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21 32 13
    • 王肖雲,邵欣,杨扬,郭志明,张子寅,席晨,张小高,连军营,张晓坚,高剑波,李郁鸿
      2021, 32(13)
      摘要:目的:为药物临床试验中的受试者诊疗方案的构建提供参考。方法:我院基于药物临床试验项目管理系统(CTMS)开发及实施了受试者诊疗模块,并评价其效果。结果:我院在CTMS内建立了受试者诊疗模块,自2019年10月中旬上线起1年内,该模块的受试者库中组内人数整体呈递增趋势,同时整体受试者脱落率均值为0.16%;建立了CTMS系统和医院信息系统(H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等的数据接口,实现了受试者信息同步(在HIS系统中显示受试者标识)、诊疗信息和计费数据(患者与受试者分别单独计费)的交互。自该模块上线后,接口产生的数据量整体呈递增趋势,产生受试者诊疗业务的科室数量逐月递增;与基于HIS系统的受试者诊疗项目比较,基于CTMS系统的受试者诊疗业务数量显著增多(P<0.05)。结论:基于CTMS的受试者诊疗模块提高了受试者诊疗项目实施和财务结算的效率,实现了药物临床试验项目在大型综合性医院的高效实施。  
      关键词:药物临床试验;药物临床试验项目管理系统;受试者诊疗模块   
      137
      |
      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861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丁瑞琳,蒋蓉,邵蓉
      2021, 32(13)
      摘要:目的:为改进我国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组织体系和施教机构管理制度提供借鉴和思路。方法:通过介绍美国药学教育管理概况、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组织与管理的法律依据和主体以及施教机构管理情况,剖析我国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组织和施教机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美国的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由州立法律支持推动;继续教育组织体系较为清晰,各管理主体的职责明确、关系协调;施教机构具有较为完整的管理制度和流程。而我国地方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管理的主体不一致,难以建立统一的监督制度,且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施教机构资质差异大,教育质量难以保障。建议我国可借鉴美国经验,以较高层级的法律文件明确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的组织机构和体系;建立科学、完备的继续教育施教机构的管理制度和准入标准;根据本国国情选择适宜的继续教育管理模式。  
      关键词: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组织体系;施教机构;管理制度;美国   
      87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860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闫娟娟,胡安霞,裴中阳
      2021, 32(13)
      摘要:目的:研究我国医药制造业产学研专利合作模式与网络演化特征,为我国医药创新合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基于1998-2019年医药制造业产学研合作专利数据,构建我国医药制造业专利合作网络,计算结构参数并分析其演化规律。结果:我国医药制造业产学研合作专利明显受药物创新政策影响;医药制造业创新网络规模日益扩大,网络密度逐渐降低,不具备典型的小世界特性。结论:应加大对高校和研究所等核心创新主体的科技扶持,鼓励其与企业的联合研发;优化药物创新政策环境,鼓励更多的创新主体参与到药物研发过程中;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构建促进产学研合作的药物研发机制,减少合作中间人数,优化药物研发资源配置,促进企业合作创新。  
      关键词:医药制造业;产学研;创新;专利;社会网络   
      33
      |
      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859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谢玲,陶菡,张学俊,张灵丽,贺扬洁,田运霞,吴巧灵,季春
      2021, 32(13)
      摘要:目的:优化杜仲翅果皮酶解提取液的超滤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超滤膜截留分子量、料液温度、操作压力、操作频率、过膜时间、料液浓度、料液pH对杜仲翅果皮酶解提取液中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酸、绿原酸的转移率和固形物去除率的影响。固定超滤膜截留分子量100000、料液浓度7g/L、料液pH7,以料液温度、操作压力、操作频率、过膜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酸、绿原酸的转移率和固形物去除率的综合得分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对超滤工艺进行优化并验证。结果:杜仲翅果皮酶解提取液的最佳超滤工艺为料液温度35℃、操作压力0.5MPa、操作频率35Hz、过膜时间42min。验证试验结果显示,杜仲翅果皮酶解提取液中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酸、绿原酸的转移率和固形物去除率的综合得分为78.06%(RSD=1.43%,n=3),与预测值(77.18%)的相对误差为1.14%。结论:优化后的超滤工艺稳定、可靠,可用于杜仲翅果皮酶解提取液的超滤纯化。  
      关键词:杜仲翅果皮;超滤工艺;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酸;绿原酸   
      51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857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音金萍,卓少元
      2021, 32(13)
      摘要:目的:研究阿魏酸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筛选阿魏酸的给药浓度;采用Westernblot法筛选白细胞介素6(IL-6)诱导磷酸化信号转导蛋白及转录激活子3(p-STAT3)蛋白高表达的HepG2细胞模型的最佳造模浓度。将HepG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阿魏酸组(0.5mmol/L)和阳性对照组(p-STAT3抑制剂C188-9,10μmol/L),除空白对照组外,模型组加入IL-6、各给药组加入IL-6和相应药物分别进行培养。采用CCK-8法、Transwell法和AnnexinV-FITC/PI双染色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侵袭数和早期、晚期凋亡率;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p-STAT3、胱天蛋白酶3(cas-pase-3)、锌指蛋白(ZBP-89)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水平。基于PDB蛋白数据库,以STAT3高度相似晶体结构1BG1为对接模板,以Tyr705周围的区域为假定的结合口袋,进行阿魏酸与STAT3蛋白的分子对接分析。结果:选择以0.5mmol/L阿魏酸干预HepG2细胞48h作为后续实验条件,以50ng/mLIL-6为造模条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侵袭数和p-STAT3/STAT3比值、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或升高(P<0.05或P<0.01),细胞晚期凋亡率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阿魏酸组和阳性对照组细胞存活率、侵袭数、p-STAT3/STAT3比值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减少或降低(P<0.05或P<0.01),细胞早期凋亡率(阿魏酸组除外)、晚期凋亡率和caspase-3、ZBP-89(阳性对照组除外)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分子对接结果表明,阿魏酸的羧酸基团与Asn581、Lys591分别存在1.9Å、2.0Å的氢键作用,结合能为-4.4kcal/mol。结论:阿魏酸可能通过与STAT3磷酸化位点直接结合来抑制p-STAT3的活性;并可通过STAT3依赖性途径上调caspase-3蛋白表达,或可通过STAT3非依赖性途径上调ZBP-89蛋白表达,进而下调vimentin蛋白表达,从而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侵袭与凋亡。  
      关键词:阿魏酸;人肝癌HepG2细胞;信号转导蛋白及转录激活子3;胱天蛋白酶3;波形蛋白   
      114
      |
      1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856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安晏,李雨杺,颜晓静
      2021, 32(13)
      摘要:目的:研究黄精多糖(PS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大鼠心肌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将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阳性对照,25mg/kg)和PSP低、中、高剂量组(0.5、1、2g/kg),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以复制AMI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生理盐水,给药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28天。末次给药后,检测大鼠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氧簇(ROS)]水平;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左心室前壁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胱天蛋白酶3(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和Wnt/β-联蛋白(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Wnt1、β-catenin)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PSP中、高剂量组和阿司匹林组大鼠LVEF、LVFS和心肌组织中SOD水平以及左心室前壁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心肌组织中MDA、ROS水平和左心室前壁组织中Bax、caspase-3、caspase-8、caspase-9、Wnt1、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心肌组织结构紊乱和炎性细胞浸润均减轻。结论:PSP可改善AMI模型大鼠的心肌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心肌组织中SOD水平,降低MDA、ROS水平,调控凋亡相关蛋白和Wnt/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关键词:黄精多糖;急性心肌梗死;氧化应激;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89
      |
      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855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包海蓝,特日格乐,其木格
      2021, 32(13)
      摘要:目的:研究红花黄色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0.09mg/kg)和红花黄色素低、中、高剂量组(5、10、20mg/kg),对照组10只大鼠,其余组各11只大鼠。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以注射脂多糖联合烟熏法复制COPD模型。造模成功后,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组灌胃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12周。末次给药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水平;采用血气分析仪检测全血中血气指标[动脉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大鼠肺功能指标[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最大呼气量(PEF)、最大呼气时中期流速(MMEF)]水平;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NF-κB抑制蛋白(IκBα)表达水平;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学形态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IL-8水平,全血中PaCO2水平以及肺组织中TLR4、NF-κB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全血中PaO2、SaO2水平,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PEF、MMEF水平以及肺组织中IκBα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肺组织上皮细胞出现明显的变性、坏死,细胞间质有明显的炎性浸润现象。与模型组比较,红花黄色素各剂量组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全血中血气指标水平、肺功能指标水平及肺组织中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低剂量组的IκBα除外)均显著逆转(P<0.05或P<0.01);肺组织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炎性浸润等情况均不同程度地改善。结论:红花黄色素能明显改善COPD模型大鼠的肺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表达,调控TLR4/NF-κB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关键词:红花黄色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炎症因子;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   
      38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854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张勇,李传峰,高桂花,马瑜,任强
      2021, 32(13)
      摘要:目的:建立半夏野生品和栽培品中8种核苷类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并进行两者的差异分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0批半夏药材(野生品YS1~YS8、栽培品ZP1~ZP12)中尿嘧啶、尿苷、肌苷、黄嘌呤、腺嘌呤、鸟苷、β-胸苷和腺苷的含量;以上述8种核苷类成分含量为基础,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化学模式识别法对半夏野生品和栽培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0批半夏药材中尿嘧啶、黄嘌呤、尿苷、肌苷、腺嘌呤、鸟苷、β-胸苷和腺苷的含量分别为0.02~0.24、0.01~0.24、0.06~0.37、0.02~0.14、0.04~0.22、0.14~0.42、0.01~0.09、0~0.32mg/g。经聚类分析、PCA和OPLS-DA发现,8批野生品(YS1~YS8)聚为一类,12批栽培品(ZP1~ZP12)聚为一类;半夏野生品的主要特征标志物为鸟苷、尿苷、腺苷、腺嘌呤,半夏栽培品的主要特征标志物为尿嘧啶、黄嘌呤、肌苷、β-胸苷。结论:建立了半夏药材中8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以核苷类成分为质量标志物可有效区分半夏野生品和栽培品,且野生品质量优于栽培品。  
      关键词:半夏;野生品;栽培品;核苷类;含量测定;化学模式识别法   
      64
      |
      1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853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谢谭芳,朱小勇,黄天衍
      2021, 32(13)
      摘要:目的:研究壳聚糖氧化石墨烯载体(CS-GO)负载冬凌草甲素(CS-GO-oridonin)对人肺癌细胞A549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以A549细胞为对象,采用CCK-8法检测经不同质量浓度的CS-GO(3、6、12、24、48μg/mL)和负载了等质量冬凌草甲素的CS-GO-oridonin(3、6、12、24、48μg/mL,以冬凌草甲素质量计,下同)作用后的细胞存活率,并计算CS-GO-oridonin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采用显微镜观察CS-GO和CS-GO-oridonin(均为32μg/mL)作用2、4、10、24h后的细胞形态,并采用荧光标记法观察细胞对CS-GO、冬凌草甲素、CS-GO-oridonin(均为32μg/mL)的摄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不同质量浓度CS-GO(16、32、64μg/mL)和CS-GO-oridonin(16、32、64μg/mL)作用后细胞的凋亡情况及细胞中活性氧(ROS)的含量,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中抗凋亡相关蛋白[髓样细胞白血病1(Mcl-1)、Bax、Bak]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经不同质量浓度CS-GO作用后,细胞的存活率仍不低于90%;经不同质量浓度CS-GO-oridonin作用后,细胞存活率呈下降趋势,且显著低于相同质量浓度的CS-GO组(P<0.01);CS-GO-oridonin的IC50为32.61μg/mL。经CS-GO作用后,细胞形态未见明显改变;经CS-GO-oridonin作用后,细胞出现皱缩、成团脱落、悬浮物增多等现象;当细胞摄取冬凌草甲素和CS-GO-oridonin后,其荧光均较摄取CS-GO的细胞有所增强。与空白组比较,CS-GO16、32、64μg/mL组细胞的凋亡率和细胞中ROS含量、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无显著变化(P>0.05);而CS-GO-oridonin16、32、64μg/mL组细胞的凋亡率、细胞中ROS含量和Bax、Bak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Mcl-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且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或低于同质量浓度CS-GO组(P<0.05)。结论:CS-GO不会影响A549细胞的增殖及凋亡;CS-GO-oridonin对细胞有明显的抑制和促凋亡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增加细胞中ROS的产生、调控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关键词:壳聚糖氧化石墨烯载体;冬凌草甲素;A549细胞;增殖;凋亡   
      32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852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贾茹,魏世杰,张文萍,买淑霞,蒋韶婓,党宏万
      2021, 32(13)
      摘要: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柳氮磺吡啶(SSZ)代谢产物磺胺吡啶(SP)浓度的方法,并探讨艾司奥美拉唑(ESOM)对SSZ在大鼠体内药动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SSZ组和SSZ+ESOM组,每组6只。SSZ+ESOM组大鼠连续灌胃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90mg/(kg·d)]14天;第15天时,两组大鼠单次灌胃柳氮磺吡啶肠溶片(90mg/kg),并在给药后0.5、1、1.5、2、3、4、6、8、10、12、24、36、48、72h时于其眼内眦取血。血浆经甲醇沉淀蛋白后,以地西泮为内标,以AgilentXDR-C18为色谱柱,以甲醇-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为流动相,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浆中SSZ代谢产物SP的浓度;采用DAS3.0.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SP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2~1000ng/mL,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中国药典》相应要求。SSZ+ESOM组和SSZ组大鼠体内SP的AUC0-t、tmax、t1/2z、cmax、MRT0-t等药动学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所建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可用于血浆中SSZ代谢产物SP浓度的检测;ESOM对SSZ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柳氮磺吡啶;磺胺吡啶;艾司奥美拉唑;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药动学行为   
      66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851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周大创,罗孟捷,唐文熙
      2021, 32(13)
      摘要:目的:评价我国12岁女性接种双价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的成本-效用,为卫生服务决策者提供经济学证据。方法:采用CERVIVAC模型对我国12岁女性进行长期模拟至全部人群均进入死亡状态(循环周期为1年),分别计算接种双价HPV疫苗的试验组人群与未接种该疫苗的对照组人群的成本与健康产出,结合意愿支付阈值[WTP,1倍2019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判断其经济性。结果:在模拟期限内,试验组相较于对照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为28660.56元/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小于WTP,具有药物经济学优势。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对ICER影响较大的5个参数依次为贴现率、HPV-16/HPV-18所引起的宫颈癌占比、疫苗有效率、每年早期/原位癌直接经济负担和每年晚期/转移癌直接经济负担。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以1倍2019年我国人均GDP作为WTP的情况下,试验组较对照组具有更大的可接受性(概率为74%);当WTP高于25876元/QALY时,试验组具有更大的成本-效用优势。结论:针对宫颈癌的预防,我国12岁女性接种双价HPV疫苗较不接种该疫苗更具有成本-效用优势。  
      关键词: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双价疫苗;CERVIVAC模型;成本-效用分析   
      141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850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赵兵,吴至久,唐学贵,孔鹏飞,陈泰宇,刘仕鸿
      2021, 32(13)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SF-PEG)肠道准备方法在便秘患者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20年1-8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肛肠科拟行肠镜检查的便秘患者共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在检查当日凌晨3:00口服SF-PEG2盒(兑入温水3000mL中),2h内服完。观察组患者在检查前一晚20:00和检查当日清晨5:00分别口服SF-PEG1盒(兑入温水1500mL中),1h内喝完;并于检查当日清晨7:00口服二甲硅油散1瓶(兑入温水75mL中)。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准备满意度、肠道气泡评分、肠镜检查操作时间、息肉检出情况、患者耐受率和再次肠道准备接受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肠道准备及肠镜检查。观察组患者的肠道准备总满意率、肠道气泡满意率、息肉检出率、患者耐受率和再次肠道准备接受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肠镜检查操作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分次口服SF-PEG联合二甲硅油散的方法对便秘患者做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具有肠道准备满意度高、肠道气泡少、检查操作时间短、息肉检出率高、患者耐受率和再次肠道准备接受率高、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肠道准备方法。  
      关键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二甲硅油散;便秘;肠镜检查;肠道准备   
      136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848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江洁美,王亚露,杨春兰,冯丽娟,陈若男,曹曦,门鹏,杨毅恒,翟所迪,夏泉
      2021, 32(13)
      摘要:目的:利用快速卫生技术评估(HTA)工具对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nab-PTX)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进行评估,为药物选择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卫生技术评估网站,纳入nab-PTX治疗乳腺癌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HTA和药物经济学研究,采用描述性分析对研究结论进行分类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8篇药物经济学研究。与传统紫杉类药物相比,nab-PTX可提高新辅助化疗(NAC)的乳腺癌患者的病理完全缓解率(pCR)[OR=1.39,95%CI(1.16,1.67),P<0.001]和无事件生存期(EFS)[HR=0.69,95%CI(0.57,0.85),P<0.001];但两者在转移性乳腺癌(MBC)患者的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上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安全性方面,nab-PTX提高了MBC患者3~4级感觉神经毒性的发生率[OR=1.89,95%CI(1.36,2.61),P<0.001],增加了NAC的乳腺癌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OR=1.52,95%CI(1.23,1.88),P<0.001]、感觉神经毒性发生率[OR=2.17,95%CI(1.38,3.40),P<0.001]、皮疹发生率[OR=1.46,95%CI(1.18,1.80),P<0.001]以及疲劳发生率[OR=1.28,95%CI(1.04,1.56),P=0.02]。药物经济学研究显示,nab-PTX相对于传统紫杉类药物可提高MBC患者的质量调整生命年,更具有经济性。结论:nab-PTX可提高NAC的乳腺癌患者的pCR,但在MBC的有效性上并无显著优势,且不良反应更为多见;采用nab-PTX治疗MBC比传统紫杉类药物可能更具成本-效用优势。  
      关键词: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乳腺癌;快速卫生技术评估;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   
      101
      |
      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846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李春晓,孙静雅,凌霄,李学林,赵娅,张博
      2021, 32(13)
      摘要:目的:调查研究《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中成药说明书项目标注存在的问题,为中成药的合理应用、说明书修订提供依据。方法:搜集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所载的268个中成药品种的不同剂型的465份说明书,统计分析药品说明书项目标注率及内容中存在的问题。结果:465份说明书中,注意事项标注率为86.88%,不良反应、药动学、禁忌、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试验、药理毒理、药理作用标注率低,分别为20.64%、0.21%、30.1%、1.07%、2.36%、8.81%、1.93%;其他项目全部标注。说明书成分项表述不完善,未完全列出所含中药饮片、辅料信息的分别占2.15%、48.81%;功能主治项表述不统一、不规范,共有12种表述方法,其中16.5%的主治项中缺乏中医适应证;规格项表述不统一、不规范,有5种表述方法;用法用量项标注不明确,且465份说明书都未提及老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禁忌项表述不全面,无实质性内容,只有0.64%标注了与化学药的相互作用、12.68%标注了禁忌内容。结论: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中成药说明书项目存在表述不规范、不完整等问题。应加大力度建立健全中成药信息收集与反馈机制,出台政策支持企业开展上市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并通过积极开展符合中医特色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中成药说明书内容。  
      关键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成药说明书;合理用药;特殊人群用药   
      54
      |
      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845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赵婷,张维斌,唐艳,蒲川
      2021, 32(13)
      摘要:目的:了解氨甲环酸在骨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现状及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重庆市4家三级甲等医院骨科的3个亚科室(关节外科、脊柱外科、创伤骨科)2017-2020年氨甲环酸的使用量、氨甲环酸使用患者的骨科疾病种类分布以及氨甲环酸使用方法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4年期间骨科氨甲环酸总使用量逐年递增,增幅为6.2%~52.2%,各科室使用量亦逐年递增;2017-2019年关节外科使用量占比最大(分别为59.2%、53.5%、47.2%),2020年创伤骨科使用量占比最大(39.2%)。整体而言,氨甲环酸在不同种类骨科疾病患者中的使用量占比排前4位的依次为关节置换(25.5%~29.6%)、髋部骨折(19.3%~23.6%)、骨干骨折(13.5%~18.6%)以及骨盆髋臼骨折(8.2%~14.0%);各年度脊柱外科、关节外科以及创伤骨科的氨甲环酸使用方法始终以单纯静脉给药为主(占比分别为55.1%~81.0%、46.9%~77.1%、49.3%~73.3%、44.9%~71.5%)。结论:氨甲环酸在骨科住院患者中的使用量呈明显的逐年增长趋势,且以关节外科、创伤骨科使用为主导;其使用方法仍以单纯静脉给药为主,较为安全可靠。  
      关键词:氨甲环酸;骨科;亚科室;使用量;疾病种类;用法   
      82
      |
      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844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赵思琦,刘栋梁,夏毓琦,褚淑贞
      2021, 32(13)
      摘要:目的:总结目前我国慢病管理政策的成绩与不足,为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本挖掘方法对2009-2020年国务院及各部委出台的109份慢病管理相关政策文件进行处理,建立慢病管理政策PMC指数评价模型,并通过10个一级指标和40个二级指标对16项典型慢病管理政策进行量化评价分析。结果:16项政策中,优秀级10项,可接受级6项,PMC指数得分均值为7.243分,总体处于可接受水平,但仍有较大改进空间。通过对比两项代表性的政策发现,其中一项得分较低的主要原因为缺乏长期发展规划、未涉及“互联网+慢病管理”新模式等内容、人才培养和法律保障等激励措施不到位。结论:我国慢病管理政策基本完善,可从政策时效、政策内容以及激励方式层面着手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慢病管理政策;PMC指数模型;量化评价   
      183
      |
      1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843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张莹,杨艳芳,吴和珍
      2021, 32(13)
      摘要:目的:对黄连进行本草考证,为其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方法:结合《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本草纲目》等历代本草古籍对黄连的名称、基原、历代本草药图、道地性、采收加工炮制方法和功效进行考证。结果与结论:黄连的别名众多,但后世以黄连二字正名。其基原较稳定,多为味连CoptischinensisFranch.、雅连C.deltoideaC.Y.ChengetHsiao与云连C.teetaWall.3种。历代本草药图证据表明黄连形态大体一致,多由《证类本草》中2幅药图翻绘而来。黄连历代道地产区较多,但四川产黄连为最多,另也有澧州、宣州产者。黄连采收加工方法古今较为一致,均为农历二月、八月采根,去毛、切片用;但炮制方法存在较大差异,古法有童便炒、米泔水浸、麸炒、人乳炒等,现今主要沿袭了其酒炙、萸炙、姜炙、醋炙等法。黄连的功效众多,现今主要为清热泻火、燥湿、解毒等。  
      关键词:黄连;本草考证;基原;道地性;炮制;功效   
      214
      |
      1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842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何玉琼,赵洋,马颖,张木升,张小利,王亮,陈万生
      2021, 32(13)
      摘要:目的:总结痰热清胶囊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为该药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方法:对痰热清胶囊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痰热清胶囊处方是依据中医温病理论建立的,方中以黄芩为君药,其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熊胆粉和山羊角均为臣药,熊胆粉性寒,山羊角味苦咸性寒,具有平肝息风、清热解毒等作用;金银花为佐药,味甘性寒,以助清热解毒、宣肺化痰;连翘味苦性微寒,具有清热宣透作用,又可引诸药入肺经,故为使药。痰热清胶囊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有机酸类、氨基酸类、苯乙醇苷类、木脂素类等57种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抗病毒等药理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以及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目前,痰热清胶囊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明显不足,药理作用研究只是集中在解热、抗菌、袪痰等方面,临床研究也只是集中在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风热犯肺型咳嗽)和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方面;对其质量控制的方法也仅有薄层鉴别和含量测定,且其指标成分较少,还有待深入研究。  
      关键词:痰热清胶囊;药理作用;化学成分;临床应用   
      156
      |
      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841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姚玲玲,徐萌伶,余章昕,刘洋洋,李文兰
      2021, 32(13)
      摘要:目的:为腺果藤属植物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对腺果藤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腺果藤属植物是我国民间习用药材,在我国主要分布有腺果藤Pisoniaaculeata、胶果木P.umbellifera和抗风桐P.grandis等3种;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色酮类、木质素类和皂苷类等75种化合物,具有抗结核、抗炎镇痛和抗菌等药理活性。然而,对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大多集中在胶果木和腺果藤上,对抗风桐的研究较少;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酮类、色酮类、木质素类和皂苷类化合物上,对其他类型化合物的研究集中在苯类化合物上;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分离出的化合物上,对植物粗提物的研究较少。腺果藤属植物具有一定的药用开发潜力,但目前研究深度不够,需结合现代天然产物化学、药物筛选和药理研究方法对其开展更为系统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腺果藤属;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100
      |
      2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840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万秋,宋双双,石安琪,唐莉歆
      2021, 32(13)
      摘要:目的:为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心血管疾病(CVD)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例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在COPD合并CVD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能降低COPD合并CVD患者的急性加重风险,改善患者肺功能的基线水平、降低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和病死率。同时,采用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治疗COPD合并CVD患者在一定程度上是安全有效的,目前尚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可使患者临床获益。  
      关键词: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血管疾病;应用进展   
      126
      |
      1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839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陈培鸿,刘志挺,方淡悄,黄嘉莹,黄泽钜,倪庆纯,黄思玉,吕竹芬,陈燕忠
      2021, 32(13)
      摘要:目的:为3D打印技术在开发个性化递药系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综述3D打印药物递送系统在速释制剂、缓控释制剂、植入物、复方制剂和外用制剂等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结果与结论:3D打印精准的剂量控制和灵活的形状定制能力,可实现对药物剂量、释放行为和局部靶向等的精准控制,在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潜力巨大,在速释制剂、缓控释制剂、植入物、复方制剂、外用制剂中均得到了广泛研究。但目前3D打印技术仍存在着一定缺陷,如成本高、产量低、操作难度大,但相信这些问题会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得以解决。随着3D打印技术的成熟以及其与分布式制造的结合,3D打印技术有望落地基层医院及药房,并实现按需定制和个性化给药。  
      关键词:3D打印;药物递送系统;个性化给药;剂量控制;形状定制   
      121
      |
      1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837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