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了解抗菌药物延迟处方策略(DAP)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为其在我国卫生体系、尤其是在我国基层医疗机构中应用的可行性提供参考。方法:查阅PubMed、ProQuest Health & Medical Complete、Springer 等数据库,以DAP策略在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为例,介绍DAP的定义及实施过程、DAP策略减少抗菌药物使用的原理和实施效果。结果与结论:DAP是一类患者根据病情进展而延迟使用的抗菌药物处方,其立足于在偏好敏感型决策场景下进行医患协同决策,进而有助于减少或避免使用抗菌药物。DAP策略在以英国为代表的高收入国家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并被纳入相关呼吸道感染临床指南中。但无论是从认知层面还是从效果层面,各国在实施DAP策略时仍存在分歧。建议未来相关学者加强对DAP策略在我国卫生系统应用的可行性研究,以促进我国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摘要:目的:总结中药活性成分抗脑胶质瘤的作用机制及相应新剂型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抗脑胶质瘤的新剂型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脑胶质瘤”“机制”“中药活性成分”“剂型”“glioma”“mechanism”“active compon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osage form”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中组合检索2010年1月-2021年4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中药活性成分抗脑胶质瘤的作用机制及相应新剂型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中药活性成分(如木犀草素、没食子酸、黄芩苷元、槲皮素、山柰素等)可通过诱导自噬、调控细胞周期、抑制肿瘤相关细胞因子活性等作用机制,发挥抗脑胶质瘤的作用。目前中药活性成分已被设计成多种靶向制剂,如基于生物特异性的靶向制剂(包括纳米粒靶向制剂、微乳制剂、水凝胶制剂、以内源性细胞为载体的靶向制剂等)、基于肿瘤微环境的靶向制剂(包括靶向肿瘤细胞内活性氧升高效应的制剂、靶向肿瘤内环境谷胱甘肽过表达的制剂、靶向肿瘤弱酸性环境的制剂等)等,提高了药物的滞留时间以及生物利用度,增强了药物的靶向性,延迟了药物的多药耐药,进而提高了药物疗效。目前中药活性成分抗脑胶质瘤的剂型研究多是基于紫杉醇、山柰素等常规药物成分,较为单一,后续应开发更多中药活性成分抗脑胶质瘤的新剂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