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首页
关于期刊
期刊简介
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编委会章程
期刊订阅
学术文献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优先出版
虚拟专辑
佳文荐读
电子期刊
投稿助手
投稿流程
投稿须知
作者下载
联系我们
专家中心
审稿指南
审稿策略
声明与制度
出版伦理及文献不端
研究伦理政策
文献查重策略
更正与撤回等
编校制度与职责
开放获取声明
网站责任声明
最新刊期
2021
年
第
32
卷
12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互联网+”背景下处方外流推进障碍与对策分析——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
吴培,董晨东,茅宁莹
2021, 32(12)
摘要:目的:为我国利用“互联网+医疗”推进处方外流进程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构建“互联网+”背景下处方外流的利益相关者模型,通过分析导致处方外流受阻的相关利益主体(医院、患者、政府、药店和第三方问诊平台等)及其诉求,对“互联网+”背景下处方外流推进障碍及其成因作进一步梳理,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结果与结论“:互联网+医疗”通过提升患者就诊途径中各环节的便捷性加速了处方外流的进程,但利用“互联网+医疗”继续推进处方外流仍存在处方来源、患者流量、配套政策和体系建设等方面的障碍。其成因在于医院的经营压力和诊疗需求;处方外流承接方无法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政府监管和体系建设难度较大;第三方问诊平台和网上药店的监管模式尚未成熟,平台技术研发仍需突破。在“互联网+”背景下继续推进处方外流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配套法规体系;打破地域限制,构建统一化、标准化的处方流转信息平台;制订医院处方外流考核标准和激励机制;提升第三方平台和药店的处方承接能力;加强患者的宣传教育,增强其渠道认知和风险意识,最终形成各利益主体共同发展、相互协作的处方外流探索模式,从而推进处方外流。
关键词:互联网+;处方外流;利益相关者;互联网+医疗;电子处方流转
120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836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基于德尔菲法的藏药“蒂达”药用资源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刘师佺,周玉碧,李啟恩,佟海英,黄先菊
2021, 32(12)
摘要:目的:为促进藏药“蒂达”的药用资源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德尔菲法。查阅文献资料,确定咨询问题,采用线上函询和现场发放调查问卷两种方式向从事藏医药临床、科研、教学及生产的专家进行咨询,对目前“蒂达”药材资源及其使用中存在的分歧和问题进行评价,直至基本达成一致,最终确定藏药“蒂达”药用资源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条目。结果与结论:两轮函询共有33位专家参与。根据文献调研结果,第1轮设置函询指标16个;之后根据专家意见修改指标体系,第2轮设置函询指标18个。经过两轮函询,最终在藏药“蒂达”的基原名称、质量标准和临床应用等3方面的16个条目达成共识,2个关于“蒂达”的特征以及配伍用药的条目暂未达成共识。达成共识的16项内容涵盖了“蒂达”基原名称及地理信息的流变“、蒂达”药材的合理选药“、蒂达”临床用药有效性与安全性等主要内容。
关键词:德尔菲法;藏药;蒂达;药用资源;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85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835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基于主题框架分析法的广东省零售药店分级分类管理政策实施现状分析
钟桂鸿,张茜,吴其聪,余清雅,刘佐仁
2021, 32(12)
摘要:目的:为广东省顺利推行零售药店分级分类管理政策、相关部门科学监管零售药店助力。方法:采用关键人物访谈法,对广东省药品监管部门专家、零售药店负责人、高校相关政策研究专家共68位进行深度访谈,并采用主题框架分析法对质性访谈资料进行处理,就广东省零售药店分级分类管理政策的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建议进行汇总。结果与结论:广东省的零售药店分级分类管理政策实施情况总体良好,各级药品监管部门能够按照政策要求开展日常监管;零售药店能严格按照分级分类管理政策规范经营,并建立了较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但仍存在政策执行难度较大、政策明确性不足,政府监管部门监管压力和监管风险增加,零售药店经营成本上升、经营压力增大,执业药师数量缺口大“、挂证”行为难查处,偏远地区药店生存困难、社会公众的用药便利性受到一定影响等问题。建议完善政策内容、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强化监管队伍建设,加大政策宣传,完善对执业药师“挂证”行为查处的方式方法,帮助零售药店开展多元化、连锁化经营等。政府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政策内容,积极调整监管方式方法,使该项政策能更好地贯彻实施。
关键词:广东省;零售药店;分级分类管理;政策实施现状;主题框架分析法
123
|
1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834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荆芥及其复方制剂中胡薄荷酮的含量
李萍,胡爽,白小红,毕小平
2021, 32(12)
摘要:目的:建立荆芥饮片及其复方制剂中胡薄荷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HF-LPME-HPLC)。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胡薄荷酮富集倍数为考察指标,样品相溶液盐(NaCl)浓度、萃取时间、搅拌速度为考察因素,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化荆芥饮片及其复方制剂(以复方荆芥颗粒为例)的HF-LPME条件,并进行验证。采用HPLC法测定胡薄荷酮的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C18,流动相为甲醇-0.3%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2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20μL。以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荆芥饮片项下HPLC法为参照,验证本研究所建HF-LPME-HPLC法的可行性。结果:HF-LPME最优条件为以正壬醇为萃取溶剂,在pH为7、NaCl浓度为11%的样品相溶液中,以800r/min搅拌萃取36min。HPLC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胡薄荷酮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05~5μg/mL(r=0.9990);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4、1.3ng/mL;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分别为1.8%~4.0%、1.5%~4.1%(n=3);重复性、稳定性(24h)试验的RSD均小于8%(n=6);荆芥饮片和复方荆芥颗粒中胡薄荷酮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6%~105.1%、97.2%~102.3%,RSD分别不高于4.1%和6.2%(n=3)。采用药典方法和本研究建立方法测得荆芥饮片中胡薄荷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84mg/g(RSD=4.3%,n=3)和0.87mg/g(RSD=5.5%,n=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的HF-LPME-HPLC法实现了对胡薄荷酮的富集与浓缩,具有较强的纯化能力与较高的灵敏度,可用于荆芥饮片及其复方制剂中胡薄荷酮的含量测定。
关键词: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胡薄荷酮;荆芥饮片;复方制剂
86
|
7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832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蒙药扫日劳-4味汤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初探
白万富,刘玉键,李想,王朋,常虹,郝海梅,白迎春,刘全礼,石松利
2021, 32(12)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蒙药扫日劳-4味汤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吡非尼酮,0.163g/kg)和扫日劳-4味汤低、中、高剂量组(0.899、1.798、3.596g/kg),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按5mg/kg于气管内缓慢注射6mg/mL博来霉素1次以复制特发性肺纤维化模型。从建模后的第1天起,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大鼠灌胃相应药液,每天1次,给药体积均为10mL/kg,连续给药4周。实验期间,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并称定其体质量。末次给药24h后,观察各组大鼠肺的外观形态,采用苏木精-伊红和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特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肺组织中羟脯氨酸(HYP)、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透明质酸酶(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ol-Ⅳ)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测定其肺组织中转化生成因子β(1TGF-β1)、Smad3、Smad7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扫日劳-4味汤各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活动、毛发、饮食等均有明显改善,末次给药后的体质量均显著升高,肺组织病理改变和肺纤维化特征均明显改善,血清中SOD活性显著升高,血清中MDA含量(扫日劳-4味汤中剂量组除外)和肺组织中HYP(扫日劳-4味汤高剂量组除外)、IL-1β、IL-6、HA、LN、PC-Ⅲ、Col-Ⅳ(扫日劳-4味汤高剂量组除外)含量以及TGF-β1、Smad3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Smad7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扫日劳-4味汤可以显著改善特发性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肺部病理改变,延缓并逆转肺纤维化进展,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脂质过氧化,下调TGF-β1、Smad3mRNA表达,上调Smad7mRNA表达有关。
关键词:特发性肺纤维化;蒙药;扫日劳-4味汤;炎症因子;氧化应激;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信号通路;大鼠
109
|
17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831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龙鳖胶囊含药血清对YAP抑制剂诱导人软骨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梁桂洪,黄和涛,潘建科,曾令烽,杨伟毅,罗明辉,杨园,陈红云,韩燕鸿,赵金龙,刘军
2021, 32(12)
摘要:目的:探索龙鳖胶囊含药血清(后文简写为“LBJN”)对Yes结构结合蛋白(YAP)抑制剂维替泊芬(verteporfin)诱导软骨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两步酶消化法提取原代人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利用甲苯胺蓝染色法和Ⅱ型胶原蛋白免疫荧光染色法对细胞进行鉴定。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5μmol/Lverteporfin单用和分别与5%LBJN联用48h后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并设置溶剂对照[0.1%二甲基亚砜(DMSO)]和5%LBJN对照。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0.1%DMSO(溶剂对照)、2μmol/Lverteporfin、2μmol/Lverteporfin+5%LBJN和0(空白对照)、2.5%LBJN、5%LBJN处理48h后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YAP、B细胞淋巴瘤2(Bcl-2)、活化胱天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0(空白对照)、2.5%、5%LBJN处理48h后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Beclin-1、LC3A/B]的表达水平。结果:分离出的细胞符合软骨细胞的特征。与0.1%DMSO比较,2、5μmol/Lverteporfin作用后细胞的凋亡率均显著升高(P<0.05),且两个浓度的作用效果相当(P>0.05);与单用verteporfin比较,2、5μmol/Lverteporfin与5%LBJN联用后细胞的凋亡率均显著降低(P<0.05)。与0.1%DMSO比较,2μmol/Lverteporfin作用后细胞中YAP、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2μmol/Lverteporfin比较,2μmol/Lverteporfin+5%LBJN作用后细胞中YAP、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cleaved-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比较,2.5%、5%LBJN作用后细胞中YAP、Bcl-2、Beclin-1蛋白的表达水平和LC3A/B-Ⅱ/LC3A/B-Ⅰ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而cleaved-caspase-3、mTOR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LBJN具有阻断YAP抑制剂verteporfin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软骨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和增强软骨细胞的自噬有关。
关键词:龙鳖胶囊;含药血清;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Yes结构结合蛋白抑制剂;凋亡;自噬
57
|
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829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PMP柱前衍生化-HPLC法分析不同生长年限黄芪中6种单糖的含量
余亦婷,皮文霞,谢辉,曹丽娟,李西文,李霞,陆兔林,严国俊
2021, 32(12)
摘要:目的:分析并比较不同生长年限黄芪中6种单糖的含量。方法:取来自3个产地的2~4年生黄芪药材,经水提醇沉、Sevage除蛋白后制得黄芪多糖;将上述多糖经三氟乙酸水解和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衍生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等6种单糖的含量。以SymmetryC18为色谱柱,以磷酸盐缓冲液(pH6.8)-乙腈(84∶16,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45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20µL。结果:黄芪多糖中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的含量分别为0.50~0.94、0.76~1.60、3.35~7.86、87.33~275.77、1.95~8.96、2.35~14.04mg/g,2、3、4年生黄芪中上述单糖的总含量分别为98.26~139.92、173.81~295.71、122.37~182.41mg/g。3年生黄芪中葡萄糖的含量与2、4年生黄芪有显著差异(162.71~275.77mg/gvs.87.33~107.70、111.54~167.26mg/g,P<0.05)。结论:2、3、4年生黄芪中均检出上述6种单糖,其中葡萄糖含量最高,且3年生黄芪中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2、4年生黄芪。
关键词:黄芪;多糖;单糖;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
39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827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醋五味子配方颗粒的特征图谱建立及5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刘子祯,姜蕊,许冬瑾
2021, 32(12)
摘要:目的:建立不同产地五味子制醋五味子配方颗粒的特征图谱,并测定其中5种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为AgilentZORBAXSB-C18,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20nm,进样量为10µL。以五味子醇甲为参照,绘制19批醋五味子配方颗粒的HPLC特征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相似度评价并确定共有峰;采用相同方法测定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当归酰基戈米辛H、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的含量。结果:19批醋五味子配方颗粒共有8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在0.996以上;共指认五味子醇甲、为五味子醇乙、当归酰基戈米辛H、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等5个共有峰。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当归酰基戈米辛H、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检测进样量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30~0.380、0.016~0.195、0.009~0.115、0.006~0.078、0.011~0.138μg(r>0.999);精密度、稳定性(24h)、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2%;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4%、99.54%、99.28%、100.03%、100.27%(RSD小于1.4%,n=9)。19批样品中上述5种成分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5%~0.36%、0.02%~0.16%、0.02%~0.06%、0.02%~0.08%、0.08%~0.17%,其中河北产样品S18、S19中的5种成分总含量较高,S16、S17样品总含量较低,RSD为42%,其余样品(S1~S15)总含量的RSD为12%,低于河北产,以吉林产样品含量较高。结论:所建特征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的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评价醋五味子配方颗粒的质量;辽宁、吉林、黑龙江等3省产五味子制醋五味子配方颗粒的总含量波动较河北省低,以吉林省产质量最佳。
关键词:醋五味子;配方颗粒;高效液相色谱法;特征图谱;含量测定
143
|
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826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新疆薰衣草精油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组效关系研究
陈萍,刘兵,符继红
2021, 32(12)
摘要:目的:探讨薰衣草精油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组效关系。方法: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DPPH)自由基清除法评价薰衣草精油的抗氧化活性;采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结合保留指数对薰衣草精油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分析薰衣草精油化学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以变量投影重要性(VIP)>1筛选对DPPH自由基消除有较大贡献的成分。结果:3个不同品种共9批薰衣草精油的平均半抑制浓度(IC50)为4.82~9.88mg/mL,法国蓝、H-701、Xinxun-4精油样品的平均IC50分别为6.66~8.58、4.82~7.73、9.55~9.88mg/mL;从中共鉴定出40个化学成分。PCA分析结果显示,前二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1.8%;9批样品被分为3个区域,不同品种各归为一类;法国蓝薰衣草精油的特征变量成分为峰32对应的乙酸薰衣草酯、峰9对应的反式-β-罗勒烯;H-701蓝薰衣草精油的特征变量成分为峰16对应的芳樟醇、峰30对应的乙酸芳樟酯和峰21对应的萜品烯-4-醇;Xinxun-4蓝薰衣草精油的特征变量成分为峰8对应的桉树脑、峰18对应的樟脑和峰20对应的2-茨醇。薰衣草精油中对抗氧化活性贡献较大的成分为峰16对应的芳樟醇(VIP值为2.9400)、峰21对应的萜品烯-4-醇(VIP值为2.8631)、峰35对应的石竹烯(VIP值为2.5708)、峰8对应的桉树脑(VIP值为2.1158)。结论:薰衣草精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H-701精油样品的抗氧化活性较强;峰16对应的芳樟醇可能是薰衣草精油消除DPPH自由基贡献最大的成分。
关键词:薰衣草精油;抗氧化活性;气质联用技术;组效关系
87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825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不同炮制时间的荆芥炭色度值与多项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田甜,彭帮贵,徐杰,洪婉敏,刘路芳,何海兵,魏梅
2021, 32(12)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炮制时间(0~40min,下同)的荆芥炭色度值与多项指标的相关性,揭示荆芥炭在炮制过程中的质量变化规律,确定炮制终点时间。方法:测定不同炮制时间的荆芥炭饮片中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建立荆芥饮片及不同炮制时间荆芥炭饮片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通过与对照品比对确认色谱峰;采用相同的UPLC条件测定不同炮制时间荆芥炭饮片中指标成分(橙皮苷、迷迭香酸、胡薄荷酮)的含量;运用色差仪测定不同炮制时间荆芥炭饮片的色度值,以炮制0min样品为对照,计算总色值(E)和总色差值(ΔE)。对荆芥炭饮片中醇溶性浸出物、指标成分含量及色谱峰峰面积与色度值参数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确定荆芥炭炮制终点时间并验证。结果:随着炮制时间的延长,荆芥炭饮片中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逐渐降低。12批荆芥饮片中共标定17个色谱峰,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不同炮制时间荆芥炭饮片中共标定21个色谱峰,与炮制0min样品图谱的相似度随着炮制时间延长而降低,其中炮制18min后的相似度均低于0.9。确认色谱峰峰9为橙皮苷、峰10为迷迭香酸、峰17为胡薄荷酮。含量和色度值测定结果显示,随着炮制时间的延长,橙皮苷、迷迭香酸、胡薄荷酮含量均逐渐降低,荆芥炭饮片粉末颜色L、b、E值均逐渐减小,a、ΔE值均逐渐增大。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荆芥炭饮片中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橙皮苷含量、迷迭香酸含量、胡薄荷酮含量以及15个色谱峰(峰2、7~15、17~21)的峰面积与E值成显著正相关(P<0.01),5个色谱峰(峰1、3~6)的峰面积与E值成显著负相关(P<0.01),而峰16的峰面积与E值无关(P>0.05)。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炮制时间的荆芥炭饮片被分成2类,炮制0~16min为第1类、18~40min为第2类。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显示,荆芥炭饮片的峰6峰面积(2.80075)、L值(2.32754)、峰3峰面积(1.79339)、b值(1.73578)、峰5峰面积(1.24404)的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值)均大于1。荆芥炭炮制终点时间为18min;3次验证实验结果显示,荆芥炭饮片的L、a、b值分别为20.22~22.00、4.44~7.67、9.78~13.00,ΔE为13.50~14.12。结论:不同炮制时间荆芥炭饮片的色度值与其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橙皮苷含量、迷迭香酸含量、胡薄荷酮含量以及20个色谱峰的峰面积密切相关。建议荆芥炭炮制终点时间为18min。
关键词:荆芥;荆芥炭;炮制时间;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色度值;含量;相关性
34
|
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823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白屈菜蜜炙工艺的优化
王仁广,隋欣彤,汪艳群,王鑫荣,钟修俊,赵天倚,王淑敏
2021, 32(12)
摘要:目的:优化白屈菜的蜜炙工艺。方法∶以水与炼蜜质量比、蜜水与白屈菜质量比、炒制温度、炒制时间为考察因素,白屈菜碱、盐酸黄连碱、血根碱、小檗碱、白屈菜红碱总含量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其蜜炙工艺并验证。结果:最优蜜炙工艺为水与炼蜜质量比1∶1.9(g/g),蜜水与白屈菜质量比21∶100(g/g),炒制温度122℃,炒制时间10.40min。经3次试验验证,5种成分的平均总含量为10.37mg/g,RSD为0.23%,与预测值(10.39mg/g)的相对误差为0.19%。结论:优化所得白屈菜蜜炙工艺稳定、可行。
关键词:白屈菜;蜜炙工艺;Box-Behnken响应面法;含量测定
113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822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管花肉苁蓉多糖水提物的分离及免疫活性研究
艾拉旦·麦麦提艾力,李洋,姚军,袁洁
2021, 32(12)
摘要:目的:分离管花肉苁蓉多糖水提物,考察分离物的体外免疫活性。方法:采用AB-8大孔吸附树脂法对管花肉苁蓉多糖进行脱色,以多糖保留率和多糖脱色率为指标进行综合评分,以吸附速率、脱色时间、上样质量浓度为因素,采用正交实验优化脱色工艺并验证。采用DEAE-650M离子交换柱层析柱对脱色后的管花肉苁蓉多糖水提物进行分离。采用CCK-8法检测不用质量浓度(6.25~100μg/mL)分离前、后各种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增殖率的影响,采用Griess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低、中、高质量浓度(12.5、25、50μg/mL)分离前、后各种多糖对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释放量的影响。结果:AB-8大孔吸附树脂的最优脱色工艺为吸附流速1.2BV/h,脱色时间9h,上样质量浓度25mg/mL;3次验证实验的综合评分分别为63.43%、63.29%、63.34%,平均值为63.35%(RSD=0.11%,n=3)。从管花肉苁蓉多糖水提物中分离出1种中性多糖(CTZ)和5种酸性多糖(CT1、CT2、CT3、CT4、CT5),含量分别为299.2、168.0、123.2、121.6、54.4、11.2mg/g。与对照组比较,6.25~100μg/mL的CTZ(6.25μg/mL除外)、CT2、CT4、CT5和6.25μg/mL的CTC(即分离前的多糖)均可显著增加RAW264.7细胞的增殖率(P<0.05),6.25~100μg/mL的CT1、CT3和50μg/mL的CTC均可显著降低RAW264.7细胞的增殖率(P<0.05)。与LPS组比较,低、中、高质量浓度CTC、CT2、CT3、CT5组和低质量浓度CTZ组细胞的NO释放量均显著降低(P<0.05),高质量浓度CT1、CT4组细胞的NO释放量均显著升高(P<0.05);低、中、高质量浓度各组细胞的IL-6(高质量浓度CT1组和低质量浓度CT5组除外)、TNF-α释放量(中质量浓度CT1组除外)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本研究所优化的大孔吸附树脂脱色工艺稳定、可行;管花肉苁蓉多糖水提物中可分离出1种中性多糖、5种酸性多糖,其中酸性多糖CT2的免疫活性较强。
关键词:管花肉苁蓉多糖;脱色;分离;免疫活性
106
|
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821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人参二醇对APP-SH-SY5Y细胞中Tau蛋白磷酸化及Fyn/GluN2B信号通路的影响
梁喜才,蔺莹,肖洪贺,孔亮,杨静娴
2021, 32(12)
摘要:目的:研究人参二醇(PD)对转染APP基因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APP-SH-SY5Y)中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PD与非受体酪氨酸激酶Fyn的靶向性。在体外培养SH-SY5Y细胞,构建APP-SH-SY5Y细胞模型和绿色荧光蛋白(GFP)-SH-SY5Y细胞模型(对照细胞),通过检测细胞中β淀粉样蛋白(Aβ1-42)的表达来验证APP-SH-SY5Y细胞模型是否构建成功。以GFP-SH-SY5Y细胞为对照,采用CCK-8法检测5、10、20、30、40μmol/L的PD和125、250、500、1000、2000nmol/L的PP2(Fyn抑制剂,阳性对照)作用24h对APP-SH-SY5Y细胞存活率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给药浓度。以APP-SH-SY5Y细胞为对象,分别检测最佳浓度PD、PP2作用24后细胞中Ca2+浓度及磷酸化Tau蛋白(p-Tau)/Tau、磷酸化非受体酪氨酸激酶Src(p-Src)/Fyn、磷酸化谷氨酸受体2B(p-GluN2B)/GluN2B比值。结果:分子模拟对接结果显示,PD可靶向结合Fyn蛋白。与GFP-SH-SY5Y细胞比较,APP-SH-SY5Y细胞中Aβ1-4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PD和PP2的最佳作用浓度分别为20μmol/L和500nmol/L。20μmol/LPD、500nmol/LPP2均可显著升高细胞的存活率,显著降低细胞中Ca2+浓度以及p-Tau/Tau、p-Src/Fyn、p-GluN2B/GluN2B比值。结论:PD可通过抑制Fyn/GluN2B信号通路来降低APP-SH-SY5Y细胞中Ca2+浓度及Tau蛋白的磷酸化水平。
关键词:人参二醇;转染APP基因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SH-SY5Y;Tau蛋白;磷酸化;非受体酪氨酸激酶 Fyn/谷氨酸受体2B信
61
|
8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820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奥希替尼一线治疗EGFR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成本-效用分析
康朔,贾海红,刘国强
2021, 32(12)
摘要:目的:评价奥希替尼对比第1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EGFR-TKIs)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编码基因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经济性,为我国医疗卫生决策提供循证依据。方法:从卫生体系角度出发,利用FLAURA研究中的患者生存数据和已发表的文献数据建立马尔科夫模型,模拟EGFR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10年的直接医疗成本和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模型循环周期为3周,贴现率为5%。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评价参数变化对模型结果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基础分析中,奥希替尼对比第1代EGFR-TKIs可多获得0.40QALYs,增量成本为163531.55元,增量成本-效用比(ICER)为409321.54元/QALY,高于我国的意愿支付阈值[2019年我国3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212676元/QALY]。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无进展生存状态的效用值和奥希替尼的价格对ICER值影响最大。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在我国现有的意愿支付阈值下,奥希替尼具有经济性的概率为11.00%;当奥希替尼分别降价30%、50%、70%时,其在意愿支付阈值为212676元/QALY时具有经济性的概率分别为26.20%、47.40%、74.30%。结论:当采用2019年我国3倍人均GDP作为判断标准时,奥希替尼对比第1代EGFR-TKIs一线治疗EGFR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不具有经济性;适当的降价可提高其经济性。
关键词:奥希替尼;非小细胞肺癌;EGFR突变阳性;成本-效用分析
85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819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瑞巴派特改良四联疗法用于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的临床观察
郭洪礼,张涛,梁红亮
2021, 32(12)
摘要:目的:观察瑞巴派特改良四联疗法用于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胃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8年3月-2020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HP阳性胃溃疡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每组各75例。传统组患者给予阿莫西林胶囊1.0g,口服,每天2次+克拉霉素片0.5g,口服,每天2次+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口服,每天2次+胶体果胶铋胶囊200mg,口服,每天2次;改良组患者给予瑞巴派特胶囊0.1g,口服,每天3次+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用法用量同传统组)。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8周,并于停药2周后复查。观察两组患者停药2周后的HP根除率、总有效率,治疗前及停药2周后的血清胃动素(MTL)、胆囊收缩素(CCK)、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PGⅠ)、PGⅡ水平及PGⅠ/PGⅡ比值,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患者的HP根除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MTL、CCK、G17、PGⅠ、PGⅡ水平和PGⅠ/PGⅡ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CCK、G17、PGⅠ、PGⅡ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改良组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MTL水平和PGⅠ/PGⅡ比值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改良组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巴派特改良四联疗法可显著提高HP阳性胃溃疡患者的疗效及HP根除率,调节其胃肠激素及PG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胃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瑞巴派特;改良四联疗法;根除率;疗效;安全性
1014
|
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818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苏菁,杨雅婷,贾聚娟,项保利,钱海红,支学军,李琛,赵建清
2021, 32(12)
摘要:目的:探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CTD-ILD)的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确诊CTD-ILD的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环磷酰胺片治疗,每次50mg,每天3~4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醋酸泼尼松片,每次10mg,每天3~4次;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根据疗效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CTD-ILD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和一氧化碳弥散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SGRQ评分和外周血IL-6、CRP、PC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有效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病史和CTD类型与治疗无效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不同外周血IL-6、CRP和PCT水平中的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6是影响该联合用药方案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为4.537,95%置信区间为(3.668,10.352),P=0.002]。结论: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可以显著提高CTD-ILD患者的疗效,改善其肺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其炎性因子表达水平;IL-6水平是影响该方案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该指标水平变化。
关键词: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激素;环磷酰胺;临床疗效;白细胞介素6;影响因素
99
|
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816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ICIs单用或联合常规化疗药物用于NSCLC患者致非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的Meta分析
张清树,陈瑞祥,温瑾,夏从龙,何姣,赵倩
2021, 32(12)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单用或联合常规化疗药物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致非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的发生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网和万方数据等,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10月。收集ICIs单用或联合常规化疗药物(试验组)对比常规化疗药物或安慰剂联合常规化疗药物(对照组)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后,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5.3和Stata15.0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Stata15.0软件进行敏感性分析;采用倒漏斗图和Egger’s检验进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共纳入20项RCT,共计1228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总体所有级别和总体重度AEs发生率、贫血发生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呕吐、脱发发生率以及所有级别血小板减少症、恶心、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终止治疗、死亡、重度血小板减少症、重度恶心和重度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以及所有级别和重度腹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单用ICIs患者的总体所有级别和总体重度AEs发生率、贫血发生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临床相关症状发生率(除重度腹泻外)以及终止治疗发生率、死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试验组使用ICIs+化疗患者的终止治疗发生率、死亡发生率以及所有级别恶心、呕吐、腹泻、脱发和重度腹泻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敏感性分析支持上述结果;发表偏倚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结论:对于NSCLC患者,ICIs在治疗相关AEs、血液系统毒性和临床相关症状方面的安全性优于常规化疗药物或安慰剂联合常规化疗药物;但当其联合常规化疗药物时,因AEs终止治疗和死亡的风险以及所有级别恶心、呕吐、腹泻、脱发及重度腹泻的风险将有所增加。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非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安全性;Meta分析
183
|
7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815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专档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沈爱宗,张圣雨,陈泳伍,苏丹,邵蓉
2021, 32(12)
摘要:目的:构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专档管理体系,规范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方法: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文件要求,构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专项管理体系,并对管理前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处方合理率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构建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专档管理体系包括组织建设、专档管理信息化建设、专档管理药品处方审核、处方点评干预等方面。实施专档管理体系后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由实施前的2.78下降到2.03;处方合理率由62.8%上升至98.3%(P<0.05);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从91.4%、2.4%、49.5%下降至79.7%、1.6%、39.7%,但耐亚胺培南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从34.4%上升至50.0%。结论: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专档管理体系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助于减少该类药物的滥用现象并提升合理用药水平,降低耐药菌检出率;同时,临床应加强对耐亚胺培南肺炎克雷伯菌的院感控制。
关键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专档管理;合理用药
285
|
17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814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基于问卷调查的“互联网+中药房”规范化建设标准体系构建思路探讨
徐惠芳,彭敏,黄倩,徐玉婷
2021, 32(12)
摘要:目的:为构建“互联网+中药房”规范化建设标准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调查研究和咨询专家,编制问卷并向中药专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我国医疗机构“互联网+中药房”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调查问卷结果的基础上,尝试构建“互联网+中药房”规范化建设标准体系框架。结果与结论:调查共发放问卷74份,回收问卷74份,其中无效问卷1份,有效率为98.65%。73名受访者中,60%以上的受访者来自中医医院,或为副高及以上职称;55名受访者(占75.3%)为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医疗机构中药房配备有专职审方人员,开展了代煎药服务,设有煎药室,并开展了配送服务,且可实现当日或者部分当日送达;半数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所在医疗机构的中药饮片处方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开具,使用了合理用药监测软件,并能定期进行相关工作环节的差错分析,定期对调剂人员开展了处方应付培训,对煎药人员开展煎药知识和操作流程培训,但绝大多数受访者(67名,占91.8%)表示其所在医疗机构仅采用传统方法控制与评价煎药成品质量。对中药房6个工作环节和17个操作关键点的重要性评价调查结果显示,意见集中度最高的环节为饮片质量,操作关键点为特殊药品处理。主成分分析法和最大方差法分析结果显示,现阶段“互联网+中药房”的建设主要体现在中药调剂煎煮和咨询配送服务两个维度。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级别和不同性质的医疗机构在工作人员培训、法规政策知晓、定期差错分析、患者满意度调查、优化支付环节和咨询服务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必要开展“互联网+中药房”规范化建设。建议从基本条件建设、药品采购验收规范化、药品调剂规范化、煎药及配送服务规范化、药事咨询服务规范化等5个方面着手构建“互联网+中药房”规范化建设标准体系。
关键词:问卷调查;互联网+中药房;规范化建设;标准体系
154
|
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813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药事管理干预对基层医疗机构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影响
王群,金钊,黄颖,胡文,刘波,伍婷
2021, 32(12)
摘要:目的:探讨药事管理干预对基层医疗机构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江西省宜春市20个基层卫生院,依托宜春市卫生健康委药政科和宜春市药事质控中心,由宜春市人民医院牵头,对各基层卫生院进行中药注射剂处方评价标准建立、药学服务技能培训、处方及医嘱专项点评、完善管控措施等药事管理干预,并以发放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调查表和随机抽取处方/医嘱进行点评的方式获得各基层卫生院药品使用的相关数据。将2018年1-6月未进行药事管理(干预前)的相关数据作为未干预组,2019年1-6月进行药事管理(干预后)的相关数据作为干预组,比较干预前后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排序比。同时,随机抽取干预前(1222份)和干预后(1005份)中药注射剂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比较干预前后其合理情况。结果:干预后,使用量排名前10位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总量、销售金额、DDDs均明显下降。干预前的处方/医嘱合理率为48.04%,干预后升至70.65%;且干预前后的不合理情况均集中在适应证不适宜。干预后,注射用血塞通(冻干)、血栓通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两种规格)、生脉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清开灵注射液的不合理率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结论:药事管理干预能降低基层医疗机构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总量和销售金额,促进其临床合理用药。
关键词:药事管理;基层医疗机构;中药注射剂;合理性评价;处方点评
90
|
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812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BRAF抑制剂及其联合疗法在晚期黑色素瘤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唐龙,牟燕飞,唐显军,王恩文
2021, 32(12)
摘要:目的:汇总近年来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抑制剂及其联合疗法在晚期黑色素瘤治疗中研究进展。方法:检索2010年1月-2020年12月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献,对BRAF基因在黑色素瘤发生中的意义、BRAF抑制剂及其联合疗法的临床应用进展、耐药情况等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近年来,有研究发现约50%的黑色素瘤患者存在BRAF基因突变,且BRAF突变是晚期黑色素瘤治疗的关键靶点。当前美国FDA已经批准上市的BRAF抑制剂有威罗菲尼、达拉非尼和康奈非尼,我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已经批准上市的BRAF抑制剂有威罗菲尼和达拉非尼。BRAF抑制剂的应用使晚期黑色素瘤的疗效得到了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延长,且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同时,BRAF抑制剂也存在着耐药的问题,多靶点联合用药是进一步提高疗效并延缓耐药的有效方法,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耐药问题,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有待持续深入。
关键词:晚期黑色素瘤;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抑制剂;联合疗法;临床应用;耐药
111
|
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811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