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23 34 16

      药事管理

    • 荣红国,郝佳欣,韩梅,刘建平,费宇彤
      2023, 34(16): 1921-1925.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6.01
      摘要:目的分析我国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与趋势。方法基于中国知网、维普网和万方数据,以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为主题进行检索,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0月30日。采用CiteSpace 6.1.R3和VOSviewer软件对我国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相关文献的年度发文情况、作者、机构、关键词等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与结论本研究共纳入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相关文献1 460篇,年发文量总体呈增长趋势。纳入文献共有发文作者714位,发文量较多的机构有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天津中医药大学等,发文作者团队及机构间合作较少;高频关键词为中成药、安全性、不良反应、合理用药等;研究热点为中成药的安全性评价和有效性评价;加强中成药处方点评,构建多维度、多准则的中成药合理用药临床综合评价体系,保障中成药合理应用可能成为该领域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研究热点;研究趋势;可视化分析   
      231
      |
      3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93933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24
    • 崔凯霞,李卓然,赵耀伟,郝志英
      2023, 34(16): 1926-1930.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6.02
      摘要:目的分析国家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政策对医疗机构抗肿瘤药使用的影响。方法采用间断时间序列模型分析山西省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多西他赛、吉西他滨、培美曲塞二钠的月度采购量和采购金额的变化情况。结果与结论集采政策执行后,中选药品和非中选药品均有不同程度降价,且中选药品的降价幅度远大于非中选药品。政策实施当月,该院多西他赛的平均月度采购量和采购金额均显著下降,而吉西他滨和培美曲塞二钠的月度采购量和采购金额均显著上升(P<0.05或P<0.01)。政策实施后,吉西他滨的平均月度采购量和采购金额均呈下降趋势,而多西他赛和培美曲塞二钠的平均月度采购量和采购金额均呈上升趋势(P<0.05或P<0.01)。建议医疗机构加强药事管理,避免对非中选药品“一刀切”;相关部门可考虑进一步扩大抗肿瘤药的集采范围或开展抗肿瘤药专项集采,以节约医保资金,减少医疗支出。  
      关键词:国家集中带量采购;间断时间序列;多西他赛;吉西他滨;培美曲塞二钠   
      81
      |
      28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93966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24
    • 张丽成,高明,封宇飞,马艳良,冷家骅
      2023, 34(16): 1931-1935.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6.03
      摘要:目的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规范化治疗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COPD治疗药品的调整提供参考。方法邀请相关临床专家、药学专家、医保专家共同梳理国内外COPD临床指南、国家基本药物目录、WHO基本药物标准清单、国家医保目录等收录的COPD治疗药品,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结论相较于国内临床治疗指南,国外临床指南多收录了1种COPD三联复合制剂,但后者收录的祛痰药及抗氧化剂种类较少;WHO基本药物标准清单收录的COPD治疗药品仅有12种,而我国基本药物目录收录了18种,后者包含更多的茶碱类、祛痰药及抗氧化剂。有15种COPD治疗药品被我国临床指南和国家医保目录收录,但未被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收录,包括特布他林、盐酸左沙丁胺醇、沙美特罗、福莫特罗、茚达特罗、倍氯米松、糠酸莫米松、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格隆溴铵福莫特罗、乌美溴铵维兰特罗、茚达特罗格隆溴铵、倍氯米松福莫特罗、布地奈德/格隆溴铵/富马酸福莫特罗(布地格福)、糠酸氟替卡松/维兰特罗/乌美溴铵(氟替美维)、福多司坦,主要为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和三联复合制剂。这些药品具有一定的循证医学证据,其疗效和经济性均有一定优势,且对医保基金预算的影响可控,建议后续基本药物目录更新调整时可考虑纳入。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本药物目录;医保目录;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三联复合制剂   
      76
      |
      2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93933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24

      药学研究

    • 柳晓蕊,许智朝,王兆涛,张媚媚,简晓顺,彭怀东
      2023, 34(16): 1936-1942.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6.04
      摘要:目的探讨毛蕊异黄酮(CA)对脑出血后继发急性炎症损伤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雄性C57BL/6小鼠为对象,通过基底节注射Ⅶ型胶原酶构建脑出血模型,分为假手术组(以磷酸盐缓冲液代替胶原酶)、模型组、不同剂量(15、30、60、120 mg/kg)CA组。在以改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mNSS)评分筛选干预剂量的基础上,检测各组小鼠的脑出血体积、脑含水量,脑组织中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和脑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及其下游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情况,以及脑组织中细胞的凋亡情况。体外培养原代小胶质细胞,检测其中TLR4及其下游炎症因子的表达情况;体外共培养原代神经元与原代小胶质细胞,检测其中神经元的凋亡情况。结果选取30、60 mg/kg作为CA的干预剂量进行后续实验。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出现了脑出血现象,脑出血体积和脑含水量均显著升高(P<0.05),脑组织中Iba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显著升高,脑组织中TLR4、TNF-α、IL-1β、iNOS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细胞凋亡率亦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30、60 mg/kg CA组小鼠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CA显著降低了原代小胶质细胞中TLR4及其下游炎症因子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减少了原代神经元与原代小胶质细胞共培养体系中神经元的凋亡(P<0.05)。结论CA可发挥脑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TLR4介导的炎症反应而减轻脑出血后继发的急性炎症损伤有关。  
      关键词:毛蕊异黄酮;脑出血;继发急性炎症损伤;Toll样受体4;小胶质细胞   
      36
      |
      5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93968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24
    • 阿依孜巴·图尔洪,杨建华,王晓梅,王新玲,胡君萍
      2023, 34(16): 1943-1948.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6.05
      摘要:目的研究护肝布祖热方(HBF)对大鼠肝内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model组)、熊去氧胆酸(UDCA)组(阳性对照,60 mg/kg)和HBF低、中、高剂量组(HBF-L、HBF-M、HBF-H组,0.4、0.8、1.6 g/kg),每组6只。各药物组大鼠每天灌胃相应药液1次,连续7 d;control组和model组大鼠灌胃等体积水。实验第5天,除control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单次灌胃α-异硫氰酸萘酯橄榄油溶液(100 mg/kg)建模。造模48 h后,检测大鼠血清中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胆汁酸、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含量和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变化,检测肝组织中炎症相关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法尼酯X受体(FXR)信号通路相关因子[FXR、小异源二聚体伴侣受体(SHP)、多药耐药蛋白2(MRP2)、胆盐输出泵转运蛋白(BSEP)、钠离子依赖性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NTCP)、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2(OATP2)和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mRNA,以及FX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FXR、MRP2、BSEP、NTCP)和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model组比较,HBF-H组大鼠血清中上述肝功能指标含量和MDA水平,肝组织中上述炎症相关因子mRNA、CYP7A1 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NF-κB p65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血清中GSH水平和肝组织中FXR、SHP、MRP2、BSEP、NTCP、OATP2 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FXR、MRP2、BSEP、NTCP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好转;HBF-L组、HBF-M组、UDCA组大鼠均只有部分指标显著逆转(P<0.05或P<0.01)。结论HBF可预防大鼠肝内胆汁淤积性肝损伤,此作用可能与激活FXR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和氧化应激有关。  
      关键词:护肝布祖热方;肝内胆汁淤积性肝损伤;法尼酯X受体信号通路;炎症反应;氧化应激   
      30
      |
      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93922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24
    • 陈贇,石慧,俸婷婷,张丽艳,董秀,张金鹤,黄蓓,周英
      2023, 34(16): 1949-1954.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6.06
      摘要:目的建立朱砂根、山豆根及其药对的指纹图谱,同时测定其中5种成分的含量。方法以水为溶剂,结合冷冻干燥技术制备朱砂根、山豆根单煎冻干粉和朱砂根-山豆根药对合煎冻干粉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3种冻干粉样品的指纹图谱,并同法测定没食子酸等5种成分的含量。结果朱砂根、山豆根单煎冻干粉样品和朱砂根-山豆根药对合煎冻干粉样品分别有5、10、14个共有峰;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0;朱砂根-山豆根药对合煎冻干粉样品中,指认3号峰为没食子酸、4号峰为苦参碱、6号峰为氧化苦参碱、8号峰为岩白菜素、14号峰为三叶豆紫檀苷。朱砂根单煎冻干粉样品中,没食子酸、岩白菜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499 3、4.962 6 mg/g;山豆根单煎冻干粉样品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三叶豆紫檀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046 0、2.336 6、0.278 6 mg/g;朱砂根-山豆根药对合煎冻干粉样品中,没食子酸、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岩白菜素、三叶豆紫檀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560 6、2.548 7、1.382 2、5.960 7、0.279 1 mg/g,转移率为8.87%~513.19%。结论所建立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朱砂根、山豆根及朱砂根-山豆根药对的质量控制;朱砂根-山豆根药对合煎冻干粉样品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平均含量降低。  
      关键词:朱砂根;山豆根;药对;指纹图谱;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47
      |
      9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93916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24
    • 刘明,刘熙鹏,李淳,甄诚,刘春江,王海洋,巩建青
      2023, 34(16): 1955-1960.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6.07
      摘要:目的探讨水飞蓟素(SM)对神经胶质瘤的体内外抑制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将人神经胶质瘤细胞系U87随机分为对照组,低、中、高质量浓度SM组(50、100、200 μg/mL),蛋白激酶B(又称Akt)激活剂组(SC79 20 μmol/L),高质量浓度SM联合Akt激活剂组(SM 200 μg/mL+SC79 20 μmol/L)。经药物(对照组除外)处理后,检测各组细胞的光密度(OD)值、克隆形成率、凋亡率、增殖/凋亡相关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胱天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情况和Akt/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Akt、p38 MAPK、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的磷酸化水平。于右侧腋窝内皮下注射U87细胞建立异种移植肿瘤裸鼠模型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低、中、高剂量SM组(25、50、100 mg/kg),Akt激活剂组(SC79 40 mg/kg)、高剂量SM联合Akt激活剂组(SM 100 mg/kg+SC79 40 mg/kg),每组5只。经药物(裸鼠对照组除外)干预后,称定其瘤体质量并计算瘤体体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M各质量浓度组细胞的OD值,克隆形成率,PCNA、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Akt、p38 MAPK、ERK1/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以及裸鼠SM各剂量组裸鼠体内的瘤体质量及体积均显著降低/减小,细胞凋亡率和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且均有剂量依赖性(P<0.05);Akt激活剂组上述指标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P<0.05),且Akt激活剂可明显减弱高质量浓度/高剂量SM对神经胶质瘤的体内外抑制作用(P<0.05)。结论SM可能通过抑制Akt/MAPK信号通路来促进U87细胞的凋亡,抑制其增殖、克隆形成以及异种移植瘤裸鼠体内肿瘤的生长。  
      关键词:水飞蓟素;神经胶质瘤;蛋白激酶B/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细胞增殖;克隆形成;细胞凋亡   
      31
      |
      2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93946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24
    • 王宏,康利,江茜,刘伟伟,张岩,傅予
      2023, 34(16): 1961-1966.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6.08
      摘要:目的探讨贯叶金丝桃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尼莫地平0.012 g/kg)和贯叶金丝桃高、低剂量组(5.212、1.303 g/kg),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改良线栓法构建大鼠大脑左侧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各药物组大鼠于术后第2天开始灌胃相应药液,每天1次,连续7 d。分别于药物干预前(造模后第1天)和末次给药后进行大鼠神经功能评分,以TTC染色法观察其末次给药后的脑梗死情况,以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和TUNEL染色法分别观察其脑皮层、海马组织的病理改变和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以Western blot法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分别检测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蛋白和EPO、EPOR、JAK2、STAT3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药物干预前、末次给药后的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梗死比例均显著升高(P<0.01);脑皮层和海马组织神经细胞受损明显,凋亡的神经细胞明显增多,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脑组织中EPO、EPOR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JAK2、p-STAT3、STAT3蛋白和JAK2、STAT3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大鼠脑皮层和海马组织神经细胞受损及凋亡情况均有所改善,各定量指标大部分显著好转(P<0.05或P<0.01)。结论贯叶金丝桃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EPO介导的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关键词:贯叶金丝桃;脑缺血再灌注;促红细胞生成素;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   
      33
      |
      4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93950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24
    • 刘亚坤,李刚,颜娟,徐会志,吴彦江,尤帅,牛静亚,李洪健,张丙贵
      2023, 34(16): 1967-1971.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6.09
      摘要:目的探究紫檀芪(PTE)对糖尿病性皮肤溃疡模型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10只SD大鼠为对照组,其余大鼠以饲喂高脂高糖饲料+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剪去背部标记区域皮肤及皮下组织建立糖尿病性皮肤溃疡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PTE低剂量组(40 mg/kg)、PTE高剂量组(80 mg/kg)和PTE高剂量+PP2组(80 mg/kg的PTE+2 mg/kg的SRC抑制剂PP2),每组10只。于建模后第2天,各药物组大鼠腹腔注射相应药液,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14 d。测算各组大鼠给药第7、14天的创面愈合率,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观察创面肉芽组织的病理变化并检测创面肉芽组织中SRC/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激酶(MEK)/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创面愈合率、血清中VEGF含量和创面肉芽组织中SRC、MEK1/2、ERK1/2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IL-1β、IL-6、TNF-α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创面肉芽组织中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新生血管减少;与模型组比较,PTE低、高剂量组大鼠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创面肉芽组织的病理损伤均明显改善;PP2显著逆转了高剂量PTE对上述指标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PTE能促进糖尿病性皮肤溃疡模型大鼠的创面愈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SRC/MEK/ERK信号通路有关。  
      关键词:紫檀芪;糖尿病性皮肤溃疡;创面愈合;SRC/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激酶/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   
      21
      |
      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93965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24
    • 刘凡琪,王婧媛,李楠,李自强,黄宇虹,王保和
      2023, 34(16): 1972-1978.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6.10
      摘要:目的考察复方曲肽注射液对细胞色素P450(CYP450)酶活性的体内外影响。方法将人肝微粒体与复方曲肽注射液(体积分数0.05%~10%)和CYP1A2、CYP2B6、CYP2C8、CYP2C9、CYP2C19、CYP2D6、CYP3A4的特异性探针底物共孵育30 min,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检测相应代谢产物的生成量,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将人原代肝细胞与复方曲肽注射液(体积分数0.05%~10%)或CYP1A2、CYP2B6、CYP3A4阳性诱导剂共孵育48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测定上述酶mRNA的相对表达量(即诱导倍数)。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CYP1A2、CYP2B6、CYP2C8、CYP2C9、CYP2C19、CYP2D6、CYP3A4探针底物8、2、1、1、10、10、8 mg/kg)和实验组(复方曲肽注射液0.9 mL/kg+CYP1A2、CYP2B6、CYP2C8、CYP2C9、CYP2C19、CYP2D6、CYP3A4探针底物8、2、1、1、10、10、8 mg/kg),每组6只,采用Cocktail探针药物法,以UPLC-MS/MS技术为手段,检测各探针底物的药动学参数。结果经0.05%~10%复方曲肽注射液处理后,人肝微粒体中CYP2B6、CYP2C8、CYP2C19的活性无明显变化,未能拟合出IC50;CYP1A2、CYP2C9、CYP2D6、CYP3A4的IC50分别为419.90%、97.78%、176.00%、19.42%;经0.05%~10%复方曲肽注射液处理后,人原代肝细胞(批号MHK)中CYP3A4 mRNA的平均诱导倍数为4.88(且有2个浓度点的平均诱导倍数>2);经复方曲肽注射液干预后,CYP2C8、CYP2C9、CYP2C19底物的AUC0-t、AUC0-∞均显著升高,CYP2C8、CYP2C19底物的CL均显著降低,CYP2C9酶底物的t1/2显著延长(P<0.05)。结论复方曲肽注射液对人肝微粒中CYP1A2、CYP2B6、CYP2C8、CYP2C9、CYP2C19、CYP2D6、CYP3A4活性无明显的体外抑制作用,对人原代肝细胞中CYP3A4 mRNA的表达有体外诱导作用,对大鼠CYP2C8、CYP2C9、CYP2C19活性有体内抑制作用。  
      关键词:复方曲肽注射液;细胞色素P450;酶抑制;酶诱导;药物相互作用   
      29
      |
      2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93933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24

      药物与临床

    • 余恒毅,徐艳娇,向东,刘璐,李喜平,刘东,贡雪芃
      2023, 34(16): 1979-1983.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6.11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2种第三代抗癫痫药拉考沙胺和吡仑帕奈血浆药物浓度的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方法10例癫痫患者的血浆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并以乙腈-水(20∶80,V/V)稀释后,以氯氮平为内标,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拉考沙胺、吡仑帕奈的质量浓度,再通过稀释倍数换算得血浆药物谷浓度。以Welch Ultimate XB-C18为色谱柱,以10 mmol/L甲酸铵溶液为流动相A、甲醇-乙腈-异丙醇(0.2%甲酸)混合溶液(7∶1.5∶1.5,V/V/V)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柱温为40 ℃,进样量为5 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以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正离子扫描,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对分别为m/z 251.2→144.1(拉考沙胺)、m/z 350.2→219.2(吡仑帕奈)、m/z 327.2→270.0(内标)。结果拉考沙胺、吡仑帕奈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1 25~0.125 μg/mL(r>0.99)、0.037 5~3.75 ng/mL(r>0.99),定量下限分别为0.001 25 μg/mL、0.037 5 ng/mL;批内、批间精密度,准确度,提取回收率,基质效应,稳定性均符合相关要求。1~5号患者体内拉考沙胺的谷浓度为5.3~12.2 μg/mL,6~10号患者体内吡仑帕奈的谷浓度为208~510 ng/mL。结论所建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可用于拉考沙胺和吡仑帕奈的治疗药物监测。  
      关键词:拉考沙胺;吡仑帕奈;血浆药物浓度;治疗药物监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15
      |
      2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93921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24
    • 毛娇娇,曹国文,朱珠,陶宏,许峰
      2023, 34(16): 1984-1988.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6.12
      摘要:目的观察头孢他啶阿维巴坦钠(CAZ/AVI)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氏阴性菌(CRO)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9月-2022年3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CRO感染患者的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 50万单位,q12 h,其中肾功能不全或接受肾脏代替治疗(CRRT)者不进行剂量调整;观察组患者以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注射用CAZ/AVI 2.5 g,q8 h,持续2 h,其中肾功能不全者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接受CRRT者不进行剂量调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微生物学疗效和治疗前后的体温、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记录其预后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微生物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体温、PCT、CRP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CRP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的康复出院、转普通病房、死亡患者比例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CAZ/AVI、延长用药疗程可能实现临床获益(比值比分别为1.146、7.707,P<0.05),肺部感染、接受CRRT可能是导致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0.182、0.236,P<0.05)。结论CAZ/AVI治疗CRO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适当延长用药疗程可能会获得更高的有效率,而肺部感染或接受CRRT可能会导致治疗失败。  
      关键词:头孢他啶阿维巴坦钠;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疗效;安全性   
      42
      |
      5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93916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24
    • 曹馨瑞,严思敏,张若彬,葛卫红
      2023, 34(16): 1989-1994.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6.13
      摘要:目的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应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沙库巴曲缬沙坦应用的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 5.8.R3软件对发文作者、国家/地区、发文机构、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共纳入中文文献1 193篇、英文文献1 060篇;年发文量呈递增趋势;美国(429篇)、英国(185篇)、中国(184篇)的发文量较多。中文、英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分别是张静(5篇)和Solomon S D(118篇);中文文献作者间的合作交流较少,英文文献作者间的联系较为密切。中文、英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分别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9篇)、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9篇)和瑞士诺华制药(134篇);中文文献发文机构的总体发文量偏少且合作交流有限,英文文献发文机构联系密切。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高血压及相关合并症的临床疗效研究是中英文文献的研究热点。我国学者和研究团队未来需要加强合作交流,可就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高血压及相关合并症,改善氧化应激水平,与达格列净联合治疗效果评价等方面开展研究。  
      关键词:沙库巴曲缬沙坦;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热点   
      52
      |
      17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93956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24
    • 韩冠英,马冰洁,王雨,陈超,金蜀蓉,苍爱军
      2023, 34(16): 1995-1998.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6.14
      摘要:目的评价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上市后安全性。方法采用药源性、前瞻性、非对照的临床研究设计方法,以全国46家二级甲等及以上医疗机构2020年4月-2021年5月收治的至少接受1次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监测对象,分析其基本情况、用药信息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3 51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01%,其中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0.33%;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均为轻度或中度,集中在胃肠系统(18例)、皮肤及皮下组织(10例)、神经系统(7例)等系统/器官,以便秘、腹痛、腹泻、皮疹、瘙痒、头晕等症状为主。大部分患者(91.03%)用药后痊愈或好转,2例患者死亡;45例发生了不良反应的患者中,84.44%的患者在停药或对症治疗后痊愈或好转,15.56%的患者无明显变化。三级医院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二级医院患者,有过敏史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没有过敏史的患者(P<0.05)。有2.76%的患者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其不良反应发生率(2.95%)显著高于不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患者(0.26%,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症状较为常见,其发生率总体较低,且与患者体质和是否规范用药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缺血性脑卒中;不良反应;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   
      69
      |
      3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93948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24
    • 郑永飞,刘慧娜
      2023, 34(16): 1999-2002.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6.15
      摘要:目的探讨地舒单抗相关非典型骨折(AF)的发生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收集地舒单抗相关AF的个案报道,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9篇,涉及患者20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69.80±15.39)岁。20例患者中,14例患者的原患疾病为骨质疏松症,6例为实体瘤骨转移和骨巨细胞瘤;AF发生时间为使用地舒单抗后3~132个月,平均(42.14±29.49)个月;14例患者在发生AF前出现了前驱症状;3例患者为尺骨骨折,17例为股骨骨折。绝大多数患者停药并采用手术固定治疗后,恢复良好,但有部分患者出现骨折延迟愈合。结论临床在长期使用地舒单抗时应警惕AF的发生;当患者出现大腿、腹股沟、髋关节和前臂疼痛等前驱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保障用药安全。  
      关键词:地舒单抗;非典型骨折;骨质疏松症;文献分析   
      22
      |
      3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93916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24

      循证药学

    • 禹欣,翟文生,张蒙蒙,任相阁
      2023, 34(16): 2003-2007.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6.16
      摘要:目的评价贝利尤单抗治疗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cSLE)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SinoMed、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收集贝利尤单抗或贝利尤单抗联合激素或贝利尤单抗联合激素和传统药物(试验组)对比安慰剂或激素或传统药物或传统药物联合激素等基础治疗(对照组)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4月9日。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敏感性分析。结果纳入7项RCT,共计510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儿的临床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OR=6.16,95%CI(2.23,17.00),P=0.000 4],两组患儿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MD=-1.73,95%CI(-3.50,0.05),P=0.06]、不良反应发生率[OR=0.72,95%CI(0.43,1.19),P=0.02]、补体C3水平[MD=0.12,95%CI(-0.06,0.30),P=0.18]、补体C4水平[MD=0.08,95%CI(-0.07,0.24),P=0.30]、系统性红斑狼疮反应指数4反应率[OR=1.52,95%CI(0.94,2.44),P=0.0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以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补体C3水平、补体C4水平为指标时,本研究所得结果稳健。结论贝利尤单抗治疗cSLE的疗效较好,且安全性与基础治疗相当。  
      关键词:贝利尤单抗;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效性;安全性;Meta分析   
      36
      |
      3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93931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24
    • 余巧玲,翟葳葳,刘平,邱博,吴惠珍
      2023, 34(16): 2008-2013.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6.17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用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左心耳封堵(LAAO)术后抗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收集NOACs(试验组)对比华法林或双联抗血小板药(对照组)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队列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1月。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项研究,包括2项RCT、8项队列研究,共计2 653例患者。RCT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器械相关性血栓(DRT)发生率、卒中/全身性栓塞(SSE)发生率、大出血事件发生率、总出血事件发生率、全因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队列研究结果显示,与双联抗血小板药比较,试验组患者的DRT发生率、卒中/SSE发生率、大出血事件发生率、全因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华法林比较,试验组患者的DRT发生率[RR=0.40,95%CI(0.19,0.82),P=0.01]、总出血事件发生率[RR=0.28,95%CI(0.18,0.44),P<0.000 01]均显著降低,而卒中/SSE发生率、大出血事件发生率、全因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ACs用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LAAO术后的疗效和安全性与双联抗血小板药相当,DRT发生率和总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华法林。  
      关键词:新型口服抗凝药;非瓣膜性房颤;左心耳封堵术;术后抗栓;有效性;安全性;Meta分析   
      20
      |
      3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93916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24

      药师与药学服务

    • 赖舒,阮一,何瑶
      2023, 34(16): 2014-2017.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6.18
      摘要:目的介绍1例玛尔摩分枝杆菌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合并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药物诊疗方案和相关药学监护,为临床药师开展药学实践提供借鉴。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玛尔摩分枝杆菌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合并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治疗过程。考虑到患者头痛加剧,皮肤再次出现红斑,临床药师建议停用异烟肼,将治疗方案调整为利福平胶囊+盐酸乙胺丁醇片+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克拉霉素片四联抗感染,并建议送脑脊液样本行二代基因测序以明确病原菌;待确认病原菌为玛尔摩分枝杆菌后,临床药师建议维持上述四联方案治疗;当患者出现药物性肝损伤后,临床药师协助医师调整用药方案,以盐酸莫西沙星片替代利福平胶囊,予谷胱甘肽片保肝治疗,并行肝肾功能、心电图监测。结果与结论医师采纳临床药师的建议;患者病情好转,准予出院。临床药师通过追踪患者的病史和用药史,查阅指南/共识、研究报道等文献资料,结合患者病情和药物作用特点,分析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时调整抗感染药物治疗方案并针对不良反应进行对症处理,从药学角度协助医师完善了临床治疗决策,保证了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  
      关键词:玛尔摩分枝杆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药物性肝损伤;临床药师;药学实践   
      27
      |
      13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93946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24
    • 邱婷婷,闫盈盈,张毓宸,张晨辰,程吟楚,孔宪伟,杨毅恒
      2023, 34(16): 2018-2021.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6.19
      摘要:目的为医疗机构建立口服单剂量配方制药品自动核对模式、提高核对效率提供参考。方法我院成立自动核对流程再造小组,采用ECRSI法,根据取消、合并、调整、简化、增加五大原则梳理我院单剂量配方药袋的核对流程及模式,并对硬件串联不佳问题和系统假阳性报错占比过高问题进行优化。随机抽取10个病区的单剂量配方药袋,比较人工核对与优化前后自动核对模式下的工作效率和出门差错率,以及优化前后自动核对模式下的假阳性报错情况。结果建立口服药品单剂量配方药袋自动核对模式后,除心血管内科和肾脏内科外的其余8个病区的药袋平均核对用时均显著短于人工核对模式(P<0.05)。自动核对模式进一步优化后,所有病区的药袋平均核对用时均显著短于人工核对模式(P<0.05);与优化前的自动核对模式比较,每袋的平均核对用时缩短了0.43 s,有半数病区的药袋平均核对用时均显著缩短(P<0.05);同时,假阳性报错占比从优化前的96.83%下降到优化后92.76%(P<0.05),出门差错率从人工核对模式下的0.039‰下降到优化前的0.019‰、优化后的0.015‰(P<0.05)。结论基于ECRSI法构建的口服单剂量配方制药品自动核对模式可有效降低药袋的平均核对用时,减少出门差错,提高药师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单剂量配方制;ECRSI法;自动核对模式;人工核对模式;口服药品   
      20
      |
      8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93933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24

      综述

    • 刘瑛琪,李静如,孟繁,邢昊楠,郑爱萍
      2023, 34(16): 2022-2027.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6.20
      摘要:酵母微囊是一种表面粗糙多孔、核心中空的天然药物递送载体,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高靶向性、高稳定性,在口服药物递送系统中具有极佳的应用前景。酵母细胞经过酸碱和有机溶剂处理、洗涤后可获得疏松多孔的酵母微囊,后者可借助静电相互作用、被动扩散、疏水作用等方式包载药物。酵母微囊表面主要由β-葡聚糖组成,可在胃肠环境中保持稳定,可被免疫细胞表面相关受体识别,从而激活免疫反应,并可在被摄取后随淋巴细胞的运动将所载药物运送至病变部位。酵母微囊安全性高,非常适合递送疫苗、抗炎药物及抗肿瘤药物,其不仅可实现上述药物的口服递送,而且能增强药物效果,提高药物的靶向性。今后可开展更多全身转运机制的相关研究或开发更加高效的联合给药系统,以充分发挥酵母微囊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酵母微囊;β-葡聚糖;药物递送载体;口服药物   
      21
      |
      7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93950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24
    • 梁美婧,宁洪鑫,王闯闯,李梦艺,侯文彬,李祎亮,王阳
      2023, 34(16): 2028-2033.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6.21
      摘要:刺激响应型经皮给药系统可实现药物的特异性释放,提高药物的利用率。按照刺激方式的不同可将该类制剂分为内源性刺激响应型、外源性刺激响应型和联合刺激响应型经皮给药系统。其中,内源性刺激响应型经皮给药系统可通过载体材料对病变部位温度、pH等改变作出特异性响应,从而将药物递送至靶部位;外源性刺激响应型经皮给药系统可利用光、热、磁、电等外部刺激使载体材料发生相变,进而实现药物的递送;联合刺激响应型经皮给药系统则是结合2种或2种以上的刺激响应型经皮给药系统,如温度-pH双响应型给药系统等。目前,刺激响应型经皮给药系统的相关研究多处于实验阶段,未来还需更深层次的稳定性、毒性及皮肤刺激性评估,为临床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刺激响应;经皮给药系统;内源性刺激;外源性刺激;研究进展   
      18
      |
      3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93958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24
    • 刘剑波,毕小玲,王世华,张磊
      2023, 34(16): 2034-2038.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6.22
      摘要:桑根酮C是一种从中药桑白皮中提取分离出来的黄酮类化合物。本文就桑根酮C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发现该成分可通过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1、核因子κB来改善肺纤维化;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来发挥抗肿瘤作用;可通过调控钙调磷酸酶/活化T细胞核因子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等多条信号通路,增强自噬,减轻炎症反应和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来发挥心脏保护、肝保护和神经保护作用;可通过抑制破骨细胞吸收并促进成骨细胞形成来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对多种酶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通过调控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来发挥抗炎作用;可通过清除自由基来发挥抗氧化作用。但有关桑根酮C的药理作用研究多集中在细胞和动物水平上,且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今后仍需要开展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进行探索和验证。  
      关键词:桑根酮C;药理作用;肺保护作用;抗肿瘤作用;心脏保护作用   
      18
      |
      2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93958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24
    • 章欢琪,林旭,沈姝颖,李杨玲
      2023, 34(16): 2039-2043.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6.23
      摘要:小细胞肺癌(SCLC)约占肺癌的15%,恶性程度高,异质性和侵袭性均较强。依托泊苷联合铂类是广泛期SCLC标准一线治疗的基础,但存在易耐药、易复发的问题。近年来,新型免疫药物和新型细胞毒性药物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SCLC患者的生存率,为复发/难治型SCLC患者带来了治疗希望。本文通过综述SCLC临床用药方案的现状和潜在靶点药物治疗方案的新进展发现,目前SCLC一、二、三线方案包括依托泊苷+卡铂、阿替利珠单抗+依托泊苷+铂类药物、阿得贝利单抗、拓扑替康、多西他赛等,作用靶点主要集中在拓扑异构酶Ⅱ/Ⅰ、DNA、免疫检查点分子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微管蛋白等;潜在靶点药物治疗方案包括阿立塞替+紫杉醇、洛伐妥珠单抗、APG-1252等,作用靶点主要集中在DNA损伤应答通路和免疫通路,可通过极光激酶A等多种潜在靶点来发挥抗肿瘤作用,实现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治疗目标。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化疗;免疫治疗;作用靶点;潜在靶点药物治疗方案   
      26
      |
      1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93948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24
    • 李萍,刘畅,谷晓策,沈丽霞
      2023, 34(16): 2044-2048.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6.24
      摘要:β受体阻滞剂是常用的抗高血压药之一,该类药物对β受体的选择性存在明显差异。奈必洛尔为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作用机制独特。本文通过对奈必洛尔近年在降压方面的临床应用进行归纳总结发现,与其他β受体阻滞剂相比,奈必洛尔具有一定的临床治疗优势,除降压效果明显外,还对患者性功能、心率影响较小,且不影响血糖、血脂代谢等,因此该药更适用于一些特殊群体患者,包括性活跃的男性高血压患者及合并有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  
      关键词:奈必洛尔;β受体阻滞剂;抗高血压;临床优势   
      24
      |
      15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93916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2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