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23 34 3

      药事管理

    • 李欣亚,吴晶晶,纪立伟,张青霞,杨莉,李慧,刘爽,李婷,赵荣生,易湛苗
      2023, 34(3): 257-262.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3.01
      摘要:目的基于循证药学方法制定老年患者个体化用药目录,以助力临床合理用药决策。方法首先,充分利用循证药学信息,筛选出有风险基因信息的药物;其次,统计药物在不同数据来源的收录情况,选取3个及以上数据来源收录的药物,结合项目组专家委员会讨论确定的药物,纳入目录;再次,选取2个数据来源收录的药物,设计问卷对药物相关基因检测的必要性展开调查,根据专家问卷调查的评分结果,按得分高低纳入药物。数据来源包括真实世界数据(医院高频用药清单、老年患者门诊和住院医保高频用药清单、用药差错高频药物清单等)和循证药学证据(临床药物基因组学实施联盟、荷兰药物遗传学工作组、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等)。结果本研究首先获得3个数据来源收录并有风险基因信息的药物68种,结合项目组专家委员会讨论确定的23种药物,去重后形成74种药物清单。其次,对于2个数据来源收录并有风险基因信息的37种药物,研究通过专家问卷调查形成26种药物清单,最终形成包含100种药物的老年患者个体化用药目录。目录中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药物43种、心血管系统药物15种、抗肿瘤药12种等。有12种药物被6个及以上数据来源收录,其中消化系统药物最多,均为质子泵抑制剂。结论本研究通过循证药学方法遴选出100种需个体化给药的老年患者常用药物。目录将随着证据的变化更新,可为老年患者合理用药提供指导。  
      关键词:老年患者;个体化;药物基因组学;药物目录;循证药学   
      14
      |
      14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23768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 郑朝臣,路云,常峰,崔翔宇
      2023, 34(3): 263-268.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3.02
      摘要:目的系统梳理地方药品挂网采购的主要做法,为国家和地方完善药品挂网采购政策、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通过检索我国31个省份医疗保障局、药品集中采购平台的官方网站,归纳总结地方药品挂网采购的分类方式和主要目标,并以主要目标为出发点,分析地方药品挂网采购的主要做法,提出相应建议。结果与结论各省份药品挂网采购的分类方式有2种,一种是以挂网或采购方式作为分类依据,另一种是以药品维度作为分类依据。各省份药品挂网采购的主要目标有5个:确保药品价格合理、满足临床用药需求、保障药品供应稳定、配合药品政策落地、规范交易主体行为。为实现这五大目标,各省份均针对性地采取了一些做法,但政策的严格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为进一步完善药品挂网采购政策,健全以市场为主导的挂网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建议构建挂网采购的顶层设计、加强对同类药品比价关系的管理、充分发挥药品集中采购平台的监测功能和建立全国统一的药品集中采购平台。  
      关键词:药品挂网采购;药品价格形成机制;药品集中采购平台   
      12
      |
      6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23787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 孙茜茜,刘春宇,李丝雨,袁曼,郦春锦,李易轩,吴涛,周伟勇,翟华强
      2023, 34(3): 269-274.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3.03
      摘要:为使共享中药房在基层医疗中更高效、规范地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调研法,以“共享中药房”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各级人民政府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新华网等平台检索2022年5月20日前的报道、文献与政策,梳理出“共享中药房”与“智慧中药房”2种“互联网+”中药房的发展模式与历程,并进行相互比较。结合社区医院、社区服务中心(站)实际工作,从基层医疗角度出发得出“共享中药房”发展的必要性与优势(如其可减少药品流通中间环节从而降低成本、规范基层用药流程等),并结合共享中药房在县域医共体推广应用的现状,得出应从完善常态化背景下药品集采工作流程、提高全流程调剂信息系统模块的兼容性与同步性、统一药事服务及人才培养、界定数据查询权限、明确患者隐私界限4个方面进一步建设共享中药房。最后整合信息化技术,总结出共享中药房的定义以及未来建设方向,为共享中药房在基层的下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共享中药房;智慧中药房;基层医疗   
      14
      |
      7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23736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 王舒,董名扬,陈朋军,菅凌燕
      2023, 34(3): 275-279.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3.04
      摘要:我国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工作目前还存在诸如评价内容设计不科学、评价方法和组织流程欠规范、评价结果无法满足决策需求等问题,亟须对药品临床综合评价项目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本文从技术角度出发,从评价内容与设计(给出主题遴选流程和方案设计的质量控制要点)、评价方法(探讨2种常用评价方法——文献证据法和真实世界研究的质量控制要素)、结果应用转化(从评价结果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转化与决策两方面给出质量控制的建议)3个环节探讨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的质量控制方法,拟促进该项工作的质量提升。  
      关键词: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技术方法;质量控制   
      17
      |
      7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23815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 刘玲,胡建新,陶松,罗新新,朱云峰
      2023, 34(3): 280-284.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3.05
      摘要:目的基于文献分析我国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绩效考核现状,为我国PIVAS实施绩效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起至2022年9月,纳入评价我国PIVAS绩效考核现状的文献,对绩效考核措施、绩效考核指标、绩效考核成效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其中前后对照研究8篇,经验分享4篇。10篇文献的绩效考核主体为PIVAS全体员工,2篇为护士。PIVAS绩效考核措施大致相同,主要包括工作量、工作质量(含差错)、临床服务满意度、劳动纪律、科内贡献、个人综合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和指标,但主要核算比例有所不同。绩效考核指标主要包括医嘱审核速率、摆药速率、核对速率、调配速率、成品复核速率等。绩效考核成效主要包括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提升,差错率降低,临床满意度与员工满意度提高。结论通过构建PIVAS绩效考核体系,采取相应绩效管理措施,可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减少差错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促进我国PIVAS规范化管理。  
      关键词: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绩效考核;绩效管理;文献分析   
      15
      |
      13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23758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 杨越,顾伟,侯旭敏
      2023, 34(3): 285-288.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3.06
      摘要:近年来为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展了对药品的精细化管理。本研究基于价值链管理理论对药品整体流程开展精细化管理实践。首先构建药品管理价值链模型,明确药品管理流程及分类。其次,对药品管理现状与需求开展分析,明确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采购、物流、库存、发放及使用等环节的管理需求。再次,基于价值链理论对药品管理的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进行流程重构和优化。成效评价提示,基于价值链理论进行药品精细化管理提升了药品管理工作效率,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价值链;药品管理;精细化管理   
      12
      |
      8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23736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药学研究

    • 杨琳琳,辛洁萍,李千,张海霞,安锦漪,陈思羽,冯春兰,王天舒,徐新房,李向日
      2023, 34(3): 289-293.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3.07
      摘要:目的研究乌梅炭炮制过程中颜色与内在质量的相关性,为乌梅炭炮制终点的确定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色差仪对乌梅炭粉末进行色度值测定,选择水分、水溶性浸出物、枸橼酸和鞣质含量对乌梅炭进行内在质量测定,分析不同炮制时间下乌梅炭色度值、水分、水溶性浸出物、枸橼酸和鞣质含量的动态变化趋势,对颜色和上述指标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内在质量-色度值回归方程。同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层次聚类分析(H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法分析乌梅炭不同炮制时间的差异,以确定其炮制终点。结果随着炮制时间的延长,样品颜色逐渐加深;样品色度值L*与E*先升高后下降,色度值a*与b*下降,最终均趋于稳定;样品中水溶性浸出物、枸橼酸与鞣质含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样品中水分含量随炮制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最后趋于稳定。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水分、水溶性浸出物、枸橼酸、鞣质含量与L*、a*、b*、E*均呈显著正相关(P<0.001)。PCA及HCA结果显示,不同炮制时间的乌梅炭饮片可聚为2类:0~30 min炮制样品与40~60 min炮制样品。PLS-DA发现,水分和水溶性浸出物是乌梅炭炮制过程中的重要质量指标,b*是乌梅炭炮制过程中的重要色度指标。炮制50 min和60 min样品的色度值无明显差别,炮制60 min样品的水分、水溶性浸出物、枸橼酸与鞣质含量小于炮制50 min的样品。结论乌梅炭颜色与内在质量具有一定相关性,乌梅炭的炒制应以40~50 min为宜。  
      关键词:乌梅炭;炒炭;色度值;水分;水溶性浸出物;枸橼酸;鞣质;相关性分析   
      6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23803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 李旭,郝迪,王梓,李楠
      2023, 34(3): 294-297.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3.08
      摘要:目的研究姜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Cur-SLN)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微乳法制备Cur-SLN。将SD大鼠随机分为Cur原料药组和Cur-SLN组,每组45只。两组大鼠均单次静脉注射相应药物(以Cur计,注射剂量均为25 mg/kg),分别于给药0.25、0.5、1、2、4、6、8、12、24 h时,分离大鼠心、肺、肾和肝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Cur在不同组织中的含量,并分析其组织分布情况。结果Cur在心、肺、肾和肝组织中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64 75~129.50、0.064 75~64.75、0.064 75~129.50、0.064 75~129.50 μg/mL(r均大于0.99),定量下限均为0.064 75 μg/mL,检测限均为0.012 95 μg/mL;日内、日间精密度以及准确度、提取回收率均符合生物样品定量分析的要求。与Cur原料药组比较,Cur-SLN组大鼠心、肾、肺(0.25~24 h各时间点)和肝(0.25~1 h、12~24 h各时间点)组织样品中Cur的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而肝(2~8 h各时间点)组织样品中Cur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将Cur制成固体脂质纳米粒后,增加了其在心、肾、肺组织的分布。  
      关键词:姜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组织分布;大鼠;高效液相色谱法   
      7
      |
      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23764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 董晓龙,沈佳捷,朱佳钰,王梦娇,邹立思,潘林梅
      2023, 34(3): 298-302.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3.09
      摘要:目的建立不同产地苦参药材的指纹图谱,筛选差异性成分,并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建立12批苦参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指认共有峰并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SIMCA 14.1和SPSS 23.0软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分析[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并以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1为标准筛选影响苦参药材质量的差异性成分;采用同一HPLC法测定4种差异性成分的含量。结果12批苦参药材的指纹图谱中共有17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6;共指认了6个共有峰,分别为氧化苦参碱(峰1)、氧化槐果碱(峰2)、苦参碱(峰10)、三叶豆紫檀苷(峰14)、苦参酮(峰16)、降苦参酮(峰17)。CA、PCA、OPLS-DA结果显示,12批苦参药材可按不同产地聚为3类:S1~S7(陕西商州区)聚为一类,S8~S10(河南伊川县)聚为一类,S11~S12(内蒙古赤峰市)聚为一类。苦参碱、降苦参酮、苦参酮、氧化槐果碱以及峰11、峰9所代表的化学成分的VIP值均大于1。12批苦参药材中苦参碱、降苦参酮、苦参酮、氧化槐果碱的含量分别为2.65~4.93、1.54~3.44、9.63~12.94、5.08~6.10 mg/g。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苦参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分析筛选出6种差异性成分,可为该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苦参;指纹图谱;含量测定;化学模式识别分析   
      15
      |
      6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23746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 李睿,张莹莹,刘卫红,宋艳秋,李龙星,李海峰
      2023, 34(3): 303-308.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3.10
      摘要:目的为从龙胆属植物中挖掘坚龙胆可替代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3种龙胆属植物(坚龙胆、头花龙胆、微籽龙胆)根及根茎中4种活性成分(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獐牙菜苷和苦龙胆酯苷)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联用(UPLC-ESI-Q-TOF-MS)技术对上述植物根及根茎中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头花龙胆与坚龙胆根及根茎中均含有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獐牙菜苷和苦龙胆酯苷这4种活性成分,其中头花龙胆和坚龙胆根及根茎中龙胆苦苷含量均是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限量标准的4倍以上;而微籽龙胆根及根茎中仅检测到獐牙菜苦苷、獐牙菜苷和苦龙胆酯苷,其中的獐牙菜苷和苦龙胆酯苷含量分别是坚龙胆的34.12、8.81倍。通过UPLC-ESI-Q-TOF-MS技术从3种龙胆属植物根及根茎中共鉴定出33种化合物,主要为环烯醚萜类成分;此外,坚龙胆和头花龙胆中还含有酮类成分,微籽龙胆中还含有黄酮类成分。PCA结果显示,头花龙胆和坚龙胆差异较小,而微籽龙胆与坚龙胆差异较大。结论同一产地头花龙胆与坚龙胆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差异较小,存在可替代性;而微籽龙胆与坚龙胆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差异较大,不能代替坚龙胆入药。  
      关键词:坚龙胆;头花龙胆;微籽龙胆;环烯醚萜类成分;化学成分;含量测定;鉴定   
      7
      |
      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23777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 沈继秀,罗江,刘圆,杨正明,李莹
      2023, 34(3): 309-314.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3.11
      摘要:目的完善并提高彝药菊三七的质量标准,并评价其质量。方法以不同产地的15批菊三七药材为样品,根据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方法测定其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水溶性浸出物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生物碱(以千里光碱计)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其千里光碱和千里光菲灵碱含量。以上述7个指标为评价指标,通过聚类热图分析法、主成分分析(PCA)法及熵权逼近理想排序(TOPSIS)法对药材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5批菊三七的水分含量为8.88%~12.60%,总灰分含量为4.43%~11.02%,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为0.56%~3.45%,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为21.71%~53.91%,总生物碱(以千里光碱计)含量为0.15%~0.39%,千里光碱、千里光菲灵碱的含量分别为0.01%~0.05%、0.01%~0.06%。根据各指标结果,初步拟定菊三七样品中水分不得过13.00%,总灰分不得过11.5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70%,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少于20.70%,总生物碱含量(以千里光碱计)不得少于0.15%,千里光碱、千里光菲灵碱含量均不得少于0.01%。聚类热图分析结果显示,15批样品可分为4类;PCA法和TOPSIS法分析结果显示,品质排名靠前的样品为jsq-2、jsq-5、jsq-6、jsq-10,品质排名靠后的样品为jsq-4、jsq-13、jsq-14。结论本研究建立了菊三七中总生物碱(以千里光碱计)、千里光碱、千里光菲灵碱的定量分析方法,并初步拟定了各指标的限度;在15批样品中,以产自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林杂村、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螺髻山镇马厂坪村等地的样品质量相对较好。  
      关键词:菊三七;质量标准;千里光碱;千里光菲灵碱;总生物碱;多元统计分析   
      6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23807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 邴一凡,张天雷,孙志伟,杨小龙,李苏楠,姜雪,曲中原
      2023, 34(3): 315-320.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3.12
      摘要:目的研究五味子治疗过敏性哮喘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技术分析10批不同产地五味子药材间的共有成分。采用腹腔注射卵白蛋白(OVA)及氢氧化铝刺激结合雾化激发的方法建立过敏性哮喘大鼠模型,以一般行为学观察结果和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和免疫球蛋白E(IgE)含量作为评价不同产地五味子药材治疗过敏性哮喘药效的指标。同时通过灰色关联度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各批药材共有峰峰面积与药效评价指标之间的关联系数,筛选药效物质。结果从10批不同产地五味子药材中共鉴定出21个共有成分。五味子给药后,大鼠呼吸急促、打喷嚏和蜷缩等症状减轻;此外,大鼠血清中IFN-γ含量显著增加(P<0.01),IL-4和IgE含量显著降低(P<0.01)。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有11个共有成分与IFN-γ、IL-4和IgE 3个血清药效学指标的关联系数较高(r¯>0.8)。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有8个成分与IFN-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9、8个成分分别与IL-4和IgE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合灰色关联度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峰3、4、6、7、9、19、20等7个成分与五味子治疗过敏性哮喘的相关性较高。结论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丙素、戈米辛M2、戈米辛J、前戈米辛和当归酰戈米辛H可能为五味子治疗过敏性哮喘的潜在药效物质基础。  
      关键词:五味子;过敏性哮喘;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灰色关联度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   
      6
      |
      2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23745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 杨柳,杨艳,高奇,文雯,王丽,杨小生,杨娟
      2023, 34(3): 321-326.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3.13
      摘要:目的优化石胡荽醇提物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不同萃取部位的抗炎活性。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以石胡荽总三萜提取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总三萜醇提物加热回流提取工艺的影响,优化最佳工艺,并进行验证实验。以地塞米松为阳性对照药物,比较石胡荽不同萃取部位(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水部位)对脂多糖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 264.7一氧化氮(NO)生成的影响并计算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石胡荽总三萜醇提物的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40(g/mL)、提取时间2.0 h、提取次数3次。3次验证实验表明,石胡荽总三萜的平均提取率为1.134%,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0.02%。石胡荽的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可不同程度地降低由脂多糖诱导的RAW 264.7细胞的NO生成,其对NO生成的IC50分别为2.44、2.22 μg/mL,均低于阳性对照药物地塞米松(7.65 μg/mL)。结论优化后的石胡荽醇提物的制备工艺稳定可行,其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具有较好的抗炎活性。  
      关键词:石胡荽;总三萜;响应面法;制备工艺;抗炎活性   
      6
      |
      2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23782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 钟绍金,韩珊颖,何小爱,黄裕昌
      2023, 34(3): 327-332.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3.14
      摘要:目的探讨余甘子水提物改善糖尿病模型大鼠脂质紊乱和胰岛素抵抗(IR)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进行IR造模,并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余甘子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另设空白组,每组各10只。余甘子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800、400、200 mg/kg余甘子水提物稀释液,阳性对照组大鼠给予2.7 mg/kg吡格列酮溶液,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灌胃1次,连续4周。观察大鼠一般状态并测定其体质量及血清脂代谢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并计算其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通过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其肝组织病理形态;通过碘酸-雪夫(PAS)染色法观察其肝组织糖原表达情况,并计算染色面积;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其肝组织中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核因子κB(NF-κB)、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多饮、多食、多尿现象明显,其血清中TC、TG、LDL-C、FINS水平和IRI显著升高(P<0.05),ISI显著降低(P<0.05);肝小叶结构明显紊乱,肝细胞多发变形、肿大,且有许多脂质沉积和脂肪空泡;糖原PAS染色面积显著减小(P<0.05);PPARγ、p-AMPK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余甘子水提物高、中剂量组大鼠精神状态、肝组织病理形态及糖原表达情况均明显好转,以上指标水平均显著逆转(P<0.05)。结论余甘子水提物可能通过激活PPARγ/AMPK/NF-κB信号通路,改善IR模型大鼠的糖脂代谢紊乱、肝功能和IR。  
      关键词:余甘子水提物;糖尿病;脂质代谢;胰岛素抵抗;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核因子κB;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8
      |
      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23809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 黄梨婷,王珠强,王依婷,范卫锋,董更婷,彭伟文
      2023, 34(3): 333-338.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3.15
      摘要:目的考察蒙花苷的体内外抗纤维化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羧甲基纤维素钠)、模型组(羧甲基纤维素钠)、阳性对照组(吡非尼酮,200 mg/kg)和蒙花苷低、高剂量组(12.5、25 mg/kg),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制备肺纤维化模型。造模结束后,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14 d。观察小鼠一般情况,测定其肺指数,检测其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以及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其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参照Ashcroft评分标准进行肺纤维化评分;检测其肺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Ⅰ)、磷酸化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1/2)、TGF-β1的表达水平。使用TGF-β1刺激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FL1建立体外肺纤维化模型,实验设置正常组、模型组和蒙花苷低、中、高浓度组(3.7、7.4、14.8 mg/L),培养48 h后,检测细胞中α-SMA、Collagen Ⅰ、p-ERK1/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体内实验中,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指数和TNF-α、TGF-β1、IL-6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肺泡中出现大量炎症浸染及细胞纤维化等病变,且有大量胶原蛋白沉积,HE染色和Masson染色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中α-SMA、Collagen Ⅰ、p-ERK1/2及TGF-β1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蒙花苷高剂量组小鼠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1),蒙花苷低剂量组大部分指标(除肺指数外)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1)。在体外实验中,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出现密度变大、明显增殖等变化,细胞中α-SMA、Collagen Ⅰ和p-ERK1/2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蒙花苷各浓度组细胞密度变小,形态逐渐恢复正常;蒙花苷高浓度组细胞中上述蛋白及蒙花苷中浓度组细胞中p-ERK1/2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或P<0.01)。结论蒙花苷可能通过调控ERK及炎症相关通路,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发挥抗肺纤维化作用。  
      关键词:蒙花苷;肺纤维化;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炎症通路   
      5
      |
      2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23790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 于小聪,张礼欣,王泽琨,束雅春,张先林,姚毅,毛春琴
      2023, 34(3): 339-344.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3.16
      摘要:目的采用超快速气相电子鼻技术,解析不同放置时间下2种中药香囊(儿童型和成人型)的气味成分变化规律。方法通过气相色谱法分析不同放置时间的香囊成分变化规律,同时结合电子鼻自带的Arochembase数据库得出定性结果,并运用判别因子分析方法分析2种香囊样品的整体气味成分差异。结果儿童型香囊共鉴定出10种气味成分,其中α-蒎烯和β-蒎烯可作为儿童型香囊的功能性指标成分;儿童型香囊放置0.25 d后有5种气味成分消失,放置7 d后大部分气味成分基本消失;判别因子分析累计贡献率为99.225%。成人型香囊共鉴定出8种气味成分,其中α-蒎烯和α-水芹烯可作为成人型香囊的功能性指标成分。成人型香囊放置0.25 d后有4种气味成分消失;放置15 d后6~8号峰消失,5号峰强度较放置0 d时下降了34.3%;判别因子分析累计贡献率为91.965%。结论随着放置时间延长,2种中药香囊的气味成分均在不断减少;建议儿童型香囊的使用时间为7 d,成人型香囊的使用时间为15 d。  
      关键词:中药香囊;电子鼻;气相色谱法;气味成分;物质基础   
      12
      |
      2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23787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药物经济学

    • 陈秋平,邵明义,张容容,陈晓琦
      2023, 34(3): 345-349.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3.17
      摘要:目的从我国卫生体系角度评价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对比单用化疗方案一线治疗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经济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基于ORIENT-15研究数据,使用TreeAge Pro 2011软件建立具有无进展生存(PFS)、疾病进展和死亡三状态的Markov模型进行成本-效用分析,模型周期为3周,研究时限为10年,贴现率为5%。模型输出主要结果为总成本、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和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以1~3倍2021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为意愿支付(WTP)阈值。参数的不确定性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并探讨上述2种方案在不同的贴现率、对比其他同类治疗方案和有慈善赠药方案3种情境下的经济性。结果基础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用化疗方案相比,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方案的ICER为64 208.75元/QALY,小于WTP阈值。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PFS状态效用值、信迪利单抗周期成本和贴现率对结果的影响相对较大。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当WTP阈值≥120 000元时,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具有经济性的概率为100%。情境分析结果显示,3种情境下的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均较单用化疗方案更具有经济性。结论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方案相较于单用化疗方案一线治疗晚期、复发或转移性ESCC更具有经济性。  
      关键词:信迪利单抗;食管鳞状细胞癌;紫杉醇;顺铂;成本-效用分析;药物经济学   
      8
      |
      4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23824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药物与临床

    • 黄玲,王凤玲,陈力,王新茗,陈力
      2023, 34(3): 350-354.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3.18
      摘要:目的为利培酮的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法与英国药品和保健品管理局综合标准法,对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中2017年第1季度至2021年第3季度共19个季度的利培酮相关药品不良事件(ADE)报告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结果获得以利培酮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DE报告共计101 181份,涉及患者33 179例。所统计的报告中,男女比约为6.21∶1;以<18岁的患者居多(占15.01%);上报ADE者主要为消费者(占69.74%),上报国家主要为美国(占79.72%);使用口服剂型的患者最多(占83.71%)。共产生ADE信号409个,包括男性乳腺发育、假性男性乳房发育症、体质量异常增加、高催乳素血症和Wellens综合征等;涉及26个系统器官分类,主要为生殖系统及乳腺疾病,各类损伤、中毒及操作并发症,精神病类,代谢及营养类疾病,各类神经系统疾病等。结论利培酮常见ADE信号及其累及系统器官与说明书基本一致,但也要警惕其说明书中未记载的ADE,如Wellens综合征、纤维增生性心内膜炎、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兔子综合征等。  
      关键词:利培酮;药品不良事件;信号;数据挖掘;药品不良反应   
      16
      |
      9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23812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 赵俊,刘广伟,林玉燕,张小蕾,倪倍倍
      2023, 34(3): 355-360.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3.19
      摘要: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6抑制剂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SpringerLink、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与维普网等数据库中CDK4/6抑制剂相关肺毒性文献,采用Excel 201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文献,涉及13例患者,包括美国3例,日本3例,印度2例,以色列、西班牙、法国、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各1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在43~89岁之间;所使用的CDK4/6抑制剂类药物包括哌柏西利(8例)、阿贝西利(3例)、瑞博西利(2例)。患者用药后发生肺毒性的时间在1周~15个月不等,多数患者均以呼吸困难、胸闷、气短、干咳等症状为主诉入院,其肺毒性主要表现为间质性肺病、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纵隔和肺门结节样反应、药物性肺炎、弥漫性肺泡损伤、组织性肺炎等。其治疗时长最短为3周,最长为6个月,治疗措施包括停药、静脉使用抗菌药物、静脉使用全身类固醇、吸氧等;治疗后8例患者好转或康复,5例患者因病情恶化死亡。1例患者再次使用该类药物后又出现肺毒性,须永久停止使用该类药物。结论CDK4/6抑制剂相关肺毒性有导致死亡的可能,临床须早期判断、及时停药,并尽早采用给予患者全身类固醇、吸氧等治疗措施。  
      关键词: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肺毒性;药品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8
      |
      5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23817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循证药学

    • 卢丽清,万宁,季波,袁进,温惠英,萧伟斌
      2023, 34(3): 361-365.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3.20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妊娠合并抑郁症患者妊娠中晚期使用帕罗西汀对母婴的安全性,为临床合理使用该药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维普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 SinoMed数据库,并进行手工检索,收集关于妊娠中晚期使用帕罗西汀对比使用其他类5-羟色胺选择性重摄取抑制剂(SSRI)的抑郁症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或者观察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起至2022年8月。利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或纽卡斯尔-渥太华质量评估表(NOS)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9项观察性研究,NOS评分均为高等质量。对其中8项队列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妊娠中晚期使用帕罗西汀的母婴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RR=0.99,95%CI(0.89,1.10),P=0.87]以及产妇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RR=0.98,95%CI (0.87,1.10),P=0.69]、早产发生率[RR=0.89,95%CI (0.43,1.83),P=0.75]均低于妊娠中晚期使用其他SSRI,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妊娠中晚期使用帕罗西汀的新生儿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妊娠中晚期使用其他SSRI,但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RR=1.02,95%CI (0.82,1.29),P=0.84]。有1项研究报道帕罗西汀组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发生率高于其他SSRI组(0.4% vs. 0.3%)。结论妊娠中晚期使用帕罗西汀与使用SSRI相比安全性相当,但需警惕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发生。  
      关键词:帕罗西汀;妊娠中晚期;妊娠并发症;不良妊娠结局;Meta分析   
      14
      |
      1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23774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药师与药学服务

    • 张雷,谭雪焦,顾星梅,云红,罗茜
      2023, 34(3): 366-369.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3.21
      摘要:目的规范当前中成药说明书英译文,提升其英译质量并提高其可读性。方法本研究收集了64份中成药说明书作为样本,创建翻译项目并导入机辅翻译软件Trados,利用其翻译记忆库和术语库两大核心功能,并结合译前编辑(PRE)与译后编辑(PE)技巧,以期规范其翻译。结果翻译项目完全匹配率达21.65%。基于翻译项目实践提出统一使用意(创)译加注音译的方法翻译中成药名,应用“机器翻译(MT)+计算机辅助翻译(CAT)+PE”及“PRE+MT+CAT+PE”2种人机交互的翻译模式,分别应用于文学性较弱与文学性较强部分的英译。结论应用机辅翻译不仅提升了翻译质量,改进了翻译模式,降低了翻译成本,保持了译文的一致性与风格的统一性,同时还积累了语言资产供后续使用,为中医药文献翻译提供了新参考。  
      关键词:中成药说明书;计算机辅助翻译;翻译模式;机器翻译;Trados软件   
      10
      |
      4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23752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 乔高星,楚尧娟,刘冲,王淑娟,刘克锋,杜书章
      2023, 34(3): 370-375.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3.22
      摘要: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定量和定性分析潜在不适当用药(PIM)研究的进展,并预测PIM研究的热点和趋势,为我国开展PIM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与PIM相关的研究文献,在文献计量在线分析平台和CiteSpace 5.8.R3软件上分析文献的发表趋势,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gCLUTO软件总结PIM的研究热点。结果关于PIM的研究,2012-2021年的年发文量整体呈持续增长的趋势;美国的发文量最多(241篇);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为发文量最多(59篇)的研究机构;来自爱尔兰科克大学的O’Mahony D教授发文量最多(23篇);PIM的研究涉及57个学科领域,其中老年学发文量最多(384篇);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y的发文量最多(61篇);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的总被引频次最高(1 197次)。PIM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PIM的标准研究、PIM的安全性与经济性研究、PIM的风险因素研究、慢病患者的PIM研究、抗精神病药物的PIM研究、药师参与PIM管理的研究、肿瘤姑息治疗中的PIM研究7个方面。结论PIM研究的热度一直在上升,国家与机构间合作不紧密,需要增进合作。未来我国药师关于PIM的研究重点可能在PIM标准的深度本土化、PIM的干预与精准用药指导、专病专药的PIM管理等方面。  
      关键词:潜在不适当用药;用药安全;合理用药;可视化分析;文献计量学;研究热点   
      18
      |
      14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23747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 何跃,许汝福,盛芳芳,张蓉
      2023, 34(3): 376-379.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3.23
      摘要:目的为提高药学部工作效率、促进药学部快速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建立药学部管理层AB角工作制,制定任务分工与工作流程,对比分析AB角工作制实施前(2016-2020年)、实施后(2021年)B角响应时间、管理绩效、学科平台建设和科研成效等指标。结果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后B角响应时间缩短至0.5 h,科室运行管理绩效加分由27.67分增长至73.00分,科研课题、SCI论文、学科建设经费均明显增多。结论实施药学部管理层AB角工作制,可缩短响应时间,锻炼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提升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推进药学部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药学部管理;AB角工作制;响应时间;绩效   
      17
      |
      1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23773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综述

    • 赵春草,曾佳
      2023, 34(3): 380-384.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3.24
      摘要:藤茶作为一种传统药用植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根据藤茶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其对消化系统(治疗肝损伤、改善肠道菌群失调)、内分泌系统(治疗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血症)、心血管系统(治疗高血压、血管损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肥厚)、免疫系统(抗炎、抗肿瘤)、神经系统(对慢性退行性疾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方面的药理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并通过总结文献中藤茶的动物急性毒性实验、长期毒性实验和细胞实验结果,证实其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藤茶;药理作用;安全性;研究进展   
      10
      |
      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23809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2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