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21 32 7
    • 徐敢,孙昱,朱文涛,王岳
      2021, 32(7)
      摘要:目的:为完善我国药品电子商务政策和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机制提供政策建议。方法:梳理我国药品网络销售政策沿革,基于监管科学视角分析2019年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和2020年11月发布的《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征求意见稿》)关于网络药品销售监管机制的相关规定,并提出观点。结果与结论:我国药品电子商务经历了4个阶段的发展,目前处于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法律规范新阶段,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和《新征求意见稿》顺应新时代“互联网+”发展趋势,有条件地放开了网络处方药经营,构筑药品经营发展的新优势和新动能。新的药品网络销售监管机制是监管部门积极顺应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是药品科学监管理念创新的具体实践,同时也为创新药品流通新业态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政策空间。但是,笔者认为其在处方药的信息与药品广告的关系,网络处方传输与真实性、合法性审核,以及对销售行为和服务行为的概念界定方面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相关概念和术语应作出一定调整和重新界定。建议将药品网络销售者界定为“药品电子商务经营者”或“药品网络经营者”,将药品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界定为“药品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或“药品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等。  
      关键词:药品;网络销售;电子商务;监管机制;监管科学   
      111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709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李梦颖,王峻霞,蒋蓉
      2021, 32(7)
      摘要:目的:借鉴美国生物药上市后风险管理经验,为我国生物药上市后风险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研究美国FDA发布的指南文件、网站信息等资料,对美国生物药上市后风险管理进行分析,并以英夫利昔单抗为例介绍其具体实施情况,总结其管理特点并提出对我国生物药上市后风险管理的启示及相关建议。结果与结论:美国生物药上市后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评估与降低策略(REMS)“”上市后研究和临床试验制度”两方面,其中后者包括上市后要求(PMR)和上市后承诺(PMC)两类。以英夫利昔单抗为例,该药自1998年8月被美国FDA批准上市后,其生产厂家于2009年向FDA提交了REMS并获批,并先后5次提出上市后研究和临床试验。可知美国生物药上市后风险管理是由FDA通过出台具体指南,鼓励多角色参与风险管理,实现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对生物药风险进行持续监管,以降低生物药的使用风险。对于生物药而言,我国尚未制定系统、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指南,在上市后风险管理方面仍存在欠缺。建议我国可借鉴美国对生物药上市后风险管理的措施和制度,尽可能吸纳利益相关方参与上市后管理,通过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以提升患者用药风险意识,并且进一步完善上市后研究管理制度,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关键词:美国;生物药;上市后风险管理;启示   
      56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708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彭龙希,李蒙,杨圆圆,李正翔,段蓉
      2021, 32(7)
      摘要:目的:定义药品生产企业核心竞争力,并构建其评价体系。方法:以“核心竞争力“”医药”为中文关键词“,Corecompeti-tiveness”“Pharmaceutical”为英文关键词,检索(自建立/建库至2020年6月,下同)发布在中国相关政府网站中的法规政策和解读文件,以及在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网等中发表的相关文献,利用循证研究方法定义药品生产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构成要素;基于上述构成要素和检索手段并补充检索指南数据库(NationalGuidelineClearinghouse、GuidelinesInternationalNetwork、Tripdatabase、TheNationalInstituteforHealthandCareExcellence)和系统评价、卫生技术评估、卫生经济学评价研究数据库(NHSEconomicEvaluationDatabase、TheCochraneLibrary、HTA等),提取药品生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产出指标,并依据科学性、层次性、可比性、综合性原则,构建药品生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结果与结论:药品生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拟定为企业所具有的着眼国家战略需求,主动承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引进国内外顶尖科技人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强化原始创新,增加研发投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型企业能力;其构成要素为原始创新、研发投入和科技人才。共提取出25个原始创新产出指标[包括创新体系(如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国家实验室等)、创新成果(如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等)两个方面],1个研发投入产出指标(研发金额),7个生产企业科技人才产出指标(如“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全国杰出科技人才”奖得主等),构建了以原始创新、研发投入和科技人才为构成要素的评价体系,可为客观评价药品生产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依据。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原始创新;研发投入;科技人才;循证研究;药品生产企业   
      78
      |
      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707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胡霞,顾雅婕,王峻霞
      2021, 32(7)
      摘要:目的:比较欧美国家与我国利用社交媒体收集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应用现状,为我国相应工作的完善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WebofScience、ElsevierScienceDirect、SpringerLink等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查阅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官网的相关资料,介绍欧美国家(组织)如美国、欧盟、英国、法国等利用社交媒体(或相关移动应用程序)收集ADR的现状,并与我国相应工作进行比较,分析利用社交媒体收集ADR的优点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我国利用社交媒体收集ADR的工作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2013年以来,欧美许多国家陆续开始利用社交媒体(如Twitter、Facebook等)收集ADR,例如美国药物研究与制造商协会(PhRMA)发布的关于社交媒体上涉及药物安全问题的草案,欧盟组织的创新药物计划(IMI)网络识别药物不良反应事件(WEB-RADR)项目等都包含了利用社交媒体收集ADR的内容。通过这一途径可以更方便患者报告ADR,有助于药物警戒部门及时收集ADR信息,并可作为传统药物安全信息报告的重要补充;另一方面,其也存在患者自发报告的健康词汇与医学专业词汇不匹配,平衡公众健康维护和患者隐私权保护的关系面临挑战,各种偏差影响了利用社交媒体收集ADR的报告率及质量等不足。我国在利用社交媒体(如微信、微博、QQ等社交媒体或工具以及应用程序、小程序等)收集ADR信息时,应确保报告ADR应用程序的易用性与安全性,完善应用程序的设计以符合ICH个例安全报告电子传输执行指导原则E2B(R3)数据要素和信息规范;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监管部门的监督作用并考虑非监管因素,并采取隐私保护措施以使其符合伦理道德。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药物警戒;社交媒体;欧盟;美国   
      89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706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李楠,李旭,程鹏,孔令钰,冯仁蕊,谭淞文
      2021, 32(7)
      摘要: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的纳米多孔花形乳糖(FL)装载姜黄素(Cur)干粉吸入剂(DPI),为难溶性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提供一种安全、高效的肺内递药方式。方法:采用溶液吸附法制备FL微粒装载Cur(Cur-FL)复合粉末。以载药量和吸附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优选Cur投药浓度、Cur与FL的投药比例(m/m)和吸附时间,以确定Cur-FL复合粉末的最佳制备工艺。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法等技术对以最优工艺制备的Cur-FL复合粉末的理化性质进行表征;测定其含水量并考察其空气动力学性质;通过体外模拟人工肺液环境,探讨其体外释药行为。结果:Cur-FL复合粉末的最佳制备工艺为Cur投药浓度5mg/mL、Cur与FL的投药比例1∶4、吸附时间1h。所得复合粉末的载药量为(23.37±0.43)%、包封率为(91.64±0.44)%、吸附率为(30.50±0.72)%。Cur-FL微粒呈花形外观;Cur被物理吸附在FL微粒孔隙内,未发生化学变化。Cur-FL复合粉末的松密度为(0.21±0.02)g/cm3、振实密度为(0.33±0.01)g/cm3、休止角为(24.07±0.31)°、平均粒径为(3.96±0.80)μm、空气动力学粒径为(3.33±0.99)μm、含水量为(5.63±0.24)%、排空率为(92.53±0.87)%、体外有效部位沉积率为(45.93±1.77)%;其在人工肺液中的24h溶解度[(358.93±1.67)μg/mL]为Cur的3.28倍、48h累积体外释放率(90.21%)为Cur的1.63倍,而Cur+FL物理混合物不能提高Cur在人工肺液中的溶解度和释放度。结论:所制Cur-FL复合粉末的体外释药性能较好,且其粉体学性质、溶解性、水分、流动性及空气动力学性能等均符合《中国药典》对DPI的要求。  
      关键词:姜黄素;花形乳糖;干粉吸入剂;制备;体外释药   
      102
      |
      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705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凌爽,冯月男,刘思莹,毕悦,卞敬琦,肖洪彬,牛雯颖
      2021, 32(7)
      摘要: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于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相关生物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和造模组(40只)。空白对照组大鼠给予普通饲料,造模组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分组喂养至少6周以复制高脂血症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辛伐他汀,0.004g/kg)和补阳还五汤低、高剂量组(3.5、14.0g/kg,以生药量计),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灌胃生理盐水,各药物组大鼠灌胃相应药液,0.01mL/g,每日1次,连续4周。末次给药30min后,检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作用相关指标[黏附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维连接蛋白(FN)]、血小板释放作用相关指标[β-血小板球蛋白(β-TG)、血小板第4因子(PF4)]、血小板纤溶系统相关指标[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和凝血4项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全血黏度(低、中、高切变率)、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以及vWF、FN、β-TG、PAI-1、PLT、MPV、PCT、PLCR、FIB含量或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t-PA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药物组大鼠全血黏度(除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高切变率全血黏度外)、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以及vWF、FN、β-TG、PAI-1、PLT、PDW(除补阳还五汤低、高剂量组外)、MPV、PCT、PLCR(除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外)、FIB含量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t-PA含量(除阳性对照组外)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液黏度和FN含量、改善血小板黏附性、增强纤溶活性、改善血小板聚集状态、抑制凝血及血小板释放亢进等途径,来发挥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病理状态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高脂血症;血小板;黏附;释放;纤溶;大鼠   
      92
      |
      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703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王生亚,薛洁,徐乃玉,张真庆,吕栋
      2021, 32(7)
      摘要:目的:研究青稞多糖(HVP)对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及机制。方法:对小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120mg/kg)以复制糖尿病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阳性对照,200mg/kg)和HVP高、中、低剂量组(300、150、75mg/kg),另设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各给药组灌胃相应药物,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等量水,每天1次,连续30天。给药10、20、30天时测定小鼠的空腹血糖(FBG);末次FBG测定后,小鼠腹腔注射10%葡萄糖溶液(2g/kg),于注射后30、120min时测定糖耐受量(GTT)曲线下面积;测定小鼠血清中胰岛素水平和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的含量;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小鼠胰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FBG、GTT曲线下面积和肝组织中MDA含量均显著升高或增加(P<0.01);血清中胰岛素水平和肝组织中SOD、GSH-Px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胰腺组织损伤严重,形态不完整,有明显的空泡。与模型组比较,HVP高剂量组小鼠FBG、GTT曲线下面积和肝组织中MDA含量均显著降低或减少(P<0.05或P<0.01),血清中胰岛素含量和肝组织中SOD、GSH-Px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HVP低、中剂量组上述指标部分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胰腺组织损伤有所减轻,形态较为完整,胰岛细胞排列紧密,空泡减少。结论:HVP可降低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糖水平,升高胰岛素水平并减轻胰腺组织损伤;该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关键词:青稞多糖;糖尿病;抗氧化;小鼠   
      146
      |
      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702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刘运琴,刘燕芹,戢汉斌,肖文昊,林丽
      2021, 32(7)
      摘要:目的:研究淫羊藿苷(ICA)对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ICA低、中、高剂量组(15、30、60mg/kg),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组大鼠均腹腔注射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MK-801(0.2mg/kg)复制精神分裂症模型,每天1次,连续14天。造模成功后,ICA各剂量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水,每天1次,连续28天。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和Y迷宫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采用Nissl法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脑组织中胆碱能相关指标[乙酰胆碱(Ach)、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BDNF、ERK、CREB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及其相关X蛋白(Bax)、胱天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或磷酸化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T1~T3时段活动路程长度、累积不动时间和脑组织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或升高(P<0.05);穿台次数、交替率、海马组织中Nissl染色阳性神经元数以及脑组织中Ach和ChAT水平、Bcl-2/Bax比值、BDNF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ERK和CREBmRNA的表达水平、ERK1/2和CREB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减少或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ICA高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T1~T3段活动路程长度、累积不动时间、Nissl染色阳性神经元数、脑组织中AchE水平和Caspase-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减少或降低(P<0.05);穿台次数、交替率,脑组织中Ach和ChAT水平、Bcl-2/Bax比值、BDNF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ERK和CREBmRNA的表达水平、ERK1/2和CREB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增加或升高(P<0.05)。ICA低、中剂量组大鼠上述部分指标较模型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ICA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的认知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胆碱能系统、抑制神经元凋亡、促进BDNF/ERK/CREB信号通路的表达有关。  
      关键词:淫羊藿苷;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BDNF/ERK/CREB信号通路;神经元凋亡;胆碱能系统;大鼠   
      92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701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惠西珂,李超,谷巍,巢建国,王凯,韩怡,王玉卓,王圆圆,张松保
      2021, 32(7)
      摘要:目的:提升蒲公英药材质量标准,并评价不同产地药用蒲公英药材的质量。方法:在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蒲公英”项下规定的基础上,增加水溶性浸出物(热浸法)、醇溶性浸出物(热浸法)、总黄酮、绿原酸、咖啡酸、菊苣酸和异绿原酸A的含量测定方法,同时以8个产地42批药用蒲公英药材为对象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基于上述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42批药用蒲公英药材的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为15.30%~30.40%,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为27.59%~38.96%。总黄酮(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绿原酸、咖啡酸、菊苣酸、异绿原酸A(HPLC法)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016~0.096、0.003~0.196、0.004~0.117、0.025~1.578、0.002~0.152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均大于0.9990);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2.00%(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7%~103.53%,RSD为1.19%~1.58%。42批药用蒲公英药材中总黄酮、绿原酸、咖啡酸、菊苣酸、异绿原酸A的含量分别为0.734%~3.700%、0.004%~0.123%、0.006%~0.087%、0.073%~1.499%、0.005%~0.109%。42批药用蒲公英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的RSD为0~0.94%,相对峰面积的RSD为0~125.57%,其中39批样品相似度大于0.900。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陕西产药用蒲公英药材的综合质量较优,河北产药材次之。结论:拟定蒲公英药材中醇溶性浸出物、水溶性浸出物、总黄酮、绿原酸、咖啡酸、菊苣酸、异绿原酸A的含量分别不得低于17.0%、27.0%、1.383%、0.024%、0.021%、0.450%、0.021%。陕西产药用蒲公英药材除咖啡酸含量相对较低外,其余各项指标均较优;河北产药材的咖啡酸含量高于陕西产药材,其他各项指标略低于陕西产药材;其余产地的药用蒲公英药材综合质量相对较差,且同一产地不同批次间的药材质量不稳定。  
      关键词:蒲公英;质量标准;质量评价;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药用蒲公英   
      676
      |
      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699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王宏,徐娟,江茜,康利,刘伟伟,袁玲,崔晓雪,刘琳娜,冯仁蕊,王蕾,李燕林
      2021, 32(7)
      摘要:目的:研究大黄-丹参药对对慢性肾衰竭(CRF)模型大鼠肠源性尿毒素含量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和造模组(45只),假手术组大鼠分离肾组织但不切除,造模组大鼠采用5/6肾切除法复制CRF模型。造模成功后(剔除死亡和不成模大鼠5只),将模型大鼠分为模型组(水)、尿毒清颗粒组(2.5g/kg)和大黄-丹参药对高、低剂量组(6、3g/kg,以生药量计),每组10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体积水,各给药组灌胃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12周。末次给药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肌酐(Scr)、尿素氮(BUN)含量和24h尿液中尿肌酐(Ucr)含量,并计算肌酐清除率(Ccr);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清中尿毒素[氧化三甲胺(TMAO)、硫酸吲哚酚(IS)、硫酸对甲酚(PCS)]的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大鼠回肠组织中闭合蛋白(Occludin)、紧密连接蛋白1(ZO-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Masson染色法观察大鼠肾组织的病理学变化;采用透射电镜法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Scr、BUN、TMAO、PCS、IS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尿液中Ucr含量和Ccr及回肠组织中Occludin、ZO-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肾组织中肾小球硬化、肾小管扩张,肾间质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化;结肠上皮屏障结构重度损伤。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中Scr、BUN、TMAO、PCS、IS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尿液中Ucr含量和回肠组织中Occlu-din、ZO-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大黄-丹参药对低剂量组的ZO-1mRNA除外,P<0.05或P<0.01);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纤维化程度和结肠上皮屏障结构损伤程度均减轻。结论:大黄-丹参药对能有效保护CRF模型大鼠残存的肾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大鼠血清中肠源性尿毒素含量,上调回肠组织中Occludin、ZO-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从而改善肠道屏障功能有关。  
      关键词:大黄;丹参;慢性肾衰竭;肠源性尿毒素;肠道屏障;大鼠   
      102
      |
      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697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梁洁,陈辉华,徐晖,谢谭芳,祁静,信晨曦,陈日兰,赵立春
      2021, 32(7)
      摘要:目的:优化止得咳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小鼠氨水引咳实验和二甲苯致耳肿胀实验初步筛选止得咳颗粒的提取方法(水提、醇提、水提醇沉法)。基于该方的制备路线,首先以吸水量为指标,考察含挥发油药材的浸泡时间;再并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加水量和提取时间,筛选含挥发油药材的最优提取工艺。以次野鸢尾黄素和总黄酮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采取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3个因素的影响,优化止得咳颗粒的水提工艺并验证。结果:药效学实验结果显示,水提物低、高剂量组(6.34、12.68g/kg,以生药量计)和水提醇沉提取物高剂量组(12.68g/kg,以生药量计)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均较模型组显著延长,2min内咳嗽次数显著减少(P<0.05或P<0.01);水提物低、高剂量组(6.34、12.68g/kg,以生药量计),醇提物高剂量组(12.68g生药/kg,以生药量计)和水提醇沉提取物高剂量组(12.68g/kg,以生药量计)小鼠的耳肿胀度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水提物、醇提物和水提醇沉提取物低、高剂量组的肿胀抑制率分别为42.26%、55.08%、33.49%、51.56%、39.57%、44.36%,表明以水提法所得提取物的止咳、抗炎效果更优。含挥发油药材的最优提取工艺为加入5倍量水,浸泡30min,提取3h。最佳水提工艺为加入12倍量水,浸泡50min后提取3次,每次1.0h;3次验证试验结果显示,最优工艺所得提取物中次野鸢尾黄素的平均含量为76.47μg/g(RSD=2.15%,n=3),总黄酮的平均含量为92.45mg/g(RSD=0.48%,n=3)。结论:优化的止得咳颗粒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关键词:止得咳颗粒;药效学;正交试验;提取工艺   
      89
      |
      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695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庞会娜,范琳,肖凤琴,于倩,王海东,沈颖欣,韩荣欣,严铭铭,邵帅
      2021, 32(7)
      摘要:目的:筛选葛根抗氧化活性部位的药效物质。方法:制备20批葛根抗氧化活性部位样品(S1~S2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SepaxBio-C18,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50nm,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6mL/min。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建立20批葛根抗氧化活性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共有峰指认。结合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PCA)法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法,筛选葛根抗氧化活性部位的药效物质。结果:20批葛根抗氧化活性部位HPLC指纹图谱共有18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9。共指认了8个共有峰,分别为3′-羟基葛根素(峰2)、葛根素(峰3)、3′-甲氧基葛根素(峰4)、大豆苷(峰5)、染料木苷(峰7)、芒柄花苷(峰11)、大豆苷元(峰13)、染料木素(峰16);经聚类分析、PCA法分析发现,样品S1、S3、S4、S6、S8、S18、S19聚为一类,样品S2、S5、S7、S9~S17、S20聚为一类,对主成分1影响较大的有峰2、峰3、峰10、峰11、峰13,对主成分2影响较大有峰8、峰9;经OPLS-DA分析发现,峰4、峰3、峰2、峰16、峰13、峰11对葛根抗氧化活性部位质量的影响较大。结论:本研究建立了葛根抗氧化活性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指认了8个成分,其中葛根素、3'-羟基葛根素、大豆苷元和芒柄花苷可能为葛根抗氧化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  
      关键词:葛根;抗氧化活性部位;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化学计量法   
      68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694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熊伟,韩华,陈华敏,吴晓明,黄光钺
      2021, 32(7)
      摘要:目的:研究柠檬苦素对MFC胃癌荷瘤模型小鼠免疫功能及凋亡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MFC胃癌细胞接种于小鼠右侧腋下以复制MFC胃癌荷瘤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组(阳性对照,25mg/kg)和柠檬苦素高、中、低剂量组(100、50、25mg/kg),每组10只。除模型组小鼠灌胃0.5%羧甲基纤维素钠外,其余各组小鼠灌胃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14天。小鼠给药前及末次给药后均测定体质量,并在末次给药后取脾、胸腺、肿瘤组织以计算脾指数、胸腺指数及抑瘤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和CD4+/CD8+比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血清中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白细胞介素2(IL-2)、IL-10、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水平;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小鼠肿瘤组织中凋亡相关因子[细胞色素C(Cyt-C)、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的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除环磷酰胺组小鼠体质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外(P<0.05),其余各组小鼠体质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环磷酰胺组和柠檬苦素高、中、低剂量组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58.16±7.07)%、(37.09±4.26)%、(27.30±3.64)%、(15.13±2.95)%。与模型组比较,环磷酰胺组小鼠脾指数、胸腺指数、CD4+和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CD4+/CD8+比值、血清中IL-2和IL-10的表达水平、肿瘤组织中Bcl-2的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以及柠檬苦素各剂量组的IL-10表达水平、Bcl-2的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环磷酰胺组IFN-γ表达水平、Cyt-C和Bax的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以及柠檬苦素各剂量组的脾指数(低剂量组除外)和胸腺指数、CD4+和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CD4+/CD8+比值、IL-2和IFN-γ的表达水平、Cyt-C和Bax的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柠檬苦素能抑制MFC胃癌荷瘤模型小鼠肿瘤组织的生长,且毒副作用相对较小;其作用机制与提高免疫功能和诱导凋亡有关。  
      关键词:柠檬苦素;MFC胃癌细胞;免疫功能;凋亡;小鼠   
      50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693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周谦,高笑男,高敬林,冯章英,王明霞
      2021, 32(7)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抗凝药物预防或治疗癌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药物经济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以及TheNHSEconomicEvaluationDatabase、TheHealthyTechnologyAssessmentDatabase、EconLit等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收集不同抗凝药预防或治疗癌症患者VTE的经济学评价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1月12日。经筛选、提取后,采用卫生经济评估报告标准清单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描述性的方法总结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并根据用药目的和不同干预分组归纳其经济学结果。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3篇质量优秀,10篇质量良好,其余2篇质量适中。研究分布于中国(1项)、美国(7项)、加拿大(3项)、法国(2项)、荷兰(1项)、巴西(1项)、奥地利(1项)等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对于预防癌症患者VTE,华法林和低分子肝素(LMWH)的经济学评价有待更新;在VTE中高风险的癌症患者中,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在中国的经济优势不如美国,但是其在VTE高风险人群中的经济优势却在增加;阿司匹林对比依诺肝素预防骨髓瘤患者VTE具有绝对经济优势。对于治疗癌症患者VTE,LMWH对比华法林在美国不具有成本-效用优势,但是在加拿大和北欧等国家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NOACs对比LMWH能节省总成本,但是美国和巴西的增量效果正负相反。敏感性分析显示,经济学结果对药物价格、血栓发生风险基线率以及不同干预下的不良事件(血栓复发、大出血、死亡)发生风险敏感,其中药物价格和血栓发生基线率能够逆转结论。结论:对于预防癌症患者VTE,与无干预或安慰剂相比,NOACs在不同国家、不同血栓风险人群中的经济性不同;华法林、LMWH的经济性尚未明确;阿司匹林对比依诺肝素的经济优势明显。对于治疗癌症患者VTE,LMWH对比华法林在不同国家的经济优势不同;NOACs对比LMWH能节省成本。经济策略受不同国家的疾病发生风险、医疗体系、药物价格、患者偏好和价值观以及经济水平、成本-效用阈值标准等影响较大,最终的经济决策需要依据不同国家背景而定。  
      关键词:抗凝药物;癌症;静脉血栓栓塞症;药物经济学;系统评价   
      121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691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李亚琦,李晓曦,缪长虹,卢锡华,李长生
      2021, 32(7)
      摘要:目的:比较瑞马唑仑与丙泊酚静脉麻醉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瑞马唑仑组(R组)和丙泊酚组(P组)。麻醉诱导时,R组患者静脉推注瑞马唑仑0.2mg/kg+舒芬太尼0.3μg/kg+顺阿曲库铵0.2mg/kg;P组患者静脉推注丙泊酚2mg/kg+舒芬太尼0.3μg/kg+顺阿曲库铵0.2mg/kg。麻醉维持时,R组患者静脉泵注瑞马唑仑0.4~1.2mg/(kg·h)+瑞芬太尼0.1~0.2μg(/kg·min);P组患者静脉泵注丙泊酚4~10mg/(kg·h)+瑞芬太尼0.1~0.2μg(/kg·min);两组患者均间断静脉推注顺阿曲库铵。术中监测患者麻醉深度并据此调整瑞马唑仑、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泵注速度。记录两组患者术中输液量、失血量、手术时间、阿片类药物用量,术后24、72h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同时,测定麻醉诱导前30min、术后24h和术后72h时两组患者T淋巴群CD3+、CD4+、CD8+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计算CD4+/CD8+比值;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输液量、失血量、手术时间、阿片类药物用量,术后24、72h时的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诱导前30min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24h时的CD3+、CD4+、NK细胞水平和CD4+/CD8+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与P组比较,R组患者在术后24h时的CD3+、CD4+、NK细胞水平和CD4+/CD8+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用于麻醉维持时,瑞马唑仑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的抑制作用小于丙泊酚。  
      关键词:麻醉;丙泊酚;瑞马唑仑;细胞免疫;乳腺癌根治术   
      155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690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雷华娟,滕永杰,周启,陈梦,李春辉,何金晶,肖薪雨,马存,刘柏炎
      2021, 32(7)
      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局部脑氧饱和度、脑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8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组(22例)和C组(22例)。麻醉诱导前10min,D组患者静脉滴注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1μg/kg,C组患者静脉滴注缓冲生理盐水20μL;两组患者均以丙泊酚乳状注射液+咪达唑仑注射液+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注射用苯磺顺阿曲库铵进行麻醉诱导。术中,D组患者静脉滴注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0.5μg(/kg·h)+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注射用苯磺顺阿曲库铵+丙泊酚乳状注射液进行麻醉维持,C组患者静脉滴注缓冲生理盐水0.5μg(/kg·h)+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注射用苯磺顺阿曲库铵+丙泊酚乳状注射液进行麻醉维持。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即刻(T1)、气管插管后1min(T2)、术毕即刻(T3)、拔管即刻(T4)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局部脑氧饱和度(rSO2),检测其T1、T3、术毕6h(T6)时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水平,记录其麻醉苏醒时间、术中出血量、硝酸甘油使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D组患者T2~T4时的MAP、HR显著低于同组T0时,C组患者T2~T4时的MAP、HR显著高于同组T0时,且D组显著低于C组同期(P<0.05);两组患者T0~T4时的rS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3时的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T1时,T6时的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T3时,但T3时D组显著低于C组同期(P<0.05);两组患者T6时的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与T1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硝酸甘油使用量、心动过速、恶心呕吐、躁动、寒战、呛咳发生率均显著短于或低于C组(P<0.05);而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维持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对rSO2、脑功能影响小,且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右美托咪定;局部脑氧饱和度;血流动力学;脑功能;安全性   
      113
      |
      1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688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郑子恢,张田,李琼,李文英,袁华,张白鸽,马琳,金鹏飞
      2021, 32(7)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仙灵骨葆胶囊联合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KOA的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维普网,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20年11月。收集在氨基葡萄糖(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仙灵骨葆胶囊(试验组)治疗KOA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后,采用Cochrane5.1.0系统评价员手册评价质量,并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RCT,包括97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治愈率[OR=2.41,95%CI(1.48,3.93),P<0.001]、显效率[OR=1.95,95%CI(1.49,2.56),P<0.001]、总有效率[OR=4.00,95%CI(2.57,6.24),P<0.001]、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MD=-2.34,95%CI(-2.51,-2.17),P<0.001]、膝关节功能评分[MD=31.32,95%CI(27.89,34.75),P<0.001]、日本骨科协会(JOA)腰痛评分[MD=12.22,95%CI(9.68,14.76),P<0.001]和疼痛缓解时间[MD=-1.55,95%CI(-1.84,-1.25),P<0.001]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OR=0.04,95%CI(0.02,0.12),P<0.001]。结论:仙灵骨葆胶囊联合氨基葡萄糖治疗KOA在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VAS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JOA腰痛评分和疼痛缓解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单独使用氨基葡萄糖,并可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仙灵骨葆胶囊;氨基葡萄糖;膝骨关节炎;有效性;安全性;Meta分析   
      135
      |
      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687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谢珊珊,刘松,万瑾瑾,梅蕾蕾,刘烨,张卫芳
      2021, 32(7)
      摘要:目的:探讨药师借助合理用药软件开展门急诊处方前置审核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借助合理用药软件收集2020年1-4月开展处方前置审核的门急诊处方,分析对不合理处方的干预效果;收集2019年9-12月的处方作为对照组(仅进行事后点评)、2020年1-4月的处方作为干预组(开展处方前置审核,并进行事后点评),比较干预前后不合理处方情况;进一步选取2019年11-12月被软件系统拦截的处方作为拦截对照组、2020年1-2月被拦截的处方为拦截干预组,比较干预前后处方拦截情况,评价前置审核对医师开方行为的影响。此外,以2020年4月获取的108992张处方为对象,分别采用传统模式(即全人工审核)与信息化模式(即软件辅助人工审核)进行事后点评,比较两种模式下的处方事后点评效果。结果:2020年1-4月,药师开展前置审核处方共2393张,其中合理处方1387张(占57.96%),不合理并进行干预的处方1006张(占42.04%);药师干预后医师返回修改处方数983张,干预成功率为97.71%。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的门急诊处方总体不合理率、各类型处方不合理率均显著降低(P<0.001);与拦截对照组的拦截处方数(1402张)比较,拦截干预组的拦截处方数(721张)显著降低(P<0.001)。与传统模式比较,信息化模式下需要人工事后点评的处方数及“假阳性”处方数显著减少,且发现的不合理处方数显著增加(P<0.001)。结论:药师借助合理用药软件开展处方前置审核,可显著提高门急诊处方的合理率;在信息化模式下进行处方事后点评,可在降低药师工作强度的同时提高点评的准确度。  
      关键词:合理用药软件;前置审核;处方点评;合理用药   
      117
      |
      2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686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张国荣,翟丽霞,王燕萍,周燕
      2021, 32(7)
      摘要:目的:了解药用植物内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药理作用,以期为药用植物保护、天然药物资源扩展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对近年来药用植物内生菌次级代谢产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与结论:内生菌从寄主植物中吸取营养并通过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产生的物质即为次级代谢产物。药用植物内生菌的次级代谢物含有许多与宿主植物相同或相似的生物活性物质,例如从川芎中分离的枯草芽孢杆菌可产生川芎嗪,从雷公藤内生曲霉属真菌中可分离新的丁烯酸内酯,从内生放线菌可分离产生生物碱、多肽、聚酮类、萜类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这些产物的活性甚至要强于宿主植物的活性物质,而且其还含有许多具有新的生物活性的物质;其药理活性主要包括抗菌、抗炎、抗肿瘤、抗高血糖、抗寄生虫等。药用植物内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是庞大的潜在药用物质资源库,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但目前内生菌离开宿主药用植物后的培养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其次级代谢产物的开发。  
      关键词:药用植物;内生菌;次级代谢产物;药理活性   
      131
      |
      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685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陶雪,龙恩武,熊堉,蒋敏,童荣生,边原,吴行伟
      2021, 32(7)
      摘要: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抗抑郁作用的研究进展,为抑郁症尤其是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抑郁症治疗提供新的药物选择。方法:对二甲双胍与T2DM及抑郁症的联系、二甲双胍的抗抑郁机制及其抗抑郁作用的人群和剂量特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结果与结论:二甲双胍是治疗T2DM的一线药物,其治疗T2DM的安全性好,并可通过抗糖尿病、抗炎、抗氧化、直接修复受损的海马结构等机制发挥抗抑郁作用。二甲双胍治疗抑郁症的反应性与性别密切相关;其用于改善抑郁症的剂量与治疗T2DM相当,但目前研究样本量较小,国内尚未开展对二甲双胍抗抑郁的大型队列研究。因此,对于二甲双胍改善抑郁症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中国人群中的抗抑郁效果及应用,仍需进一步大规模、高质量的研究证实。  
      关键词:二甲双胍;抑郁症;2型糖尿病;抗抑郁机制   
      568
      |
      1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683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凡杰夫,何颖,王伟忠,谭兴,张建,王杨凯
      2021, 32(7)
      摘要:目的:了解调控生物钟的小分子化合物的研究进展,为生物节律干预策略的研究和相关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对钟基因的调控机制、调控生物钟的小分子化合物[如靶向蛋白激酶、靶向核受体、靶向隐花色素蛋白(CRY)、靶向时钟蛋白(CLOCK)]的作用机制及其筛选和鉴定方法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生物体内与生物钟的发生和维持相关的基因被称为节律基因,包含钟基因和钟控基因两类。钟基因是维持生物钟节律的关键,其表达受到转录-翻译反馈环路的调控。钟基因表达失调将导致生物钟节律的减弱或紊乱,从而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生物钟相关蛋白调控小分子化合物可靶向蛋白激酶参与的翻译后修饰,在生物钟的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其突变可能参与了多种由生物钟紊乱所致的疾病;靶向核受体的小分子化合物可对癌细胞产生明显的细胞毒性效果,可为多效抗癌药的研发提供帮助;靶向CRY的小分子化合物可增强CRY稳定性和CRY-周期基因(PER)蛋白复合体对核转运类似蛋白1(BMAL1)-CLOCK的抑制作用,减少关键钟基因的表达,从而使患者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发生周期停滞,引起凋亡增加;靶向CLOCK的小分子化合物是调控钟基因转录-翻译反馈环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量和活性能显著影响生物钟的稳定性和振幅强度。目前,对大多数小分子调节物质的研究仍停留在基础实验阶段,还存在对钟蛋白的精确调控存在困难,对BMAL1和PERs等关键钟蛋白的调节物的研究仍处于盲区等不足;而对已知调控生物钟的小分子化合物,进一步的修饰与改造、优化其药动学特性、减轻其不良反应,是该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生物节律;钟基因;小分子化合物;表型筛选;靶向筛选;生物钟调控   
      122
      |
      1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1682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