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24 35 5

      药事管理

    • 聂鹤云,宋浩伟,朱卫丰,谢明,宋民宪
      2024, 35(5): 513-517.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05.01
      摘要:目的为省级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法律地位的明确以及《药品管理法》中“药品标准”法律表述的立法技术完善提供参考。方法结合我国药品地方标准法律渊源,对中药饮片国家药品标准构成要件以及现行省级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构成进行分析,同时基于法律解释的方法,对《药品管理法》中省级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法律内涵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在药品监管实务中,省级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实质为地方药品标准,2019年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对药品标准进行了专门规定,但对于省级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药品标准法律属性并未作出规定,存在一定的立法技术瑕疵。建议在《药品管理法》修正时,对省级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药品标准法律属性予以明确。  
      关键词:中药饮片;省级;炮制规范;药品标准;法律属性   
      122
      |
      53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008037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08
    • 曾铮,巫柳岑,黄振光,何文莉,宓郑成,谢祥威,苏思多,梁桂诚,廖遥灵,张宏亮
      2024, 35(5): 518-523.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05.02
      摘要:目的探讨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后文简称“国家集采政策”)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实施效果,为医疗机构后续开展集采药品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国家集采政策实施前后的药品采购数据,以政策目标、利益相关方关注的问题等为导向,引入并研究6个二级指标(如可获得性、可负担性、药品安全性等)、18个三级指标(如约定采购量完成率、负担水平、药占比等)。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国家集采政策实施前后(2019年和2020年)的数据进行差异性、变化趋势等分析。结果在可获得性方面: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参与度为92.55%,疾病覆盖率为40.16%,整体约定采购量完成率中值为287.82%,总体配送率为97.20%。在可负担性方面:2019-2022年药品价格总体的降幅为74.80%,人均住院药品费用、门诊药占比、住院药占比降幅依次为17.61%、10.22%、20.10%,除慢性病、抗肿瘤用药外,药品可负担水平均低于1。对医药的影响:2022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占比为66.00%,相比执行国家集采政策前增幅为1.29%,广西壮族自治区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共12个品规,前8名的制药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小于20.00%。对医疗医保的影响:直至2022年基本实现仿制药替代原研药,同类非中选药品使用比约为9.12%,未提出二次换药的人数占63.39%;药品费用支出减少共24.59亿元。结论国家集采政策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同时还需重点关注扩大专科病种用药覆盖面、中选药品的临床综合评价、优化待分配量选择方案等问题。  
      关键词: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效果;可获得性;可负担性;药品安全性;制药企业影响力   
      76
      |
      17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0080623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08
    • 谢江川,谢林利,马攀,潘辛梅,曹丽亚,张馨,陈勇川
      2024, 35(5): 524-528.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05.03
      摘要:目的为完善药物临床试验生物样本管理相关标准操作规程(SOP)及生物样本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现场核查要点》《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检查细则》为参照,根据笔者临床试验项目的管理经验,通过统计质控表、申办方上报的方案偏离(PD),对2016年7月-2023年5月笔者负责管理的药物临床试验项目在生物样本管理方面出现的不规范操作进行分析,并提出生物样本规范化管理的建议。结果与结论纳入了60项药物临床试验项目,共发现生物样本管理相关不规范项101条。生物样本采集、保存、处理为生物样本管理不规范操作发生率最高的环节,不规范项条数分别占总条数的37.62%、25.74%、21.78%。规范生物样本的管理需多方努力,比如机构办及伦理委员会在项目立项时对试验方案、知情同意书、遗传办申请书中涉及生物样本采集及处理的一致性等进行仔细审核,项目启动时机构办质控员应关注授权的人员是否出席并参加培训,项目开展阶段主要研究者、研究护士、采集人员、处理人员、运送人员、中心实验室相关人员、机构办质控员是否各司其职。在此基础上,生物样本管理各参与方应做好有效沟通,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针对关键环节进行专项学习。  
      关键词:药物临床试验;生物样本;生物样本管理   
      31
      |
      15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0080638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08

      药学研究

    • 张明昊,吴星霏,吴刘俊,申艳朵,张家乐,谢秉恒,王瑾瑾
      2024, 35(5): 529-535.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05.04
      摘要:目的研究熊果苷对心肌纤维化(MF)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熊果苷改善MF的潜在靶点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将50只SD大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5 mg/kg,每天1次,连续14 d)复制MF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卡托普利组(9 mg/kg)和熊果苷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每组10只;另取10只未造模大鼠作为正常组。各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干预,每天1次,连续28 d。末次给药24 h后,检测大鼠心电图、心脏相关指数[心脏质量指数(HWI)、左心室质量指数(LVWI)],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N末端前脑钠肽前体(NT-proBNP)、Ⅰ型胶原蛋白(Col Ⅰ)、Col Ⅲ水平,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腺苷脱氨酶(ADA)、腺苷激酶(ADK)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结果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熊果苷改善MF的主要靶点为ADA、ADK。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熊果苷与ADA、ADK结合稳定。验证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心电图ST波段和T波的振幅有所恢复,心房出现扑动的症状减轻;HWI(熊果苷中剂量组除外)、LVWI和心肌组织中CK、LDH、NT-proBNP、Col Ⅰ、Col Ⅲ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大鼠心肌纤维化程度减轻;心肌组织中ADA、ADK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熊果苷可改善MF模型大鼠心脏纤维化和心脏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ADA、ADK蛋白及其mRNA表达,影响核苷酸代谢及胶原生成有关。  
      关键词:熊果苷;心肌纤维化;网络药理学;腺苷脱氨酶;腺苷激酶   
      35
      |
      5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0080492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08
    • 陈佩佩,袁晓煊,张鑫,徐伟,许少华
      2024, 35(5): 536-541.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05.05
      摘要:目的从神经炎症和氧化损伤2个方面探究雷公藤红素(Cel)及其衍生物Cel-1、Cel-2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利用1 μg/mL脂多糖(LPS)诱导建立小胶质BV2细胞神经炎症模型、200 μmol/L过氧化氢(H2O2)诱导建立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氧化损伤模型,考察不同浓度(0.625~20 μmol/L)Cel、Cel-1、Cel-2对2种细胞的毒性;并在安全浓度(0.039~0.625 μmol/L)范围内检测LPS诱导BV2细胞培养液中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含量,检测H2O2诱导SH-SY5Y细胞的存活率。检测0.156、0.313、0.625 μmol/L活性化合物Cel-2作用后H2O2诱导SH-SY5Y细胞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PI3K(p-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胱天蛋白酶3(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水平。结果在0.039~0.625 μmol/L浓度梯度区间,神经炎症模型实验显示,Cel、Cel-1、Cel-2均可降低BV2细胞培养液中NO、TNF-α、IL-1β、IL-6的含量(P<0.05或P<0.01),其对神经炎症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0.25±0.04)、(0.61±0.14)、(0.11±0.02) μmol/L;氧化损伤模型实验显示,Cel、Cel-1、Cel-2在一定浓度下可逆转H2O2处理后SH-SY5Y细胞存活率降低的现象(P<0.05或P<0.01),其神经保护的半数效应浓度分别为(0.43±0.08)、(0.45±0.04)、(0.28±0.03) μmol/L。经H2O2诱导,Cel-2干预后SH-SY5Y细胞中PI3K、Akt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Bcl-2/Bax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caspase-3、Bax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Cel、Cel-1、Cel-2在一定浓度下均具有显著的神经保护活性,且以Cel-2的活性最强;Cel-2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caspase-3/Bcl-2/Bax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损伤,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关键词:雷公藤红素;衍生物;神经保护作用;神经炎症;氧化应激   
      27
      |
      3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0080477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08
    • 刘义,安祯祥,何远利,高英,何秀义
      2024, 35(5): 542-547.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05.06
      摘要:目的研究三叉苦总黄酮对裸鼠大肠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裸鼠右侧腋窝皮下注射0.2 mL 大肠癌细胞LoVo的方法构建大肠癌移植瘤模型。将造模成功的裸鼠分为模型组、5-氟尿嘧啶组(阳性对照,10 mg/kg)和三叉苦总黄酮高、低剂量组(25、12.5 mg/kg),另设不造模的正常组(含0.3%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生理盐水),每组6只。各组裸鼠腹腔注射相应药液/溶剂,连续给药21 d。末次给药后,检测裸鼠移植瘤抑制率、肝/脾脏指数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观察裸鼠肿瘤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裸鼠肿瘤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亚基p65(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裸鼠肿瘤组织中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TNF受体相关蛋白6(TRAF6)、白细胞介素1受体关联激酶1(IRAK-1)、NF-κB p65、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三叉苦总黄酮高剂量组裸鼠瘤重(抑瘤率为36.91%)、肝/脾脏指数和血清中TNF-α、IL-6水平以及肿瘤组织中TLR4、MyD88、TRAF6、IRAK-1、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肿瘤组织中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肿瘤细胞皱缩变形,核固缩、碎裂现象增多。结论三叉苦总黄酮可抑制裸鼠大肠癌移植瘤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活性,促进大肠癌细胞凋亡有关。  
      关键词:三叉苦总黄酮;大肠癌;炎症;Toll样受体4/髓样分化因子88/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细胞凋亡   
      22
      |
      3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0080792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08
    • 曾铖,顾思臻,黄诗韵,窦丹波
      2024, 35(5): 548-554.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05.07
      摘要:目的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研究现状及热点。方法检索2013年1月至2023年4月中国知网核心期刊数据库及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内中医药治疗UC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和药理学研究等文献,利用CiteSpace 6.1.R6软件对纳入文献的作者、机构、关键词等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并绘制可视化图谱。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1 060篇,英文文献555篇。2013-2023年,中医药治疗UC的相关研究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纳入文献中,中文核心作者有59位,英文核心作者有33位,且形成了以多个关键学者为中心的稳定团体。中文研究热点集中在名医经验、经典名方等方面,英文研究热点集中在细胞、表达、激活、信号通路等方面。肠道菌群、炎症因子等机制方面的研究在中英文文献中均备受关注。结论近年来,中医药领域中UC的相关研究已取得一定进步。未来相关学者应在保持中医药特色的基础上加强临床研究方案的顶层设计,重视中医药治疗UC的长期疗效评价,并应积极利用代谢组学、蛋白质测序等新技术探索中药配伍治疗疾病的科学内涵。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   
      33
      |
      1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0080374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08
    • 马永哲,王宇亮,张凯,赵宏,沈宇,邱洪斌,王朝兴,孙诗晴,姜振旭,宋明明,张宇
      2024, 35(5): 555-559.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05.08
      摘要:目的研究关黄柏多糖(PAP)对大鼠痛风性肾病(GN)的改善作用,并通过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p38 MAPK)/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信号通路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按体重分层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水)、模型组(水)、别嘌醇组(阳性对照,20 mg/kg)和PAP高、中、低剂量组(100、50、25 mg/kg,以生药量计),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取1 500 mg/kg氧嗪酸钾和100 mg/kg腺嘌呤联合灌胃14 d构建GN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水,每天1次,连续28 d。末次给药后,检测大鼠肾功能相关生化指标[尿酸、肌酐(Cr)、血尿素氮(BUN)、黄嘌呤氧化酶(XOD)],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大鼠肾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表达水平和p38 MAPK、NF-κB p65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小管扩张,肾小球结构损坏,并伴有炎症浸润与纤维化;尿酸、Cr、BUN、XOD含量以及MCP-1、TNF-α、IL-6蛋白表达水平和p38 MAPK、NF-κB p65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PAP各剂量组大鼠的肾组织病理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AP高、中剂量组大鼠尿酸、Cr、BUN、XOD含量以及MCP-1、TNF-α、IL-6蛋白表达水平和p38 MAPK、NF-κB p65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PAP具有抗GN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38 MAPK/NF-κB/TNF-α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关键词:关黄柏多糖;痛风性肾病;炎症因子;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   
      15
      |
      5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0080504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08
    • 閤雪晴,黄建猷,黄周锋,高美美,黄宏妙,陆国寿
      2024, 35(5): 560-565.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05.09
      摘要:目的提取分离瑶药紫九牛中的4种化学成分并对其进行鉴定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溶剂提取、萃取和硅胶柱色谱分离法、制备液相色谱技术对紫九牛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对分离得到的4种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一测多评(QAMS)法同时测定紫九牛中4种化学成分的含量,色谱条件为:以Echway GowonTM C18(2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9 nm,柱温为25 ℃;以大黄素为内参物,建立该成分与其他3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利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含量;同时采用外标法计算各成分的含量,并比较2种方法所得结果的差异。结果从紫九牛中分离得到的4种化学成分经鉴定分别为大黄素、欧鼠李苷A、pleuropyrone A、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HPLC-QAMS法结果表明,pleuropyrone A、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欧鼠李苷A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1.147 2、0.874 7、0.644 4。上述4种成分在各自检测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2.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1%~100.46%(RSD≤2.05%)。QAMS法与外标法得到的10批紫九牛样品含量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RSD<3.00%)。结论从紫九牛中分离得到了大黄素、欧鼠李苷A、pleuropyrone A、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其中后3种成分均为首次从该药材中分离得到。所建立的同时测定紫九牛中4种化学成分的HPLC-QAMS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该药材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紫九牛;化学成分;一测多评法;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欧鼠李苷A;pleuropyrone A;大黄素;质量控制   
      12
      |
      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008069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08
    • 何雨晴,陈盛君,周海琴,钱润,顾超,谢思梅,文红梅
      2024, 35(5): 566-571.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05.10
      摘要:目的建立不同产地钩藤药材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特征图谱,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分析,同时对钩藤不同基原样品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别。方法采用UPLC法建立43批不同产地钩藤药材的特征图谱,结合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对其进行质量分析,然后对钩藤不同基原样品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别。结果建立了钩藤药材UPLC特征图谱,标定了13个共有峰,并指认峰2为儿茶素、峰3为绿原酸、峰4为隐绿原酸、峰7为异绿原酸B、峰8为异去氢钩藤碱、峰9为异钩藤碱、峰10为去氢钩藤碱、峰11为异绿原酸C、峰12为钩藤碱和峰13为喜果苷。通过聚类分析可将43批钩藤药材按照产地分为5类。进一步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江西、湖南产钩藤药材主成分综合得分较高,为0.264~2.904分。通过特征图谱可将钩藤不同基原样品及其混伪品进行有效区分。结论建立的UPLC特征图谱可用于钩藤药材的质量控制,且本研究发现江西、湖南产钩藤药材质量较优。  
      关键词:钩藤;超高液相色谱;不同基原;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真伪鉴别   
      21
      |
      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008079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08
    • 孙跃先,王九妹,崔新刚,于晶
      2024, 35(5): 572-577.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05.11
      摘要:目的探讨穿心莲内酯调节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将8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DPN组(生理盐水)、穿心莲内酯低剂量组(0.833 mg/kg)、穿心莲内酯高剂量组(3.332 mg/kg)、硫辛酸组(阳性对照,0.1 g/kg)、重组大鼠HMGB1蛋白(rHMGB1,8 μg/kg)组、穿心莲内酯高剂量+rHMGB1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式构建DPN模型。造模成功24 h后,进行给药处理,每天1次,持续8周。给药结束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机械痛阈值、热痛阈值、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观察大鼠坐骨神经病理变化;检测大鼠坐骨神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检测大鼠坐骨神经中HMGB1、RAGE蛋白表达水平和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PN组大鼠坐骨神经病理损伤严重,空腹血糖、热痛阈值、MDA含量及HMGB1、RAGE蛋白表达水平和NF-κB p65蛋白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机械痛阈值、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SOD活性显著降低/减慢(P<0.05);与DPN组比较,穿心莲内酯低、高剂量组和硫辛酸组大鼠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rHMGB1组对应指标变化趋势与上述3个给药组相反(P<0.05);并且,rHMGB1可减弱高剂量穿心莲内酯对DPN大鼠血糖的降低作用及坐骨神经氧化应激损伤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穿心莲内酯可能通过抑制HMGB1/RAGE信号通路来降低血糖、抑制氧化应激,进而改善DPN大鼠坐骨神经损伤。  
      关键词:穿心莲内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高迁移率族蛋白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坐骨神经;氧化应激   
      7
      |
      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0080372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08
    • 王嘉欣,房红志,吴敏,阳泽界,许文博,张双,李莎莉,唐根云
      2024, 35(5): 578-583.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05.12
      摘要:目的研究姜黄素衍生物双去甲氧基姜黄素(BC)对小鼠脑神经母瘤细胞Neuro-2a(N2a)的促神经分化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BC(1、2、4、6、8、10 μmol/L)对N2a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确定药物处理浓度范围。设对照组、视黄酸(RA)组(10 μmol/L)和BC组(1、2、4 μmol/L),培养48、72 h后,对分化细胞的神经突起长度进行测量并计算细胞分化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4 μmol/L BC作用5、15、30、60、120 min后细胞中蛋白激酶B(Akt)、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以抑制剂LY294002(LY)和PD98059(PD)干预后,进一步验证BC对Akt和ERK蛋白磷酸化水平及促神经分化的影响。结果根据MTT实验确定后续诱导细胞分化的BC浓度为1、2、4 μmol/L。分化48 h后,与对照组比较,RA组和BC 1、2、4 μmol/L组细胞分化率及BC 4 μmol/L组细胞神经突起长度均显著升高/增加(P<0.05或P<0.01);BC继续诱导分化至72 h后,与对照组比较,RA组细胞分化率和神经突起长度、BC 4 μmol/L组细胞分化率和BC 2 μmol/L组细胞神经突起长度均显著升高/增加(P<0.05或P<0.01)。与0 min组比较,BC 4 μmol/L作用5、15、30、60、120 min组细胞中Akt、ERK1/2、p38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加入抑制剂LY/PD后,与BC组比较,PD+BC组细胞中ERK1/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1),LY组、LY+BC组、PD组、PD+BC组细胞分化率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BC可以促进N2a细胞分化,增加细胞分化率和神经突起长度,其机制可能与激活MEK/ERK和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关键词:双去甲氧基姜黄素;脑神经母瘤细胞;促神经分化;阿尔茨海默病;神经营养活性   
      6
      |
      2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008037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08

      药物与临床

    • 严晓鹭,欧阳华,朱隆昇,郑灵招,林小青,林小凤,李宏愿
      2024, 35(5): 584-589.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05.13
      摘要:目的考察肾病综合征(NS)患者使用他克莫司后的血药浓度监测情况,同时建立他克莫司血药浓度预测模型。方法收集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166例NS患者使用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监测数据(共计509次),并对其疗效、药物不良反应(ADR)与血药浓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利用其中109例含有基因信息的NS患者的302次血药浓度监测数据建立多层感知机(MLP)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结果在疗效方面,未缓解组患者的中位血药浓度为2.20 ng/mL,显著低于部分缓解组的4.00 ng/mL(P<0.001)和完全缓解组的3.60 ng/mL(P=0.002)。在ADR方面,发生ADR组患者的中位血药浓度为5.01 ng/mL,显著高于未发生ADR组的3.37 ng/mL(P=0.001),且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亚组分析后可知,他克莫司血药浓度≥6.65 ng/mL时,患者更易发生血肌酐升高[曲线下面积(AUC)为0.764,P<0.001];他克莫司血药浓度≥6.55 ng/mL时,患者更易发生血糖升高(AUC=0.615,P=0.005)。所建立的MLP预测模型的损失函数值为0.9,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平均误差绝对值为0.279 5 ng/mL,验证散点图的决定系数为0.984,说明模型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结论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对NS患者的疗效和ADR均有影响。利用MLP模型进行血药浓度预测的准确率高,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误差小,该模型可作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方案中的重要工具。  
      关键词:他克莫司;肾病综合征;血药浓度监测;多层感知机;预测模型;个体化用药   
      25
      |
      2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008077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08
    • 文杨,夏运风,甘华,李正荣,龚颖
      2024, 35(5): 590-594.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05.14
      摘要:目的对比罗沙司他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19年4月至2021年6月处方中含罗沙司他的56例MHD患者作为ROX组,同期处方中含rHuEPO的60例MHD患者作为EPO组,随访观察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心脏超声参数的差异及随访期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AC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ROX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ACS差值明显低于EPO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脏超声参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ROX组患者的脑卒中和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EPO组(P<0.05),但两组间因心衰住院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rHuEPO比较,罗沙司他可能对延缓MH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有积极作用,且可能有利于减少MHD患者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发生。  
      关键词:罗沙司他;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维持性血液透析;冠状动脉钙化   
      22
      |
      2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0080794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08
    • 熊瑞,雷静,张世鹏,张宏,仝永涛,来小丹
      2024, 35(5): 595-600.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05.15
      摘要:目的挖掘和分析阿可替尼的药物不良事件(ADE)信号,为其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OpenVigil 2.1平台提取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中2017年1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与阿可替尼相关的ADE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法与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综合标准法对ADE信号进行检测。结果提取到以阿可替尼为首要怀疑药物的报告7 869份,从中检测到142个ADE阳性信号,涉及20个系统器官分类,基本与其药品说明书记载的ADE一致,主要涉及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各类检查、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各类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脏器官疾病等。此外,还发现了一些未在其药品说明书中提及的新的潜在ADE信号,包括心源性猝死、肺毒性、肿瘤溶解综合征、胸腔积液、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骨痛、血压降低、血钠异常等。结论在应用阿可替尼时,除了需要关注其说明书已记载的ADE外,还应评估其包括心源性猝死、肺毒性等可能导致死亡的严重ADE风险,尽可能避免或减少ADE的发生。  
      关键词:阿可替尼;药物不良事件;数据挖掘;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套细胞淋巴瘤   
      33
      |
      6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0080807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08

      循证药学

    • 张天齐,李婷,张田,赵紫楠,纪立伟
      2024, 35(5): 601-606.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05.16
      摘要:目的探索ADRB1 Arg389Gly多态性对比索洛尔疗效的影响,为比索洛尔个体化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从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系统性搜索与比索洛尔和ADRB1 Arg389Gly多态性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5月。根据研究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提取相关文献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估。使用RevMan 5.4软件对相关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项研究,共计1 339人次。其中4项研究涉及比索洛尔治疗前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的变化量(ΔSBP和ΔDBP),有4项研究涉及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量(ΔLVEF)。研究结果显示,比索洛尔对ADRB1 Arg389Gly野生组(AA)和突变组(AG+GG)血压改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ΔSBP[SMD=0.17,95%CI(-0.97,1.31),P=0.77]、ΔDBP[SMD=-0.01,95%CI(-0.65,0.62),P=0.97]};比索洛尔对两组ΔLVEF改善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SMD=-0.61,95%CI(-2.74,1.53),P=0.58]。结论ADRB1 Arg389Gly多态性对比索洛尔改善心血管患者SBP、DBP和LVEF的作用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比索洛尔;β1肾上腺素受体;ADRB1 Arg389Gly;基因多态性;Meta分析   
      50
      |
      13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0080522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08

      药师与药学服务

    • 丁臻,梁海,阮文懿,蔡和平
      2024, 35(5): 607-611.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05.17
      摘要:目的了解儿童医疗机构常用镇咳祛痰药药品说明书中儿童用药信息标注情况,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收集我国具有区域代表性的20家三级儿童医院(中心)和14家妇幼保健院(中心)的100种常用镇咳祛痰药的说明书,对药品说明书中儿童用药信息标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专用儿童镇咳祛痰药只有7种,其他均为非儿童专用药;镇咳祛痰药中片剂占18.00%,注射剂占18.00%,胶囊剂占4.00%;100种镇咳祛痰药中72种(占72.00%)标注了儿童用法用量,63种(占63.00%)标注了儿童用药项,59种(占59.00%)注意事项中注明了儿童信息,均未标注儿童药动学参数;对比进口或合资的镇咳祛痰药,国产药品儿童用药信息标注缺失较多;63种标注有儿童用药项的药品说明书中,多种说明书标注信息指导意义不大。结论镇咳祛痰药说明书中儿童用药信息存在标注缺乏的情况,儿童专用药品占比低,说明书中儿童用药项标注信息对儿童用药指导意义不大。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推进镇咳祛痰药的药品说明书中儿童用药信息的完善,保障儿童用药的合理使用。  
      关键词:镇咳祛痰药;儿童;药品说明书;用药信息标注;调查   
      51
      |
      7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0080373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08
    • 李维鹏,尚楠,张智琪,李赟,郑晓俊
      2024, 35(5): 612-617.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05.18
      摘要:目的分析山西省骨科手术患者药品费用的特征和影响因素,为合理管控骨科手术患者的药品费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山西省2016-2021年584 204例骨科手术患者的病例信息。按照不同年份、地区、医院级别、手术类型和手术切口类型进行分类,对药品费用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广义线性回归模型对药品总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关节置换术(占42.61%)和骨折后外固定术(占12.60%)是最常见的手术类型。不同手术类型药品总费用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晋中地区的骨折后外固定术药品总费用最高[(11 719.97± 4 374.73)元],三级甲等医院的骨折后外固定术药品总费用最高[(13 584.71±4 531.82)元]。Ⅰ类切口手术中骨折后外固定术的抗菌药物费用最高[(1 176.25±341.42)元]。广义线性回归模型显示,医院所属地、医院级别、性别、付款方式、住院天数和手术类型是药品总费用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揭示,医院级别、付款方式和手术类型对药品总费用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需关注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费用高的情况,进一步研究其合理使用方案。  
      关键词:山西省;骨科手术;药品费用;影响因素   
      15
      |
      5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008068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08
    • 王黎娜,卞晓洁,蒋绍艳,邓少洁,仇毓东,毛谅,葛卫红
      2024, 35(5): 618-622.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05.19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围手术期营养规范管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21年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胆胰外科行PD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围手术期营养管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临床药师干预组(n=51,临床药师根据营养管理规范流程进行干预)和对照组(n=49,临床药师仅术前进行营养评估,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营养支持),评价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经济性评价指标、住院时长、术后并发症、术后肠内营养支持途径等结局指标的差异。结果临床药师干预组患者术后恢复流质饮食时间、术后首次通气时间、术后首次通便时间、腹腔引流管拔出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药物费用、营养支持费用、肠外营养费用、白蛋白制剂费用、术后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途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参与PD围手术期营养管理可显著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营养支持费用,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状况、缩短其住院时间。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临床药师;营养管理   
      51
      |
      5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0080694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08

      综述

    • 李婷,张小琼,刘梅,王琴
      2024, 35(5): 623-628.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05.20
      摘要:骨代谢是指骨骼重塑过程中发生的分解合成代谢,其平衡由骨吸收和骨形成调控。这种平衡稍有偏差就会导致各种骨骼疾病,如骨质疏松症、肾性骨病等。中药单体和复方在治疗骨代谢疾病方面具有一定优势。Wnt信号通路包括依赖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经典Wnt信号通路和不依赖β-catenin的非经典Wnt信号通路,且2种通路均可通过调控骨形成和骨吸收来维持骨代谢平衡,对骨骼发育、骨量维持和骨重塑至关重要。近年来,多种中药单体(如芍药内酯苷、梓醇、淫羊藿苷)以及中药复方(如左归丸、益肾固骨方、杜仲健骨方等)被证实可通过激活Wnt信号通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来修复骨损伤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基于此,本文总结了中药单体及复方干预Wnt信号通路调控骨代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中药防治骨代谢疾病的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提供思路。  
      关键词:中药单体;中药复方;骨代谢;Wnt信号通路;骨形成;骨吸收   
      11
      |
      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0080555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08
    • 杨晓蓉,周淑红,郭莉江,陈英,冀盈盈,许丽洁
      2024, 35(5): 629-634.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05.21
      摘要:艾拉莫德作为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可通过抑制炎症细胞增殖和减少炎症细胞因子释放的方式介导抗炎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可通过影响免疫细胞增殖及免疫因子表达,减少机体免疫复合物的产生及沉积,发挥调节免疫作用;可通过介导Wnt/β-连环蛋白、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和护骨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等信号通路调节骨代谢,发挥骨保护作用;可通过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2/3信号通路及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等炎症细胞因子在肺组织的表达并抑制胶原蛋白及纤连蛋白的表达,发挥抑制肺纤维化作用。其疗效及安全性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中已得到肯定并纳入了疾病的诊疗规范中;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强直性脊柱炎等其他结缔组织病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同样表现出良好的疗效,且尚未发现明显的安全隐患。  
      关键词:艾拉莫德;结缔组织病;作用机制;临床应用   
      14
      |
      4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0080683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08
    • 徐娇娇,陶佳妮,王晓稼,陈占红
      2024, 35(5): 635-640.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05.22
      摘要: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侵袭性强且易转移,抗HER2靶向药物的应用能显著改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在已上市的HER2靶向药物中,靶向HER2胞外结构域Ⅳ的大分子单克隆抗体是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基础靶向药物,主要包括曲妥珠单抗、伊尼妥单抗和马吉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用于乳腺癌全线治疗,循证医学证据充分,实践经验充足且安全性可控;伊尼妥单抗与曲妥珠单抗在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和新辅助/辅助治疗中疗效相似,且安全性可控;马吉妥昔单抗聚焦于携带CD16A-158F等位基因的患者,是晚期乳腺癌后线治疗的选择。临床上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最适合的药物。  
      关键词: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细胞外结构域Ⅳ;单克隆抗体;曲妥珠单抗;伊尼妥单抗;马吉妥昔单抗   
      15
      |
      3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0080932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08
    0