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首页
关于期刊
期刊简介
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编委会章程
期刊订阅
学术文献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优先出版
虚拟专辑
佳文荐读
电子期刊
投稿助手
投稿流程
投稿须知
作者下载
联系我们
专家中心
审稿指南
审稿策略
声明与制度
出版伦理及文献不端
研究伦理政策
文献查重策略
更正与撤回等
编校制度与职责
开放获取声明
网站责任声明
最新刊期
2022
年
第
33
卷
4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川渝地区家长自行对儿童使用抗菌药物的调查分析
陈思芪,郑航,严波
2022, 33(4)
摘要:目的 为保障儿童用药安全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合理用药管理对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通过线上和线下问卷两种行式调查川渝地区家长对抗菌药物的认知及自行给儿童使用的行为现状;对其认知得分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影响受访家长自行给儿童使用抗菌药物行为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1068份,回收有效问卷993份,有效回收率为93.0%。近半年内有43.2%的家长自行对儿童使用了抗菌药物,其中受访家长的认知得分、医院就诊费用高且就诊程序繁琐、抗菌药物易获得、有一定的用药经验、药店药师推荐购买、亲朋好友的推荐、大众媒体的宣传影响均与其自行使用抗菌药物的行为呈正相关(P<0.05)。结论川渝地区家长自行对儿童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比例较高,该行为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降低儿童家长自行使用抗菌药物的风险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大众共同努力,改善儿童家长对抗菌药物的认知,规范抗菌药物的获取途径,从而减少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关键词:儿童;家长;抗菌药物;川渝地区;认知;行为
154
|
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265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我国医药产业转移地区特征与趋势的实证分析
王涵熙,王群,褚淑贞
2022, 33(4)
摘要:目的 为相关决策者制定医药产业转移引导政策提供参考。方法使用2000-2019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以产业转移指数为指标,在四大区域基础上,将我国划分为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八大综合经济区,在空间与时间层面探讨我国医药产业转移的区域特征和转移规律。结果与结论2004-2019年,31个省份中,吉林、山东、河南、甘肃等19个省份的医药产业发生转入,占61.3%;河北、北京、新疆、湖北等12个省份的医药产业发生转出,占38.7%。其中,产业转移指数均值绝对值大于0.2的省份有12个,表明我国医药产业已在各省份之间发生大规模迁移,且各省份医药产业转移规模差异明显。从区域分布来看,目前国内已形成4个医药产业转入中心,分别是东部沿海、东北、长江中游和南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遵循由区域内到区域间的区位选择模式。从时间变化趋势看,我国各地区医药产业转移出现梯度偏离现象,并存在5种演化类型,以“上下波动“”先减后增“”先增后减”类型为主;多数地区医药产业转移活跃,转移路径保持相对稳定,部分地区发生了转出地与承接地的角色互换。各地区应结合自身产业转移规模和趋势,制定适宜的引导政策,以实现区域间医药产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医药产业;产业转移;转移特征;转移规律;实证分析
75
|
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264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湖南省570家药品批发企业风险情况分析及建议
海乐,黄丹,王丹,于勇,林新文
2022, 33(4)
摘要:目的 为规范药品批发企业经销行为、提升药品监管部门的监管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2020年湖南省570家药品批发企业现场检查中发现的缺陷项目进行汇总,对其主要风险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与建议。结果与结论湖南省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对192家药品批发企业进行了日常监督检查,其中有168家企业(87.50%)被责令改正;共发现缺陷项目1804项,涉及严重缺陷11项、主要缺陷806项、一般缺陷987项。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对20家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批发企业进行了专项检查,其中18家企业(90.00%)被责令改正;共发现缺陷项目48项,涉及主要缺陷33项、一般缺陷15项,未发现严重缺陷项目。各市(自治州)药品监管部门对358家药品批发企业进行了日常巡查,其中290家企业(81.00%)被责令改正;共发现缺陷项目1499项,涉及主要缺陷665项,一般缺陷834项,未发现严重缺陷项目。按照出现频次统计,湖南省药品批发企业的缺陷项目主要集中在储存与养护(687项,20.50%)、设施与设备(608项,18.14%)、人员与培训(579项,17.28%)、收货与验收(272项,8.12%)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260项,7.76%),上述项目合计占缺陷总数的71.80%。药品批发企业存在的主要风险包括企业风险意识淡薄、药品营销环节质量风险多发、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不健全、企业经营行为存在弄虚作假等情况。建议药品批发企业应建立质量风险管理机构、评价标准和管理制度,完善经营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药品储存管理,规范企业经营管理,加强人员培训,规范采购行为等,从而保障药品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
关键词:湖南省;药品批发企业;药品监管;现场检查;缺陷项目;风险;建议
93
|
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263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毛大丁草药材的质量标准提升
杨贵香,吴莹莹,马雪,刘春花,郑林,李勇军,王永林
2022, 33(4)
摘要:目的 提升毛大丁草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观察毛大丁草药材的性状并对其粉末进行显微鉴别;按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方法测定该药材中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醇溶性浸出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药材中紫花前胡苷、木犀草素-7-O-β-D-芦丁糖苷、木犀草苷、芹菜素-7-O-β-D-芦丁糖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异紫花前胡内酯的含量。结果毛大丁草药材呈皱缩状,密被灰白色绵毛;须根多数,表面呈灰褐色或灰棕色,质脆,易折断,断面呈黄白色,中央有一明显细小木心。其粉末呈棕褐色,镜下可见非腺毛、石细胞、草酸钙方晶、导管、纤维等。15批药材样品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测定值分别为8.63%~11.34%、10.39%~14.93%、3.29%~6.37%、9.03%~15.02%,平均值分别为10.01%、12.26%、4.61%、12.36%。紫花前胡苷、木犀草素-7-O-β-D-芦丁糖苷、木犀草苷、芹菜素-7-O-β-D-芦丁糖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异紫花前胡内酯的质量浓度分别在3.87~154.88、1.64~65.41、1.60~64.00、1.92~76.96、1.27~50.93、0.40~15.89μ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均不低于0.9991);精密度、稳定性(24h)、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3%;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88%、100.89%、102.64%、95.75%、96.71%、103.48%,RSD分别为0.55%、0.43%、0.34%、0.49%、0.47%、0.37%(n=6);样品中上述6种成分的含量分别为0.1527~0.8522、0.0845~0.6697、0.1367~0.9610、0.1260~1.1932、0.1288~1.1022、0.0469~0.6780mg/g。结论所建方法可用于毛大丁草药材的质量控制。初步拟定毛大丁草药材中水分不得过12.0%,总灰分不得过15.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6.0%,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9.0%,木犀草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不得少于0.016%。
关键词:毛大丁草;质量标准;高效液相色谱法;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木犀草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
47
|
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261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盐酸益母草碱片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何国毅,周东阳,周凯,陈国广,任丽莉
2022, 33(4)
摘要:目的 制备盐酸益母草碱片,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湿法制粒技术,以盐酸益母草碱为原料药,采用单因素实验筛选填充剂、崩解剂、黏合剂、润滑剂种类;结合正交实验,以15min累积溶出度(以水为溶出介质)为指标,筛选崩解剂占比、黏合剂溶液质量分数、润滑剂占比,并进行验证。按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方法对所制盐酸益母草碱片的体外溶出行为(溶出介质分别为pH1.2的盐酸溶液、pH4.5的醋酸-醋酸钠溶液、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水)、片剂外观、硬度、脆碎度、含量均匀度进行检测。结果盐酸益母草碱片的最优处方为盐酸益母草碱原料药500mg、糊精9250mg、交联聚维酮200mg、硬脂酸镁50mg、1%羟丙甲纤维素溶液4mL。所制3批片剂的平均15min累积溶出度为81.25%(RSD=1.12%,n=3)。在上述4种溶出介质中,所制片剂均能在30min内达到溶出平衡,且累积溶出度均超过85%。所制片剂外观颜色均一,呈米黄色,表面光滑,边缘完整,无杂色、斑点、异物等,硬度为57.3N(n=6),减重率为0.15%,含量均匀度符合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相关规定。结论成功制备了盐酸益母草碱片,且质量符合相关规定。
关键词:盐酸益母草碱片;制备工艺;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体外溶出度;质量评价
51
|
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260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苗药了哥王不同部位提取物的肾毒性研究
任晨晨,冯果,李玮,王建科,彭礼珍,朱光林,王文静,苏红梅
2022, 33(4)
摘要:目的 研究苗药了哥王不同部位提取物对健康大鼠的肾毒性作用,为了哥王的毒性作用机制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70%乙醇为溶剂,采用渗漉法提取,得了哥王乙醇总提取物;将上述提取物用水分散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相应部位提取物,剩余为水部位提取物。将SD大鼠随机分为乙醇总提取物组、石油醚部位组、乙酸乙酯部位组、正丁醇部位组、水部位组和空白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给药组大鼠灌胃相应剂量的药液(乙醇总提取物317.520mg/kg、石油醚部位7.875mg/kg、乙酸乙酯部位78.435mg/kg、正丁醇部位53.865mg/kg、水部位76.545mg/kg),每天1次,连续给药2周,再停药恢复2周;空白组大鼠灌胃等体积1.0%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实验期间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取尿液(第14、28天)、血清和双肾组织(第15、29天),计算其肾脏指数,检测血清和尿液中的肾功能指标水平并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给药期间,与空白组比较,乙醇总提取物组、乙酸乙酯部位组大鼠出现精神萎靡、活动量和饮食量减少、大便稀薄、体质量下降等中毒行为活动特征;石油醚部位组、正丁醇部位组和水部位组大鼠精神状态较空白组稍差,活动量和饮食量稍减少,大便稀薄,体质量增长缓慢;但各组大鼠肛温无较大变化。给药2周后,乙醇总提取物组大鼠的肾脏指数,乙醇总提取物组、乙酸乙酯部位组大鼠血清中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正丁醇部位组大鼠血清中NAG水平,水部位组大鼠血清中Cr水平,以及乙醇总提取物组、石油醚部位组大鼠尿液中NAG水平,乙酸乙酯部位组大鼠尿液中NAG、尿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在病理形态学观察中,乙醇总提取物组、石油醚部位组和乙酸乙酯部位组大鼠有不同程度的肾小管结构不清、细胞肿胀、少数细胞坏死,伴有肾小球固缩、肾小管硬化、炎症细胞浸润。停药后,大鼠以上症状逐渐好转,精神状态有明显改善,活动量和饮食量增加,大便趋于正常。停药恢复2周后,各给药组大鼠血清和尿液中上述指标水平均恢复至与空白组接近(P>0.05);各给药组大鼠的肾小球结构逐渐恢复清晰,乙醇总提取物组、石油醚部位组和乙酸乙酯部位组大鼠少见细胞肿胀和炎症细胞浸润。结论苗药了哥王乙醇总提取物、石油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均具有一定的肾毒性,且具有一定的可逆性。其毒性成分可能为脂溶性成分。
关键词:了哥王;苗药;肾毒性;乙醇总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石油醚部位;大鼠
60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258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半枝莲标准汤剂的指纹图谱建立与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化学模式识别
杜义龙,李赛,李艳荣,潘海峰
2022, 33(4)
摘要:目的 测定半枝莲标准汤剂中总黄酮的含量,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建立其指纹图谱,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分析。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半枝莲标准汤剂中总黄酮含量(以野黄芩素计);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考察半枝莲标准汤剂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野黄芩苷峰为参照峰,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绘制16批半枝莲标准汤剂的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共有峰;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筛选具有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潜在物质,并以其为变量,采用SPSS24.0、SIMCA14.1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总黄酮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2.106~21.06μg/mL(R2=0.9993);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120min)试验的RSD均小于2%;加样回收率为100.62%(RSD=0.55%,n=6);总黄酮含量为0.634~1.053mg/mL。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120~3.602mg/mL,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的IC50为0.684~1.327mg/mL;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半枝莲标准汤剂中总黄酮含量与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的IC50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6、-0.940(P<0.01)。16批半枝莲标准汤剂共有18个共有峰,相似度为0.964~0.997;共指认出其中4个共有峰,分别为野黄芩苷(8号峰)、野黄芩素(14号峰)、木犀草素(15号峰)、芹菜素(17号峰)。半枝莲标准汤剂HPLC指纹图谱中3~4、8~9、12~15、17号峰峰面积与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的IC50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6批半枝莲标准汤剂可聚为两类,其中S2、S7~S8、S14~S16为一类,S1、S3~S6、S9~S13为一类;主成分分析将16批半枝莲标准汤剂分为两类,其中S2、S4、S7、S14~S16为一类,S1、S3、S5~S6、S8~S13为一类,S4、S13、S15样品的综合评分较高。结论所建HPLC指纹图谱及化学模式识别分析方法可用于评价半枝莲标准汤剂的质量;3~4、8~9、12~15、17号峰及总黄酮是半枝莲标准汤剂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潜在物质基础。
关键词:半枝莲;标准汤剂;总黄酮;体外抗氧化作用;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42
|
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257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在正常和急性心肌缺血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差异
张静雅,刘利琴,李容,陆苑,潘洁,刘亭,孙佳
2022, 33(4)
摘要:目的 比较参芎葡萄糖注射液(SGI)中盐酸川芎嗪、丹参素、迷迭香酸在正常和急性心肌缺血(AMI)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差异。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9只。模型组大鼠采用盐酸异丙肾上腺素造模法复制AMI模型。每组各取3只大鼠进行模型验证后,剩余6只大鼠尾静脉注射SGI(12mL/kg)或等体积生理盐水,并分别于给药后0.083、0.167、0.333、0.5、0.75、1、1.5、2、3、5h经眼眶静脉丛采血0.3mL。以木犀草苷为内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浆中盐酸川芎嗪、丹参素、迷迭香酸的质量浓度,采用WinNonlin8.1软件拟合药动学参数,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盐酸川芎嗪、丹参素、迷迭香酸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6~29.96、0.01~5.15、0.006~3.09μg/mL(r均大于0.99),方法学考察结果均符合2020年版《中国药典》的相应要求。与正常大鼠比较,AMI模型大鼠体内盐酸川芎嗪的CLz显著升高(P<0.05);丹参素的t1/2和Vz均显著延长或升高(P<0.05),但cmax和AUC0-5h均显著降低(P<0.05);迷迭香酸的AUC0-5h显著降低(P<0.05)。结论SGI中的丹参素、迷迭香酸在AMI模型大鼠体内的暴露量均低于正常大鼠,盐酸川芎嗪在AMI模型大鼠体内的消除强于正常大鼠。
关键词: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急性心肌缺血;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药动学;大鼠
42
|
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256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壮药金母颗粒的指纹图谱建立、化学计量学分析及多组分含量测定
李林杰,谢谭芳,王昱涵,王志萍,黎芳,王孝勋,冯桥
2022, 33(4)
摘要:目的 建立壮药金母颗粒的指纹图谱并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并测定其中3种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芦丁为参照,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绘制10批金母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通过与混合对照品进行比对,确定共有峰;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采用SIMCA14.1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以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1为标准筛选影响金母颗粒质量的标志成分;采用HPLC法测定金母颗粒中落新妇苷、虎杖苷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10批金母颗粒共有22个共有峰,相似度为0.962~0.997;共指认出5个共有峰,分别为没食子酸(2号峰)、虎杖苷(9号峰)、芦丁(11号峰)、落新妇苷(13号峰)、山柰酚(20号峰)。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0批金母颗粒可聚为3类,S1、S3~S4聚为一类,S5~S6、S9聚为一类,S2、S7~S8、S10聚为一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模型解释参数为0.951,预测能力参数为0.723,分类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的分类结果也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VIP值>1的共有峰依次为7号峰、11号峰(芦丁)、17号峰、13号峰(落新妇苷)、3号峰、8号峰、6号峰、16号峰。落新妇苷、虎杖苷、盐酸小檗碱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26~1.2250、0.0108~1.0525、0.0200~1.5625mg/mL(R2均为0.9999),精密度、稳定性(24h)、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3%,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48%(RSD=2.67%,n=9)、98.57%(RSD=1.77%,n=9)、100.84%(RSD=2.49%,n=9),含量分别为1.2210~7.0116、2.2511~4.4629、1.2524~3.3287mg/g。结论所建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稳定、简便,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可用于壮药金母颗粒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关键词:壮药;金母颗粒;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含量测定
68
|
7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254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3种清风藤属植物低极性部位GC-MS分析及抗炎活性
崔仁杰,胡丹,邓璐璐,李江,穆淑珍
2022, 33(4)
摘要:目的 探究鄂西清风藤、灰背清风藤和小花清风藤低极性部位成分特点及其抗炎活性。方法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鄂西清风藤、灰背清风藤和小花清风藤干燥茎叶石油醚萃取液中经石油醚洗脱所得的低极性部位进行成分分析,采用NIST17和Wiley275数据库对色谱峰进行检索,人工比对鉴定各化合物的结构,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以吲哚美辛为阳性对照,以一氧化氮(NO)生成抑制率为指标,比较上述3种清风藤属植物低极性部位对脂多糖诱导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A-FLS、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生成NO的影响,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从鄂西清风藤、灰背清风藤和小花清风藤低极性部位中分别确认了70、40、33种成分,均包含长链脂肪烃、长链醇/醛/酯、单萜等成分,但三者共有成分仅有正十二烷、正二十二烷等5种。鄂西清风藤中萜类成分丰富(40.89%),灰背清风藤中三萜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较高(30.29%),小花清风藤中长链脂肪烃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较高(87.70%)。上述3种清风藤属植物低极性部位对RA-FLS细胞NO生成的IC50分别为2.22、1.69、4.15μg/mL,对RAW264.7细胞NO生成的IC50分别为1.23、4.02、3.05μg/mL,均低于吲哚美辛(12.97、10.66μg/mL)。结论上述3种清风藤属植物低极性部位均含有长链脂肪烃、单萜、长链醇/醛/酯等成分,且三者均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
关键词:清风藤属;鄂西清风藤;灰背清风藤;小花清风藤;低极性部位;气相色谱-质谱技术;成分分析;抗炎活性
95
|
1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253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特木仁-5味散的指纹图谱建立及4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孙灿灿,周婧,苏比依努尔·吐尔洪,马桂芝
2022, 33(4)
摘要:目的 建立特木仁-5味散的指纹图谱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分析,同时测定其中4种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建立10批特木仁-5味散(编号S1~S10)的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与混合对照品比对指认共有峰。采用SPSS26.0软件对共有峰进行系统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0批样品中没食子酸、栀子苷、绿原酸、鞣花酸的含量。结果从10批特木仁-5味散的指纹图谱中共标定15个共有峰,相似度为0.997~0.999;指认峰1为没食子酸、峰3为栀子苷、峰5为绿原酸、峰12为鞣花酸。10批样品中,S4、S9聚为一类,S6~S8聚为一类,其余批次样品聚为一类;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9.245%。没食子酸、栀子苷、绿原酸、鞣花酸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55~177.5、15.98~511.5、2.56~82.0、13.48~431.5μg/mL;精密度、稳定性(24h)、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2%(n=6或n=7);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56%、102.21%、98.60%、96.62%,RSD分别为1.90%、1.61%、1.58%、1.73%(n=6)。10批特木仁-5味散中,上述成分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03~5.64、10.38~12.16、1.40~1.69、6.47~7.11mg/g。结论所建指纹图谱稳定、可行,含量测定方法符合相关规定,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分析可用于特木仁-5味散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特木仁-5味散;指纹图谱;系统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含量测定
50
|
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251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神经酸口服乳剂的处方及制备工艺优化
陈文静,付加雷,孙丹丹,于蓓蓓,生立嵩,闫雪生
2022, 33(4)
摘要:目的 制备神经酸口服乳剂,对其处方及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通过机械法制备神经酸口服乳剂。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乳剂外观、离心稳定性、离心稳定常数(Ke)、粒径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油酸用量、辛基苯酚聚氧乙烯醚-10用量、丙二醇用量为因素,对其处方进行优化;以乳化温度、剪切时间、高压均质压力、高压均质循环次数为因素,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神经酸含量,采用高温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考察神经酸口服乳剂的稳定性。结果最优处方及制备工艺为神经酸原料药1g、油酸用量5%、辛基苯酚聚氧乙烯醚-10用量4%、丙二醇用量2%、乳化温度60℃、剪切时间2min、高压均质压力40MPa、高压均质循环2次。经3次实验验证,所得神经酸口服乳剂的平均粒径为158.05nm(RSD=1.58%,n=3),平均Ke为0.39(RSD=1.49%,n=3),外观呈均一乳白色,均无分层现象。高温试验结果显示,神经酸口服乳剂在高温环境中易出现分层现象,神经酸的含量有所增加;加速试验及长期试验结果显示,神经酸口服乳剂在室温下放置6个月的外观、神经酸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所得最优处方及制备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神经酸口服乳剂的制备;神经酸口服乳剂不适宜放置于高温环境中,在室温环境下放置6个月的稳定性较好。
关键词:神经酸口服乳剂;处方优化;制备工艺优化;正交实验设计;高效液相色谱法;样品稳定性
115
|
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250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狼毒大戟中4种二萜类成分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
马天成,马玉坤,孙珈,张金玲,郭丽娜,刘琦,孙宇
2022, 33(4)
摘要:目的 研究狼毒大戟中4种二萜类成分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产物并探讨其代谢规律。方法运用大鼠肝微粒体体外孵育法,将岩大戟内酯A、岩大戟内酯B、17-羟基岩大戟内酯A、17-羟基岩大戟内酯B加至由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启动的大鼠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于37℃条件下孵育30min,再用乙腈终止反应。以阴性组(先加乙腈再启动孵育30min)为参考,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利用Analyst®TF1.7.1、PeakView®2.2、MetabolitePilot1.5、MasterView1.2软件对其质谱裂解规律和代谢产物进行推测与鉴定。结果4种二萜类成分在二级质谱中均易丢失H2O和CO等中性碎片。岩大戟内酯A和17-羟基岩大戟内酯A在肝微粒中的代谢反应主要为二羟基化、脱氢和一羟基化反应,分别鉴定出6、5个代谢产物。岩大戟内酯B和17-羟基岩大戟内酯B在肝微粒体中的代谢反应主要为一羟基化、水合和同分异构化反应,均鉴定出5个代谢产物。结论岩大戟内酯A和17-羟基岩大戟内酯A在大鼠肝微粒体中均产生了羟基化及脱氢代谢产物,岩大戟内酯B和17-羟基岩大戟内酯B在大鼠肝微粒体中均产生了羟基化、水合及同分异构化代谢产物。4种二萜类成分的代谢产物均是Ⅰ相代谢产物。
关键词:狼毒大戟;二萜类成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大鼠肝微粒体;体外代谢
35
|
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249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纳米雄黄对MCF-7乳腺癌干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
邬俊,王贵,陈毅,王唯婷,姜爽,王晓波
2022, 33(4)
摘要:目的 研究纳米雄黄对乳腺癌干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以人乳腺癌MCF-7亲本细胞为对象,采用无血清培养法培养获得乳腺癌干细胞。以阿霉素(1mg/L)为阳性对照,以相同质量浓度的水飞雄黄为参照,采用CCK-8法检测纳米雄黄对MCF-7亲本细胞及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借助悬浮球形成及分化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纳米雄黄对乳腺癌干细胞悬浮球形成及分化能力、迁移及侵袭能力、CD44+/CD24-细胞亚群比例的影响;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乳腺癌干细胞上皮间质转化通路相关蛋白(上皮钙黏着蛋白、波形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水飞雄黄、纳米雄黄1、5、10、40、60、80mg/L组MCF-7亲本细胞及其干细胞(两者1mg/mL组乳腺癌干细胞除外)的存活率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水飞雄黄、纳米雄黄1、2.5、5、10mg/L组的多细胞悬浮球(>20个细胞)数量均显著少于空白对照组(P<0.01),且悬浮球体积有所缩小,分化的贴壁细胞有所减少,其划痕愈合率、相对侵袭率(水飞雄黄1mg/L组除外)、CD44+/CD24-细胞亚群比例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水飞雄黄、纳米雄黄2.5、10mg/L组细胞中上皮钙黏着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波形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纳米雄黄的上述作用普遍优于相同质量浓度的水飞雄黄(P<0.01)。结论与相同质量浓度的水飞雄黄比较,纳米雄黄可更明显地抑制乳腺癌干细胞的增殖、悬浮球的形成及分化能力,并可降低CD44+/CD24-细胞亚群比例。这种作用可能与纳米雄黄通过抑制上皮间质转化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而抑制乳腺癌干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有关。
关键词:雄黄;纳米雄黄;水飞雄黄;乳腺癌干细胞;人乳腺癌MCF-7亲本细胞;侵袭;转移
37
|
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247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帕妥珠单抗联合曲妥珠单抗、多西他赛一线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成本-效用分析
贾才凤,张森,徐浩,李赛男,王明霞
2022, 33(4)
摘要:目的 评价帕妥珠单抗联合曲妥珠单抗、多西他赛(PTD)方案相比曲妥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TD)方案一线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经济性。方法从我国卫生体系角度出发,利用CLEOPATRA临床试验披露的生存数据和相关文献数据构建分区生存模型,模型模拟时限设为20年,循环周期为3周,贴现率为5%。模型的产出指标包括两种治疗方案的成本及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意愿支付(WTP)阈值设为2020年我国1~3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即72000~216000元/QALY。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及概率敏感性分析评价模型参数变化对结果稳健性的影响。结果基础分析结果显示,在20年的模拟时限内,PTD方案较TD方案可带来更高的健康获益(3.28QALYsvs.2.50QALYs),但总成本更高(1219376.83元vs.784007.84元);与TD方案相比,PTD方案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554625.46元/QALY,超过WTP阈值。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疾病无进展生存状态的效用值对结果的影响最大。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我国2020年3倍人均GDP作为WTP阈值时,PTD方案具有经济性的概率为1%;当WTP阈值升至550000元/QALY时,PTD方案具有经济性的概率可达50%。结论与TD方案相比,PTD方案一线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不具有经济性。
关键词: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多西他赛;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成本-效用分析
123
|
1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246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预算影响分析中药品市场份额的计算方法探讨
张猛,陈磊,席晓宇
2022, 33(4)
摘要:目的 探讨预算影响分析(BIA)中药品市场份额的计算方法,以期为BIA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针对部分药品具有多种适应证或药品说明书适应证不够明确且与报销目录适应证表述不一致的情况,从“人次数”这一概念出发,引入样本医院、每人次平均治疗时间等参数来进行市场份额计算;同时以肝硬化治疗药物为例演示计算过程。结果与结论以肝硬化治疗药物为例计算市场份额的结果显示,两种算法结果具有较大差异,基于“人数”计算的市场份额大多高于基于“人次数”计算的市场份额。相较于传统基于“人数”的算法,基于“人次数”的市场份额算法可更准确地计算市场份额,可解决传统算法未充分考虑大部分药品具有多种适应证或药品说明书适应证不够明确且与报销目录表述不一致而导致的市场份额计算不准确的问题;同时,本算法还可基于样本医院的每人次平均治疗时间等参数,尝试解决患者总人次数无法通过流行病学数据获得的问题。当目标药品的适应证不够明确或存在多种适应证,或当研究者收集临床、流行病学和医疗保险资料估算目标人群数量时因必要数据缺失而导致市场容量预测结果不符合理论逻辑或实际情况时,或当目标病种具有反复发作、病程短的特点等情况时,可考虑选用本算法。
关键词:预算影响分析;市场份额;计算方法;人次数
68
|
1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245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瑞马唑仑用于门诊无痛胃镜镇静的临床观察
张毅,叶刚,张亮,李思彤,向俊,牟俊英,姚娜娜,朱贤林
2022, 33(4)
摘要:目的 观察瑞马唑仑用于无痛胃镜镇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3-6月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门诊择期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联合信封分配隐藏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患者缓慢静脉注射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0.1μg/kg+注射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0.2mg/kg,对照组患者缓慢静脉注射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0.1μg/kg+丙泊酚乳状注射液2mg/kg,待患者意识消失后进行胃镜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镇静有效率、镇静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入室后(T0)、麻醉诱导完成后(T1)、胃镜进入咽喉时(T2)、退镜结束时(T3)、胃镜检查结束后5min时(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评分、Narcotrend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镇静有效率(均为100%)和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镇静起效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苏醒时间和低血压、需治疗的低血压、注射痛、心动过缓发生率均显著短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T0时,两组患者的HR、MAP、SpO2、MOAA/S评分、Narcotren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4时,对照组患者的HR均显著低于同组T0时,且显著低于同期观察组(P<0.05);T1~T3时,两组患者的MAP均显著低于同组T0时(P<0.05),但两组间比较及T4与T0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SpO2、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3时,两组患者的MOAA/S评分、Narcotrend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T0时,而观察组患者T1、T3时的MOAA/S评分和T3时的Narcotrend评分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其T2时的Narcotrend评分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T4时,两组患者的MOAA/S评分、Narcotren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马唑仑用于无痛胃镜的镇静效果与安全性均较好。
关键词:无痛胃镜;瑞马唑仑;丙泊酚;镇静;有效性;安全性
165
|
7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243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耐药结核病治疗药物对妊娠期妇女及胎儿不良影响的Meta分析
全淑燕,许汝福,应德美,罗梦林,张蓉
2022, 33(4)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耐药结核病(DR-TB)治疗药物对妊娠期妇女及胎儿的不良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网,收集妊娠期妇女暴露于DR-TB治疗药物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系列及病例报道,检索时限均为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21年8月20日。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6.2版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的RCT进行质量评价,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对纳入的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加拿大卫生经济学研究所(IHE)发布的IHE量表对纳入的病例系列和病例报道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无对照二分类数据的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包括病例系列7篇、病例报告6篇,共计203例患者、204例新生儿;其中无对照二分类数据文献6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期妇女暴露于DR-TB治疗药物后,未有新生儿出现出生缺陷,妊娠期妇女的死亡率为0.09[95%CI(0.06,0.15),P<0.00001],新生儿死亡发生率为0.02[95%CI(0,0.06),P<0.00001],早产发生率为0.14[95%CI(0.03,0.43),P=0.02],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为0.17[95%CI(0.04,0.51),P=0.06],发育迟缓发生率为0.15[95%CI(0.09,0.22),P<0.00001],死胎发生率为0.05[95%CI(0.02,0.09),P<0.00001],流产发生率为0.08[95%CI(0.05,0.14),P<0.00001]。结论妊娠期妇女暴露于DR-TB治疗药物后,可出现妊娠期妇女死亡、流产和新生儿死亡、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发育迟缓、死胎等情况,但未见新生儿出生缺陷;这些不良妊娠结局可能与DR-TB疾病史有关。
关键词:耐药结核病;妊娠期妇女;胎儿;安全性;Meta分析
38
|
8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242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伏立康唑联合米卡芬净治疗曲霉菌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药学监护
张新茹,王冬雪,于玲,李馨
2022, 33(4)
摘要:目的 为真菌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诊疗提供思路。方法对临床药师全程参与的1例曲霉菌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进行分析。临床药师建议行血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检测和血培养来辅助真菌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从药物的作用机制、作用靶点和安全性等方面考虑,建议采用伏立康唑联合米卡芬净进行抗真菌治疗;结合患者病情,权衡利弊,将米卡芬净调整至每天300mg;预防、评估和处理治疗过程中的药物不良反应,并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和出院长期随访。结果医师采纳了临床药师的建议。患者血mNGS检出烟曲霉,为其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争取了时间;采用伏立康唑联合米卡芬净进行抗真菌治疗1个月后,患者病情得到了良好控制;给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后,患者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恢复正常;在临床药师的用药指导、教育和出院随访协助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良好,病情平稳。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了该患者的诊疗过程,为其制订了个体化的抗感染治疗方案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体现了临床药师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为真菌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诊疗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真菌性心内膜炎;曲霉菌性心内膜炎;烟曲霉;伏立康唑;米卡芬净;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药学监护;临床药师
91
|
17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241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金莲花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孙萍,李新朋,薛涛,辛杰,陈虞超,郭生虎,张波
2022, 33(4)
摘要:金莲花的药理作用十分广泛,包括抗氧化、抑菌、抗病毒、抗炎、抗肿瘤、抗衰老、解热镇痛、止咳祛痰、保护脏器作用等。金莲花的主要药效成分为黄酮类和酚酸类成分,尤其是荭草苷、牡荆苷、荭草素-2″-O-半乳糖苷3个单体成分的药效较广且研究较多。金莲花多以金莲花颗粒、金莲花胶囊、金莲花片、金莲花口服液等中成药形式应用于临床,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牙周炎、腮腺炎、口腔溃疡、手足口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且多采用中西药联合使用的方式。金莲花相关制剂由于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比较适用于儿科人群,可用于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儿童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等,这也是其用药特色之一。本文从金莲花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两个方面对近20年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为进一步促进该药材的临床合理应用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金莲花;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218
|
1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762240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6-21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