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国内外超说明书用药主题文献进行计量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于1991年1月(国外)或2007年1月(国内)起至2018年12月发表的超说明书用药相关文献。对纳入的国内及国外文献的基本情况(包括发文量分布、发文杂志分布)、文章合著(包括核心研究者、研究内容)、关键词共现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共检索到国内文献1 647篇、国外文献4 418篇,其中有效文献国内1 570篇、国外4 238篇。近十年,国内外文献发文量呈上升趋势,2017年国内外发文量最多(国内355篇,国外465篇)。国内外发文量最多的杂志分别是《中国药房》(105篇)、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51篇)。国内外核心研究者分别是李幼平、de la Torre JC。国内研究的内容有超说明书用药政策、儿童超说明书用药现状、眼科超说明书用药、中成药超说明书用药等;国外研究的内容有抗病毒药物超说明书用药、特殊人群(儿童、酒精依赖患者等)超说明书用药等。国内外文献关键词排名前3的分别是超说明书用药、合理用药、药品说明书和human、off-label use、article。结论:国内外超说明书用药的研究逐年递增,各团队积极开展跨地区合作,通过文献计量的方法可助力学者拓宽研究方向,追踪研究热点,选择投稿杂志。
摘要:目的:分析、预测甘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潜在药理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依据中药整合药理学计算平台(TCMSP)等数据库,以化合物的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OB)>30%和类药性(DL)>0.18为标准,筛选甘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采用药效团匹配与PharmMapper数据库预测其潜在的作用靶点,随后借助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V 6.8(DAVID V 6.8)分析工具对获得的靶点蛋白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数据库(KEGG)信号通路分析和基因本体(GO)生物过程富集分析(以P<0.05为标准判断相关),并运用Cytoscape 3.5.1软件构建甘草中黄酮类化合物-靶点蛋白-信号通路网络图。结果:共从甘草中筛选出了19个黄酮类化合物(如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等),涉及细胞视黄酸结合蛋白2、脑啡肽酶等78个靶点蛋白(共188次),以及胰岛素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I3K-Akt)等40条信号通路(其中与癌症相关的通路8条、与内分泌系统相关的通路7条、与信号转导相关的通路6条、与传染病相关的通路5条、与代谢相关的通路3条等);所建黄酮类化合物-靶点蛋白-信号通路网络图显示,甘草中黄酮类化合物可通过多个靶点作用于不同的疾病代谢通路。结论:甘草中黄酮类化合物对癌症、内分泌系统、传染病、代谢系统等方面疾病可能具有治疗作用,且可能有潜在的抗帕金森症作用。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鼻渊通窍颗粒联合曲安奈德鼻喷雾剂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网、万方数据等,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起至2018年12月8日,收集鼻渊通窍颗粒联合曲安奈德鼻喷雾剂(试验组)对比曲安奈德鼻喷雾剂(对照组)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并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5.1.0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对临床总有效率、鼻黏膜纤毛传输速率(MTR)、鼻腔分泌物中白细胞介素5(IL-5)和IL-8水平、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评分、视觉模拟(VAS)评分、Lund-Mackey鼻窦CT评分和不良反应(恶心、皮疹)发生率等指标进行Meta分析,采用TSA 0.9软件进行试验序贯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RCT,合计99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RR=1.20,95%CI(1.14,1.26),P<0.001]显著高于对照组,MTR[MD=-231.74,95%CI(-291.89,-171.58),P<0.001]、 IL-5[MD=-0.86,95%CI(-1.37,-0.35),P<0.001]、IL-8[MD=-0.50,95%CI(-0.76,-0.25),P<0.00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SNOT-20评分、视觉模拟(VAS)评分、Lund-Mackey鼻窦C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恶心[RR=0.57,95%CI(0.17,1.92),P=0.37]、皮疹[RR=2.25,95%CI(0.70,7.20),P=0.17]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序贯分析提示,鼻渊通窍颗粒联合曲安奈德鼻喷雾剂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证据确切。结论:鼻渊通窍颗粒联合曲安奈德鼻喷雾剂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在提高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降低MTR、IL-5、IL-8水平,改善SNOT-20评分、VAS评分、Lund-Mackey鼻窦CT评分方面优于单用曲安奈德鼻喷雾剂,且未增加恶心和皮疹的发生率。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锌制剂治疗头颈部肿瘤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网、万方数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起至2018年12月,收集在常规治疗或空白对照(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锌制剂(试验组)治疗头颈部肿瘤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并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对给药后2周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总发生率、严重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RCT,合计55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2周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OR=0.55,95%CI(0.26,1.17),P=0.12]、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总发生率[OR=0.59,95%CI(0.08,4.39),P=0.60]及严重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OR=0.58,95%CI(0.23,1.47),P=0.2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或空白对照的基础上加用锌制剂不能降低头颈部肿瘤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及控制疾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