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首页
关于期刊
期刊简介
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编委会章程
期刊订阅
学术文献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优先出版
虚拟专辑
佳文荐读
电子期刊
投稿助手
投稿流程
投稿须知
作者下载
联系我们
专家中心
审稿指南
审稿策略
声明与制度
出版伦理及文献不端
研究伦理政策
文献查重策略
更正与撤回等
编校制度与职责
开放获取声明
网站责任声明
最新刊期
2024
年
第
35
卷
第
19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药事管理
患者偏好信息在美国医疗产品上市前决策中的应用及启示
任晓悦,颜建周,丁瑞琳,邵蓉
2024, 35(19): 2321-2327.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9.01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患者偏好信息在美国医疗产品上市前决策中的应用,为我国患者偏好信息的应用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探究美国患者偏好信息收集与应用的概况、法律依据和参与主体,详细分析患者偏好信息在医疗产品上市前决策中的应用情况,分析我国患者偏好信息的应用现状与挑战,并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美国通过开展多项患者参与项目以及立法推动多主体进行患者偏好信息的收集和应用,将患者偏好信息用于为医疗产品上市前决策提供参考:在研发环节为医疗产品研发和设计提供信息、辅助临床试验设计;在上市审批环节作为FDA上市审批决策的证据之一,用于识别获益大于风险的患者群体,并纳入医疗产品说明书。我国患者偏好信息的应用缺乏更高层级法律文件的指导,尚无针对性的指南文件。建议我国借鉴美国经验,在更高层级的法律文件中明确鼓励患者偏好的研究与应用;针对患者偏好信息的收集与应用制定专门的指导文件;根据我国国情确定监管决策中患者偏好信息纳入的权重和形式。
关键词:患者偏好;药品;医疗器械;上市前决策
0
|
0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3371848 false
发布时间:2024-10-11
基于统计过程控制的药品用量动态监测研究
陈杨,淡重辉,徐美玲,陈肖,刘颖,郑晓媛
2024, 35(19): 2328-2334.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9.02
摘要:目的探索基于统计过程控制(SPC)的药品用量动态监测方法,以提升药品使用过程的宏观监管水平。方法根据药品费用和国家相关文件建立我院重点监控药品品种目录。以全院、门诊药房和住院药房的重点监控药品品种月度用量数据为监测对象,利用SPC的X控制图、移动极差控制图和指数加权移动平均值控制图建立药品用量动态监测(DMDC)模型,分别从单月用量、极差变化以及用量趋势3个维度进行监测。以瑞舒伐他汀、美托洛尔和美罗培南为例,展示DMDC模型的监测效果。结果针对全院、门诊药房和住院药房分别建立了包含203、167和200个品种的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在排除无法建模及建模失败的品种后,成功为这3个药品消耗区域分别建立了179、116和172个DMDC模型。这3组模型在2024年前4个月的实践中,警示的药品品种数分别为54、32、62个。所建DMDC模型成功监测了全院瑞舒伐他汀、门诊药房美托洛尔以及住院药房美罗培南等药品的月度用量。相较于我院原用的浮动率排序法,DMDC模型的应用显著提升了药品监测的范围和深度,监测品种由原先的约50种大幅扩展至179种,监测维度也从1个维度增加到了3个维度。结论基于SPC的DMDC模型有效、可行,适用于对月度用量较稳定的药品品种进行监测。
关键词:药品用量;药品动态监测;统计过程控制
0
|
0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3371679 false
发布时间:2024-10-11
基于PMC指数模型的国谈药品“双通道”管理政策量化评价
高文萍,王淑玲
2024, 35(19): 2335-2339.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9.03
摘要:目的对省级层面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政策进行量化评价,分析不足之处和优秀经验,为该类政策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以31个省份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政策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挖掘法,归纳政策重点内容;构建政策一致性(PMC)指数模型,通过评价模型从整体角度对31个省份“双通道”管理政策进行量化分析;并以北京市和重庆市为例,对比优秀政策与可接受政策的差异性。结果31个省份中,18个省份的政策PMC指数介于6.00~<8.00,属于优秀政策;13个省份的政策PMC指数介于4.00~<6.00,属于可接受政策。北京市和重庆市的政策在政策性质、政策时效等5个层面保持一致,而在政策内容、政策受众等4个层面存在差异。结论多数省份“双通道”管理政策处于较为完善的水平。部分省份后续还需根据本省医药卫生发展实际情况,持续优化政策设计,完善政策细则;搭建定点药店管理模式,明确遴选规则与退出机制;重视药学服务建设,推动处方外流。
关键词: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PMC指数模型;文本挖掘法;政策研究;量化评价
0
|
0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3371396 false
发布时间:2024-10-11
我国医疗机构PIVAS医嘱审核情况调研分析
赵婧,孙路路,吕红梅,张建中
2024, 35(19): 2340-2344.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9.04
摘要:目的了解全国医疗机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医嘱审核现状,进一步提升PIVAS医嘱管理水平,减少与杜绝静脉给药错误的发生。方法通过问卷调研法,针对全国医疗机构PIVAS医嘱审核的问题和现状,由调研组中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专家负责组织本省份内相关医疗机构的PIVAS负责人填写医嘱审核和不适宜医嘱干预情况的问卷,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到关于PIVAS医嘱审核的有效问卷751份。我国PIVAS医嘱审核主要以人工与计算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PIVAS每日医嘱审核条数的中位数为700.00~771.00条;每日新增医嘱审核条数的中位数为209.68~215.00条;平均医嘱审核率为85.50%~92.44%;不适宜医嘱平均占比为1.82%~1.89%;不适宜医嘱平均干预率为74.90%~79.41%,平均干预成功率为79.62%~87.28%;退药率为2.92%~3.08%。结论我国大部分医疗机构PIVAS的医嘱审核采用审方软件辅助,个别PIVAS存在医嘱不审核、不适宜医嘱不干预等情况,医嘱审核的标准及流程有待完善。建议强调药师审方责任制,规范化使用审方软件,逐步扩大医嘱审核范围,并采用多部门协作方式,从而提高不适宜医嘱的干预成功率、降低PIVAS退药率。
关键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医嘱审核;审方软件
0
|
0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3371497 false
发布时间:2024-10-11
药学研究
防风石油醚提取物调节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张向阳,魏薇,徐鹏,李宁,葛文静,王新义,梁瑞峰,薛爱荣
2024, 35(19): 2345-2351.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9.05
摘要:目的探究防风石油醚提取物通过调节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牛Ⅱ型胶原与弗氏完全佐剂建立大鼠RA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防风石油醚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55、110、220 mg/kg),另设不造模的正常组,每组10只。各组大鼠灌胃相应药液或等体积2%吐温-80溶液,每天1次,连续28 d。观察大鼠足趾肿胀度并进行关节炎指数(AI)评分,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0、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5-羟基维生素D
3
[25(OH)D
3
]、髓过氧化物酶(MPO)、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和NETs的水平,观察大鼠踝关节病理学形态变化,检测大鼠踝关节中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H3)以及滑膜组织中细胞色素P450 24A1(CYP24A1)、细胞色素P450 27B1(CYP27B1)、维生素D受体(VDR)、肽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PAD4)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防风石油醚提取物中、高剂量组大鼠给药后第14天至第28天的足趾肿胀度和A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血清中IL-1β、IL-17、TNF-α、MPO、NE和NETs水平均显著降低,IL-10、25(OH)D
3
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踝关节间隙变宽,结构明显改善;踝关节中CitH3以及滑膜组织中CYP24A1、PAD4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滑膜组织中CYP27B1、VDR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防风石油醚提取物可能通过调控维生素D系统,抑制NETs生成,进而改善RA症状。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防风;石油醚提取物;维生素D;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炎症因子
0
|
0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3371398 false
发布时间:2024-10-11
柴胡多糖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陈雨婵,彭东辉,孙延平,王秋红,匡海学
2024, 35(19): 2352-2357.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9.06
摘要:目的研究柴胡多糖对急性肝损伤(ALI)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护肝片,550 mg/kg)和柴胡多糖高、低剂量组(400、100 mg/kg),每组8只,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1 h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尾静脉注射20 mg/kg刀豆蛋白A溶液建立ALI模型。注射刀豆蛋白A溶液12 h后,测定小鼠肝脾指数,观察其肝脾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小鼠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检测小鼠血清和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β水平以及肝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组织大量坏死、炎症细胞浸润,脾脏增大、出血增多、淋巴细胞减少,肝脾指数均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AST、ALT、LDH水平,血清和肝组织中TNF-α、IL-6、IL-1β水平,肝组织中MDA水平和TLR4、NF-κB、HO-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肝组织中SOD水平和Nrf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柴胡多糖高、低剂量组小鼠肝脾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肝脾指数、血清和肝组织中上述指标水平大部分被显著逆转(P<0.05或P<0.01)。结论柴胡多糖对ALI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和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关键词:柴胡多糖;急性肝损伤;TLR4/NF-κB信号通路;Nrf2/HO-1信号通路
0
|
0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3371562 false
发布时间:2024-10-11
基于大鼠体内代谢的壮药三七姜抗炎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刘星晨,梁洁,黄春燕,陈嘉怡,彭嘉文,谢晶晶,马玉明,陈思思,韦佳丽
2024, 35(19): 2358-2364.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9.07
摘要:目的为壮药三七姜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纯化水)、给药组(三七姜醇提物,以生药量计为15.75 g/kg),每组12只。每天灌胃药液/纯化水2次,每次灌胃间隔6~8 h,连续3 d。给药结束后,收集2组大鼠血液、尿液及粪便样品。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技术对三七姜醇提物中的化学成分及大鼠灌胃三七姜醇提物后的血清、尿液、粪便代谢物进行鉴定。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筛选血清中差异代谢物,并使用MetaboAnalyst 5.0平台对代谢通路进行分析。结果从三七姜醇提物中鉴定出了38个化合物,从尿液样品中鉴定出了14个原型成分和3个代谢产物,从粪便样品中鉴定出了9个原型成分,从血清样品中鉴定出了10个原型成分和1个代谢产物。在2组大鼠血清样本中共筛选得到71个差异代谢物,其中给药组中阿魏酸、甘草素等44个差异代谢物的水平相较于空白组上调,花生四烯酸、苯乙酰谷氨酰胺等27个差异代谢物的水平相较于空白组下调。71个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苯丙氨酸代谢、亚油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色氨酸代谢等11条代谢通路上。结论阿魏酸、甘草素、异嗪皮啶和刺芒柄花素等成分可能是三七姜直接发挥抗炎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三七姜可能通过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和色氨酸代谢等通路发挥抗炎作用。
关键词:三七姜;化学成分;药效物质;体内代谢;炎症;UPLC-Q-Exactive-MS技术
0
|
0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3371656 false
发布时间:2024-10-11
不同干燥方式对祁菊花品质的影响
史佳一,潘罗星,陶宜红,赵清
2024, 35(19): 2365-2371.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9.08
摘要:目的考察不同干燥方式对祁菊花品质的影响,为祁菊花的采收加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7类共25种干燥方式对祁菊花鲜品进行干燥得到25种样品,以其外观性状及含水量为淘汰指标,去除不合格样品;以6种有效成分(绿原酸、木犀草苷、3,5-O-咖啡酰基奎宁酸、槲皮素、木犀草素、黄芩苷)的含量为指标,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及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以及PCA综合得分排名及每类干燥方式所得的最佳样品,综合选择6种实验样品;以氧化相关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稳定性及花瓣表面微观形态为指标,对上述6种样品进行质量评价。结果PCA与PLS-DA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式所得样品的质量存在明显差异,绿原酸、3,5-O-咖啡酰基奎宁酸、黄芩苷这3种成分可能是导致样品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100 ℃蒸汽杀青1 min后再以50 ℃烘干4 h所得样品中有效成分的综合得分最高。经微波功率800 W杀青1 min后再以50 ℃鼓风干燥4 h与100 ℃蒸汽杀青1 min后再以50 ℃烘干4 h这2种联合干燥方式处理的祁菊花中氧化相关酶完全失活,稳定性优于其他干燥方式所得样品;花瓣表面微观形态观察结果显示,以微波功率400 W烘干6 min所得样品与上述2种样品的完整度、平整度最高。结论从成品质量及干燥效率来看,以100 ℃蒸汽杀青1 min后再以50 ℃烘干4 h是祁菊花的最佳干燥方式。
关键词:祁菊花;产地加工;干燥方式;绿原酸;3,5-O-咖啡酰基奎宁酸;黄芩苷
0
|
0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3371783 false
发布时间:2024-10-11
润燥止痒胶囊对湿疹大鼠肠道菌群及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胡银霞,陈梓钊,刘昌顺,郝勇
2024, 35(19): 2372-2377.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9.09
摘要:目的研究润燥止痒胶囊(RZZY)对湿疹大鼠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短链脂肪酸(SCFA)的影响,以揭示RZZY对湿疹的改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氯雷他定组(1.5 mg/kg)和RZZY低、高剂量组(0.6、1.2 g/kg)。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2,4-二硝基氯苯溶液涂抹脱毛区域致敏以构建湿疹模型,并灌胃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2周。给药完成后,检测大鼠皮肤厚度,并进行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和病理评分;基于16S rDNA测序分析大鼠肠道菌群结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大鼠粪便中SCFA(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检测大鼠结肠和皮肤组织中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表达水平。结果RZZY可明显减轻湿疹大鼠皮肤红肿、溃烂症状,显著减小/降低大鼠EASI、皮肤厚度、病理评分(P<0.05);显著升高湿疹大鼠肠道菌群ACE、Sobs和Shannon指数(P<0.05),促进大鼠肠道菌群向正常结构回调;提高湿疹大鼠肠道厚壁菌门和毛螺菌属、乳杆菌属、另枝菌属丰度,降低拟杆菌门/属丰度;显著升高湿疹大鼠粪便中丙酸、丁酸含量(P<0.05);显著下调结肠和皮肤组织中STAT3蛋白表达(P<0.05)。结论RZZY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提高SCFA水平来抑制STAT3表达,从而发挥抗炎作用,进而改善湿疹大鼠的皮肤炎症。
关键词:润燥止痒胶囊;湿疹;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
0
|
0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3371785 false
发布时间:2024-10-11
土茯苓中8个成分的含量测定及化学计量学分析
邹惠亮,王新财,陈柯,崔虹,孟令杰,刘百联,陈敏
2024, 35(19): 2378-2382.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9.10
摘要:目的为土茯苓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20批(编号S1~S20)土茯苓中5-O-咖啡酰基莽草酸、新落新妇苷、落新妇苷、新异落新妇苷、异落新妇苷、黄杞苷、白藜芦醇、异黄杞苷的含量。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20批土茯苓样品进行评价,并筛选影响土茯苓质量的差异标志物。结果所测8个成分在各自检测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24 h)试验的RSD均小于2.00%(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60%~106.40%,RSD均小于2.00%(n=6)。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浙江产(S1~S5)和江西产(S6~S10)样品聚为一类,湖南产(S11~S15)样品聚为一类,云南产(S16~S20)样品聚为一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2个主成分可反映土茯苓中8个成分85.60%的信息量;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显示,5-O-咖啡酰基莽草酸、落新妇苷、异落新妇苷和新落新妇苷的变量重要性投影值均大于1。结论不同产地土茯苓中上述8个成分含量存在差异,5-O-咖啡酰基莽草酸、落新妇苷、异落新妇苷和新落新妇苷可能是影响土茯苓质量的差异标志物。
关键词:土茯苓;化学计量学;含量测定;超高效液相色谱法;5-O-咖啡酰基莽草酸;落新妇苷;异落新妇苷;新落新妇苷
0
|
0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3371399 false
发布时间:2024-10-11
药物经济学
德曲妥珠单抗对比化疗方案二线治疗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的经济学评价
李雪,贾才凤,郑颖,张森,王美祺,王明霞
2024, 35(19): 2383-2390.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9.11
摘要:目的从我国卫生体系角度出发,评价德曲妥珠单抗方案对比医生选择化疗(TPC)方案二线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的经济性。方法基于DESTINY-Breast04临床试验数据构建动态Markov模型,模拟时限为10年,循环周期为3周。以成本、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作为模型产出指标,采用5%的贴现率,以3倍202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意愿支付(WTP)阈值,采用成本-效用分析法分析激素受体阳性队列和所有患者队列中两种治疗方案的经济性,再通过不确定性分析验证基础分析结果的稳健性。结果基础分析结果显示,德曲妥珠单抗方案与TPC方案相比,在激素受体阳性队列和所有患者队列中的ICER值分别为1 045 655.76、906 404.99元/QALY,均高于WTP阈值(268 074元/QALY)。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疾病无进展状态效用值、德曲妥珠单抗价格、疾病进展状态效用值等参数对模型结果影响较大。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当WTP阈值为3倍2023年我国人均GDP时,德曲妥珠单抗方案具有经济性的概率为0。情境分析结果显示,在考虑援助计划时,德曲妥珠单抗方案具有经济性的概率为0;当德曲妥珠单抗价格降低70%时,该方案具有经济性的概率显著提高至82.80%。结论在以3倍2023年我国人均GDP作为WTP阈值时,德曲妥珠单抗方案相对于TPC方案二线治疗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不具有经济性;按地区适当降低德曲妥珠单抗的价格,可以提高其经济性。
关键词:德曲妥珠单抗;晚期乳腺癌;HER-2低表达;二线治疗;Markov模型;药物经济学
0
|
0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3371670 false
发布时间:2024-10-11
药物与临床
布地格福联合白葡奈氏菌片维持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观察
李强,赵凤德,王瑞瑞,张婷,王明明
2024, 35(19): 2391-2396.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9.12
摘要:目的考察布地格福联合白葡奈氏菌片维持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1年10月1日至2023年1月31日于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感染病区就诊的122例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1)和观察组(n=61)。对照组患者单用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每次2揿,每日2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白葡奈氏菌片(每次1.2 m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运动耐量、肺功能、炎症指标、免疫功能,以及COPD急性发作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脱落12、9例患者。治疗后,两组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显著延长(P<0.05),COPD评估测试问卷评分、St George’s呼吸问卷评分、残气量与肺总量的比值、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血清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以及FEV
1
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及观察组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IgM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D3
+
、CD4
+
、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的百分比和CD4
+
/CD8
+
以及IgG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CD8
+
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的COPD急性发作次数和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格福联合白葡奈氏菌片能有效改善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其炎症水平,提升其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且用药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布地格福;白葡奈氏菌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活质量;6分钟步行距离;肺功能;炎症;免疫功能
0
|
0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3371564 false
发布时间:2024-10-11
循证药学
SLCO1B1
基因多态性对瑞舒伐他汀有效性和安全性影响的Meta分析
鲁春云,王松,刘克锋,薛莹,陈娟娟,赵院霞,杜书章
2024, 35(19): 2397-2403.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9.13
摘要:目的研究SLCO1B1基因(521T>C和388A>G)多态性与瑞舒伐他汀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相关性。方法在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PharmGKB、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521T>C和388A>G基因多态性对瑞舒伐他汀有效性和安全性影响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起至2023年12月,用RevMan 5.3软件对所纳入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相关研究。Meta 分析结果显示,521T>C基因多态性与瑞舒伐他汀疗效有显著相关性——在显性基因模型下,与TT基因型相比,CC+TC基因型能显著提高瑞舒伐他汀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疗效[MD=2.38,95%CI(0.61,4.16),P=0.009 0];在纯合子基因模型下,与TT基因型相比,CC基因型能显著提高瑞舒伐他汀降低总胆固醇的疗效[MD=-7.50,95%CI(-13.05,-1.95),P=0.008 0];在杂合子基因模型下,与TT基因型相比,TC基因型能显著提高瑞舒伐他汀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MD= -5.14,95%CI(-9.74,-0.53),P=0.03]和升高HDL-C[MD=5.67,95%CI(2.61,8.73),P=0.000 3]的疗效。388A>G基因多态性与瑞舒伐他汀疗效亦有显著相关性——在显性或纯合子基因模型下,与AA基因型相比,GG+AG基因型[MD=-6.88,95%CI (-7.46,-6.30),P<0.000 1]或GG基因型[MD=-9.23,95%CI(-9.41,-9.04),P<0.000 1]能显著提高瑞舒伐他汀降低LDL-C的疗效;在杂合子基因模型下,与AA基因型相比,AG基因型能显著提高瑞舒伐他汀降低LDL-C[MD=-3.00,95%CI(-3.19, -2.82),P<0.000 1]、总胆固醇[MD=-5.80,95%CI(-6.00,-5.59),P<0.000 1]和甘油三酯[MD=-11.79,95%CI(-19.57, -4.02),P=0.003 0]的疗效;在隐性基因模型下,与AA+AG基因型相比,GG基因型能显著提高瑞舒伐他汀降低LDL-C[MD= -4.31,95%CI(-8.47,-0.14),P=0.040 0]和升高HDL-C[MD=4.49,95%CI(2.20,6.77),P=0.000 1]的疗效。4种基因模型下,521T>C基因多态性与瑞舒伐他汀相关ADR发生概率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但并未发现388A>G基因多态性与瑞舒伐他汀相关ADR发生概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521T>C基因多态性与瑞舒伐他汀的降脂疗效和安全性显著相关,C等位基因可能是导致瑞舒伐他汀降脂疗效增强和ADR增多的因素之一;388A>G基因多态性与瑞舒伐他汀的降脂疗效显著相关,但与其安全性无关联性。
关键词:SLCO1B1基因;基因多态性;瑞舒伐他汀;有效性;安全性;Meta分析
0
|
0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3371568 false
发布时间:2024-10-11
药师与药学服务
标准化分级药学监护服务在慢性气道疾病住院患者中的多维价值分析
连玉菲,邱学佳,杨警囡,方灵芝,杨玉鹏,刘洪涛,董占军
2024, 35(19): 2404-2410.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9.14
摘要:目的为构建慢性气道疾病住院患者科学、合理的药学服务新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3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呼吸科住院并接受药学监护(PC)服务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哮喘急性加重的患者2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125例)和观察组(125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全程给予一般药学服务,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全程给予标准化分级PC服务。比较不同PC服务模式在患者临床价值指标、人文价值指标及质量管理指标间的差异。结果在临床价值评价指标中,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治疗目标达成率、吸入装置正确使用得分、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解决药物相关问题数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人文价值评价指标中,观察组的患者用药依从性得分、药师干预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中,观察组患者的药品费用占比、静脉用药占比、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事服务例数也多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各项药事服务例数占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分级PC服务可帮助药师识别更需要关注和管理的高危患者,提高药师工作效率,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是值得推广的新型药学服务模式。
关键词:咳喘药学服务;药学监护;分级监护;慢性气道疾病
0
|
0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3371775 false
发布时间:2024-10-11
绝经激素治疗中断的原因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周婷,彭雪瑶,詹侠,鲍红荣
2024, 35(19): 2411-2415.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9.15
摘要:目的调查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中断绝经激素治疗的原因,并分析可能导致治疗中断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择2022年3月-2023年11月在我院更年期医药联合门诊就诊并建立更年期保健手册的患者,通过手册登记的病史资料和门诊病历系统收集其病例资料。电话随访已接受绝经激素治疗的患者,了解其是否在用药并统计治疗中断的原因。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中断绝经激素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183例使用绝经激素治疗的患者,根据其是否中断治疗分为中断组(78例)和继续治疗组(105例)。电话随访结果显示,中断的原因主要有自觉无效(16.67%)、担心用药风险(15.38%)、存在慎用情况(12.82%)及发生不良反应(10.2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职业、有无并发症、用药方案和骨质、血黏度是否正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并发症、骨质减少及疏松、事业单位工作及退休、使用连续序贯用药方案使患者倾向选择继续进行绝经激素治疗(P<0.05)。结论绝经激素治疗中断率较高,自觉无效、担心用药风险、存在慎用情况和发生不良反应对患者影响较大。存在并发症会导致患者中断绝经激素治疗,而骨质减少及疏松、事业单位工作及退休、使用连续序贯用药方案的患者则更倾向于选择继续进行绝经激素治疗。
关键词:更年期综合征;绝经激素治疗;治疗中断;影响因素
0
|
0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3371709 false
发布时间:2024-10-11
1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药物治疗管理
司继刚,孙雪,张剑桥,魏业东,王悦璇
2024, 35(19): 2416-2421.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9.16
摘要:目的为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药物治疗管理(MTM)提供参考。方法1例63岁男性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因每日上午出现一过性头痛到我院神经内科就诊,并被推荐到药学门诊。药学门诊药师分析后认为,患者出现的头痛症状、严重便秘和高尿酸血症很可能与其所用药物有关;进一步发现患者血压、心率、血糖和血脂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影响因素均未达标。药师通过药学问诊与药品不良反应的判断、用药评估、药物重整、用药宣教和药学随访等为患者提供MTM服务。结果药师经过13周15次的MTM服务,重整优化了药物治疗方案,停用了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药物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硝苯地平控释片和吲达帕胺片,使患者用药品种数由15种调减至7种。患者头痛症状消失,严重便秘症状明显改善,血尿酸降至正常范围;血压、心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尿酸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影响因素分别由MTM服务前的>140/90 mmHg(1 mmHg=0.133 kPa)、70~80次/min、7.71 mmol/L、7.2%、2.13 mmol/L和494 μmol/L降至MTM服务后的<130/80 mmHg、55~60次/min、6.22 mmol/L、6.3%、1.55 mmol/L和348 μmol/L。结论药师为患者提供MTM服务,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降低用药风险,提升医院药物合理应用水平和临床药学服务能力。
关键词:药物治疗管理;药学门诊;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药物重整
0
|
0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3371476 false
发布时间:2024-10-11
1例产褥期使用五加生化胶囊致全身性严重过敏反应的药学监护及分析
赵明明,叶轶青
2024, 35(19): 2422-2425.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9.17
摘要:目的正确识别和应对产褥期使用五加生化胶囊引起的全身性严重过敏反应,为妇产科用药提供参考,促进合理用药。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产褥期使用五加生化胶囊后出现全身性严重过敏反应患者的药学监护及治疗过程,筛查该患者住院期间所用药物,评估该过敏反应与五加生化胶囊的关系及可能的发生原因。结果与结论该患者全身性严重过敏反应与五加生化胶囊的关系被评估为“很可能相关”,提示过敏体质患者产褥期使用五加生化胶囊时应提高警惕,加强药学监护,尽量避免同时联用相同机制或有潜在相互作用的药物。
关键词:五加生化胶囊;全身性严重过敏反应;药学监护;药品不良反应
0
|
0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3371586 false
发布时间:2024-10-11
综述
皂苷类化合物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干预结直肠癌的机制研究进展
翟浩宇,陈雪,杨冰炜,王成磊,李卫东
2024, 35(19): 2426-2431.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9.18
摘要:结直肠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定的肠道菌群可用于筛查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并通过调控细胞凋亡、生成肠道代谢产物及提高化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改善化疗耐药性)等方式延缓疾病的进展。以人参皂苷K为代表的皂苷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人参、三七等多种中药之中,经由肠道菌群转化后,通过调控慢性肠炎癌变、调节肠道菌群组成、生成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并参与免疫调节等途径发挥防治结直肠癌的作用。
关键词:皂苷;肠道菌群;肠癌;嗜黏蛋白阿克曼菌属;机制
0
|
0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3371566 false
发布时间:2024-10-11
中药活性成分防治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作用及其新型眼部递送制剂研究进展
朱雅迪,李维,李淑瑶,李寒梅,邹亮
2024, 35(19): 2432-2437.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9.19
摘要:老年性黄斑变性(SMD)是一种造成老年人视力损伤的眼部黄斑区退行性疾病,发病率较高,是目前国内外眼科疾病治疗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对防治SMD的常用中药活性成分及其新型眼部递送制剂进行综述,结果显示,许多中药活性成分可通过抗氧化、抗衰老、抗凋亡、抗炎等多种途径抑制SMD的病情进展。但由于大多数中药活性成分具有溶解度低、化学性质不稳定以及难以克服眼部屏障等缺点,严重阻碍了其在治疗SMD中的临床应用。以脂质体、固体脂质纳米粒、微乳/纳米乳、原位凝胶等为代表的新型制剂在眼部药物递送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老年性黄斑变性;中药活性成分;氧化应激;炎症;纳米制剂
0
|
0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3371874 false
发布时间:2024-10-11
中医药对慢性疼痛-抑郁共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刘光华,史栋梁,傅文,王子华,崔家康
2024, 35(19): 2438-2443.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9.20
摘要:慢性疼痛是指持续或反复发作时间超过3个月的疼痛,与抑郁、焦虑等情绪具有高共病率。慢性疼痛-抑郁共病的发病机制错综复杂,给临床诊疗带来极大困扰。本文综述了近年中药单体和复方以及针刺疗法对慢性疼痛-抑郁共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发现中药单体(黄酮类、酚类、萜类、香豆素类、生物碱类化合物)、中药复方(乌头汤、柴胡桂枝汤等)及针刺疗法(针刺“百会”“印堂”“合谷”“太冲”等穴位)可以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递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炎症因子的水平以及神经胶质细胞的活性,有效改善慢性疼痛-抑郁共病。
关键词:慢性疼痛-抑郁共病;中药单体;中药复方;神经递质;炎症;作用机制
0
|
0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3371397 false
发布时间:2024-10-11
TGF-β信号通路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及其靶向药物开发进展
吴婧,李明春,王春燕
2024, 35(19): 2444-2448.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19.21
摘要: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失调与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病理状况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在肿瘤发生早期,TGF-β作为一种抗增殖和促分化因子,能发挥抑癌作用;而在晚期肿瘤中,TGF-β可通过对肿瘤微环境的作用(如促血管生成、促纤维化、免疫抑制和调节细胞代谢)刺激肿瘤进展和转移。目前已有多种TGF-β抑制剂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包括单克隆抗体、配体陷阱、小分子抑制剂、反义寡核苷酸、双特异性抗体和肿瘤疫苗等几大类别,但目前仍没有相关药物被批准用于临床癌症治疗。准确筛选潜在获益患者、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用等是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肿瘤微环境;靶向治疗
0
|
0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3371394 false
发布时间:2024-10-11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