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21 32 21
    • 游蠡,卞婧,徐彦贵,王卓,赵庆春,黄欣,刘静,陆进,甄健存
      2021, 32(21)
      摘要:目的:解读中国医院协会2021年9月正式公布的新版《中国医院协会临床药师师资培训项目招生与考核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新方案”),为顺利推动新方案的落地与执行、实现改革初衷提供指导与参考。方法:从新方案制定的背景、呈现的主要特征、创新之处与下一步执行中需注意的问题共4个方面对新方案进行解读。结果与结论:新方案制定与发布标志着中国医院协会临床药师师资培训项目新一轮改革拉开序幕。其主要以现行临床药师师资培训体系在运行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临床药师师资培养本身的重要性以及时代发展给我国临床药学事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背景,在研究立基、问题导向、专业论证方面呈现了重要特征。与原方案相比,新方案增设了针对专业的实质性选拔机制,意在实现招生环节必要的“严”;重构了对标项目整体培养目标、三位一体的考核体系,意在实现考核环节合理的“宽”;取消了异地培训的限制、提倡专业宽口径对接,提升了培养制度及过程管理的弹性。新方案的执行与落地是涉及多方的复杂工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多个团队各司其职、协同推进——师资培训基地与专家团队要领会改革精神,实现新方案的平稳落地;同时,项目工作组与师资基地和专家的沟通要加强,最终实现培养更多高素质临床药学带教师资的改革初衷和目标。  
      关键词:临床药师;师资培训;招生;考核;实施方案;解读   
      595
      |
      2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077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梁云,岳霄霄,邵蓉
      2021, 32(21)
      摘要:目的:为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概括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环境,介绍国外先进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建设经验,梳理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结果与结论:粤港澳大湾区有多重政策支持,有利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产业链条完整,生物产业规模优势日益呈现;创新成果丰硕,研发投入全国领先;医药制造业发达,医疗资源总量多;金融优势明显,制度创新有助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国际化进程领先,利于持续促进对外合作。但与国外先进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在管理模式、服务模式“、产-学-研”合作方面还稍有不足,也面临着三地法律体系和行业规范有待进一步衔接、人才存在缺口、产业链不够完善、新药研发支持不足“、产-学-研”合作亟待加强、金融支持水平亟待提升等问题和挑战。据此,笔者建议要消除制度障碍,推动法律体系和行业规范的衔接;创新人才政策,持续吸引优秀研发人才入驻;引入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条;打通临床试验渠道,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强化“产-学-研”合作,推动生物医药创新能力提升;善用金融支持,助力生物医药产业企业迅速崛起,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建议   
      201
      |
      1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076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刘文,王翀,朱炯,胡增峣
      2021, 32(21)
      摘要:目的:为进一步完善我国药品抽检质量风险提示函(以下简称“提示函”)制度、加强药品质量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概述我国药品抽检的质量风险管理情况,对其中提示函的法律性质、主要内容和工作程序进行分析,以最新的2020年的提示函数据为例分析提示函在排查潜在药品质量风险中的作用,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结果与结论:在基于法定标准检验的同时,我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可能因生产企业的药品质量控制盲区或偏差而存在质量安全风险的药品开展了探索性研究,并按照发现问题的严重程度分为严重风险和一般性风险,实施分级管理。提示函就是基于劝服优先的原则对一般性药品质量风险制定的行政措施,不具有制裁性。其主要内容涵盖风险排查整改所需全部信息(药品基本信息、提示的风险信息、联系人信息、发现风险的方法、排查整改要求、属地省级药监部门的职责),涉及承检机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国家药监局、相关生产企业属地省级药监局与相关生产企业共五方责任主体,通过闭环管理的模式实现监管部门与生产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2020年,国家药监局共向286家生产企业发出312份提示函,提示准确率达87.91%,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生产企业针对提示函的内容进行了包括开展工艺验证、修订内控标准、加强生产过程控制等一系列整改措施,但也存在提示内容的合理性遭到生产企业质疑以及生产企业排查力度不足等问题。鉴于此,笔者建议生产企业要正确认识提示函的性质和价值,承检机构应进一步提高发现问题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而药监部门则要重点关注排查发现的问题,以共同促进药品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药品抽检;风险管理;提示函;劝服优先   
      85
      |
      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075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刘燕莉,陆涛,王勇
      2021, 32(21)
      摘要:目的:为完善我国临床药学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推动我国临床药学教育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对日本药学教育改革和认证背景进行介绍,分析日本临床药学专业认证标准的发展及现行标准的主要变化,提出对我国临床药学教育发展的启示。结果与结论:日本于2006年正式开始六年制临床药学教育,规定只有六年制临床药学教育毕业生才具备参加药剂师国家考试的资格。日本药学教育认证委员会(JABPE)是负责日本临床药学专业认证的机构,其认证标准经历2006年、2012年和2018年3个版本的发展,新版标准(2018年版)在指标体系框架、认证理念、培养要求方面均所有革新,例如其体系框架由2012年版的57条基准、176个观点整合为2018年版的19条基准、53个观点,重点突出、清晰明确、化繁就简。我国应借鉴日本临床药学专业认证的发展经验,完善法律法规以保障认证制度健康有序发展、组建独立的第三方认证机构、探索专业认证与执业资格有机衔接的机制、重视院校自评和定性指标的应用、探索构建既立足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临床药学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临床药学教育;专业认证;日本;启示   
      63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074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安祯祥,何远利,唐东昕,黄丹,王敏,王芳
      2021, 32(21)
      摘要:目的:研究扶脾柔肝颗粒(FRG)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片组(化学药阳性对照,0.2mg/kg)、扶正化瘀胶囊组(中药阳性对照,0.415g/kg)和FRG低、中、高剂量组(20、40、80g/kg),除空白组和模型组各11只大鼠外(各取1只用于判断是否造模成功),其余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腹腔注射50%CCl4橄榄油溶液并灌胃30%乙醇以复制肝纤维化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给药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4周。末次灌胃后,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大鼠血清中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蛋白(ColⅣ)水平;检测大鼠肝组织中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水平;检测大鼠肝组织中蛋白激酶B(Akt)、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小叶结构紊乱,纤维组织增生明显,部分有假小叶形成;血清中HA、LN、PCⅢ、ColⅣ水平和肝组织中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水平以及Akt、AMPK、mTOR、p70S6K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FRG各剂量组大鼠肝组织损伤明显减轻,血清和肝组织中上述指标(FRG低剂量组LN、PCⅢ除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FRG可改善大鼠肝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肝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和Akt/AMPK/mTOR/p70S6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关键词:扶脾柔肝颗粒;肝纤维化;自噬;Akt/AMPK/mTOR/p70S6K信号通路;大鼠   
      41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073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廖小红,张毅靖,唐洪梅,丘振文,罗丹冬,杨柳柳,杨丽娥,罗骞
      2021, 32(21)
      摘要:目的:研究苇茎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55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苇茎汤低、高剂量组(8.37、16.74g/kg,以生药量计)和地塞米松组(阳性对照组,0.09mg/kg),每组11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香烟联合脂多糖诱导的方法建立AECOPD模型。造模结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水,其余各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每天灌胃2次,连续14d。末次灌胃后,测定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观察大鼠肺组织和支气管的病理学变化,测定大鼠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mRNA表达水平及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蓬乱蛋白相关形态形成活化因子1(DAAM1)和细胞增殖抑制基因(HSG)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1β水平以及肺组织中MMP-9、TIMP-1mRNA表达水平和RhoA、DAAM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肺组织中HSG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支气管周围有较多慢性炎症细胞浸润,部分气道黏膜上皮脱落;肺泡代偿性扩张,肺间隔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与模型组比较,苇茎汤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IL-1β水平和肺组织中MMP-9、TIMP-1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苇茎汤低、高剂量组大鼠肺组织中RhoA、DAAM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HSG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苇茎汤高剂量组大鼠支气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气道黏膜脱落等病理形态学变化均得到明显改善,肺泡上皮结构较完整、未见明显肺扩张。结论:苇茎汤对AECOPD模型大鼠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肺组织中MMP-9、TIMP-1mRNA和RhoA、DAAM1蛋白的表达,上调肺组织中HSG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气道重建有关。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苇茎汤;细胞增殖抑制基因;Wnt信号通路;大鼠   
      130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072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刘磊,马伟,吴修红,杨大宇,张晓燕,牛露露,张淑香
      2021, 32(21)
      摘要:目的:研究五味子鲜果采后“杀青”加工对其药材品质的影响,为中药材产地加工的科学化、合理化提供新思路。方法:以15份五味子鲜果为样品,每3份为一组,分别采用50℃烘干、晒干、微波“杀青”后50℃烘干、烫漂“杀青”后50℃烘干、蒸制“杀青”后50℃烘干等5种方法进行初加工。借助《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建立15份五味子干燥品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通过聚类分析评价不同加工方法所得五味子干燥品的相似性。同时,采用HPLC法测定各干燥品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酯乙、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丙素等7种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15份五味子干燥品的指纹图谱中共得到7个共有峰,除晒干样品色谱图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相对较低外,其他加工方法所得干燥品的色谱图的相似度均大于0.900。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五味子微波“杀青”后50℃烘干和烫漂“杀青”后50℃烘干的6份样品聚为第1类;蒸制“杀青”后50℃烘干的3份样品聚为第2类;50℃烘干和晒干的6份样品聚为第3类。含量测定结果显示,50℃烘干和晒干样品中7种木脂素成分的总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波、烫漂和蒸制“杀青”后再50℃烘干的样品中7种木脂素成分的总含量均显著高于50℃烘干和晒干样品(P<0.01)。结论:先采用烫漂、微波等方法“杀青”后再干燥处理的五味子样品的品质要优于直接晒干和烘干的样品。  
      关键词:五味子;采后加工;杀青;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木脂素类   
      48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070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鲁云,洪婉敏,姚晓璇,纪玉华,梁丽金,钟文峰,刘燎原
      2021, 32(21)
      摘要:目的:分析麸炒北苍术饮片粉末的色度值与质量指标的相关性,并对其炮制时间进行确定。方法:制备16批麸炒北苍术饮片炮制过程样品(S0~S15,S0为北苍术生品),并测定所有样品粉末的色度值[明度值(L*)、黄蓝色值(b*)、红绿色值(a*)];分析样品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并测定其浸出物、挥发油含量。对样品粉末色度值与质量指标(UPLC指纹图谱中各色谱峰的相对峰面积以及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挥发油含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并以色度值和质量指标进行多元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进一步结合灰色关联度法对麸炒北苍术饮片的炮制时间进行确定。结果:北苍术饮片在麸炒过程中,随着炮制时间的延长,饮片粉末的L*、b*呈下降趋势,a*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峰1、峰2的相对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峰3(5-羟甲基糠醛)的相对峰面积增加,其余色谱峰的相对峰面积均减少;浸出物含量变化不明显,挥发油含量呈一定的下降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峰2~27的相对峰面积、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以及挥发油含量与色度值呈一定相关性,峰1的相对峰面积和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与色度值无线性相关关系。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样品可聚为炮制轻度(S0~S5)、过度(S12~S15)、适度(S6~S11,即炮制时间为18~33min)3类;灰色关联度法结果显示,麸炒北苍术饮片的炮制时间应控制在18~24min范围内,且最优炮制时间为18min。结论:麸炒北苍术饮片粉末的色度值与27个色谱峰的相对峰面积以及浸出物、挥发油的含量具有一定相关性。建议尽量控制炮制时间为18min。  
      关键词:麸炒北苍术饮片;指纹图谱;色度值;浸出物;挥发油;相关性;炮制   
      57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069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武艳雪,陈天丽,侯晓琳,闫妍,方晶,王孟聪,翁丽丽
      2021, 32(21)
      摘要:目的:优化酒赤芍炮制工艺,并考察其体外抗凝血效果。方法:以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苯甲酸和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AHP)、指标相关性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CRITIC)以及两者的混合加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并计算综合评分,然后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酒赤芍的闷润时间、炒制时间和炒制温度等参数,再采用体外抗凝血实验对按最优炮制工艺所制备的酒赤芍进行初步药效学考察。结果:采用AHP-CRITIC混合加权法确定芍药内酯苷、氧化芍药苷、芍药苷、苯甲酸、水溶性浸出物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2339、0.1317、0.1833、0.0789、0.3723。酒赤芍的最优炮制工艺为闷润时间35min、炒制时间20min、炒制温度120℃。体外抗凝血实验结果显示,生赤芍和酒赤芍均能显著延长小鼠血浆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且酒赤芍的作用显著优于生赤芍(P<0.05)。结论:优化所得酒赤芍的炮制工艺稳定、可行;按此工艺所制酒赤芍的体外抗凝血作用较生品更好。  
      关键词:赤芍;酒赤芍;抗凝血作用;工艺优化;Box-Behnken响应面法   
      41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067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郑晓媛,余志杰,王璇,周世文
      2021, 32(21)
      摘要:目的:研究何首乌主要成分的肝毒性,并基于代谢酶探讨其毒性机制。方法:采用ADMETlab2.0平台预测何首乌的5种主要成分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酸、二苯乙烯苷、没食子酸对肝、皮肤、心脏等的毒性或致癌作用,并评估这些成分对细胞色素P450酶系(CYP1A2、CYP2C9、CYP2C19、CYP2D6、CYP3A4)的影响;检测不同浓度(10、20、40、80μmol/L)的大黄素、大黄酸、二苯乙烯苷、没食子酸对人正常肝细胞L02存活率的影响;以胆红素为底物,采用体外反应体系考察何首乌主要成分对葡糖醛酸基转移酶1家族多肽A1(UGT1A1)活性的影响。结果:何首乌主要成分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酸、没食子酸对肝的毒性作用均较强。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对CYP1A2的抑制作用较强,对CYP2C9、CYP2D6、CYP3A4的抑制作用为中等;大黄酸对CYP1A2、CYP2C9的抑制作用为中等,二苯乙烯苷和没食子酸对上述各酶的抑制作用均较弱。大黄素(40、80μmol/L)和没食子酸(40、80μmol/L)均可显著降低L02细胞的存活率(P<0.01)。5、10、20、40、80μmol/L的大黄素和没食子酸(5μmol/L的大黄素除外)对UGT1A1酶的抑制率均显著升高(P<0.01),大黄素对UGT1A1酶的抑制作用为可逆的竞争性抑制。结论:何首乌主要成分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等具有肝毒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CYP1A2、CYP2C9活性以及竞争性抑制胆红素代谢限速酶UGT1A1的活性有关。  
      关键词:何首乌;大黄素;二苯乙烯苷;大黄酸;没食子酸;细胞色素P450酶;葡糖醛酸酶;肝毒性   
      196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066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黄建猷,胡筱希,谭晓,屈信成,陆国寿,黄周锋
      2021, 32(21)
      摘要:目的:建立瑶药消瘤藤的质量标准,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集10批广西产消瘤藤药材,观察其性状,并对其根、茎的横切面以及药材粉末进行显微鉴别;以7-羟基香豆素为指标成分建立该药材的薄层色谱(TLC)鉴别方法;测定该药材中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醇溶性浸出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该药材中茵芋苷、7-羟基香豆素和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的含量。结果:消瘤藤根和茎表面皱纹明显、质硬,气微、味微苦,横切面有分泌细胞和针晶细胞分布;药材粉末中有草酸钙针晶、草酸钙方晶、石细胞和淀粉粒。TLC结果显示,供试品色谱中,在与7-羟基香豆素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10批药材的水分测定结果为9.1%~11.8%,总灰分为3.6%~6.7%,酸不溶性灰分为0.10%~0.44%,醇溶性浸出物为8.9%~14.0%。茵芋苷、7-羟基香豆素和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的质量浓度分别在6.088~182.640、1.568~47.040、1.096~32.880μg/mL范围内与其对应色谱峰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均不低于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47%、101.07%、99.89%(RSD均小于2%);精密度、稳定性(24h)、重复性、耐用性试验的RSD均小于2%。茵芋苷等3种待测成分的含量分别为1.337~9.534、0.348~2.236、0.083~1.088mg/g。结论:初步拟定消瘤藤中水分不得过12.0%、总灰分不得过7.0%、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8.0%、茵芋苷含量不得少于1.30mg/g、7-羟基香豆素含量不得少于0.30mg/g、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含量不得少于0.06mg/g。  
      关键词:瑶药;消瘤藤;质量标准;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显微鉴别;性状鉴别;茵芋苷;7-羟基香豆素;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   
      273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064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张伟奇,王倩,何燕,王雪芹
      2021, 32(21)
      摘要:目的:建立气-质联用(GC-MS)法同时测定甘磷酸胆碱原料药中环氧氯丙烷、缩水甘油、3-氯-1,2-丙二醇等3种遗传毒性杂质的含量。方法:以4批甘磷酸胆碱原料药为检测样品。色谱柱为ZB-WAXplusTM;进样口温度为200℃;进样方式为不分流进样;载气为氦气(He),恒流模式;程序升温为初始温度30℃保持1min,然后以30℃/min的速率升温至220℃并保持5min;进样量为1μL。离子源为电子轰击源(EI),电离电压为70eV,离子源温度为200℃;质谱传输接口温度为250℃;质谱监测模式为选择离子(SIM);检测特征离子为环氧氯丙烷[质荷比(m/z)49、57、62]、缩水甘油(m/z31、43、44)、3-氯-1,2-丙二醇(m/z44、61、79);溶剂延迟时间为3min。结果:环氧氯丙烷、缩水甘油、3-氯-1,2-丙二醇检测的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29.86~746.48、172.91~922.18、21.18~211.85ng/mL(r均大于0.9990);检测限分别为19.91、115.27、10.59ng/mL;定量限分别为29.86、172.91、21.18ng/mL;精密度(n=6)、重复性(n=6)、稳定性(室温放置12h,n=8)试验的RSD均小于1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3.88%、91.45%、91.86%,RSD分别为5.10%、3.10%、2.49%(n=9)。在4批甘磷酸胆碱原料药中,均未检出上述3种遗传毒性杂质。结论:建立的GC-MS法简单高效、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甘磷酸胆碱原料药中环氧氯丙烷、缩水甘油、3-氯-1,2-丙二醇等3种遗传毒性杂质的含量。  
      关键词:气-质联用法;甘磷酸胆碱;环氧氯丙烷;缩水甘油;3-氯-1;2-丙二醇   
      43
      |
      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063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谭晓茜,史伟文,蒋安蓉,柳蔚,李世刚,喻玲玲
      2021, 32(21)
      摘要:目的:研究延龄草总皂苷(TTM)对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n=44)和空白组(n=6),造模组大鼠注射完全弗氏佐剂以复制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空白组大鼠同法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片组(40mg/kg)和TTM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mg/kg),每组6只。各给药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9d。末次灌胃后,测定大鼠体质量、足肿胀度(双侧),并进行关节炎性评分;测定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含量;观察大鼠踝关节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大鼠膝关节组织中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胱天蛋白酶1(caspase-1)的蛋白表达水平;检测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中NLRP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双侧足肿胀度,血清中TNF-α、IL-1β、IL-6含量,膝关节组织中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踝关节滑膜组织中NLRP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体质量显著降低(P<0.05);滑膜细胞增生明显,可见滑膜组织充血、炎性细胞浸润等。与模型组比较,TTM各剂量组大鼠上述指标水平大部分均显著逆转(P<0.05或P<0.01);滑膜细胞增生、滑膜组织充血及软骨细胞破坏等病理改变均减轻,炎症细胞浸润减少。结论:TTM可改善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的活性,降低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表达有关。  
      关键词:延龄草总皂苷;关节炎;NOD样受体蛋白3;抗炎;大鼠   
      34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062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孙博,刘丹娜,刘勋,张二锋,马换青,赵晓丽,陈露,孔天东
      2021, 32(21)
      摘要:目的:探索可能导致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失败的危险因素,为合理选择和使用预防CINV的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以某三级肿瘤专科医院2016-2020年使用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预防CINV的患者871例次为对象,统计患者人口学资料、生活习惯、病史资料、检查信息、治疗信息等32项相关资料作为变量。采用单因素回归、多因素回归、似然比向前或向后逐步回归相结合,对各因素进行综合、多次筛选;将逐步回归筛选出的符合标准的目标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回归模型进行评价。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情况良好(ROC中全因素曲线下面积为0.83,筛选后为0.82),共发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独立影响因素15项,其中独立危险因素12项,包括营养情况差[OR=2.11,95%CI(1.05,4.22),P=0.036]、有胃肠道疾病史[OR=2.76,95%CI(1.87,4.07),P<0.001]、电解质水平异常[OR=2.54,95%CI(1.74,3.69),P<0.001]、化疗前24h发生过恶心呕吐[OR=8.47,95%CI(3.28,21.91),P<0.001]、有化疗呕吐史[OR=3.20,95%CI(2.18,4.71),P<0.001]、化疗方案致吐风险等级高[OR=3.16,95%CI(2.38,4.20),P<0.001]、应用阿片类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OR=4.18,95%CI(2.06,8.49),P<0.001]、应用其他刺激肠胃的药物[OR=2.49,95%CI(1.28,4.83),P=0.007]、有手术史[OR=1.88,95%CI(1.34,2.63),P<0.001]、白蛋白水平高[OR=1.05,95%CI(1.01,1.08),P=0.015]、单次化疗多日[OR=1.69,95%CI(1.11,2.56),P=0.014]、应用阿片类止痛药[OR=1.71,95%CI(1.15,2.53),P=0.007];独立保护因素3项,包括确诊时间久[OR=0.65,95%CI(0.46,0.93),P=0.019]、非首次化疗[OR=0.52,95%CI(0.33,0.83),P=0.006]、多药联合化疗[OR=0.55,95%CI(0.34,0.90),P=0.018]。结论:单次长时间化疗、应用高致吐风险等级的化疗方案、有化疗呕吐史、有胃肠道疾病史、化疗前24h出现过恶心呕吐、有手术史、确诊1年以内、首次化疗、应用阿片类药物、应用5-羟色胺3再摄取抑制剂、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在采用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预防CINV时更易失败。  
      关键词:帕洛诺司琼;地塞米松;化疗相关恶心呕吐;预防失败;危险因素   
      71
      |
      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060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张建华,康冰瑶,李丹,罗丹,杨春松,陈静
      2021, 32(21)
      摘要:目的:汇总分析药物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系统评价研究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纳入药物治疗儿童抽动障碍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研究,运用AMSTAR-2质量评价工具对纳入的系统评价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药物治疗的干预措施、诊断标准、结局指标、纳入研究类型、主要结论、对照措施、效应量值等,对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27项系统评价,其中5项为中等质量研究,8项为低质量研究,14项为极低质量研究。Meta分析显示,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能控制抽动症状,但不良反应较突出,安全性欠佳;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中的利培酮和阿立哌唑治疗抽动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好,且研究证据较充足;α2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可乐定能有效控制抽动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特别是针对抽动障碍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俱佳,研究证据较充足;硫必利能有效改善抽动症状,整体耐受性尚可;托莫西汀和哌甲酯能显著改善抽动障碍合并ADHD患者的抽动症状。结论:在儿童抽动障碍的临床治疗中,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较突出,安全性欠佳;利培酮、阿立哌唑、可乐定和硫必利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好;可乐定、托莫西汀和哌甲酯能显著改善抽动障碍合并ADHD患者的抽动症状,但托莫西汀和哌甲酯的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欠佳,有待进一步改进。  
      关键词:抽动障碍;药物治疗;系统评价;儿童;有效性;安全性   
      40
      |
      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059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董魏徵,董敏,陈海燕,徐萌艳
      2021, 32(21)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米索前列醇对比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起至2021年2月15日,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米索前列醇对比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对检索获得的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项RCT,合计25732例产妇。Meta分析结果显示,米索前列醇组产妇在平均出血量[MD=14.96,95%CI(-2.62,32.54),P=0.10]、第三产程时间[MD=-0.03,95%CI(-0.19,0.13),P=0.69]、输血率[RR=0.91,95%CI(0.74,1.12),P=0.37]、恶心发生率[RR=1.06,95%CI(0.85,1.31),P=0.60]方面与缩宫素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寒战发生率[RR=2.99,95%CI(2.22,4.04),P<0.00001]、发热发生率[RR=4.31,95%CI(2.79,6.67),P<0.00001]、呕吐发生率[RR=2.16,95%CI(1.63,2.88),P<0.00001]、腹泻发生率[RR=2.67,95%CI(1.79,3.98),P<0.00001]均显著高于缩宫素组。结论: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与缩宫素相当,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在使用过程中需密切关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由于纳入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今后仍需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进一步验证本结论。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缩宫素;产后出血;有效性;安全性;Meta分析   
      29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057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彭怀东,张建盼,吴晓丽,钟艺,王兆涛,王若伦
      2021, 32(21)
      摘要:目的:为药师参与门诊抗菌药物管理以及促进门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药师通过对我院使用的“逸曜合理用药管理软件”(简称“审方软件”)原有的抗菌药物使用规则进行梳理,并根据对抗菌药物处方进行事后点评发现的问题,重新设置用药规则、划分不合理用药等级、制定警示信息内容、建立轻-中度非复杂感染诊断数据库,然后采用系统审核与人工审核相结合的方式对门诊抗菌药物处方进行专项前置审核,并通过审方软件分别统计实施专项前置审核前(2020年第一季度)和实施专项前置审核后(2020年第二、三、四季度)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的相关数据。药师分别对2019年12月(实施专项前置审核前)和2020年12月(实施专项前置审核后)的抗菌药物处方进行事后点评,以评价抗菌药物处方专项前置审核对促进门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效果。结果:与2020年第一季度实施专项前置审核前相比,2020年第二季度实施专项前置审核后审方软件对抗菌药物处方的提示率显著降低、拦截率显著升高(P<0.05)。与2019年12月实施专项前置审核前比较,2020年12月实施专项前置审核后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在所有门诊处方中的占比以及抗菌药物二联处方在当月所有抗菌药物处方中的占比、适应证不适宜处方在当月所有抗菌药物处方中的占比均显著降低(P<0.01),而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的处方在当月所有抗菌药物处方中的占比显著升高(P<0.01)。结论:药师结合院情实际建立门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规则,借助审方软件对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实施专项前置审核,可促进门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关键词:抗菌药物;专项前置审核;门诊;药师   
      132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056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吕艳霞,胡盟,徐爱军
      2021, 32(21)
      摘要:目的:探讨江苏省门诊患者利用中医药服务行为的影响因素,为中医药服务的科学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18年《全国第六次卫生服务统计调查报告》中江苏省的相关数据,描述性分析江苏省1617例门诊患者利用中医药服务的一般情况及人群特征,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该省门诊患者利用中医药服务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在1617例调查对象中,有145例患者(9.0%)在门诊就诊时利用了中医药服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年收入、是否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自觉伤病严重程度、是否有高血压、是否有糖尿病、是否有其他慢性病、首诊医疗机构均为江苏省门诊患者利用中医药服务行为的显著影响因素(P<0.05)。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65岁及以上、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患有高血压、首诊为基层医疗机构、中等收入、患有其他慢性病等变量为江苏省门诊患者利用中医药服务行为的显著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年收入、是否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是否患有高血压或其他慢性病以及首诊医疗机构是江苏省门诊患者利用中医药服务行为的显著影响因素。江苏省门诊患者利用中医药服务的水平相对较低,中老年患者和慢性病患者对中医药服务的接受度较高,首诊在基层医疗机构的门诊患者更愿意接受中医药服务。  
      关键词:中医药服务;影响因素;门诊患者;Logistic回归模型;江苏省   
      64
      |
      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055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胡功利,李家伟,肖 溢,黄 玉
      2021, 32(21)
      摘要:目的:介绍临床药师在卡瑞利珠单抗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为类似不良反应的治疗提 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卡瑞利珠单抗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的治疗过程。该患者使用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抗肿瘤治疗,因全身大面积皮疹入院。临床药师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患者入院诊断[重症大疱性表皮松解症、重症药疹(多形红斑型)、肝功能异常等]和检查结果(低钾血症等)建议停用上述抗肿瘤药物,予以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160 mg→80 mg→60 mg,qd,静脉滴注)抗炎+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 g,q8 h,静脉滴注)抗感染+氯化钾注射液(1 g,qd,静脉滴注)调节电解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3AA)(10.65 g,qd,静脉滴注)营养支持+注射用泮托拉唑钠(40 mg,qd,静脉滴注)抑酸护 胃+注射用还原性谷胱甘肽(2.4 g,qd,静脉滴注)保肝等;并在用药前对患者进行认知、行为教育和用药宣讲,在患者用药期间密切 监护其相关指标变化,在患者出院时进行带药指导。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的建议,患者治疗16 d后躯干四肢皮疹好转,双眼睑仍糜烂渗出、有较多分泌物。患者要求转院治疗。结论:临床药师协助医师完善了卡瑞利珠单抗致TEN患者的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认知、行为教育和用药宣讲,保障了其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卡瑞利珠单抗;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不良反应;药学实践   
      116
      |
      1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054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谢金平,张雪瑞,张 赫,杨伊凡,邵 蓉
      2021, 32(21)
      摘要:目的:为更好地执行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后文简称“国家集采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并结合 文献研究、访谈调研等方法,对国家集采政策涉及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政府部门、医药企业、医疗机构和患者的角色定位、利益诉求、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政府部门包括医保部门、卫生健康部门、药品监管部门和其他部门,其策划、主导了国家集采政策;其主要利益诉求是确保政策有序执行、中选品种在临床上的合理使用和供应保障等。医药企业包括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流通企业,其直接参与了国家集采政策;药品生产企业的主要利益诉求是保证合理的利润以支持其产品研发、促进企业转型等,药品流通企业的主要利益诉求是希望获得品种配送权以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扩大营销的广度和深度、获得经营利润等。医疗机构作为医疗服务和药品的主要提供方,负责执行国家集采政策中选结果;其主要利益诉求是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患者是医疗服务和药品的需求方,也是国家集采政策改革的主要受益者;其主要利益诉求是降低用药负担,同时能够保证所用药品是安全、有效的。为了国家集采政策更好地推进,建议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协同其他政策,推进“三医联动”改革;优化药品采 购机制,引导市场价格的合理形成;鼓励企业持续提升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品种的质量,并强化质量监管。  
      关键词: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利益相关者;政府部门;医药企业;医疗机构;患者   
      162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053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秦慧真,林思,邓玲玉,朱华
      2021, 32(21)
      摘要:目的:综述积雪草苷(AS)的药理作用及机制,为AS新药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积雪草苷”“抗肿瘤”“抗 炎”“asiaticoside”“anti-tumor”“anti-inflammation”“pharmacological action”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 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10年1月-2021年6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AS的药理作用及机制进行总结归纳。结果与结论:AS具有抗 肿瘤、抗纤维化、抗炎、抗阿尔茨海默病、改善学习记忆能力、抗抑郁、抑制瘢痕增生和修复皮肤损伤等多种药理作用。其抗肿瘤作 用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抗纤维化作用与下调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丙 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羟脯氨酸(Hyp)的表达有关;抗炎作用与下调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中白细 胞介素6(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抑制氧化应激等有关;抗阿尔茨海默病作用与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凋亡、Toll 样受体4(TLR4)/NF-κB信号通路活性以及炎症因子IL-1、IL-6、TNF-α的表达有关;抑制瘢痕增生及修复皮肤损伤的作用与抑制 Ⅰ、Ⅲ型胶原和 TNF-α、IL-6、IL-1β的表达以及 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上调 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一氧化氮合酶(iNOS)、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有关;改善肝、肾、肺损伤的作用与介导MAPK/NF-κB信号 通路,抑制丙二醛(MDA)、iNOS、TNF-α、IL-6的表达以及提高抗氧化能力有关。AS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体外细胞的分子机制层面,而基于体内的药理研究比较缺乏;另外,其在抗炎、抗纤维化等方面作用的研究,大部分以探究相关蛋白的表达为主, 因此后续可基于动物模型或从信号通路角度对AS的药理作用及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积雪草苷;药理作用;作用机制   
      150
      |
      1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052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