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22 33 11
    • 褚丹丹,徐慧芳,王铁融,洪峰,刘伟,陈宁
      2022, 33(11)
      摘要:目的 了解我国民间医药相关政策的发布和实施现状,为后续民间医药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政策工具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构建基本政策工具和政策发展阶段二维分析框架,对2009-2021年中央层面出台的民间医药相关政策文本进行编码整理和量化分析。结果与结论最终纳入23份中央层面出台的民间医药相关政策,共整理284条政策条目编码。从基本政策工具维度看,供给型、需求型、环境型政策工具所占比例分别为28.17%(80/284)、22.89%(65/284)、48.94%(139/284)。从政策发展阶段维度看,探索发展阶段、完善补充阶段、成熟推进阶段的政策工具所占比例分别为25.35%(72/284)、16.55%(47/284)、58.10%(165/284)。目前我国民间医药政策工具总体使用不协调,供给型政策工具最重视人才培养,资金投入明显不足;需求型政策工具短缺,民间医药发展的动力不足;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过于频繁,规制管理政策过溢。建议未来优化供给型政策工具的使用,增加资金投入;重视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从政府购买、产业培育和服务贸易3方面增强民间医药发展的动力;调整环境型政策工具结构,平衡内部要素。  
      关键词:民间医药;政策工具;政策文本   
      15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454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郎驿天,柴青青,廖雅慧,刘晓琰,胡元佳
      2022, 33(11)
      摘要:目的 介绍国内外主要的抗肿瘤药物临床价值评估体系,为我国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研发指导原则的不断完善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外抗肿瘤药物价值评估体系的相关资料和国内抗肿瘤药物研发和管理政策,对其维度、视角、目标受众、应用范围、优缺点等进行梳理与对比分析,提出完善我国抗肿瘤药物临床价值评估体系的建议。结果与结论7个国外价值评估体系(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价值框架、欧洲临床肿瘤学学会临床效益量表、美国临床和经济评估研究所价值评估框架等)各有特点,在不同的设定下有其独特的优势;几种价值评估体系因侧重的研究视角和受众群体不同,评判价值的标准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而价值维度在不断地顺应科学价值和社会需求动态变化,不仅包括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还包括创新性、公平性、生命质量等多个高价值属性;部分评估体系在展现形式以及评估模式上采用了比较方便且顺应信息时代趋势的价值评估工具,促进了医患共享决策。我国可以综合国外价值评估体系的特点并结合我国抗肿瘤药物研发和应用现状,对药品的有效性、安全性、生命质量、研发成本以及定价进行综合考虑,使其定位合理,真正从药品研发、临床应用以及药品可及性和公平性等角度解决患者需求。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临床价值;价值评估体系   
      18
      |
      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453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王颖香,陈磊,徐怀伏
      2022, 33(11)
      摘要:目的 助力药品医保准入,提高药品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方法通过文献研究等方法探究国际及我国药品管理准入协议(MEA)的应用现状,从协议药品范畴、协议类型以及协议内容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总结我国药品MEA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英国、澳大利亚和意大利应用药品MEA的经验较丰富且运作管理机制完善,协议药品范畴较为宽泛,协议类型相对多元化。我国协议药品的治疗领域主要涉及肿瘤和罕见病;协议类型主要为个体层面的基于财务的协议和基于绩效的协议中的效果保证/按疗效支付;我国证据收集平台不完善且缺乏MEA标准化流程。建议利益相关方增加协议药品的品种,将协议类型多元化,提高证据收集准确性和持续性,建立MEA标准化流程。  
      关键词:药品管理;管理准入协议;创新支付协议;可及性;可负担性   
      10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452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许珂嘉,张子蒙,付传奎,陈志鹏,李伟东,吴丽
      2022, 33(11)
      摘要:目的 探究黄芩素和汉黄芩素抑制肝癌细胞能量代谢的作用机制差异。方法将人肝癌HepG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不给药)、黄芩素和汉黄芩素不同剂量组(均为1.25、2.5、5、10、20μmol/L),采用MTT法检测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将HepG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不给药)、黄芩素组、汉黄芩素组,给药培养后,采用增强型ATP试剂盒检测细胞ATP浓度,采用糖酵解和线粒体压力测试试剂盒评价糖酵解及线粒体能量代谢水平;采用分子对接预测黄芩素和汉黄芩素与能量代谢关键酶的亲和力大小,筛选亲和力较高的能量代谢关键酶;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能量代谢关键酶的表达情况。结果在2.5~20μmol/L剂量范围内,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12.84、24.09μmol/L,且黄芩素1.25μmol/L、汉黄芩素2.5μmol/L对细胞活力基本无影响,筛选其为后续实验的给药剂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黄芩素组、汉黄芩素组HepG2细胞ATP浓度显著降低(P<0.05);汉黄芩素对HepG2细胞基础酸化率的抑制作用显著强于黄芩素(P<0.05),但两者对基础耗氧率的抑制作用均无显著差异(P>0.05);黄芩素与丙酮酸激酶M2、线粒体酶复合物Ⅰ(CⅠ)、CⅡ、CⅣ结合力较强,而汉黄芩素只与丙酮酸激酶M2的结合力较强;汉黄芩素能显著下调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M2、CⅠ、CⅡ、CⅣ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而黄芩素对上述酶的调节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均能抑制肝癌HepG2细胞能量代谢,但作用机制不同:黄芩素的作用与影响关键酶活性有关,而汉黄芩素的作用与抑制能量代谢关键酶表达有关。  
      关键词:黄芩素;汉黄芩素;肝癌细胞;能量代谢;糖酵解代谢表型;线粒体能量代谢   
      9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450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阿曼古丽·艾则孜,马红梅,兰卫
      2022, 33(11)
      摘要:目的 探讨洋甘菊总黄酮对人肝癌HepG2细胞脂质异常的调节作用及其降脂机制。方法采用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得到高含量的洋甘菊总黄酮提取物。将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不给药)、模型组(不给药)、非诺贝特组(阳性对照,3.61μg/mL)和洋甘菊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100、150、200μg/mL)后,除对照组不造模外,其余组细胞采用1mmol/L油酸和棕榈酸混合液联合诱导建立脂质沉积细胞模型。干预24h后,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和细胞中的三酰甘油(TG)、FFA水平;采用油红O染液染色观察细胞中脂滴沉积情况,并检测脂质含量;采用DAPI染液染色观察细胞中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2(DGAT2)蛋白表达情况,并检测DGAT2蛋白表达荧光强度;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TG合成关键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肪酸合成酶(FAS)、DGAT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经分离纯化后,洋甘菊总黄酮含量从6.72%提高到56.20%。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中的TG、FFA水平和细胞上清液中的FFA水平显著升高,细胞中脂质含量显著升高,DGAT2蛋白表达荧光强度显著升高,ACC、FAS、DGAT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细胞中可见大量脂滴堆积。与模型组比较,洋甘菊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以上指标水平均显著逆转(P<0.01);细胞中脂滴堆积现象明显减少。结论洋甘菊总黄酮可以抑制脂质沉积模型HepG2细胞的TG合成,减少细胞脂质积累,防止细胞脂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ACC/FAS/DGAT2通路表达有关。  
      关键词:洋甘菊总黄酮;脂质沉积;降脂作用   
      9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449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周蓓,朱巧凤,陈誉丹,冯莉婷,刘舒凌,吴燕春
      2022, 33(11)
      摘要:目的 探讨人参与蛤蚧配方颗粒配伍对肾阳虚模型大鼠的调节作用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不造模、不给药)、模型组(造模、不给药)、金匮肾气丸组(造模,给药剂量为2.33g/kg)、人参组(造模,给药剂量为0.53g/kg)、蛤蚧组(造模,给药剂量为0.21g/kg)、配伍组(造模,人参0.53g/kg+蛤蚧0.21g/kg)。分别测定大鼠不同时点的体质量、肛温;检测血清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T)、睾酮(T)、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雌二醇(E2)、IgG、IgM水平;观察肾上腺、甲状腺、睾丸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下丘脑C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配伍组大鼠肛温、血清cAMP、CRH、ACTH、CORT、T3、T水平和cAMP/cGMP、T/E2及下丘脑TRH、GnRH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血清cGMP、E2、IgG水平和下丘脑CRH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肾上腺、甲状腺、睾丸组织的病理性损伤均有所改善。与单用人参或蛤蚧配方颗粒对比,配伍组大鼠肛温、T/E2显著升高,下丘脑CRH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人参与蛤蚧配方颗粒配伍应用对肾阳虚模型大鼠具有协同调节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及免疫功能形成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有关,且配伍用药优于单方用药。  
      关键词:人参;蛤蚧;配伍;肾阳虚;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6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448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南俊伶,王超众,闫广利,吴芳芳,宋志军,王硕,周小雷,缪剑华,王喜军
      2022, 33(11)
      摘要:目的 筛选山豆根抗鼻咽癌的活性成分。方法选择山豆根主要化学成分,并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中预测其作用靶点,同时借助GeneCards数据库获取鼻咽癌相关靶点。将山豆根化学成分靶点与鼻咽癌相关靶点取交集后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再利用Cytoscape3.6.1软件对PPI网络进行分析,筛选山豆根抗鼻咽癌的潜在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利用分子对接技术评估山豆根潜在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结合能力,筛选可能的抗鼻咽癌活性成分。利用细胞增殖实验验证山豆根潜在活性成分的抗鼻咽癌活性。结果共筛选出山豆根抗鼻咽癌潜在活性成分7个(越南槐醇、槲皮素、山豆根素、苦参酮、染料木素、山豆根色烯素、高丽槐素),核心靶点10个(SRC、PIK3CA、MAPK1、MAPK3、AKT1、MAPK8、MAP2K1、PTK2、EGFR、JAK3)。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上述山豆根潜在活性成分均具有一定抗鼻咽癌活性;进一步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越南槐醇、山豆根素、高丽槐素对人鼻咽癌CNE-1细胞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结论越南槐醇、山豆根素、高丽槐素可能是山豆根抗鼻咽癌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  
      关键词:山豆根;鼻咽癌;活性成分;越南槐醇;山豆根素;高丽槐素   
      7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446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方亚影,阎茹玉,李玉贤,吴宿慧,李寒冰,李根林
      2022, 33(11)
      摘要:目的 研究沙利度胺对阿尔茨海默病(AD)线虫模型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BR5270品系秀丽隐杆线虫(以下简称“线虫”)为AD模型动物,BR5271品系线虫为对照。利用基础慢反应实验研究沙利度胺(0.5、2.0、6.0、15.0mg/mL)对BR5270品系线虫运动能力的影响;利用寿命实验研究沙利度胺(0.5、2.0、6.0、15.0mg/mL)对BR5270品系线虫寿命的影响;利用短期、长期学习记忆实验研究沙利度胺(0.5、2.0、6.0mg/mL)对BR5270品系线虫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研究沙利度胺(0.5、2.0、6.0mg/mL)对BR5270品系线虫体内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Age-1、Akt-1、Gsk-3)和钙蛋白酶同源基因(Clp-1)的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经沙利度胺干预后,BR5270品系线虫30s内的摆动次数显著增加(0.5mg/mL组除外),10%最大寿命显著延长(仅0.5mg/mL组),短期、长期学习指数均显著升高(仅6.0mg/mL组),体内Age-1、Akt-1基因(0.5、2.0mg/mL组除外)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Gsk-3(0.5mg/mL组除外)、Clp-1基因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沙利度胺可改善AD线虫模型的运动障碍,并延长其寿命,增强其学习记忆能力;具体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和抑制钙蛋白酶有关。  
      关键词:沙利度胺;秀丽隐杆线虫;阿尔茨海默病;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10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445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周仕霞,李晓明,唐君玲
      2022, 33(11)
      摘要:目的 研究miRNA-18a和miRNA-4802通过自噬对淋巴瘤细胞耐药性的调控机制。方法以人Burkitt’s淋巴瘤细胞Daudi和人套细胞淋巴瘤细胞JeKo-1为研究对象,阿霉素(ADR)、长春新碱(VCR)为实验药物。以ADR、VCR处理后,采用CCK-8法考察上述2种细胞的相对活性,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凋亡标志蛋白活化型胱天蛋白酶9(cleavedcaspase-9)和cleavedcaspase-6的表达,考察2种细胞对ADR、VCR的耐药性。采用自噬相关蛋白LC3-Ⅱ、p62表达水平检测、自噬流实验和透射电镜观察考察2种细胞自噬活性的差异;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考察2种细胞中miRNA-18a、miRNA-4802及unc-51样激酶(ULK1)、自噬相关蛋白7(ATG7)mRNA的表达差异,并检测ULK1、ATG7蛋白表达差异。再以JeKo-1细胞为研究对象,考察经2种模拟生物体内源的miRNAs(miRNA-18amimics、miRNA-4802mimics)处理后,细胞自噬活性和耐药性的变化情况。结果以ADR和VCR处理后,JeKo-1细胞比Daudi细胞具有更强的耐药性和自噬活性。JeKo-1细胞中miRNA-18a、miRNA-4802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Daudi细胞,ULK1、ATG7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Daudi细胞(P<0.001)。以miRNA-18amimics和miRNA-4802mimics处理JeKo-1细胞后,细胞的自噬活性和耐药性均显著降低。结论miRNA-18a和miRNA-4802可分别通过降低自噬启动基因ULK1和ATG7的表达,抑制淋巴瘤细胞的自噬活性,从而降低淋巴瘤细胞对ADR和VCR的耐药性。  
      关键词:淋巴瘤细胞;耐药性;miRNA-18a;miRNA-4802;自噬;机制   
      7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444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王蒙蒙,乔雪,方琼莲,付胜男,李欣坪,黄丰,林玉萍
      2022, 33(11)
      摘要:目的 研究滇黄芩总黄酮不同极性萃取部位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制备滇黄芩总黄酮(SAF);将SAF用水分散后依次用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分别得到滇黄芩总黄酮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位(分别记为SAFA、SAFB)。将36只大鼠分为正常组(n=6)和造模组(n=30)。造模组大鼠通过饲以高脂饲料复制NAFLD模型。成模后,将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非诺贝特组(阳性对照,20mg/kg)、SAF组(300mg/kg)、SAFA组(300mg/kg)和SAFB组(300mg/kg),每日灌胃1次,连续6周。末次灌胃后,计算大鼠的肝脏指数,检测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指数和血清/肝组织中TC、TG、AST、ALT、LDL-C、MDA、IL-1β、IL-6、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HDL-C、SOD、GSH-Px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除SAFA组大鼠血清中HDL-C、A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滇黄芩总黄酮各极性萃取部位给药组大鼠血清/肝组织中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肝组织炎症细胞浸润、脂肪空泡等现象明显改善。与SAF组和SAFA组比较,SAFB组大鼠血清/肝组织中TC、TG、AST、MDA、IL-6、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改善更为明显。结论滇黄芩总黄酮各极性萃取部位均可通过调控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因子分泌而发挥其对NAFLD的改善作用,且以正丁醇萃取部位的效果更好。  
      关键词:滇黄芩;总黄酮;极性萃取部位;非酒精性脂肪肝;保肝;氧化应激;炎症因子   
      8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442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范佳儿,刘银榕,晁志,田恩伟
      2022, 33(11)
      摘要:目的 建立当归补血丸的指纹图谱以及3种指标性成分(阿魏酸、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来自2个厂家的15批当归补血丸为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进行分析。色谱柱为HypersilODS2C18;柱温为25℃;流动相为乙腈-0.2%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进样量为20μL;检测器为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分别为250nm(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323nm(阿魏酸)]和蒸发光散射检测器(黄芪甲苷)。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建立15批当归补血丸的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通过与对照品图谱及对照药材图谱比对进行色谱峰的指认和归属,并测定其中阿魏酸、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15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33个共有峰,相似度均不低于0.893,并指认出13号峰为阿魏酸、15号峰为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通过与对照药材色谱图进行比对,发现1~3、7、8、10、12、13(阿魏酸)、17~19、27~29、32、33号峰归属于当归,14、15(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20~23、25号峰归属于黄芪。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结果均符合相关要求,15批样品中阿魏酸、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黄芪甲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501、0.4026、0.9134mg/g。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当归补血丸的HPLC指纹图谱及3种指标成分的HPLC定量分析方法,所建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  
      关键词:当归补血丸;指纹图谱;阿魏酸;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黄芪甲苷;含量测定;质量控制   
      11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441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李君,胡玉霞,张梦迪,王跃武,张谦,胡格吉胡,高峰,常福厚
      2022, 33(11)
      摘要:目的 系统研究三子散醇提物的化学组成,为阐明该方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HPLC-Q-Exactive-MS)技术进行分析。色谱条件:采用Shim-packGIST-HPC18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柱温为40℃,进样量为10μL。质谱条件: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在正、负离子检测模式下检测。检测方式为FullMS/dd-MS2,FullMS分辨率为70000,dd-MS2分辨率为17500,扫描范围为m/z110~1200。通过与对照品、参考文献和自建数据库信息比对后对各离子峰进行鉴定。结果在蒙药三子散醇提物中共鉴定出化合物64个,包括9个黄酮类成分、13个环烯醚萜类成分、14个有机酸类成分、18个鞣质类成分、3个三萜类成分、3个氨基酸类成分和4个脂肪酸类成分。结论本研究发现蒙药三子散醇提物中主要含环烯醚萜类、鞣质类和黄酮类成分等,可能是三子散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蒙药;三子散;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成分组成;结构鉴定   
      12
      |
      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439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张宏宇,任文康,邹宇,韩迎龙,杨宏艳,卜明,都晓辉,林宇
      2022, 33(11)
      摘要:目的 研究过氧化麦角甾醇衍生物EP-3P对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为乳腺癌治疗相关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MTT法检测0(空白对照)、1.25、2.5、5、10、20、40μmol/LEP-3P作用于MDA-MB-231细胞24、48、72h后细胞的增殖情况。以0(空白对照)、5、10、20μmol/LEP-3P作用于MDA-MB-231细胞24h后,分别采用细胞划痕法、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细胞凋亡和周期分布情况,并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中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胱天蛋白酶3(caspase-3)、活化的caspase-3(cleaved-caspase-3)、细胞色素C(Cyt-C)、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比较,2.5、5、10、20、40μmol/LEP-3P均可显著升高细胞的增殖抑制率(P<0.05或P<0.01),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趋势。10、20μmol/LEP-3P作用24h后,均可显著降低/减少细胞迁移愈合率和侵袭细胞数(P<0.01),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P<0.05或P<0.01),显著升高细胞的凋亡率(P<0.05),并且可显著上调细胞中Bax、Cyt-C、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和下调细胞中Bcl-2、caspase-3、MMP-2、MMP-9蛋白表达(P<0.01)。结论EP-3P可通过线粒体介导的内源性caspase途径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可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关键词:过氧化麦角甾醇衍生物;乳腺癌细胞;EP-3P;三阴性乳腺癌;迁移;侵袭;凋亡   
      10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438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麦麦提艾力·色依提,孙钰淑,孙玲,李文芳,刘茜
      2022, 33(11)
      摘要:目的 研究文拉法辛(VEN)联合长春西汀(VIN)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以考察两者的相互作用。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VEN组(13.5mg/kg)、VIN组(1.8mg/kg)和VEN+VIN组(13.5mg/kgVEN+1.8mg/kgVIN),每组6只。给药前,各组大鼠禁食不禁水12h,一次性灌胃给予相应药物。各组大鼠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经眼眶静脉丛采血。将血浆样品预处理后(以多潘立酮为内标),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检测血浆中VEN、VEN活性代谢产物O-去甲文拉法辛(ODV)、VIN活性代谢产物阿朴长春胺酸(AVA)的浓度。采用DAS2.0软件计算VEN、ODV、AVA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VEN组比较,VEN+VIN组大鼠血浆中VEN、ODV的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AUC0-t、AUC0-∞、MRT0-(tVEN除外)、MRT0-∞(VEN除外)均显著增大,CL/F、Vz/F均显著减小(P<0.05或P<0.01)。与VIN组比较,VEN+VIN组大鼠血浆中AVA的各项药代动力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N和VIN联用后,VIN可通过增大VEN、ODV吸收程度、减慢两者消除,影响VEN的代谢。  
      关键词:文拉法辛;长春西汀;药代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代谢;大鼠   
      28
      |
      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436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齐冉,高胜男,刘旭婷,刘洋,刘国强
      2022, 33(11)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我国已上市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经济性,为我国医保目录遴选和药品定价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TheCochraneLibrary等数据库,收集我国已上市的4个ALK-TKI(克唑替尼、塞瑞替尼、阿来替尼和恩沙替尼)治疗ALK阳性NSCLC的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21年7月。利用卫生经济学评价报告标准共识(CHEERS)清单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从方法学和经济性结果2个方面对纳入研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篇文献,CHEERS清单标准符合率为71%~83%,文献总体质量较高。从方法学分析,纳入研究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主要为基于模型(Markov模型或分区生存模型)和真实世界数据的成本-效用分析;研究角度大多为医保支付方和卫生体系角度;成本类型均为直接医疗成本。从经济性结果分析,在与化疗方案对比时,2项研究证实ALK-TKI(克唑替尼、塞瑞替尼)不具有经济性,1项研究证实ALK-TKI(克唑替尼)具有经济性;在与其他ALK-TKI对比时,塞瑞替尼的经济性相对较高。药价过高是ALK-TKI治疗ALK阳性NSCLC不具有经济性的主要因素。结论第二代ALK-TKI(塞瑞替尼、阿来替尼)的经济性要优于第一代ALK-TKI(克唑替尼);第二代ALK-TKI药物之间,塞瑞替尼的经济性更好;化疗方案的经济性要优于第二代ALK-TKI(塞瑞替尼);化疗方案与第一代ALK-TKI(克唑替尼)之间的经济性对比结果仍存在争议。  
      关键词: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非小细胞肺癌;药物经济学;系统评价   
      7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435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贾琳琳,胡梦雪,高红婷,侯艳红
      2022, 33(11)
      摘要:目的 评价达雷妥尤单抗联合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D-Rd)方案对比单用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Rd)方案治疗不适合干细胞移植的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TNE-NDMM)的经济性。方法从我国卫生体系角度出发,利用已发表的MAIA试验数据和相关文献数据建立具有无进展生存、疾病进展和死亡3种健康状态的分区生存模型,以28d为模型周期,模拟时限为20年;以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作为产出指标计算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并对关键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基础分析结果显示,D-Rd方案相较Rd方案的ICER为2719038.08元/QALY,远大于3倍2021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即242928元)。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成本贴现率、无进展生存期效用状态、效用贴现率、达雷妥尤单抗成本和来那度胺成本对ICER的影响较大。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当意愿支付阈值(WTP)为0~1200000元时,D-Rd方案具有经济性优势的概率始终为0。结论在以3倍2021年我国人均GDP作为WTP的情况下,D-Rd方案相比Rd方案治疗TNE-NDMM不具有成本-效果优势。  
      关键词:达雷妥尤单抗;多发性骨髓瘤;分区生存模型;药物经济学   
      11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434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王红力,张妮,钟贵遵,陈思琪,季欢欢,龚莉,潘玲云,贾运涛
      2022, 33(11)
      摘要:目的 挖掘并评价β受体阻滞剂药物相关急性肾衰竭(ARF)信号。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和贝叶斯置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BCPNN)法,并从标准国际医学用语词典(MedDRA)分析查询(SMQ)术语集、首选术语(PT)级术语2个维度对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4种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阿替洛尔、奈必洛尔)药物相关ARF进行信号检测与分析,当2种方法同时检出阳性信号时,提示检出可疑信号。结果以SMQ术语集“acuterenalfailure”狭义范围检索到4种β受体阻滞剂致ARF报告共14328份,其中男性(6964份)多于女性(6206份),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中老年(≥45岁),严重不良事件占77.23%。基于SMQ术语集的信号检索结果显示,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阿替洛尔、奈必洛尔使用ROR法检出的ROR值及95%置信区间分别为:2.58(2.51,2.65)、5.30(5.14,5.47)、2.80(2.69,2.91)、3.28(3.04,3.53);BCPNN法检出的信号成分(IC)及IC下限分别为:1.29(1.25)、2.26(2.22)、1.42(1.36)、1.64(1.53),提示这4种β受体阻滞剂药物相关ARF均检出可疑信号。基于PT级术语的信号检测结果显示,ROR法检出37个阳性信号,BCPNN法检出38个阳性信号,2种方法同时检出36个可疑信号。具体到各药物,美托洛尔均检出12个可疑信号,比索洛尔和阿替洛尔均检出9个可疑信号,奈必洛尔均检出6个可疑信号,且4种药物检出的信号数量和类型都存在一定差异。结论4种β受体阻滞剂均可能存在ARF发生风险。与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相比,比索洛尔、奈必洛尔与ARF的统计学相关性较强,提示医务人员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该类药物可能的肾脏相关药物不良反应。  
      关键词:β受体阻滞剂;急性肾衰竭;数据挖掘;信号检测   
      16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433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刘梦娜,吴斌,艾丹丹,许倩,李雪,陈金榆,郭武栋
      2022, 33(11)
      摘要:目的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基于证据整合与价值判断的药物快速卫生技术评估(rHTA)方法学。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法对卫生技术评估(HTA)、多准则决策分析(MCDA)进行研究,以抗肿瘤用药为抓手,初步形成基于我国国情的rHTA方法;再通过专家咨询法对抗肿瘤药物rHTA方法进行论证;最后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为例初步验证其可行性。结果所构建的rHTA方法结合了HTA和MCDA的理论与原则:应用HTA收集与整合文献证据和真实世界证据,同时运用MCDA由多个利益相关方从不同角度对可获取的药物信息进行价值测量,建立药物rHTA的操作流程、价值评估的维度和指标、评分系统,并经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实例验证该方法可行。结论建立了一套基于HTA与MCDA的药物rHTA方法学,能够实现数据的快速收集与证据的整合,在短时间内为决策者提供循证决策支持。  
      关键词:抗肿瘤用药;快速卫生技术评估;卫生技术评估;多准则决策分析   
      22
      |
      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431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藕顺龙,罗静,王松,宋饶,蒋倩
      2022, 33(11)
      摘要:目的 为《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简称《指导原则》)的后续更新提供建议及参考。方法对比2018-2021年版《指导原则》的更新情况,分析其体例变迁以及其中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品种数量、适应证分类、作用靶点、医保纳入等情况,并总结其变迁趋势及可能存在的问题。结果2020年版《指导原则》的体例较前2版发生了较大变化,删除了“临床应用管理”项,增添了“附表”项。2018年版《指导原则》纳入新型抗肿瘤药物品种33个,2019、2020、2021年版分别增加至46、60、77个,且新增品种纳入《指导原则》的时间均为该品种在国内上市当年或之后1年。2018年版《指导原则》纳入的国家医保谈判品种有26个,2019、2020、2021年版分别在前一版的基础上新增了8、10、12个。2018年版《指导原则》中新型抗肿瘤药物主要作用于EGFR、HRE2、VEGFR等传统靶点;但自2019年版《指导原则》起,作用于PD-1、PARP、ALK、CDK等新兴靶点的药物品种数量不断增加,其中国产原研品种的占比较大。结论《指导原则》体例的更新旨在进一步从卫生专业技术层面指导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新增品种、适应证符合科学性、动态性原则;国产原研品种发展迅速,作用于新兴靶点的创新品种涌现。后续《指导原则》的更新应参考国内外权威诊疗指南、高质量的循证证据,并关注治疗药物缺乏的肿瘤类型和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新型抗肿瘤药物;指导原则;作用靶点;更新;变迁   
      17
      |
      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430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刘东华,郭延磊,曲海军,周长凯,全香花,崔萌纳,李静
      2022, 33(11)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实体器官移植受者耐氨曲南的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1例婴儿肝移植术后耐氨曲南的产MBL肺炎克雷伯菌致腹腔感染的临床资料。患儿术后发生腹腔感染,致病菌为产MBL肺炎克雷伯菌,药敏结果提示对氨曲南耐药。初始方案基于药敏结果选用了多黏菌素B联合替加环素的方案,治疗效果不佳,同时出现病情反复和休克性花斑。临床药师协助临床医师制定头孢他啶阿维巴坦0.5g,q8h联合氨曲南0.18g,q6h的治疗方案;同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实体器官移植术后产MBL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治疗方案。结果与结论该患儿最终使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联合氨曲南成功治愈出院。多篇国外文献报道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联合氨曲南可以有效治疗器官移植患者因耐氨曲南的产MBL肠杆菌科细菌导致的感染,该方案有望成为儿童实体器官移植受者该耐药菌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案。  
      关键词: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氨曲南;儿童;腹腔感染;器官移植;金属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科细菌   
      16
      |
      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429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 刘花,陈延绅,尤慧柠,冯燕,李敏,寇建蓉,魏俊松,封卫毅
      2022, 33(11)
      摘要:长春瑞滨(NVB)是一种半合成的长春花生物碱,可通过抑制微管蛋白的合成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因其口服制剂服用方便且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目前已应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NVB血药浓度与其疗效及毒副作用密切相关,血药浓度较小的变化即有可能降低疗效甚至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但由于其临床数据有限以及缺乏有效的药效学监测方法,从而在临床治疗中存在着用药风险。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NVB体内药动学及毒副作用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充分了解NVB的药动学特点及影响因素、毒副作用的影响因素、药动学在给药方案调整中的应用现状,为其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抗肿瘤药;长春瑞滨;药动学;疗效;毒副作用;药效学指标   
      29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427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