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首页
关于期刊
期刊简介
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编委会章程
期刊订阅
学术文献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优先出版
虚拟专辑
佳文荐读
电子期刊
投稿助手
投稿流程
投稿须知
作者下载
联系我们
专家中心
审稿指南
审稿策略
声明与制度
出版伦理及文献不端
研究伦理政策
文献查重策略
更正与撤回等
编校制度与职责
开放获取声明
网站责任声明
最新刊期
2022
年
第
33
卷
13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我国复杂制剂开发难点及应对策略探讨
宋波,郑啸,石娟,操锋
2022, 33(13)
摘要:目的 探讨我国复杂制剂开发难点并提出解决方法,以期为复杂制剂的开发和制备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基于医药产业复杂制剂领域的发展现状,分析复杂制剂发展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复杂制剂开发的应对策略。结果与结论复杂制剂的开发对人员素质要求高,且受药用辅料、给药器械及制药设备的限制,制备工艺复杂,质量控制参数多且存在专利壁垒。复杂制剂开发企业需加强对人才、药用辅料、给药器械及制药设备的重视,明确关键工艺对制剂生产及质量特性的影响;此外,还需加强自主研发,破解原研企业专利布局难题,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国内复杂制剂开发企业可将仿制与创新结合,研发具有自主品牌的复杂制剂产品,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
关键词:复杂制剂;药用辅料;给药器械;制药设备;专利壁垒;仿制药;创新
27
|
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144786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09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2版)》药事管理指标解读及思考
徐思露,吴楠,蔡宁,赵敏,潘杰,魏继福
2022, 33(13)
摘要:目的 解读《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2版)》(以下简称《手册(2022版)》)中关于药事管理的指标修订,为医院推动新版绩效考核方案中药事管理部分的落地与执行提供参考。方法简述《手册(2022版)》药事管理指标内容及修订明细,并对修订内容进行解读,提出相关建议。结果与结论《手册(2022版)》延续《手册(2020版)》的绩效考核范围、指标架构和顺序,聚焦合理用药与药品费用控制。《手册(2022版)》更加强调加强基本药物、集中采购中选药品的配备使用,以及进一步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等内容。建议三级公立医院科学设置临床科室基本药物、集中采购中选药品、辅助用药、抗菌药物使用指标,完善相关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制度;加强基本药物、集中采购政策解读和合理用药宣传培训;优化院内用药目录和药品处方集;通过制定用药规范,加大处方审核、合理用药点评和考核力度;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和完善药品使用监测评价和预警制度以规范临床用药行为;在保证合理的基础上加强基本药物、集中采购中选药品的使用;通过合理用药管控以控制药品费用不合理增长,使次均药品费用增幅逐步降低。
关键词: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药事管理指标;基本药物;药品集中采购
43
|
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144858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09
基于组合赋权法的疫苗供应链流程风险评估
杨满意,牛莉霞
2022, 33(13)
摘要:目的 识别和评估疫苗供应链运作流程中的风险因素,明确各流程风险在疫苗供应链整体风险中的重要程度,为疫苗供应链中利益相关方制定风险管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识别疫苗供应链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构建疫苗供应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最优最劣法、熵权法确定指标的主观和客观权重,并利用Lagrange乘子法求解出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结果与结论建立了含18个指标的疫苗供应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仅用67%的指标反映了85%的疫苗供应链风险信息量,该体系的构建具有合理性。生产流程风险组合权重为0.607,在疫苗供应链整体风险中所占权重最高,其余依次为采购(0.234)、配送(0.102)、计划(0.053)、退货(0.004)流程风险。在对风险进行管控时,企业应高度重视疫苗生产环节的风险因素;同时,也应重点关注产品用物料不合格、物料混淆使用等其他风险。
关键词:疫苗;供应链;最优最劣法;熵权法;组合赋权法;风险评估
14
|
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14482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09
药物临床试验中常见方案偏离及改进措施
谢江川,谢林利,曹丽亚,潘辛梅,马攀,陈勇川
2022, 33(13)
摘要:目的 了解药物临床试验过程中常见的方案偏离(PD)并探讨预防和减少PD的措施,为药物临床试验的规范化提供参考。方法以《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关于发布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的计划和报告指导原则的通告》《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工作指导原则》、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ICH)E3、ICHE6(R2)等法规为参照,对笔者2017年3月-2022年2月负责管理的相关项目中上报的PD,以及在递交材料、项目质控中发现的PD进行梳理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共纳入39个药物临床试验项目,有212名受试者入选。在所有项目中,共上报PD258条,包括重大PD28条(占比为10.85%)、常规PD230条(占比为89.15%)。PD上报频率较高的为检查/检验缺失(93条,占比为36.05%)、访视缺失(36条,占比为13.95%)、访视超窗(29条,占比为11.24%)、试验药物使用及剂量(28条,占比为10.85%)、药品超温/温度缺失(21条,占比为8.14%)等。避免和减少PD的发生需要多方努力:申办方应听取多方意见后设计合理且访视频率和窗口期适宜的方案;研究者和临床研究协调员应加强自身学习和培训,熟悉方案、《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和相应法规;应加强受试者的依从性教育;机构办公室和伦理委员会在药物临床试验立项时、进行中、结题时应进行多角度、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保障受试者的安全权益和临床试验的质量。在此基础上,各参与方应做好有效沟通,发现PD及时上报,并针对已发生的重大PD和容易发生PD的关键环节进行专项学习。
关键词:药物临床试验;方案偏离;质量管理;规范化;改进措施
40
|
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14481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09
基于PMC指数模型的我国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政策量化评价
陈嘉歆,吴婷婷,付蔓霞,侯艳红,吴方
2022, 33(13)
摘要:目的 对我国现有的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政策进行量化评价,为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本挖掘法对2017-2022年国家和各省级医疗保障局发布的58份与DRGs付费相关的政策文件进行处理,建立DRGs付费政策PMC指数评价模型,并通过10个一级变量和40个二级变量对9项典型DRGs付费政策进行量化评价分析。结果在9项政策中,优秀级5项,可接受级4项,PMC指数平均值为6.882,总体处于可接受水平,但仍有较大改进空间。通过对比2项代表性政策发现,其中1项PMC指数平均值较低的主要原因为受限于城市发展水平,从而在面临政策转变时对监督管理、激励约束两方面的考虑有所欠缺。结论目前我国DRGs付费政策框架已基本成形,可从延长政策时效、总结推广试点城市的成功经验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政策;PMC指数模型;量化评价
17
|
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14479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09
Legumain酶和线粒体双级靶向去氢骆驼蓬碱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特性评价
伊帕尔古丽·阿皮孜,贺宏吉,王昭志,李喆喆,卡迪热娅·艾克拉木,白静雅,王梅
2022, 33(13)
摘要:目的 制备Legumain酶和线粒体双级靶向去氢骆驼蓬碱(HM)脂质体(KA@HM-LPS),并对其制剂学特性、体外抗肿瘤作用及生物相容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首先,筛选KA@HM-LPS的制备方法和均质化方法,并对制备的脂质体进行表征。其次,分别测定KA@HM-LPS的血清稳定性、体外释放率、溶血百分数,以及空白脂质体作用下的细胞存活率。最后,分别测定KA@HM-LPS作用下的细胞存活率、线粒体靶向性和对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结果选择薄膜分散法制备KA@HM-LPS,其包封率为(90.50±0.62)%;选择挤出法作为KA@HM-LPS的均质化方法。所制备的KA@HM-LPS粒径、多分散系数、Zeta电位分别为(211.40±11.67)nm、0.316±0.014和(-14.20±0.49)mV。在37℃、10%胎牛血清中,12h后KA@HM-LPS的粒径基本稳定;KA@HM-LPS在20%血浆中的体外释放曲线符合Weibull分布,具有缓释效果;当HM质量浓度为160μg/mL时,KA@HM-LPS的溶血百分数为(4.23±0.19)%,远小于游离HM,具有安全性。当空白脂质体的质量浓度达400μg/mL时,LO2细胞的存活率为(94.40±6.12)%,载体生物相容性较好。体外细胞实验结果显示,KA@HM-LPS对Legumain酶过表达的肝癌细胞LGMN+-SK-Hep-1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对正常肝癌细胞SK-Hep-1的抑制作用;且与SK-Hep-1细胞相比,LGMN+-SK-Hep-1细胞对载体的摄取效率更高;KA@HM-LPS可以更明显地抑制LGMN+-SK-Hep-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结论成功制备KA@HM-LPS;该脂质体可以有效抑制Legumain酶过表达的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并提高HM的血液相容性。
关键词:去氢骆驼蓬碱;线粒体;Legumain酶;脂质体
22
|
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144918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09
养心定悸胶囊对糖尿病心肌病模型金黄地鼠的心肌保护作用
钟意,刘刚,马国平,丁宝珠,李晓霞,刘皓莹,梁文杰
2022, 33(13)
摘要:目的 探讨养心定悸胶囊对糖尿病心肌病(DCM)模型金黄地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金黄地鼠分为对照组(10只,不造模、不给药)、模型组(9只,造模、不给药)、中药高剂量组[8只,造模、养心定悸胶囊给药2g/(kg·d)]、中药低剂量组[8只,造模、养心定悸胶囊给药1g/(kg·d)]、恩格列净组[9只,阳性对照,造模、给药10mg/(kg·d)],所有金黄地鼠连续灌胃水或相应药物8周。实验期间观察金黄地鼠的一般情况,检测其血糖、总胆固醇(TC)、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左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和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观察金黄地鼠的心肌病理组织形态变化;检测并观察金黄地鼠心肌组织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消皮素D(GSDMD)、核转录因子κB(NF-κB)、IL-1β的mRNA及蛋白表达;检测心肌细胞DNA损伤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金黄地鼠血糖、TC、CK-MB水平,血清中IL-1β、TGF-β1水平,心肌组织中NLRP3、caspase-1、GSDMD、NF-κB、IL-1βmRNA表达水平、蛋白阳性表达及GSDMD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EF、FS显著降低(P<0.01);心肌细胞结构不清,纤维排列紊乱,心肌间蓝染的胶原纤维增多;心肌组织DNA损伤阳性细胞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以上指标均有不同程度逆转;心肌细胞间隙清晰,纤维排列紊乱得到改善;心肌组织DNA损伤阳性细胞均有不同程度减少。结论养心定悸胶囊可通过调控NLRP3/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抑制DCM模型金黄地鼠心肌细胞焦亡,减轻DCM炎症损伤,从而保护心肌细胞。
关键词:养心定悸胶囊;糖尿病心肌病;NLRP3/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心肌细胞
14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144905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09
茯苓多糖调节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肝脏糖异生的机制研究
韩思婕,潘翔,朱芊芊,张丹丹,张涵瑞,方敬贤,魏琼,刘丹,叶晓川
2022, 33(13)
摘要:目的 探讨茯苓多糖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叉头框转录因子O1(FoxO1)通路调节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不造模、不给药)、模型组(造模、不给药)、二甲双胍组(造模,200mg/kg)和茯苓多糖低、中、高剂量组(造模,100、200、400mg/kg),每组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构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于造模同时,各给药组大鼠灌胃相应剂量的药物,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体积水,每日1次,连续灌胃42d。实验期间,每日观察大鼠日常状况和体质量变化。给药结束前1d采集大鼠空腹血糖,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末次给药后,计算大鼠心脏、肝脏、肾脏脏器指数;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及肝糖原含量;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肝脏和胰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并计算病理等级评分;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肝脏磷酸化PI3K(p-PI3K)、磷酸化Akt(p-Akt)、磷酸化FoxO1(p-FoxO1)、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激酶(PEPCK)、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症状,体质量、SOD、GSH-Px水平和p-PI3K、p-AKT、p-FoxO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大鼠肝脏、肾脏脏器指数,灌胃葡萄糖溶液0、0.5、2h时的血糖水平、AUC,空腹血糖水平、HbA1c水平,血清中MDA、TC、TG、肝糖原含量,肝脏、胰腺病理等级评分,PEPCK、G6Pase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茯苓多糖各剂量组大鼠日常情况均有所改善,以上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逆转。结论茯苓多糖可以通过减弱氧化应激,上调PI3K/Akt/FoxO1通路,从而下调糖异生关键酶PEPCK和G6Pase的蛋白表达,抑制肝脏糖异生,进而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糖水平,调节糖脂代谢。
关键词:茯苓多糖;2型糖尿病;氧化应激;PI3K/Akt/FoxO1通路;糖异生
21
|
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14488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09
多酚化合物LM49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及机制
张梦如,高燕,杨彩红,赵承孝,冯秀娥,李青山
2022, 33(13)
摘要:目的 研究多酚化合物2,4′,5′-三羟基-5,2′-二溴二苯甲酮(LM49)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及机制。方法取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以舒张血管百分比为指标,考察不同浓度LM49对去甲肾上腺素(1×10-6mol/L)及KCl(60mmol/L)预收缩的内皮完整或去内皮血管环的舒张作用;分别以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0.1mmol/L)、环氧合酶抑制剂吲哚美辛(1×10-5mol/L)和4种钾通道阻滞剂[BaCl(20.1mmol/L)、四乙基胺(5mmol/L)、4-氨基吡啶(0.1mmol/L)、格列苯脲(1×10-5mol/L)]预孵育血管环,考察不同浓度LM49对血管环的舒张作用。以血管收缩百分率为指标,在无钙条件下,分别以KCl(60mmol/L)、去甲肾上腺素(1×10-6mol/L)和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1×10-6mol/L)、肌浆网Ca2+-腺苷三磷酸(ATP)酶泵抑制剂毒胡萝卜素(1×10-6mol/L)诱发血管环内钙释放后,再分别累积加入CaCl2,考察LM49对CaCl2导致外钙内流引起的血管收缩的影响。结果3×10-6、5×10-6、1×10-5mol/LLM49对去甲肾上腺素和KCl预收缩的血管环具有显著舒张作用(P<0.01),且是否去除内皮对LM49舒张血管的作用无显著影响(P>0.05)。经L-NAME、吲哚美辛、四乙基胺和4-氨基吡啶预孵育后,不同浓度的LM49对经去甲肾上腺素预收缩的血管环无显著影响(P>0.05),格列苯脲和BaCl2均可抑制LM49对去甲肾上腺素预收缩血管环的舒张作用(P<0.01)。在无钙条件下,血管环经KCl、去甲肾上腺素、维拉帕米及毒胡萝卜素预孵育后,LM49能抑制CaCl2导致外钙内流引起的收缩(P<0.01)。结论LM49具有显著的血管舒张作用,且无内皮依赖性;其具体机制可能为诱导ATP敏感型钾通道、内向整流型钾通道开放,及抑制细胞外Ca2+通过电压门控钙通道、受体操控钙通道、钙库操纵性钙通道内流。
关键词:多酚化合物;2;4′;5′-三羟基-5;2′-二溴二苯甲酮;血管环;舒张作用;钾通道;钙通道
13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144871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09
载阿霉素红细胞膜壳聚糖靶向纳米粒的制备及评价
洪伟勇,周旭晖,金陈浩,王金明,郭钫元,杨根生
2022, 33(13)
摘要:目的 制备靶向肿瘤细胞叶酸(FA)受体的载阿霉素红细胞膜壳聚糖靶向纳米粒(FA-RBC-DOX-CS-NPs),并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载阿霉素壳聚糖纳米粒(DOX-CS-NPs),将FA和氨基聚乙二醇磷脂(NH2-PEG2000-DSPE)通过共价连接后修饰红细胞膜,然后构建FA-RBC-DOX-CS-NPs,并对其进行表征,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抗肿瘤活性、入胞能力(以人乳腺癌MCF-7细胞进行考察)。结果FA-RBC-DOX-CS-NPs平均粒径为(254.200±2.651)nm,多分散性指数为0.199±0.031,Zeta电位为(-10.100±0.213)mV;其在肿瘤微环境(pH6.5)中的释放速率较快。细胞实验表明,该纳米粒可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活力,且可提高药物的入胞效率。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FA-RBC-DOX-CS-NPs。该纳米粒具有较好的肿瘤细胞靶向性和入胞能力,可实现药物在肿瘤细胞内富集。
关键词:红细胞膜;纳米粒;叶酸受体;靶向给药系统;抗肿瘤
17
|
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14497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09
麝香壮骨膏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含量测定及质量评价
杨媛媛,张楠,谢志民,胡静,曲彤,陶宏迅,陈志永
2022, 33(13)
摘要:目的 建立麝香壮骨膏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41家企业生产的222批次麝香壮骨膏的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进行测定:使用ShimadzuShim-packGIS-C18色谱柱进行分离,以乙腈-0.1%磷酸溶液(3∶97,V/V)为流动相,流速为0.9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10nm,进样量为10μL。以222批次样品的含量数据为指标,采用Hiplot生物医学数据可视化和分析平台绘制聚类热图。结果方法学考察结果均符合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要求。41家企业生产的222批次样品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总含量在0.646~6.325μg/cm2之间。聚类热图分析结果显示,41家企业生产的样品可被聚为3类。不同企业生产的样品中成分含量差异较大,且部分企业生产的不同批次样品也存在含量差异较大的现象。若拟定本品限度为每1cm2含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总量不得低于1.00μg,则222批次样品中有23批次不合格。结论本研究所建麝香壮骨膏中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含量测定的方法准确、精密,可用于其质量控制。部分企业应优化生产工艺,加强质量控制。
关键词:麝香壮骨膏;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含量测定;质量评价
17
|
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14495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09
响应曲面法联合遗传算法优化天然低共熔溶剂提取肉苁蓉中苯乙醇苷类成分的工艺
董佳妮,赵龙山,薄彧坤,杨丹,杨雪苗,谭谊萌,安明,邬国栋
2022, 33(13)
摘要:目的 优化天然低共熔溶剂(NADESs)提取肉苁蓉中苯乙醇苷类成分的工艺,为肉苁蓉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首先,以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和异毛蕊花糖苷的总提取效率为指标,筛选NADESs的类型;然后,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曲面法优选最佳NADESs组成成分的摩尔比、NADESs含水量和液料比,并通过遗传算法对结果进行优化。以维生素C(VC)为阳性对照,从提取效率、体外抗氧化活性2个方面比较NADESs和传统溶剂(50%甲醇)的提取效果。结果最佳提取溶剂为由1,4-丁二醇和丙二酸组成的NADES-11。最优提取工艺为:NADES-11中1,4-丁二醇和丙二酸的摩尔比1∶2.5、NADES-11含水量18%、液料比30mL/g、提取时间30min、提取温度30℃。NADES-11的提取效率显著高于50%甲醇(P<0.05);NADES-11提取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半数清除浓度(261.17、744.34µg/mL)均低于50%甲醇提取物(420.97、1175.12µg/mL),其抗坏血酸当量(17.19、360.80mgVC/g)高于50%甲醇提取物(10.67、228.54mgVC/g)。结论本研究优化的NADESs提取肉苁蓉中苯乙醇苷类成分的工艺环保、稳定、可行。
关键词:天然低共熔溶剂;肉苁蓉;苯乙醇苷类成分;响应曲面法;遗传算法;抗氧化活性;提取效率
19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14494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09
鞘内注射白藜芦醇对骨癌痛模型大鼠痛觉及OPG/RANK/RANK-L信号通路的影响
周芳,林涛,代月娥,周勤,蒋蓉
2022, 33(13)
摘要:目的 研究鞘内注射白藜芦醇对骨癌痛模型大鼠痛觉及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RANK)/RANK配体(RANK-L)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经鞘内置管处理后的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0.25、1、2mg/kg),每组8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右后肢胫骨注射乳腺癌Walker256细胞悬液以复制骨癌痛模型。造模12d后,白藜芦醇各剂量组大鼠鞘内注射相应药物,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注射等体积二甲基亚砜,注射量为10μL,每天1次,连续5d。检测大鼠给药后第3、5天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检测大鼠末次给药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β、趋化因子配体2(CCL2)水平,以及胫骨中RANK、RANK-L、OPG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术后第12天,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热缩足反射潜伏期均显著降低(P<0.05)。给药后第3、5天,与模型组相比,白藜芦醇中、高剂量组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热缩足反射潜伏期均显著升高(P<0.05)。给药后第5天,与模型组相比,白藜芦醇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IL-1β、CCL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白藜芦醇低剂量组大鼠血清中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白藜芦醇中剂量组大鼠胫骨中RANK、RANK-L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OPG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鞘内注射白藜芦醇可缓解大鼠骨癌痛引起的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OPG/RANK/RANK-L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关键词:骨癌痛;白藜芦醇;OPG/RANK/RANK-L信号通路;镇痛
13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144931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09
麻元通便止痛汤调控AMPK/eNOS信号通路改善大鼠慢传输型便秘的作用机制
谢昌营,余绪超,葛巍,吴成成,肖慧荣,林申奇,刘金连
2022, 33(13)
摘要:目的 研究麻元通便止痛汤调控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信号通路改善大鼠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麻元通便止痛汤低、中、高剂量组(6、12、18mg/kg),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灌胃复方地芬诺酯混悬液复制STC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生理盐水,麻元通便止痛汤各剂量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2周。观察大鼠治疗前后的粪便数量及含水率;计算大鼠的炭末推进率;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及AMPK、eNOS、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结节性硬化复合物1(Tsc-1)、Tsc-2、真核启动因子4E结合蛋白(4ebp)的表达水平;筛选麻元通便止痛汤君药火麻仁、枳壳、生地的活性成分,选择Degree值最高的活性成分与AMPK、eNOS进行分子对接,以验证相互作用。结果与治疗前比较,麻元通便止痛汤各剂量组大鼠粪便数量及含水率均显著增加(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炭末推进率显著降低(P<0.05);结肠组织结构紊乱,黏膜下层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结肠组织中NO、NOS水平和AMPK、eNOS、mTOR、Tsc-1、Tsc-2、4ebp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麻元通便止痛汤各剂量组上述指标(低剂量组NOS除外)均显著逆转(P<0.05)。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火麻仁、枳壳、生地中Degree值最高的活性成分分别为(Z)-3-(4-hydroxy-3-methoxy-phenyl)-N-[2-(4-hydroxyphenyl)ethyl]acrylamide、nobiletin、stigmasterol,这3种成分与AMPK的结合能分别为-5.15、-4.61、-4.83kJ/mol,与eNOS的结合能分别为-6.11、-5.40、-5.91kJ/mol,且结合构象稳定、结合活性较高。结论麻元通便止痛汤可改善STC模型大鼠的便秘症状和肠道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AMPK/eNOS信号通路有关。
关键词:麻元通便止痛汤;慢传输型便秘;AMPK/eNOS信号通路;作用机制
17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14506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09
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王琳,陈在余
2022, 33(13)
摘要:目的 从我国卫生体系角度出发,评价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经济性,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国家卫生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一项在我国29个中心进行的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的Ⅲ期临床试验构建动态Markov模型,模拟时限为8年,循环周期为21d。比较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观察组)与拉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对照组)二线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经济性。以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作为产出指标并计算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再通过敏感性分析来验证基础分析结果的稳健性。结果基础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相对于对照组的人均增量成本为67953.82元,人均增量效用为0.40QALYs,ICER为168861.89元/QALY,低于以3倍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的意愿支付(WTP)阈值(217500元/QALY),表明观察组治疗方案更具有经济性。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进入疾病进展(PD)状态后使用曲妥珠单抗或吡咯替尼治疗比例、观察组患者进入PD状态后使用拉帕替尼或曲妥珠单抗治疗比例、卡培他滨药物成本等参数对ICER影响较大,但这些参数均不能导致基础分析结果翻转。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当WTP阈值为217500元/QALY时,观察组治疗方案具有经济性的概率为94.10%。分区生存模型分析结果与动态Markov模型结果一致。结论在以3倍2020年我国人均GDP为WTP阈值的前提下,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较拉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方案更具有经济性。
关键词:吡咯替尼;拉帕替尼;卡培他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晚期乳腺癌;药物经济学
17
|
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145041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09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朱万里,王鹏,王晖,王红丽,程鹏,苟菲
2022, 33(13)
摘要:目的 观察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晚期不可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21d为1个化疗周期,2组患者均进行6个周期的化疗,随后每2周进行1次随访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化疗2个周期后)疗效、中期(化疗6个周期后)疗效、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远期(随访结束后)疗效、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化疗2个周期后,观察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vs.37.78%,P<0.05),2组患者疾病控制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6个周期后,观察组患者的ORR显著高于对照组(55.56%vs.31.11%,P<0.05),2组患者疾病控制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糖类抗原(CA)724、CA199、CA242]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8.78(95%CI为6.94~11.01)个月]和中位总生存时间[13.02(95%CI为12.78~15.62)个月]均显著长于对照组[分别为6.99(95%CI为3.67~10.88)个月和10.42(95%CI为8.72~13.22)个月](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后的躯体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除周围神经毒性外,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一线治疗晚期不可手术切除胃癌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关键词: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奥沙利铂;晚期胃癌;化疗;临床疗效;安全性
24
|
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145027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09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临床药学专业本科培养模式的建设与实践
郝国祥,郑义,黄欣,刘安昌,沈承武,俞淑文,王荣梅,苏乐群,赵维
2022, 33(13)
摘要:目的 介绍我校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的临床药学本科专业建设情况,为我国高校临床药学本科专业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方法通过确立和构建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设计实施教学改革、完成教学支撑体系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结果我校临床药学系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确立临床药学人才培养方向,包括基于国家本科教育总体要求明确本科人才培养需求、基于临床药学规范性文件或理念明确临床药学人才的社会与行业需求、基于毕业生与临床药师调研明确临床药学人才的岗位与能力需求、基于国内外现状及趋势明确临床药学学科的发展需求、结合区域特点及学校定位形成特色培养目标,并以此构建了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将OBE理念引入临床药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中,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确立药学人才培养方向,反向设计培养体系,构建创新与实践能力并举的培养模式,推动教学改革,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和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结论基于OBE理念的临床药学专业本科培养模式有助于学生个人综合素养和专业知识技能的提高;建立的临床药学专业本科培养模式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和社会需求,为临床药学专业本科培养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临床药学;培养体系;成果导向教育;社会需求;本科教育
28
|
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145011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09
从药师角度评价哮喘患者用药技能、依从性和有效性
王越,孙安修,特日格乐,房伶,魏文凭,于锋
2022, 33(13)
摘要:目的 从药师角度总结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患者用药技能、依从性和有效性的评价方法,为药师开展临床干预研究和管理哮喘患者提供参考。方法参考诊疗指南、循证医学证据文献和临床实践经验,从用药技能(吸入技术)、依从性和有效性3个方面阐述具有临床价值的哮喘患者药物治疗的评价方法。结果吸入技术评分表是哮喘患者用药技能的重要评价方法。依从性主要借助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或哮喘药物依从性报告量表进行评价。有效性评价方法包括直接评价指标(临床表现、急性发作和缓解药物治疗情况、检查指标如肺功能指标和呼出气一氧化氮等)和间接评价工具(即各种量表,包括哮喘控制测试问卷、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问卷、儿童呼吸和哮喘控制测试问卷、哮喘相关生命质量量表等)。结论将用药技能、依从性和有效性方面的评价方法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评价哮喘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药师应在实践中应用并完善这些评价方法,以对哮喘患者实施更好的药学干预。
关键词:哮喘;用药技能;依从性;有效性;评价方法
36
|
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145128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09
药学干预改善老年住院患者用药合理性的可行性研究
李寅,许晓乐,孟佳佳,窦志华
2022, 33(13)
摘要:目的 评价临床药师主导的药学干预服务对老年住院患者用药合理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设计,以2021年6月起连续入住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科2个诊疗小组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2个诊疗小组各选取前40例患者(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设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诊疗护理服务;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由临床药师主导的药学干预服务,临床药师发现潜在不适当用药(PIM)并提出用药方案优化建议。以《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判断标准——美国老年医学会Beers标准(2019年版)》(以下简称“Beers标准”)和《中国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判断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中国标准”)作为用药审查的参考工具。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的药品适宜性指数(MAI)总分(主要评价指标)、PIM数量、用药数量及住院天数、住院期间药物相关不良事件数量、临床药师用药方案优化建议数量、优化建议被临床医师采纳执行率。结果入院时,2组患者MAI总分、基于Beers标准的PIM数量、基于中国标准的PIM数量、用药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组患者基于中国标准的PIM数量、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组患者的MAI总分、基于Beers标准的PIM数量、用药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入院时被记为“用药不适当”的药品占比(34.5%)显著高于出院时(19.5%)(P<0.05)。对照组患者出院用药数量与入院用药数量的差值[3(1~4.8)]显著高于干预组患者[1(0~2.8)](P=0.012)。与入院时比较,干预组患者出院时基于“有效性”维度“、疗程”维度被记为“用药不适当”的药品占比显著降低(P<0.05)。住院期间临床药师对干预组的用药情况共提出70条用药方案优化建议,其中39条建议被临床医师采纳执行,采纳执行率为55.7%。结论临床药师主导的药学干预服务能够改善以MAI为主要评价指标的老年住院患者的整体用药合理性。
关键词:药学干预;老年住院患者;用药合理性;潜在不适当用药
46
|
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145118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09
胡椒碱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林思,秦慧真,邓玲玉,张淼,谢凤凤,李泽宇,朱华
2022, 33(13)
摘要:胡椒碱是存在于胡椒科植物胡椒PipernigrumL.中的一类酰胺类生物碱成分,具有保护心血管系统、调节糖脂代谢、抗肿瘤、改善神经系统疾病、抗炎等药理作用。本文通过对胡椒碱近几年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发现,胡椒碱可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水平,发挥保护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可通过抗炎、抗氧化作用改善线粒体功能,进而调控糖脂代谢;可通过介导Wnt/β-catenin、NF-κB/Nrf-2/KeAP-1/HO-1、PI3K/Akt、TGF-β1/Smad2/ERK1/2等信号通路,发挥抗肿瘤作用;可通过抑制自噬效应、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抗氧化能力、抑制神经元细胞凋亡、调控神经元中相关蛋白的表达,发挥改善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还能通过抑制NF-κB等信号通路活性,降低炎症相关蛋白的表达,发挥抗炎作用。但胡椒碱的作用机制并不完善,多数研究均停留在药效层面或某个信号通路及某个靶点上,不能从整体角度阐明其发挥药理作用的相关信号通路与具体作用靶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后续可深入明确胡椒碱具体作用靶点并进行临床相关试验研究,为胡椒碱的临床应用提供支撑。
关键词:胡椒碱;酰胺类生物碱;药理作用;心血管;抗肿瘤
32
|
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145104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09
藤黄酸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吕邵娃,苏发丽,郭玉岩,李孟,赵洋,张欢,李建民
2022, 33(13)
摘要:藤黄酸是藤黄科植物藤黄树GarciniahanburyiHook.f.的主要活性成分,可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但其溶解度低、半衰期短、稳定性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为了改善上述缺点,提高藤黄酸的生物利用度,已有较多研究采用共价结合和物理包封法获得了具有靶向性、高渗透性、稳定性、生物兼容性、体内长循环等性质的新型藤黄酸给药系统,如聚合物前药递送系统、缺氧型前药递送系统、磁场响应型前药递送系统、多环境敏感型前药递送系统、仿生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等。本文对以上藤黄酸的新型给药系统及其特点进行综述,结果显示,药物载体的设计,较大程度地改善了藤黄酸的自身缺陷,藤黄酸药物载体中引入更多的响应基团可能会使其达到更好的抗肿瘤效果。
关键词:藤黄酸;给药系统;生物利用度;临床应用
45
|
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145091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09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