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首页
关于期刊
期刊简介
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编委会章程
期刊订阅
学术文献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优先出版
虚拟专辑
佳文荐读
电子期刊
投稿助手
投稿流程
投稿须知
作者下载
联系我们
专家中心
审稿指南
审稿策略
声明与制度
出版伦理及文献不端
研究伦理政策
文献查重策略
更正与撤回等
编校制度与职责
开放获取声明
网站责任声明
最新刊期
2022
年
第
33
卷
10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基于熵值-聚类法的我国药品综合控费效果评价
沈月月,柳鹏程,罗雪燕,齐敏友,袁泉
2022, 33(10)
摘要:目的 全面评价我国药品综合控费的效果,为进一步提升控费效果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熵值法从药价控制能力、药费控制能力、患者负担能力3个维度建立药品控费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2016-2020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药品控费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k均值聚类法对我国各省份的综合控费效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与结论2016-2020年,我国31个省份药品综合控费效果的综合得分合计值分别为14.64、16.71、17.58、17.57、17.88。聚类分析结果与熵值法排名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在取得阶段性成效之后进入平稳期;31个省份的药品综合控费效果呈现阶梯式特征,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部分西部地区省份的综合控费效果较好,中部地区省份紧随其后,而东北三省效果较差;综合医改试点省份的控费效果提升显著。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综合医改试点地区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深化药品带量采购、医保药品价格谈判及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按病种分值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政策。
关键词:药品综合控费;效果评价;熵值法;聚类分析
37
|
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426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我国各地区医药产业资源承载力研究
王佳洛,杨欢,公令臣,褚淑贞
2022, 33(10)
摘要:目的 为提高我国医药产业资源承载力、保障医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构建包含4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的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收集2013-2020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份”)的上述指标数据,运用熵权优劣解距离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和各省份的贴近度。结果与结论4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1820(产业规模)、0.3495(创新资源)、0.2115(经济资源)和0.2571(发展基础),提示创新资源是影响我国医药产业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产业发展基础和经济资源次之,产业规模的影响最小。2013-2016、2018-2020年我国各省份医药产业平均贴近度按年计算分别为0.2596、0.2671、0.2536、0.2499、0.2505、0.2485、0.2520,提示我国医药产业资源承载力呈稳定发展的趋势,但总体发展水平较低。江苏、广东、山东、浙江、北京等省份的承载力贴近度排名靠前,甘肃、海南、青海、西藏、宁夏等省份的排名靠后,总体呈现出由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地区逐步递减的趋势。对于医药产业资源承载力排名靠前的省份,可在保持原有承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发展;对于医药产业资源承载力位于中间的省份,增强发展潜力、完善产业基础是提高其医药产业资源承载力水平的主要方法;对于医药产业资源承载力排名靠后的省份,可考虑从自身独特优势出发,充分利用特色产业资源,形成特色产业基础,积极推动区域间合作,实施区域集群化发展,提高医药产业资源承载力。
关键词:医药产业资源;承载力;熵权法;优劣解距离法
18
|
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425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基原为云南独蒜兰的山慈菇的化学成分鉴定与分析
王静,肖秋肖,周祖英,仁莎莎,陈思颖,巩仔鹏,黄勇,王爱民,刘春花,李月婷
2022, 33(10)
摘要:目的 鉴定、分析山慈菇(基原为云南独蒜兰)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色谱柱为HyperdilGOLD,流动相为0.1%甲酸溶液-0.1%甲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3mL/min,柱温为40℃,进样量为2µL;离子源为电喷雾离子源,扫描范围为m/z100~1500,扫描模式为全扫描+数据依赖二级扫描的正负离子交换模式。采用CompoundDiscoverer3.1软件,通过与mzCloud、PubChem网络数据库和中药成分高分辨质谱本地数据库OTCML进行比对,同时结合对照品和已有文献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与结论从山慈菇中共鉴定出42个化学成分(正离子模式下有24个、负离子模式下有27个),包括13个丁二酸苄酯苷类成分(如dactylorhinC、coelovirinA、militarine等)、4个酚苷类成分(如腺苷、鸟苷、天麻素等)、3个生物碱类成分(胆碱、甜菜碱、小檗碱)、1个黄酮类成分(川陈皮素)、7个芳香族类成分(如DL-赖氨酸、DL-精氨酸、DL-谷氨酰胺等)、1个糖类成分(蔗糖)、3个联苄类成分(shancigusinH、shancigusinHisomer、山药素Ⅲ)和10个其他类成分(如对甲氧基苯甲酸、十二烷二酸单甲酯、二苯胺等)。丁二酸苄酯苷类成分在裂解过程中易丢失葡萄糖氧苄基和一些小分子;酚苷类成分易丢失糖基;生物碱类成分以小分子取代基的裂解和丢失为主;黄酮类成分多发生脱甲基反应。
关键词:山慈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化学成分;鉴定;分析
18
|
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423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乳香炮制后挥发性成分的变化及含量测定
汪莹,张玉珊,孙丽平,陈昊媛,王庆,闫凯莉,齐滨,刘莉
2022, 33(10)
摘要:目的 分析乳香及其炮制品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并测定乙酸辛酯等4个成分的含量。方法提取乳香及炒乳香、醋乳香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鉴定其成分,并利用Xcalibur4.0软件及NIST2.0质谱数据库对相似度≥80%的成分进行结构鉴定和数据分析,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采用GC法同时测定乳香及其炮制品中挥发性成分中柠檬烯、乙酸辛酯、芳樟醇、正辛醇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从乳香、炒乳香、醋乳香挥发性成分中均鉴定出13个成分,主要为醇类、烯烃类和酯类等,均以乙酸辛酯的相对含量较高,分别为23.86%、37.80%、53.86%。柠檬烯、乙酸辛酯、芳樟醇、正辛醇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66~0.0664、0.1792~1.7920、0.0037~0.0370、0.0328~0.3280(r均大于0.9995);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24h)试验的RSD均小于2%;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56%、100.02%、99.13%、98.66%(RSD≤2.16,n=6)。乳香中4个成分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5%、16.27%、0.36%、2.26%,炒乳香中分别为0.85%、17.58%、0.66%、3.47%,醋乳香中分别为0.50%、19.75%、0.58%、3.34%。与乳香比较,炒乳香和醋乳香挥发性成分中乙酸辛酯、芳樟醇、正辛醇、柠檬烯的平均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炒乳香比较,醋乳香中柠檬烯、芳樟醇、正辛醇的平均含量均显著降低,乙酸辛酯的平均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乳香经炒制和醋制后,所含挥发性成分相似但相对含量有所不同,乙酸辛酯等成分的含量有所增加。
关键词:乳香;炒乳香;醋乳香;挥发性成分;含量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法
20
|
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421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雪菊抗抑郁有效部位的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马瑞,李爽,王祯,高娟娟,谢艾迪,韩海霞
2022, 33(10)
摘要:目的 筛选雪菊的抗抑郁有效部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考察雪菊75%乙醇提取物的30%、50%、70%、90%乙醇洗脱部位(CCTE)的抗抑郁作用。采用小鼠甩头实验、利血平拮抗实验、育亨宾毒性增强实验和体外单胺氧化酶(MAO)抑制实验,探究有效部位与5-羟色胺(5-HT)及去甲肾上腺素(NE)能神经相关的作用机制。结果雪菊75%乙醇提取物的50%、70%CCTE能显著缩短小鼠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的累计静止不动时间(P<0.05或P<0.01),增加小鼠的甩头次数(P<0.01),显著逆转利血平引起的眼睑下垂、肛温下降和运动不能(P<0.05或P<0.01),增加育亨宾毒性导致的小鼠死亡只数(P<0.01);雪菊中奥卡宁(CCT-6)、异奥卡宁(CCT-7)、花旗松素(CCT-8)对MAO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8.71、37.89、67.07µmol/L。结论雪菊75%乙醇提取物的50%、70%CCTE是雪菊抗抑郁的有效部位,其抗抑郁作用可能与增加5-HT浓度及活化NE能神经有关。CCT-6、CCT-7和CCT-8抑制MAO可能是雪菊抗抑郁的作用机制之一。
关键词:雪菊;抗抑郁;有效部位;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
12
|
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420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参附益心颗粒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自噬的影响
曹亚选,郑荣菲,王贺,曹英杰,董文杰,崔琳,李彬,陈玉善,朱明军
2022, 33(10)
摘要:目的 研究参附益心颗粒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参附益心颗粒低、高剂量组(1.76、8.8g/kg),福辛普利钠片组(阳性对照,4mg/kg),另设假手术组(相同位置只穿线不结扎),每组8只。干预4周后,使用生理记录仪检测各组大鼠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以及心肌组织中PTEN诱导激酶1(PINK1)、E3泛素连接酶Parkin、泛素结合蛋白P6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纤维形态紊乱,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损伤严重,其左心室收缩末期压力(LVES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左心室缺血心肌细胞总抗氧化能力、线粒体膜电位以及心肌组织中PINK1、Parkin、P62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左心室缺血心肌细胞活性氧水平和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损伤有所减轻,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1或P<0.05)。结论参附益心颗粒具有降低氧化应激水平、缓解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作用,可能与其激活Parkin依赖性通路而增强线粒体自噬、减少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
关键词:参附益心颗粒;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线粒体自噬;大鼠
14
|
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418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金丝桃苷混合纳米胶束的制备及其肠吸收研究
张宇航,邱智东,邱野,王伟楠,刁元元,石羽文,姜孟成,刘伟朋,贾艾玲
2022, 33(10)
摘要:目的 制备金丝桃苷混合纳米胶束(Hyp-F127/TPGS)并优化其制备工艺,考察其肠吸收特性。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Hyp-F127/TPGS。在单因素实验和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的基础上,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考察指标,以F127-TPGS质量比、水化时间、Hyp投药量为因素,优化其制备工艺并验证;观察按最优工艺所制Hyp-F127/TPGS的外观、微观形态并测定其粒径、多分散性指数(PDI)和Zeta电位;考察空白胶束(F127/TPGS)的临界胶束浓度(CMC)、Hyp-F127/TPGS的体外释放行为和初步稳定性,利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评价Hyp-F127/TPGS肠吸收特性。结果Hyp-F127/TPGS的最优制备工艺为:F127-TPGS质量比2∶1、水化时间2h、Hyp投药量9mg;3次验证实验结果显示,所制Hyp-F127/TPGS的包封率为(87.20±0.99)%,载药量为(5.02±1.20)%,与预测值的偏差分别为0.92%和2.39%。按最优工艺所制胶束为黄色澄清透明溶液,具有良好的丁达尔效应;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呈球形,形态完整且分布均匀,粒径为(15.02±0.16)nm,PDI为0.092±0.031,Zeta电位为(-6.67±1.47)mV;F127/TPGS的CMC为21μg/mL,Hyp-F127/TPGS在4℃下存放4周的稳定性良好;Hyp-F127/TPGS和Hyp对照品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66.30±2.93)%(96h)、(99.24±0.27)%(60h);Hyp-F127/TPGS和Hyp对照品在各肠段均有吸收,主要吸收部位分别为空肠和十二指肠,前者的药物吸收速率常数和表观吸收系数均显著高于后者(P<0.05或P<0.01)。结论优化所得Hyp-F127/TPGS制备工艺稳定、可行;所制Hyp-F127/TPGS具有缓释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Hyp的肠吸收。
关键词:金丝桃苷;混合纳米胶束;制备工艺;肠吸收特性;Plackett-Burman设计;Box-Behnken响应面法;单向肠灌流模型
15
|
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417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黄水枝醇提物对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蒋先慧,张金娟,周涛,廖尚高,何迅
2022, 33(10)
摘要:目的 探究黄水枝醇提物(以下简称“TPE”)对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盐酸多奈哌齐4mg/kg)和TPE低、中、高剂量组(150、300、600mg/kg),每组10只。给药组小鼠每天灌胃相应药液1次,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每天灌胃水1次,连续22d;第17天,给药组与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3mg/kg)以建立学习记忆障碍模型。以Morris水迷宫实验对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进行评估,以苏木精-伊红染色对小鼠海马组织细胞形态进行观察,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海马组织中磷酸化Tau蛋白(p-Tau)、β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BACE1)、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相对表达量。结果阳性组和TPE中、高剂量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训练第4~5天)均较模型组显著缩短,穿过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运动距离百分比均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海马CA1区中神经元有所增多,固化萎缩状态的神经元有所减少,神经元排列趋于紧密;阳性组和TPE中、高剂量组小鼠脑组织中ChAT、SOD水平均显著升高,AChE、MDA、IL-6、TNF-α水平和海马组织中p-Tau、BACE1、APP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TPE可改善东莨菪碱诱导的小鼠学习记忆障碍,其机制可能与平衡大脑胆碱能系统,缓解氧化应激损伤,改善炎症反应,抑制p-Tau、BACE1、APP蛋白的过度表达有关。
关键词:黄水枝醇提物;学习记忆障碍;乙酰胆碱酯酶;东莨菪碱;小鼠
20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415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轻身调脂消渴片的指纹图谱建立、化学模式识别及含量测定
李思毅,李宏,刘陶世
2022, 33(10)
摘要:目的 建立轻身调脂消渴片(QTXT)的指纹图谱,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分析,同时测定7种成分的含量。方法以盐酸黄连碱为参照,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建立13批QTXT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通过与混合对照品色谱图比对,确认共有峰;通过与各单味饮片样品溶液和各阴性样品溶液色谱图比对,确定共有峰的归属;采用SPSS22.0、SIMCA14.1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以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大于1为标准筛选影响QTXT质量的标志性成分。以盐酸黄连碱为内参物,采用一测多评(QAMS)法测定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和洛伐他汀的含量,并与外标法测定结果(盐酸黄连碱除外)进行比较。结果13批QTXT中共有17个共有峰,相似度为0.987~0.999;共指认出7个共有峰,分别为柚皮苷(4号峰)、橙皮苷(5号峰)、新橙皮苷(6号峰)、盐酸黄连碱(8号峰)、盐酸巴马汀(9号峰)、盐酸小檗碱(10号峰)、洛伐他汀(14号峰)。7~10号峰为黄连的专属峰;3~6、11~13号峰为麸炒枳实的专属峰;14号峰为红曲的专属峰;1号峰为黄连和红曲的共有峰;2、15号峰为麸炒枳实和红曲的共有峰;16、17号峰为6味饮片的共有峰。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3批QTXT可聚为3类,其中S2为一类,S1、S9、S10为一类,S3~S8、S11~S13为一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5.120%,与聚类分析相比,主成分分析进一步将S1与S9、S10区分开;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显示,有7个共有峰的VIP值大于1,依次为10号峰(盐酸小檗碱)、9号峰(盐酸巴马汀)、5号峰(橙皮苷)、11号峰、8号峰(盐酸黄连碱)、12号峰、6号峰(新橙皮苷)。QAMS法测得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洛伐他汀的含量分别为40.198~77.552、6.138~13.413、71.823~125.868、11.274~49.951、3.303~5.367、1.821~3.185mg/g;外标法测得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盐酸小檗碱、盐酸黄连碱、盐酸巴马汀和洛伐他汀的含量分别为41.454~79.976、6.404~13.993、74.068~129.081、11.627~51.512、5.922~12.020、3.158~5.131、1.901~3.325mg/g。两种方法所得含量测定结果(盐酸黄连碱除外)的偏差均小于3.00%。结论所建HPLC指纹图谱和QAMS法操作简单、准确、重复性好,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分析可用于评价QTXT的整体质量。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等成分可能是影响该药质量的标志性成分。
关键词:轻身调脂消渴片;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化学模式识别;一测多评法;含量测定
17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414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达那唑-酪蛋白酸钠复合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李佳雯,曹文峰,徐浩,冯予涵,冷钰婷,景秋芳,任福正
2022, 33(10)
摘要:目的 制备并表征达那唑(DAZ)-酪蛋白酸钠(SC)复合纳米粒,探讨“自下而上(bottom-up)”工艺中纳米粒形成的机制。方法以SC作为调控纳米粒的稳定剂,通过反溶剂沉淀法制备DAZ-SC复合纳米粒,对其粒径、Zeta电位、微观形态、稳定性、包封率、载药量、体外溶出度等进行表征,进一步利用荧光光谱、红外光谱和在线粒子监测等方法分析DAZ与SC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DAZ-SC复合纳米粒的粒径为(223.7±12.5)nm,多分散性指数为0.274±0.012,Zeta电位为-(17.81±1.63)mV(n=3);纳米混悬液的稳定性良好,DAZ的固态性质明显改善,溶出度显著提高。SC在DAZ的作用下发生静态淬灭,二级结构有所改变;在SC的作用下,DAZ的结晶过程得到控制;DAZ与SC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为氢键和范德华力。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DAZ-SC复合纳米粒;在“bottom-up”工艺中,因SC与DAZ之间氢键和范德华力引起的相互作用抑制了药物晶体的生长与团聚。
关键词:达那唑;酪蛋白酸钠;稳定剂;形成机制;纳米粒
22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413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银杏叶片中5种银杏双黄酮类成分同时测定方法的建立
刘丽娜,李海亮,李耀磊,金红宇,昝珂
2022, 33(10)
摘要: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银杏叶片中穗花杉双黄酮、白果黄素、银杏双黄酮、异银杏双黄酮、金松双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银杏叶片经甲醇超声提取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以WatersAcquityUPLCHSST3为色谱柱,以乙腈-0.4%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4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340nm,进样量为1μL(对照品)、10μL(供试品)。采用一测多评法,以穗花杉双黄酮为参照物,计算白果黄素、银杏双黄酮、异银杏双黄酮、金松双黄酮的相对校正因子,以相对保留时间法定位色谱峰,再计算上述成分的含量并与外标法测定结果(穗花双黄酮除外)进行比较。结果穗花杉双黄酮、白果黄素、银杏双黄酮、异银杏双黄酮、金松双黄酮检测进样量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0~8.21、0.24~19.34、0.16~12.98、0.22~17.66、0.06~4.86ng(r均大于0.999),定量限分别为0.10、0.24、0.16、0.22、0.06ng;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36h)试验的RSD均小于3.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7%~102.85%,RSD为1.90%~4.40%(n=6)。白果黄素、银杏双黄酮、异银杏双黄酮、金松双黄酮的平均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91、0.93、0.96、0.95,平均相对保留时间分别为1.08、1.18、1.19、1.30;一测多评法计算结果与外标法测得结果的相对偏差在±3.00%以内。结论所建方法准确、稳定,可用于银杏叶片中银杏双黄酮类成分的测定及质量控制。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一测多评法;银杏叶片;银杏双黄酮;含量测定
25
|
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412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基于中国人群的糖尿病治疗药物经济学评价文献的系统评估和质量评价
罗琼,周黎,冯海欢,胡明
2022, 33(10)
摘要:目的 系统回顾基于中国人群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经济学研究,为促进我国糖尿病领域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开展和研究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网等数据库,收集基于中国人群的糖尿病治疗药物经济学评价文献,对文献的发表情况、研究内容、研究设计等进行分析,并使用“卫生经济学评价报告标准共识2013(CHEERS2013)清单”对文献报告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相关文献380篇,包括中文文献348篇、英文文献32篇。首篇基于中国人群的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经济学评价文献于2001年发表;评价最多的药物为二甲双胍;大部分研究由医疗机构开展(79.2%),多为短期经济性评价(73.9%)、方法主要为成本-效果分析(61.8%),且大部分未报告明确的研究角度(82.6%)。经CHEERS2013清单评价,纳入文献的平均得分为10.57分,85.8%的文献报告质量不合格。中文文献的平均得分为10.05分,英文文献的平均得分为16.23分,英文文献的报告质量明显优于中文文献(P<0.001)。结论现有的基于中国人群的糖尿病治疗药物经济学评价文献研究质量较低,存在研究角度缺失、研究机构/方法单一、报告不规范等问题。建议医疗机构、高校/研究院、企业和政府部门等机构加强合作,提高研究水平,并关注更多、更新的临床有效治疗方案,促进研究结果的证据转化。
关键词:中国人群;糖尿病;治疗药物;药物经济学;文献计量学分析;质量评价
38
|
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410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纳武利尤单抗二线治疗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的成本-效果分析
曹潆丹,石丰豪,孟蕊,陈平钰,费正洋,张雪珂,马爱霞
2022, 33(10)
摘要:目的 评价纳武利尤单抗对比依维莫司二线治疗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的经济性。方法从我国卫生体系角度出发,采用三状态分区生存模型对两种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临床参数来自更新后的CheckMate025研究,成本和健康效用来自相关网站和已发表的文献。模型循环周期为2周,研究时限为患者终生。采用敏感性分析验证研究结果的稳健性;并探讨两种方案在模型模拟时间为80个月和有慈善赠药方案两种情境下的经济性。结果基础分析结果显示,与依维莫司方案相比,纳武利尤单抗方案的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值为586982.60元/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远高于3倍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对经济性评价结果影响较大的3个参数依次为纳武利尤单抗单价、纳武利尤单抗组患者疾病进展状态的效用值和依维莫司组患者疾病进展状态的效用值。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验证了基础分析结果的稳健性。情境分析结果显示,当模型模拟时间为80个月时,纳武利尤单抗方案的ICER值为417204.52元/QALY;当考虑针对低收入人群的纳武利尤单抗慈善赠药方案时,ICER值为124988.58元/QALY。结论在1~3倍2020年我国人均GDP的阈值下,相比于依维莫司方案,纳武利尤单抗方案用于二线治疗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不具有经济性;当考虑针对低收入人群的慈善赠药方案时,纳武利尤单抗方案可能是经济的。
关键词:纳武利尤单抗;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依维莫司;分区生存模型;成本-效果分析
29
|
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409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地氯雷他定治疗荨麻疹的临床综合评价
刘璐,甄路路,任美娟,李蕊,刘畅,闫美兴
2022, 33(10)
摘要:目的 多维度评价地氯雷他定治疗荨麻疹的临床综合价值。方法运用文献调查法和专家调研法初步确定基于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宜性、创新性、可及性6个维度的临床综合评价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内容进行评价和筛选;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赋值;借助系统评价、药品说明书、专家指南/共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等,根据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收集各来源证据并进行定性及定量整合分析;由专家根据地氯雷他定各维度临床综合评价证据进行评分,结合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计算得到地氯雷他定三级指标的临床综合评价得分,各指标得分累加即为药品的临床综合评价总分,并与氯雷他定进行比较。结果本研究成功构建地氯雷他定治疗荨麻疹的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30个三级指标。地氯雷他定的临床综合评价总分为93.63分,氯雷他定为70.91分。结论地氯雷他定的临床综合价值高于氯雷他定,可为医疗机构临床合理用药、用药目录遴选及国家药物政策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地氯雷他定;氯雷他定;荨麻疹;临床综合评价;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
33
|
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408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两种吗替麦考酚酯制剂用于肾移植患者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
杨甜,占美,李丹,宋涂润,吴斌,徐珽
2022, 33(10)
摘要:目的 比较国产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dt-MMF)与原研吗替麦考酚酯胶囊(c-MMF)用于肾移植患者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筛选并纳入2012-2014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肾移植患者的用药情况,分为dt-MMF组和c-MMF组。两组患者dt-MMF、c-MMF的初始口服剂量均为每次1000mg,每天2次;同时,均联用他克莫司胶囊每次1.5mg,每天2次+醋酸泼尼松片每次5~10mg,每天早餐后口服。收集两组患者在肾移植术前和术后随访5年的临床数据,比较两种药物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指标,并通过1∶1倾向评分匹配进行结果稳健性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肾移植患者666例,其中dt-MMF组316例、c-MMF组350例。dt-MMF组和c-MMF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9.68%和99.43%,5年移植物存活率分别为96.20%和94.29%,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80%和6.57%,5年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2%和2.86%,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发生率分别为0.63%和0.2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感染和发生在血液和消化系统等主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倾向评分匹配分析显示以上结果稳健(急性排斥反应除外)。结论国产dt-MMF用于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与原研c-MMF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吗替麦考酚酯;肾移植;国产制剂;原研制剂;有效性;安全性;长期随访
29
|
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406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患者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袁妍,朱卫民
2022, 33(10)
摘要:目的 研究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患者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预防及感染控制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7年5月1日-2020年5月1日我院住院部各科室送检标本培养出肠球菌的患者,共290例,根据其药敏结果分为VRE组(24例)和万古霉素敏感肠球菌(VSE)组(266例)。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送检科室等)、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临床事件(导尿、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等)、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检出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使用时间)、临床表现(炎症指标异常、临床症状等)、临床结局(住院时间、好转等)、药敏谱等,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检出肠球菌的菌种种类、混合感染菌株类型、临床表现均有明显差异(P<0.05)。VRE组中,有66.7%、20.8%的患者检出了鹑鸡肠球菌、铅黄肠球菌这两种天然耐药菌,屎肠球菌仅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和替加环素敏感(耐药率均为0),对其余抗菌药物均耐药(耐药率均为100%);未检出粪肠球菌。VSE组中,有51.9%、44.7%的患者检出了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除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和替加环素的耐药率较低(耐药率≤0.72%)外,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55%;粪肠球菌对克林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均大于60%,对其余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大于60%。结论我院VRE感染菌种以鹑鸡肠球菌、铅黄肠球菌等天然耐药菌为主,且存在对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不同菌种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及敏感率差异较大。
关键词:肠球菌;万古霉素;临床分布;耐药情况
22
|
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405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帕瑞昔布钠用于妇科手术及术后镇痛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张欣,邓琳琳,赵慧欣,张朝甲,徐国亭
2022, 33(10)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帕瑞昔布钠用于妇科手术及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检索时限均为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21年2月16日。收集帕瑞昔布钠(试验组)对比0.9%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用于妇科手术及术后镇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采用改良Jadad量表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共纳入14项RCT,合计112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术后4h时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MD=-1.65,95%CI(-2.48,-0.82),P=0.0001]、术后6h时的VAS评分[MD=-1.03,95%CI(-1.60,-0.45),P=0.0005]、术后12h时的VAS评分[MD=-0.98,95%CI(-1.38,-0.59),P<0.00001]、术后有镇痛需求的患者比例[OR=0.14,95%CI(0.04,0.50),P=0.003]、吗啡使用剂量[MD=-17.75,95%CI(-20.93,-14.56),P<0.00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的恶心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68,95%CI(0.43,1.08),P=0.10]。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上述结果基本稳定。发表偏倚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结论帕瑞昔布钠用于妇科手术及术后镇痛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
关键词:帕瑞昔布钠;妇科手术;术后镇痛;有效性;安全性;Meta分析
46
|
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404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临床药师开展心血管内科入院患者药物重整的实践
符方方,周国波,林聪茹,高文娟,周鹏飞,廖朝峰
2022, 33(10)
摘要:目的 分析心血管内科患者入院时的药物重整情况,为心血管内科临床药师工作模式的建立提供参考,也为临床药师与社区药师在患者下转至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后进行长期的药学监护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9月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新收入或新转入的慢性病住院患者,通过药学问诊对其进行药物重整,根据欧洲药学监护联盟分类系统V9.1对存在的药物相关问题(DRPs)进行分类汇总,并实施有效性、安全性评估,用药宣教等措施,同时对干预接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了100例患者,男性54例、女性46例,平均年龄(60.21±9.69)岁,平均共患慢性病(2.84±0.83)种,服用药物的中位数量为5.00种。其中,有74例患者累计存在110个治疗药物偏差,涉及10个类别61种药物,累计药物偏差数排名前3位的药物分别为心血管系统药物(35个)、消化系统药物(16个)、内分泌系统药物(15个);上述治疗药物偏差可能造成122个DRPs,以“治疗有效性”问题为主(74个),其发生原因以“患者服药时间或服药间隔时间不适当”最多(32个),其次为“不适当的联合用药”(10个)。临床药师的干预主要集中在患者层面(67个)、药物层面(58个)、医生层面(58个),其中有155个干预(84.70%)被接受并执行。结论部分患者遵医嘱用药意识淡薄,临床药师在入院时主导的药物重整能全面了解患者潜在的用药问题,可协助医生提高其用药依从性、保障其用药安全。
关键词:药物重整;临床药师;心血管内科;合理用药;慢性病
65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403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叶酸代谢基因检测在甲氨蝶呤治疗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
宋微微,黄月华,王兰,唐婧,毛乾泰,王建欣,艾超
2022, 33(10)
摘要:目的 探讨叶酸代谢基因检测在甲氨蝶呤(MTX)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治疗药物监测(TDM)药师参与1例经鞘内注射MTX治疗后出现头晕、头痛、呕吐等神经系统毒副作用的AML患者的治疗过程,根据叶酸代谢基因MTHFRC677T(rs1801133)检测结果(突变纯合型)和MTX血药浓度监测结果(<0.05μmol/L),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建议停用MTX,予亚叶酸钙静脉滴注进行解救,并考虑使用阿扎胞苷进行后续治疗。结果医生采纳TDM药师建议,患者经2次解救治疗后上述症状明显缓解,顺利出院。结论对于符合用药指征、接受鞘内注射MTX治疗的AML患者,可于用药前进行药物代谢遗传学检测和MTX药物浓度监测,以有助于医生及药师评估用药治疗方案的可行性,降低医疗风险。
关键词:甲氨蝶呤;叶酸代谢基因检测;血药浓度监测;治疗药物监测药师;个体化药学监护
59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401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艾纳香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范东生,李玲,王可可,胡玉洁,黄健,周婵媛,阮婧华,张文龙
2022, 33(10)
摘要:艾纳香为菊科艾纳香属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植物,是中药艾片、民族药艾纳香油的唯一基原。艾纳香含有挥发油、黄酮类、倍半萜类、苯丙素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抗炎、镇痛、治疗烧烫伤、抑制神经炎症和抗氧化等药理作用。本文通过对艾纳香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查阅和整理,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总结,以期为艾纳香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艾纳香;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综述
62
|
8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400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