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24 35 11

      药事管理

    • 王艺霏,谢金平,邵蓉
      2024, 35(11): 1285-1290.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1.01
      摘要:目的研究欧盟先进疗法医药产品的医院豁免条款特点,为完善我国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的监管体系提供启示与建议。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及检索欧盟各成员国官网,从“非常规”定义、生产质量标准、药物警戒要求方面比较各成员国适用和实施医院豁免条款的差异,分析医院豁免条款在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的监管现状提出政策建议。结果与结论欧盟医院豁免条款为罕见病、缺乏有效治疗或更好治疗方案的患者提供了获得新治疗方法的机会,有效提高了患者用药的可及性。但欧盟各成员国针对医院豁免条款的规定存在一定差异,譬如部分成员国未明确界定“非常规”情形,各个成员国在生产质量标准及药物警戒要求方面不同。医院豁免条款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信息透明度不高、缺乏一定的限制条件等问题。结合我国细胞和基因治疗产业的发展及监管现状,建议我国在“非常规”情形下探索低风险细胞和基因治疗方法的临床转化应用,并从生产质量标准、药物警戒要求等方面加强对临床转化应用疗法的管理;应当进一步规范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并注意平衡临床应用与药品注册上市的关系,引导我国细胞和基因治疗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先进疗法医药产品;医院豁免条款;细胞和基因治疗;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1644664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11
    • 彭菲菲,蒋君好,鲍宇健,郑航
      2024, 35(11): 1291-1295.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1.02
      摘要:目的考察我国罕见病药物的上市现状、一般特征以及时间发展趋势。方法基于《第一批罕见病目录》收纳的121种罕见病,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和药智网数据库中获取相应适应证药物的名称和批准上市信息,提取相关特征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截至2022年12月31日,该目录收纳的121种罕见病中,有治疗药物上市的仅有32种,共涉及79个罕见病药物。其中,46.84%的药物是国产药,有88.61%的药物被批准成人和儿童都可用;化药占比为67.09%,注射剂占比为59.49%;按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ATC)分类,A类(消化系统用药)是最多的,占比为20.25%。每年上市的罕见病药物数量在2021年最多,2018-2021年总体呈上升趋势,2022年呈下降趋势。每年上市的罕见病药物中,按ATC分类,L类(抗肿瘤药及免疫用药)在2021年上市的数量最多,为5个;按剂型分类,口服制剂在2022年上市的数量最多,注射剂在2021年上市的数量最多。结论近年来我国罕见病药物上市数量不断增长,但是还远不能满足患者需求,并且上市的国产罕见病药物还非常缺乏。应进一步加快罕见病药物的研发,促进罕见病药物的进口与仿制。  
      关键词:罕见病;罕见病药物;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上市情况;发展趋势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1644637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11

      药学研究

    • 李雪娇,胡雨,陈赟,商娟,李臻阳,封云铧,邹建东,姚卫峰,卢苏,许美娟
      2024, 35(11): 1296-1302.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1.03
      摘要:目的分析浮小麦和小麦的成分差异,为二者的鉴定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批浮小麦和3批小麦药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绘制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应用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对不同产地浮小麦及小麦样品进行差异分析,筛选差异成分,并测定浮小麦和小麦中6个指认成分的含量。结果浮小麦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0.928~0.996,小麦与浮小麦的相似度为0.761~0.773;在浮小麦和小麦中共标定19个共有峰,指认出了6个成分,分别为亚麻酸、亚油酸、5-十七烷基间苯二酚、5-十九烷基间苯二酚、5-二十一烷基间苯二酚和5-二十三烷基间苯二酚。CA、PCA结果显示,浮小麦和小麦能明显区分;产地为安徽的浮小麦的分布较为集中。OPLS-DA结果显示,亚麻酸、亚油酸及其他6个未知化合物为浮小麦和小麦的差异成分。浮小麦中上述6个指认成分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00 9、1.094 0、0.005 1、0.030 9、0.098 2、0.024 8 mg/g,且浮小麦中亚麻酸、亚油酸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小麦(P<0.05)。结论所建定性、定量测定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可用于浮小麦和小麦的鉴别及质量评价。亚麻酸、亚油酸等差异成分可为浮小麦和小麦的鉴别及药效学差异研究提供线索。  
      关键词:浮小麦;小麦;指纹图谱;含量测定;化学计量学分析;差异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法   
      1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164474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11
    • 李玉洁,陈文静,张岚,吴英真,许永杰,王小兰,侯俊林,杨丽萍
      2024, 35(11): 1303-1308.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1.04
      摘要:目的探讨杜仲改善大鼠产后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受孕雌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产后抑郁组和杜仲低、高剂量组(1.34、2.68 g/kg,以生药计),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运用孕期旁观电击法建立产后抑郁大鼠模型;造模的同时,给药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正常组及产后抑郁组大鼠灌胃生理盐水,持续21 d。观察各组大鼠实验期间的一般情况,通过旷场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和糖水偏好实验进行行为学评价,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皮质酮(CORT)、下丘脑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和尿皮质素(UCN)、垂体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以及海马组织中CRF受体1(CRFR1)、CRFR2及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1(VDAC1)蛋白表达水平,海马组织凋亡细胞比例及JC-1高电位细胞比例,并观察海马组织形态。结果与产后抑郁组比较,杜仲高剂量组大鼠食欲、精神、毛色均有所改善,体重有所增加;垂直运动、水平运动、自我梳理得分均显著升高(P<0.05);第2~4天逃避潜伏期均显著缩短;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加,每次穿越时间显著延长(P<0.05);孕20 d及产后30 d糖水消耗比率显著升高(P<0.05);CRF、UCN、ACTH、CORT水平,噬仔率,CRFR2、VDAC1蛋白表达水平,海马组织凋亡细胞比例均显著降低(P<0.05);JC-1高电位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神经元细胞周围水肿现象明显改善。结论杜仲可能通过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过度激活,降低CRFR2的表达水平,进而抑制VDAC1的表达,并减少神经元细胞的凋亡,从而改善产后抑郁症状。  
      关键词:杜仲;产后抑郁;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受体;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1;神经元细胞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1644728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11
    • 洪艺丹,王巍,张立强,张一美,李利华,鞠成国
      2024, 35(11): 1309-1314.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1.05
      摘要:目的优化桑黄蜜炙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结合层次分析法,以内在质量(麦角甾醇、原儿茶醛、原儿茶酸含量)和外观性状评分为评价指标,对影响桑黄蜜炙工艺中的关键因素(蜜水比、蜜水与桑黄质量比、炒制温度、炒制时间)进行考察,确定桑黄蜜炙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桑黄蜜炙最佳工艺为取桑黄生品(1 cm3方块状),加适量辅料拌匀(每100 kg的桑黄用炼蜜与水各25 kg),闷润2 h至辅料被吸尽,置于炒制容器内,在炒制温度130~140 ℃下炒制5 min,取出,置于50 ℃烘箱内2 h,取出,晾凉。3次验证实验结果的RSD为0.68%。结论优选出的桑黄蜜炙工艺稳定、可行。  
      关键词:桑黄;蜜炙工艺;正交实验;层次分析法;外观性状;内在质量   
      0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164450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11
    • 邓婉柔,李慧敏,曾元宁,王秋红
      2024, 35(11): 1315-1319.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1.06
      摘要:目的研究含羞草根乙酸乙酯部位(简称为乙酸乙酯部位)对急性髓系白血病小鼠的影响。方法以不同质量浓度(0.062 5、0.125、0.25、0.5 mg/mL)乙酸乙酯部位作用于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WEHI-3,考察其对该细胞活力的影响。将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5-氟尿嘧啶,13 mg/kg)和乙酸乙酯部位低、高剂量组(50、200 mg/kg),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WEHI-3细胞悬液进行造模,并在造模第2天起灌胃相应药物/水,每天1次,连续14 d。末次给药后,检测小鼠肝、脾指数,并进行肝组织病理学形态观察和血液学分析以及白细胞分化检测;检测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IL-3、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检测小鼠全血中白细胞表面标志物[分化簇3(CD3)、CD19、CD11b、分化簇107b(即Mac-3)]抗体水平。结果经0.062 5~0.5 mg/mL的乙酸乙酯部位作用后,WEHI-3细胞增殖抑制率均显著升高(P<0.05)。经高剂量的乙酸乙酯部位干预后,小鼠的肝、脾指数,血清中TNF-α水平,全血中白细胞表面CD11b、Mac-3抗体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IL-2、IL-3、IFN-γ水平和全血中白细胞表面CD3、CD19抗体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肝实质偶有淋巴细胞浸润,几乎无炎症细胞浸润;血液学指标改善且白细胞分化减弱。结论含羞草根乙酸乙酯部位可抑制WEHI-3细胞增殖,改善急性髓系白血病小鼠症状,其作用机制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关键词:含羞草根;乙酸乙酯部位;急性髓系白血病;白细胞分化;免疫功能   
      0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164437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11
    • 李慧峰,李慧,孟霜,王晓涛,王志伟,孔祥鹏,詹海仙,王颖莉
      2024, 35(11): 1320-1326.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1.07
      摘要:目的优化桑寄生酒蒸炮制工艺,并对其质量进行表征。方法以扁蓄苷、槲皮苷、槲皮素含量和外观性状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以各指标综合评分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考察料液比(g/mL)、闷润时间、蒸制时间对酒蒸桑寄生炮制工艺的影响,优化最佳炮制工艺,并进行验证。将15批不同产地桑寄生饮片按最佳炮制工艺制备酒蒸桑寄生,并对其质量进行表征。结果酒蒸桑寄生最佳炮制工艺为取桑寄生饮片100 g,加入黄酒20 mL密封闷润2 h,常压蒸制1 h,取出,于50 ℃条件下干燥即得。以最佳炮制工艺制得的酒蒸桑寄生表面呈红褐色或棕褐色,其粉末呈深棕色,质地坚硬或脆,易折断,略有酒香气,味涩;茎横切面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同生桑寄生;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含量分别为3.92%~8.75%、2.27%~5.08%、0.19%~0.82%,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为11.28%~18.56%,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为3.36%~8.58%,扁蓄苷、槲皮苷和槲皮素的含量分别为0.22~1.64、0.26~2.45、0.01~0.38 mg/g。结论本研究成功优化了酒蒸桑寄生的炮制工艺,并对其质量进行了表征,可为该饮片的规范化炮制及质量标准建立提供参考。  
      关键词:桑寄生;酒蒸;炮制工艺;质量表征;层次分析法;熵权法;Box-Behnken响应面法   
      0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164431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11
    • 白璐,沈士朋,吴苏,郭帅,刘茂东
      2024, 35(11): 1327-1333.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1.08
      摘要: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加味颗粒对糖尿病肾病(DKD)模型大鼠足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及肾脏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8只大鼠为正常组(予普通饲料),其余大鼠采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5 mg/kg)建立DKD模型。将模型大鼠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组[阳性对照,13.5 mg/(kg·d)]、桃红四物汤加味组[6.48 g/(kg·d)],每组最终纳入8只。各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每日1次,连续干预16周。干预第4、8、12、16周末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24 h UTP),末次给药后检测各组大鼠体重、饮水量、饮食量、尿量、空腹血糖、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和肾组织中P-钙黏素(P-cadherin)、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肾母细胞瘤蛋白1(WT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Ⅳ型胶原蛋白(Col-Ⅳ)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并测量肾小球基底膜厚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桃红四物汤加味组大鼠从第8周末开始24 h UTP显著降低,体重显著增长,饮水量、尿量均显著减少,Scr、BUN水平和α-SMA mRNA以及TGF-β1、Col-Ⅳ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cadherin、nephrin、WT1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α-SMA蛋白沉积减少,P-cadherin、nephrin、WT1蛋白沉积均增多;大鼠肾组织病理损伤及纤维化程度减轻,肾小球基底膜厚度显著减小(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味颗粒可通过抑制DKD模型大鼠足细胞EMT,减轻肾组织病理损伤及足细胞损伤,从而保护肾功能、延缓肾脏纤维化进展。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桃红四物汤加味颗粒;肾脏纤维化;足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1644306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11
    • 申翔,徐尚刚,黄洋辉,罗斌,周裕丰,梁隆斌
      2024, 35(11): 1334-1338.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1.09
      摘要:目的探究薯蓣皂苷对脓毒症大鼠肾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和穿刺法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60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薯蓣皂苷低、中、高剂量组(30、60、120 mg/kg)和地塞米松组(阳性对照,10 mg/kg),每组12只;另取12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造模15 min后,各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给药/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给药24 h后,检测大鼠血清中肌酐(Cr)、尿素氮(BUN)、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1(KIM-1)、白细胞介素6(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肾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NOD样受体蛋白3(NLRP3)表达量,并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薯蓣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损伤明显改善,血清中Cr、BUN、NGAL、KIM-1、IL-6、IL-1β、TNF-α水平和肾组织中MDA水平、NLRP3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肾组织中SOD活性和Nrf2、HO-1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且薯蓣皂苷的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薯蓣皂苷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损伤情况相似,上述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薯蓣皂苷可能是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抑制NLRP3炎性小体,实现对炎症因子表达和氧化应激的抑制,从而发挥对脓毒症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薯蓣皂苷;Nrf2/HO-1信号通路;NLRP3炎性小体;脓毒症;肾损伤   
      0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1644373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11
    • 房丽娜,李妍仪,董超,许丽丽,史兆松,李越东,杨波,许再超
      2024, 35(11): 1339-1344.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1.10
      摘要:目的探究毛兰素(ERI)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通过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构建PCOS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PCOS组,ERI低、中、高剂量组(10、20、40 mg/kg)和ERI高剂量+维替泊芬组(40 mg/kg ERI+10 mg/kg维替泊芬),每组10只;另取10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组。各给药组大鼠灌胃相应剂量的ERI和/或腹腔注射维替泊芬,PCOS组和正常组大鼠灌胃等体积的1%二甲基亚砜,每日1次,连续6周。给药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体重和空腹血糖(FPG),血清中雌二醇(E2)、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观察卵巢组织形态学变化,分析卵巢组织细胞凋亡情况,检测卵巢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胱天蛋白酶3(Caspase-3)]和Hippo-YAP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大肿瘤抑制激酶1(LATS1)、磷酸化LATS1(p-LATS1)、Yes相关蛋白(YAP)、磷酸化YAP(p-YAP)、转录共激活子因子PDZ结合基序(TAZ)]表达水平。结果与PCOS组比较,ERI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卵巢多囊特征减轻,闭锁卵泡数量减少,颗粒细胞层增厚,体重、FPG水平、T水平、LH水平、LH/FSH、囊性卵泡数量、细胞凋亡指数和Bax、Caspase-3、p-LATS1、p-YAP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或减少(P<0.05),黄体数量、E2水平和Bcl-2、LATS1、YAP、TAZ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或增多(P<0.05)。与ERI高剂量组比较,ERI高剂量+维替泊芬组大鼠的上述指标变化均被抑制(P<0.05)。结论ERI能促进PCOS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增殖,调节性激素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Hippo-YAP信号通路有关。  
      关键词:毛兰素;颗粒细胞;多囊卵巢综合征;Hippo-YAP信号通路;卵巢功能;性激素   
      0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1644744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11
    • 王燕,陈翠青,徐岩,王亿鹏
      2024, 35(11): 1345-1350.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1.11
      摘要:目的考察五味保肝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持续喂养小鼠19周复制NAFLD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23.30 mg/kg)和五味保肝丸低、中、高剂量组(0.11、0.23、0.45 g/kg),另设不造模的正常组,每组8只。药物组小鼠灌胃相应药物,模型组和正常组小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4周。末次给药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的糖代谢(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肝功能[肝指数、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肝组织病理评分]、脂代谢[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相关指标;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形态以及纤维化、脂滴形成和糖原合成情况;检测血清中游离脂肪酸(FFA)和肝组织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β]水平;检测肝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底物/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糖原合成酶激酶3β(IRS/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经高剂量的五味保肝丸干预后,NAFLD小鼠肝指数,血清中ALT、AST、FFA、TC、TG、LDL-C水平,肝组织中TNF-α、IL-6、IL-1β水平,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肝组织病理评分、纤维化染色面积占比、脂滴染色面积占比均显著降低(P<0.05);HDL-C水平、糖原染色面积占比和肝组织中IRS1、PI3K、AKT、GSK3β蛋白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肝细胞坏死和脂肪变性程度均减弱,纤维化病变均减轻。五味保肝丸低、中剂量组小鼠的上述指标均有改善趋势,但部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五味保肝丸可调节NAFLD小鼠肝脏脂代谢、糖代谢紊乱,改善肝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IRS/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有关。  
      关键词:五味保肝丸;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脂代谢;糖代谢;炎症因子;肝损伤;IRS/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1644742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11
    • 雷俊,卢丽君,罗玲艳,乔松,童亚男,郑洋,姚蕾
      2024, 35(11): 1351-1356.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1.12
      摘要:目的探究吴茱萸碱对哮喘模型大鼠炎症反应及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吴茱萸碱低剂量组(10 mg/kg)、吴茱萸碱高剂量组(20 mg/kg)、地塞米松组(阳性对照,0.5 mg/kg)、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激活剂,10 μg]、吴茱萸碱高剂量+EGF组(20 mg/kg吴茱萸碱+10 μg EGF),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以10%卵白蛋白(OVA)-氢氧化铝混合液3点注射致敏联合2%OVA雾化液吸入激发的方式建立哮喘模型。检测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炎症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数,观察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检测大鼠肺组织中气道上皮细胞凋亡情况、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4)水平、通路相关蛋白[p38 MAPK、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1(STAT1)]及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可见支气管黏膜水肿、肺泡间隔增厚和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炎症细胞数显著增多;气道上皮细胞凋亡率、炎症因子水平、p-38 MAPK/p-38 MAPK和Bax、STAT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Bcl-2蛋白表达水平和Bcl-2/Bax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吴茱萸碱低、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均有不同程度缓解,上述各指标均显著逆转,而EGF组上述指标的变化趋势则相反(P<0.05);EGF能显著减弱高剂量吴茱萸碱对哮喘大鼠炎症反应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吴茱萸碱可减轻哮喘大鼠炎症反应并减少气道上皮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38 MAPK/STAT1信号通路有关。  
      关键词:吴茱萸碱;哮喘;炎症反应;气道上皮细胞;凋亡;p38 MAPK/STAT1信号通路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1644502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11

      药物经济学

    • 居文祥,赵荧荧,路萝兰,张小涵,沈爱宗
      2024, 35(11): 1357-1362.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1.13
      摘要:目的从我国卫生体系角度出发,评价贝伐珠单抗联合厄洛替尼一线治疗晚期EGFR突变型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经济性。方法基于BEVERLY研究数据构建动态Markov模型,循环周期为3周,模拟至模型中99%的患者死亡,年贴现率为5%。模型产出为总成本与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以及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以3倍我国202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意愿支付(WTP)阈值,采用成本-效用分析法评价贝伐珠单抗联合厄洛替尼相对于厄洛替尼单药一线治疗晚期EGFR突变型非鳞状NSCLC的经济性,并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验证基础分析结果的稳健性。结果基础分析结果显示,与厄洛替尼单药方案相比,贝伐珠单抗联合厄洛替尼方案的ICER为1 452 243.01 元/QALY,大于以3倍我国2023年人均GDP(268 074元/QALY)作为的WTP阈值,不具有经济性。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贝伐珠单抗成本、无进展生存期和疾病进展期状态的效用值对结果的影响较大。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当WTP阈值为1 740 000元/QALY时,贝伐珠单抗联合厄洛替尼方案具有经济性的概率为50%。结论在以3倍我国2023年人均GDP作为WTP阈值时,与厄洛替尼单药方案相比,贝伐珠单抗联合厄洛替尼一线治疗晚期EGFR突变型非鳞状NSCLC不具有经济性。  
      关键词:贝伐珠单抗;厄洛替尼;动态Markov模型;成本-效用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药物经济学评价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1644508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11

      药物与临床

    • 白梦如,申潜,马志媛,王刚
      2024, 35(11): 1363-1368.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1.14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乳汁中贝他斯汀和羟氯喹浓度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方法向50 μL乳汁样品中加入200 μL含内标(100 ng/mL氯喹)的甲醇,涡旋沉淀蛋白后离心取上清液进样分析。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柱,流动相为0.1%甲酸-10 mmol/L乙酸铵溶液(A相)和甲醇(B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5 mL/min,进样量为2 μL,分析时间为4 min。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扫描,定量分析离子对分别为m/z 388.9→201.9(贝他斯汀)、m/z 336.3→247.1(羟氯喹)和m/z 320.2→247.2(氯喹)。对所建LC-MS/MS法进行方法学考察,并用于检测1例哺乳期患者乳汁中的药物浓度。结果贝他斯汀在2~200 ng/mL (r=0.999)、羟氯喹在50~1 000 ng/mL(r=0.99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贝他斯汀和羟氯喹质控样本的批内、批间精密度均小于15%,准确度、提取回收率、基质效应和稳定性均符合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验证要求。哺乳期患者乳汁中的药物浓度检测结果显示,该患者服药2 h和14 h后乳汁中贝他斯汀的浓度分别为34.95、5.72 ng/mL,羟氯喹分别为211.92、104.18 ng/mL,推算出相对婴儿剂量分别为1.83%、0.5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人乳汁中贝他斯汀和羟氯喹浓度的同时测定,可为临床哺乳期的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关键词:贝他斯汀;羟氯喹;乳汁;哺乳期;药物浓度;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164464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11
    • 李芳,杜小换,尚翔,王文娟,周密,朱增燕
      2024, 35(11): 1369-1373.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1.15
      摘要:目的挖掘和分析伊立替康上市后在成人和儿童群体中的药物不良事件(ADE)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提取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中2004年第1季度至2023年第1季度的伊立替康ADE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法和比例报告比值比法挖掘该药的风险信号,分别对患者年龄<18岁(儿童)和≥18岁(成人)的ADE报告及信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挖掘到8 013份以伊立替康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DE报告,其中成人与儿童ADE报告分别有7 656、357份,分别挖掘出518、75个ADE信号,主要累及胃肠系统疾病、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和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等系统器官分类。信号频度排前20位的ADE信号在伊立替康的药品说明书中大部分有记载;周围神经病、口腔黏膜炎、肺栓塞、表皮痣综合征、生殖毒性等是成人中新的ADE信号,而高血压、进展性肿瘤、肿瘤溶解综合征、栓塞等是儿童中新的ADE信号。结论临床应用伊立替康时应警惕说明书未提及的上述新的可疑高风险信号。  
      关键词:伊立替康;药物不良事件;FAERS数据库;风险信号;儿童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164450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11
    • 章礼玲,顾崇怀,乔锐,项学军
      2024, 35(11): 1374-1379.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1.16
      摘要:目的观察维立西呱治疗急性失代偿心衰(H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不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5月在安庆市立医院住院的经静脉注射利尿剂或扩血管药物治疗病情稳定后予以维立西呱口服的急性失代偿HF患者,共52例。收集患者临床基线数据,记录并分析其治疗后1、6个月的血肌酐(S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声心动图指标(LVEF、LVDd)、堪萨斯城心肌病调查问卷(KCCQ)评分等。按是否为扩张型心肌病分为2个亚组,比较两亚组的基线数据;采用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全人群和两亚组患者上述随访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扩张型心肌病组患者的年龄显著小于非扩张型心肌病组,同时前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比例更低、LVDd更长、LVEF水平更低、射血分数降低的HF患者更多(P<0.05)。与基线值相比,治疗后1个月时,全人群、非扩张性心肌病组和扩张型心肌病组患者的KCCQ评分均显著升高(P<0.001);治疗后6个月时,全人群在KCCQ评分提升和lg(NT-proBNP)水平下降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亚组患者的lg(NT-proBNP)水平均显著下降,KCCQ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亚组患者的LVEF水平均显著提升(P<0.05),且组间差异幅度达7.52%(P=0.030)。混合效应模型结果显示,患者是否患有冠心病以及不同基线LVDd水平均有可能影响随访LVEF水平,其中冠心病对随访LVEF的提升有促进作用(P=0.043),但是冠心病分组×时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与基线LVDd≥62 mm相比,基线LVDd≤61 mm患者的LVEF提升速度更快(P<0.05)。结论维立西呱能够改善急性失代偿HF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且不会对患者肾功能产生负面影响。该药对基线LVDd≤61 mm的患者,尤其能够显著提升其LVEF水平。  
      关键词:维立西呱;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扩张型心肌病;冠心病;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1644666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11

      药师与药学服务

    • 张逸舟,都丽萍,张宇晴,刘思彤,梅丹
      2024, 35(11): 1380-1385.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1.17
      摘要:目的调查我国各级医疗机构用药教育开展及补偿现状,为用药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法,于2023年3月调查全国范围内各级医疗机构用药教育的开展情况,对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共回收问卷1 368份,其中有效问卷1 304份,问卷有效率为95.32%。我国医疗机构用药教育总体开展率为73.62%,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用药教育开展率分别为76.05%、67.68%、73.76%,三级、二级和一级医疗机构开展率分别为87.11%、60.57%、46.32%;发药窗口是最常见的用药教育场所,口头交代是比例最高的用药教育形式。三级医疗机构与一级和二级医疗机构相比,用药教育场所和形式都更加多元;各级医疗机构总体用药教育年服务量的中位数为500人次,且医疗机构级别越高,用药教育年服务量越大(P=0.023);超过一半的医疗机构无任何形式的用药教育补偿,有补偿的医疗机构大多是在工作量上予以体现。医疗机构等级、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是影响用药教育是否开展的重要因素。结论与2019年相比,近年我国中部地区医疗机构用药开展率有一定提升;各地区的一级医疗机构用药教育开展率仍较低,需要继续提高。各医疗机构应根据自身特点设置用药教育场所,丰富用药教育形式,提高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继续积极落实药学服务收费,以促进用药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医疗机构;用药教育;影响因素;补偿;药学服务;问卷调查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164488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11
    • 李长琨,王启阳,张晓霞,崔承乾,庞成森,马妮,张亚婷,封卫毅,董卫华
      2024, 35(11): 1386-1390.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1.18
      摘要:目的测算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集中调配4类药品(普通药物、抗菌药物、危害药品和全胃肠外营养液)的成本,为相关部门制定收费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陕西省12家医疗机构的PIVAS运营成本,包括人力成本、医疗卫生材料成本、固定资产折旧及修缮成本、水电成本与管理成本,综合采用操作时间分配系数法和工作量分配系数法对以上成本进行分配,计算得到4类药品的单位调配成本。结果陕西省PIVAS调配普通药物、抗菌药物、危害药品和全胃肠外营养液的年均总成本分别为(2 195 900.25±1 680 893.73)、(746 341.59±725 839.39)、(331 420.15±183 258.83)、(330 322.68±277 281.70)元,其中人力成本占比最大,平均占比为85.49%。调配1组普通药物、抗菌药物和危害药品的成本分别为5.89、7.60、14.37元,调配1袋全胃肠外营养液的成本为32.15元(不含一次性静脉营养袋成本)。结论本研究所得不同类别静脉药物的调配成本计算方法及数据,可为相关部门制订和调整PIVAS收费标准提供参考。  
      关键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调配;成本测算;操作时间分配系数法;工作量分配系数法;人力成本   
      0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164439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11
    • 于小杰,赵艳敏,胡爱玲,杨文明,王娜
      2024, 35(11): 1391-1395.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1.19
      摘要:目的构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入制剂用药不依从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咳喘药学服务门诊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收治的36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信息,将2021年10月-2023年6月收治的患者作为模型组(n=303),2023年7-10月收治的患者作为验证组(n=62),模型组分为依从亚组(n=126)和不依从亚组(n=177),通过单因素分析结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使用吸入制剂不依从的危险因素。根据回归分析结果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以验证组患者为对象,评价所建模型预测的准确性。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同时使用2个吸入制剂(OR=3.730,95%CI为1.996~6.971,P<0.001)、一年内急性加重次数≥2次(OR=2.509,95%CI为1.509~4.173,P<0.001)、吸烟(OR=2.167,95%CI为1.309~3.588,P=0.003)、合并焦虑/抑郁(OR=2.112,95%CI为1.257~3.499,P=0.004)、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问卷评级≥2级(OR=1.701,95%CI为1.014~2.853,P=0.044)是患者使用吸入制剂不依从的危险因素。基于此建立风险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可得模型组、验证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6、0.928,模型预测的总体准确率为88.71%。结论基于同时使用2个吸入制剂、一年内急性加重次数≥2次、吸烟、合并焦虑/抑郁、mMRC评级≥2级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对COPD患者使用吸入制剂不依从风险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入制剂;依从性;风险预测模型;危险因素   
      0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1644308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11

      综述

    • 华天琦,刘宇灵,林龙飞,廖倩,李慧
      2024, 35(11): 1396-1402.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1.20
      摘要:莪术油是从莪术中提取的挥发油,化学成分主要以单萜(包括α-蒎烯、β-蒎烯等)、倍半萜(包括β-榄香烯、莪术醇、莪术二酮等)为主,对卵巢癌、宫颈癌、结直肠癌、肺癌、肝癌等多种恶性肿瘤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莪术油主要通过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核因子κB、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等信号通路,发挥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等作用。目前,莪术油因难溶于水、稳定性差等缺点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现代制剂研究则采用新技术将其制备成脂质体、微球、微乳/纳米乳等,从而改善了莪术油的溶解性和稳定性。本文归纳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莪术油化学成分、抗肿瘤作用及制剂研究进展,可为莪术油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及制剂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莪术油;化学成分;抗肿瘤;制剂   
      0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164431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11
    • 马倩,李亚,马艺钊,陈锴,王元元,张海龙
      2024, 35(11): 1403-1407.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1.21
      摘要: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复杂、恶性程度高,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p53信号通路是影响肺癌进程的重要通路,被众多研究者视为肺癌靶向治疗的潜在靶点之一。近年来,已有较多研究深入探讨了中药调控p53信号通路干预肺癌的可行性。基于此,本文系统总结了中药调控p53信号通路干预肺癌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发现清金得生片、调气消积汤、补肺通络解毒方、健脾补肾方及益气扶正解毒方等中药复方及制剂可通过激活p53信号通路,促进肺癌细胞自噬及凋亡,抑制肺癌细胞生长及转移,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发挥抑癌作用;拟人参皂苷Rh2、柴胡皂苷D、重楼皂苷Ⅶ、石斛碱、槐定碱、藤黄酸、雷公藤甲素及雷公藤甲素丁二酸单酯YJ-4等中药单体可通过激活p53信号通路,促进肺癌细胞凋亡,抑制肺癌细胞增殖,调控肺癌细胞周期,发挥抑癌作用。  
      关键词:肺癌;p53信号通路;作用机制;中药;有效成分   
      0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164430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11
    • 高庆东,段旭昉,李妍,许涛,于洋洋,白国栋
      2024, 35(11): 1408-1412.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1.22
      摘要:乳腺癌的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高居榜首,具有侵袭性强、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的特征。白藜芦醇是一种植物抗氧化剂,在对抗乳腺癌发生和发展中具有潜在的多效性。本文通过评估多个体外和体内研究以探索白藜芦醇干预乳腺癌的作用机制,发现白藜芦醇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调控自噬,抑制糖酵解,调节肿瘤微环境、基质金属蛋白酶、上皮-间质转化、耐药蛋白等的表达,来削弱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存活能力,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转移和侵袭,逆转乳腺癌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白藜芦醇的临床试验研究数量有限,主要是关于其对乳腺癌的预防作用,这可能是影响全面评估白藜芦醇抗癌效果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白藜芦醇;乳腺癌;细胞凋亡;自噬;糖酵解;肿瘤微环境;细胞侵袭;细胞转移;耐药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164464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1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