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24 35 13

      药事管理

    • 董慧秋,汤少梁
      2024, 35(13): 1545-1551.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3.01
      摘要:目的构建我国仿制药质量安全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为评估并提高集采常态化背景下仿制药质量安全应急管理能力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理论研究和文献分析初步拟定仿制药质量安全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权重。结果两轮咨询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系数与意见协调程度较好,最终构建了仿制药质量安全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个(质量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应急准备能力、响应处置能力与应急恢复能力)、二级指标11个(如仿制药研发与生产过程质量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应急组织机制保障能力、应急响应处置能力等)、三级指标75个(如仿制药原料质量风险监测、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仿制药利润空间风险隐患监测等)。其中,一级指标中质量风险监测预警能力的权重最大(0.392 4),二级指标中仿制药研发与生产过程质量风险监测预警能力的组合权重最大(0.146 0),三级指标中仿制药原料质量风险监测的组合权重最大(0.023 0)。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仿制药质量安全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层次分明、权重合理,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可作为集采常态化背景下仿制药质量安全应急能力评估管理与决策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仿制药质量安全;应急能力评价;应急管理;评估指标体系;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   
      3
      |
      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4798708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0
    • 唐璋淳,卢钰琼,代展菁,许佳艺,虞杰,路云,常峰
      2024, 35(13): 1552-1557.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3.02
      摘要:目的借鉴日本和韩国医保支付标准调整的实践经验,为我国简易续约规则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的相关文献、日本和韩国政府官网的相关政策文件等,从调整条件和调整公式两个方面归纳总结目前日韩调整医保支付标准的做法,并与我国现行简易续约规则进行对比,明晰我国简易续约规则可优化之处,提出政策建议。结果与结论在调整方式上日韩与我国相似,对于超量药品根据超量情况计算药品降幅并实施调整;但具体的调整条件和调整公式又有所不同,日韩针对目前超量较大的药品采取线性降价的方式,而我国针对目前和预期均超量较大的药品采取梯度降价的方式。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符合国情和医保实际的简易续约规则,并采取了一些创新举措,包括考量药品目前与预期的超量情况和在调整公式中引入降幅减半机制;但同时也存在一定不足,如调整条件的指标设置较为单一、调整公式的梯度降价区间过于宽泛,未能充分体现“以量换价”的市场化机制。建议我国医保部门在简易续约时增加对药品基金支出大小的考量、细化调整公式的梯度降价区间、加大对特殊品类药品在新增适应证时的政策倾斜,进一步完善简易续约规则。  
      关键词:医保谈判;简易续约;医保支付标准调整;医保基金支出   
      6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479885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0
    • 恽琴素,周伟贤,徐卉,刘猛,陈荣
      2024, 35(13): 1558-1563.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3.03
      摘要:目的优化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的临床用药目录,减少患者药品费用,提高DRG结付率。方法选取某院神经内科BR23疾病组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疾病组的用药规律,并利用药品综合评价方法对重点监测药品进行评分,进而优化疾病组的临床用药目录。选取2022年12月入组该疾病组患者的住院信息作为优化前数据,2023年9月入组该疾病组患者的住院信息作为优化后数据,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医疗质量及药品费用数据来评价优化目录的实施效果。结果优化临床用药目录后,该疾病组的结付率由优化前的84.36%上升至104.70%,住院药品费用及住院总费用均显著降低(P<0.05),重点监测药品使用量明显下降。结论数据挖掘技术有助于探索疾病组临床用药规律;药师可以此为依据,通过有效药学干预手段提高DRG结付率。  
      关键词: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数据挖掘技术;临床用药目录;重点监测药品;药品综合评价   
      1
      |
      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4799163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0

      药学研究

    • 谢栋,刘媛媛,李正翔,袁恒杰,曹晓沧
      2024, 35(13): 1564-1569.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3.04
      摘要:目的探究芒柄花素(FMN)对炎症性肠病(IBD)大鼠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方法构建大鼠IBD模型。将造模成功的48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低、高剂量FMN组(20、40 mg/kg FMN)和高剂量FMN+YAP抑制剂Verteporfin(VTPF)组(40 mg/kg FMN+10 mg/kg VTPF),每组12只;另取12只大鼠设为正常组(生理盐水);每天给药/生理盐水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后,对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进行评分;测量大鼠结肠长度;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0水平;检测大鼠肠上皮细胞的凋亡情况;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Yes相关蛋白(YAP)、切割型胱天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DAI评分,TNF-α、IL-6水平,肠上皮细胞凋亡率,cleaved-caspase-3、Bax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肠长度显著变短(P<0.05);IL-10水平和YAP、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肠组织出现细胞形态异常、排列紊乱,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学变化。与IBD组比较,低剂量FMN组、高剂量FMN组大鼠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且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而加入VTPF后,显著逆转了FMN对IBD大鼠上述指标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FMN可能是通过抑制Hippo/YAP信号通路,促进YAP的表达,进而抑制IBD大鼠肠上皮细胞凋亡。  
      关键词:芒柄花素;Hippo/YAP信号通路;炎症性肠病;肠上皮细胞;细胞凋亡   
      3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4798705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0
    • 吴辉星,张振华,龙昌锐,郭桂芬,王炎玉,陈燕纯,付钜雄,乡世健,周本杰,鲁澄宇
      2024, 35(13): 1570-1575.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3.05
      摘要:目的基于血清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佛手柑内酯(BP)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模型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和BP低、高剂量组(50、100 mg/kg),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小鼠均采用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模型。同时,各组小鼠灌胃相应药物/溶剂,每日1次,连续8周。末次给药后,检测小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小鼠肝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Ⅰ)表达,同时对小鼠血清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BP低、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ALT、AST水平和肝组织中α-SMA、Collagen Ⅰ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的纤维化程度显著改善。代谢组学结果显示,BP高剂量组和模型组共有175个血清差异代谢物,其中18个物质上调、157个物质下调,涉及的主要代谢途径有嘧啶代谢、丁酸盐代谢、脂肪酸合成、酪氨酸代谢、β-丙氨酸代谢、烟酸和烟酰胺代谢以及谷胱甘肽代谢等。结论BP可能通过调节肝纤维化小鼠血清中嘧啶代谢、丁酸盐代谢和谷胱甘肽代谢等途径达到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  
      关键词:佛手柑内酯;肝纤维化;血清代谢组学;差异代谢物;代谢途径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479883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0
    • 陈奎奎,农雨欣,郭忠会,谭勇,黄宏婷,黎金满,韦金锐,韦志英,梁洁
      2024, 35(13): 1576-1581.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3.06
      摘要:目的分析鸡骨草水提物灌胃大鼠后的入血和入肝成分,并推测其可能的代谢途径,为鸡骨草的药效物质基础分析提供参考。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鸡骨草给药组(0.63 g/kg,以生药量计)、空白组,分别单次灌胃相应药液/超纯水,收集各组大鼠的血浆和肝脏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鸡骨草水提物化学成分及入血、入肝成分进行鉴定。结果从鸡骨草水提物中共鉴定了30个化学成分,主要为生物碱类、黄酮类、有机酸类和环烯醚萜类(如相思子碱、夏佛塔苷和异夏佛塔苷等)等。从血浆样品中鉴定了10个原型成分和9个代谢产物(如原儿茶酸脱羧化硫酸化代谢产物、对羟基苯甲酸还原化硫酸化代谢产物等),从肝脏样品中鉴定了6个原型成分和5个代谢产物(如对羟基苯甲酸硫酸化代谢产物、对羟基苯甲酸脱羧化硫酸化代谢产物等)。代谢途径主要包括羟基化、去甲基化、甲基化、硫酸化、葡萄糖醛酸化等。结论生物碱类、黄酮类、有机酸类是鸡骨草水提物入血和入肝的主要成分,主要涉及羟基化、去甲基化、硫酸化等代谢途径。  
      关键词:鸡骨草;血浆;肝脏;UPLC-Q-TOF/MS;药源性成分   
      0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4799128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0
    • 张文渊,王倩,张丽红,周海燕,张妮
      2024, 35(13): 1582-1587.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3.07
      摘要:目的基于Hippo-Yes相关蛋白(YAP)信号通路探讨藁本内酯对宫颈癌细胞化疗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将人宫颈癌顺铂耐药细胞HeLa/DDP分为对照组、顺铂组(10 μmol/L顺铂)和顺铂+低、中、高浓度藁本内酯组(10 μmol/L顺铂+25、50、100 μmol/L藁本内酯),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侵袭情况,以及YAP、具有PDZ结合基序的转录共激活因子(TAZ)mRNA和YAP、TAZ、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Ki67、切割型胱天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顺铂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和cleaved-caspase-3/caspase-3均显著升高;划痕愈合率、侵袭细胞数,YAP、TAZ mRNA和YAP、TAZ、MMP2、Ki67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顺铂组比较,顺铂+低、中、高浓度藁本内酯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和cleaved-caspase-3/caspase-3均进一步升高;划痕愈合率、侵袭细胞数,YAP、TAZ mRNA和YAP、TAZ、MMP2、Ki67蛋白的表达水平均进一步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藁本内酯可通过抑制Hippo-YAP信号通路提高宫颈癌耐药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关键词:藁本内酯;宫颈癌细胞;顺铂;化疗耐药性;Hippo-YAP信号通路   
      3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479884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0
    • 陈林林,谢金根,樊学程,饶倩,杨添翼,田佳玉,肖雄,高文军,李文宏
      2024, 35(13): 1588-1593.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3.08
      摘要:目的研究麻黄与杏仁配伍后在支气管哮喘模型大鼠血浆和脑脊液中的药动学变化。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麻黄组(12 g/kg,以生药量计,下同)、杏仁组(6 g/kg)和麻黄-杏仁药对组(麻黄12 g/kg+杏仁6 g/kg),每组6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用2%氯化乙酰胆碱和0.4%磷酸组胺的等体积混合液喷雾诱发支气管哮喘模型,每天1次,连续7 d。每次造模前1 h,各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并激发哮喘后,分别在不同时间点进行采血和脑脊液收集。将血浆与脑脊液样品预处理后(以葛根素为内标),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两种样品中麻黄碱/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和苦杏仁苷的质量浓度。采用DAS 2.0药动学软件通过非房室模型确定主要药动学参数,并比较两药配伍前后药动学参数的变化。结果与麻黄组比较,麻黄-杏仁药对组大鼠血浆和脑脊液中麻黄碱/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的cmax、AUC0-21.33 h(或AUC0-10.67 h)均显著减少,CLZ/F、VZ/F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脑脊液中甲基麻黄碱的tmax显著缩短(P<0.05)。与杏仁组比较,麻黄-杏仁药对组大鼠血浆中苦杏仁苷的t1/2显著缩短,CLZ/F显著增加(P<0.01);脑脊液中苦杏仁苷的tmax显著缩短,AUC0-10.67 h、CLZ/F、VZ/F均显著增加(P<0.01)。结论麻黄、杏仁配伍后加快了麻黄生物碱的吸收和消除,从而减少了麻黄生物碱在支气管哮喘模型大鼠体内的累积。  
      关键词:麻黄;杏仁;配伍;哮喘;药动学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479901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0
    • 闫改霞,林淑霞,孟燕,张慧宇,景彦林
      2024, 35(13): 1594-1599.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3.09
      摘要:目的探究雷公藤甲素(TP)对坐骨神经痛大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制备坐骨神经痛大鼠模型,然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吲哚美辛组(阳性对照,7.5 mg/kg),低、高剂量TP干预组(分别记为TP-L组、TP-H组,50、100 μg/kg TP)和高剂量TP+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激活剂干预组(TP-H+DMXAA组,100 μg/kg TP+25 mg/kg DMXAA),每组12只;另取12只不结扎的大鼠作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给药/生理盐水14 d后,检测大鼠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PWT)、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PWL);观察大鼠坐骨神经病理学改变、坐骨神经元形态及小胶质细胞数;检测大鼠坐骨神经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cGAS)、STING mRNA及其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Model组大鼠PWT、PWL均显著降低/缩短(P<0.05),尼氏体数量显著减少(P<0.05);小胶质细胞数、坐骨神经病理学评分,IL-1β、TNF-α水平,cGAS、STING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均显著增加/升高(P<0.05);坐骨神经损伤严重。与Model组比较,吲哚美辛组、TP-L组、TP-H组大鼠各指标变化与上述相反(P<0.05),坐骨神经损伤减轻。STING激活剂DMXAA减弱了TP对坐骨神经痛大鼠小胶质细胞活性和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TP可能通过下调cGAS/STING信号通路,降低小胶质细胞活性和炎症反应,从而改善大鼠坐骨神经痛。  
      关键词:雷公藤甲素;坐骨神经痛;cGAS/STING信号通路;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4798706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0
    • 徐雷,潘偲莹,陈红梅,杨庆良,杨根生
      2024, 35(13): 1600-1604.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3.10
      摘要:目的采用立体光刻成型(SLA)3D打印技术制备盐酸文拉法辛-盐酸氟西汀多层片,并进行质量评价和体外释放考察。方法以盐酸文拉法辛/盐酸氟西汀、光聚合单体PEGDA 400、致孔剂PEG 300、光引发剂TPO和光吸收剂柠檬黄等组成处方,采用SLA型3D打印技术制备外径10 mm、内径5 mm、厚度6 mm的盐酸文拉法辛-盐酸氟西汀多层片,然后对其外观、三维尺寸、重量均匀度、药物含量、内部结构特征以及体外释放特性进行考察。结果该多层片的打印成型性良好,边缘平滑圆整,大小、厚度均匀,外径、内径、厚度分别为(10.06±0.26)、(4.94±0.06)、(5.80±0.12) mm(RSD分别为2.58%、1.21%、2.07%,n=20);重量差异符合药典要求;两药含量分别为(7.96±0.09)、(11.26±0.46) mg/片。X射线衍射表征和扫描电镜表征结果显示,该多层片中两种药物分子以无定形结构存在,盐酸文拉法辛层溶出后产生明显的孔道结构,而盐酸氟西汀层未出现孔道结构。盐酸文拉法辛层和盐酸氟西汀层在24 h时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91.88±0.94)%、(106.25±1.28)%,符合Rigter-Peppas释放模型。结论本研究采用SLA型3D打印技术成功制备了盐酸文拉法辛-盐酸氟西汀多层片,该多层片成型性良好,且符合Rigter-Peppas释放模型。  
      关键词:立体光刻成型;3D打印技术;多层片;盐酸文拉法辛;盐酸氟西汀;个性化制剂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4799016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0
    • 彭龙,马佳乐,尹艺璇,步曦,赵双梅
      2024, 35(13): 1605-1611.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3.11
      摘要:目的探讨痛泻要方通过调控肠道菌群-肠神经系统(ENS)-肌层巨噬细胞(MM)串扰减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结肠运动亢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新生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痛泻要方2.68 g/(kg·d),以生药量计]、阳性对照组[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0.27 g/(kg·d)],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大鼠均采用母子分离+慢性束缚+番泻叶致泻法复制肝郁脾虚证型IBS-D模型。造模后,各药物组大鼠灌胃相应药液,每天1次,持续2周。于造模结束时和给药后观察各组大鼠的粪便性质(稀便出现率、稀便率)、结肠运动功能(小球排出时间)、内脏敏感性[不同压力下的腹部回缩反射(AWR)评分];于给药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脂多糖(LPS)浓度,结肠组织中骨形态生成蛋白2(BMP2)、集落刺激因子1(CSF1)、Toll样受体4(TLR4)蛋白的表达和分布情况,以及肠道菌群的多样性、物种组成及差异。结果造模结束时,除对照组外的其余3组大鼠均100%出现稀便,稀便率和各压力下的AWR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小球排出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或P<0.05)。中药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的稀便出现率分别为20%、80%;中药组大鼠稀便率、各压力下的AWR评分、血清LPS浓度和结肠组织肌层中CSF1、TLR4蛋白的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小球排出时间,结肠组织肌层中BMP2蛋白的平均光密度,Chao 1、Shannon、Faith’s PD、Simpson均较模型组显著延长或升高(P<0.01或P<0.05);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比值由低到高依次为中药组、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大鼠的肠道菌群物种组成更贴近于对照组,其优势菌属包括普雷沃氏菌属、布劳特氏菌属等。结论痛泻要方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调控肠道菌群-ENS-MM串扰关键蛋白BMP2、CSF1的表达,从而发挥减轻IBS-D大鼠结肠运动亢进的作用。  
      关键词:痛泻要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型;肠道菌群-ENS-MM串扰;骨形态发生蛋白2;集落刺激因子1   
      3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479870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0
    • 孔露娇,鲁华,王心,李帅,刘静,郭晓阳
      2024, 35(13): 1612-1617.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3.12
      摘要: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槲皮素对心肾综合征(CRS)大鼠心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取SD大鼠,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结合肾急性缺血再灌注的方法构建CRS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槲皮素低剂量组(35 mg/kg)、槲皮素高剂量组(70 mg/kg)、槲皮素高剂量+740Y-P组(70 mg/kg槲皮素+3.5 mg/kg 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激活剂740Y-P),每组12只;另取12只正常大鼠设为假手术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14 d。给药结束后,检测大鼠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期容积(EDV)、等容舒张时间(IVRT)]与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观察大鼠心肾组织纤维化情况;检测大鼠血清与心肾组织中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心肾组织中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UN、24 h尿蛋白、Scr水平,心肾组织的胶原容积分数,血清与心肾组织中IL-1β、TNF-α水平,心肾组织中PI3K、Akt、NF-κB p65蛋白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LVEF、IVRT、EDV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槲皮素低、高剂量组大鼠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且高剂量组的改善效果更好(P<0.05)。740Y-P逆转了高剂量槲皮素对各指标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槲皮素可减轻CRS大鼠心肾纤维化和功能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关键词:槲皮素;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心肾综合征;心肾功能;纤维化   
      4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4798753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0
    • 闫本纯,何春艳,李宏伟,南锡浩,张智慧,邸彦橙,田河
      2024, 35(13): 1618-1623.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3.13
      摘要:目的探讨桃叶珊瑚苷(AU)调节蛋白激酶B(Akt)/双微体同源基因2(MDM2)/p53信号通路对前列腺癌(PC)细胞增殖和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将前列腺癌细胞PC3分为对照组、50 μmol/L AU组、100 μmol/L AU组、SC79(Akt激活剂)组(5 μmol/L)、100 μmol/L AU+SC79组,考察各组细胞的克隆能力和增殖能力,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Akt/MDM2/p5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建立异种移植肿瘤裸鼠模型,并将建模成功的裸鼠分为肿瘤组、AU组(80 mg/kg)、SC79组(50 mg/kg)和AU+SC79组(80 mg/kg AU+50 mg/kg SC79 ),每组10只,每天给药1次,共21 d。末次给药后,称定肿瘤质量,检测肿瘤组织中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及Akt/MDM2/p5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细胞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50 μmol/L AU组、100 μmol/L AU组细胞克隆形成数、增殖率和Akt、MDM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减少/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p5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但SC79组各指标变化趋势相反(P<0.05);100 μmol/L AU+SC79组与100 μmol/L AU组比较,克隆形成数、增殖率和Akt、MDM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增加/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p5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但与SC79组比较各指标变化趋势相反(P<0.05)。体内实验中,与肿瘤组比较,AU组裸鼠的肿瘤质量及组织中Ki-67阳性表达和Akt、MDM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5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但SC79组裸鼠的上述指标变化趋势相反(P<0.05);AU+SC79组与AU组比较,裸鼠的肿瘤质量及组织中Ki-67阳性表达和Akt、MDM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p5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其与SC79组比较各指标变化趋势相反(P<0.05)。结论AU可通过抑制Akt/MDM2/p53信号通路从而抑制PC细胞增殖及肿瘤生长。  
      关键词:桃叶珊瑚苷;Akt/MDM2/p53信号通路;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肿瘤生长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4798863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0

      药物与临床

    • 平泽,张建军,王金荣,柴成国,李宁
      2024, 35(13): 1624-1627.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3.14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美罗培南治疗脓毒症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6例脓毒症休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标准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53例。标准剂量组患者予以标准剂量美罗培南(首次静脉滴注美罗培南1 g,持续30 min以上,然后每8 h静脉滴注美罗培南1 g,每次3 h以上);高剂量组患者予以高剂量美罗培南(首次静脉滴注美罗培南2 g,持续30 min以上,然后每8 h静脉滴注美罗培南2 g,每次3 h以上);其余治疗措施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主要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治疗3、5、7 d时的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和简化的急性生理评分Ⅱ(SAPS Ⅱ)的增量。次要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的院内死亡率,90 d全因病死率,7 d微生物治愈率,7 d临床治愈率,治疗3、5、7 d时的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重症监护室住院天数,呼吸机治疗天数,去甲肾上腺素最高剂量。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高剂量组患者治疗7 d时的SOFA评分增量、SAPS Ⅱ增量,治疗5、7 d时的PCT、CRP水平以及90 d全因病死率均显著低于标准剂量组(P<0.05)。两组间其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美罗培南治疗脓毒症休克相比标准剂量美罗培南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脓毒症休克;美罗培南;剂量;临床效果   
      1
      |
      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4799144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0
    • 吴镇湖,陈鑫遥,陈耀鑫,许银姬
      2024, 35(13): 1628-1633.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3.15
      摘要:目的挖掘肺动脉高压(PAH)治疗药物马昔腾坦的相关不良事件(ADE)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中2013年第4季度至2023年第3季度的马昔腾坦相关ADE报告,采用比例失衡法中的报告比值比(ROR)法、英国药品和保健品管理局的综合标准法(简称“MHRA法”)进行数据挖掘,根据《国际医学用语词典》26.0版中的系统器官分类(SOC)和首选术语(PT)对ADE名称进行规范化编码,并进行事件发生时间(TTO)分析和威布尔分布形状参数(WSP)检验。结果共提取到以马昔腾坦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DE报告26 079份,涉及患者以女性居多(73.25%),且集中于18~65岁(42.39%),主要上报国家为美国(84.42%),严重治疗结果以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59.82%)最为常见。挖掘出马昔腾坦ADE阳性信号269个;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血肌酐升高、血尿素升高等肾损伤相关ADE,以及精神淡漠、绝望感等精神障碍相关ADE未被其药品说明书收录。TTO分析结果提示,大部分马昔腾坦ADE阳性信号发生在初始治疗后的0~30 d(492份,21.52%)和>360 d(411份,17.98%);WSP检验结果显示,报告数排前20位的ADE阳性信号大多符合早期失败型曲线特征。结论临床在应用马昔腾坦治疗PAH时,除药品说明书中提及的不良反应外,还应重点关注甲状腺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精神障碍等相关ADE。  
      关键词:马昔腾坦;肺动脉高压;药品不良事件;信号挖掘;比例失衡法;合理用药   
      3
      |
      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479871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0

      循证药学

    • 蔺莉,徐旭英,洪雨欣
      2024, 35(13): 1634-1642.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3.16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纯化的CD34+细胞(PCCs)、骨髓单核细胞(BMMNCs)、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和外周血单核细胞(PBMNCs)4种常见的细胞疗法在治疗严重肢体缺血(CLI)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Scopus、Embase、Cochrane对照试验注册中心、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23年6月,收集PCCs、BMMNCs、BMMSCs和PBMNCs 4种不同细胞疗法对比其他细胞疗法或标准疗法(ST)治疗CLI的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结局指标包括截肢率、踝肱指数(ABI)、经皮氧分压(TCPO2)、溃疡愈合率、无痛步行距离(PFWD)和血管生成情况。提取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资料,采用RoB 2.0工具进行偏倚风险评估,使用Stata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eta分析共纳入22项研究,涉及 1 318名患者,治疗组涉及4种细胞疗法,分别是PCCs、BMMNCs、BMMSCs、PBMNCs。网状Meta分析显示,4种细胞疗法组截肢率均低于ST组,仅PBMNC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细胞干预措施在提高ABI方面均优于ST组(P<0.05),且BMMNCs对ABI的提高效果最显著;PBMNCs、BMMNCs组提高TCPO2方面与ST、BMMSCs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细胞干预措施在提高溃疡愈合率方面均优于ST,但BMMNCs组与S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3组溃疡愈合率均显著高于ST组(P<0.05),且PBMNCs组、BMMSCs组的溃疡愈合率显著高于BMMNCs组(P<0.05);BMMSCs移植后对患者PFWD的提高显著优于ST(P<0.05),PBMNCs、BMMNCs组与S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MSCs、BMMNCs、PBMNCs这3种细胞疗法改善血管生成的效果均优于ST,且BMMSCs疗效显著优于BMMNCs和PBMNC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种细胞疗法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改善CLI患者的预后。PBMNCs移植后截肢率最低,且改善TCPO2和提高溃疡愈合率的效果最显著;BMMNCs改善ABI的效果最显著;在PFWD和血管生成方面,BMMSCs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关键词:细胞疗法;严重肢体缺血;外周动脉疾病;单核细胞;间充质干细胞;CD34+细胞;网状Meta分析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4799012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0
    • 卢芬萍,邢光艳,胡世平
      2024, 35(13): 1643-1650.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3.17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益生菌制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SinoMed、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收集已发表的使用益生菌制剂(治疗组)对比安慰剂或健康生活方式(对照组)治疗NAFL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起至2023年10月10日。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GRADE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评级,RevMan 5.4、Stata 17.0软件进行Meta分析、Egger’s检验。结果共纳入24项RCT(1 391例NAFLD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MD=-6.29,95%CI(-9.35,-3.22),P<0.000 1]、天冬氨酸转氨酶[MD=-4.89,95%CI(-7.55,-2.23),P=0.000 3]、γ-谷氨酰转移酶[MD=-4.87,95%CI(-6.54,-3.20),P<0.000 01]水平,肝脏硬度值[MD=-0.36,95%CI(-0.48,-0.24),P<0.000 01],甘油三酯[MD=-0.22,95%CI(-0.27,-0.16),P<0.000 01]、总胆固醇[MD=-0.34,95%CI(-0.44,-0.25),P<0.000 01]和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MD=-0.38,95%CI(-0.63,-0.13),P=0.003]水平均显著降低;但肿瘤坏死因子α[MD=-0.41,95%CI(-1.29,0.48),P=0.37]、白细胞介素6[MD=0.39,95%CI(-0.10,0.88),P=0.12]、超敏C反应白蛋白[MD=-0.30,95%CI(-0.85,0.25),P=0.28]、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D=0.03,95%CI(-0.01,0.06),P=0.1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D=-0.10,95%CI(-0.27,0.07),P=0.23]水平和身体质量指数[MD=0.07,95%CI(-0.26,0.40),P=0.6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照干预措施不同进行亚组分析,合生元组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肝脏硬度值、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改善,其余结果与上述一致。Egger’s检验结果显示均无发表偏倚的存在。结论使用益生菌疗法对NAFLD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肝脏硬度值、血脂水平、胰岛素抵抗水平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益生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安全性;有效性;Meta分析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4799014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0
    • 李卓,乔玲,王艺洁,王维
      2024, 35(13): 1651-1657.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3.18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中医扶正解毒法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服务平台,检索时限为数据库建库起至2023年10月,收集中医扶正解毒法+常规化疗(试验组)对比常规化疗(对照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2名研究人员分别筛选文献、提取资料,按照Cochrane 5.4偏倚风险工具评价文献质量,并使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19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RR=1.15,95%CI(1.07,1.23),P=0.000 1]、客观缓解率[RR=1.47,95%CI(1.29,1.67),P<0.000 01]、卡氏评分[WMD=6.11,95%CI(2.97,9.25),P=0.000 1]、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水平、炎症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水平、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最大呼气流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证候情况评分[WMD=-2.83,95%CI(-4.42,-1.24),P=0.000 5]、IL-6[WMD=-11.20,95%CI(-21.75,-0.64),P=0.04]水平、不良反应(骨髓抑制、肝肾损伤、胃肠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试验组患者的自然杀伤细胞水平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常规化疗相比,中医扶正解毒法联合常规化疗在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疾病控制率和客观缓解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中医证候和炎症状态、增强免疫力和肺部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关键词:扶正解毒法;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药;Meta分析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479900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0

      药师与药学服务

    • 李梦秋,左蕾,冉鑫,李青,李欣宇,罗宁
      2024, 35(13): 1658-1662.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3.19
      摘要:目的对儿童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探索以脊髓电刺激为基础的多模式镇痛方案,及多药联合治疗的药学监护要点。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伴皮肤感染的患儿治疗过程,结合国内外文献,针对该患儿疾病治疗的难点制定多模式镇痛方案并进行药学监护。结果治疗团队针对该患儿采取以脊髓电刺激为基础的多模式镇痛治疗,包括不同镇痛药理靶点的多药联合、多种给药途径(口服、静脉、硬膜外、经皮)、多技术(脊髓电刺激、局部神经阻滞、患者自控镇痛)、辅助治疗的个体化方案,并监护用药的安全性。患儿住院及出院后随访期间双足疼痛得到了控制,创面愈合,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以脊髓电刺激为基础的多模式镇痛是治疗儿童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安全、有效的方式。  
      关键词:红斑性肢痛症;脊髓电刺激;多模式镇痛;临床药师;药学监护   
      3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4798865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0

      综述

    • 文武龙,张炜烨,孙鑫,梁霄,杨婧,王锐
      2024, 35(13): 1663-1667.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3.20
      摘要:微针可以穿透皮肤屏障给药而不触及痛觉神经,有效提高经皮给药效率,改善患者依从性。外泌体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且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天然纳米级药物载体。本文综述了外泌体结合微针治疗疾病的途径与优势,阐述了结合外泌体的微针经皮给药系统(以下简称为外泌体微针给药系统)在各类疾病中的研究现状。外泌体微针给药系统可分为以外泌体作为治疗剂和以外泌体作为药物载体两大类:前者因外泌体独特的生理来源可以有效避免常规药物毒性及免疫原性等问题,结合微针后可直接在特定部位给药,从而大大改善口服给药的代谢消耗和注射给药的患者依从性问题;后者因外泌体的天然囊泡结构及内源性特征可保护外来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并增强靶向性,结合微针后可有效解决疗效好但稳定性差的药物的经皮给药问题。外泌体微针给药系统目前仍处于实验室阶段,但其在修复脊髓损伤、促进糖尿病溃疡伤口愈合、生发、干预心肌梗死、缓解慢性疼痛等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微针;外泌体;经皮给药;载药系统   
      3
      |
      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479926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0
    • 冯世权,秦贞苗,胡雪,董德峤,彭浩洋,甘昌冉,段成成,高亚男
      2024, 35(13): 1668-1672.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3.21
      摘要:鲁索替尼是一种选择性靶向Janus激酶(JAK)的小分子抑制剂,可在JAK1、JAK2结构域与催化位点上的三磷酸腺苷竞争性结合,从而抑制JAK活化和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STAT)磷酸化,阻止JAK-STAT信号通路的表达。口服鲁索替尼对骨髓纤维化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展现出良好的疗效。外用的鲁索替尼乳膏是美国FDA批准的首个非节段型白癜风家庭治疗药物,目前虽尚未在我国上市,但已于2023年8月落地国内医疗先行区,有望成为白癜风治疗的新突破。鲁索替尼乳膏还被多项临床案例证明对特应性皮炎、斑秃等具有显著疗效,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鲁索替尼;JAK-STAT信号通路;JAK抑制剂;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白癜风;皮肤病   
      4
      |
      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4799197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