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用于晚期胃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观察组)对比常规化疗(对照组)用于晚期胃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按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0风险评估工具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GRADE证据质量分级系统对结局指标的证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13项研究,共计76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OR=1.72,95%CI(1.29,2.31),P=0.000 2]、完全缓解率[OR=1.90,95%CI(1.05,3.44),P=0.03]、疾病控制率[OR=2.66,95%CI(1.92,3.68),P<0.001]、生存质量改善率[OR=3.09,95%CI(1.82,5.24),P<0.001]、便秘发生率[OR=2.64,95%CI(1.74,4.01),P<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疾病进展率[OR=0.39,95%CI(0.28,0.54),P<0.001]、恶心呕吐发生率[OR=0.32,95%CI(0.18,0.56),P<0.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GRADE证据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及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高级证据推荐,疾病控制率为中级证据推荐,疾病进展率及周围神经炎、恶心呕吐、腹泻、便秘、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为低级证据推荐,生存改善率为极低级证据推荐。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用于晚期胃癌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但可增加便秘的发生风险。
摘要:目的: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肉苁蓉提供参考。方法:以“肉苁蓉” “产地加工”“采收加工”“炮制方法”“Cistanche deserticola”“Processing in production place”“Harvesting processing”“Processing methods”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SpringerLink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08年1月-2018年9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肉苁蓉产地采收加工及炮制方法进行论述。 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12篇,其中有效文献33篇。目前肉苁蓉多采用先蒸制后晾晒的产地加工方法,而利用冷冻干燥技术、气体射流冲击技术、超声真空干燥技术等干燥新技术,可提高干燥效率,提升药材品质;同时,不同的采收期、蒸制时间、初加工工艺等都会影响肉苁蓉的品质;肉苁蓉的炮制主要以酒制为主,酒的酒精度和种类对肉苁蓉品质的影响极大,常用的辅料酒有米酒、黄酒和白酒,而以米酒炮制的肉苁蓉品质最佳,黄酒次之。目前,肉苁蓉的产地加工研究多集中在蒸制对有效成分的变化上,炮制研究多集中在酒制对4种苯乙醇苷类成分含量的变化上,今后应加强炮制品活性成分的转化及作用机制研究。
摘要:目的:了解藏药红景天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为该药材的进一步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红景天”“药理作用”“机制”等的中英文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Web of Science、PubMed、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检索时限设置为2007-2017年。结果共获得文献15 027篇,并筛选出835篇文献作为基础数据,就红景天对心脑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我国药典以大花红景天为红景天的基源植物。红景天及其活性单体(以红景天苷为主)具有改善心肌损伤、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能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重度抑郁症、创伤性颅脑损伤及缺血性脑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能治疗肺动脉高压、肺组织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还具有护肝、抗肿瘤、抗病毒等药理活性。其机制多与抗氧化应激、抗炎及抑制凋亡等有关,涉及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磷酯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糖原合成酶激酶3β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氧自由基/一氧化氮相关的线粒体信号通路、应激活化蛋白激酶/Jun氮端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信号通路、细胞核因子κB、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2/-3通路、腺苷受体A2a相关的线粒体通路、Janus激酶2/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等的调控。但目前对红景天及其活性成分的体内生物学过程及在各组织、靶器官中的分布等尚缺乏研究数据,其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同时,应集中关注其优势病种,尤其是缺氧诱发的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脑水肿、高原肺水肿等)进行机制研究,找出红景天或其主要单体成分的关键调控靶标等,为其治疗高原缺氧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提供确切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