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首页
关于期刊
期刊简介
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编委会章程
期刊订阅
学术文献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优先出版
虚拟专辑
佳文荐读
电子期刊
投稿助手
投稿流程
投稿须知
作者下载
联系我们
专家中心
审稿指南
审稿策略
声明与制度
出版伦理及文献不端
研究伦理政策
文献查重策略
更正与撤回等
编校制度与职责
开放获取声明
网站责任声明
最新刊期
2019
年
第
30
卷
8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健康扶贫政策背景下慢性病患者药品福利受益归属的公平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汤少梁,殷婷
2019, 30(8)
摘要:目的:研究健康扶贫政策背景下慢性病患者药品福利受益归属的公平性及其影响因素,为健康精准扶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基金课题——“基于慢性病患者药品福利效应提升的卫生精准扶贫政策优化研究”在江苏、四川和浙江这3个省份的调研数据作为样本(调研时间2016年10月-2018年5月),以患者的个人收入作为衡量其经济水平的指标,以其药品费用支出(含报销费用)作为政府健康政策下的药品福利指标,采用受益归属分析方法,以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集中指数、集中曲线和Kakwani指数等对慢性病患者的药品福利受益进行绝对公平分析和相对公平分析。采用Anderson卫生服务利用模型,纳入可能影响贫困慢性病患者药品受益分布的因素,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找出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慢性病患者药品福利分布的绝对公平性和相对公平性均较差,存在有利于富裕人群、不利于贫困慢性病患者的不公平现象。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医疗保险类型和患者健康水平对药品福利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扶贫政策给慢性病患者带来了药品福利,但仍存在不公平现象。建议政策制定时将慢性病的“救命药”和常用药纳入医保范围,使药品福利更偏向于贫困慢性病患者群;基层医疗机构应加强慢性病相关的健康教育,提高贫困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素养与健康水平。
关键词:健康扶贫政策;慢性病;药品福利;受益归属分析;公平性;影响因素
241
|
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1991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四川省78家医疗机构药品短缺情况调查与原因分析
闫峻峰,于楠,吴姗,任智文,罗维楠,朱昶宇,武航海
2019, 30(8)
摘要:目的:调查四川省部分医疗机构药品短缺情况及其原因。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选择四川省78家医疗机构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收集2015年1月-2017年6月期间药品短缺情况,主要包括医疗机构基本信息、药品短缺情况、具体短缺药品信息、药品短缺原因。对调查问卷收集的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影响药品短缺的关键因素。结果与结论:78家医疗机构包括三级医院13家、二级医院22家及基层医疗机构4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家、乡镇卫生院33家);共发放调查问卷78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其中68家医疗机构上报了206种短缺药品,合计240个品规;有88.34%以上的短缺药品价格低于50元。短缺药品主要类别为抗感染药物、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且多为直接挂网采购类;暂时短缺(短缺时间<3个月)和长期短缺(短缺时间>12个月)的药品占比相对较高(合计占比超过68%);药品供货和医疗机构自身因素是导致药品短缺的两大主要原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药品短缺时间的因素主要为医院药品采购流程、医疗机构所处地区以及药品采购价格,影响医疗机构药品短缺品规数的因素主要有药品采购流程、医院采购目录限制、是否基层/非基层医疗机构、是否综合/专科医院。建议该省医疗机构可通过建设短缺药品信息管理平台、优化药品采购目录和计划、加强药房库存管理、建立配送企业监管制度等措施,来减少因自身原因导致的药品短缺现象。
关键词:四川省;医疗机构;药品短缺;原因;Logistic回归分析
265
|
9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1906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参附益心方对缺氧原代心肌细胞活性氧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李彬,王新陆,谢世阳,高原,王幼平,崔琳,王永霞,朱明军
2019, 30(8)
摘要:目的:观察参附益心方对缺氧原代心肌细胞活性氧(ROS)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新生SD大鼠原代心肌细胞经分离、培养、鉴定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辅酶Q10,0.1 mmol/L)和参附益心方低、高剂量组(0.25、0.5 mg/mL)。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细胞均于5%O2、5%CO2、90%N2条件下培养6 h以复制缺氧损伤模型。缺氧6 h后,采用ROS探针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及其线粒体中ROS的含量,采用荧光素酶发光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中腺苷三磷酸(ATP)的含量以及肌酸激酶(CK)蛋白的表达水平,并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缺氧原代心肌细胞及其线粒体中ROS的表达均明显增加,其ROS含量均显著升高,ATP的含量以及CK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细胞内质网、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嵴溶解甚至消失,损伤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缺氧原代心肌细胞及其线粒体中ROS的表达均有所减少,阳性对照组和参附益心方高剂量组缺氧原代心肌细胞中ROS的含量以及各给药组缺氧原代心肌细胞线粒体中ROS的含量均显著降低,阳性对照组和参附益心方高剂量组缺氧原代心肌细胞中ATP的含量以及各给药组缺氧原代心肌细胞中CK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阳性对照组和参附益心方高剂量组缺氧原代心肌细胞损伤明显减轻。 结论:参附益心方对缺氧原代心肌细胞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下调细胞及线粒体中ROS的表达,并可改善其能量代谢。
关键词:参附益心方;缺氧损伤;原代心肌细胞;活性氧;能量代谢
208
|
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1878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低分子量硫酸软骨素对MPTP致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高钦,丁红光,孙福生,杨志宏,王井,丁慧婷,高华,鞠传霞
2019, 30(8)
摘要:目的:观察低分子量硫酸软骨素(CS)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致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PTP损伤组以及低分子量CS低、高剂量组(100、400 mg/kg)。对照组和MPTP损伤组小鼠均灌胃等容生理盐水,各给药组小鼠均灌胃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17 d。自给药后第11天开始,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于给药后腹腔注射MPTP溶液(20 mg/kg),每天1次,连续5 d,以复制PD模型。末次给药后,采用转棒式疲劳仪评价小鼠(每组10只)行为学的改变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每组3只)中脑黑质中多巴胺神经元的损伤情况[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百分比、荧光强度百分比],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小鼠(每组6只)脑纹状体中多巴胺的含量,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小鼠(每组6只)中脑黑质中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PTP损伤组小鼠在转棒上的滞留时间显著缩短,中脑黑质中TH阳性细胞明显减少、荧光强度明显减弱,其阳性细胞百分比和荧光强度百分比,脑纹状体中多巴胺的含量以及中脑黑质中SOD、GSH-Px的活性均显著降低,MDA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MPTP损伤组比较,低分子量CS各剂量组小鼠在转棒上的滞留时间显著延长,中脑黑质中TH阳性细胞明显增加、荧光强度明显增强,其阳性细胞百分比、荧光强度百分比以及脑纹状体中多巴胺的含量均显著升高,且高剂量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长于或高于低剂量组(P<0.05或P<0.01);低分子量CS各剂量组小鼠中脑黑质中SOD、GSH-Px的活性均显著升高,低分子量CS高剂量组小鼠中脑黑质中MDA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预防性给予低分子量CS可剂量依赖性地减轻MPTP致PD模型小鼠中脑黑质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增加其脑纹状体中多巴胺的分泌。这种作用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提高组织的抗氧化能力相关。
关键词:低分子量硫酸软骨素;中脑黑质;脑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酪氨酸羟化酶;氧化应激;帕金森病;小鼠
259
|
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1839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二苯乙烯苷的雌激素样作用及其对性未成熟小鼠子宫ER表达的影响
朱璨,李尧锋,彭芳,陈天琪,陆海,刘成,杨长福,王和生
2019, 30(8)
摘要:目的:探讨二苯乙烯苷(TSG)的雌激素样作用,以及其对性未成熟小鼠子宫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性未成熟雌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阳性对照组(戊酸雌二醇,0.18 mg/kg),TSG低、高剂量组(50、150 mg/kg),TSG低、高剂量+戊酸雌二醇组(剂量同单用组)。正常组小鼠灌胃等体积水,各给药组小鼠灌胃相应药物溶液0.2 mL/10 g,早晚各1次,连续5 d。末次给药次日,测定并计算各组小鼠子宫指数和体质量增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其血清雌激素[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卵泡雌激素(FSH)]含量;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其子宫组织形态学特征,并检测子宫管径和子宫内膜厚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其子宫组织中ER(ER-α、ER-β)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组小鼠子宫肌层排列平行、紧密,子宫上皮呈单层柱状,ER-α、ER-β表达较少;各给药组小鼠子宫管径、内膜及上皮均不同程度地增大、增厚或增生,ER-α、ER-β表达有所变化。与正常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子宫指数(阳性对照组、TSG高剂量组、TSG各剂量+戊酸雌二醇组)、体质量增幅(阳性对照组、TSG高剂量组、TSG低剂量+戊酸雌二醇组)、子宫管径及内膜厚度(阳性对照组、TSG低剂量组、TSG各剂量+戊酸雌二醇组)、ER-α的表达量(阳性对照组、TSG各剂量+戊酸雌二醇组)、ER-β的表达量(阳性对照组、TSG高剂量组+戊酸雌二醇联用组)均显著升高,血清LH(阳性对照组、TSG高剂量组)、FSH(TSG低剂量+戊酸雌二醇组)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TSG各剂量+戊酸雌二醇组小鼠子宫指数、子宫管径及内膜厚度、ER-α及ER-β的表达量以及TSG低剂量+戊酸雌二醇组小鼠体质量增幅、血清E2含量均显著高于TSG同剂量单用组(P<0.05或P<0.01);TSG各剂量组小鼠子宫指数、子宫管径及内膜厚度、ER-α及ER-β的表达量,TSG各剂量+戊酸雌二醇组小鼠子宫管径、ER-β的表达量以及TSG低剂量组小鼠体质量增幅均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而TSG各剂量+戊酸雌二醇组小鼠血清LH水平均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TSG可一定程度地增加性未成熟小鼠的子宫指数和体质量,并调节其体内雌激素水平,增加子宫管径及内膜厚度,上调子宫组织中ER的表达,具有一定的雌激素样作用。但这种作用弱于戊酸雌二醇,且两者联合使用可能会拮抗戊酸雌二醇的作用。
关键词:二苯乙烯苷;性未成熟小鼠;雌激素受体;雌激素样作用;戊酸雌二醇
211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1887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三七总皂苷对顺铂致肾损伤大鼠肾组织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对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席加喜,张华君,陈晓宇,杨玉芳
2019, 30(8)
摘要: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PNS)对顺铂致肾损伤模型大鼠肾组织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对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和PNS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顺铂尾静脉注射(3 mg/kg×4次)建立肾损伤模型。从首次注射顺铂后第1天开始,阳性组大鼠腹腔注射安磷汀溶液(1.0 mg/kg),PNS各剂量组大鼠腹腔注射PNS溶液(15.63、31.35、62.70 mg/kg),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体积均为0.2 mL,连续给药60 d。收集大鼠24 h尿液,检测β-N-乙酰胺基葡萄糖苷酶(NAG)、24 h尿蛋白(Upro/24 h)含量;检测大鼠血清中肌酐(Scr)、尿素氮(BUN)含量;采用逆转录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大鼠肾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Ⅰ型胶原(Col-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尿液中NAG、Upro/24 h含量,血清中Scr、BUN含量,以及肾组织中CTGF、TGF-β1、Col-1、TIMP-1、PAI-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PNS各剂量组大鼠上述尿液和血清生化指标含量均显著降低;PNS各剂量组大鼠肾组织中CTGF、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和CTGF、TGF-β1、Col-1、TIMP-1蛋白表达水平,PNS高剂量组Col-1的mRNA表达水平,PNS中、高剂量组TIMP-1的mRNA表达水平和PAI-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阳性组比较,PNS中、高剂量组大鼠尿液中NAG、Upro/24 h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PNS能有效改善顺铂致肾损伤模型大鼠的肾功能,其可能通过下调肾组织中肾纤维化相关性因子CTGF、TGF-β1、Col-1、TIMP-1、PAI-1的表达,从而发挥减轻顺铂致肾纤维化的作用。
关键词:三七总皂苷;顺铂;肾纤维化;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Ⅰ型胶原;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大鼠
343
|
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1938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蜘蛛毒素口腔溃疡散对口腔溃疡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邢国征,王长娜,田旭彤,唐佳美,张玉洁,乔晓强,周程艳
2019, 30(8)
摘要:目的:研究蜘蛛毒素口腔溃疡散对口腔溃疡(RAU)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该散剂的体外抑菌活性。取5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桂林西瓜霜,100 mg/kg)和口腔溃疡散高、低剂量组(70、35 mg/kg),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大鼠均采用醋酸法在其右侧口腔黏膜建立RAU模型。模型成功建立后,各给药组大鼠分别以相应药物涂抹溃疡处,连续给药3 d;正常组和模型组不作处理。观察给药第1、3天时大鼠溃疡面情况并测定溃疡面积;取部分溃疡组织切片观察其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IL-6、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溃疡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核因子κB(NF-κB)、胱天蛋白酶3(Caspase-3)、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口腔溃疡散体外抑菌效果明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口腔溃疡明显,组织病变明显;血清中TNF-α、IL-1、IL-6、MDA水平均显著升高,IFN-γ、SOD、GSH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溃疡组织中MMP-9、NF-κB、Caspase-3、PARP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口腔溃疡散各剂量组大鼠的溃疡面积均显著缩小(P<0.05或P<0.01)或几近愈合,组织病变明显减轻;血清中MDA、TNF-α、IL-1、IL-6 水平均显著降低,SOD、GSH、IFN-γ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溃疡组织中MMP-9、NF-κB、Caspase-3、PARP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蜘蛛毒素口腔溃疡散具有强效的抑菌、消肿、修复作用,对RAU模型大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介导凋亡因子的表达、调节免疫失衡有关。
关键词:口腔溃疡;蜘蛛毒素;口腔溃疡散;炎症因子;凋亡因子;免疫调节;机制;大鼠
627
|
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002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白鲜皮多糖硫酸酯化修饰及抗银屑病作用研究
张凯,张宇,王丽红,张义秀,王宇亮,赵统超,赵宏,王瑞瑞
2019, 30(8)
摘要:目的:对白鲜皮精制多糖(DDP-Ⅲ)进行硫酸酯化修饰,并比较其酯化修饰前后的结构特征及抗银屑病作用。方法:采用DEAE-52阴离子交换纤维素柱、Sephadex G-100葡聚糖凝胶柱等对白鲜皮多糖(DDP)进行分离纯化,得DDP-Ⅲ;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衍生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单糖组成。用酯化试剂(无水吡啶+氯磺酸)对DDP-Ⅲ进行硫酸酯化修饰,得SDDP-Ⅲ;采用氯化钡-明胶浊度法测定其硫酸根取代度,并通过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扫描电镜比较修饰前后的结构特征。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雷公藤多苷,20 mg/kg)和DDP-Ⅲ/SDDP-Ⅲ低、中、高剂量组(均分别为56、112、224 mg/kg)。除正常组小鼠外敷凡士林外,其余各组小鼠均外敷咪喹莫特乳膏复制银屑病模型。各给药组小鼠灌胃相应药物溶液0.4 mL,正常组与模型组小鼠灌胃等体积水,每天1次,连续14 d。末次给药2 h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IL-23含量,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其近尾部皮肤鳞片,并记录有颗粒层鳞片数。结果:DDP-Ⅲ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组成。SDDP-Ⅲ的硫酸根取代度为0.65。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分析结果显示,除与DDP-Ⅲ有相同的特征吸收峰外,SDDP-Ⅲ分别在1 255、823 cm-1和1 240、815 cm-1处有硫酸根基团的特征吸收峰。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显示,DDP-Ⅲ呈片状,表面光滑、平整,排列紧密;SDDP-Ⅲ呈块状或颗粒状,有孔洞结构,排列疏松。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皮损表皮明显增厚,颗粒层明显减少,其血清IL-17、IL-23含量均显著升高,有颗粒层鳞片数显著减少(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上述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阳性组、DDP-Ⅲ高剂量组以及SDDP-Ⅲ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IL-17、IL-23含量均显著下降,有颗粒层鳞片数均显著升高,且SDDP-Ⅲ中、高剂量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DDP-Ⅲ同剂量组(P<0.05或P<0.01)。结论:DDP-Ⅲ含有甘露糖等5种单糖成分。DDP-Ⅲ、SDDP-Ⅲ均具有一定的抗银屑病作用,且经硫酸酯化修饰的SDDP-Ⅲ的作用更强;这种作用可能与抑制IL-23/IL-17信号通路有关。
关键词:白鲜皮;多糖;硫酸酯化修饰;银屑病;炎症因子;信号通路
265
|
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039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岗梅根和茎超临界CO2萃取物中低极性挥发性成分比较及其对IEC-6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马洪艳,汪天呈,李武国,刘嘉炜
2019, 30(8)
摘要:目的:比较岗梅根和茎的超临界CO2萃取物中的低极性挥发性化学成分及其体外对大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IEC-6增殖活性的影响,为充分利用岗梅野生资源和扩大其药用部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岗梅根和茎中的低极性挥发性化学成分,通过气质联用法(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组成。以IEC-6细胞为对象,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岗梅根或茎超临界CO2萃取物(0、1、5、10、20、40、60、80、100 μg/mL)处理细胞,以MTT法检测细胞相对活力,绘制细胞增殖曲线图并计算各萃取物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结果:通过GC-MS分析技术从岗梅根和茎超临界CO2萃取物中分别鉴定出62、46个低极性挥发性化学成分,其中共有成分24个,主要为壬酸(根、茎中分别含14.18%、6.14%)、辛酸(根、茎中分别含10.59%、4.35%)、己酸(根、茎中分别含8.63%、10.86%)、丹皮酚(根、茎中分别含7.79%、6.00%)、2-甲基-3-苯基-丙醇(根、茎中分别含6.30%、0.58%)、乙酸(根、茎中分别含1.72%、33.77%)等。细胞体外试验结果显示,岗梅根和茎超临界CO2萃取物质量浓度较低(≤60 μg/mL)时,能显著促进IEC-6细胞增殖,EC50分别为16.35、20.20 μg/mL;而当质量浓度较高(≥80 μg/mL)时,则表现出细胞毒活性,对IEC-6细胞增殖呈抑制作用。结论:岗梅根和茎中的低极性挥发性化学成分种类相似,其萃取物对IEC-6细胞的体外生物活性也相似;短链脂肪酸很可能是其促进细胞增殖的活性成分,而丹皮酚则可能是其细胞毒活性成分。
关键词:岗梅;根;茎;低级性;挥发性成分;超临界CO2萃取;气质联用;IEC-6细胞;细胞增殖
210
|
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084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苎麻叶萃取物体外抗甲型流感病毒(H1N1)和抗氧化活性测定
芮莹,徐庆,韦京辰,高恩怡,龚红菲,唐坤
2019, 30(8)
摘要:目的:研究苎麻叶不同溶剂萃取物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的体外抑制作用和抗氧化活性,以扩大苎麻植物的药用部位并开发天然抗病毒、抗氧化药物。方法:取苎麻叶以95%乙醇提取,分别用水加热溶解醇提物浸膏,再以不同溶剂分别萃取,制得苎麻叶石油醚相、三氯甲烷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水相萃取物。考察50~400 μg/mL的苎麻叶水相萃取物对犬肾细胞(MDCK)的毒性作用;以利巴韦林为阳性对照,采用甲型流感病毒(H1N1)攻击MDCK细胞,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相同质量浓度的苎麻叶石油醚相、三氯甲烷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水相萃取物溶液(均为100 μg/mL),不同质量浓度的苎麻叶水相萃取物溶液(50、100、200、400 μg/mL)以及不同质量浓度的利巴韦林溶液(0.31、0.63、1.25 μg/mL)对病毒感染的细胞中核蛋白(NP)表达水平。以维生素C为阳性对照,采用羟基自由基(·OH)清除试验、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和还原试验考察各相萃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苎麻叶水相萃取物质量浓度在400 μg/mL以内时对MDCK细胞无毒性;苎麻叶石油醚相、三氯甲烷相、乙酸乙酯相、水相萃取物质量浓度在100 μg/mL时均能显著降低甲型流感病毒(H1N1)感染的细胞中NP蛋白表达水平(P<0.01);而不同质量浓度(50~400 μg/mL)的水相萃取物均能显著降低NP蛋白表达水平(P<0.01),且呈一定浓度依赖趋势;其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与维生素C较为接近。结论:苎麻叶水相萃取物具有较好的体外抗甲型流感病毒(H1N1)作用;其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萃取物表现出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苎麻叶;萃取物;甲型流感病毒(H1N1);核蛋白;抗病毒;抗氧化
369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1853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川芎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建立、聚类分析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石海培,包贝华,黄胜良,汪国强,左武朋,严辉,张丽
2019, 30(8)
摘要:目的:建立川芎饮片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聚类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PLS-DA)分析。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C18,流动相为乙腈-0.5%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0 ℃,进样量为10 μL。以藁本内酯为参照,绘制21批样品(S1~S21)的HPLC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 A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共有峰;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并结合PLS-DA分析区分样品。结果:21批样品的HPLC图谱有25个共有峰,并指认了其中9个共有峰;相似度为0.769~0.989,其中基地、传统药用部位样品(S1~S10)相似度均大于0.970。21批样品可聚为3类,S1~S10聚为一类,S15~S16、S19~S20聚为一类,其余聚为一类。PLS-DA分析确定了11个分类标志物,并指认了阿魏酸、阿魏酸松柏酯、正丁基苯酞、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等5个色谱峰,这5个色谱峰可有效区分非市售、基地样品(S1~S10)与市售、非基地样品(S11~S21),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结论:所建指纹图谱、聚类分析及PLS-DA分析结果可为川芎饮片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川芎;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聚类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230
|
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1924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瓜蒌皮提取物对缺氧/复氧损伤H9c2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楚冬海,张振秋
2019, 30(8)
摘要:目的:研究瓜蒌皮提取物对缺氧/复氧损伤H9c2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采用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为化学缺氧剂,建立大鼠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筛选不同浓度Na2S2O4(0.625~10 mmol/L)和不同缺氧时间(10~60 min)、复氧时间(2~8 h)的造模条件,以及瓜蒌皮提取物给药浓度(12.5~400 μg/mL)。将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瓜蒌皮提取物不同剂量组(即TPE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 μg/mL)和阳性对照组(槲皮素,25 μmol/L),加入相应药物进行预处理24 h后,再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Bax、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造模条件为Na2S2O4造模浓度2.5 mmol/L,缺氧时间30 min,复氧时间4 h;12.5~400 μg/mL的瓜蒌皮提取物对细胞均无毒性。分组处理后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凋亡率显著升高,细胞中CK-MB、LDH、MDA水平均显著升高,SOD水平显著降低,Bax的蛋白表达水平及Bax/Bcl-2比值均显著升高,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瓜蒌皮提取物各剂量组细胞上述变化均被逆转(P<0.05或P<0.01)。结论:瓜蒌皮提取物对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中脂质过氧化物的增加、提高细胞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上调Bcl-2/下调Bax蛋白表达等,从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关键词:瓜蒌皮;连二亚硫酸钠;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机制
160
|
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028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辣椒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冯华,王祥培,王世俊,郑凰雅,张强
2019, 30(8)
摘要:目的:建立辣椒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C18,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5 nm,柱温为30 ℃,进样量为15 μL。以辣椒素峰为参照,绘制15批药材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共有峰,并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15批药材样品的HPLC图谱相似度均在0.95以上;有12个共有峰,并指认了辣椒素峰;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5批药材样品可聚为3类,S1、S3~S5、S7、S9~S13聚为一类,S2、S14、S15聚为一类,S6、S8聚为一类。经主成分分析,4个主成分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4.093%,以S5药材样品的主成分因子综合得分最高、整体质量最好。结论:所建HPLC指纹图谱及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可为辣椒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辣椒;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126
|
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124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黄花油点草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
任丽,贾田芊,李兴欢,谢晓林,谢晓峰,张德柱,孙静
2019, 30(8)
摘要:目的:建立黄花油点草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方法对药材样品的性状、显微结构进行鉴别,对其水分、灰分及浸出物进行检查;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药材样品中槲皮素、烟花苷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样品中葛根素、对羟基苯甲酸、烟花苷、阿魏酸、槲皮素、山柰酚的含量。结果:性状、显微鉴别具有专属性;槲皮素、烟花苷的TLC图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10批药材样品水分含量范围为0.61%~1.89%,总灰分含量范围为6.28%~8.88%,酸不溶性灰分含量范围为0.76%~1.79%,醇溶性浸出物含量范围为1.31%~2.00%,水溶性浸出物含量范围为9.39%~14.27%。葛根素、对羟基苯甲酸、烟花苷、阿魏酸、槲皮素、山柰酚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031 92~0.111 7 μg(r=0.999 6)、0.085 3~0.298 5 μg(r=0.999 5)、0.010 76~0.037 66 μg(r=0.999 8)、0.070 08~0.245 3 μg(r=0.999 8)、0.058 56~0.205 0 μg(r=0.999 4)、0.009 860~0.033 88 μg(r=0.999 4);定量限分别为1.06、0.47、0.75、1.40、1.20、0.74 ng,检测限分别为0.36、0.12、0.30、0.53、0.60、0.31 ng;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2%;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54%、102.10%、101.46%、103.35%、99.36%、96.85%,RSD分别为1.76%、1.68%、1.56%、1.26%、0.91%、1.96%(n=6);样品含量分别为0.017~0.047、0.042~0.140、0.003 8~0.015 0、0.049~0.180、0.024~0.091、0.003 9~0.011 0 mg/g。结论:所建质量标准可用于黄花油点草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黄花油点草;质量标准;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水分;灰分;浸出物;葛根素;对羟基苯甲酸;烟花苷;阿魏酸;槲皮素;山柰酚
182
|
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1899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蒙药山川柳的HPLC指纹图谱建立、相似度评价和聚类分析
钮松召,崔颖,卢菲,徐鹏程,孙超
2019, 30(8)
摘要:目的:建立蒙药山川柳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和聚类分析。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ODS C18,流速为1.0 mL/min,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35 nm,柱温为30 ℃,进样量为10 μL。以槲皮素峰为参照,生成10批药材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共有峰;采用SPSS 17.0 软件对10批药材样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0批药材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有13 个共有峰,相似度大于0.95,并指认了槲皮素和山柰酚这2个共有峰。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0批药材样品可聚为两类,S8聚为一类,其余批次聚为一类。结论:所建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可为山川柳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关键词:山川柳;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相似度;聚类分析
223
|
8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065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我国采用伊伐布雷定治疗心力衰竭对医保基金的预算影响分析
胡善联,何江江,孙恬,杨燕,康琦
2019, 30(8)
摘要:目的:评估我国采用伊伐布雷定治疗心力衰竭对医保基金的预算影响,为医保部门解决该药在医院门诊的报销准入以及医院制定进药目录提供相关经济学评价的支持证据。方法:采用Excel决策树模型,基于国内历年来的文献报道数据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首先根据中国心衰患病率估算患病人数,并估算符合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Ⅱ~Ⅳ级、收缩压功能失常、符合伊伐布雷定适应证的心衰患者人数,进而估算出患者使用伊伐布雷定而产生的药品费用;其次,估算住院总人次以及因心衰住院所产生的住院医疗费用;然后综合考虑伊伐布雷定的药品费用与因使用该药而使患者避免再次住院从而节省的治疗费用,并进行静态预算影响分析,以评估该药的使用对医保基金预算产生的影响。结果:2013年我国心衰患病率已上升到1.3%,全国35~75岁心衰患者人数估算为约851万,年总住院次数为约432万次。全国心衰患者住院的直接经济负担约为1 689.40亿元。因使用伊伐布雷定治疗后可避免18%患者再次住院从而可节省住院费用约304.10亿元,而服用该药的总药费约为175.25亿元,因此该药的使用可节省隐性医疗费用预算约128.86亿元,具有非常明显的成本-效益。静态预算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到2019-2020年,期望伊伐布雷定覆盖心衰患者的比例将增至8.70%,其销售总金额将达到约17.97亿元。增量病例节省费用比值(ICSCR)显示,每增加1例采用伊伐布雷定治疗的心衰患者,则可以节省住院费用约11 951元,扣除伊伐布雷定药品费用6 240元后,还可节余约 5 711元。结论:采用伊伐布雷定治疗心衰患者节约下来的住院成本不仅足以抵消伊伐布雷定本身的药费,而且还有溢价的效果;该药在我国治疗心衰患者具有一定经济性。
关键词:伊伐布雷定;心力衰竭;医保基金;预算影响分析;成本-效益
992
|
2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034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尼可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血管内皮功能及心绞痛再发作的影响
李明,赵鸿彦,张亚玲,赖金川
2019, 30(8)
摘要:目的:观察尼可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管内皮功能及心绞痛再发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四川省人民医院(东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9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7例)和观察组(98例)。两组患者均行PCI术,于术后皮下注射依诺肝素钠注射液,并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尼可地尔片5 mg,ti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其手术前后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血管扩张功能(FMD)、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和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记录心绞痛再发作、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观察组分别有6、4例患者脱落。术前1天,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心肌损伤标志物、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两组患者FMD、NO水平均显著降低,ET-1、cTnⅠ、CK-MB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术后1、6个月,两组患者FMD、NO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ET-1、cTnⅠ、CK-MB、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再发作发生率及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心绞痛Ⅲ级患者的比例以及MACE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少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用尼可地尔可进一步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缓解其心肌损伤和炎症反应水平,减少PCI术后心绞痛再发作和MACE的发生,且不影响常规治疗的安全性。
关键词:尼可地尔;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管内皮功能;心肌损伤;炎症因子;心绞痛再发作
329
|
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050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补肾活血类中药复方制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赵思怡,黄帆,冯子桐,方婉仪,孙伟鹏,陈贵珍,许云祥
2019, 30(8)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补肾活血类中药复方制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补肾活血类中药复方制剂(试验组)对比钙剂或非钙剂(对照组)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和Jadad量表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TSA 0.9软件进行试验序贯分析。结果:共纳入18项RCT,共计1 40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RR=1.35,95%CI(1.17,1.54),P<0.000 1]、骨密度 [SMD=0.24,95%CI(0.16,0.32),P<0.000 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钙水平[SMD=-0.05,95%CI(-0.09,0.00),P=0.033]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尿肌酐[SMD=-1.60,95%CI(-5.94,2.74),P=0.470]、尿钙/尿肌酐比值[SMD=-0.05,95%CI(-0.14,0.04),P=0.295]、尿羟脯氨酸/尿肌酐比值[SMD=-0.16,95%CI(-1.04,0.72),P=0.726]、丙氨酸转氨酶[SMD=0.51,95%CI(-3.26,4.28),P=0.790]、天冬氨酸转氨酶[SMD=0.23,95%CI(-5.22,4.77),P=0.929]、碱性磷酸酶[SMD=-0.22,95%CI(-0.68,0.25),P=0.361]、血磷[SMD=-0.02,95%CI(-0.11,0.07),P=0.639]、尿素氮[SMD=-0.19,95%CI(-0.70,0.31),P=0.453]、雌二醇[SMD=0.62,95%CI(-0.28,1.52),P=0.177]、白细胞介素6[SMD=-1.78,95%CI(-4.86,1.30),P=0.258]、视觉模拟评分[SMD=0.55,95%CI(-1.03,2.13),P=0.49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序贯分析结果显示,补肾活血类中药复方制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总有效率证据确切。结论:补肾活血类中药复方制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血钙和骨密度,且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补肾活血类中药复方制剂;疗效;安全性;Meta分析;序贯分析
246
|
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1863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罗氟司特对亚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程莎,代泽兰,肖创,翁稚颖,饶嫱,王红艳,杨为民
2019, 30(8)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罗氟司特对亚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罗氟司特或罗氟司特联合常规治疗或安慰剂(试验组)对比常规治疗或安慰剂治疗(对照组)治疗亚洲人群COP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按照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RCT,包括1 49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支气管扩张药使用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MD=75.19,95%CI(53.21,97.17),P<0.000 01]、支气管扩张药使用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MD=56.60,95%CI(27.56,85.63),P=0.000 1]、用力肺活量[MD=43.67,95%CI(15.91,71.43),P=0.002]、支气管扩张药使用后25%~75%用力肺活量的平均流速[MD=14.58,95%CI(8.43,20.73), P<0.001]、腹泻发生率[RR=5.06,95%CI(1.26,20.27),P=0.02]、呼吸道感染发生率[RR=1.94,95%CI(1.30,2.90),P=0.001]、食欲下降发生率[RR=7.43,95%CI(2.94,18.79),P=0.001]、体质量下降发生率[RR=5.46,95%CI(2.12,14.03),P=0.001]、头痛发生率[RR=7.73,95%CI(1.42,42.16),P=0.02]、头晕发生率[RR=3.44,95%CI(1.28,9.27),P=0.01]、胃炎发生率[RR=5.09,95%CI(1.49,17.45),P=0.01]、厌食症发生率[RR=5.06,95%CI(1.97,13.00),P=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圣乔治呼吸问卷总评分[MD=-5.82,95%CI(-7.77,-3.87),P<0.001]、呼吸症状评分[MD=-1.67,95%CI(-2.51,-0.84),P<0.001]、活动受限评分[MD=-1.55,95%CI(-2.14,-0.97),P<0.001]、疾病影响评分[MD=-2.59,95%CI(-3.40,-1.79),P<0.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罗氟司特可改善亚洲COPD患者的肺功能及呼吸困难症状,但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关键词:罗氟司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安全性;Meta分析;亚洲人群
305
|
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1893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他喷他多速释剂用于缓解拇囊炎术后中重度急性疼痛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何淼泉,王继生,肖京平,王昀子,刘阳,郭濠宁
2019, 30(8)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他喷他多速释剂(Tap IR)用于缓解拇囊炎术后中重度急性疼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美国临床试验网数据库,收集Tap IR(试验组)对比羟考酮速释剂或安慰剂用于缓解拇囊炎术后中重度急性疼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采用改良Jadad量表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RCT,共计2 378例患者。Meta 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48 h疼痛缓解总值(TOTPAR48)显著高于对照组 [MD=35.60,95%CI(27.31,43.88),P<0.000 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中使用50 mg[MD=28.68,95%CI(18.18,39.17),P<0.00 001]、75 mg[MD=39.97,95%CI(34.21,45.73),P<0.00 001]、100 mg[MD=38.50,95%CI(1.46,75.54),P=0.04]患者的TOTPAR48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中使用75 mg患者的TOTPAR48显著高于使用50 mg者[MD=9.04,95%CI(4.31,13.77),P=0.000 2]。两组患者补救药物使用率(UR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23,95%CI(0.84,1.80),P=0.29];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中使用75 mg患者的URM显著低于使用50 mg者[RR=0.62,95%CI(0.41,0.94),P=0.02]。试验组患者48 h疼痛强度差总值(SPID48)显著低于对照组[MD=-18.96,95%CI(-37.28,-0.64),P=0.04];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中使用75 mg患者的SPID48显著高于使用50 mg者[MD=21.66,95%CI(8.93,34.39),P=0.000 9]。两组患者总体疼痛印象改变值(PGI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5,95%CI(0.88,1.03),P=0.23];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中使用75 mg患者的PGIC显著高于使用50 mg者[RR=1.07,95%CI(1.01,1.13),P=0.02],显著低于使用100 mg者[RR=0.86,95%CI(0.77,0.97),P=0.01]。试验组患者恶心、呕吐、便秘、头晕、头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ap IR用于缓解拇囊炎术后中重度急性疼痛的疗效与安全性均较好,且75 mg可能为其最佳用药剂量。
关键词:他喷他多速释剂;羟考酮速释剂;拇囊炎;术后;中重度急性疼痛;疗效;安全性;Meta 分析
290
|
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153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61例心力衰竭患者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沙库巴曲缬沙坦的应用分析
谢诚,叶静,缪丽燕
2019, 30(8)
摘要:目的:了解心力衰竭患者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沙库巴曲缬沙坦的使用情况,为该药的规范化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调取2017年10月-2018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电子病历资料,对其适应证、禁忌证、用法用量、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的转换情况、不良反应和靶剂量达标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61例患者使用了沙库巴曲缬沙坦,其中7例(11.48%)为无适应证用药,5例(8.20%)存在禁忌证用药;34例初始剂量不合理(55.74%),4例给药频次不合理(6.56%),与ACEI转换不合理的有7例(11.48%),与ARB转换不合理的有2例(3.28%);9例患者(14.75%)出现了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未达到目标剂量,但有27例患者(44.26%)血压达标。结论:61例患者沙库巴曲缬沙坦的使用与《2016年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年心力衰竭管理指南》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适应证、禁忌证、用法用量和药物转换等方面,尤其是初始给药剂量普遍较低。建议今后应通过实时审方和定期点评等手段进一步规范该药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沙库巴曲缬沙坦;心力衰竭;临床应用
215
|
9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138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我院46份皮肤外用药品说明书中儿童用药标注情况分析
张琳,胡利华
2019, 30(8)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皮肤外用药品说明书中儿童用药标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收集我院门诊药房2018年1-12月皮肤外用药品说明书46份,对药品说明书中儿童用药、儿童注意事项、儿童用法用量、儿童药动学的标注情况进行统计,并按国产、进口、合资制药企业类型,西药、中成药分类以及标识内容的明确性等内容进行汇总分析。结果:46份药品说明书中,来自西药37份,中成药9份;涉及国产企业31家,进口企业9家,合资企业6家。国产药品儿童用药、儿童注意事项、儿童用法用量、儿童药动学标注率分别为38.7%、58.1%、29.0%、0,进口药品标注率分别为88.9%、55.6%、44.4%、33.3%,合资药品标注率分别为33.3%、83.3%、16.7%、0;西药标注率分别为59.5%、62.2%、32.4%、8.1%,中成药标注率分别为0、55.6%、22.2%、0;有明确的儿童用法用量的有5份(10.9%),用法用量涉及儿童的有12份(26.1%),提醒儿童在医师/成人监护下使用的有12份(26.1%),儿童用药尚不明确、儿童用药安全性尚未确立的有11份(23.9%),提示儿童慎用、禁用的有1份(2.2%),未涉及儿童用药说明的有3份(6.5%),置于儿童不能触及的地方存放的有2份(4.3%)。结论:我院皮肤外用药品说明书中存在儿童用药标注率差异较大、儿童用药项标注的内容模糊不清和缺乏药动学数据、药品说明书前后内容不一致且使用专业术语致患者不易理解等问题。建议可从药品监管部门加强药品说明书的监督管理、加大儿童专用药品的研发力度、提高制药企业对儿童用药的关注度并规范药品说明书修订以及推进儿童临床试验、提高患者及使用者安全用药意识等方面,来提高药品说明书中儿童用药标注的规范性、严谨性、指导性。
关键词:皮肤外用药品;药品说明书;儿童用药;标注
348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2119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甲基莲心碱抗肿瘤药理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李琦玮,张甘霖,孙旭,王笑民
2019, 30(8)
摘要:目的:了解甲基莲心碱(Nef)抗肿瘤的药理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为该生物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甲基莲心碱”“肿瘤”“Neferine”“Anti-tumor”“Cancer”等中英文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发表于2000年-2018年9月的文献,对Nef抗肿瘤的药理作用及分子机制进行综述。结果:共检索到文献84篇,其中有效文献34篇。结果与结论:Nef是一种提取自莲子心的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具有多重抗肿瘤药理活性。Nef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阻滞肿瘤细胞周期、影响肿瘤细胞的自噬过程,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可通过提高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如影响肿瘤细胞线粒体功能、抑制炎症相关信号通路、阻碍上皮间质性转化进程、协同抗肿瘤药物)、降低化疗药物(如阿霉素、顺铂等)的毒性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近年来,有关Nef的基础研究逐渐增多,但主要集中在体外分子机制研究,而基于体内实验的安全性评价及药理研究十分缺乏。多数研究关注于Nef在细胞水平内与炎症通路、自噬过程、氧化应激反应的关系,但对引起这类反应的上游肿瘤相关靶点的研究仍有待深入开展。此外,Nef要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仍有相当的距离,如何优化药物剂型、提高有效成分生物利用度,是今后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甲基莲心碱;抗肿瘤;药理作用;分子机制;自噬;凋亡;氧化应激;炎症通路;减毒增效
289
|
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1956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大柴胡汤的芍药品种选用及临床应用
陈灵,柳芳,张相林
2019, 30(8)
摘要: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大柴胡汤提供参考。方法:以“大柴胡汤”“芍药”“赤芍”“白芍”“本草考证”“药理活性”“临床应用”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1997年-2018年11月发表的相关文献。通过梳理《伤寒论》《金匮玉函经》《注解伤寒论》《名医别录》《雷公炮炙论》《千金要方》等本草书籍,并结合药理研究,从大柴胡汤中芍药的选用、大柴胡汤的临床应用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55篇,其中有效文献46篇。虽然《伤寒论》中芍药未明确是白芍还是赤芍,但根据赤芍、白芍的炮制方法、功效、药理研究及大柴胡汤的组方配伍来看,大柴胡汤中芍药选用白芍更为合理。临床应用方面,大柴胡汤除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急性胆囊炎、阻塞性黄疸、急性胰腺炎、急性肠梗阻、脂肪肝、腮腺炎、感冒、中风、高血压、头痛、便秘外,还可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跟腱炎、荨麻疹、单纯性肥胖症、失眠等。建议在应用含芍药的经方时,应结合本草考证、功效辨析和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用药的合理性分析,以促进中药应用的有效性。
关键词:大柴胡汤;芍药;赤芍;白芍;临床应用
1710
|
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1837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磷脂-壳聚糖自组装纳米粒的研究进展
董武军,王玮珏,周君卓,刘玉玲
2019, 30(8)
摘要:目的:了解磷脂-壳聚糖自组装纳米粒的研究进展,为新型药物递送载体的研究和开发提供思路。方法:以“壳聚糖”“磷脂”“纳米粒”“自组装”“Chitosan”“Lecithin”“Phospholipid”“Nanoparticles”“Self-assembled”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lsevier、SpringerLink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02年-2018年11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磷脂-壳聚糖自组装纳米粒的形成机制和微观结构、制备方法以及作为药物递送载体的应用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99篇,其中有效文献34篇。带正电荷的壳聚糖与磷脂中负电荷基团通过静电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脂溶性致密内核、壳聚糖包裹带正电荷水化外壳的核壳结构纳米粒;采用常规的溶剂注入法制得的磷脂-壳聚糖自组装纳米粒,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能促进药物渗透吸收和提高生物利用度等,在口服、经皮、眼部及鼻腔黏膜等给药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今后可考虑对壳聚糖或纳米粒表面进行结构修饰和功能性设计,并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如何精准调控自组装纳米粒的微观结构、尺寸大小、药物分布以及功能等。
关键词:磷脂;壳聚糖;自组装纳米粒;药物递送系统
440
|
1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1833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天然产物通过增加活性氧抗肿瘤的研究进展
孟路华,冯蕾,刘振
2019, 30(8)
摘要:目的:了解天然产物通过增加活性氧(ROS)抗肿瘤的研究进展,为发掘新的天然产物类抗肿瘤药物提供参考。方法:以“天然产物”“活性氧”“抗肿瘤”“Natural product”“ROS”“Antitumor”等为关键词,在PubMed、Elsevier、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13-2018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对ROS抗肿瘤作用机制及天然产物通过增加ROS抗肿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312篇,其中有效文献46篇。ROS由线粒体、内质网或药物、射线刺激等生成。ROS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来发挥抗肿瘤作用。黄酮类(柚皮苷、黄岑素、小豆蔻明等)、生物碱类(血根碱、粉防己碱、辣椒碱等)、多酚类(白藜芦醇、香芹酚等)、醌类(紫菜素、白花丹醌等)、皂苷类(地榆皂苷Ⅱ、原薯蓣皂苷等)、萜类(PAG、穿心莲内酯等)以及其他类(如天麻素、鸦胆子苦醇等)天然产物均可通过刺激ROS的生成来调节细胞内相关信号通路、调控凋亡蛋白的表达、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增强细胞内氧化应激、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提高肿瘤细胞对其他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最终实现抗肿瘤的目的。目前,该领域尚缺乏有力的临床研究证据,故仍有待持续开展相关研究。
关键词:天然产物;活性氧;抗肿瘤
359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01850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01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