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首页
关于期刊
期刊简介
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编委会章程
期刊订阅
学术文献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优先出版
虚拟专辑
佳文荐读
电子期刊
投稿助手
投稿流程
投稿须知
作者下载
联系我们
专家中心
审稿指南
审稿策略
声明与制度
出版伦理及文献不端
研究伦理政策
文献查重策略
更正与撤回等
编校制度与职责
开放获取声明
网站责任声明
最新刊期
2020
年
第
31
卷
5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医院药学部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综合管理模式的构建
董淑杰,杨丽,陈晨,孔宪伟,蔡峥,杜雅薇,刘芳,朱锦萍,江华,黄竞,张现化,温剑,李雪,韩涛,郭红英,崔敬,帅瑗,李晶,闫盈盈,刘维,李慧博,杨毅恒,李子健,赵荣生
2020, 31(5)
摘要:目的:为提高医院药学部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应急处理能力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结合COVID-19疫情防控的具体实际和既往相关医院的管理经验,在深入分析医院药学部门的药品供应和质量保障、药品调剂管理、提供临床药学服务及其他相关物资保障等工作职责的基础上,构建医院药学部门COVID-19疫情防控应急综合管理模式,并梳理各环节的注意点和应对措施。结果:医院药学部门COVID-19疫情防控应急综合管理模式包括但不限于人力资源管理、药品和消毒产品供应管理(重点包括关键治疗药品和消毒产品清单制订、管控、库存量调增等)、药品调剂管理(重点包括处方、药房窗口、规划定量储备、退药等管理)、临床药学服务管理(重点包括提供药学信息支持、线上药学服务、监测药物安全性等)、人员防护与消毒(重点包括人员防护以及环境和窗口、设备和容器、纸质处方的消毒等)、捐赠药品专项管理、人员防控知识培训、药学教育与科研管理等环节。结论:COVID-19疫情防控应急综合管理模式有助于医院药学部门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规范管理。COVID-19疫情期间医院药学部门应启动疫情防控应急综合管理模式,加强各个环节的风险控制,在特殊时期发挥好关键职能部门的作用。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医院药学部门;应急综合管理模式
4092
|
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0948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对:基于药品、物资供应与应急管理的防控策略
杨丽,徐晓涵,陈晨,杨光,陈利华,何晓洁,杨毅恒,翟所迪,赵荣生
2020, 31(5)
摘要:目的:为医院药学人员应对新型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做好药品、物资供应与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应用5M1E分析法对疫情防控中药品、物资供应与应急管理所涉及的人员、设备、材料、方法、环境、监测等6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防控策略。结果与结论:在疫情防控的药品、物资供应与应急管理中,主要涉及以医疗机构药学部门药学技术人员为主的人员因素,同时涉及药品贮存、清洁消毒等设备因素,应急药品、消毒产品、体外诊断试剂、应急医疗队药品物资、试验用药品等材料因素,相关管理措施等方法因素,贮存环境和设施等环境因素以及用药情况、药品和物资储备情况等监测因素。针对上述因素,建议加强药学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沟通技巧培训,并加强人文关怀,以提升其岗位胜任、沟通应急处置和心理承受能力;加强设备物资管理,做好设备维护与消毒,以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按循证方法制订应急药品目录,根据消毒防护要求合理选择消毒产品并保证其质量和足量库存,及时采购合格的体外诊断试剂,遵循临床试验相关规范合理管理试验用药品,保障应急医疗队员的药品和物资供应;制订应急预案和标准操作规程,遵循同情用药原则,并做好超说明书用药管理以及药品和物资短缺预警;预留合理的贮存空间,加强环境监控与消毒;加强日常数据的监控与上报,加强质量监控,并接受第三方独立审计。上述策略可有助于药学部门提高药品供给风险识别与应对能力,配合医疗团队开展救治工作。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药品供应;5M1E分析法;应急管理;防控策略
3342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0947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医院药学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暴露防护对策
闫盈盈,袁晓宁,杨毅恒,杨丽,刘芳,翟所迪,赵荣生
2020, 31(5)
摘要:目的:为医院药学人员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的暴露防护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医务人员防护相关指南的推荐,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特点和防控管理的要求,基于暴露防护的基本原则,对医院药学人员工作岗位实际存在的感染暴露风险进行评估,并构建COVID-19疫情下医院药学人员暴露防护对策。结果:经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和感染暴露风险评估,医院药学工作岗位大部分属于低风险暴露岗位,仅个别岗位属于中、高风险暴露岗位。应根据不同药学岗位暴露风险级别,视工作需要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同时应强化人员的感染防护培训,做好工作环境和设施的清洁消毒。结论:COVID-19疫情期间,医院药学人员应践行标准预防原则,基于医院药学的工作岗位特点和暴露风险,按照药学部门确定的暴露风险级别和相关的管理规定进行个人防护,避免过度防护或防护不足,从而保障顺利、安全地开展药学服务。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院药学人员;暴露防护
3069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0945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对的循证药学实践
易湛苗,郭浩,戚师博,周甜甜,赵荣生
2020, 31(5)
摘要:目的: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应对中开展循证药学信息支持的药学工作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以及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20年2月12日,同时检索药品说明书、UpToDate数据库。收集COVID-19的药物治疗进展、禁止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合用的药物信息和药物不良反应信息,并进行总结和评价。结果和结论:共有14篇文献介绍了针对COVID-19的化学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药(如干扰素α/干扰素α-2β、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等)、免疫调节药(如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抗疟药(如磷酸氯喹)等7类20种化学药。现有的药物治疗证据主要来自体外细胞试验或正在进行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证据级别和推荐强度较低(按牛津证据级别评价为5级、推荐意见强度为D级)。对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诊疗方案中推荐可以试用的药物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该药为细胞色素P450(CYP)3A抑制剂,可增加部分抗心律失常药物、抗肿瘤靶向药物、抗菌药物等的血药浓度,应禁止与阿夫唑嗪、伊伐布雷定、胺碘酮等药物合用;该药十分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累及消化系统(腹泻、味觉障碍、呕吐等)、呼吸系统(上呼吸道感染)、内分泌和代谢系统(高胆固醇血症等)、皮肤及附属物(皮疹),临床需加强监测。
关键词:循证药学;新型冠状病毒;药学信息;药物治疗;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不良反应
3665
|
32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0944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基于5M1E分析法建立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医院药学防控策略
应颖秋,任振宇,石伟龙,赵悦,杨丽,赵荣生,翟所迪
2020, 31(5)
摘要:目的: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所致肺炎疫情期间的医院药学防控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基于5M1E分析法,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应对工作中医院药学工作的相关要素,对人员、设备与材料、方法、环境以及监测等5个方面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针对相应的风险建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应对的医院药学感染防控策略。结果与结论:人员策略包括开展药师感染防控培训、关注感染防控中药师身心健康;设备与材料策略包括加强设备消毒管理、加强感染防控物资管理;方法策略包括制订感染防控的应急预案、加强感染防控的个人防控;环境策略包括做好工作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医疗相关物品感染暴露管理、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监测策略包括加强药师感染监测、评估药师防控效果。建立应对COVID-19疫情的防控策略,可以有效地指导药师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关键词:5M1E分析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院药学;感染防控策略
2440
|
19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0943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定点救治医院的药学服务实践
陈靖赜,胡明乐,罗佳薇,张薇,张定宇
2020, 31(5)
摘要:目的:分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的药学服务实践经验,以期为其他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方法:总结分享我院药剂科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药学服务情况,包括疫情防控管理(区域划分、消毒管理、药学人员培训)、药品和消毒品供应以及信息化的合理用药监控和宣教。结果:我院药剂科根据工作人员活动范围、接触人员情况将活动范围划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风险区和半污染区,并执行不同的消毒管理;对药师进行全员培训,内容包括个人卫生防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身体健康状况监测等;在药品和消毒品供应保障中,协助临床制订本院疫情用药目录,针对性地采购药品和消毒品,并进行规范存储;在临床药学室设置24h应答电话,随时接受临床医师对于药品使用的咨询,并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提到的药品从作用机制、特殊人群用药等方面进行比较,制成表格上传共享,帮助临床合理选择治疗用药。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的药学服务是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的复杂工作,药剂科必须积极应对、及时调整策略,以便在提高医疗救治能力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救治医院;药学服务
2348
|
19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0942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公共决策视野下药品临床综合价值的界定、测量与评价
孔凡心,马爱霞,李洪超,唐文熙
2020, 31(5)
摘要:目的:为我国公共决策视野下评估及应用药品临床综合价值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方法:结合相关文件和文献、其他国家或地区药品临床综合价值指标,确定我国药品临床综合价值评价的核心指标,对各指标概念及评价方法进行梳理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与结论:笔者建议我国药品临床综合价值评价的核心指标为安全性与有效性、经济性与可支付性、可及性与公平性、依从性、适宜性。其中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可支付性和依从性的概念界定清晰,评价方法系统,数据来源充分,研究设计国际间存在共识。可及性尚未有统一定义,包含可获得性、可供应性、可利用性、可负担性和用药及时性。公平性概念界定清晰,评价方法系统,但数据来源不够充分。适宜性通过药品适宜性指数进行评价但缺乏清晰的概念界定。以有效性为例,有效性包括中间指标、结果指标和生命质量指标,常采用流行病学研究、系统评价与专家共识确认。笔者建议在选取或制订药品临床综合价值指标时尽可能采用真实世界的研究数据,借助多准则决策分析,由专业评估机构提供技术支持,配合专家和研究人员对上述指标赋权,形成不同公共决策部门对于一项药品的临床综合价值判断,从而决定是否采购、临床使用和纳入医保。
关键词:公共决策视野;药品临床综合价值;测量;评价;决策
228
|
1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0941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美国Medicare支付方式改革历程和驱动因素及对我国的启示
朱梓荣,张伶俐,颜建周,邵蓉
2020, 31(5)
摘要:目的:为深化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分析美国老人保险(Medicare)支付方式的具体改革历程及改革的驱动因素,结合我国目前支付方式改革的背景,提出推进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建议。结果与结论:美国Medicare支付方式历经后付制、预付制、按价值支付3个阶段,分别采用按服务项目付费、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RGs)、按服务价值付费的支付方式。其变革是美国技术、政治、社会文化3个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合理诊疗与控费的需求推动后付制向预付制转变,而服务质量危机、服务成本上升及医患矛盾驱使着支付方式向按价值支付转变。支付方式改革对美国Medicare产生了一定积极影响,降低了医疗费用支出,提升了服务质量。建议我国可借鉴美国Medicare支付方式改革经验,在目前DRGs试点的基础上,推进全国范围内预付制改革,同时为避免美国后期出现的服务质量危机,需引入按价值支付理念,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并加强全流程的监管配套制度建设,以保障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美国老人保险;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驱动因素
322
|
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0940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澳大利亚药品安全治理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陈佳妮,陈永法
2020, 31(5)
摘要:目的:为改进我国药品安全治理相关支撑体系提供借鉴。方法:通过分析澳大利亚药品安全治理的主要方式、特点及成效,初步提出建设我国药品安全治理制度的建议。结果与结论:澳大利亚主要通过联邦和州/领地政府进行分工合作、与不同相关主体分别开展政策磋商、基于产业发展水平引导产业主体自律、支持行业参与药品广告监管等方式开展药品安全治理;澳大利亚药品安全治理具有搭建信息共享平台而增加政府工作透明度、开展针对性教育提高参与主体治理能力等特点;取得了药品召回事件发生状况显著改善、利益相关者对药品监管部门沟通活动的满意度大幅提升等成效。相较之下,我国相关主体参与药品安全治理的意识和能力尚不强,保障这些主体参与的制度也尚未健全。建议通过更加注重上下级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互动、对非政府主体负责人开展针对性宣教或培训、落实非政府主体的政策磋商权利以及基于行业主体的自我管理能力引导其自律等方面,初步构建我国的药品安全治理体系,提高治理效率。
关键词:澳大利亚;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启示
149
|
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0939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红花保存年限、有效成分含量和颜色值的相关性分析
王洁,苏少锋,姚仁川,任超翔,裴瑾,陈江
2020, 31(5)
摘要:目的:考察红花保存年限、有效成分含量与颜色值的相关性,为不同保存年限的红花药材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来自同一产地的不同保存年限(0、1、2年,各8批)的24批红花药材为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和山柰酚的含量,采用分光测色仪测定其粉末颜色值[明暗程度值(L*)、红绿色色调值(a*)、黄蓝色色调值(b*)],并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其保存年限、有效成分含量和颜色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保存1年或2年的药材中山柰酚含量仍较高(分别为0.161%、0.061%),但药材中HSYA含量随着保存年限的延长而降低(保存0、1、2年的药材中HSYA平均含量分别为2.46%、1.58%、1.51%),且药材颜色变暗(a*值降低)。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SYA含量与颜色值L*、a*呈显著正相关(r=0.430、0.781,P<0.05或P<0.01),HSYA含量与保存年限呈显著负相关(r=-0.777,P<0.01),其余各变量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保存年限越长,红花药材颜色越深、HSYA含量越低,故该药材不宜过年或多年保存。
关键词:红花;保存年限;羟基红花黄色素A;山柰酚;色泽;品质;相关性分析
230
|
1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0937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金荞麦中优效组分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颜学玲,时政,张云
2020, 31(5)
摘要:目的:研究金荞麦中优效组分的药理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基于网络药理学,以类药性(DL)>0.18和生物利用度(OB)>30%为标准,借助中药整合药理学计算平台(TCMSP)筛选金荞麦中的优效组分;利用药效基团匹配与潜在识别靶标数据库(PharmMapper)获取金荞麦优效组分的潜在作用靶点;利用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DAVID)对获得的靶点蛋白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数据库(KEGG)信号通路分析和基因本体(GO)生物过程(包括生物过程、分子功能及细胞组分)富集分析(均以P<0.05为标准)。结果:从金荞麦中共筛选出15种优效组分[如槲皮素、木犀草素、原矢车菊素B1、(+)儿茶素、β-谷甾醇等]和114个潜在作用靶蛋白[如雌二醇17-β-脱氢酶1、环腺苷酸(cAMP)特异性3,5-环磷酸二酯酶4D、维生素D3受体、尿苷胞苷激酶2、HRAS基因编码的三磷酸尿苷酶等];涉及34条重要通路,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和胰岛素信号通路,其中与癌症相关的通路11条,与代谢相关的通路7条,与内分泌系统相关的通路4条;涉及的分子功能有类固醇激素受体活性、配体依赖的核受体活性、蛋白激酶活性等,细胞组分有细胞液、细胞碎片、可溶性部分等,生物过程有细胞凋亡的调节、有机物反应的过程、内源性刺激反应的过程等。结论:金荞麦可能通过MAPK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趋化因子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等发挥抗肿瘤、抗炎及调节糖脂代谢的作用。
关键词:金荞麦;优效组分;网络药理学;靶点蛋白;信号通路;分子机制
173
|
9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0936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盐酸班布特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
杜孟姣,钟艳梅,邓善滨,余楚钦,陈莉诗,蔡延渠
2020, 31(5)
摘要:目的:研究盐酸班布特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机制,并寻找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盐酸班布特罗组(3.3mg/kg),每组10只。模型组、盐酸班布特罗组大鼠采用烟熏联合脂多糖滴注法建立COPD模型。造模成功后,盐酸班布特罗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45d。末次给药后,采集各组大鼠血清样品及肺泡灌洗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液质联用(LC-MS)技术检测血清代谢物并进行代谢组学分析。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法筛选并鉴定差异代谢物,再结合相关文献找出潜在生物标志物,并利用MetPA分析平台对其进行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盐酸班布特罗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IL-6、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代谢组学、OPLS-DA结果显示,共发现21个差异代谢物,其中12个为潜在生物标志物(包括马来酰丙酮酸、羟基丙酮酸、羟基丙二酸半醛等),且盐酸班布特罗可显著降低马来酰丙酮酸、甲基硒代半胱氨酸、5-脱氧-D-葡萄糖醛酸等标志物的水平(P<0.05),升高羟基丙酮酸、羟基丙二酸半醛、丙二酸等标志物水平(P<0.05);生物标志物主要富集于戊糖磷酸途径、乙醛酸和三羧酸代谢通路,其次富集于肌醇磷酸代谢通路、精氨酸与酪氨酸代谢通路和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代谢通路。结论:盐酸班布特罗改善COPD的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调节因子IL-6、TNF-α水平有关,还可能与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脂质代谢等通路有关。
关键词:盐酸班布特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制;生物标志物;代谢组学;液质联用;大鼠
135
|
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0935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采集地衢枳壳中12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冯敬骞,胡卫南,徐礼萍,李姜言,王思为,宋剑锋
2020, 31(5)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衢枳壳中12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ExtendC18,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330nm,进样量为10μL。测定不同采集地的10批衢枳壳样品中12种黄酮类成分(圣草次苷、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柚皮素、橙皮苷、新橙皮苷、水合橙皮内酯、木犀草素、橙皮内酯、川陈皮素、桔皮素、橙皮油内酯)的含量。结果:圣草次苷、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柚皮素、橙皮苷、新橙皮苷、水合橙皮内酯、木犀草素、橙皮内酯、川陈皮素、桔皮素、橙皮油内酯检测的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1.65~16.51、4.50~45.02、35.41~354.12、4.11~41.12、2.29~22.86、34.96~349.56、1.42~14.15、1.50~15.04、1.83~18.28、1.51~15.08、1.61~16.12、1.28~12.84μg/mL(r均大于0.9997);检测限分别为0.1651、0.4502、3.5412、0.4112、0.2286、3.4956、0.1415、0.1504、0.1828、0.1508、0.1612、0.1284μg/mL;定量限分别为0.5478、1.4874、11.6633、1.3603、0.7583、11.5949、0.4663、0.4971、0.6012、0.4999、0.5323、0.4246μg/mL;精密度(n=6)、重复性(n=6)、稳定性(24h,n=7)试验的RSD均小于3%;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50%、99.61%、98.18%、98.85%、98.48%、98.50%、98.25%、99.91%、103.13%、98.82%、98.44%、100.29%(RSD=1.49%~2.38%,n=6)。10批不同采集地衢枳壳样品中,上述12个成分的含量分别为1.9955~2.6488、4.3177~5.0051、33.2155~34.0546、3.1404~3.4715、3.2212~3.7488、42.7466~44.0266、0.2027~0.2394、0.1912~0.2088、0.0803~0.0979、0.2919~0.3071、0.1199~0.1491、0.0827~0.0898mg/g。结论: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简便、高效,可用于同时测定衢枳壳中12个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并为衢枳壳质量控制标准的建立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衢枳壳;黄酮类成分;柚皮苷;新橙皮苷;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215
|
7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0933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HPLC法测定圣愈汤冻干粉中4个指标成分的含量
董丹华,刘玉军,李亚男,胡祥昊,孙平,李婷,刘菊妍,高鹏
2020, 31(5)
摘要:目的:建立测定圣愈汤冻干粉中阿魏酸、毛蕊花糖苷、藁本内酯、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批冻干粉样品4种成分含量。测定阿魏酸、毛蕊花糖苷、藁本内酯的色谱柱为InertsilODS-SPC18,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30nm,检测器为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测定黄芪甲苷的色谱柱为KromasilC18,流动相为乙腈-水(32∶68,V/V),检测器为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为100℃,载气(空气)流量为2.5L/min,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阿魏酸、毛蕊花糖苷、藁本内酯和黄芪甲苷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05015~10.03μg(r=0.9998)、0.06780~13.56μg(r=0.9999)、0.05730~11.46μg(r=0.9995)、1.128~11.28μg(r=0.9993);检测限分别为2.12×10-4、1.30×10-3、8.02×10-4、1.09×10-3μg,定量限分别为7.43×10-4、3.87×10-3、2.34×10-3、3.36×10-3μg;精密度、稳定性(12h)、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2%(n=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6%(RSD=0.83%,n=6)、100.9%(RSD=1.07%,n=6)、98.8%(RSD=0.84%,n=6)和101.3%(RSD=0.99%,n=6)。3批样品中阿魏酸、毛蕊花糖苷、藁本内酯和黄芪甲苷的含量分别为1.225~1.248、0.413~0.424、0.325~0.332、0.394~0.404mg/g(批间RSD<1.5%)。结论: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稳定性、重复性好,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圣愈汤冻干粉中阿魏酸、毛蕊花糖苷、藁本内酯和黄芪甲苷的含量。
关键词:圣愈汤;冻干粉;高效液相色谱法;阿魏酸;毛蕊花糖苷;藁本内酯;黄芪甲苷;含量测定
147
|
9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0932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非达霉素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检查方法研究
王娅莉,刘月,班璐,李晓露,程晓昆,任风芝,张雪霞
2020, 31(5)
摘要:目的:建立非达霉素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检查方法。方法:分别考察正相-紫外检测器色谱系统、反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色谱系统、反相-紫外检测器色谱系统对非达霉素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检出能力,优选出最佳色谱系统。建立有关物质检查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EclipseXDBC18,流动相A为0.2%三乙胺缓冲液(pH3.8)-乙腈(55∶45,V/V)、流动相B为0.2%三乙胺缓冲液(pH3.8)-乙腈(20∶80,V/V)(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30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10µL;以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计算有关物质含量。结果:非达霉素在正相-紫外检测器色谱系统下不能有效分离杂质C、F,在反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色谱系统下仅能检出杂质C、D、E、F4个杂质;在反相-紫外检测器色谱系统下可检出11个杂质,故以此系统进行有关物质检查。在方法学考察中,非达霉素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5~20.0μg/mL(R2=0.9999);检测限为0.05ng,定量限为0.15ng;重复性、中间精密度试验的RSD均小于2.0%(n=6);平均回收率为98.4%(RSD为3.6%,n=9)。3批非达霉素原料药中杂质含量分别为0.53%、0.51%、0.51%。结论:非达霉素在反相-紫外检测器色谱系统下进行杂质检查效果最好;建立的有关物质检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非达霉素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检查。
关键词:非达霉素;高效液相色谱法;正相色谱;反相色谱;紫外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有关物质
126
|
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0930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硝酸甘油片参比制剂与仿制制剂的体外质量一致性评价
孙婷,姜建国,张菁,张西如,徐艳梅,王柳,蒋凝
2020, 31(5)
摘要:目的:考察国内硝酸甘油片仿制制剂与参比制剂(原研药)的体外质量一致性。方法:参照硝酸甘油片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X20010267测定硝酸甘油片1批参比制剂(A厂家)和4批仿制制剂(B、C、D、E厂家)中硝酸甘油和有关物质的含量。采用溶出度测定方法中的桨法,转速为50r/min,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上述5批制剂在4种不同溶出介质(pH1.2盐酸溶液、pH4.0醋酸盐缓冲液、pH6.8磷酸盐缓冲液、水)中10min内的溶出量,计算累积溶出度,绘制溶出曲线,并以2、5、8min时的累积溶出度计算相似因子(f2),评价溶出曲线的相似性。结果:A、B、C、D、E厂家制剂中硝酸甘油含量分别为99.8%、98.3%、94.0%、93.3%、96.7%(n=2),有关物质含量分别为0.46%、0.55%、0.63%、0.72%、0.49%(n=2)。以A厂家参比制剂为对照,在pH1.2盐酸溶液中B、C、D、E厂家仿制制剂的f2分别为74、28、25、67,在pH4.0醋酸盐缓冲液中的f2分别为76、26、28、84,在pH6.8磷酸盐缓冲液中的f2分别为79、39、35、71,在水中的f2分别为69、32、37、62。结论:本方法适用于硝酸甘油片仿制制剂的体外质量一致性评价。与参比制剂比较,C、D厂家的仿制制剂主药含量较低,体外溶出曲线不具有相似性。
关键词:硝酸甘油片;仿制制剂;参比制剂;溶出介质;溶出曲线;相似性;体外质量;一致性评价
312
|
2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0928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不同透皮吸收促进剂对黄绵马酸BB乳膏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
梁玉婷,刘小赟,潘敬灵,吴小诗,黄晓彤,唐春萍,沈志滨
2020, 31(5)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透皮吸收促进剂对黄绵马酸BB乳膏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分别制备含1%氮酮、2%氮酮、3%氮酮、4%氮酮、1%薄荷醇、1%丙二醇、1%油酸、1%氮酮+1%薄荷醇、1%氮酮+1%丙二醇、1%氮酮+1%油酸、1%薄荷醇+1%丙二醇等11种不同透皮吸收促进剂的黄绵马酸BB乳膏。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以离体雄性大鼠腹部皮肤为透皮屏障,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接受液中黄绵马酸BB含量,并计算24h内的单位面积累积透过量(Q24h)和经皮渗透速率(Jss);同时与无透皮吸收促进剂的黄绵马酸BB乳膏进行比较,计算增渗比(ER)。结果:含上述11种透皮吸收促进剂的黄绵马酸BB乳膏的Q24h分别为(82.96±7.15)、(80.17±0.66)、(78.22±1.87)、(73.53±1.24)、(35.65±2.23)、(34.02±1.73)、(42.68±2.66)、(33.94±1.37)、(34.16±1.54)、(46.78±1.21)、(43.66±1.69)μg/cm2,Jss分别为(5.26±0.10)、(4.69±0.12)、(4.45±0.45)、(4.00±0.06)、(3.74±0.33)、(3.23±0.18)、(3.73±0.53)、(3.14±0.47)、(3.54±0.11)、(3.98±0.34)、(4.34±0.14)μg(/cm2·h),ER分别为2.055、1.831、1.738、1.564、1.462、1.263、1.456、1.227、1.385、1.557、1.698。结论:以上透皮吸收促进剂均可增强黄绵马酸BB乳膏的透皮吸收作用,其中以1%氮酮的作用最强。
关键词:黄绵马酸BB乳膏;透皮吸收促进剂;经皮渗透;体外
156
|
8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0927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咳清胶囊的质量标准提高研究
刘学,邱红燕,彭静,刘春艳,曲书阅,马莹,许乾丽,沈祥春,陶玲,茅向军
2020, 31(5)
摘要:目的:完善和提高咳清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根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0502法对咳清胶囊中吉祥草、桑白皮进行薄层色谱(TLC)鉴别[展开剂分别为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酸(10∶4∶0.2,V/V/V)、乙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12∶2∶1,V/V/V)];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咳清胶囊中吗啡、磷酸可待因的含量[色谱柱为XBridgeC18,流动相为乙腈-0.01mo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以5%磷酸溶液调节pH至2.7)(5∶95,V/V),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10µL]。结果:在吉祥草、桑白皮供试品TLC图谱中,与对照药材图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且阴性对照无干扰。吗啡、磷酸可待因检测进样量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30156~2.11090、0.06493~0.45452µg(r=0.9999、0.9999),检测限分别为0.00010、0.00128µg,定量限分别为0.00034、0.0425µg,精密度、稳定性(12h)、重复性、耐用性试验的RSD均小于3%(n=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18%、95.95%(RSD=1.78%、2.07%,n=6)。18批咳清胶囊样品中吗啡、磷酸可待因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97~1.37、0.16~0.37mg/g。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咳清胶囊吉祥草、桑白皮的TLC鉴别方法以及吗啡、磷酸可待因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专属性强,提升和完善了该制剂的质量标准。
关键词:咳清胶囊;质量标准;吗啡;磷酸可待因;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167
|
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0925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UPLC-Q-Exactive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率质谱法同时测定参芪健胃颗粒中8个成分的含量
吴丹,刘斌,邹瑜
2020, 31(5)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参芪健胃颗粒中绿原酸、芍药苷、橙皮苷、甘草酸铵、柠檬苦素、川陈皮素、橘皮素、党参炔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Q-Exactive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率质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GoldC18,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4mL/min,柱温为35℃,进样量为1μL;采用加热型电喷雾离子源,以正离子检测模式,在质荷比100~1000范围内进行高分辨率全扫描。通过提取目标化合物的精确质量数进行定量,测定2个厂家共3批样品中8个成分的含量。结果:绿原酸、芍药苷、橙皮苷、甘草酸铵、柠檬苦素、川陈皮素、橘皮素、党参炔苷8个成分的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12~1.46、3.51~42.15、2.71~32.55、1.76~21.10、0.04~0.46、0.04~0.24、0.02~0.21、0.01~0.25μg/mL(r≥0.9990);定量限分别为6.06、0.04、0.03、0.02、7.60、0.05、0.02、6.25ng/mL;检测限分别为3.03、0.01、0.01、0.01、3.80、0.01、0.01、2.50ng/mL;精密度、重复性及稳定性(24h)试验的RSD均小于5%(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3.16%~97.78%(RSD≤5%,n=6);3批样品中8个成分的含量分别为12.62~13.20、265.01~472.26、234.20~278.90、173.10~255.74、2.32~2.83、2.37~3.58、0.79~1.22、0.91~1.78μg/g。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且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可为参芪健胃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Q-Exactive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率质谱法;参芪健胃颗粒;含量测定
213
|
1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0924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鞣花酸对变异链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及机制研究
闫莉,周晓英
2020, 31(5)
摘要:目的:研究鞣花酸对变异链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及可能机制,为其防治龋病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复方氯己定含漱液为阳性对照、5%二甲基亚砜(DMSO)溶液为阴性对照,采用打孔法抑菌试验测定抑菌圈直径考察50、25、12.5、6.25、3.125、1.5625mg/mL鞣花酸对变异链球菌的抑菌效果,并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其对变异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以5%DMSO溶液为阴性对照,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1/8MIC、1/4MIC、1/2MIC、MIC鞣花酸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并在荧光染色后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1/2MIC鞣花酸作用后生物膜的结构变化;分别采用苯酚硫酸法和还原型辅酶Ⅰ氧化法考察1/8MIC、1/4MIC、1/2MIC、MIC鞣花酸对变异链球菌细胞外多糖(EPS)的抑制率和细胞外基质中乳酸脱氢酶(LDH)活力的影响。结果:12.5~50mg/mL鞣花酸对变异链球菌产生了直径均大于15mm的抑菌圈,50mg/mL鞣花酸作用下抑菌圈直径与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相当。鞣花酸对变异链球菌的MIC、MBC分别为12.5、25mg/mL。1/8MIC~MIC鞣花酸作用后细菌生物膜的存活率较阴性对照显著降低(P<0.01),且呈剂量依赖趋势,MIC鞣花酸作用后细菌生物膜的存活率仅为(16.41±1.346)%;荧光染色后显微镜下可见,1/2MIC鞣花酸作用后细菌生物膜结构被破坏;1/8MIC~MIC鞣花酸作用后细菌水不溶性EPS和水溶性EPS的抑制率较阴性对照均显著升高(P<0.01),1/4MIC~MIC鞣花酸作用后细胞外基质中LDH活力较阴性对照均显著升高(P<0.01),且呈剂量依赖趋势。结论:鞣花酸对变异链球菌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PS产生、降低细菌的黏附、破坏细菌细胞膜有关。
关键词:鞣花酸;变异链球菌;细菌生物膜;体外;抑菌作用;机制
282
|
1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0923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转移性肾癌一线治疗药物舒尼替尼、索拉非尼和培唑帕尼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文献研究
刘海娇,吴玉霞,徐伟
2020, 31(5)
摘要:目的:评估转移性肾癌一线治疗药物舒尼替尼、索拉非尼和培唑帕尼的经济性,为医保目录调整、临床用药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转移性肾癌“”舒尼替尼“”索拉非尼“”培唑帕尼“”成本-效果“”成本-效用“”成本-效益“”经济性分析”等为中文检索词,以“Metastaticrenalcellcarcinoma”“mRCC”“Sunitinib”“Sorafenib”“Pazopanib”“Cost-effectiveness”“Cost-utility”“Cost-bene-fit“”Economicanalysis”等为英文检索词,在PubMed、WebofScience、theCochrane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维普网等数据库中检索2006年1月1日-2019年7月15日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使用卫生经济学评价报告标准共识(CHEERS)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取相关数据后定性比较舒尼替尼、索拉非尼、培唑帕尼治疗转移性肾癌的有效性和经济性。结果:纳入文献10篇,7篇文献的总符合率均在75.00%以上。其中,对比舒尼替尼与索拉非尼方案的4篇文献研究中,3篇文献研究指出舒尼替尼为绝对优势方案,1篇文献研究指出索拉非尼更有经济性;对比舒尼替尼与培唑帕尼方案的6篇文献研究中,4篇文献研究指出培唑帕尼为绝对优势方案,2篇文献研究指出舒尼替尼更有经济性。结论:大多数情况下,培唑帕尼治疗转移性肾癌的有效性和经济性强于舒尼替尼和索拉非尼,但真实世界数据的研究显示舒尼替尼更有经济性。
关键词:舒尼替尼;索拉非尼;培唑帕尼;药物经济学评价;文献研究;系统评价
346
|
1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0922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右美托咪定用于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术中控制性降压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王丽,孙文冲,裴凌
2020, 31(5)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右美托咪定对比其他控制性降压药用于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术中控制性降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BSCO、Springer、Ovid、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获取相关文献,同时手工检索相关专业杂志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收集右美托咪定(试验组)对比其他控制性降压药物(对照组)用于鼻内镜手术术中控制性降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并采用改良Jadad质量记分法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5.3统计学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RCT,合计49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降压药补充患者数比例[OR=0.37,95%CI(0.21,0.65),P=0.0006]和术中出血量[MD=-77.74,95%CI(-99.52,-55.96),P<0.001]更少,拔管时平均动脉压[MD=-13.40,95%CI(-16.24,-10.56),P<0.001]和拔管时心率[MD=-30.13,95%CI(-33.40,-26.87),P<0.001]等血流动力学更稳定,Fromme术野质量评分更低[MD=-0.80,95%CI(-0.96,-0.65),P<0.001],寒颤[OR=0.37,95%CI(0.18,0.75),P=0.006]和恶心呕吐[OR=0.28,95%CI(0.14,0.59),P=0.008]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结论:右美托咪定在鼻内镜手术术中控制性降压的效果和安全性具有一定优势。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控制性降压;功能性鼻内镜手术;Meta分析
113
|
7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0921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成都市社会药房慢病管理服务现状调查研究
王静,张臣宇,吴迪,胡晓雯,甘磊,胡明,周乃彤
2020, 31(5)
摘要:目的:为社会药房开展慢病管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设计《成都市社会药房慢病管理服务现状调查问卷》,采用配额抽样法,于2018年5-7月抽取成都市5个主城区的社会药房(每家药房发放1份问卷),对其基本情况及慢病管理服务开展情况、慢病管理服务的认知情况、慢病管理服务面临的挑战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并提出改进建议。结果与结论:共发放问卷272份,回收有效问卷252份(有效回收率为92.65%)。共189家(75.00%)社会药房开展了慢病管理服务,其中112家(59.26%)开展时间为1~3年,87家(46.03%)设立了服务专区,68家(35.98%)配备了专职专员,54家(28.57%)配备了兼职人员,且多为执业药师,116家(61.37%)药房针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次数主要为1~2次/年。开展的慢病管理服务项目包括基础指标检测(176家,93.12%)、建立健康档案(142家,75.13%)、合理用药指导(163家,86.24%)等;调查认为慢病管理服务的实质性收益包括改变患者健康状态(163家,86.24%)、提升患者对药房及工作人员的信任度(141家,74.60%)、改善患者生命质量(129家,68.25%)等;50%以上的药房面临着驻店执业药师数量有限(102家,53.97%)、难以组建专业团队(112家,59.26%)、患者对慢病管理服务缺乏信任(101家,53.44%)等挑战。成都市社会药房慢病管理服务处于积极探索初期,可为患者及药房带来诸多收益,有利于医疗卫生政策的推进,但同时存在部分薄弱环节。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加大政策法规的支持力度;社会药房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依托“互联网+”优势,满足公众多样化的药学服务需求;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慢病患者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关键词:成都;社会药房;慢病管理服务;现状;问题;问卷调查
272
|
1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0920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分层加权TOPSIS法在某院沙格列汀合理用药评价中的应用
李燕,沈爱宗,朱鹏里,周婉,方明,倪伟建,魏伟,唐丽琴
2020, 31(5)
摘要:目的:为科学评价沙格列汀的用药合理性提供方法参考。方法:以沙格列汀的说明书、临床指南、临床路径及相关参考文献为依据,由某院临床内分泌科和药学专家共同商讨制定沙格列汀用药合理性的评价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评价标准的各项指标进行赋权,并通过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法)对该院2018年11月-2019年4月的106份病例资料中沙格列汀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合理用药评价。结果:共建立了6个一级指标与12个二级指标,指标权重占比较高的前3个指标分别为适应证(权重为0.25)、给药剂量及调整(权重为0.21)、给药频次(权重为0.15)。在106个病例中,合理用药者占比39.6%,基本合理用药者占比51.0%,不合理用药者占比9.4%,且采用加权TOPSIS法所得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结论:运用基于AHP加权的TOPSIS法对沙格列汀进行用药合理性评价的方法切实可行。
关键词:沙格列汀;层次分析法;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合理用药评价
143
|
1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0918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临床药师对1例布鲁氏菌病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的用药分析
尹雪妍,李静,张永军
2020, 31(5)
摘要:目的:为布鲁氏菌病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对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男性布鲁氏菌病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进行分析,参考布鲁氏菌治疗指南及国内外临床资料,结合该患者肝功能异常变化提出用药建议。结果:该患者为慢性期感染,中度肝损伤,其肝功能异常为布鲁氏菌病常见的并发症。医师与药师会诊后,考虑到患者肝功能异常,首先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0.5g,qd)进行抗感染治疗;待肝功能好转后,停用左氧氟沙星,改为静脉滴注利福平(0.6g,qd)和口服多西环素(100mg,bid)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静脉滴注还原型谷胱甘肽(1.8g,qd)和甘草酸二铵(150mg,qd)进行抗炎保肝治疗。治疗期间临床药师密切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并对患者进行相关治疗的用药教育,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用药10d后,患者虽有部分肝功能指标没有恢复正常,但布鲁氏菌感染及肝功能异常症状好转,出院继续口服相同剂量的利福平和多西环素进行院外治疗。结论:布鲁氏菌病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时,抗感染治疗应作为主要的治疗目标。临床药师应通过参考相关指南并结合临床实际,协助医师调整治疗方案,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肝功能异常;临床药师;合理用药
231
|
1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0918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生物膜纳米载药系统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田野,张阳,王骁勇,刘刚
2020, 31(5)
摘要:目的:综述生物膜纳米载药系统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为肿瘤免疫治疗的纳米药物设计及临床转化提供思路。方法:以“肿瘤免疫治疗”“生物膜纳米系统”“药物靶向递送”“抗原递呈”“纳米载体”“肿瘤疫苗”“Tumorimmunotherapy”“Bionicmembranenanosystems“”Drugtargeteddelivery“”Antigenpresentation“”Nanocarrier“”Tumorvaccine”等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Elservier、SpringerLink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00年1月-2019年10月发表的相关文献,总结生物膜纳米载药系统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379篇,其中有效文献52篇。生物膜纳米系统在免疫刺激性细胞因子(利用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内疏水外亲水的特性,形成天然的载药空腔负载化疗药,同时利用细胞膜表面的功能性蛋白对免疫刺激因子的吸附作用,以达到化疗和免疫治疗的协同作用)、单克隆抗体[如用红细胞膜包被抗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单克隆抗体(mAb),以增加抗体类生物药物在体内的长效循环和细胞摄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将PD-L1表达在293T细胞膜上,有助于打破树突状细胞的免疫沉默)、肿瘤疫苗(利用肿瘤细胞自身细胞膜包裹免疫佐剂,获得伪装后的仿生纳米疫苗,以刺激T细胞的增殖和免疫应答)等肿瘤免疫治疗策略方面均具有重要的应用。生物膜纳米载体能够有效保护免疫相关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生物活性,并通过肿瘤细胞细胞膜和免疫细胞细胞膜等生物膜表面特殊的理化性质实现药物的靶向递送和肿瘤微环境的刺激,提高肿瘤免疫治疗效果。
关键词:肿瘤免疫治疗;生物膜纳米系统;药物靶向递送;抗原递呈
437
|
2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0917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