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22 33 23

      医药热点

    • 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张健,祁佳
      2022, 33(23): 2817-2825.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2.23.01
      摘要:老年人多重用药非常普遍,其会明显增加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心血管疾病合并神经精神疾病是老年人最为常见的多病共患,也是涉及多重用药最多的疾病组合之一。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组织相关专家,针对心血管疾病合并神经精神疾病的老年患者,利用国外用药风险评估工具,结合相关循证结果,制定了我国《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合并神经精神疾病多重用药风险防控专家共识》,进一步推广应用于临床疾病治疗实践,以减少我国老年人的不良临床结局。  
      关键词:老年人;多重用药;风险防控;心血管疾病;神经精神疾病   
      16
      |
      1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58528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药事管理

    • 刘强,卢梦情,胡洪果,陈亮江,姚文兵
      2022, 33(23): 2826-2830.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2.23.02
      摘要:本文以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框架为基准,结合实际案例,系统、全面地分析肿瘤新生抗原疫苗的监管属性、临床试验监管模式及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我国肿瘤新生抗原疫苗临床试验监管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结果发现,目前我国对肿瘤新生抗原疫苗的临床试验采用双轨制监管模式:制药企业发起的临床试验和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监管模式。该模式滞后于行业发展速度,主要表现在:双轨制监管带来的挑战;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数据用于新药研究申请缺乏有效衔接;临床试验监管指导原则有待完善。相关医疗机构、监管部门、协作企业等可从上述方面协同助力我国肿瘤新生抗原疫苗临床试验监管体系发展。  
      关键词:肿瘤新生抗原疫苗;临床试验;监管模式;监管现状   
      5
      |
      2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58513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 李荣荣,刘倩,王婷谕,孙燕燕
      2022, 33(23): 2831-2834.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2.23.03
      摘要:目的了解我国儿科临床口服铁剂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儿童口服铁剂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调研全国六大行政区域内8家“三甲”儿童/妇幼医院2021年1-6月含口服铁剂的全部门急诊处方(儿童患者),对处方中涉及的患儿基本信息、口服铁剂品种、联合用药情况、临床诊断、超说明书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调研门急诊处方20 988张,涉及12种口服铁剂。其中,第3代口服铁剂处方数(14 038张,占66.89%)最多,剂型以口服溶液剂为主;年龄范围在1~<3岁患儿的处方数(8 532张,占40.65%)最多;处方中与口服铁剂联用的药物多为维生素类(5 577张,占26.57%);临床诊断为铁缺乏/缺铁性贫血以外其他疾病或症状的处方超过一半(11 210张,占53.41%);超说明书用药处方共13 615张(占64.87%),主要为超适应证用药(10 923张,占52.04%)和超用法用量用药(6 393张,占30.46%);禁忌证用药处方共163张(占0.78%)。结论我国“三甲”儿童/妇幼医院儿科临床中口服铁剂品种和剂型的选择较为合理,但超说明书用药问题仍有待解决。相关部门和各医疗机构应予以重视并采取措施共同促进口服铁剂在儿科临床合理应用。  
      关键词:口服铁剂;儿童;超说明书用药;处方分析   
      10
      |
      2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58494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药学研究

    • 史丛晶,邓雅方,张志宏,李彪,苏慧琳,彭东辉,曾元宁,王秋红
      2022, 33(23): 2835-2839.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2.23.04
      摘要:目的研究胆南星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联苯双酯滴丸,150 mg/kg)和胆南星低、高剂量组(0.78、2.34 g/kg),每组10只。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7 d。末次灌胃2 h后,除正常组外的其余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0.2% CCl4-橄榄油溶液复制急性肝损伤模型。腹腔注射17 h后,按照试剂盒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测定小鼠的肝脏指数,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小鼠肝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并对肝损伤程度进行量化评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IL-6、TNF-α 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ALT、AST、IL-6、TNF-α、MDA水平和肝脏指数显著升高(P<0.05),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IL-6、TNF-α mRNA及JAK2、STAT3、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肝索结构严重紊乱,肝细胞有较多炎症细胞浸润,肝损伤程度评分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胆南星低、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及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胆南星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AK2/STAT3/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及抗氧化应激作用有关。  
      关键词:胆南星;急性肝损伤;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核因子κB p65;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酪氨酸激酶2   
      4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58507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 何璎,凌勇根,赵洪庆,吴梦瑶,白璐,陈倩,周昊涵,王宇红
      2022, 33(23): 2840-2844.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2.23.05
      摘要:目的研究妇科断红饮胶囊改善大鼠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的作用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SD孕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蒸馏水)、模型对照组(蒸馏水)和妇科断红饮胶囊组(1.296 g/kg),每组6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组大鼠均构建DUB模型。造模成功后,大鼠灌胃相应药液/蒸馏水,灌胃体积均为10 mL/kg,每天1次,连续14 d。灌胃结束后,检测大鼠子宫指数、卵巢指数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卡松黏度),观察大鼠子宫和卵巢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并检测子宫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EGF)、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mRNA相对表达水平和EGF、EGFR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妇科断红饮胶囊组大鼠子宫指数、卵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及子宫组织中EGF、HIF-1α、EGFR mRNA相对表达水平和EGF、EGFR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大鼠卵巢组织和子宫组织的病理变化得到改善。结论妇科断红饮胶囊改善大鼠DUB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EGF-EGFR信号通路有关。  
      关键词:妇科断红饮胶囊;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表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3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58509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 李睿,纪树亮,章洁淳,孙治中,杨晓丹,刘煜德,邝枣园,卿立金,吴伟
      2022, 33(23): 2845-2851.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2.23.06
      摘要:目的探讨清热活血汤改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药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将4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清热活血汤低、中、高剂量组(4.94、9.88、19.79 g/kg),清热活血汤含药血清组(19.79 g/kg),空白血清组(生理盐水),每组6只。各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2周。末次给药12 h后,除各血清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进行MIRI造模(假手术组仅穿线不结扎),并在造模成功后,进行心脏组织病理学形态观察及细胞凋亡水平检测。取清热活血汤含药血清组、空白血清组样本进行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分析,结合相关数据库筛选清热活血汤含药血清中的主要药效成分,结合多元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差异代谢物及相关代谢通路,并基于氧化应激指标进行实验验证。结果清热活血汤可改善MIRI模型大鼠心脏组织病理损伤,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P<0.05)。清热活血汤含药血清包括黄芩苷、琥珀酸、黄芩素、隐丹参酮、异阿魏酸、原儿茶醛等20种主要药效成分,可上调L-异亮氨酸、左旋精氨酸、柠檬酸、谷胱甘肽、β-D-葡萄糖、左旋肉碱等15种代谢物水平(P<0.05),下调花生四烯酸、3-磷酸-d-甘油磷酸酯、亚油酸、二十二碳六烯酸、磷脂酰胆碱、溶血磷脂酰胆碱等14种代谢物水平(P<0.05),主要涉及能量代谢、炎症损伤、氧化应激和自噬等代谢途径。验证实验结果显示,清热活血汤可显著降低MIRI模型大鼠血清中丙二醛水平,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低剂量组除外)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P<0.05)。结论清热活血汤可改善MIRI模型大鼠心脏组织损伤,其药效成分包括黄芩苷、隐丹参酮、异阿魏酸、原儿茶醛等,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心肌能量代谢、下调氧化应激水平、抑制炎症浸润有关。  
      关键词:清热活血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药效成分;机制   
      4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58497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 郭忠会,郑雪莹,梁洁,谭勇,覃春萍,郭家成,李耀华,韦志英,陈奎奎
      2022, 33(23): 2852-2857.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2.23.07
      摘要: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结合UNIFI平台的分析方法,对鸡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定。方法采用ACQUITY PRM HSS T3 FIT色谱柱,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进样量为2 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以全信息串联质谱技术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分别采集鸡骨草化学成分的质谱数据。建立鸡骨草化学成分数据库,基于UNIFI平台进行靶向和非靶向分析,结合化合物的精确分子质量、二级碎片离子信息及与对照品和文献数据等比对进一步鉴定化学成分。结果共鉴定了鸡骨草的46种化合物,包括黄酮类19种、三萜类8种、生物碱类3种、有机酸类5种、其他类11种;其中11种化合物在鸡骨草中首次报道,9种化合物经对照品比对确证。结论UPLC-Q-TOF/MS结合UNIFI平台的分析方法可快速鉴定鸡骨草的化学成分。鸡骨草中主要以黄酮类、三萜类成分为主。  
      关键词:鸡骨草;化学成分;鉴定;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NIFI平台   
      10
      |
      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58477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 靳潇潇,李卫胜,杨雄,郑聪,何文强
      2022, 33(23): 2858-2863.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2.23.08
      摘要:目的探讨石淋清颗粒预防大鼠草酸钙肾结石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石淋清颗粒低、中、高剂量组(6.5、13、26 g/kg)及去乙酰化酶3(SIRT3)抑制剂组(石淋清颗粒26 g/kg+SIRT3抑制剂25 mg/kg),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将饮水更换为1%乙二醇溶液,并每天灌胃2%氯化铵溶液2 mL,连续4周,以复制肾结石大鼠模型。造模同时,给药组灌胃相应药物,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测定大鼠24 h尿量、尿液pH值和尿液中Ca2+、草酸(Ox)含量及血清中肌酐(Cr)、血尿素氮(BUN)、Ca2+含量;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学形态、草酸钙肾结晶情况和超微结构;检测大鼠肾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ROS)、骨桥蛋白(OPN)水平;检测大鼠肾组织中SIRT3、叉头框蛋白O3a(FOXO3a)、SOD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 h尿量、尿液pH值、肾组织中SOD水平,以及SIRT3、FOXO3a、SOD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尿液中Ca2+、Ox含量,血清中Cr、BUN、Ca2+含量,肾组织中ROS、MDA、OPN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肾组织病理损伤严重,可见大量弥漫性分布的黑色结晶,肾小球基膜增厚,足突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水肿。与模型组比较,石淋清颗粒各剂量组大鼠上述指标含量/水平(低剂量组血清中Ca2+含量除外)均显著逆转(P<0.05或P<0.01),肾组织病理损伤、草酸钙肾结晶、肾小球足突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损伤均明显改善;而SIRT3抑制剂组上述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淋清颗粒可有效抑制大鼠草酸钙肾结石的形成,改善肾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抗氧化作用和激活SIRT3/ FOXO3a信号通路有关。  
      关键词:石淋清颗粒;草酸钙;肾结石;肾损伤;抗氧化;SIRT3/FOXO3a信号通路   
      3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58516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 司徒莹,程婉秋,沈志滨,陈艳芬,唐春萍,陈聪,江涛
      2022, 33(23): 2864-2868.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2.23.09
      摘要:目的研究滇乌碱对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及其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滇乌碱高、低剂量组(0.14、0.09 mg/kg),乌头碱组(阳性对照,0.88 mg/kg),每组10只,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7 d。检测大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和心肌组织中活性氧(ROS)水平,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和心肌组织线粒体超微结构变化情况,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情况,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胱天蛋白酶9(caspase-9)、活化的胱天蛋白酶9(cleaved-caspase-9)、caspase-3和cleaved-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滇乌碱高、低剂量组大鼠血清中LDH、CK、CK-MB、MDA水平和心肌细胞凋亡数量及心肌组织中ROS水平、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增加(P<0.05或P<0.01),血清中SOD水平和心肌组织中Bcl-2/ Bax比值显著降低(P<0.01),且滇乌碱高剂量组大鼠心肌组织中caspase-9、cleaved-caspase-9、caspase-3、cleaved-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两组大鼠均出现了心肌纤维排列紊乱、线粒体肿胀等病理变化。结论滇乌碱可引起大鼠心肌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破坏心肌细胞膜的完整性,使心肌细胞发生氧化应激,诱导心肌细胞通过线粒体途径发生凋亡有关。  
      关键词:滇乌碱;心脏毒性;氧化应激;凋亡;线粒体途径;心肌损伤   
      3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58479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 马丽亚,杜婧雯,张童,俎兆轩,郭申,赵绅,张明昊
      2022, 33(23): 2869-2873.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2.23.10
      摘要: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灌胃来曲唑混悬液(1 mg/kg,每天1次,连续21 d)复制PCOS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简称“达英-35”)+二甲双胍组(达英-35 0.2 mg/kg+二甲双胍230 mg/kg,阳性对照)和金匮肾气丸低、中、高剂量组(0.5、1.0、2.0 g/kg),每组10只。另取10只未造模大鼠作为正常组。各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30 d。末次灌胃24 h后,检测大鼠血清中血糖、胰岛素、雌二醇(E2)、睾酮(T)、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计算大鼠卵巢系数;观察大鼠卵巢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大鼠卵巢组织中肝激酶B1(LKB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清中T、GnRH、LH水平,卵巢系数均显著升高(P<0.05),血清中E2、FSH水平及卵巢组织中LKB1、AMPK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卵巢皮质胶原化,闭锁卵泡和无卵丘的囊性卵泡数量增多,可见卵泡囊性病变。与模型组比较,金匮肾气丸各剂量组大鼠上述大部分指标水平均显著逆转(P<0.05);金匮肾气丸中、高剂量组大鼠卵巢组织内各级卵泡数量增多,未见卵泡囊性病变。结论金匮肾气丸对PCOS模型大鼠性激素水平异常、胰岛素抵抗及卵巢囊性改变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LKB1/AMPK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关键词:金匮肾气丸;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LKB1/AMPK信号通路;大鼠   
      3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58511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 余秋香,李思雨,常安,冯佳鑫,张慧
      2022, 33(23): 2874-2879.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2.23.11
      摘要:目的对消食颗粒进行化学成分鉴定,并探讨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首先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对消食颗粒进行成分分析,再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消食颗粒治疗FD的潜在作用靶点。利用AutoDock Tools 1.5.6软件对核心成分、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从消食颗粒中共鉴定出53种主要化学成分,主要是黄酮类与有机酸类化合物。网络药理学筛选出槲皮素、异鼠李素、山柰酚、芦丁等核心成分与雌激素受体(ESR1)、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3)、雄激素受体(AR)、细胞肿瘤抗原(TP53)、乳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亚基α(HIF1A)、原癌基因酪氨酸蛋白激酶(SRC)6个核心靶点,获得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晚期糖基化产物(AGE)-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等主要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间具有较好的对接活性。结论消食颗粒可能是通过槲皮素、异鼠李素、山柰酚等活性成分作用于STAT3、HIF1A、SRC等靶点,调节PI3K-Akt、AGE-RAGE、MAPK等信号通路,从而发挥其对FD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消食颗粒;化学成分;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作用机制   
      4
      |
      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58470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 张梦玮,杨硕晔,杨亚南,王振威,屈凌波
      2022, 33(23): 2880-2885.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2.23.12
      摘要:目的制备共载阿霉素(DOX)与小干扰RNA(siRNA)的脂质介孔硅纳米粒(CLMSNs-SS-NH2@DOX/siRNA),并对其进行表征及抗多药耐药肿瘤细胞研究。方法先以介孔硅纳米粒(MSNs)为基础制备MSNs-SS-NH2@DOX,并以阳离子脂质体(CLs)对其包覆制得CLMSNs-SS-NH2@DOX,进一步负载siRNA即得CLMSNs-SS-NH2@DOX/siRNA。测定该制剂粒径及Zeta电位,观察其微观形态并进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物理吸附分析;测定该制剂在不同pH条件下(pH5.0、pH7.4)及不同谷胱甘肽浓度下(0、2、5、10 mmol/L)DOX的体外释放度;考察该制剂对耐DOX型乳腺癌细胞MCF-7/ADR摄取、迁移、凋亡、周期及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结果CLMSNs-SS-NH2@DOX/siRNA结构清晰,表面脂膜层明显,粒径为(197.63±3.75)nm,Zeta电位为(20.64±0.98)mV,理化性质良好。体外释放结果显示,CLMSNs-SS-NH2@DOX/siRNA具有良好的pH/还原双重响应释药特性。细胞实验结果显示,经CLMSNs-SS-NH2@DOX/siRNA干预后,MCF-7/ADR细胞的药物摄取显著增强,迁移率和P-gp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总凋亡比例和G0/G1期所占比例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同时负载DOX和siRNA 的CLMSNs-SS-NH2@DOX/siRNA;该制剂理化性质良好,具有pH/还原双重响应释药特性,且可通过下调P-gp表达逆转 MCF-7/ADR细胞多药耐药。  
      关键词:介孔硅;小干扰RNA;阿霉素;抗肿瘤;多药耐药   
      7
      |
      6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58481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药物与临床

    • 杨艳萍,何蝶,周振,曾庆繁,彭红英,赵立新,马丹
      2022, 33(23): 2886-2890.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2.23.13
      摘要:目的探索血清Sirtuin-1(SIRT1)表达对丙戊酸钠(VPA)治疗癫痫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10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就诊的54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同期选择50例健康者作为基线参考样本。将SIRT1 mRNA相对表达水平低于基线的患者作为SIRT1低表达治疗组,高于基线者作为SIRT1高表达治疗组。所有患者给予低剂量VPA(12 mg/kg或每日约600 mg)治疗3个月,并评价临床疗效;对癫痫控制无效的患者增加VPA药物剂量(15 mg/kg或每日约800 mg)再治疗3个月,作为SIRT1高表达加量组和SIRT1低表达加量组,并评价临床疗效。检测患者治疗3个月、加量治疗3个月后的血药浓度和肝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前,54例癫痫患者中有31例SIRT1低表达,23例SIRT1高表达。低剂量VPA治疗3个月后,在VPA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SIRT1高表达治疗组患者的有效控制率明显低于SIRT1低表达治疗组(P<0.05);加量治疗3个月后,SIRT1高表达加量组患者的有效控制率显著高于SIRT1高表达治疗组(P<0.05)。VPA治疗期间,患者肝功能指标未见异常。结论在VPA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治疗癫痫时,血清SIRT1高表达患者的癫痫可能更难控制;增加VPA剂量后,可提高癫痫发作的有效控制率。  
      关键词:Sirtuin-1;癫痫;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肝功能   
      4
      |
      3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58485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 秦艳,叶岩荣,沈赟,陈喆,盛慧洁,李晓宇,吕迁洲
      2022, 33(23): 2891-2894.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2.23.14
      摘要:目的分析利奈唑胺相关低钠血症的危险因素,建立利奈唑胺致低钠血症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接受利奈唑胺治疗的142例患者资料,包括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实验室检查指标、合并疾病和联合用药等情况。根据是否发生低钠血症分为低钠血症组和非低钠血症组,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间变量的差异,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利奈唑胺相关低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列线图模型用于识别利奈唑胺致低钠血症的发生风险,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142例患者中,有30例患者发生低钠血症,112例患者未发生低钠血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钠血症组与非低钠血症组患者的利奈唑胺谷浓度、基线血清钠、白细胞计数、总胆红素、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联合使用螺内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利奈唑胺谷浓度[OR=1.128,95%CI(1.028,1.239)]、基线血清钠[OR=0.719,95%CI(0.604,0.857)]和总胆红素[OR=1.007,95%CI(1.002,1.011)]是利奈唑胺相关低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ROC曲线下面积(95%CI)为0.874(0.794,0.99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4%和76.7%;校准曲线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17;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风险预测值与实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4.941,P=0.064)。结论利奈唑胺谷浓度、基线血清钠和总胆红素是利奈唑胺相关低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对于利奈唑胺相关低钠血症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关键词:利奈唑胺;低钠血症;危险因素;不良反应;列线图模型   
      4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58489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循证药学

    • 袁尧,李欣宇,单雪峰,邱峰
      2022, 33(23): 2895-2900.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2.23.15
      摘要:目的系统性评价体质量对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阿司匹林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以下统称“髋膝关节置换术”)后预防静脉血栓栓塞(VTE)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影响,为合理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收集含有以体质量或体质量指数[BMI 18.5~<25 kg/m2为正常体质量,BMI 25~30 kg/m2为超重,BMI>30 kg/m2为肥胖(其中BMI>40 kg/m2为病态肥胖)]为亚组比较NOACs、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有效性和(或)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非RCT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起至2022年6月30日。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后,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RoB 2.0评价RCT研究的质量,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评估非RCT研究的质量。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包含3项系列RCT汇总研究、3项非RCT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BMI亚组中,正常体质量患者[OR=0.63,95%CI(0.26,1.51),P=0.30]、超重患者[OR=0.48,95%CI(0.22,1.04),P=0.06]、肥胖患者[OR=0.70,95%CI(0.40,1.25),P=0.23]使用NOACs在降低主要VTE及VTE相关死亡率方面与依诺肝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主要出血事件率、主要+临床相关非主要出血事件率方面,NOACs在不同BMI亚组中的安全性与依诺肝素相当(P>0.05)。使用NOACs及阿司匹林的肥胖/病态肥胖患者对比正常/超重患者的总VTE率[OR=1.28,95%CI(0.68,2.40),P=0.45]、症状性VTE及全因死亡率[OR=1.26,95%CI(0.81,1.95),P=0.30]和主要出血事件率[OR=0.79,95%CI(0.58,1.08),P=0.1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体质量对NOACs及阿司匹林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VTE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影响并不显著,支持超重、肥胖患者接受NOACs或阿司匹林预防VTE。  
      关键词:体质量;关节置换术;静脉血栓栓塞;新型口服抗凝药;阿司匹林;Meta分析   
      4
      |
      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58494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 王佳,李舒悦,曲素欣,王皓,葛卫红
      2022, 33(23): 2901-2907.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2.23.16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网、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对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中英文公开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2021年12月。用间接Meta分析的方法对已有研究进行合并,系统评价两种药物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共纳入15项随机对照研究,其中吡非尼酮试验组1 026例、对照组845例,尼达尼布试验组1 864例、对照组1 848例,两对照组均为安慰剂。间接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病情急性加重率、用力肺活量比基线下降≥10%或绝对值下降≥0.2 L发生率这两项疗效评价指标方面,两药表现相似(间接分析结果均P>0.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病情进展率方面,尼达尼布150 mg(bid)优于吡非尼酮800 mg(tid)(RR=1.66,95%CI为1.06~2.63)。安全性方面,尼达尼布150 mg(bid)的腹泻发生率高于吡非尼酮800 mg(tid)(RR=0.42,95%CI为0.33~0.53)。结论尼达尼布与吡非尼酮相比,在控制疾病进展方面略占优势,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同时增加。  
      关键词:吡非尼酮;尼达尼布;特发性肺纤维化;疗效;安全性;间接Meta分析   
      4
      |
      4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58482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药师与药学服务

    • 杨亚蕾,李春晓,凌霄,王盼盼,马静,赵娅,郑红梅
      2022, 33(23): 2908-2912.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2.23.17
      摘要:目的探讨三金片用药人群的用药认知、态度、行为(KAP)3个方面的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线上、线下结合调查的方式对河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6-12月使用三金片的门诊及住院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用药认知、态度、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和量表评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影响三金片用药人群KAP的因素。结果本次调查共收集到有效问卷503份(有效回收率99.60%),三金片用药人群的用药认知得分(26.74±6.82)分,用药态度得分(7.82±3.75)分,用药行为得分(21.72±5.56)分,整体评分分别为良好、优秀、良好。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职业和医疗保险类型的三金片用药人群的用药认知和用药行为得分差异显著(P<0.05),不同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医疗保险类型的三金片用药人群的用药态度得分差异显著(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医疗保险类型均是影响三金片用药人群用药认知和用药态度的主要因素(P<0.05);受教育程度和医疗保险类型是影响三金片用药人群用药行为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大部分三金片用药人群安全用药信息获取态度良好,但用药认知及实际用药行为存在安全隐患;需对个别年龄段、低学历等人群加强用药教育和宣传,对不同职业特点和医疗保险类型的人群开展用药宣教,以促进安全、合理用药。  
      关键词:三金片;认知、态度、行为调查;用药风险;用药安全;合理用药   
      7
      |
      2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58500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 蒋梦晴,李旭梅,张慧
      2022, 33(23): 2913-2916.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2.23.18
      摘要:目的探讨信息化闭环管理模式对超大剂量麻醉药品会诊管理的效果。方法我院自2021年11月起在医院原有超大剂量麻醉药品使用流程基础上,创新建立了超大剂量麻醉药品信息化会诊模式,将使用超大剂量麻醉药品的会诊模式从纸质化向信息化转变。以2021年1-4月为改进前,2021年11月-2022年2月为改进后,比较改进前后超大剂量麻醉药品的会诊规范率及患者使用超大剂量麻醉药品的会诊等待时间。结果通过完善医院信息系统(维护基础信息、嵌入相关提醒及会诊模块、建立查询统计功能)、引入移动端,我院实现了超大剂量麻醉药品会诊信息化闭环管理。该模式建立后,会诊规范率由55.56%提升至93.75%,会诊等待时间由(20.61±9.77)min缩短至(5.87±2.45)min。结论信息化闭环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超大剂量麻醉药品会诊规范率,缩短患者使用超大剂量麻醉药品的会诊等待时间。  
      关键词:超大剂量麻醉药品;信息化;闭环管理;会诊;合理用药   
      4
      |
      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58494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 刘露,郑丹微,徐乐加
      2022, 33(23): 2917-2920.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2.23.19
      摘要:目的基于加权逼近理想排序法(TOPSIS)建立人血白蛋白(HA)用于肝硬化治疗的药物利用评价标准,并对HA药物利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方法以HA的说明书为基础,参照国内外相关肝硬化治疗指南和HA处方点评办法制定HA药物利用评价标准,利用加权TOPSIS法对2020年我院感染科诊断为肝硬化的住院患者使用HA的情况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制定的HA药物利用评价标准包括基线检查、适应证、禁忌证、联合用药、用法用量等8个评价指标,并通过咨询专家设定了评分权重。评价我院1 068份病历使用HA情况与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的接近程度值(Ci),结果显示评价为合理病历(Ci≥0.8)有133份(12.45%),基本合理病历(0.6≤Ci<0.8)有576份(53.93%),不合理病历(Ci<0.6)有359份(33.61%)。主要的不合理问题为未进行基线检查、非适应证用药、禁忌证用药等。结论基于加权TOPSIS法制定的HA药物利用评价标准可以用于该药的合理使用评价。我院HA在肝硬化患者中的使用较合理,应继续加强管理,以减少或避免不合理用药情况。  
      关键词:人血白蛋白;肝硬化;加权逼近理想排序法;合理用药   
      10
      |
      2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58530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粤八味”专栏

    • 万诗雨,黄冉,杨得坡,杨洋,陈希瑜,陈琴华,梅全喜
      2022, 33(23): 2921-2925.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2.23.20
      摘要:粤八味是指化橘红、广陈皮、阳春砂、广藿香、巴戟天、沉香、广佛手、何首乌8种岭南道地药材。本综述结果显示,粤八味的药理作用非常广泛,在止咳化痰、抗菌抗炎、增强机体免疫力、抗氧化、抗抑郁、免疫调节及调理肠胃功能等方面有显著作用,其开发应用前景广阔,但现有药理研究大部分都只停留在药效学研究基础上。在粤八味安全性研究方面,除何首乌的肝毒性研究较多外,其他药材的安全性研究较少;同时,关于粤八味与其他地产药材在临床应用上的疗效比较研究也较少。今后有必要加强对粤八味药效物质基础、药理作用机制及临床用药安全性和疗效观察的研究,为粤八味的新药开发及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道地药材;粤八味;药理作用;安全性   
      4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58526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 聶沁馨,张秋霞,汪金玉,伍沛君,贺亚丽,林鸿彬
      2022, 33(23): 2926-2930.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2.23.21
      摘要:目的探究佛手蒸制前后对大鼠燥性相关指标和血液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生佛手组(2.4 g/kg)、制佛手组(2.4 g/kg)、枳壳组(阳性对照,1.2 g/kg),每组6只。连续给药5周,动态观察大鼠体质量、摄食量、饮水量、尿液量,检测大鼠血清中肾水通道蛋白3(AQP3)含量。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大鼠血清样本进行代谢轮廓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方法筛选差异代谢物,并将筛选后的差异代谢物映射到KEGG数据库进行通路分析。结果各组大鼠体质量均平缓上升;制佛手组大鼠的摄食量、饮水量均具有高于生佛手组和枳壳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第21天,与枳壳组比较,制佛手组大鼠尿液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AQP3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均接近空白组。代谢组学研究发现,生佛手主要影响机体的脂代谢,制佛手主要影响机体的氨基酸代谢;生佛手组和制佛手组之间的差异代谢物涉及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牛磺酸和次牛磺酸代谢等通路。结论制佛手可能通过影响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通路缓和生佛手的燥性,血清AQP3含量可作为评价佛手炮制前后燥性变化的指标;生佛手和制佛手对大鼠血清内源性代谢物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尤其在脂质代谢方面。  
      关键词:佛手;蒸制;燥性;差异代谢物;代谢组学   
      3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58524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 刘佳,吴道顺,潘云风,王艳慧,罗云,孙晓波
      2022, 33(23): 2931-2935.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2.23.22
      摘要:目的探究化橘红提取物对厌食症模型幼龄大鼠的药效学作用。方法随机选取10只幼龄大鼠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饲料,其余50只幼龄大鼠采用病因模拟法建立厌食症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幼龄大鼠分成模型组、健胃消食片组(0.65 g/kg)和化橘红提取物低剂量(0.5 g/kg)、中剂量(1.0 g/kg)、高剂量(2.0 g/kg)组。连续灌胃给药14 d后,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及摄食量变化,检测胃酸浓度、胃蛋白酶活性,以及血清中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抑胃肽(GIP)水平,观察胃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幼龄大鼠摄食量、胃酸浓度、胃蛋白酶活性、GAS、MTL水平显著下降,GIP水平显著升高(P<0.05);胃组织病理学检查出现明显胃黏膜充血、上皮细胞松解脱落现象。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经药物干预后,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胃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结论化橘红提取物通过调节胃酸浓度、胃蛋白酶活性、GAS、MTL、GIP水平,改善胃动力,保护胃黏膜,从而改善幼龄大鼠的厌食症。  
      关键词:化橘红提取物;厌食症;胃蛋白酶;胃泌素;胃动素;抑胃肽   
      3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58523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 谢思敏,陈俊妃,侯惠婵,顾利红,栗建明,王艳慧
      2022, 33(23): 2936-2939.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2.23.23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测定化橘红药材中展青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HPLC-MS/MS)法。化橘红样品粉末加水溶散后经果胶酶酶解,用乙腈高速匀浆提取,提取液依次经无水硫酸镁-无水醋酸钠(4∶1,m/m)混合粉末分散固相萃取和SHIMSEN 228型固相净化柱净化后,采用岛津Shim-pack XR-ODS色谱柱、水-乙腈流动相、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以基质标准曲线校正、外标法定量。结果展青霉素的检测质量浓度在5~200 n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12 h)试验的RSD均小于6%;低、中、高3种浓度加样量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83.90%、92.08%、92.21%(RSD分别为11.09%、5.53%、1.75%);定量限为6 μg/kg,检出限为3 μg/kg。20批样品均未检出展青霉素。结论所建方法可实现对化橘红中展青霉素的快速筛查和准确定量,可为化橘红的安全性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和方法。  
      关键词:化橘红;展青霉素;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含量测定;安全用药   
      3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58521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综述

    • 刘洋,郭庆梅,宋艳梅
      2022, 33(23): 2940-2944.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2.23.24
      摘要:牡丹皮为常用大宗药材,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药用历史。本研究系统总结了牡丹皮的采收期与生长年限,产地加工过程中涉及的刮皮、抽心、趁鲜切制、硫磺熏蒸、干燥和贮存,以及商品规格等级、质量控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概况。结果显示,牡丹皮一般种植5~6年后在秋季的晴天采收为宜;连丹皮的整体质量优于刮丹皮,故建议牡丹皮加工过程中可不刮皮而只抽心;牡丹皮趁鲜切制较为适宜,可避免饮片中有效成分在中间流通环节因贮存时间久而造成损失;牡丹皮趁鲜切制后宜采用远红外、避光、真空包装等适当的方法干燥、贮藏,可最大程度地保存药效;硫磺熏蒸不仅影响牡丹皮的质量,且极易导致二氧化硫超标,故在产地加工过程中不建议对牡丹皮进行硫熏处理;牡丹皮可分为凤丹皮、连丹皮、刮丹皮3种规格,根据其长度和直径可划分为4个等级。目前已有多种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等)用于牡丹皮质量控制研究,但是否能反映牡丹皮的整体质量还需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牡丹皮是否刮皮应结合其他相关因素(如临床药效、农药残留及重金属含量等)综合考虑,其趁鲜切制的工艺参数仍需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牡丹皮;采收;加工;质量控制   
      4
      |
      3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58505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