流通成本高、药品质量难把关。“两票制”则规范了药品流通领域的秩序,节约了医疗药品资源,降低了药品价格,稳固了资金链条。“两票制”下药品流通企业应积极适应医药市场转型、重构药品流通链条,相关部门及各主体之间应建立医药流通网络一体化,药品流通主体要促进票、账、货核对工作,规范回账日期,稳步实施改革。  
      关键词:“两票制”;药品流通企业;发展方向   
      1020
      |
      1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977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王可,侯凯旋,闫素英
      2018, 29(5)
      摘要:目的:了解国内外药物治疗管理(MTM)的开展现状及药师在该服务中的价值,为我国药学服务的发展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回顾国内外关于MTM的相关文献研究,对MTM的发展背景、相关概念、核心要素、国外工作模式、实施项目及研究情况、国内发展情况进行论述。结果与结论:MTM是在药学监护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服务策略,包括五大核心要素,主要面对慢性病、使用多种药物以及药费过高的患者,由药师通过面对面或者电话的方式提供。国外MTM服务的工作开展相对较成熟,且已有广泛研究证明该服务在临床、经济和人文等方面的效果。我国政府十分重视老年患者的慢病管理,但最初多以医师和护士开展的管理为主,药师开展的药学服务近5年才逐渐增加。目前国内MTM的相关文献以综述为主,实践内容尚处于初期,效果评价等实证研究欠缺。我国慢病管理的药学服务模式可以借鉴国外MTM模式进行探索和开展。  
      关键词:药物治疗管理;药师;药学服务;慢病管理;国内外研究   
      1201
      |
      7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969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周峥,张菁,米海燕,赵蕊,李明星
      2018, 29(5)
      摘要:目的:提高自动化调剂设备的出药速率,缩短出药时间。方法: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应用PDCA(Plan,Do,Check,Action)循环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分析影响自动化调剂设备出药速率的因素,设计目标及采取多包装药品调整措施,制订相应的改进计划及实施方法并进行结果监测和效果评价(以多包装药品使用中排名前10的药品计)等。结果:通过对多包装药品的规格及目录进行调整等措施,在改进过程中的2016年6-10月内,10种药品多包装药品使用率由63.91%提高到86.23%;与单包装药品发放方式比较,10种药品每月出药时间缩短7.86~13.73 h。结论:通过持续的质量改进,采用药品多包装发放模式可提高自动化调剂设备的出药速率。  
      关键词:自动化调剂设备;持续质量改进;PDCA循环;多包装药品;出药速率   
      234
      |
      1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936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卓玉娟,罗宁,杨柳,乔彦茹,曹烈臻,黎联
      2018, 29(5)
      摘要:目的:缩短我院住院药房药品调配时间,提升药学服务质量。方法:开展以“缩短住院药房药品调配时间”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按照品管圈的活动步骤,找出影响住院药房药品调配时间的关键环节和因素,针对真因制订相对应的对策并实施,再通过品管圈活动前后平均100张医嘱的药品调配时间等指标对本次活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针对住院药房药品调配用时最长的2个环节“调剂医嘱”和“核对医嘱”,通过采取对药品存放进行合理布局与设计及优化调配路线、加强系统信息化功能并实现大输液单医嘱电子化、加强易混淆药品管理、加强人员培训与建立绩效考核制度等对策提高了工作效率,药品调配时间由活动前的43.99 min缩短为活动后的21.77 min,目标达成率为99.24%;且圈员品管手法、责任心和团队凝聚力等方面均呈正向增长。结论:品管圈活动缩短了药品调配时间,提高了药师工作效率和解决问题能力,有助于提升住院药房药学服务品质。  
      关键词:品管圈;住院药房;药品调配;调配时间   
      1055
      |
      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825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穆殿平,徐彦贵,解晓帅,潘筱琳,王茹,贺雪梅
      2018, 29(5)
      摘要:目的:提升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质量管理水平,减少调剂差错,促进患者用药安全。方法:运用品管圈方法对我院PIVAS进行质量管理,以“降低冲配药品调剂内差率”为主题,分析调剂差错发生原因,确定改善重点;制订改进方案,通过PDCA(Plan,Do,Check,Action)循环管理确定有效对策;比较活动前(2016年2月)及活动后(2016年8月)的有形成果(调剂差错率)及无形成果,评价活动效果。结果:制订并实施了包括统一排班、引进PIVAS MATE流程管理软件、人员全岗培训、加强退药管理及目视管理等措施。取得的有形成果为调剂差错率由活动前的1.81‰下降为0.53‰、目标达成率达108.47%、目标进步率为70.72%;无形成果包括优化了药品调剂的工作流程,使退药制度、人员培训制度标准化,增进了圈员的自信心、责任心、合作意识、凝聚力等;另获得一项避光储药盒的实用新型专利。结论:运用品管圈方法可有效提升PIVAS工作流程中的管理质量,促进患者静脉用药安全。  
      关键词:品管圈;质量管理;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调剂差错   
      324
      |
      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850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张福君,瞿晶田,王强
      2018, 29(5)
      摘要:目的:研究超微粉碎技术对灵芝中三萜类成分溶出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灵芝中三萜类成分总提取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灵芝中9种三萜类成分(灵芝酸A、灵芝酸B、灵芝酸C、灵芝酸C1、灵芝酸C2、灵芝酸D、灵芝酸E、灵芝酸G、灵芝酸H)含量,比较30、50、80目灵芝普通粉和300目灵芝超微粉中三萜类成分总提取率及9种三萜类成分的含量。结果:30、50、80、300目灵芝粉中三萜类成分总提取率分别为(0.74±0.08)%、(0.75±0.06)%、(0.78±0.06)%、(1.09±0.10)%(RSD<2%,n=3);随着灵芝粉目数的增大,三萜类成分含量逐渐增大,其中300目含量最大,显著高于灵芝普通粉(P<0.05)。结论:灵芝经超微粉碎后三萜类成分的溶出增加。  
      关键词:灵芝;超微粉碎技术;三萜类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法   
      280
      |
      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029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刘立新,邹冬玉,张羽男,张强,张楠楠
      2018, 29(5)
      摘要:目的:研究木犀草素·4,4′ -联吡啶药物共晶的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以正常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为对照,以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为炎症模型,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10、20、40、80 μmol/L)的木犀草素、4,4′ -联吡啶和木犀草素·4,4′ -联吡啶药物共晶作用细胞2 h后的细胞活性;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测定40 μmol/L浓度时细胞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合酶2(COX-2)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40 μmol/L浓度时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40 μmol/L浓度时细胞中核转录因子p65 (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细胞比较,LPS诱导后RAW264.7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1),iNOS和COX-2 mRNA表达水平及TNF-α、IL-6、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木犀草素和木犀草素·4,4′ -联吡啶药物共晶均能增强LPS诱导后RAW264.7细胞活性(P<0.05或P<0.01),且呈浓度依赖性;4,4′ -联吡啶对LPS诱导后RAW264.7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40 μmol/L浓度下,木犀草素和木犀草素·    4,4′ -联吡啶药物共晶可使LPS诱导后细胞中iNOS和COX-2 mRNA表达水平及TNF-α、IL-6、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其中木犀草素·4,4′ -联吡啶药物共晶降低效果强于木犀草素(P<0.05或P<0.01)。结论:木犀草素·4,4′ -联吡啶药物共晶可能通过下调NF-κB信号来抑制炎症相关因子产生,其抗炎作用优于木犀草素。  
      关键词:木犀草素;4;4′ -联吡啶;药物共晶;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抗炎作用   
      207
      |
      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329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徐硕,金鹏飞
      2018, 29(5)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罗布麻片Ⅰ中维生素B1、硫酸双肼屈嗪、维生素B6、维生素B5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家企业共8批次样品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Waters XBridge C18,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检测波长为285 nm(维生素B1、硫酸双肼屈嗪、维生素B6)、210 nm(维生素B5),柱温为30 ℃,进样量为10 μL。结果:维生素B1、硫酸双肼屈嗪、维生素B6、维生素B5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41.66~208.3、127.0~635.0、40.74~203.7、22.72~113.6 μg/mL(r均为0.999 9);定量限分别为0.267、0.274、0.062、0.124   μg/mL,检测限分别为0.095、0.088、0.021、0.039 μ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2.0%(n=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70%(RSD=0.69%,n=9)、99.74%(RSD=1.2%,n=9)、99.89%(RSD=1.0%,n=9)、99.25%(RSD=1.2%,n=9)。测定的8批样品中,维生素B1、硫酸双肼屈嗪、维生素B6、维生素B5含量分别为标示量的91.44%~98.74%、36.68%~95.23%、92.42%~97.90%、91.36%~99.48%,其中硫酸双肼屈嗪的含量差异较大,最低值与最高值间相差2.6倍。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操作简便,可用于同时测定复方罗布麻片Ⅰ中上述4种成分的含量。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复方罗布麻片Ⅰ;维生素B1;硫酸双肼屈嗪;维生素B6;维生素B5;含量   
      291
      |
      1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932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肖瑶,王鑫,符敏,刘晶晶,李学涛,程岚
      2018, 29(5)
      摘要:目的:制备麦胚凝集素(WGA)修饰的长春瑞滨(VRB)阳离子脂质体(WGA-VRB阳离子脂质体),优化处方并进行细胞毒性试验。方法:以磷脂、胆固醇为辅料,以3β-[N-(N′ -N′ -二甲基氨基乙烷)-氨基甲酰基]胆固醇盐酸盐(DC-Chol)为阳离子材料,以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DSPE-PEG2000)为长循环链,采用薄膜分散法及硫酸铵梯度法制备WGA-VRB阳离子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处方中DC-Chol、胆固醇和VRB用量。测定所制VRB脂质体和WGA-VRB阳离子脂质体中VRB含量,比较二者和空白阳离子脂质体作用于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后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5 mL WGA-VRB阳离子脂质体的最优处方为磷脂22 mg、胆固醇12 mg、DC-Chol 8 mg、VRB 0.5 mg,其包封率为(92.24±1.21)%(n=3),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5.3%。VRB脂质体和WGA-VRB阳离子脂质体中VRB含量分别为(96.01± 3.26)、(93.39±1.59) μg/mL(n=3);与空白阳离子脂质体和VRB脂质体比较,WGA-VRB阳离子脂质体可明显降低MCF-7、A549细胞的存活率(P<0.05)。结论:成功制得WGA-VRB阳离子脂质体,其对MCF-7、A549细胞存活的抑制作用强于VRB脂质体。  
      关键词:麦胚凝集素;长春瑞滨;阳离子脂质体;处方优选;星点设计-响应面法;含量测定   
      242
      |
      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992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陈积,赵小倩,胡姗姗,马彦巧,刘燕,谭丹枫,陈泽慧,田应彪
      2018, 29(5)
      摘要:目的:制备复方莪术油脂质体(ZTOC-LPS)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以复方莪术油中莪术油(以吉马酮表征)和维A酸的包封率及载药量等为考察指标,筛选ZTOC-LPS的制备方法及处方中大豆卵磷脂(SPC)的加入量、脂质中SPC-胆固醇(CH)质量比、莪术油-脂质质量比、维A酸-脂质质量比、水浴温度;并对最优处方制备工艺所制脂质体进行质量评价和初步稳定性考察。结果:优选的制备方法为乙醇注入法;最优处方制备工艺为每1 mL脂质体中SPC 4 mg、SPC-CH质量比3 ∶ 1、莪术油-脂质质量比1 ∶ 9、维A酸-脂质质量比1 ∶ 70、水浴温度55 ℃。所制3批脂质体中莪术油和维A酸的平均包封率分别为(64.63±1.00)%和(90.33±0.72)%,载药量分别为(9.09±0.14)%和(1.43±0.02)%,粒径为(257.41±7.58) nm,Zeta电位为(-38.77±0.81) mV,多分散系数为 0.10±0.04;离心加速试验结果显示脂质体具有良好的物理稳定性;脂质体样品在(4±2) ℃条件下放置 1 个月时各项考察指标均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建立的制备方法简单可行,所制脂质体质量符合要求,可为后续复方莪术油新剂型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莪术油;维A酸;脂质体;包封率;载药量;制备工艺;质量评价   
      166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986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刘娟,蒲忠慧,彭成,张鑫,李文兵,戴鸥
      2018, 29(5)
      摘要:目的:考察川芎中总生物碱、总酚酸和总挥发油对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活动的抑制作用,为阐明川芎活血调经的传统功效提供依据。方法:取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浸泡于洛氏液中,以二甲基亚砜为空白对照、盐酸维拉帕米为阳性对照,采用PowerLab生理记录仪记录子宫平滑肌收缩曲线,通过观察收缩活动力、收缩张力变化来评价川芎中总生物碱、总酚酸(质量浓度均分别为0.025、0.05、0.1 mg/mL)和总挥发油(0.04、0.08、0.16 mg/mL)对缩宫素致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的抑制作用,并计算子宫平滑肌收缩活动力抑制率和收缩张力抑制率。结果:加入缩宫素后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活动力、收缩张力较加入缩宫素前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不同质量浓度3类川芎组分均可显著降低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活动力、收缩张力(P<0.05或P<0.01)。与空白对照比较,除0.025 mg/mL总酚酸外,给予其余浓度药物或组分后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活动力抑制率和收缩张力抑制率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川芎中总生物碱、总酚酸和总挥发油对缩宫素致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为川芎活血调经的用法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川芎;总生物碱;总酚酸;总挥发油;离体子宫;大鼠;平滑肌收缩   
      167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960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黄莉莉,罗轶,吴桂凡,谢培德,张涛
      2018, 29(5)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辛夷鼻炎丸中升麻素苷、甘草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甘草酸铵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切换波长法对A、B、C 3家企业共52批次辛夷鼻炎丸样品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0 nm(升麻素苷、甘草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250 nm(甘草酸铵),柱温为30 ℃,进样量为10 μL。结果:升麻素苷、甘草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甘草酸铵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6.138~122.77 μg/mL(r=0.999 9)、2.502~50.03 μg/mL(r=0.999 9)、5.988~119.75 μg/mL(r=0.999 9)、12.788~255.76 μg/mL(r=0.999 9);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试验的RSD均<2.0%(n=6);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32%(RSD=0.58%,n=6)、100.24%(RSD=0.56%,n=6)、101.28%(RSD=0.91%,n=6)、101.48%(RSD=0.79%,n=6)。A企业的4种成分含量测定总值普遍高于B、C企业,其中甘草苷的差异尤为显著;B企业的升麻素苷含量高于A、C企业,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却低于A、C企业;B企业甘草苷的含量均是离群值。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为辛夷鼻炎丸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辛夷鼻炎丸;升麻素苷;甘草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甘草酸铵;高效液相色谱法;切换波长法   
      106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901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辛博,陈力,万丽丽,郭澄
      2018, 29(5)
      摘要:目的:研究野黄芩苷对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诱导的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s)的增殖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新生大鼠CFs,将细胞分为空白组(空白培养基)、Ang Ⅱ组(10-7 μmol/L)、50 μmol/L 野黄芩苷组和Ang Ⅱ(10-7 μmol/L)+5、10、20、50 μmol/L 野黄芩苷组,培养48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另取细胞分为空白组(空白培养基)、Ang Ⅱ组(10-7 μmol/L)和Ang Ⅱ(10-7 μmol/L)+5、10、20、50 μmol/L 野黄芩苷组,培养48 h后,检测细胞中Ⅰ型胶原(ColⅠ)、Col Ⅲ、α-平滑肌肌蛋白(α-SMA) mRNA 表达和细胞培养液中羟脯氨酸(HYP)含量,以及细胞中ERK1/2、p38 MAPK磷酸化水平。结果:5、10、20、50 μmol/L 的野黄芩苷均能显著抑制Ang Ⅱ诱导的CFs的增殖(P<0.05),显著下调Ang Ⅱ刺激的CFs中ColⅠ、Col Ⅲ和α-SMA mRNA的表达(P<0.05),显著抑制Ang Ⅱ刺激后细胞培养液中HYP含量的增加和细胞中ERK1/2、p38 MAPK的磷酸化(P<0. 05),且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结论:野黄芩苷对Ang Ⅱ诱导的CFs的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RK1/2、p38 MAPK的磷酸化有关。  
      关键词:野黄芩苷;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112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981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董捷鸣,章从恩,于小红,吴昊,马致洁,赵奎君
      2018, 29(5)
      摘要:目的:研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介导的炎症通路HMGB1-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雷公藤致大鼠肝损伤中的作用,为阐明雷公藤致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生理盐水,灌胃)、雷公藤组(以生药计16 g/kg,灌胃)和中和剂组(腹腔注射100 mg/kg甘草酸铵溶液3 h后再灌胃以生药计16 g/kg的雷公藤),每组8只,各组大鼠均连续给药3周。每周给药后均检测大鼠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给药结束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中HMGB1、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HMGB1、NF-κB p65、TLR4蛋白表达,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给药3周后,雷公藤组大鼠血清中AST、ALT、HMGB1、IL-1β、IL-2、TNF-α水平以及肝组织中HMGB1、NF-κB p65、TLR4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空白组和中和剂组(P<0.05或P<0.01)。雷公藤组大鼠肝组织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水肿,部分肝细胞浆内可见圆形空泡;中和剂组大鼠仅少量细胞内可见大小不一的空泡。结论:雷公藤致大鼠肝损伤的机制可能与其激活了HMGB1-TLR4/NF-κB炎症通路有关。  
      关键词:雷公藤;肝损伤;高迁移率族蛋白1;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大鼠   
      78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905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康璧,朱琼,吴芸
      2018, 29(5)
      摘要:目的:建立测定十全大补丸中12种微量元素(铜、锰、镁、镉、锌、铁、钡、硒、铅、砷、铬、镍)含量的方法,为进一步完善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采用微波消解法进行样品前处理,消解功率为800 W,消解程序为升温至120 ℃保持3 min,然后升温至160 ℃保持5 min,最后升温至180 ℃保持20 min。等离子体功率为1 150 W,泵速为50 r/min,雾化气流速为0.5 L/min,等离子气体流速为12.0 L/min,检测波长为182.205~455.403 nm。结果:以国家标准物质进样测定发现12种元素测定结果均在标准值范围内。铜、锰、镁、镉、锌、铁、钡、砷、铬、镍检测的线性范围均为0.2~2.0 mg/L,硒、铅为 0.4~4.0 mg/L(r均≥0.999 5);检测限为0.1~8.5 μg/L;定量限为0.3~28.3 μg/L;精密度试验的RSD均<1.00%(n=6);平均回收率为88.5%~99.0%(RSD为1.7%~4.9%,n=6)。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可用于十全大补丸中12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  
      关键词:十全大补丸;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微量元素;含量测定   
      82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124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李林芝,刘梅,常颖
      2018, 29(5)
      摘要:目的:制备载姜黄素(CUR)-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的温敏原位凝胶(CUR-PLGA-GEL),研究其在兔眼房水中的药动学特征。方法:采用改良的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CUR-PLGA纳米粒,以泊洛沙姆 407(P407)和泊洛沙姆 188(P188)为凝胶基质,冷溶法制备CUR-PLGA-GEL,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凝胶中CUR水平,并考察其对兔眼的刺激性(5只兔左、右眼自身对照,采用Draize测试进行刺激性评分);1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2组,每组5只,左眼分别滴加CUR-PLGA-GEL或CUR混悬液(含CUR 8 mg),分别测定给药前及给药后1、2、4、6、8、10、12、24 h时兔眼房水中CUR的浓度;采用DAS 2.0 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成功制备了CUR-PLGA-GEL,其兔眼刺激性评分总分为0分,表明其对兔眼刺激性小。兔眼房水中,CUR-PLGA-GEL的cmax和AUC0-24 h分别是CUR混悬液的2.48和2.71倍。结论:制备的CUR- PLGA-GEL可用于眼部给药,可提高CUR在眼部的利用度。  
      关键词:姜黄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温敏原位凝胶;眼部给药;刺激性;兔;房水;药动学   
      169
      |
      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067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张良明,晏子俊,杨波,文慧英,徐晓芳
      2018, 29(5)
      摘要:目的:研究安瓿瓶内表面与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的相容性。方法:将安瓿瓶装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分别进行高温(60 ℃,10 d)、光照(5 000 Lx,10 d)、冻融(-18 ℃冷冻放置2 d、40 ℃融化放置2 d为1个循环,按此循环处理3次)、灭菌(121 ℃,2 h)处理,检测试验前及上述条件下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的pH值、不溶性微粒、安瓿瓶玻璃脱片趋势,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法(ICP)检测安瓿瓶内表面玻璃可能浸出的砷、镉、铅、钴、锰、钒、铜、锂、钡、铬、锑、铝、硼、钙、铁、钾、镁、硅、钛元素的含量,与各元素分析评价阈值(AET)进行比对。 结果:在试验前及高温、光照、冻融、灭菌的情况下,安瓿瓶装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的pH值分别为4.58、4.60、4.61、4.58、4.58,不溶性微粒均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0903规定范围,安瓿瓶内表面玻璃没有脱片趋势,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中砷、镉、铅、钴、锰、钒、铜、锂、钡、铬、锑、铁、镁、钛元素等均未检出,铝、硼、钙、钾、硅含量均低于其AET。结论: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对安瓿瓶内表面没有影响。  
      关键词: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玻璃;pH值;不溶性微粒;玻璃脱片趋势;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法;分析评价阈值   
      455
      |
      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145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赵志莲,张琳,李海峰
      2018, 29(5)
      摘要:目的:探讨大理白族自治州(简称大理州)不同居群坚龙胆叶中裂环烯醚萜类物质(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獐牙菜苷)的含量,为坚龙胆优良品种筛选及其开发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大理州不同居群坚龙胆叶中裂环烯醚萜类物质含量,建立其HPLC指纹图谱,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总含量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居群坚龙胆叶中裂环烯醚萜类物质的含量进行研究。结果:大理州不同居群坚龙胆叶中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獐牙菜苷的含量及其总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确定了HPLC 指纹图谱中12个共有峰,除感通居群外,其余共有峰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72以上,并指认了其中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獐牙菜苷3个与活性相关的特征峰;不同居群坚龙胆叶中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獐牙菜苷总含量聚类分析和HPLC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结果相同。结论:大理州不同居群坚龙胆叶中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獐牙菜苷含量差异较大;除感通居群外,不同居群坚龙胆叶中裂环烯醚萜类物质相似度较高。  
      关键词:大理白族自治州;居群;裂环烯醚萜类物质;坚龙胆叶;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指纹图谱;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116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974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张睦清,韩雪,段思明,张一昕,王亚芬,张纳博,王彦蕊
      2018, 29(5)
      摘要:目的:观察泽泻汤加味方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肝组织中水通道蛋白8(AQP8)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防治高脂血症的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蒸馏水)、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辛伐他汀1.89 mg/kg)和泽泻汤加味方高、中、低剂量组(29.56、14.78、7.39 g/kg,以生药量计),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大鼠给予正常饮食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给予高脂饲料以复制高脂血症模型,并于造模同时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5周。给药结束后,检测大鼠血清中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并检测大鼠肝组织中AQP8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G、TC、LDL-C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血清中HDL-C含量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出现细胞排列不整齐、肝血窦充血水肿等病理学变化,肝组织中AQP8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1),肝组织的结构趋于正常、脂肪变性明显减轻。结论:泽泻汤加味方可能通过下调肝组织中AQP8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发挥其对高脂血症的防治作用。  
      关键词:泽泻汤加味方;高脂血症;水通道蛋白8;大鼠   
      102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184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王亚琦,葛秀允
      2018, 29(5)
      摘要:目的:筛选板蓝根饮片产地加工炮制技术,为保证板蓝根饮片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新鲜采收的板蓝根药材在4种不同干燥程度下切制后所得饮片[A.切片后60 ℃干燥;B.切片后自然干燥;C.自然干燥(13~15 d)后切片,再60 ℃干燥;D.自然干燥(30~50 d)后切片,再60 ℃干燥],从外观评分及水分、灰分、浸出物、主要成分(R,S)-告依春的含量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各饮片外观性状评分从高到低为C>D>A>B,水分从高到低为B>A>D>C;灰分各法差别不大;浸出物和(R,S)-告依春含量从高到低均为C>A>B>D。结论:4种加工炮制技术所得板蓝根饮片质量不同,将鲜品自然干燥(约15 d)到一定程度后再切制及干燥后所得板蓝根饮片的质量相对最好。  
      关键词:板蓝根饮片;(R;S)-告依春;加工炮制;质量评价   
      233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208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任丹阳,李云巍,涂彩霞,沈建玲,宗静,严爱花,徐涛,李惠英
      2018, 29(5)
      摘要:目的:研究ADRB2、GLCCI1、FCER2基因检测在难治性哮喘患儿个体化药物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临床药师参与2例难治性哮喘患儿的治疗,综合分析其致病因子(变应原、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肺功能检测指标和家族史等诱发哮喘的危险因素后,建议行抗哮喘药物相关基因[β2肾上腺素受体(ADRB2)、糖皮质激素诱导转录体1基因(GLCCI1)、低亲和力免疫球蛋白E(IgE)受体(FCER2)]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分别提出增加吸入用糖皮质激素给药剂量、停用β2受体激动药、加用抗胆碱能药物等建议。结果:临床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综合基因检测结果及患儿临床因素优化难治性哮喘治疗方案后,2例患儿病情稳定,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结论:基因检测可为哮喘患儿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  
      关键词:难治性哮喘;基因检测;临床药师;个体化药物治疗   
      272
      |
      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043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张崖冰,胡善联,何江江
      2018, 29(5)
      摘要:目的:评价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国产商品名:益赛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经济性。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查找国外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的“头对头”研究文献或在中国对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与英夫利西单抗和阿达木单抗进行比较的文献,对其成本进行本土化转换,并把效果指标转化成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然后进行成本-效用分析(CUA)和增量成本-效用分析(ICUR)。结果:得到3篇符合要求的文献,对第1篇Wu B等(2012年)报道内容的转化研究显示,益赛普、英夫利西单抗和阿达木单抗的CUA分别是4.82、3.66、10.46万元/QALY,ICUR分别是11.98、11.64、31.34万元/QALY;对第2篇Santos-Moreno P等(2015年)报道内容的转化研究显示,益赛普、英夫利西单抗和阿达木单抗的CUA分别是9.31、11.82、24.92万元/QALY,ICUR分别是11.75、15.13、32.79万元/QALY;对第3篇Santos-Moreno P等(2016年)报道内容的转化研究显示,益赛普、英夫利西单抗和阿达木单抗的CUA分别是10.70、13.16、27.38万元/QALY,ICUR分别是13.96、17.25、36.98万元/QALY。益赛普的ICUR均小于3倍201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4.81万元)。结论:从对这3篇文献的研究结果来看,与英夫利西单抗和阿达木单抗比较,益赛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更高的经济性。  
      关键词: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类风湿关节炎;成本-效用分析;增量成本-效用分析   
      243
      |
      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157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罗赛赛,郑巧伟,董亚琳,魏友霞
      2018, 29(5)
      摘要: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临床结局,为预防和治疗CRPA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我院2013-2016年CRPA与碳青霉烯类敏感铜绿假单胞菌(CSPA)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来判断CRPA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判断CRPA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死亡的相关性。结果:共收集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例556例,其中CRPA感染病例96例,占17.3%。对CRPA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前入住重症监护室(ICU)>3 d[OR=2.691,95%CI(1.348,5.373),P=0.005]、使用第三或四代头孢菌素[OR=0.386,95%CI(0.200,0.742),P=0.004]、合并其他病原菌感染[OR=1.892 ,95%CI(1.132,3.164),P=0.015]、联用2种以上抗菌药物[OR=5.631,95%CI(2.556,12.407),P=0.000]为CRPA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结局分析,CRPA组的死亡率为12.5%,显著高于CSPA组的死亡率(2.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率[OR=5.003,95%CI(1.975,12.675),P=0.001]与CRPA医院感染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预防CRPA医院感染,应降低患者入住ICU时间,根据患者病原菌结果合理选择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CRPA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危险因素;死亡率   
      315
      |
      1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334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罗羽慧,梅霞,金平,郑向清,贺锐,柳亚敏
      2018, 29(5)
      摘要:目的:探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并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重庆市人民医院诊治的H型高血压并发T2DM患者1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1例。所有患者在采用基础或预混胰岛素降血糖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每片含马来酸依那普利10 mg、叶酸0.8 mg)1片,每日1次;对照组患者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每片含马来酸依那普利10 mg)1片,每日1次。疗程均为12个月。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血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空腹血糖(FBG)、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颈动脉斑块积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的Hcy、FBG、CRP水平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可通过降低血浆Hcy、FBG和CRP水平来缓解炎症反应,从而对H型高血压并发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挥治疗作用。  
      关键词:H型高血压;2型糖尿病;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动脉粥样硬化   
      152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211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陈波,余小祥,肖庆保
      2018, 29(5)
      摘要: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术后颅内压(ICP)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1月武汉市第三医院收治的STBI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行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和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后静脉滴注醒脑静注射液30 mL,每天1次,连续治疗30 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5、7 d的ICP水平、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术前和术后7 d的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IL-6]水平;术前和术后1个月的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术后1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级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GCS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SF-36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GOS评级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3、5、7 d的ICP水平明显降低(P<0.05),GCS评分明显升高(P<0.05);术后7 d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降低(P<0.05);术后1个月的SF-36评分明显升高(P<0.05),切口疝和急性脑膨出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迟发型血肿、脑积水和间质性脑水肿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STBI患者预后效果与单用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比较有差异,可能优于单用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  
      关键词:醒脑静注射液;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炎性因子;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预后恢复   
      426
      |
      1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119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杨建军,庞小华,张建明,米庆,牟华明
      2018, 29(5)
      摘要: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3月在心内科行PCI术的12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除常规治疗外,对照组患者术后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每日10 mg,连续7 d),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术前20 mg;术后每日10 mg,连续7 d),术中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注射10 μg/kg,0.15 μg/(kg·min)静脉泵入36 h]。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前和术后24、72 h的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0]水平、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Scr)、胱抑素C(CysC)、肾小球滤过率(eGFR)]变化,以及造影剂肾病发生率和随访1年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例数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无效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72 h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对照组患者术后24、72 h和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的Scr和CysC水平明显升高,eGFR水平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术后72 h仅CysC水平明显升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和肾功能指标改善效果均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造影剂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的心绞痛发生率和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替罗非班可促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糖尿病患者PCI术后的肾功能恢复,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降低造影剂肾病发生率和治疗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瑞舒伐他汀单用存在差异。  
      关键词:替罗非班;瑞舒伐他汀;糖尿病;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肾功能;炎症因子   
      172
      |
      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195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刘智楠,郑慧,郭向辉
      2018, 29(5)
      摘要:目的:探讨碳酸司维拉姆联合常规治疗对慢性肾衰竭(CRF)合并高磷血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血红素氧化酶1(HO-1)、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唐山市工人医院肾内科确诊为CRF合并高磷血症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降糖、降脂、降压、降磷、保护肾脏等临床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碳酸司维拉姆(剂量0.8 g,每天3次,餐中服药),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 HO-1、iPTH和钙、磷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因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有2例退出,故最终两组纳入数分别为28例。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各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IL-6、CRP、iPTH、磷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钙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酸司维拉姆联合常规治疗后能更为有效地降低CRF合并高磷血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6、CRP)和HO-1、iPTH水平,调节钙、磷代谢,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碳酸司维拉姆;慢性肾衰竭;高磷血症;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血红素氧化酶1;全段甲状旁腺激素   
      367
      |
      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943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刘凯南,徐文军,陈军
      2018, 29(5)
      摘要:目的:探讨水飞蓟宾胶囊联合常规治疗对酒精性肝病(ALD)伴早期肝纤维化病变患者血清氧化损伤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ALD伴早期肝纤维化病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治疗措施[戒酒、口服肌苷片(0.4 g/次,每日2次)、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水飞蓟宾胶囊(70 mg/次,每日2次),持续治疗4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记录治疗前、后血清氧化损伤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肝纤维化指标[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及肝功能指标[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血清MDA水平、肝纤维化指标和肝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SOD水平明显升高(P<0.05),其中研究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水飞蓟宾胶囊联合常规治疗可增强ALD伴早期肝纤维化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主要表现为改善氧化应激、调节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病变进程。  
      关键词:水飞蓟宾胶囊;酒精性肝病;早期肝纤维化病变;氧化损伤;肝功能   
      441
      |
      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055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刘永健,李凌鸥,程菲菲,刘玉婷,魏洁,刘东方
      2018, 29(5)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奥利司他对比二甲双胍降低超体质量或肥胖患者体质量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万方数据库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收集奥利司他单用或联合二甲双胍方案(试验组)对比二甲双胍单用(对照组)降低超体质量或肥胖患者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资料并按照改良后的Jadad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RCT,合计50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奥利司他与二甲双胍联用时,试验组患者BMI降低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74,95%CI(-1.22,-0.26),P=0.002];两组患者体质量降低水平[SMD=-0.04,95%CI(-0.27,0.20),P=0.76]、不良反应发生率[RR=1.07,95%CI(0.68,1.68),P=0.7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奥利司他、二甲双胍均可起到一定的降低体质量效果,且均有较高的安全性,联合使用可使BMI降低更显著。  
      关键词:奥利司他;二甲双胍;肥胖症;Meta分析   
      395
      |
      2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911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李辉标,陈慕媛,陈新林,丘振文,李得堂,唐洪梅
      2018, 29(5)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对比相关化学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对比相关化学药治疗UC疗效(有效率、中医证候疗效、黏膜病变疗效)和安全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资料并采用Cochrane 5.1.0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RCT,合计64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治疗UC的有效率[OR=2.16,95%CI(1.28,3.63),P=0.004]、黏膜病变疗效[OR=2.42,95%CI(1.07,5.47),P=0.03]显著高于化学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中医证候疗效[OR=1.70,95%CI(0.87,3.32),P=0.12]、不良反应发生率[OR=1.15,95%CI(0.62,2.15),P=0.65]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治疗UC的疗效较相关化学药好,安全性相当。  
      关键词: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溃疡性结肠炎;Meta分析;疗效;安全性   
      348
      |
      2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035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冯文涛,易红,袁浩宇
      2018, 29(5)
      摘要:目的:评价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纳入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试验组)对比沙美特罗替卡松(对照组)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咳嗽消失时间、6~12个月复发率)与安全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资料并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1.0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RCT,合计97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RR=1.22,95%CI(1.16,1.29),P<0.001]、显效率[RR=1.38,95%CI(1.22,1.56),P<0.001]显著高于对照组,咳嗽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MD=-3.07,95%CI(-3.54,-2.59),P<0.001],6~12个月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RR=0.24,95%CI(0.11,0.54),P<0.001],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58,95%CI(0.99,2.51),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对比沙美特罗替卡松单用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更好,但联合用药时应注意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沙美特罗替卡松;孟鲁司特;咳嗽变异性哮喘;Meta分析   
      407
      |
      2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101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陈琦,熊世娟,胡鳞方,李黎,谢娟
      2018, 29(5)
      摘要:目的:为规范临床药师培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我院实际情况,通过整合临床教研室培训资源,扩展教学内容,将讲座教学法(LBL)与案例教学法(CBL)相结合,创新出一种临床药师培训教学方法讲座教学-案例教学结合法(LBL-CBL结合法),并比较2015年(传统一对一带教模式)和2016年(LBL-CBL结合法)学员培训后的综合技能。结果与结论:2016年学员在分析能力(3.8分 vs. 2.8分)以及临床问题处理能力(2.9分 vs. 2.5分)方面较2015年学员显著提高。LBL-CBL结合法能够满足我院目前临床药师培训需求,该法既兼顾了学员基础理论和临床知识的学习,又加强了学员临床思维及综合技能的培养,可用于临床药师培训及其平时考核,有助于临床药师培训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讲座教学-案例教学结合法;临床药师培训;综合技能   
      218
      |
      3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170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何颖,沈先荣,蒋定文
      2018, 29(5)
      摘要:目的:为研究开发新型辐射防护药物提供参考。方法:以“西咪替丁”“辐射防护”“抗氧化”“自由基”“免疫调节”“免疫功能”“造血功能”“骨髓”“Cimetidine”“Radioprotection”“Antioxidation”“Free radical”“Immunoregulation” “Immune function”“Hematopoietic function”“Bone marrow”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1980年1月-2017年10月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西咪替丁的辐射防护作用机制进行综述。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389篇,其中有效文献41篇。西咪替丁具有清除自由基、提高内源性抗氧化酶活性的抗氧化作用,具有调节免疫细胞活性、促进多种细胞因子分泌、升高血清中抗原特异的抗体水平的免疫调节作用,具有降低骨髓细胞微核率、减轻电离辐射对骨髓细胞DNA的损伤、促进机体造血功能的辐射防护作用。结论:西咪替丁具有较好的辐射防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调节免疫和保护造血功能有关,为进一步将其研究开发为新型辐射防护剂提供思路和理论支持。  
      关键词:西咪替丁;辐射防护;抗氧化;免疫调节;造血功能;保护作用   
      327
      |
      2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079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张晓丹,赵贝,李光慧,王斌,赵永红,黄仲义
      2018, 29(5)
      摘要:目的:认识维生素D在抗感染方面的作用,了解维生素D参与抗感染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以“维生素D”“1,25-二羟基维生素D”“25-羟基维生素D”“骨化三醇”“感染”“炎症”“抗菌肽”“防御素”“免疫”“一氧化氮”“LL-37”“Vitamin D”“Calcitriol”“Cholecalciferol”“Calciferol”“25-hydroxyvitamin D”“1,25-dihydroxyvitamin D”“Infection”“Anti-inflammation”“Cathelicidin”“HBD”“HNP”“Immunity”“Nitric oxide”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1997-2017年在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维生素D与感染相关性的研究现状及维生素D参与增强抗感染作用的可能机制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500多篇,其中有效文献46篇。维生素D缺乏的人群更易发生感染,而补充维生素D具有一定的辅助抗感染作用,主要包括急性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及脓毒血症、细菌性阴道炎等。维生素D可能通过促进抗菌肽的产生、上调维生素D受体的mRNA表达、影响免疫调节、影响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来发挥辅助抗感染作用。目前对维生素D抗感染机制的研究多处于体外试验水平,在体内的研究深入不够;而在维生素D抗感染作用方面,仍缺乏大规模临床研究数据。今后仍需要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以进一步证实维生素D的抗感染作用,并探寻给药方式及剂量,以期能够作为临床抗感染的辅助治疗或预防用药的手段。  
      关键词:维生素D;感染;相关性机制;研究进展;综述   
      203
      |
      3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218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 曹晓孚,孟路华,刘振,冯蕾,赵艳艳,李兰芳,闫春章
      2018, 29(5)
      摘要:目的:为设计用于联合给药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新型纳米药物载体提供参考。方法:以“纳米药物载体”“联合给药”“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Co-delivery”“Nanoparticle”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12-2017年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lsevier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纳米药物载体介导的联合给药在逆转肿瘤多药耐药中的优势及联合给药的类型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82篇,其中有效文献47篇。药物经纳米载体包载后具有增加药物在肿瘤部位的蓄积、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循环时间、促进药物在肿瘤部位的靶向递送、控制联合给药药物比例、增强逆转多药耐药的协同作用等优势。纳米载体可以介导不同类型药物的联合给药用于逆转肿瘤多药耐药。联合递送的药物组合类型包括化疗药与化疗药、化疗药与多药耐药逆转剂、化疗药与小干扰RNA、化疗药与单克隆抗体、天然产物与天然产物等。其中,采用化疗药与其他药联合给药是最常见的联合给药类型。纳米药物载体介导的联合给药是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非常具有潜力的给药形式,但目前均未进入临床阶段。为使纳米药物载体介导的联合给药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在处方工艺和临床效果评价等方面尚需大量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纳米药物载体;联合给药;肿瘤多药耐药;综述   
      191
      |
      4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3323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