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21 32 2
    • 云南省药事管理及临床药学质量控制中心,云南省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云南省护理学会,云南省医院协会ICU专业委员会,云南省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云南省药理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云南省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云南省高浓度氯化钾注射液临床使用与管理专家共识
      2021, 32(2)
      关键词:高浓度氯化钾注射液;云南;临床使用;管理;专家共识   
      459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571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王雅君,韩容,岳志华,许馨文,赵志刚
      2021, 32(2)
      摘要:目的:为完善我国儿童药品品种、保障儿童用药安全提供借鉴。方法:总结美国在儿童药品上市审批方面的政策法规历史沿革及相关政策实施效果;结合我国儿童药品发展现状,提出保障我国儿童用药可及性和安全性的相关建议。结果与结论:美国自1994年起就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鼓励发展儿童药品,目前其儿童药品上市审批主要依据《最佳儿童药品法》(BPCA)和《儿科研究平等法》(PREA)两部法律。1998-2019年,美国药品说明书儿童用药信息的补充数量总体呈现波动性增长;截至2020年4月,已经有854种药品进行了儿科说明书的修改,其中792种药品进行了上市后儿科临床研究,其儿科说明书信息不全等问题得到了很大改善。目前,我国对儿童药品制定的政策主要包括鼓励研发创新、优先审评审批,以及加强研发技术指导等,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开展儿童药品临床试验困难较大等问题。建议我国借鉴美国儿童药品相关政策法规、儿科研究及儿童药品目录,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童药品制度和目录,提高儿童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及性。  
      关键词:儿童药品;上市审批;政策法规;美国;启示   
      191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570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代展菁,薛天祺,向贵圆,常峰,路云
      2021, 32(2)
      摘要:目的:为完善我国多适应证药品基于价值定价的医保支付提供参考。方法:梳理多适应证药品价值定价的理论基础和实现流程,分析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和瑞典的价值评估指标和基于价值定价的医保支付策略,为我国多适应证药品医保支付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价值定价的实现首先需要制定一个价值框架以定义、测量、整合价值,再通过建立模型将总价值转化为价格。各国多适应证药品根据价值定价的整体思路一致,但价值评估指标存在差异。英国和瑞典主要以药物经济学方法测得的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和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s)为价值标准,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则更侧重于以药品的临床治疗价值和临床指标改善程度为标准。在多适应证药品的医保支付策略方面,法国采取的是基于预期使用量的单一加权法,德国采取的是基于价值和使用量的组合加权法,英国采取的是名义医保支付标准结合患者准入协议法,意大利采取的是名义医保支付标准结合管理准入协议法,瑞典则采用不同适应证不同商品名的独立支付法。我国可在借鉴上述多国经验的基础上,探索适应我国国情的多适应证药品的价值定价策略,综合借鉴和使用多种医保支付策略,完善患者及药品使用信息收集机制,为实施多适应证药品价值定价和医保支付策略提供信息支持。  
      关键词:多适应证药品;价值定价;医保支付;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瑞典;启示   
      149
      |
      1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569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谭清立,高江源,林岱衡
      2021, 32(2)
      摘要:目的:探讨我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与医保支付制度的协同作用及尚存不足,为进一步提升其协同水平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政策评估法,分别对目前我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与医保支付制度的直接协同与间接协同作用进行阐述,分析其存在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结果与结论: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对我国医保支付制度在技术层面的付费方式、效果层面的绩效评估、管理层面的过程管控等方面有着直接影响。其间接协同作用包括: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可促使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作出调整以适应医保支付改革;可调整医药市场,影响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不足之处为:中选药品品种少,采购范围与医保降费均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医保对于非中选药品“一刀切”的支付标准可能会削弱药企对仿制药研发的积极性等。因此,下一步还需大幅扩大药品采购品种和范围,对于本身品种就较少的药品,可以适当放开医保支付限制;协调医保报销政策和采购方案,提升医保支付的合理性和完善性;引导医疗机构从“价格医疗”到“价值医疗”理念的转变,兼顾市场多方利益,形成全方位的药品价格与医保支付制度的协同调整机制。  
      关键词: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医保支付制度;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协同作用   
      339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568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贾夏怡,朱岩冰,方宇,侯鸿军,刘佐仁,常捷
      2021, 32(2)
      摘要:目的:构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制度下我国药品不良反应(ADR)损害赔偿保险模型,为减少我国因ADR损害导致的医疗纠纷问题、保障患者权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推荐法和“滚雪球”法邀请访谈专家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获得定性数据,并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根据主题分析结果从保险类型设置、投保等级划分和强制保险保障对象等3方面设计ADR损害赔偿模型,并使用基于层次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模型进行评估;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药品相关机构是否愿意建立ADR损害赔偿体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邀请专家40位,其中有34位完成了访谈,回应率为85.0%。目前我国ADR损害赔偿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第三方鉴定和ADR损害举证困难,ADR损害导致的医疗纠纷难以得到及时、公平的解决,ADR损害纠纷处理成本高、耗时长以及赔偿模式不确定等。半数以上的受访专家赞同保险这一赔偿模式。所建强制保险与商业保险联合的ADR损害赔偿模型的整体得分为89.50。共发放调查问卷640份,回收有效问卷559份(药品生产企业204家、药品经营企业172家、医疗机构183家),问卷有效率87.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赞同我国在MAH制度施行后建立ADR损害赔偿体系成正相关的因素包括药品生产企业ADR专员对ADR相关政策的熟悉程度(β=1.697,P<0.05)、药品经营企业经营品种(β=2.987,P<0.05)和医疗机构人员对ADR的认知水平(β=2.800,P<0.05);与赞同我国在MAH制度施行后建立ADR损害赔偿体系成负相关的因素是医疗机构人员工作年限(β=-2.544,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ADR损害赔偿模型具有可行性,对于减轻ADR损害患者的经济负担,及时解决ADR损害引发的患者健康问题,促进我国药品保险发展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药品生产企业ADR专员对ADR相关政策的熟悉程度、医疗机构人员对ADR的认知水平、药品经营企业经营的药品品种和医疗机构人员工作年限是MAH制度下构建ADR损害赔偿模型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不良反应;损害赔偿模型;影响因素   
      179
      |
      1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566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曹国琼,游珊丽,徐剑,张永萍
      2021, 32(2)
      摘要:目的:建立化风丹药母的指纹图谱,并测定不同发酵时间样品中7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为PntulipsBP-C18,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60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10μL。以黄嘌呤为参照,绘制12批化风丹药母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共有峰;同法测定不同发酵时间(0、1、2、3、4周)样品中尿嘧啶、次黄嘌呤、黄嘌呤、尿苷、肌苷、鸟苷、胸苷的含量。结果:12批化风丹药母共有8个共有峰,相似度为0.712~0.954;指认了7种成分,分别为尿嘧啶、次黄嘌呤、黄嘌呤、尿苷、肌苷、鸟苷、胸苷。不同发酵时间样品中上述7种成分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87~8.7μg/mL(r=0.9996)、1.51~15.1μg/mL(r=0.9997)、6.08~60.8μg/mL(r=0.9995)、1.52~15.2μg/mL(r=0.9996)、1.82~18.2μg/mL(r=0.9996)、1.48~14.8μg/mL(r=0.9996)、1.63~16.3μg/mL(r=0.9993);定量限分别为0.0274、0.0763、0.2504、0.1723、0.1011、0.0783、0.0842μg/mL,检测限分别为0.0087、0.0255、0.0079、0.0841、0.0357、0.0269、0.0275μg/mL;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12h)试验的RSD均小于3%;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4.16%~100.16%(RSD=2.24%,n=6),93.87%~100.65%(RSD=2.67%,n=6),93.52%~99.66%(RSD=2.30%,n=6),93.67%~98.24%(RSD=1.89%,n=6),96.00%~102.18%(RSD=1.96%,n=6),94.62%~101.54%(RSD=2.82%,n=6),97.72%~104.56%(RSD=2.97%,n=6)。发酵0~4周时,上述7种成分及总核苷的含量分别为0.042~0.232、0.027~0.181、0.039~0.651、0.026~0.225、0.034~0.111、0.009~0.124、0.079~0.099、0.647~1.292mg/g;发酵1~4周时的尿嘧啶、次黄嘌呤、黄嘌呤及总核苷的含量均较发酵0周时显著升高,而尿苷、肌苷、鸟苷的含量较发酵0周时显著降低。结论:所建指纹图谱特征性强且操作简便,可用于化风丹药母的质量控制;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同时测定其中7种核苷类有效成分的含量;化风丹药母中的核苷类成分含量受发酵时间的影响。  
      关键词:化风丹药母;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核苷类成分;含量测定   
      84
      |
      1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565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林柳任,窦晨,郑永仁,马云淑,孙赟,程欣
      2021, 32(2)
      摘要:目的:研究羟基喜树碱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及组织分布特征,并探讨其靶向性。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只,分别单剂量尾静脉注射羟基喜树碱纳米粒和市售羟喜树碱注射液(4mg/kg,以羟基喜树碱计),在给药后5、30、60、120、240、360、480、600、720min时于眼底静脉丛取血500μ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浆中羟基喜树碱的含量,以DAS3.0等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另取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只,分别单剂量尾静脉注射羟基喜树碱纳米粒和市售羟喜树碱注射液(0.6mg/kg,以羟基喜树碱计),在给药后30、60、120、240min时于腹主动脉取血并摘取心、肝、脾、肺、肾、脑,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浆及组织中羟基喜树碱的含量,考察其分布特征及靶向性。结果:羟基喜树碱纳米粒和市售羟喜树碱注射液在大鼠体内均符合二室模型,羟基喜树碱纳米粒的AUC0-720min和AUC0-∞分别为市售羟喜树碱注射液的1.89和1.87倍,MRT0-720min和MRT0-∞为2.74和3.00倍,t1/2β为2.75倍,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30min时,羟基喜树碱纳米粒和注射液在肺中浓度最高;随着时间的推移,药物逐渐向肝部位积累,在60min时肝药浓度达到最高。羟基喜树碱纳米粒在肝的相对摄取率最大(6.28);以肝为靶向器官,其在心、脾、肺、肾、脑和血浆中的靶向效率均大于羟喜树碱注射液;给药后30~120min,羟基喜树碱纳米粒在心、肺(除给药后30min外)、肾、脑、血浆中的选择性指数均显著高于羟喜树碱注射液(P<0.05或P<0.01)。结论:羟基喜树碱纳米粒延长了药物的半衰期、提高了其血药浓度、延长了其体内作用时间,且肝靶向性显著。  
      关键词:羟基喜树碱;纳米粒;药动学;组织分布;靶向性;大鼠   
      97
      |
      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564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唐利东,王健英,袁颖
      2021, 32(2)
      摘要:目的:对比含杜仲古今方剂配伍药材的性味归经及配伍规律,为杜仲的现代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中医方剂大词典》筛选含杜仲的古代方剂;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中检索2000年1月至2020年1月发表的现代临床研究中含杜仲的方剂。采用频次统计、Apriori算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对含杜仲古今方剂的主治疾病和涉及药材的使用频次、种类、性味归经及配伍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含杜仲古方84首、今方188首。古方主要用于治疗腰痛、虚病、胎动不安等疾病;今方主要用于治疗骨关节病(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主)、妇产科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古方中与杜仲配伍的高频药材为肉桂、当归、牛膝等,大多为补虚药、祛风湿药、清热药;配伍药材药性以温热性为主,归经多为肾、肝经,药味以甘、辛味为主。今方中与杜仲配伍的高频药材为当归、甘草、熟地黄等,大多为补虚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配伍药材药性以温热性为主,归经多为肝、肾经,药味以苦、辛味为主。对高频药材进行的Apriori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古方共获得核心药材组合10条,包含8个三阶关联规则、2个四阶关联规则;今方共获得核心药材组合11条,包含3个三阶关联规则、8个四阶关联规则。结论:含杜仲的古今方剂均主要用于治疗腰部疾病,其次为妇产科疾病,此外,今方还可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古方主要以温补为主,而今方在补虚的基础上更多地配伍了祛风湿药和活血化瘀药;古方的配伍药材多归肾、肝经,以甘、辛味为主,今方的配伍药材多归肝经,且更多地配伍了苦味药材。  
      关键词:杜仲;古方;今方;Apriori算法;配伍规律   
      160
      |
      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563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化敏,周倩,蒋海强,戴衍朋,石典花,王平,张乐林,周建永
      2021, 32(2)
      摘要:目的:建立在线检测甘草饮片中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方法,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通过检测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清除率来评价甘草饮片的抗氧化活性;采用在线高效液相色谱-紫外-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法(HPLC-UV-DPPH)筛选甘草饮片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法(HPLC-TOF/MS)获取质谱数据并采用QualitiveAna-lystB06.00Build6.0.633.0软件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分析甘草的紫外吸收光谱、在线图谱、质谱信息及各化合物的保留时间、精确分子量,结合参考相关文献初步鉴定抗氧化活性成分,并进行验证。结果:8批甘草饮片的DPPH清除率为55.71%~60.17%,均可筛选出7种抗氧化活性成分,经鉴定分别为阿佛洛莫生、8-异戊烯基柚皮素、黄羽扇豆魏特酮、半甘草异黄酮B、3′,4′-二甲氧基-3-羟基-6-甲基黄酮、甘草宁E和甘草宁H。经验证,在线反应产生的倒峰峰面积与饮片的DPPH清除率呈正相关。结论:所建方法简单、准确,可用于快速筛选并鉴定甘草饮片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倒峰峰面积可用于评价甘草饮片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大小。  
      关键词:甘草;抗氧化活性成分;在线高效液相色谱-紫外-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法;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法;1   
      120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561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李秀云,章新友,吴地尧,潘树茂,丁亮,刘梦玲
      2021, 32(2)
      摘要:目的:综述网络药理学方法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为中药复方现代化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以“网络药理学”“中药复方”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以及维普网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06年5月-2020年5月发表的文献,筛选文献,对其所用数据库、分析平台、软件进行统计汇总;在进行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网络药理学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归纳。结果与结论:共纳入有效文献761篇,其中2019年可检索到的文献数量高达313篇;在中药复方现代化研究中,网络药理学方法主要应用于中药复方作用机制、药效物质基础、配伍规律、复方优化以及“效-毒”网络等领域;常用的数据库及平台有中药信息数据库(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与分析平台和中药综合数据库)、疾病靶点数据库(TTD、OMIM)、药物靶点数据库及靶点预测平台(Drugbank、SwissTargetPrediction、TargetNet、PharmMapper)、网络药理学分析及预测软件/平台(CytoScape)等。网络药理学方法在中药复方研究领域中的应用较多,为其现代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今后学者在开展相关研究时可结合药动学参数、活性化合物药效以及相关基础实验,采用加权的方法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并注意整合多个数据库的信息以提高研究结果的科学性。  
      关键词:中药复方;网络药理学;数据库;研究领域;应用;文献分析   
      173
      |
      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560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梁运特,黄仲海,廖志远,张琴,汤勇,孙平良
      2021, 32(2)
      摘要:目的:研究安肠汤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致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及粪钙卫蛋白(FC)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双歧杆菌活菌胶囊,5mL(含双歧杆菌活菌0.35g)]和安肠汤低、中、高剂量组(1、5、10mL,每mL约相当于生药总量0.11g),每组15只。除空白组大鼠注入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TNBS结合乙醇复合灌肠法建立UC模型。造模成功2d后,空白组、模型组大鼠灌胃生理盐水5mL,各药物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每日1次,连续给药14d。末次给药后,采用苏木精-尹红染色法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的病理改变;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TLR4、TNF受体关联因子6(TRAF6)、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TLR4、TRAF6、TNF-α、NF-κB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6以及粪便样品中FC的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结肠黏膜严重受损,其结肠组织中TLR4、TRAF6、NF-κB蛋白和TLR4、TRAF6、TNF-α、NF-κb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血清TNF-α、IL-6及粪便样品中F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大鼠结肠组织病变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安肠汤可能通过调节TLR4/NF-κB信号通路及FC水平来减轻UC模型大鼠的炎症反应。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安肠汤;Toll样受体4;TNF受体关联因子6;核因子κB;粪钙卫蛋白   
      85
      |
      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559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陈瑞,周维,张丽,朱高峰,黄静,汤磊
      2021, 32(2)
      摘要:目的:研究树豆酮酸A对人肝微粒体中的5种细胞色素P450(CYP)酶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Cocktail探针药物法,在人肝微粒体中加入50.0、15.0、5.0、1.5、0.5、0.15、0.05μmol/L的树豆酮酸A,与混合探针药物[包含非那西丁、右美沙芬、奥美拉唑、睾酮、甲苯磺丁脲(分别为CYP1A2、CYP2D6、CYP2C19、CYP3A4、CYP2C9的探针药物)]共同孵育60min。在另设空白组和阳性对照组[α-萘黄铜、奎尼丁、(+)-N-3-苄基香酚、酮康唑、磺胺苯吡唑(分别为CYP1A2、CYP2D6、CYP2C19、CYP3A4、CYP2C9的特异性抑制剂)]的基础上,以葛根素为内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UPLC-MS/MS)分析相应代谢产物(对乙酰氨基酚、右啡烷、5-羟基奥美拉唑、6β-羟基睾酮、羟基甲苯磺丁脲)的含量。以ACQUITYUPLC®BEHC18为色谱柱,以0.01%甲酸水溶液-0.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为40℃,流速为0.4mL/min,进样量为2μL;采用电喷雾电离源,以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正负离子扫描,数据采集范围为m/z100~1200,碰撞气为氩气,雾化气为氮气,锥孔气流量为50L/h,脱溶剂气流量为800L/h,正、负离子模式下毛细管电压分别为2.0、1.5kV,离子源温度分别为120、110℃,脱溶剂的温度分别为400、450℃。使用Graph-padPrism5.0软件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上述各代谢产物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6~8.35、0.36~34.56、0.10~3.09、3.67~117.37、0.15~4.88μmol/L(R2>0.99),定量下限分别为0.26、0.36、0.10、3.67、0.15μmol/L。阳性对照组特异性抑制剂对人肝微粒体中CYP1A2、CYP2D6、CYP2C19、CYP3A4、CYP2C9酶的IC50均在文献报道的可接受范围内。树豆酮酸A对人肝微粒体中CYP1A2、CYP2D6、CYP3A4酶的IC50值均大于50μmol/L,对CYP2C9、CYP2C19酶的IC50值分别为4.94、18.00μmol/L。结论:树豆酮酸A对人肝微粒体中CYP1A2、CYP2D6、CYP3A4酶没有抑制作用,对CYP2C9、CYP2C19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树豆酮酸A;人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Cocktail探针药物法;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特异性抑制剂;抑制作用   
      135
      |
      1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557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陈旺,詹雁,王美慧,谭镭,徐超群
      2021, 32(2)
      摘要:目的:建立马甲子总三萜的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测定其中主要成分马甲子素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为AgilentPheHex,流动相为甲醇-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20nm,流速为1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5μL。以马甲子素为参照,绘制10批马甲子总三萜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共有峰;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采用同一HPLC法测定马甲子素的含量。结果:10批马甲子总三萜共有6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90;指认马甲子素1个特征峰。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0批马甲子总三萜样品可聚为4类,其中S1为一类、S2为一类、S3~S6为一类、S7~S10为一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2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9.430%。综合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S1>S9>S8>S7>S10>S2>S3>S5>S6>S4。马甲子素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33.7~844.0μg/mL(r=0.9999);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24h)试验的RSD均小于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5%(RSD=1.13%,n=6);10批马甲子总三萜样品中马甲子素的平均含量为0.576%~0.712%。结论:所建HPLC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马甲子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马甲子总三萜;马甲子素;高效液相色谱法;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指纹图谱;含量测定   
      140
      |
      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556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黄瑶,张雪兰,罗宇琴,邓李红,方朝缵,魏梅
      2021, 32(2)
      摘要:目的:建立山萸肉及其不同酒制品的特征图谱,探讨其色度值的差异性,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分析。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以马钱苷为参照,绘制10批山萸肉及其20批不同酒制品(酒炖、酒蒸)的UPLC特征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共有峰;采用分光测色仪测定其色度值[明暗度(L)、红绿色调值(a)、黄蓝色调值(b)、色差值(ΔE)];采用SPSS20.0、SIMCA14.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并以特征峰峰面积、色度值为指标,以变量重要性投影值大于1为标准,筛选影响饮片质量的差异标志物。结果:山萸肉饮片有6个共有峰,酒萸肉(酒炖)饮片和酒萸肉(酒蒸)饮片有7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莫诺苷、马钱苷等4个成分,其中5-羟甲基糠醛为炮制后的新增成分。山萸肉与不同酒制品(酒炖、酒蒸)的相似度较低(0.869~0.937、0.845~0.944),而不同酒制品的相似度均高于0.99。山萸肉饮片与酒萸肉(酒炖)饮片的ΔL为-9.42~-3.58、Δa为-24.92~-15.00、Δb为-11.33~-7.00、ΔE为17.01~28.12,山萸肉饮片与酒萸肉(酒蒸)饮片的ΔL为-8.58~-2.42、Δa为-25.08~-13.83、Δb为-10.92~-6.08、ΔE为15.58~28.67,酒萸肉(酒炖)饮片与酒萸肉(酒蒸)饮片的ΔL为-2.17~3.00、Δa为-0.75~2.50、Δb为0.25~1.42、ΔE为1.25~3.83。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0批样品可聚为两类,S1~S10聚为一类、S11~S30聚为一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两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3.147%。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显示,莫诺苷、5号峰、色度值(L、a、b)为影响其质量的差异标志物。结论:所建UPLC特征图谱稳定、可行,结合色度值差异可快速鉴别山萸肉及其不同酒制品;所建化学模式可用于区分不同酒制品。  
      关键词:山萸肉饮片;酒制品;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特征图谱;色度值;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91
      |
      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554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高原,方妍,单梦瑶,董金香
      2021, 32(2)
      摘要:目的:研究桑白皮药材有效成分含量与颜色的相关性,并对不同产地样品进行指纹图谱和聚类分析,为该药材质量控制及品质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盐酸-镁粉反应比色法测定桑白皮中桑根皮素和总黄酮的含量;肉眼观察桑白皮颜色,采用色差仪测定其色度值(L*、a*、b*)并计算总色差值(E*ab);利用SPSS21.0软件对桑根皮素和总黄酮的含量与各颜色指标(L*、a*、b*、E*ab)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采用HPLC法建立3个不同产地共20批桑白皮药材的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分析。采用SPSS21.0软件对20批样品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基于桑根皮素、总黄酮的含量及颜色指标)和系统聚类分析(基于指纹图谱共有峰相对峰面积)。结果:桑白皮中桑根皮素和总黄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960~0.6186mg/g、0.48%~1.51%,其各颜色指标均呈显著相关(P<0.01)。其中,L*、b*、E*ab值越小,a*值越大,则桑根皮素含量越高;L*、b*、E*ab值越大,a*值越小,则总黄酮含量越高。20批药材样品的指纹图谱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为0.883~0.983;标定了13个共有峰,并指认1号峰为绿原酸。K-均值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0批样品可聚为2类,Ⅰ类以安徽产样品为主,其桑根皮素含量较高、总黄酮含量偏低,颜色较暗、偏黄棕色;Ⅱ类以四川、贵州产样品为主,其桑根皮素含量偏低、总黄酮含量较高,颜色较明亮、偏黄白色。系统聚类分析结果与其较为一致。结论:桑白皮颜色与其桑根皮素、总黄酮含量密切相关,颜色偏黄棕色的桑白皮中桑根皮素含量较高,颜色偏黄白色的桑白皮中总黄酮含量较高。  
      关键词:桑白皮;颜色;桑根皮素;总黄酮;指纹图谱;色差原理;聚类分析   
      137
      |
      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553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李欣坪,王蒙蒙,王子晨,方琼莲,林玉萍
      2021, 32(2)
      摘要:目的:研究滇黄芩茎叶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溶剂萃取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和降脂活性。方法:取滇黄芩茎叶用95%乙醇回流提取,得乙醇提取物;取上述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回收溶剂得到不同溶剂萃取部位。以维生素C(Vc)为阳性对照,采用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检测滇黄芩茎叶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以脂肪乳建立脂肪变性L02肝细胞模型,以非诺贝特(20μg/mL)为阳性对照,考察高、低质量浓度(100、50μg/mL)滇黄芩茎叶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对细胞中TC、TG含量的影响。结果: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强弱排序为滇黄芩茎叶正丁醇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Vc>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物,IC50分别为0.15、0.17、0.35、0.75、1.17mg/mL;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强弱排序为Vc>正丁醇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物,IC50分别为0.034、0.55、0.75、3.32、3.73mg/mL;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强弱排序为Vc>正丁醇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物,IC50分别为0.0032、0.028、0.033、0.048、0.057mg/mL。滇黄芩茎叶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对脂肪变性L02肝细胞中TC、TG含量均有显著的降低作用(P<0.01),其降脂能力强弱排序为正丁醇萃取物(低浓度)≈非诺贝特>乙酸乙酯萃取物(高浓度)>乙醇提取物(高浓度)>正丁醇萃取物(高浓度)>乙酸乙酯萃取物(低浓度)>乙醇提取物(低浓度)。结论:滇黄芩茎叶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和降脂活性(除石油醚萃取物外),其中正丁醇和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和降脂活性较高。  
      关键词:滇黄芩茎叶;乙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降脂活性   
      89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552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仝立国,牛艳艳,王若瑜,吉海杰,宋美卿,冯玛莉,夏召弟,汪欣文
      2021, 32(2)
      摘要:目的:建立扶正固本颗粒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基葡萄糖苷、黄芩苷、淫羊藿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等6种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kmaDiamonsilC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5nm(0~8min)、320nm(8~9min)和275nm(9~33min),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以黄芩苷为基准物,采用多点校正法和斜率校正法分别计算另外5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fk/s),并采用保留时间差值法对待测成分进行色谱峰定位,比较上述两种一测多评法所得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的差异。结果: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基葡萄糖苷、黄芩苷、淫羊藿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检测进样量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53~2.12、0.163~6.52、0.059~2.36、0.0216~0.864、0.03~1.2、0.021~0.84μg(r>0.999),精密度、稳定性(12h)、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2%~99.82%(RSD为0.89%~1.24%,n=9)。以黄芩苷为基准物,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基葡萄糖苷、淫羊藿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多点校正法的fk/s分别为1.172、0.528、1.479、1.820、2.534,斜率校正法的fk/s分别为1.234、0.550、1.559、1.939、2.664;3种方法测得10批扶正固本颗粒中6种成分含量的RSD为0.29%~2.77%(n=10);两种一测多评法测得结果与外标法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不低于0.9999(P<0.001)。结论:成功建立了可用于同时测定扶正固本颗粒中6种成分含量的一测多评法。  
      关键词:一测多评法;扶正固本颗粒;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基葡萄糖苷;黄芩苷;淫羊藿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   
      100
      |
      1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549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彭静,陈曦
      2021, 32(2)
      摘要:目的:研究滨蒿内酯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水飞蓟素组(阳性对照,120mg/kg)和滨蒿内酯高、低剂量组(60、30mg/kg),每组10只。各给药组小鼠均灌胃相应药物,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等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每日1次,连续给药7d。末次给药结束2h后,除正常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等体积橄榄油外,其余组小鼠均一次性腹腔注射0.1%CCl4橄榄油溶液(1mL/100g)以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性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的含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通路相关蛋白[NF-κBp65、核因子κBα激酶抑制蛋白(IκBα)]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AST、ALT活性和MDA、IL-1β、IL-6、TNF-α含量均显著升高,SOD、CAT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性改变,且肝组织中NF-κBp65和IκBα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水飞蓟素组和滨蒿内酯高、低剂量组小鼠血清中相关因子活性或含量水平均显著逆转(P<0.05);肝组织病理性改变程度明显减轻,且肝组织中NF-κBp65和IκBα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滨蒿内酯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与降低氧化应激水平以及阻断NF-κB通路的活化、进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关键词:滨蒿内酯;急性肝损伤;NF-κB通路;氧化应激;炎症;小鼠   
      63
      |
      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548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郑冬妮,周后凤,任常谕,席田兰
      2021, 32(2)
      摘要:目的:初步评价塞瑞替尼上市后的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法(PRR)对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2014年第2季度至2019年第3季度塞瑞替尼的不良反应(ADR)进行信号挖掘,收集主要累及系统ADR报告相关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日剂量、用药疗程,利用SPSS26.0软件对主要累及系统组的ADR例次与其他系统组进行χ2检验。结果:共收集到塞瑞替尼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DR报告10318份,挖掘出塞瑞替尼ADR信号236个;排除无效信号后,最终得到ADR信号187个,涉及16个系统。所得信号除药品说明书上提及的外,还包括各类神经系统疾病、血液与淋巴系统疾病、感染和传染性疾病等,如手-足-生殖器综合征、间变淋巴瘤激酶基因突变等。胃肠系统ADR报告最多(576份)。与其他系统ADR比较,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日剂量、用药疗程对胃肠系统ADR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使用塞瑞替尼后发生胃肠系统ADR的患者多为女性(59.9%)、年龄45岁及以上(70.3%)、体质量≤65kg(68.1%)、日剂量451~750mg/d(50.2%)、用药时长3个月以内(75.7%)。结论:45岁以上、体质量低于65kg的女性患者使用塞瑞替尼后发生胃肠系统ADR的风险较高;此类ADR的发生还与日剂量有关且大多发生在3个月内,临床使用时应加强药学监护。  
      关键词:塞瑞替尼;信号挖掘;不良反应   
      242
      |
      2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548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张许,陈文文,刘燕琳,丁静,张厚莉,党和勤
      2021, 32(2)
      摘要:目的:快速评价依洛尤单抗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旨在为临床药物选择和决策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卫生技术评估(HTA)相关官方网站,收集依洛尤单抗单用或联合标准治疗方案对比标准治疗方案或安慰剂或依折麦布用于高胆固醇血症的HTA报告、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药物经济学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建站起至2020年1月。在筛选文献、提取资料的基础上,分别采用HTAchecklist、系统评价评估测量工具AMSTAR-2量表、综合卫生经济评价报告标准量表评价纳入HTA报告、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文献质量,并对有效性、安全性结果进行定量描述,对经济学评价结果进行定性描述。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其中6篇为Meta分析文献、7篇为经济学文献;Meta分析文献质量偏低,经济学研究质量较好。在有效性方面,与安慰剂/依折麦布比较,依洛尤单抗可显著降低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以及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缺血、卒中发生率,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5);而两者不稳定性心绞痛住院风险、心脏死亡率或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安全性方面,依洛尤单抗任一不良事件发生率、任一治疗紧急不良事件发生率、背部疼痛发生率、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合并发病率与安慰剂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济性方面,在标准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依洛尤单抗,对血脂仍不达标的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具有一定的成本-效果优势。结论:依洛尤单抗对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好;对于经标准治疗方案治疗后血脂仍不达标的高危ASCVD患者,该药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可作为备选方案。  
      关键词:依洛尤单抗;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551
      |
      1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546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张弦,陈红君
      2021, 32(2)
      摘要:目的:探讨上海市第三批带量、国家“4+7”带量采购政策在上海某医院的实施效果及对该院他汀类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信息系统中上海市第三批带量采购执行前(2018年2月10日-8月31日)、上海市第三批带量采购执行后(2018年9月1日-2019年3月19日)“、4+7”带量采购执行后(2019年3月20日-10月9日)的他汀类药物消耗用量(片)及销售金额,并按《新编药物学》及相关药品说明书推荐的药物限定日剂量(DDD)分别计算各他汀类药物在上述3个时间段内的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从而分析上海市第三批带量采购及国家“4+7”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对该院他汀类药物应用情况的影响并预测各品规在该院的市场份额走势。结果与结论:上海市第三批带量采购执行前,该院在院的他汀类药物有5个品种、8个品规;实施带量采购后,调整为5个品种、9个品规。辛伐他汀片的用量总体较小,其销售金额在实施带量采购后也持续下降。瑞舒伐他汀钙片在实施带量采购前的用量占比达49.49%,排名第1位;在执行上海市第三批带量采购后,其用量占比降至30%以下,销售金额占比由37.82%降低至18.77%;执行国家“4+7”带量采购后,销售金额占比继续下降至17.38%。阿托伐他汀钙片的用量占比在执行上海市第三批带量后明显上升,由原来的41.55%上升至54.09%,在执行国家“4+7”带量采购后略有下降,但其用量占比仍高达53.06%,排名第1位;在带量采购前后其用药金额占比均排名第1位,均保持在50%左右,分别为52.87%、61.18%、46.50%,与执行上海市第三批带量前相比,其仿制药品规用量上升了40.32%,但金额下降了78.18%。普伐他汀钠片与匹伐他汀钙片无带量采购中选品种,用量占比虽持续上升,但总体占比较小。他汀类药物在中选带量采购目录后价格下降明显。预计辛伐他汀在该院的市场份额将继续缩减,阿托伐他汀则可能会继续扩大,而瑞舒伐他汀受限于不良反应较多其可扩大的空间有限,普伐他汀占比不大但仍有患者需求,匹伐他汀因是新药其在该院的应用尚需更多的临床数据支持。  
      关键词:带量采购;上海市第三批带量采购;国家“4+7”带量采购;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匹伐他汀;普   
      222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545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舒朋华,喻梦竹,李亚敏,刘安琦,刘婉蓉,罗跃辉,刘昊,孙娜,魏夏兰
      2021, 32(2)
      摘要:目的:总结白薇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其深入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白薇“”萝藦科“”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生物活性“”Cynanchumatratum“”Cynanchumversicolor“”Asclepiadaceae“”Chemicalconstituents“”Pharmacologicalac-tivity”“Biologicalactivities”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SciFinder、WebofScience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06年7月-2020年8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白薇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归纳与总结。结果与结论:白薇为萝藦科植物直立白薇C.atratumBge.或蔓生白薇C.versicolorBge.的干燥根及根茎,其主要化学成分包括C21甾体皂苷类、挥发油类、生物碱类、芳香类化合物等,如直立白薇苷A、白前苷A、正十六烷酸、9-脱氢安托芬、3,4-二羟基苯乙酮;具有抗炎、抗肿瘤、美白等多种药理作用。然而,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直立白薇上,对蔓生白薇的研究较少;对化学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C21甾体皂苷类化合物上,而涉及其他类型化合物的研究不多;有关C21甾体皂苷类的药理活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个化合物层面上,而构效关系研究较为少见。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白薇药材资源,有必要进一步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等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白薇;C21甾体皂苷;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53
      |
      1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543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