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首页
关于期刊
期刊简介
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编委会章程
期刊订阅
学术文献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优先出版
虚拟专辑
佳文荐读
电子期刊
投稿助手
投稿流程
投稿须知
作者下载
联系我们
专家中心
审稿指南
审稿策略
声明与制度
出版伦理及文献不端
研究伦理政策
文献查重策略
更正与撤回等
编校制度与职责
开放获取声明
网站责任声明
最新刊期
2023
年
第
34
卷
9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药事管理
可获得性视角下韩国孤儿药供应保障体系研究及启示
杨伊凡,谢金平,翁婷婷,闫丽羽,邵蓉
2023, 34(9): 1025-1030.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9.01
摘要:目的系统介绍韩国孤儿药的供应保障体系,为提高我国孤儿药可获得性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研究韩国孤儿药上市激励机制、储备供应机制和紧急使用机制,总结韩国孤儿药供应保障体系的基本特点和实践经验。并基于对我国孤儿药供应保障现状及现存问题的研究,提出提升我国孤儿药可获得性的具体建议。结果与结论韩国通过孤儿药认定渠道和配套激励政策,依托储备供应机制和紧急使用的进口途径,有效提高了孤儿药的可获得性。因此,建议我国从完善孤儿药认定和激励政策、增设孤儿药专职管理部门、优化临时进口途径3个方面,保障孤儿药的正常供应。
关键词:孤儿药;罕见病;可获得性;供应保障;韩国
54
|
17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7315592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6
药品零售企业网售处方药风险及对策研究
施能进,丁静,王刚,胡卫江,王蓓,虞敏
2023, 34(9): 1031-1037.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9.02
摘要:目的分析药品零售企业网售处方药风险,为网售处方药的风险防控提供对策建议。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药品零售企业网售处方药风险层次结构模型,再进行风险判断矩阵的归一化权重计算和一致性检验;采用德尔菲专家调查法对123对评价指标进行多轮风险研判,开展模糊定量研究。结果药品零售企业网售处方药风险中的处方调剂及审核风险(6.48%)、先药后方风险(5.48%)、合理用药指导风险(4.99%)、非正常用途购买药品风险(4.97%)、“首诊、非慢性病、非常见病”风险(4.43%)、退货药品质量安全风险(4.34%)、监管技术应用风险(4.06%)为高风险点;药品零售企业(连锁)网售处方药的总体风险为38.67%,药品零售企业(单体)网售处方药的总体风险为61.33%,两者之间相差22.66%。结论药品零售企业网售处方药高风险指标有7个,其中处方调剂及审核风险、先药后方风险、合理用药指导风险为排名前3位的高风险点;药品零售企业(单体)网售处方药的风险要高于药品零售企业(连锁)。建议监管部门重点关注并规范药品零售企业(单体)的网售处方药行为,鼓励药品零售企业(连锁)建立系统的处方药网售流程;对于网售处方药的高风险点,建议监管部门和药品零售企业重点关注并采取有效风险防控措施,以保障老百姓网购处方药的安全用药权益。
关键词:药品零售企业;网售处方药;风险;监管;单体;连锁
50
|
4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7315963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6
日本拓展性临床试验制度对我国同情用药制度的启示
王乾,尹玉,蒋丰,田侃,喻小勇,杨浩宇
2023, 34(9): 1038-1041.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9.03
摘要:我国同情用药制度正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尚未颁布正式的管理办法与具体的实施细则,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日本通过拓展性临床试验制度实现了未批准药品的提前使用,在信息获取、目标患者、知情同意、申请主体、实施计划书、拒绝给药的处理,以及药品费用、实施期限、意外损害补偿、拓展性临床试验批准后资料审查等方面有明确的规定。其中,当企业以“制度正当性事由”拒绝给药时,主治医师还可向日本厚生劳动省提出申请,由厚生劳动省进行许可评估,最大化为患者争取药品。这一“拒绝给药”的再处理,是日本独有的规定,尽最大可能保障了药品可及性。本文通过分析日本拓展性临床试验制度,建议我国可通过进一步搭建同情用药信息平台、发挥医师主导作用、保障企业利益、重视伦理审查,以及对药品费用支付问题进一步明晰,以完善和优化我国同情用药制度。
关键词:拓展性临床试验制度;同情用药制度;药品可及性;日本
34
|
11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7315667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6
药学研究
资木瓜总苷对RA模型小鼠的骨保护作用及机制
邓颖,金璨,段志豪,张晓丽,李世刚
2023, 34(9): 1042-1047.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9.04
摘要:目的研究资木瓜总苷对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小鼠的骨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为进一步将其开发为抗RA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将70只雄性DBA/1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资木瓜总苷低剂量组(60 mg/kg)、资木瓜总苷高剂量组(240 mg/kg)和雷公藤多苷片组(阳性对照,30 mg/kg),每组14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采用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混合多肽诱导制备RA小鼠模型。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的体质量、后足趾厚度、关节炎评分;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法及番红固绿染色法观察小鼠踝关节组织的滑膜炎症及骨、软骨破坏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踝关节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4、IL-10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踝关节组织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骨保护素(OPG)、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6(TRAF6)、活化T细胞核因子1(NFATC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给药结束时,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体质量显著降低(P<0.05),关节炎评分和左、右后足趾厚度均显著增加(P<0.05);踝关节组织出现明显滑膜增生和炎症细胞浸润,破骨细胞数目明显增多,软骨组织破坏明显;血清中IL-6含量及踝关节组织中TNF-α含量和RANKL、RANK、TRAF6、NFATC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踝关节组织中IL-4、IL-10含量和OPG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的上述病理形态学变化和指标含量/水平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结论资木瓜总苷对RA模型小鼠具有一定的骨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IL-6、TNF-α含量,升高IL-4、IL-10含量,抑制RANKL/RANK/OPG信号通路活化,从而抑制破骨细胞增殖和促进软骨及骨组织修复有关。
关键词:资木瓜总苷;类风湿关节炎;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骨保护素
29
|
9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7315503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6
基于质量标志物和抗氧化药效的盐巴戟天蒸制时间及特色质量标准研究
刘梦云,车晓颖,刘秋怡,秦祎苒,丁平
2023, 34(9): 1048-1052.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9.05
摘要:目的基于质量标志物(Q-marker)成分和抗氧化药效综合优选盐巴戟天的最佳蒸制时间,并建立该炮制饮片的特色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色检测器(HPLC-ELSD)法同时测定不同蒸制时间盐巴戟天中6种Q-marker成分(1-蔗果三糖、耐斯糖、1
F
-果呋喃糖基耐斯糖、果果三糖、果果四糖、果果五糖)的含量,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提取液清除4种氧化自由基的活性及其铁还原能力,采用灰色关联度与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融合模型法筛选盐巴戟天的最佳蒸制时间;测定10批按最佳蒸制时间制备的盐巴戟天中6种Q-marker成分的含量,并建立盐巴戟天饮片的HPLC-ELSD指纹图谱。结果盐巴戟天在蒸制3~5 h时,6种Q-marker成分含量较高;当蒸制5 h时,其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2-苯基-4,4,5,5-四甲基咪唑啉-3-氧代-1-氧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铁还原能力均最好。10批自制盐巴戟天样品的指纹图谱中共有20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90;共指认出9个色谱峰,分别为D-果糖(峰1)、D(+)-无水葡萄糖(峰2)、蔗糖(峰3)、1-蔗果三糖(峰4)、耐斯糖(峰5)、1
F
-果呋喃糖基耐斯糖(峰6)、果果三糖(峰X2)、果果四糖(峰X3)和果果五糖(峰X4)。6种Q-marker成分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17%、5.54%、6.60%、2.89%、2.62%、2.13%。结论盐巴戟天的最佳蒸制时间为5 h;初步拟定6种Q-marker成分的含量以干燥品计算,分别不得少于3.03%、4.11%、4.87%、2.15%、1.96%、1.58%,菊淀粉型总寡糖/全果型总寡糖含量比值不得大于2.5。
关键词:盐巴戟天;质量标志物;抗氧化;蒸制时间;质量标准
27
|
7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7315517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6
基于TLR4介导的细胞焦亡通路研究红景天苷预防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温方军,高磊,胡益敏,石开虎
2023, 34(9): 1053-1059.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9.06
摘要: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对小鼠心肌纤维化和焦亡的影响及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红景天苷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5 mg/(kg·d)造模。自造模之日起,红景天苷低、中、高剂量组小鼠每日灌胃红景天苷10、30、50 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每日灌胃生理盐水10 mL/kg,连续14 d。末次给药后处死小鼠,以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小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并计算心肌细胞横径,Masson、Sirius Red染色法观察小鼠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并计算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心肌组织中Ⅰ型胶原蛋白(Col Ⅰ)、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Toll样受体4(TLR4)、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消皮素D(GSDMD)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心肌组织中Col Ⅰ、α-SMA、TLR4、NLRP3、caspase-1、GSDMD的总蛋白表达水平及蛋白阳性细胞积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心肌细胞体积增大,心肌纤维排列紊乱,细胞基质明显增加,心肌组织中CVF显著升高,Col Ⅰ、α-SMA、TLR4、NLRP3、caspase-1、GSDMD的mRNA、总蛋白表达水平及蛋白阳性细胞积分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红景天苷中、高剂量组小鼠心肌细胞形态较清晰,心肌纤维化程度较低,心肌组织中以上指标水平均不同程度逆转,尤其是红景天苷高剂量组逆转程度最显著(P<0.05或P<0.01)。此外,红景天苷低剂量组部分纤维化和焦亡相关指标也在一定程度上逆转。结论红景天苷对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LR4介导的心肌细胞焦亡通路激活。
关键词:红景天苷;心肌纤维化;焦亡;Toll样受体4;NOD样受体蛋白3
30
|
0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7315529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6
汉黄芩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及机制
邹曲,符丹丹,范腾阳,欧阳瑶
2023, 34(9): 1060-1065.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9.07
摘要:目的研究汉黄芩素(Wog)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84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Wog低、高剂量组(灌胃给药,50、100 mg/kg),氨茶碱组(阳性对照,灌胃给药,2.3 mg/kg),重组大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RIPK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K1)激活剂]组(尾静脉注射给药,8 µg/kg),Wog高剂量+rRIPK1组(灌胃100 mg/kg Wog并尾静脉注射8 µg/kg rRIPK1),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利用烟熏联合气管注射脂多糖的方法构建COPD模型。建模24 h后,进行给药处理;每天给药1次,持续4周。末次给药后,测定各组大鼠的吸气峰流量(PIF)、呼气峰流量(PEF)、每分钟通气量(MV)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
)/用力肺活量(FVC)比值,测定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测定大鼠肺上皮细胞凋亡率,并测定大鼠肺组织中RIPK1、RIPK3、混合系激酶区域样蛋白(MLKL) mRNA和RIPK1、RIPK3、磷酸化MLKL(p-MLKL)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IF、PEF、MV、FEV
1
/FVC比值显著降低(P<0.05),IL-1β、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肺组织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支气管壁增厚,肺上皮细胞凋亡率及RIPK1、RIPK3、MLKL mRNA和RIPK1、RIPK3、p-MLKL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Wog低、高剂量组大鼠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病理损伤明显减轻;而rRIPK1组大鼠对应指标却显著恶化(P<0.05),病理损伤也进一步加重;并且,rRIPK1可明显减弱高剂量Wog对COPD大鼠气道炎症和RIPK1/RIPK3/MLKL通路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Wog可能通过抑制RIPK1/RIPK3/MLKL信号通路改善COPD大鼠的气道炎症。
关键词:汉黄芩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混合系激酶区域样蛋白
12
|
1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7315724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6
钩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抑制哮喘模型小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
王盟,李慧,吕传峰
2023, 34(9): 1066-1070.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9.08
摘要:目的研究钩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Rhy-SLN)抑制哮喘模型小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卵清蛋白+氢氧化铝过敏法制备哮喘模型小鼠,然后原代分离培养ASMCs并进行形态观察和鉴定[当ASMCs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呈红色,结蛋白(Desmin)呈绿色,表明ASMCs培养成功];将细胞分为空白组(正常小鼠ASMCs)、模型组(哮喘模型小鼠ASMCs)、Rhy-SLN组(哮喘模型小鼠ASMCs)、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1(SOCS1)过表达组(转染SOCS1过表达载体的哮喘模型小鼠ASMCs)、SOCS1-RNAi组(转染SOCS1-RNAi载体的哮喘模型小鼠ASMCs)、SB203580组[p38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p38 MAPK)抑制剂,哮喘模型小鼠ASMCs]。各组加入相应含药(均为10 μmol/L)或不含药培养基培养24 h。采用MTT法检测ASMCs增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SMCs中α-SMA、白细胞介素1β(IL-1β)、SOCS1、p38 MAPK、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小鼠原代ASMCs形态大小不一,呈不规则形、梭形、三角形;细胞内α-SMA呈红色,Desmin呈绿色,表明ASMCs培养成功。与模型组比较,Rhy-SLN组、SOCS1过表达组和SB203580组ASMCs吸光度值及α-SMA、p38 MAPK和p-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SOCS1蛋白表达水平(SB203580组除外)显著升高(P<0.05);Rhy-SLN组ASMCs中IL-1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SOCS1-RNAi组ASMCs吸光度值及α-SMA、SOCS1、p38 MAPK和p-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Rhy-SLN可抑制AMSCs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SOCS1过表达,抑制IL-1β、p38 MAPK蛋白表达有关。
关键词:钩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气道平滑肌细胞;哮喘;α-平滑肌肌动蛋白;白细胞介素1β;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1;p38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
21
|
1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7315642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6
熵权法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肿节风药材的提取工艺
卢英,邓攀,刘勇
2023, 34(9): 1071-1075.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9.09
摘要:目的优化肿节风药材的提取工艺。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的肿节风中迷迭香酸与异嗪皮啶含量为考察指标,对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液料比(mL/g)、甲醇体积分数进行单因素实验。基于单因素实验结果,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计实验,运用熵权法赋予各指标权重并计算综合评分,再以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优化肿节风药材的提取工艺,并对优化后的提取工艺进行验证。结果肿节风药材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时间40 min,超声温度45 ℃,液料比50∶1,甲醇体积分数70%。3次验证实验结果显示,平均综合评分为0.988 6,RSD为0.50%,各综合评分实际值与预测值(0.985 1)之间的偏差均在±1%以内。结论本研究优化后的工艺稳定可行、重复性好,可为肿节风药材的提取提供参考。
关键词:肿节风;迷迭香酸;异嗪皮啶;Box-Behnken响应面法;熵权法
23
|
11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7315632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6
土家族麝针疗法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认知能力缺陷的作用及机制
陈岳望,李鸿,黄琪,杨鑫,姚佳丽,徐蕾,涂星
2023, 34(9): 1076-1080.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9.10
摘要:目的研究土家族麝针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认知能力缺陷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4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麝针治疗组、普通针刺组,每组11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改良线栓法构建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麝针治疗组和普通针刺组大鼠分别利用土家族麝针(含人工麝香3 mg)和传统毫针干预缺血区对侧头皮运动区肌层,干预时长为3个疗程;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不进行任何干预。记录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进行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测试,观察大鼠脑皮质区神经元形态及缺血侧室管膜下区DCX/BrdU和NeuN/BrdU联合标记细胞的表达情况,检测大鼠血浆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升高,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通过平台次数显著减少(P<0.05);神经元结构明显破坏,周围尼氏小体数量减少;缺血侧室管膜下区DCX/BrdU和NeuN/BrdU联合标记的细胞数量显著增加,血浆中HIF-1α、VEGF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麝针治疗组和普通针刺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逃避潜伏期、通过平台次数均显著逆转(P<0.05);神经元结构明显改善,尼氏小体数量增多;缺血侧室管膜下区DCX/BrdU和NeuN/BrdU联合标记的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血浆中 HIF-1α、VEGF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普通针刺组比较,麝针治疗组大鼠血浆中HIF-1α水平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EGF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土家族麝针疗法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的认知能力缺陷;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缺血侧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的迁移和分化,抑制HIF-1α过度释放,增加VEGF表达有关。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土家族麝针;认知能力缺陷;神经干细胞;神经元
16
|
3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7315795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6
HPLC指纹图谱结合一测多评法控制马齿苋药材质量
王佳佳,李希,冯建安,楼冠华,陈诗韵,黄嫣,皮雪莲,刘畅,李颖
2023, 34(9): 1081-1085.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9.11
摘要:目的建立马齿苋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同时建立一测多评法测定该药材中咖啡酸、阿魏酸、染料木苷、槲皮素的含量,为该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色谱柱为Eclipse XDB-C
18
,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柱温为25 ℃ ,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60 nm,进样量为10 μL,以上述色谱条件建立马齿苋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对15批药材样品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以咖啡酸作为内标物,使用一测多评法计算其他3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再根据相对校正因子计算成分含量,并与外标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5批马齿苋药材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中有17个共有峰被标定,4种成分(咖啡酸、阿魏酸、染料木苷、槲皮素)被指认;15批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890。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样品S1~S10聚为一类,S11~S15聚为一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2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92.502%,分类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咖啡酸、阿魏酸、染料木苷和槲皮素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3 1~0.157 1、0.003 6~0.181 7、0.008 5~0.425 6、0.000 4~0.021 8 mg/mL(R
2
≥0.999 7);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24 h)、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要求。一测多评法计算得到阿魏酸、染料木苷、槲皮素的平均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1.534、5.302、0.174,该方法与外标法所测的成分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结合一测多评的方法,可用于马齿苋药材中多指标成分的质量控制。产地对马齿苋药材质量有一定影响,四川所产马齿苋药材质量略优于安徽和河北所产药材。
关键词:马齿苋;质量控制;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一测多评法;咖啡酸;阿魏酸;染料木苷;槲皮素
20
|
5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7316032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6
二氢色原酮拼接多环吡咯螺环氧化吲哚类化合物3m抗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作用及机制
唐姗姗,荣冬芸,王叶,苏羽屾,汪涛,龙秋,曹煜
2023, 34(9): 1086-1092.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9.12
摘要:目的探究二氢色原酮拼接多环吡咯螺环氧化吲哚类化合物3m抗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Colo-16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5、10、20、40、80 μmol/L)3m作用24、48、72 h后对A431、Colo-16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计算培养48 h时的半数抑制浓度(IC
50
)。将A431、Colo-16细胞分别分为对照组和3m低、高浓度组(15、30 μmol/L),加入相应药物或培养基培养48 h后,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检测细胞克隆形成率、迁移率、侵袭数、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率,检测细胞中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JAK2、STAT3、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磷酸化或表达水平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3m作用24、48、72 h后均能显著抑制A431、Colo-16细胞增殖(P<0.01),48 h时的IC
50
分别为20.36、23.72 μmol/L。作用48 h后,与对照组比较,3m低、高浓度组A431、Colo-16细胞排列稀疏、连接松散;克隆形成率、迁移率、侵袭数,细胞中JAK2、STAT3、Bcl-2 mRNA表达水平,JAK2、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减少(P<0.01);细胞周期G2期占比、凋亡率、Bax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上述作用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3m可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Colo-16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迁移、侵袭能力,其作用机制与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活性,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关键词:皮肤鳞状细胞癌;二氢色原酮;多环吡咯螺环氧化吲哚;增殖;凋亡;迁移;侵袭
9
|
1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7315566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6
基于血清代谢组学探讨复方枣仁颗粒改善失眠的机制
王泽琨,刘沈林,于小聪,李丹婷,张凌峰,赵毅萌,陈辰,陈亚军,束雅春
2023, 34(9): 1093-1098.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9.13
摘要:目的研究复方枣仁颗粒改善失眠的机制。方法将49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1(艾司唑仑片0.5 mg/kg)、阳性对照组2(舒眠胶囊0.6 g/kg)和复方枣仁颗粒低、中、高剂量组(2.5、5、10 g/kg),每组7只。通过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刺激联合对氯苯丙氨酸建立小鼠失眠模型,通过小鼠旷场实验、戊巴比妥钠协同催眠实验考察小鼠行为学变化,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小鼠下丘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小鼠血清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及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差异代谢物,并基于MetaboAnalyst 5.0数据库进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总行进距离、中央区域进入次数、中央区域移动距离显著减少(P<0.05),总静息时间比例显著升高(P<0.05),睡眠时长显著缩短(P<0.05),下丘脑神经细胞受损且空泡化严重。与模型组比较,复方枣仁颗粒低、中剂量组小鼠总行进距离显著增加(P<0.05)、总静息时间比例显著降低(P<0.05),复方枣仁颗粒高剂量组小鼠睡眠时长显著延长(P<0.05);各给药组小鼠下丘脑组织神经细胞均不同程度恢复,其中复方枣仁颗粒高剂量组小鼠下丘脑组织细胞与空白组较为接近。通过代谢组学分析共得到18个差异代谢物(如苯基丙氨酸、牛磺酸、正缬氨酸、甲硫氨酸等)及4条重要的氨基酸代谢通路(L-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牛磺酸和次牛磺酸代谢,L-苯丙氨酸代谢,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代谢)。结论复方枣仁颗粒可通过回调苯基丙氨酸、牛磺酸等差异代谢物及调节4种氨基酸代谢通路,使紊乱的体内代谢恢复正常,从而发挥改善失眠的作用。
关键词:复方枣仁颗粒;失眠;血清代谢组学;代谢通路;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22
|
4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7315891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6
药物与临床
鸡胚地龙贴膏联合双醋瑞因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张强,曹益发,胡建山,李溥,胡静,陆耀宇,苏军,梁子聪,杨柱
2023, 34(9): 1099-1103.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9.14
摘要:目的探讨鸡胚地龙贴膏联合双醋瑞因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KO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双醋瑞因胶囊,每次50 mg,每日2次;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鸡胚地龙贴膏外贴,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3个月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及疗程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检测膝关节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和Ⅱ型胶原C端肽(CTX-Ⅱ)的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0%)显著高于对照组(62.0%)(P<0.05)。治疗4周后和疗程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两组患者的VAS评分、WOMAC评分和膝关节液中TNF-α、IL-1β、IL-6、MDA、NO、COMP、MMP-13、CTX-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Lysholm评分和膝关节液中SOD活性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同一时期试验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鸡胚地龙贴膏联合双醋瑞因治疗早中期KOA,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少氧化应激反应、抑制软骨细胞及基质降解来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关键词:鸡胚地龙贴膏;双醋瑞因;膝骨关节炎;炎症因子;氧化应激
16
|
1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7316021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6
阿片类药物致便秘与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杨静,张新宇,郑磊,管玉瑶,常温来,林忠琨,张雅慧,付正
2023, 34(9): 1104-1108.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9.15
摘要:目的探讨基因多态性对阿片类药物致便秘的影响。方法首先通过检索指南、数据库及循证医学资料等筛选出与阿片类药物致便秘相关的目标基因,随后纳入100例接受阿片类药物进行镇痛治疗的癌痛患者,并根据用药后是否出现便秘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利用PCR或荧光原位杂交法对目标基因进行检测;使用SNPStats程序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基因多态性与阿片类药物致便秘的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阿片类药物致便秘发生的相关预测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预测因素在预测阿片类药物致便秘方面的效能。结果筛选出的目标基因有CYP2D6、CYP3A5*3、ABCB1、OPRM1。基因型检测结果显示,CYP2D6(rs1065852、rs1135822、rs16947、rs28371725、rs28371735)、CYP3A5*3(058rs776746)、ABCB1(062rs1045642)、OPRM1(047rs1799971)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CYP3A5*3(058rs776746,A>G)中的GG、AG型,OPRM1(047rs1799971,A>G)中的AA、AG型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用药时间及CYP3A5*3、OPRM1基因多态性可作为患者发生阿片类药物致便秘的预测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用药时间及CYP3A5*3、OPRM1基因多态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8、0.640、0.670,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24.0、0.5、0.5。结论CYP3A5*3(058rs776746,A>G)GG、AG型,OPRM1(047rs1799971,A>G)AA、AG型与阿片类药物致便秘具有相关性,且上述基因型可能是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致便秘的预测因素,同时还需要关注用药时间较长患者的便秘发生情况。
关键词:阿片类药物;基因多态性;药物不良反应;便秘;个体化用药
29
|
5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7315895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6
循证药学
奥拉帕利辅助治疗
BRCA1/2
突变HER2阴性乳腺癌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陈燕,姜帅
2023, 34(9): 1109-1114.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9.16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奥拉帕利辅助治疗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2突变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ScienceDirect、the 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数据库,收集奥拉帕利辅助治疗(试验组)对比其他药物辅助治疗(对照组)的随机对照试验。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发表偏倚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共纳入5项随机对照试验,共计2 633例患者,其中试验组1 459例,对照组1 174例。Meta分析结显示,在有效性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总生存期[HR=1.02,95%CI(1.01,1.03),P=0.000 8]和无进展生存期[HR=1.78,95%CI(1.46,2.17),P<0.000 01]显著延长。在安全性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任何级别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RR=1.41,95%CI(1.12,1.78),P=0.004],而两组患者的3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75,95%CI(0.82,3.74),P=0.15]。发表偏倚结果显示,本研究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所得结果稳健。结论与非奥拉帕利辅助治疗的患者相比,奥拉帕利辅助治疗BRCA1/2突变HER2阴性乳腺癌可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但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相对较高。
关键词:奥拉帕利;乳腺癌易感基因;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乳腺癌;有效性;安全性
21
|
6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7316068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6
持续泵入对比间断滴注两性霉素B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罗梦林,许汝福,胡雪莲,张蓉
2023, 34(9): 1115-1118.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9.17
摘要:目的比较持续泵入与间断滴注两性霉素B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万方、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网,收集24 h持续泵入(试验组)对比间断滴注(对照组)两性霉素B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及队列研究,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起至2023年1月。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改良的Jadad量表评价RCT的质量,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评分量表评价队列研究的质量;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敏感性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包括1篇RCT及6篇队列研究,共计76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RR=1.44,95%CI(1.13,1.83),P=0.003]显著高于对照组,全因死亡率[RR=0.37,95%CI(0.19,0.72),P=0.003]、输液反应发生率[RR=0.28,95%CI(0.18,0.43),P<0.000 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1,95%CI(0.45,1.11),P=0.13]。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所得结果稳健。结论24 h持续泵入两性霉素B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均优于间断滴注。
关键词:侵袭性真菌感染;两性霉素B;持续泵入;间断滴注;疗效;安全性;Meta分析
23
|
11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7315929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6
替奈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凤心雨,王敏,郭文军,李云涛
2023, 34(9): 1119-1125.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9.18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替奈普酶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合理选择静脉溶栓药物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网,收集替奈普酶对比阿替普酶(对照)治疗AIS疗效与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起至2022年6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从文献中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Stata 15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篇文献,共计2 12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0.25 mg/kg(中剂量)替奈普酶组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率[OR(95%CI)=2.44(1.09,5.46),P=0.030]、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率(静脉溶栓治疗90 d后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OR(95%CI)=1.54(1.00,2.36),P=0.048]高于阿替普酶组。其余结局指标(包括再通率、再灌注病变百分比、神经功能恢复优异率、出血发生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及90 d内全因死亡率)方面,替奈普酶组与阿替普酶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阿替普酶相比,中剂量替奈普酶在早期神经功能改善及神经功能恢复方面有一定优势,且未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替奈普酶;阿替普酶;有效性;安全性;Meta分析
28
|
20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7315777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6
药师与药学服务
贵州省老年结核病患者多重用药负担及影响因素分析
胡元霞,王芸,方世林,禄晓龙
2023, 34(9): 1126-1130.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9.19
摘要:目的了解贵州省老年结核病患者多重用药负担及其影响因素,为减轻患者用药负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2年4-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在贵州省贵阳市、毕节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地的3所结核病定点医院抽取405例老年结核病门诊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用药生活问卷(LMQ)进行面对面调查。运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了解老年结核病患者的多重用药负担得分情况并探讨影响老年结核病患者多重用药负担的因素。结果405例老年结核病患者的多重用药负担总得分为(112.65±14.59)分,高于LMQ高负担标准的阈值(11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92岁、自费+医保、复治、耐药、有药物不良反应是老年结核病患者多重用药负担的危险因素(P<0.05);居住地为城镇和服药管理方式为家庭成员管理、志愿者管理、智能工具辅助管理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贵州省老年结核病患者的多重用药负担较重,且受患者年龄、居住地、药费支付方式、治疗分类、是否耐药、药物不良反应、服药管理方式的影响。医护人员应根据多重用药负担的影响因素为重点人群提供用药指导和帮助,以减轻其多重用药负担。
关键词:结核病;多重用药负担;老年人;影响因素
17
|
6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7315449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6
儿童抗菌药物个体化治疗现状的多中心调查与分析
王俊,王晓玲,汪洋,梅艳,彭静,刘茂昌,徐华
2023, 34(9): 1131-1136.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9.20
摘要:目的了解抗菌药物在儿童患者个体化治疗中的开展情况。方法对全国30家儿童医院和综合医院儿科开展抗菌药物个体化治疗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使用Microsoft Excel 2007和SPSS 26.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收回75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53份,有效率为70.7%。调查发现,86.7%(26/30)的医院以不同形式开展了儿童抗菌药物个体化治疗。临床需求是推动多家医院开展个体化治疗的主要动力,而人员设备不足是最大障碍。开展循证药学、治疗药物监测(TDM)、模型引导的精准用药(MIPD)和抗菌药物相关基因检测的医院占比分别为70.0%、80.0%、30.0%和33.3%。各医院开展TDM的检测方式多样,涉及的儿童抗菌药物以万古霉素和伏立康唑为主。有近一半的药师对MIPD尚不甚了解。结论TDM是目前各医疗机构开展儿童抗菌药物个体化治疗的主要方式,但其监测覆盖范围及检测标准均有待提高。MIPD和抗菌药物相关的基因检测技术仍需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抗菌药物;儿童;个体化治疗;治疗药物监测
39
|
6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7315731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6
1例藤黄微球菌致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重症肺炎的药学监护
王司允,陈俊俊,朱玉辉,李馨,张新茹
2023, 34(9): 1137-1141.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9.21
摘要:目的为藤黄微球菌致感染性心内膜炎(IE)合并重症肺炎的抗感染药物治疗及药学监护提供思路和用药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全程参与1例藤黄微球菌致IE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过程,所有抗感染治疗方案与调整均为临床医师邀请临床药师会诊后共同协商确定。方案实施后由临床药师从最适宜治疗药物、利用稳态谷浓度和内生肌酐清除率等参数调整万古霉素剂量、监测肾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对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药学监护。结果藤黄微球菌致IE患者经手术和术后足疗程的抗菌药物治疗后治愈,重症肺炎好转,原发病及治疗药物引起的肾功能下降有所恢复;临床药师通过协助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实施药学监护,保证了患者抗感染治疗的效果,避免了患者进一步的肾损伤,解决了头孢哌酮舒巴坦药物热的问题。结论藤黄微球菌致IE病情较重,可选万古霉素联合利福平治疗,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及时调整万古霉素剂量或更换药物;临床药师提供的抗感染药学监护,保障了患者抗感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避免了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藤黄微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重症肺炎;药学监护;临床药师
34
|
11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7315818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6
批号追溯管理模式在智能化手术室麻醉药房中的应用与优化
邱壮,许蕾,马晶晶,包健安
2023, 34(9): 1142-1146.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9.22
摘要:目的在智能化手术室麻醉药房(以下简称“手麻药房”)中建立药品批号追溯管理模式,提高手麻药房批号追溯管理水平,保障手术用药安全。方法分析我院批号追溯管理模式在智能化手麻药房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实施优化措施,总结优化效果。结果针对加药轨道多个批号不兼容、自动化手麻柜(以下简称“手麻柜”)药品数量不足、区域补药时间较长、手麻柜出药稳定性较低、近效期药品管理繁琐等问题,我院实施了包括更改加药最小单位、调整药品基数和手术排班、优化补药出库单、统一调修手麻柜加药轨道、增加批号修正功能、完善近效期筛查功能和配置苏醒室手麻柜等措施,实现了加药轨道多个批号共存、手麻柜药品数量充足、区域补药时间缩短、手麻柜出药稳定性提高、近效期药品管理高效等效果。结论我院建立的智能化手麻药房批号追溯管理模式,完善了系统功能模块,优化了工作流程,增加了手麻柜的稳定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手术用药精细化管理。
关键词:手术室麻醉药房;智能化;批号追溯管理;手术用药
17
|
16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7315901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6
综述
基因检测在降脂药物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
朱扬媚,曹建刚,周玉生
2023, 34(9): 1147-1152.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9.23
摘要:血脂异常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上主要采用降脂药物进行治疗,但存在个体差异、基因影响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患者进行基因检测,从而指导降脂药物的个体化应用。本文主要对基因检测的定义和降脂药物的个体化治疗进行了概述,并介绍了基因检测在降脂药物(他汀类、贝特类、烟酸和依折麦布)个体化治疗方面的应用。其中APOE、SLCO1B1和CYP450家族的基因多态性对他汀类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起到关键作用,APOA/B/C家族基因多态性对非诺贝特的疗效有显著影响,HCAR2和DGAT2基因多态性对烟酸的疗效具有重要影响,NPC1L1基因多态性对依折麦布的疗效影响较大。建议对血脂异常的患者进行基因检测,以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从而进行个体化用药指导。
关键词:基因检测;降脂药物;个体化治疗;基因多态性
35
|
10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7315784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6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