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23 34 18

      药事管理

    • 王欢,霍亚彤,庄倩
      2023, 34(18): 2177-2181.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8.01
      摘要:目的为基本药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统计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分别从现阶段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简称“集采”)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的直接关联和对后者的间接影响两个方面分析两种制度协同的必要性,并从提高制度协同性的角度提出基本药物制度新时期发展的相关建议。结果与结论集采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在政策目标和目录遴选方面存在直接关联,尤其是中选基本药物品种在双重政策的实施下实现了价格下降和供应保障。但集采政策也在药品生产、基本药物目录与中选品种的重合度以及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方面间接“挤兑”了医疗机构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空间。建议今后在基本药物目录遴选中可优先考虑集采中选品种,并提高双政策联动下的药品供应保障能力,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各主体配备使用基本药物的激励考核,以促进基本药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基本药物制度;集中带量采购;制度协同;一致性评价   
      91
      |
      38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23403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22

      药学研究

    • 郑晖晖,周龙玥,赵博欣,王春霞
      2023, 34(18): 2182-2186.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8.02
      摘要:目的探讨抑乳调经颗粒对奥氮平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分别按单剂量给药和多剂量给药,将SD大鼠随机分4组,每组6只。A、B组大鼠分别单次灌胃奥氮平(5 mg/kg)、奥氮平(5 mg/kg)+抑乳调经颗粒(0.972 g/kg);C、D组大鼠同法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14 d。分别在给药前及末次给药后5、15、30 min和1、2、3、6、8、12、24 h于大鼠眼眶静脉丛采血,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技术测定大鼠的血药浓度,采用DAS 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与A组比较,B组大鼠24 h内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24 h)、AUC0-∞、峰浓度(cmax)均显著降低(P<0.05),24 h内的平均滞留时间(MRT0-24 h)、MRT0-∞、表观清除率(CLz/F)均显著延长(P<0.05);C组与D组大鼠的药动学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次联用抑乳调经颗粒会抑制奥氮平在大鼠体内的吸收,长期联用抑乳调经颗粒对奥氮平的药动学过程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抑乳调经颗粒;奥氮平;药动学;大鼠   
      57
      |
      7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23402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22
    • 孙祥瑞,崔晨玲,王畏,汪庆飞
      2023, 34(18): 2187-2191.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8.03
      摘要: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对人胃癌AGS细胞增殖、自噬和糖代谢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通过预实验考察低、中、高浓度(12.5、25、50 μmol/L)阿托伐他汀对AGS细胞活力的影响,筛选作用浓度。正式实验分为对照组(不做干预)、阿托伐他汀组(25 μmol/L)、阳性对照组(50 mg/L 5-氟尿嘧啶)、抑制剂组[25 μmol/L阿托伐他汀+10 μmol/L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和激活剂组(25 μmol/L阿托伐他汀+10 μmol/L 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剂SC79),干预24 h,检测细胞糖代谢情况(葡萄糖和乳酸含量)和细胞增殖率,以及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轻链3(LC3)Ⅰ、LC3Ⅱ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中、高浓度阿托伐他汀均能显著抑制AGS细胞活力(P<0.05),正式实验选择25 μmol/L阿托伐他汀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组细胞中葡萄糖和乳酸含量、细胞增殖率以及p-PI3K/PI3K、p-Akt/Akt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LC3Ⅰ、LC3Ⅱ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阿托伐他汀组相比,抑制剂能显著加强上述指标变化(P<0.05),激活剂能显著逆转上述指标变化(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抑制人胃癌AGS细胞的糖代谢和增殖,促进细胞自噬,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人胃癌AGS细胞;自噬;增殖;糖代谢   
      47
      |
      5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23420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22
    • 张馨月,于倩,李胜楠,杨亦柳,李文杰,陈越,严铭铭
      2023, 34(18): 2192-2197.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8.04
      摘要:目的探究加味三黄膏对大鼠肛门溃疡和肿胀的改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冰醋酸建立大鼠肛门溃疡模型,考察加味三黄膏低、中、高剂量组(185、370、740 mg/kg)和西药阳性对照组(复方角菜酸酯乳膏,1 g/kg)、中药阳性对照组(马应龙麝香痔疮膏,1 g/kg)对模型大鼠体重、肛门溃疡面积和肛门溃疡等级的影响。利用巴豆油建立大鼠直肠肿胀模型,考察加味三黄膏低、中、高剂量组(185、370、740 mg/kg)和西药阳性对照组(复方角菜酸酯乳膏,1 g/kg)、中药阳性对照组(马应龙麝香痔疮膏,1 g/kg)对模型大鼠直肠肛门肿胀率、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直肠组织病理形态、直肠组织中瞬时受体电位通道V1(TRPV1)和P物质表达以及直肠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结果加味三黄膏各剂量均可不同程度升高肛门溃疡模型大鼠体重增加量,减少肛门溃疡面积,降低肛门溃疡等级;其能改善直肠肿胀模型大鼠的直肠组织损伤,降低直肠肛门肿胀率和血清中炎症因子含量、直肠组织中TRPV1和P物质表达以及直肠血管通透性(P<0.05或P<0.01),其效果优于西药阳性对照、中药阳性对照。结论加味三黄膏可通过降低炎症因子释放、抑制TRPV1及P物质表达来改善大鼠肛门溃疡和肿胀。  
      关键词:加味三黄膏;痔疮;肿胀;TRPV1;P物质   
      18
      |
      3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23393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22
    • 王晓丽,朱平,周燕妮,鲍蕾蕾
      2023, 34(18): 2198-2203.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8.05
      摘要:目的建立分别鉴别肝泰舒胶囊的化学成分以及甘草酸等6种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飞行时间质谱技术鉴别肝泰舒胶囊中的化学成分;采用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技术测定甘草酸等6种指标成分的含量。结果肝泰舒胶囊中共鉴别出41种化学成分。甘草酸、芒果苷、木犀草苷、木香烃内酯、齐墩果酸和小檗碱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均为200~10 000 ng/mL(r均大于0.999);定量限分别为200、20、10、1、10、0.5 ng/mL,检测限分别为100、10、5、0.5、5、0.25 ng/mL;精密度、稳定性(24 h)、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5.0%(n=6或n=3);加样回收率为99.05%~101.08%(RSD均小于2.0%,n=6);含量分别为2.42~2.66、0.85~1.16、0.35~0.46、6.18~6.46、0.99~1.29、5.22~5.56 mg/g。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快速、简便,可用于肝泰舒胶囊化学成分的鉴别和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  
      关键词:肝泰舒胶囊;成分鉴别;含量测定;高效液相-飞行时间质谱技术;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技术   
      24
      |
      4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23350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22
    • 胡克荣,陈瑞,班玉娟,黄静
      2023, 34(18): 2204-2207.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8.06
      摘要:目的考察斑蝥酸钠对卡培他滨在大鼠体内药动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2个对照组和2个实验组,每组6只。2个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个实验组腹腔注射斑蝥酸钠注射液0.5 mL/kg,连续给药7 d;第8天给药后,对照1组和实验1组大鼠灌胃卡培他滨5 mg/kg,对照2组和实验2组大鼠静脉注射卡培他滨5 mg/kg。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血样经乙酸乙酯萃取后,以甲苯磺丁脲为内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卡培他滨的浓度,采用DAS 2.0软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与对照1组比较,实验1组无穷大时间内的平均滞留时间(MRT0-∞)、峰浓度(cmax)、30 h内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30 h)、AUC0-∞和生物利用度(F)均显著升高,表观清除率(CLz/F)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2组比较,实验2组的半衰期(t1/2)、MRT0-30 h、MRT0-∞、AUC0-30 h、AUC0-∞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斑蝥酸钠能增加卡培他滨在大鼠体内的血浆暴露量,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延长平均滞留时间,降低清除率。  
      关键词:斑蝥酸钠;卡培他滨;药物相互作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11
      |
      4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23397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22
    • 刘延忠,贾新梅,郭洪章,王雪莲,刘东升
      2023, 34(18): 2208-2212.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8.07
      摘要:目的探讨肉苁蓉多糖(简称CDPS)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大鼠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20只)和造模组。造模组大鼠灌胃0~4 ℃生理盐水2 mL(每天1次,连续14 d)诱导IBS-C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枸橼酸莫沙必利,1.35 mg/kg)和CDPS低、高剂量组(50、100 mg/kg),每组20只。各药物组大鼠灌胃相应药液,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体积水,每次1次,持续28 d。检测各组大鼠的粪便含水量、血清5-羟色胺(5-HT)含量、炭末推进率,观察其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并检测结肠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NGF)、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A(TrkA)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粪便含水量和炭末推进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肠组织黏膜肌层断裂,炎症细胞浸润和细胞水肿明显,血清5-HT含量和结肠组织中NGF、TrkA 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大鼠的粪便含水量和炭末推进率均显著升高(P<0.05),结肠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血清5-HT含量和结肠组织中NGF、TrkA 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阳性对照组和CDPS高剂量组的上述指标普遍接近于对照组(P>0.05)。结论CDPS可缓解IBS-C大鼠的症状,该作用可能与NGF/TrkA信号通路被抑制有关。  
      关键词:肉苁蓉多糖;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神经生长因子/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A信号通路;结肠组织   
      44
      |
      5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23368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22
    • 朱文婷,陆美霞,黄瑶洁,刘志伟,丁燕,施林峰,叶喜德
      2023, 34(18): 2213-2218.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8.08
      摘要:目的优选蜜糠炒苍术的炮制工艺,并对其炮制前后的抗胃溃疡作用进行比较。方法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结合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模型,以苍术酮、β-桉叶醇、白术内酯Ⅲ、苍术素含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以辅料与药材比例、炒制温度、炒制时间为考察因素,优选蜜糠炒苍术的炮制工艺并验证。以无水乙醇灌胃建立胃溃疡小鼠模型,以复方氢氧化铝片为阳性对照,以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溃疡指数和胃溃疡抑制率为评价指标,比较生苍术和蜜糠炒苍术的抗胃溃疡作用。结果蜜糠炒苍术的最优炮制工艺为辅料与药材比例3∶10(g/g)、炮制温度140 ℃、炒制时间4 min。3次验证实验结果显示,最优工艺炮制所得蜜糠炒苍术中苍术酮等4种成分的含量较为稳定(RSD为3.47%~5.80%,n=3),综合评分为95.53%~95.89%(RSD=0.21%,n=3)。生苍术和蜜糠炒苍术均可不同程度地升高胃溃疡模型小鼠血清IL-2含量,降低其血清IL-6、TNF-α含量,蜜糠炒苍术可显著降低其溃疡指数(P<0.05或P<0.01);蜜糠炒苍术对上述指标的改善作用普遍优于同剂量生苍术(P<0.05或P<0.01);低、中、高剂量生苍术和蜜糠炒苍术对小鼠胃溃疡的抑制率分别为9.18%、19.30%、30.70%和50.32%、61.39%、53.16%。结论优选出的蜜糠炒苍术炮制工艺稳定、可行,且苍术经蜜糠炒制后抗胃溃疡的作用有所增强。  
      关键词:苍术;蜜糠;炮制工艺;正交实验设计法;熵权法;TOPSIS模型;胃溃疡;药效学   
      14
      |
      3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23373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22
    • 张艺,郭芬
      2023, 34(18): 2219-2225.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8.09
      摘要: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TPL)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吉非替尼对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的协同效应及潜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NSCLC细胞系H1975(EGFR T790M/L858R突变的耐药细胞系)和H1299(EGFR野生型的非耐药细胞系),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并通过联合用药指数(CI)评价TPL和吉非替尼的联用效应。将H1975细胞分为空白组,低、高浓度TPL组(5、15 nmol/L),吉非替尼组(2 μmol/L),低浓度TPL+吉非替尼组、高浓度TPL+吉非替尼组(5 nmol/L TPL+2 μmol/L吉非替尼、15 nmol/L TPL+2 μmol/L吉非替尼),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凋亡及周期分布情况;利用分子对接技术预测TPL与EGFR的结合能力,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通路及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α(MAP1LC3A)、MAP1LC3B]的表达情况。结果TPL对H1975和H1299细胞的增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有浓度、时间依赖趋势;5或15 nmol/L TPL联合吉非替尼作用48 h对H1975细胞的增殖均有协同抑制效应(CI<1),而对H1299细胞则无协同作用(CI>1)。与空白组比较,各药物组的细胞凋亡率和G0/G1期细胞的比例均显著升高,S期、G2/M期(个别TPL组除外)细胞的比例均显著降低,且联用组效果更优(P<0.05)。分子对接结果显示,TPL的羟基可与EGFR T790M/L858R突变编码产物的Thr854残基形成氢键。与空白组比较,各药物组细胞中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下调,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上调,且联用组效果更优(P<0.05)。结论TPL联合吉非替尼可协同抑制EGFR突变NSCLC细胞的增殖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PI3K/Akt/mTOR通路和诱导细胞自噬有关。  
      关键词:雷公藤甲素;吉非替尼;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非小细胞肺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自噬;耐药   
      15
      |
      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23371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22
    • 李奕捷,王婧雯
      2023, 34(18): 2226-2232.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8.10
      摘要:目的设计二茂铁(Fc)偶联阳离子多肽(以下简称“多肽”)的2种同分异构多肽[Fc-K(C8)FFHK、C8-K(Fc)FFHK]以及对照多肽[C8-K(C8)FFHK],探究Fc位置异构对多肽自组装行为及其抗菌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标准固相合成法合成位置异构的多肽,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纯化;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紫外吸收光谱,Zeta电位分析仪测定Zeta电位以分析多肽的稳定性;采用圆二色光谱(C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硫代黄素T(ThT)荧光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进行二级结构表征;通过体外活性氧(ROS)生成效率实验、生长曲线法测定实验、平板法实验、细胞毒性实验和溶血性实验评价2种同分异构多肽在抗菌活性和生物相容性上的差异。结果合成了3种纯度均高于95%的多肽。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室温下放置24、96 h时,Fc-K(C8)FFHK、C8-K(Fc)FFHK的紫外吸收图谱几乎没有改变,二者的Zeta电位分别减少了0.3、0.5 mV。二级结构表征结果显示,Fc-K(C8)FFHK、C8-K(Fc)FFHK分别自组装成扭曲纳米带和短纳米纤维结构,C8-K(C8)FFHK自组装成圆柱状纳米纤维结构;光学图谱结果显示,3种多肽的β-折叠、α-螺旋等结构含量具有一定差异。体外ROS生成实验结果显示,Fc-K(C8)FFHK在pH 6.0时的ROS生成效率高于C8-K(Fc)FFHK。体外抗菌活性结果显示,对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2种同分异构多肽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均为50 μg/mL,远低于对照多肽的MIC值(400 μg/mL);对于大肠杆菌,Fc-K(C8)FFHK的抗菌活性优于C8-K(Fc)FFHK。细胞毒性实验和溶血性实验均结果显示,2种同分异构多肽均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结论通过偶联Fc,能够提高多肽的抗菌活性;调节Fc在多肽序列中的位置,可调控多肽的自组装行为和抗菌效果。  
      关键词:抗菌肽;自组装;同分异构;芬顿反应   
      9
      |
      2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23418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22

      药物与临床

    • 陈相龙,赵杨,黄琼叶,徐铭卿,李悦,陆超,孙鲁宁,王永庆
      2023, 34(18): 2233-2237.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8.11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尿液中咖啡因及3种代谢产物茶碱、副黄嘌呤和可可碱浓度的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方法以咖啡因-13C3-d3为内标,尿液样本经乙腈沉淀蛋白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技术测定咖啡因及3种代谢产物的浓度。以Waters ACQUITY UPLC® BEH HILIC为色谱柱,60 mmol/L乙酸铵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柱温为38 ℃,进样量为2 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以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正离子扫描,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对分别为m/z 195.1→110.0(咖啡因)、m/z 181.1→124.0(茶碱)、m/z 181.1→124.0(副黄嘌呤)、m/z 181.1→138.0(可可碱)、m/z 198.1→140.1(内标)。采用上述方法测定19例早产儿呼吸暂停(AOP)患儿尿液中咖啡因及3种代谢产物的浓度。结果咖啡因、茶碱、副黄嘌呤、可可碱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00~200、0.050~50.0、0.050~50.0、0.100~100 μg/mL(r均大于0.990),定量下限分别为0.200、0.050、0.050、0.100 μg/mL;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均不高于10.37%,基质因子为85.68%~109.90%,提取回收率为93.53%~109.40%(RSD均小于15%),稳定性试验的RSD均小于15%。19例AOP患儿尿液中咖啡因及3种代谢产物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7.346±7.951)、(0.351±0.223)、(0.428±0.395)、(0.472±0.374)μg/mL。结论所建HPLC-MS/MS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可用于AOP患儿尿液中咖啡因及3种代谢产物浓度的测定。  
      关键词:咖啡因;代谢产物;早产儿呼吸暂停;尿药浓度;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11
      |
      6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23350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22
    • 陈诚,王彦,邓莉,杜倩,刘松青,奚鑫
      2023, 34(18): 2238-2242.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8.12
      摘要:目的评价肾上腺素在药物过敏性休克救治中使用的合理性,为进一步规范过敏性休克的救治提供参考。方法依据重庆市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提供的2015-2022年药物过敏性休克严重ADR报告的相关数据,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救治药物选择及肾上腺素使用情况,探讨不同肾上腺素救治方案下过敏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转归情况。结果共纳入1 415份药物过敏性休克严重ADR报告,所涉患者男女比例为1.04∶1;引发过敏性休克的药物主要为抗感染药(47.92%)、中药注射剂(9.12%);43.96%患者的ADR发生于用药后10 min内;97.24%的患者治愈或好转,2.76%的患者死亡或未好转。1 415例患者中,使用肾上腺素救治的占63.39%,首选肾上腺素救治的占53.14%;肌内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分别占33.78%、30.32%、25.75%和1.23%;肾上腺素的初始剂量范围为0.01~10 mg,单次剂量以1 mg居多(44.70%);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和静脉注射单次剂量过量的分别有148例(51.03%)、136例(53.13%)和193例(91.47%),静脉注射给药更有可能出现单次剂量过量(P<0.05)。初始救治使用肾上腺素者的好转/痊愈率显著高于非肾上腺素使用者(98.14% vs. 96.23%,P=0.029),首选肾上腺素者的好转/痊愈率显著高于非首选肾上腺素者(98.14% vs. 95.17%,P=0.031),肌内注射者的好转/痊愈率显著高于非肌内注射者(99.01% vs. 96.69%,P=0.038)。结论在药物过敏性休克的救治中,存在救治药物选择不适宜和肾上腺素使用不足、给药延迟、给药途径不适宜及单次剂量过高等不合理现象。  
      关键词:肾上腺素;药物过敏性休克;用药分析;不良反应   
      22
      |
      6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23350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22
    • 朱宝强,张明名,杨诗语,胡佳强,李文渊,龙恩武
      2023, 34(18): 2243-2249.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8.13
      摘要: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治疗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建库起至2022年12月31日治疗NAFLD的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 6.1.R6构建可视化图谱,对作者、国家及机构进行合作网络分析,同时进行关键词共现、聚类和突现分析,分析其研究现状和热点。结果共纳入文献3 882篇,发文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发文量排名前3位的国家为中国、美国和日本。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美国的Sanyal(37篇),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75篇)。国外联系紧密的研究团队以大型随机对照试验(RCT)为主,对包括药物、生活方式等多种干预措施治疗NAFL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估;而国内研究以有效药用成分治疗NAFLD的基础研究为主,且以中医药为特色,相关的高质量大型RCT较少。关键词分析结果显示,各国研究以调控肝脏氧化应激和炎症、改善全身糖脂代谢平衡为主,除降糖药物外,作用于多种综合调控体内代谢稳态靶点的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具有巨大的治疗潜力。结论NAFLD治疗研究热度持续增长,并以调控全身代谢稳态靶点和相关药物为研究导向。作为研究主力,我国应加强与国际的交流,把握基础研究的趋势,重视临床研究的开展,不断挖掘传统中药的治疗潜力。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治疗;CiteSpace;Web of Science;可视化分析   
      43
      |
      1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23423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22
    • 李乔希,管宴萍,夏晨,吴莉莉,王妍
      2023, 34(18): 2250-2255.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8.14
      摘要:目的建立阿米卡星在老年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生理药动学(PBPK)模型。方法使用PK-SIM®软件进行模型的构建、拟合和模拟。通过查询文献资料,收集阿米卡星的理化性质和体内药动学特性参数,结合软件内置人体模型建立成人PBPK模型并外推至老年PBPK模型。使用临床药动学研究数据对模型进行拟合优化和验证,以拟合优度、相对残差和平均折叠误差为指标评价模型预测性能。使用最终模型模拟老年肾功能不全患者给药后的体内暴露情况,对临床常用给药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并给出推荐的给药方案。结果建立的阿米卡星PBPK模型在成人和老年患者中均有较好的预测性能,相对残差绝对值均数为25%;各模拟场合下,峰浓度(cmax)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的平均折叠误差均在>0.5~<2范围内。模拟结果显示,与健康成人相比,相同给药方案下老年肾功能不全患者的cmax差异较小,因蓄积引起的谷浓度显著升高。与减少剂量相比,延长阿米卡星给药间隔更有助于保证疗效,减少肾毒性的发生。结论成功建立了阿米卡星在老年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PBPK模型,且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  
      关键词:阿米卡星;药动学;生理药动学模型;老年人;肾功能不全   
      19
      |
      4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23421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22

      循证药学

    • 易小琦,邓红彬,李龙浩,张渝聆,李文聪
      2023, 34(18): 2256-2262.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8.15
      摘要:目的评价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用于膀胱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Meeting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网及万方数据等,收集PD-1/PD-L1抑制剂用于膀胱癌新辅助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非RCT、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起至2023年1月31日。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单组率Meta分析,采用Stata12软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共纳入25项研究,共计94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病理完全缓解(pCR)率为32%[OR=0.32,95%CI(0.22,0.45),P=0.006],降期率为52%[OR=0.52,95%CI(0.45,0.60),P=0.55],3级及以上免疫相关不良反应(Grade≥3 irAEs)发生率为16%[OR=0.16,95%CI(0.11,0.22),P<0.000 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pCR率和Grade≥3 irAEs 发生率在单用PD-1/PD-L1抑制剂患者中分别为25%、9%,在联合免疫治疗患者中分别为29%、28%,在PD-1/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患者中分别为43%、12%;PD-L1阳性患者的pCR率为44%,PD-L1阴性患者为25%。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所得结果稳健。发表偏倚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存在发表偏倚可能性较小。结论PD-1/PD-L1抑制剂用于膀胱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  
      关键词:膀胱癌;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新辅助治疗;单组率Meta分析;疗效;安全性   
      18
      |
      2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23368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22
    • 冷玉静,方胡凤,杨浩,苏丹
      2023, 34(18): 2263-2268.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8.16
      摘要:目的对利那洛肽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进行综合评价,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快速卫生技术评估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以及卫生技术评估相关网站,收集利那洛肽治疗IBS-C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HTA报告及药物经济学研究。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描述性分析对研究结果进行分类总结。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其中7篇为系统评价/Meta分析、4篇为药物经济学研究。有效性方面,与安慰剂比较,利那洛肽可使IBS-C患者更快达到美国FDA推荐的联合终点和欧洲药品管理局建议的终点,显著改善患者完全自发排便应答、腹痛和便秘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缓解患者整体症状;与鲁比前列酮、普卡那肽和替纳帕诺进行的间接证据比较结果显示,利那洛肽在FDA推荐的联合终点、完全自发排便应答、腹痛缓解率以及整体症状缓解率等方面的疗效更优。安全性方面,利那洛肽的总体不良反应、腹泻和胀气发生率均高于安慰剂,但患者均可耐受。经济性方面,与传统治疗药物相比,利那洛肽具有经济学优势。结论利那洛肽治疗IBS-C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均有一定优势,是治疗IBS-C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利那洛肽;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快速卫生技术评估;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   
      16
      |
      5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23418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22

      药师与药学服务

    • 黎林丽,张培莲,张佳丽
      2023, 34(18): 2269-2273.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8.17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为此类患者的药物治疗和监护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PCI术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结合国内外文献,协助医师共同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建议给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抗感染,根据肾功能调整药物剂量,并及时进行降阶梯治疗;选用左乙拉西坦片预防癫痫;对可能由阿托伐他汀钙片引起的横纹肌溶解进行鉴别诊断及对症处理;同时进行全程的药学监护。结果医师采纳了临床药师的建议。该患者的急性心力衰竭症状得到控制,肺部感染情况好转,不良反应症状缓解,顺利转出重症监护病房。结论对于重症患者,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抗感染治疗时,临床药师应根据患者肾功能调整剂量并警惕其可能的神经毒性;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应综合分析患者是否存在发生横纹肌溶解的风险;对已发生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对症处理,以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临床药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急性心力衰竭;药学监护   
      40
      |
      26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23375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22
    • 黄永佳,江德全,丁玲,刘洁,贺小艳,李小亚,黄婉婷,李金豆
      2023, 34(18): 2274-2277.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8.18
      摘要:目的为复杂性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复杂性VTE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抗凝药物治疗管理,通过患者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评估其属于血栓形成高危和出血高危患者;结合该患者血栓复杂程度和肾功能不全,建议其在血栓急性期(发病5~21 d)选用依诺肝素钠,随后桥接华法林口服抗凝治疗;针对该患者抗凝不达标(国际标准化比值目标范围为2~3),建议增加华法林剂量并行华法林药物基因检测,根据基因分型调整华法林剂量;同时制定抗凝监护计划,确保抗凝治疗的安全性。结果医师采纳了临床药师的建议。患者住院抗凝治疗期间未发生出血或血栓栓塞加重等不良事件,抗凝达标,准予带药出院。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参与复杂性VTE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抗凝药物治疗管理,协助医师制定个体化抗凝方案,促进了患者抗凝治疗达标,确保了其用药安全、有效。  
      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症;肾功能不全;抗凝治疗;基因分型;药学监护   
      26
      |
      1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23350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22
    • 董雅芬,邱彦,金辉,刘艳平,王建
      2023, 34(18): 2278-2282.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8.19
      摘要:目的分析胰岛素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政策在我院的实施情况及对临床使用胰岛素类药品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集采前(2021年7月4日-2022年1月3日)与集采后(2022年7月4日-2023年1月3日)胰岛素类药品的厂家、规格、使用量、销售金额及协议采购量等信息,采用限定日剂量(DDD)法计算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集采完成进度及实际节省费用。结果集采后,我院胰岛素类药品由集采前的20个增加至29个,除我院原胰岛素目录中的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未被集采外,其余已有品种均被集采。集采前后均以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的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使用量最大且DDDs排名第一;甘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通化东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因使用量显著增加而致销售金额增长;我院原胰岛素目录中,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的德谷胰岛素注射液等集采完成进度较高,但新进品种的集采完成进度较低。集采后,我院实际节省费用共计1 388 582.66元。结论集采后,我院胰岛素类药品的选择和使用较合理,节省了患者胰岛素类药品的治疗费用,减轻了患者和社会的经济压力。  
      关键词:胰岛素;集中带量采购;用药频度;日均费用;实际节省费用   
      31
      |
      18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23350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22
    • 周志伟,郁文刘,赵雯雯,浦尤彬,陈蓉
      2023, 34(18): 2283-2286.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8.20
      摘要:目的构建门诊药房“库发一体”药品效期智慧化管理体系,并评价该体系在门诊药房药品效期管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采用信息化手段将门诊药房一级库、智能二级库和快速发药机中的药品信息进行连接,构建“库发一体”药品效期智慧化管理体系;评价该体系构建前后1年在我院门诊药房药品效期管理中的实施效果。结果我院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了药品在门诊药房流通全流程中批号和效期信息的智慧化闭环管理,且便于追踪和溯源药品信息。构建门诊药房药品效期智慧化管理体系后,我院门诊药房每个月效期管理工作花费的时间由103 人·h减少至8人·h,平均每个月的近效期药品品种数由(30.67±1.10)种降低至(17.67±1.17)种(P<0.05)。结论基于“库发一体”工作模式的门诊药房药品效期智慧化管理体系使得门诊药房的药品效期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高效。  
      关键词:库发一体;门诊药房;智能二级库;快速发药机;效期管理   
      39
      |
      13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23402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22

      综述

    • 王梦莹,张欣禹,杜盼,陈丽艳
      2023, 34(18): 2287-2292.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8.21
      摘要:2-氰基-3,12-二氧代齐墩果烷-1,9(11)-二烯-28-羧酸(CDDO)是以天然三萜类化合物齐墩果酸为先导物或前体,将分子中3个可修饰的官能团经过一系列化学结构改造合成的一种化合物;为了提高其抗肿瘤活性,又进一步合成了CDDO衍生物。本文归纳总结了近年来CDDO及其衍生物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成果,发现CDDO及其衍生物具有广泛的抗肿瘤作用,能够在微摩尔甚至纳摩尔等较低浓度下对乳腺癌、胰腺癌、肺癌和卵巢癌等表现出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其中CDDO甲酯化合物(CDDO-Me)和CDDO咪唑啉酮化合物(CDDO-Im)作用效果最为明显;CDDO及其衍生物主要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调控代谢重编程及免疫微环境等发挥抗肿瘤活性,其涉及通路主要包括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JAK)/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信号通路、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又称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和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等。  
      关键词:2-氰基-3,12-二氧代齐墩果烷-1,9(11)-二烯-28-羧酸;衍生物;抗肿瘤活性;作用机制   
      24
      |
      3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23385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22
    • 蒙建华,刘锐,潘玲,罗珍贞,宋伟贤,陆珏
      2023, 34(18): 2293-2298.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8.22
      摘要:肺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不可逆的间质性肺疾病,目前尚无治疗肺纤维化的特效药。许多中药单体表现出对肺纤维化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其中以黄酮类化合物为主要代表。黄芪总黄酮、灯盏花乙素等可通过干预转化生长因子-β/果蝇MAD蛋白信号通路减轻炎症细胞浸润,减轻肺损伤和细胞外基质(ECM)沉积;镰形棘豆总黄酮、红景天苷可通过介导JAK/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信号通路抑制肺组织炎症反应,阻止上皮间质转化(EMT)进程;槲皮素、银杏叶提取物等可通过抑制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来减少巨噬细胞凋亡,发挥抗肺纤维化作用;漆黄素、原花青素可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促使肌成纤维细胞形态学恢复,减少ECM沉积;柚皮素、木犀草素可通过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信号通路抑制巨噬细胞焦亡和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及肺组织损伤;余甘子醇提物、毛蕊异黄酮可通过激活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抗氧化响应元件信号通路,改善肺组织炎症损伤和纤维化;异甘草素则可通过抑制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阻止上皮细胞表型转化,逆转EMT进展。后续学者可考虑开发适当的药物载体,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深入研究药物的作用靶点和途径,为黄酮类中药单体走向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关键词:肺纤维化;黄酮类;中药单体;作用机制;信号通路   
      14
      |
      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23394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22
    • 陈泽权,肖国伟,敖健,蒋为薇
      2023, 34(18): 2299-2304.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8.23
      摘要: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是一类对阿片受体兼有激动和拮抗作用的药物。已经上市的这类药物主要包括喷他佐辛、布托啡诺、纳布啡、丁丙诺啡和地佐辛等。与吗啡、芬太尼等单纯阿片受体激动剂相比,该类药物具有镇痛效果较强,成瘾性较弱,咳嗽、瘙痒以及呼吸抑制等副作用少的优点。由于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在不同内源性阿片受体(μ、κ、δ等)间具有不同的倾向性作用,基于不同受体亚型,可在情绪影响、药物依赖方面表现出不同甚至相反的作用,因此合理地使用这类药物可以有效地减少阿片类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以及药物滥用的发生。随着学界对内源性阿片各受体亚型及相关药物研究的深入,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在改善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和提高患者药物依从性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和前景。  
      关键词: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内源性阿片受体;镇痛;不良反应   
      28
      |
      5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23382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2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